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醫(yī)用無菌敷料的防水保護膜。
背景技術:
醫(yī)用熱敏膠片是一種新技術產品,擬替代現有醫(yī)院用的傳統(tǒng)醫(yī)用膠片。相比較傳統(tǒng)銀鹽膠片:熱敏膠片更高效,打印速度是傳統(tǒng)相機的幾十倍以上;熱敏膠片更環(huán)保,非銀鹽膠片輸出,無污染,避免了對環(huán)境和人體造成的危害;熱敏膠片更經濟,成本低,利于醫(yī)院、科室節(jié)支增效,給代理商的利潤空間也更大。因此熱敏膠片在醫(yī)用膠片領域的發(fā)展空間很大。但是熱敏膠片的結構比較復雜。一般它從上到下包括保護層、成像層、支持體層和背層。熱敏膠片是依靠成像層中的顯色成份在熱敏打印機作用下顯現圖像的,成像層需要有一個保護膜對其進行保護,保證成像質量。
目前熱敏膠片的保護膜層主要是聚乙烯醇類的膜層,防水性很差,容易受潮,產生傳熱不均勻,表面摩擦阻力大,影響成像層的顯色,嚴重時損傷熱敏成像設備的關鍵部件(熱敏打印頭)。
發(fā)明專利內容
本發(fā)明專利提供了一種新型醫(yī)用無菌敷料的防水保護膜,能夠有效提高保護層的防水性,保護成像層少受水和潮氣的污染,也能有效的隔離成像層中的顯色成份和空氣的接觸,保證成像質量,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透熱性,保證在打印過程中,熱量能很快傳遞到成像層形成影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型醫(yī)用無菌敷料的防水保護膜,包括熱敏膠片和保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敏膠片的表面涂布有保護膜,其中保護膜的原料成分包括PVB粉體(5-20%)、無水乙醇、氟潤濕劑(0.1-0.5%)、尿素、蜜胺、苯酚類樹脂和二氧化硅粉體分散液(2-5%),制作工藝包括制作涂料、涂布和風干三個流程。
作為本方案的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的保護膜采用坡流擠壓涂布工藝均勻的涂布在熱敏膠片的表面。
作為本方案的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的保護膜的厚度為2-5微米,涂布量為10-50ml/m2。
作為本方案的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的保護膜采用熱風干燥工藝進行干燥,風溫不高于45℃。
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yōu)點:
能夠有效提高保護層的防水性,保護成像層少受水和潮氣的污染,也能有效的隔離成像層中的顯色成份和空氣的接觸,保證成像質量,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透熱性,保證在打印過程中,熱量能很快傳遞到成像層形成影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專利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是本發(fā)明專利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1、熱敏膠片,2、保護膜。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專利提供了一種新型醫(yī)用無菌敷料的防水保護膜,能夠有效提高保護層的防水性,保護成像層少受水和潮氣的污染,也能有效的隔離成像層中的顯色成份和空氣的接觸,保證成像質量,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透熱性,保證在打印過程中,熱量能很快傳遞到成像層形成影像。
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醫(yī)用無菌敷料的防水保護膜,包括熱敏膠片1和保護膜2,所述的熱敏膠片1的表面涂布有保護膜2,其中保護膜2的原料成分包括PVB粉體(5-20%)、無水乙醇、氟潤濕劑(0.1-0.5%)、尿素、蜜胺、苯酚類樹脂和二氧化硅粉體分散液(2-5%),制作工藝包括制作涂料、涂布和風干三個流程。
其中,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的保護膜2采用坡流擠壓涂布工藝均勻的涂布在熱敏膠片1的表面。
其中,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的保護膜2的厚度為2-5微米,涂布量為10-50ml/m2。
其中,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的保護膜2采用熱風干燥工藝進行干燥,風溫不高于45℃。
由于PVB是一種透明或半透明的熱塑性樹脂,能很好地溶于各種醇類。PVB形成的透明膜層具有很好的耐水性,能為成像層提供足夠的防水性。同時透明的膜層效果,不會影響影像呈現的視覺效果。最主要的是PVB經聚合反應后,失去熱塑性,受熱不軟化,堅固耐磨,且傳熱性好,能迅速將熱量傳遞到成像層,又很好地保持了膜層的形態(tài)不變化。PVB膜層具有很好的粘合性,與成像層牢度好,不易脫膜。PVB膜層具有一定撓曲性,利于膠片在打印機中通過,不卡片。PVB涂料無毒環(huán)保。這一系列的性能處處體現了PVB膜層作為熱敏涂層保護膜的優(yōu)勢。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專利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專利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fā)明專利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專利,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fā)明專利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