本實用新型涉及成像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容納成像所需液體的液體盒。該液體盒通過向成像設備供應液體,成像設備利用其中安裝的噴射裝置將液體噴射至成像介質。
背景技術:
液體成像是將容納有液體的液體盒安裝至成像設備,工作時,液體盒向成像設備供應液體,然后成像設備利用其中安裝的噴射裝置將液體噴射至成像介質的過程,當液體盒中的液體被消耗完后,終端用戶需要更換液體盒。
成像過程中,為保證液體盒中的液體能夠順利的進入成像設備,一般的,在液體盒被安裝入成像設備后,液體盒會與成像設備的供氣裝置連通,需要進行成像時,成像設備通過供氣裝置向液體盒供應氣體以填充被消耗的液體所占的空間。
隨著人們工作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液體盒的頻繁更換是人們不愿意看到的,因而,液體盒的尺寸逐漸變大,以保證其中容納的液體量足夠多。
現(xiàn)有一種液體盒,由于其內(nèi)部空間足夠大,因此可滿足長時間成像的需求,然而,也正是因為其內(nèi)部空間較大,當液體盒中的液體量較少時,即使所述供氣裝置向液體盒供氣,液體盒中較少量的液體仍然不能順利的被供應至成像設備,因而,斷線的缺陷就會在成像介質上體現(xiàn)出來。
為解決此問題,出現(xiàn)了將液體盒分隔為兩部分的方案,具體為沿液體盒的縱向,在液體盒中設置一個隔板,在液體盒的豎向方向上,其內(nèi)部空間被分為相互連通的兩部分,且被分隔的兩部分沿液體盒的縱向方向從液體盒的一個縱向末端延伸至另一個縱向末端,當液體盒中的液體量較少時,此種設置有助于增強液體盒內(nèi)的氣壓,保證剩余的較少量液體能夠進入成像設備中,然而,在實際應用中,此種結構的液體盒在壽命即將結束時,仍然會出現(xiàn)斷線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體盒,通過在液體量較少時增大液體盒內(nèi)的壓力,從而有效保證較少量的液體也能夠順利的進入成像設備中,防止斷線缺陷的產(chǎn)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液體盒,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第四面板、第五面板和第六面板,其中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平行相對設置,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平行相對設置,第五面板和第六面板平行相對設置,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第四面板、第五面板和第六面板圍合形成容納液體的空間;所述液體盒還包括隔板,所述隔板沿液體盒的縱向方向延伸,并將液體盒內(nèi)的空間分隔為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沿液體盒的縱向,所述第二空間的長度為L2,第一空間的長度為L1,滿足L1>L2。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液體盒還包括設置在面板上的進氣裝置,沿液體盒的縱向方向,所述進氣裝置位于L1-L2所對應的豎向空間中;沿液體盒的縱向方向X,所述進氣裝置整體位于與第五面板相鄰的面上;進一步的,沿+X方向,所述進氣裝置位于第五面板的下游。
液體盒還包括設置在第一面板上的液體出口以及打氣孔,所述液體出口與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中體積相對較小的一個相互連通;沿液體盒的縱向,在隔板面向第一空間的一側上設置有與打氣孔連通的打氣通道,在隔板面向第二空間的一側上設置有鼓脹部,所述打氣通道和鼓脹部通過設置在隔板上的連通孔連通。
所述鼓脹部包括從隔板上延伸的延伸壁、安裝在延伸壁上的鼓脹膜以及安裝在鼓脹膜上的第二彈性復位件;所述延伸壁和隔板圍合形成充氣腔,所述連通孔與充氣腔連通。
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為錐形彈簧,錐形彈簧直徑較大的一端被安裝在鼓脹膜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五面板上;所述第五面板的內(nèi)側還設置有與所述錐形彈簧對應的固定突起,所述錐形彈簧直徑較小的一端被固定安裝在固定突起上。
與現(xiàn)有技術中與第二空間相對應的空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二空間的體積更小,因而,在供應相同體積的氣體時,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二空間的氣壓更大,更有利于將位于第二空間中的剩余液體擠向液體出口,防止斷線缺陷的產(chǎn)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第一空間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第二空間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沿其縱向方向剖切的剖面圖。
圖5A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導氣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5B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閥蓋的外側結構示意圖。
圖5C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閥蓋的內(nèi)側結構示意圖。
圖5D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閥蓋膜的外側結構示意圖。
圖5E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閥蓋膜的內(nèi)側結構示意圖。
圖5F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沿橫向方向對進氣裝置剖切的剖視圖。
圖6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鼓脹部鼓起前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6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鼓脹部鼓起后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五面板的內(nèi)側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液體盒的整體結構]
圖1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第一空間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第二空間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液體盒C整體為規(guī)則方形體,包括第一面板10、第二面板20、第三面板30、第四面板40、第五面板50和第六面板60,其中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20平行相對設置,第三面板30和第四面板40平行相對設置,第五面板50和第六面板60平行相對設置,所述第一面板10、第二面板20、第三面板30、第四面板40、第五面板50和第六面板60圍合形成容納液體的空間。
為方便描述,在此做如下定義:垂直于第一面板10的方向為液體盒C的縱向X,且沿第一面板10指向第二面板20的方向為+X方向;垂直于第三面板30的方向為液體盒C的橫向Y,且沿第三面板30指向第四面板40的方向為+Y方向;垂直于第五面板50的方向為液體盒C的豎向Z,且沿第六面板60指向第五面板50的方向為+Z方向。
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液體盒C還包括隔板M,所述隔板M沿液體盒C的縱向方向延伸,并將液體盒內(nèi)的空間分隔為第一空間61和第二空間51,所述第一空間61和第二空間51通過液體連通孔62連通,且第一空間61的體積大于第二空間51的體積,液體盒C工作時,液體通過所述連通孔62從第一空間61進入第二空間51中。
如圖1所示,液體盒C還包括設置在第三面板30上的固定結合部31、設置在第一面板10上的液體出口12以及打氣孔11,所述液體出口12與第二空間51相互連通,當然,當所述第一空間61的體積小于第二空間51的體積時,所述液體出口12將與第一空間61相互連通,簡而言之,所述液體出口12與第一空間61和第二空間51中體積相對較小的一個相互連通。
當液體盒C被安裝入成像設備后,所述固定結合部31與成像設備的相應部位固定結合,以保證液體盒C能夠穩(wěn)定的固定在成像設備中,同時,所述液體出口12和打氣孔11分別與成像設備的液體入口和供氣裝置結合,所述液體出口12用于將液體盒C中的液體供應至液體入口,當液體盒C中的液體量較少時,成像設備通過所述打氣孔11向液體盒C打氣,以增加液體盒C中的氣壓,保證液體盒C中剩余的較少量液體能夠順利的進入成像設備中。
如圖2所示,沿液體盒C的縱向,在隔板M面向第一空間61的一側上設置有與打氣孔11連通的打氣通道M1,在隔板M面向第二空間51的一側上設置有鼓脹部54,所述打氣通道M1和鼓脹部54通過設置在隔板M上的連通孔M2連通。
圖4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沿其縱向方向剖切的剖面圖。如圖所示,為防止打氣通道M1漏氣,所述液體盒C還包括覆蓋打氣通道M1的覆膜f(如圖中局部R2的放大示意圖),沿液體盒C的縱向,所述第二空間51的長度為L2,第一空間61的長度為L1,滿足L1>L2,其中L1為液體盒C內(nèi)從一個縱向末端到另一個縱向末端的長度,L2為液體盒C內(nèi)從一個縱向末端到另一個縱向末端之前的長度。
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中兩個空間在液體盒C縱向方向上的長度均是液體盒C內(nèi)從一個縱向末端到另一個縱向末端,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二空間51在液體盒C縱向方向上的長度更短,因而,在液體盒C橫向Y和豎向Z上具有相同長度的前提下,所述第二空間51的體積比現(xiàn)有技術中相應的空間體積更小,在向第二空間51和現(xiàn)有技術中相應的空間中打入相同體積氣體時,第二空間51中產(chǎn)生的氣壓更大,更有利于剩余在液體盒C中較少量的液體進入成像設備。
[進氣裝置和氣體流通路徑]
下面再結合圖5A-圖5F對液體盒C的進氣裝置和氣體的流通路徑進行說明。圖5A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導氣部的結構示意圖;圖5B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閥蓋的外側結構示意圖;圖5C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閥蓋的內(nèi)側結構示意圖;圖5D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閥蓋膜的外側結構示意圖;圖5E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閥蓋膜的內(nèi)側結構示意圖;圖5F是本實用新型液體盒沿橫向方向對進氣裝置剖切的剖視圖。
如圖3和圖5A所示,所述液體盒C還包括設置在面板上的進氣裝置70,如圖4所示,沿液體盒C的縱向方向,所述進氣裝置70位于L1-L2所對應的豎向空間中,優(yōu)選的,沿液體盒C的縱向方向X,所述進氣裝置70整體位于與第五面板50相鄰的面上,沿+X方向,所述進氣裝置70位于第五面板50的下游。
如圖5A所示,所述進氣裝置70包括導氣槽71、與導氣槽71連通的凹槽77、以及安裝在凹槽77中的氣體單向流通部79,所述凹槽77具有底板72,同時在底板72上還設置有氣體連通孔78(如圖2所示),所述氣體單向流通部79包括依次放置的第一彈性復位件73、閥蓋膜74和閥蓋75,初始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73抵靠閥蓋膜74,使得閥蓋膜74與閥蓋75密封結合,從而保證液體盒C的密封。
如圖5B和圖5C所示,閥蓋75整體為圓盤狀,包括設置在其中的閥蓋孔753、與閥蓋孔753連通且通向閥蓋75外部的導引槽752、以及設置在閥蓋內(nèi)側的密封突起754;所述閥蓋孔753與閥蓋75和閥蓋膜74之間的空間連通,通過導氣槽71的氣體由閥蓋孔753進入閥蓋75和閥蓋膜74之間的空間;為保證閥蓋孔753與導氣槽71精確定位,所述閥蓋75還包括沿閥蓋75邊緣突出設置的定位突起751,當閥蓋75被安裝時,所述定位突起751與第三導氣槽713(將在下文中描述)對接,且定位突起751進入第三導氣槽713中。
如圖5D和圖5E所示,閥蓋膜74整體為圓盤狀,包括設置在其中的氣體流通孔741,所述氣體流通孔741穿過閥蓋膜74,將閥蓋膜的兩側連通;如圖5F所示,當液體盒C完成組裝后,所述氣體流通孔741與密封突起754對接,即密封突起754進入氣體流通孔741中,且閥蓋膜74被第一彈性復位件73壓迫靠近閥蓋75,氣體流通孔741與密封突起754緊密接觸,優(yōu)選的,所述氣體流通孔741的中心線與第一彈性復位件73的中心線共線,密封突起754的頂點位于氣體流通孔741的中心線上。
為減輕氣流對閥蓋膜74的沖擊,如圖5D和圖5E所示,所述閥蓋膜74還包括沿其周向設置的環(huán)形槽742,如圖5F所示,當氣體從導氣槽71通過導引槽752和閥蓋孔753進入閥蓋75和閥蓋膜74之間的空間后,由于所述環(huán)形槽742的存在,相當于增大了閥蓋75和閥蓋膜74之間的空間,進入閥蓋75和閥蓋膜74之間的氣體先進入環(huán)形槽742中,而不是馬上填滿閥蓋75和閥蓋膜74之間的空間,從而減輕氣流對閥蓋膜74的沖擊。
成像設備工作時,成像設備通過導氣槽71供氣,氣體通過導氣槽71進入閥蓋膜74和閥蓋75之間的空間中,由于閥蓋膜74已經(jīng)將凹槽77的圓周密封,因而當氣體積聚到一定體積時,氣體產(chǎn)生的壓力將克服第一彈性復位件73的彈力將閥蓋膜74推向第一彈性復位件73的方向,從而使得導氣槽71與凹槽77之間連通,氣體得以通過氣體連通孔78進入第一空間61中。成像設備不工作時,導氣槽71中將不再有氣體進入,閥蓋膜74將在第一彈性復位件73的彈性力作用下回到初始狀態(tài),此時,導氣槽71和凹槽77之間的連通被切斷,即使第一空間61中的氣體回流至凹槽77中,這些氣體也不會泄露出去,因而,實現(xiàn)所述氣體單向流通部79的單向管控作用。
進一步的,為去除成像設備向導氣槽71供應的氣體中的雜質,所述進氣裝置70還包括設置在導氣槽71路徑上的過濾部,如圖5A所示,所述過濾部包括過濾件76和過濾件容納部55,所述過濾件76為海綿或濾網(wǎng)或其他能夠起過濾作用的物體,優(yōu)選的,所述過濾件為海綿76,海綿76被設置在導氣槽71的路徑上;導氣槽71被所述過濾部分隔為相互連通的第一導氣槽711、第二導氣槽712和第三導氣槽713,其中第一導氣槽711還與成像設備連通,第三導氣槽713還與所述凹槽77連通,第二導氣槽712還與過濾部連通,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導氣槽712為過濾件容納部55。
進入第一空間61的氣體將迫使位于該空間中的液體通過液體連通孔62進入第二空間51中,進而進入到液體出口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液體連通孔62也被設置成僅可單向流通,具體為,如圖5A中局部R1的放大示意圖,在所述液體連通孔62位于第二空間51的一側通過突柱安裝一個膜片53,所屬膜片53被緊固在突柱上,且膜片53覆蓋液體連通孔62;當來自第一空間61的液體通過液體連通孔62準備進入第二空間51時,所述膜片53被液體的壓力頂開,從而打開液體連通孔62,第一空間61和第二空間51得以連通,當?shù)诙臻g51中的液體流至膜片53上時,由于膜片53覆蓋液體連通孔62,因而,這些液體將不能通過液體連通孔62回流至第一空間61中;同樣的,為防止液體盒C裝機前,其中的液體從進氣裝置70中泄露,所述液體盒C還包括覆蓋進氣裝置70的導氣膜(未示出),在液體盒C裝機時,需要撕掉所述導氣膜。
[鼓脹部]
圖6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鼓脹部鼓起前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6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鼓脹部鼓起后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五面板的內(nèi)側結構示意圖。
當液體盒C中的液體全部位于第二空間51時,為防止因第二空間51的氣壓不足導致液體供應出現(xiàn)中斷的情況,所述液體盒C通過打氣孔11向鼓脹部54供應氣體,使得所述鼓脹部54鼓起,壓縮第二空間51中的氣體,增加第二空間51中氣體的壓力,從而將第二空間51中的液體擠向液體出口12。
如圖3和圖6A所示,鼓脹部54包括從隔板M上延伸的延伸壁541、安裝在延伸壁541上的鼓脹膜543以及安裝在鼓脹膜543上的第二彈性復位件544;所述延伸壁541和隔板M圍合形成充氣腔542,所述連通孔M2與充氣腔542連通。鼓脹部54鼓脹前,鼓脹膜543位于充氣腔542內(nèi),第二彈性復位件544也位于充氣腔542內(nèi),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544為復位彈簧,更優(yōu)選的,所述復位彈簧544為錐形彈簧,錐形彈簧544直徑較大的一端被安裝在鼓脹膜543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五面板50上。
當設備通過打氣孔11向鼓脹部54供應氣體時,所述鼓脹膜543被鼓起,如圖6B所示,鼓脹起的鼓脹膜543壓縮錐形彈簧544,相當于增大了充氣腔542的體積,此時,由于第二空間51已被第五面板50密封,因此,位于第二空間51中的剩余液體受到的壓力也隨之增大,更有利于第二空間51中剩余液體擠向液體出口12;所述鼓脹部54的數(shù)量不少于一個,優(yōu)選的,設置兩個鼓脹部54。
如圖7所示,為防止所述錐形彈簧544發(fā)生偏移,所述第五面板50的內(nèi)側還設置有與所述錐形彈簧544對應的固定突起56,當液體盒C完成組裝后,所述錐形彈簧544直徑較小的一端被固定安裝在固定突起56上,且固定突起56的數(shù)量與鼓脹部54的數(shù)量相同。
如上所述,與現(xiàn)有技術中與第二空間51相對應的空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二空間51的體積更小,因而,在供應相同體積的氣體時,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二空間51的氣壓更大,更有利于將位于第二空間51中的剩余液體擠向液體出口12,防止斷線缺陷的產(chǎn)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