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引單元、搬運裝置及印刷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提供一種將對連續(xù)紙張賦予的張力設為適當的張力來防止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從牽引器的卡合銷脫落的牽引單元、輸送裝置以及印刷裝置。牽引單元具有:具備與連續(xù)紙張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分的鏈輪孔卡合的卡合銷的一對第一牽引器及第二牽引器;將這些牽引器支承為能夠沿著裝置寬度方向移動的牽引器支承軸;將牽引器支承軸支承為能夠沿著裝置寬度方向移動的框架;螺旋彈簧;將第二牽引器固定在牽引器支承軸上的固定機構。第一牽引器配置在裝置寬度方向上的基準位置。螺旋彈簧在牽引器支承軸沿著第一方向移動時賦予沿著第二方向按壓該牽引器支承軸的按壓力。
【專利說明】牽引單元、搬運裝置及印刷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對多聯單用紙(fan fold)等的帶有鏈輪孔(sprocket hole)的連續(xù)紙張進行搬運的牽引(tractor)單元、搭載該牽引單元的搬運裝置及具備該搬運裝置的印刷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用于搬運連續(xù)紙張的搬運裝置記載在專利文獻I中。專利文獻I的搬運裝置具備搬運輥和在連續(xù)紙張的搬運方向上配置為比搬運輥更靠上游側的牽引單元。牽引單元具有:具備能夠與在連續(xù)紙張的寬度方向的一方側的端部分上形成的第一鏈輪孔卡合的卡合銷的第一牽引器;具備能夠與在連續(xù)紙張的寬度方向的另一方側的端部分上形成的第二鏈輪孔卡合的第二卡合銷的第二牽引器;將第一牽引器及第二牽引器支承為能夠分別沿著與連續(xù)紙張的搬運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移動的支承軸;用于將第二牽引器固定在支承軸上的固定機構。在專利文獻I中,使連續(xù)紙張的第一鏈輪孔與配置在正交方向上的基準位置的第一牽引器的卡合銷卡合,然后,使第二牽引器沿著支承軸滑動到與連續(xù)紙張的寬度尺寸相應的位置并使其卡合銷與連續(xù)紙張的第二鏈輪孔卡合,之后,將第二牽引器固定在支承軸上,由此將連續(xù)紙張安置在牽引單元上。
[0003]專利文獻I的搬運裝置對由電子照相方式的印刷裝置實施印刷后的已印刷的連續(xù)紙張進行搬運。在此,在通過電子照相方式實施印刷后的連續(xù)紙張中,往往由于將由形成在感光體上的調色劑所形成的圖像定影于連續(xù)紙張時的加熱而導致連續(xù)紙張沿著寬度方向收縮。當連續(xù)紙張的紙寬收縮時,形成在連續(xù)紙張的寬度方向的一方側的鏈輪孔與形成在另一方側的鏈輪孔的間隔發(fā)生變化,因此,往往在連續(xù)紙張的搬運中,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會從第一牽引器的卡合銷或者第二牽引器的卡合銷脫落。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態(tài),在專利文獻I的牽引單元中,在與支承軸上的基準位置對應的位置上安裝限制構件,通過彈簧構件對第一牽引器朝向限制構件按壓(對第一牽引器朝向從第二牽引器離開的方向按壓),而使第一牽引器與限制構件抵接,由此將第一牽引器配置在基準位置。根據該結構,在連續(xù)紙張的紙寬收縮的情況下,能夠克服彈簧構件的按壓力而使第一牽引器向第二牽引器一側移動而使第一牽引器與第二牽引器之間的間隔變窄,從而能夠防止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從卡合銷脫落的情況。
[0004]【先行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6-8265號公報
[0007]不局限于由于印刷方式而導致連續(xù)紙張的紙寬收縮的情況,在搭載牽引單元的搬運裝置中,在連續(xù)紙張的搬運中往往該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會從卡合銷脫落。例如,在由于構成搬運輥及牽引單元的部件的尺寸精度或者將搬運輥及牽引單元搭載于打印機時的安裝精度等,而使基于搬運輥的連續(xù)紙張的搬運方向和基于牽引單元的連續(xù)紙張的搬運方向不嚴格一致的情況下,在基于搬運輥的搬運力的作用下,往往連續(xù)紙張沿著與搬運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而導致鏈輪孔從卡合銷脫落。在避免這樣的事態(tài)的情況下,也考慮采用專利文獻I的牽引單元。
[0008]但是,在專利文獻I的牽引單元中,在將連續(xù)紙張安置于牽引單元之際,存在用戶對連續(xù)紙張的寬度方向賦予過量的張力的可能性。即,在將連續(xù)紙張安置于牽引單元時,若連續(xù)紙張在第一牽引器與第二牽引器之間沿著寬度方向發(fā)生撓曲,則在連續(xù)紙張被搬運輥的搬運力而向下游側拉拽時,在連續(xù)紙張上容易產生歪斜(skew),因此,用戶通常使第二牽引器的卡合銷與連續(xù)紙張的第二鏈輪孔卡合之后,沿著從第一牽引器離開的方向對該第二牽引器進行拉拽,從而以使連續(xù)紙張不發(fā)生撓曲的方式賦予寬度方向的張力,在該狀態(tài)下將第二牽引器固定在支承軸上。在此,在用戶沿著從第一牽引器離開的方向對第二牽引器進行拉拽之際,當由于拉拽力而強烈地拉拽直至第一牽引器朝向第二牽引器一側移動時,成為對連續(xù)紙張賦予用戶的過量的拉拽力和基于彈簧構件的作用力這雙方的狀態(tài),存在在該狀態(tài)下第二牽引器被固定于支承軸的可能性。在通過一對牽引器而對連續(xù)紙張的寬度方向賦予過量的張力的情況下,在連續(xù)紙張有時沿著與搬運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時,反而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變得容易從卡合銷脫落。
【發(fā)明內容】
[0009]本發(fā)明的課題就是鑒于這些方面而作出的,在于實現將對連續(xù)紙張的寬度方向賦予的張力設為適當的張力來防止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從牽引器的卡合銷脫落的牽引單元、搭載該牽引單元的搬運裝置及具備該搬運裝置的印刷裝置。
[0010]【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1]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本發(fā)明的牽引單元的特征在于,具有:
[0012]第一牽引器,其使第一卡合銷依次與在連續(xù)紙張的寬度方向的一方側的端部分上沿著該連續(xù)紙張的搬運方向形成的第一鏈輪孔卡合;
[0013]第二牽引器,其使第二卡合銷依次與在所述連續(xù)紙張的所述寬度方向的另一方側的端部分上沿著所述搬運方向形成的第二鏈輪孔卡合;
[0014]支承軸,其沿著與所述連續(xù)紙張的所述搬運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延伸,且將所述第一牽引器及所述第二牽引器支承為能夠分別沿著所述正交方向移動;
[0015]框架,其將所述支承軸支承為能夠沿著所述正交方向移動;
[0016]彈性構件,其能夠發(fā)揮(賦予)沿著所述正交方向作用(按壓)所述支承軸的作用力(按壓力);
[0017]固定機構,其將所述第二牽引器固定在所述支承軸上,
[0018]所述第一牽引器配置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預先確定的基準位置,
[0019]所述彈性構件在所述支承軸沿著從所述第二牽引器一側朝向所述第一牽引器一側的第一方向移動時,發(fā)揮(賦予)沿著與該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作用(按壓)所述支承軸的作用力(按壓力)。
[0020]根據本發(fā)明,固定有第二牽引器的支承軸能夠沿著正交方向移動地支承在框架上。因而,在牽引單元上連續(xù)紙張沿著與搬運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的情況下,保持連續(xù)紙張的另一方的端部分的第二牽引器追隨連續(xù)紙張的移動,與支承軸一同沿著正交方向移動。因而,能夠防止在搬運中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從第一卡合銷或者第二卡合銷脫落的情況。另夕卜,彈性構件并不是發(fā)揮直接作用牽引器的作用力的構件,而是發(fā)揮作用支承軸的作用力的構件,因此,在將連續(xù)紙張安置于牽引單元之際,在使第二卡合銷與連續(xù)紙張的第二鏈輪孔卡合的狀態(tài)下,用戶沿著從第一牽引器離開的方向對第二牽引器進行拉拽時,不會對連續(xù)紙張作用彈性構件的作用力。因而,在將第二牽引器固定于支承軸時,能夠避免對連續(xù)紙張賦予用戶的過量的拉拽力和彈性構件的作用力這雙方的情況。
[0021]進而,根據本發(fā)明,通過對彈性構件的彈性常數進行適當地設定,由此在第二牽引器固定于支承軸的時刻下由于用戶的拉拽力而成為對連續(xù)紙張賦予過量的張力的狀態(tài)的情況下,能夠使第二牽引器與支承軸一同地沿著第一方向(與第一牽引器接近的方向)移動,從而配置在彈性構件的作用力(按壓力)和連續(xù)紙張的張力平衡的位置。在此,如果第二牽引器移動到彈性構件的作用力(按壓力)和連續(xù)紙張的張力平衡的位置的話,連續(xù)紙張的過量的張力狀態(tài)受到緩和,故在連續(xù)紙張沿著與搬運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時,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不會從第一卡合銷或者第二卡合銷簡單地脫落。另外,由于連續(xù)紙張的寬度方向的張力成為適當的張力,故能夠防止在搬運中連續(xù)紙張上產生歪斜的情況。進而,移動到彈性構件的作用力(按壓力)和連續(xù)紙張的張力的平衡的位置后的第二牽引器能夠容易地向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這雙方移動,故在連續(xù)紙張沿著正交方向移動時第二牽引器容易追隨連續(xù)紙張而移動。因而,能夠防止在搬運中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從第一卡合銷或者第二卡合銷脫落的情況。
[0022]在本發(fā)明中,所期望的是,所述支承軸能夠在第一位置和從該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方向離開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所述彈性構件在未賦予按壓力的初始狀態(tài)下將所述支承軸支承在所述第二位置。
[0023]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彈性構件為彈簧構件,在該彈簧構件為自然長時,將支承軸保持在第二位置的結構。
[0024]在本發(fā)明中,所期望的是,所述框架具備在供所述支承軸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端部分穿過的狀態(tài)下將該支承軸支承為能夠旋轉的支承部,所述彈性構件為使伸縮方向朝向所述正交方向的螺旋彈簧,且在所述支承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鄰位置處,所述伸縮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分與所述支承部連結,另一方的端部分與所述支承軸連結。如此,能夠通過支承部來從連續(xù)紙張的搬運路徑對彈簧構件進行隔離。
[0025]接著,本發(fā)明的搬運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
[0026]上述的牽引單元;
[0027]搬運輥,其在比所述牽弓丨單元更靠所述搬運方向的下游側處與所述支承軸平行配置;
[0028]驅動源,其驅動所述搬運輥旋轉,
[0029]通過驅動所述搬運輥旋轉來搬運所述連續(xù)紙張,從而所述牽引單元追隨所述連續(xù)紙張的移動而從動。
[0030]在搭載搬運輥及牽引單元的搬運裝置中,由于構成搬運輥及牽引單元的部件的尺寸精度或者將搬運輥及牽引單元搭載于打印機時的安裝精度等,往往基于搬運輥的連續(xù)紙張的搬運方向和基于牽引單元的連續(xù)紙張的搬運方向不嚴格一致。另外,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基于搬運輥的連續(xù)紙張的搬運力的作用下,連續(xù)紙張在牽引單元上沿著與搬運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從而該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容易從第一卡合銷或者第二卡合銷脫落。對于這樣的問題,在本發(fā)明的搬運裝置中,在牽引單元一側能夠維持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和牽引器的卡合銷的卡合。
[0031]另外,本發(fā)明的搬運裝置具備:
[0032]上述的牽引單元;
[0033]搬運輥,其在比所述牽弓丨單元更靠所述搬運方向的下游側處與所述支承軸平行配置;
[0034]驅動源,其驅動所述搬運輥旋轉,[0035]所述牽引單元具備:對所述第一牽引器及所述第二牽引器進行驅動的驅動軸;將來自所述驅動源的旋轉驅動力向所述驅動軸傳遞的驅動力傳遞機構,
[0036]所述驅動力傳遞機構將用于沿所述搬運方向搬運所述連續(xù)紙張的旋轉經由單向離合器(one way clutch)向所述驅動軸傳遞。
[0037]在與搬運輥一同驅動牽引單元而沿著搬運方向搬運連續(xù)紙張的搬運裝置中,存在搬運輥的搬運速度與牽引單元的搬運速度相比設定為高速的情況。另外,即便在搬運輥的搬運速度與牽引單元的搬運速度相比未設定為高速的情況下,存在由于某種的原因而在連續(xù)紙張的搬運中,搬運輥的搬運速度比牽引單元的搬運速度快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于基于搬運輥的搬運力而對搬運中的連續(xù)紙張賦予過量的張力,故在牽引單元上連續(xù)紙張沿著與搬運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時,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容易從第一卡合銷或者第二卡合銷脫落。對于這樣的問題,在本發(fā)明的搬運裝置中,在牽引單元一側,能夠維持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和牽引器的卡合銷的卡合。
[0038]在這樣的情況下,所述搬運輥在表面可以具備分散了無機粒子的摩擦層。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連續(xù)紙張與搬運輥之間幾乎不產生滑動,故基于搬運輥的連續(xù)紙張的搬運力變強。其結果是,搬運中的連續(xù)紙張容易陷入過量的張力狀態(tài)下,在牽引單元上,連續(xù)紙張沿著與搬運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時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容易從第一卡合銷或者第二卡合銷脫落。對于這樣的事態(tài),在本發(fā)明的搬運裝置中,在牽引單元一側,能夠維持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和牽引器的卡合銷的卡合。
[0039]接著,本發(fā)明的印刷裝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0040]上述的搬運裝置;
[0041]印刷部,其配置為比所述搬運裝置更靠所述搬運方向的下游側且對由該搬運裝置搬運的所述連續(xù)紙張實施印刷。
[0042]根據本發(fā)明,防止或者抑制在連續(xù)紙張的搬運中途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從牽引單元的牽引器的卡合銷脫落的情況。其結果是,連續(xù)紙張的搬運穩(wěn)定,故能夠使印刷品質穩(wěn)定。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印刷部,例如可以采用對連續(xù)紙張噴出墨液滴的印刷頭。另外,作為連續(xù)紙張,可以采用多聯單用紙。
[0043]【發(fā)明效果】
[0044]根據本發(fā)明,能夠防止或者抑制在連續(xù)紙張的搬運中連續(xù)紙張的鏈輪孔從第一卡合銷或者第二卡合銷脫落的情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5]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噴墨打印機的示意圖。[0046]圖2是表不噴墨打印機的搬運裝置的一部分的不意俯視圖。
[0047]圖3是表示搬運裝置中的動力傳遞機構的示意側視圖。
[0048]圖4A是表示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的一部分的側視圖。
[0049]圖4B是表示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0050]圖5是表示輥側驅動力傳遞機構和前進用旋轉傳遞機構的概略側視圖。
[0051]圖6是表示輥側驅動力傳遞機構和后退用旋轉傳遞機構的概略側視圖。
[0052]圖7A是表示第二牽引器要固定于牽引器支承軸之前的狀態(tài)的圖。
[0053]圖7B是表示第二牽引器固定于牽引器支承軸之后的狀態(tài)的圖。
[0054]附圖符號說明
[0055]I..噴墨打印機(印刷裝置)、2..連續(xù)紙張、2a..第一鏈輪孔、2b..第二鏈輪孔、3.?打印機箱體、4.?供給口、5.?印刷部、6.?排出口、7.?印刷頭、7a.?噴嘴、8.?滑架、9.?滑架移動機構、11.?滑架軸、12.?滑架電動機、13.?同步帶、16.?排出盤、20.?搬運裝置、21.?搬運路、22.?牽引單元、23.?第一搬運機構、24.?第二搬運機構、25..搬運電動機(驅動源)、26..驅動力傳遞機構、27..驅動力傳遞輪列、31.?第一牽引器、31a.?第—^合銷、31b.?第一牽引帶、31c.?第一驅動滑輪、31d.?第一從動滑輪、32.?第二牽引器、32a.?第二卡合銷、32b.?第二牽引帶、32c.?第二驅動滑輪、32d..第二從動滑輪、33..牽引器驅動軸(驅動軸)、34..牽引器支承軸(支承軸)、34Α.?牽引器支承軸的第一位置、34Β.?牽引器支承軸的第二位置、35.?框架、35a..框架主體部、35b..第 一支承部、35c..第二支承部、35d..第二支承部的軸承孔、36..螺旋彈簧(彈簧構件)、37..支承軸移動范圍限制構件、38..E形環(huán)、39..位置限定構件、40..固定機構、41..搬運棍、42..按壓棍、43..棍主體、44..棍軸、45..摩擦層、46..排出輥、47..按壓輥、48..輥主體、49..輥軸、60..驅動鏈輪、61.?輥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3.?前進側傳遞機構、64..后退側傳遞機構、66..驅動齒輪、67..同步帶、70..旋轉軸、71..傳遞齒輪、72.?前進用恒星齒輪、73.?后退用恒星齒輪、74.?行星齒輪、74a.?臂部、74b.?臂部、75.?前進用行星齒輪、76.?后退用行星齒輪、77.?單向離合器、78.?前進用傳遞齒輪、79.?轉矩限制器、80.?后退用傳遞齒輪、A.?印刷位置、H.?基準位置、X.?搬運方向、Xl..前進方向(搬運方向)、X2..后退方向、Y..裝置寬度方向(正交方向)、Yl.?第一方向、Π.?第二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0056]以下,參考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各圖中的箭頭X表示沿著連續(xù)紙張的搬運路的搬運方向,箭頭Xl表示搬運方向X的前進方向(搬運方向),箭頭X2表示搬運方向的后退方向。另外,箭頭Y表示與搬運方向正交的裝置寬度方向(正交方向)Y,箭頭Yl表示在裝置寬度方向Y上從牽引單元的第二牽引器朝向第一牽引器的第一方向Y1,箭頭Y2表示在裝置寬度方向Y上從牽引單元的第一牽引器朝向第二牽引器的第二方向Y2。
[0057](整體結構)
[0058]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噴墨打印機的整體結構的示意圖。圖2是表示搬運裝置的一部分的示意俯視圖。噴墨打印機(印刷裝置)I將連續(xù)紙張2從設于打印機箱體3的后側的供給口 4取入,在印刷部5中對連續(xù)紙張2實施印刷,并從設于打印機箱體3的前側的排出口 6排出。連續(xù)紙張2為例如多聯單用紙,且在其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分上具備沿著長度方向而以恒定間距形成的第一鏈輪孔2a及第二鏈輪孔2b (參考圖2)。
[0059]印刷部5具備印刷頭7、滑架8及滑架移動機構9。印刷頭7具有向連續(xù)紙張2噴出墨液滴的多個噴嘴7a。印刷頭7以其噴嘴7a朝向圖1中的Z方向的下方、即朝向連續(xù)紙張2的狀態(tài)而搭載在滑架8上。
[0060]滑架8能夠移動地支承在沿著裝置寬度方向Y的滑架軸11上,且通過滑架移動機構9而沿著裝置寬度方向Y往復移動?;芤苿訖C構9具備:滑架電動機12 ;由滑架電動機12驅動的同步帶13?;?固定于同步帶13,且基于滑架電動機12的動作而沿著裝置寬度方向Y往復移動。
[0061]另外,噴墨打印機I具備對連續(xù)紙張2進行搬運的搬運裝置20。圖3是表示搬運裝置20的示意側視圖。如圖1所示,搬運裝置20具備搬運路21、牽引單元22、第一搬運機構23、第二搬運機構24。另外,如圖3所示,搬運裝置20具備:牽引單元22 ;成為第一搬運機構23及第二搬運機構24的驅動源的搬運電動機25 ;將搬運電動機25的旋轉驅動力向牽引單元22及第一搬運機構23傳遞的驅動力傳遞機構26 ;將傳遞到第一搬運機構23的搬運電動機25的旋轉驅動力向第二搬運機構24傳遞的驅動力傳遞輪列27。
[0062]搬運路21沿著圖1的X方向延伸,以供給口 4作為起點,經由印刷部5的印刷頭7進行印刷的印刷位置A,并以排出口 6作為終點。牽引單元22、第一搬運機構23、印刷部5及第二搬運機構24沿著搬運路21,從供給口 4 一側朝向排出口 6 —側而依次配置。
[0063](牽引單元)
[0064]牽引單元22設于供給口 4的附近。如圖2所示,牽引單元22具備:用于對連續(xù)紙張2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分進行保持的第一牽引器31及第二牽引器32 ;將這些第一牽引器31和第二牽引器32支承為能夠沿著裝置寬度方向Y移動的牽引器驅動軸(驅動軸)33及牽引器支承軸(支承軸)34 ;對牽引器驅動軸33及牽引器支承軸34進行支承的框架35 ;能夠賦予(發(fā)揮)對牽引器支承軸34沿著連續(xù)紙張2的裝置寬度方向Y作用(按壓)的作用力(按壓力)的螺旋彈簧(彈性構件)(彈簧構件)36。牽引器驅動軸33及牽引器支承軸34以相互平行的狀態(tài)而沿著裝置寬度方向Y延伸。牽引器驅動軸33相對于牽引器支承軸34而配置在接近第一搬運機構23的一側(搬運方向的下游側)。
[0065]如圖1及圖2所示,第一牽引器31具備:在外周面設有多個第一卡合銷31a的第一牽引帶(第一環(huán)形帶)31b ;架設有第一牽引帶31b的第一驅動滑輪31c及第一從動滑輪31d。第二牽引器32具備:在外周面設有多個第二卡合銷32a的第二牽引帶(第二環(huán)形帶)32b ;架設有第二牽引帶32b的第二驅動滑輪32c及第二從動滑輪32d。第一驅動滑輪31c及第二驅動滑輪32c以能夠與牽引器驅動軸33—體旋轉的狀態(tài)而同軸地支承在該牽引器驅動軸33上。第一從動滑輪31d及第二從動滑輪32d以旋轉自如的狀態(tài)而同軸地支承在所述牽引器支承軸34上。第一卡合銷31a能夠向連續(xù)紙張2的寬度方向的一方側的第一鏈輪孔2a插入,第二卡合銷32a能夠向連續(xù)紙張2的寬度方向的另一方側的第二鏈輪孔2b插入。需要說明的是,第一牽引器31及第二牽引器32具備在使卡合銷31a、32a分別與鏈輪孔2a、2b卡合的狀態(tài)下對連續(xù)紙張2進行保持之后,從上方局部覆蓋保持部分的牽引器蓋(未圖不)。
[0066]框架35具備:在牽引器驅動軸33及牽引器支承軸34的下方處沿著裝置寬度方向Y延伸的框架主體部35a ;在內側夾著搬運路21而在裝置寬度方向Y上對置的板狀的第一支承部35b及第二支承部35c。第一支承部35b對牽引器驅動軸33及牽引器支承軸34中的第一方向Yl的端部分(第一牽引器31—側的端部分)進行支承,第二支承部35c對牽引器驅動軸33及牽引器支承軸34中的第二方向Y2的端部分(第二牽引器32 —側的端部分)進行支承。牽引器驅動軸33由這些第一支承部35b及第二支承部35c而支承為能夠圍繞軸線旋轉。牽引器支承軸34由這些第一、第二支承部35b、35c支承為能夠沿著裝置寬度方向Y移動。
[0067]在第二支承部35c設有用于對牽引器支承軸34進行支承的軸承孔35d,牽引器支承軸34在使第二方向Y2的端部分穿過軸承孔35d的狀態(tài)下而由第二支承部35c支承。在牽引器支承軸34上從第二牽引器32 —側的軸端沿著第一方向Yl離開規(guī)定尺寸的位置上安裝有支承軸移動范圍限制構件37。支承軸移動范圍限制構件37位于第二支承部35c的內側(搬運路21 —側)。在牽引器支承軸34上,在從第二支承部35c向外側(與搬運路21相反的一側)突出的突出部分的外周側配置有使伸縮方向朝向裝置寬度方向Y的螺旋彈簧36。螺旋彈簧36在第二支承部35c的外側的相鄰位置處,以伸縮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分與第二支承部35c連結,而另一方的端部分與牽引器支承軸34連結的狀態(tài)來配置。螺旋彈簧36的另一方的端部分和牽引器支承軸34經由固定于牽引器支承軸34的E形環(huán)38而連結。螺旋彈簧36借助第二支承部35c而從搬運路21隔離。
[0068]在此,牽引器支承軸34能夠在裝置寬度方向Y上分離的第一位置34A與第二位置34B之間移動。圖2中由實線表示的第二位置34B為,在未將連續(xù)紙張2安置于牽引單元22的初始狀態(tài)下,螺旋彈簧36對牽引器支承軸34進行支承的位置。在牽引器支承軸34被支承在第二位置34B的狀態(tài)下,螺旋彈簧36成為自然長,且支承軸移動范圍限制構件37與第二支承部35c抵接。在牽引器支承軸34沿著第一方向Yl移動時,螺旋彈簧36發(fā)揮對牽引器支承軸34沿著與第一方向Yl相反的第二方向Y2作用的作用力。第一位置34A為從第二位置34B沿著第一方向Yl離開的位置,圖2中由雙點劃線來表示。第一位置34A為,在螺旋彈簧36成為最被壓縮的狀態(tài)時配置有牽引器支承軸34的位置。
[0069]另外,牽引單元22具備:用于將第一牽弓丨器31配置在裝置寬度方向Y的預先確定的基準位置H的位置限定構件39 ;將所述第二牽引器32固定在牽引器支承軸34上的固定機構40。位置限定構件39為從框架主體部35a向上方突出的板構件,且具備供牽引器驅動軸33以能夠旋轉的狀態(tài)穿過的貫通孔及供牽引器支承軸34以能夠沿著裝置寬度方向移動的狀態(tài)穿過的貫通孔。第一牽引器31通過安裝在位置限定構件39的第一方向Yl —側的側端面上而配置于基準位置H。
[0070]固定機構40為眾所周知的結構,在本例中搭載在第二牽引器32上。固定機構40例如具備能夠在靠壓于牽引器支承軸34的固定位置與從牽引器支承軸34分離的釋放位置之間進行位移的樹脂構件和使該樹脂構件在固定位置與釋放位置之間進行位移的桿,通過借助桿的操作而使樹脂構件從釋放位置向固定位置位移,由此將第二牽引器32固定在牽引器支承軸34上。當借助固定機構40而將第二牽引器32固定于牽引器支承軸34時,第二牽引器32成為相對于牽引器驅動軸33的軸線及牽引器支承軸34的軸線正交的姿態(tài),多個第二卡合銷32a成為沿著搬運方向X排列的狀態(tài)。另外,在借助固定機構40而將第二牽引器32固定于牽引器支承軸34的狀態(tài)下,第二牽引器32成為能夠與牽引器支承軸34 —體地沿著裝置寬度方向Y移動的狀態(tài)。
[0071](第一搬運機構)
[0072]第一搬運機構23設置在搬運路21中的牽引單元22與印刷位置A之間、更詳細而言設置在靠近印刷頭7的位置。第一搬運機構23具備搬運輥41及按壓輥42。搬運輥41具備金屬制的輥主體43及輥軸44,且在搬運路21的Z方向的下側處設置成橫剖搬運路21。按壓輥42由橡膠等彈性體構成,且以能夠從Z方向的上方將在搬運路21上搬運的連續(xù)紙張2靠壓于搬運輥41的狀態(tài)來配置。
[0073]如圖2所示,在輥主體43的表面上形成有分散了無機粒子的摩擦層45。摩擦層45通過在由環(huán)氧系樹脂、聚酯系樹脂構成的樹脂層中分散氧化鋁(礬土 =Al2O3)、氧化硅(SiO)、二氧化硅(SiO2)等的無機粒子而形成。例如,作為無機粒子采用破碎處理后的礬土。礬土比較廉價且并不妨礙成本下降,硬度較高而可良好地發(fā)揮使摩擦阻力變高的功能。通過實施破碎處理,礬土粒子的頂端變尖,發(fā)揮較高的摩擦力。
[0074](第二搬運機構)
[0075]第二搬運機構24設置在搬運路21中的印刷位置A與排出口 6之間、更詳細而言設置在靠近印刷頭7的位置。第二搬運機構24具備排出輥46及按壓輥47。排出輥46具備輥主體48和輥軸49,且在搬運路21的Z方向的下側處設置成橫剖搬運路21。按壓輥47以能夠從Z方向的上方將在搬運路21上搬運的連續(xù)紙張2靠壓于排出輥46的狀態(tài)來配置。
[0076](驅動力傳遞機構及驅動力傳遞輪列)
[0077]如圖3所示,驅動力傳遞機構26具備輥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1及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輥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1將從搬運電動機25對連續(xù)紙張2沿著搬運路21用于向前方(XI方向)進行搬運的前進用旋轉及用于向后方(X2方向)進行搬運的后退用旋轉向第一搬運機構23的搬運輥41傳遞。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將來自搬運電動機25的旋轉向牽引單元22的牽引器驅動軸33傳遞。驅動力傳遞輪列27使第二搬運機構24的排出輥46與第一搬運機構23的搬運輥41同步并沿著相同方向以相同搬運速度來旋轉。在圖3中,驅動力傳遞輪列27由虛線箭頭來表示。
[0078]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具備:將來自搬運電動機25的前進用旋轉經由單向離合器77而向牽引單元22傳遞的前進側傳遞機構63 ;將來自搬運電動機25的后退用旋轉經由轉矩限制器(轉矩離合器)79而向牽引單元22傳遞的后退側傳遞機構64(參考后述的圖4A、圖4B)。
[0079]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將連續(xù)紙張2向前方搬運的情況下,經由輥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1而被驅動的搬運輥41搬運的連續(xù)紙張2的搬運速度比經由前進側傳遞機構63而被驅動的牽引器31搬運的連續(xù)紙張2的搬運速度大。為了獲得該關系,對構成這些傳遞機構的齒輪列的減速比等進行設定。相反,在將紙張向后方搬運的情況下,經由后退側傳遞機構64而被驅動的牽引器31搬運的連續(xù)紙張2的搬運速度比經由輥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1而被驅動的搬運輥41搬運的連續(xù)紙張2的搬運速度大。為了獲得該關系,對構成這些傳遞機構的齒輪列的減速比等進行設定。
[0080]輥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1具備:同軸地固定在搬運電動機25的電動機軸上的驅動鏈輪60 ;同軸地固定在第一搬運機構23中的搬運輥41的輥軸44的軸端部分上的驅動齒輪66 ;架設在驅動鏈輪60及驅動齒輪66上的同步帶67。
[0081]圖4A是示意性地表示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的主要部分的側視圖,圖4B是其立體圖。參考圖3及圖4A、圖4B,對沿著前進方向及后退方向驅動牽引單元22旋轉的動力進行傳遞的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的結構進行說明。
[0082]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具備旋轉軸70,在旋轉軸70上同軸地固定有傳遞齒輪71,且在傳遞齒輪71上架設有同步帶67。另外,在旋轉軸70上同軸地固定有前進用恒星齒輪72及后退用恒星齒輪73。在這些恒星齒輪72、73之間,將行星齒輪74支承為以旋轉軸70為中心而旋轉自如的狀態(tài)。
[0083]行星齒輪74具備從旋轉軸70以規(guī)定的角度沿著半徑方向延伸的兩根臂部74a、74b。在一方的臂部74a的前端部分上以旋轉自如的狀態(tài)支承有前進用行星齒輪75。前進用行星齒輪75與前進用恒星齒輪72嚙合。在另一方的臂部74b的前端部分上以旋轉自如的狀態(tài)支承有后退用行星齒輪76。后退用行星齒輪76與后退用恒星齒輪73嚙合。
[0084]另一方面,在牽引器驅動軸33的軸端部分經由單向離合器77而同軸地安裝有前進用傳遞齒輪78。單向離合器77可以為楔塊式、凸輪式中的任一種。單向離合器77傳遞前進用旋轉,但當傳遞作為反向旋轉的后退用旋轉時,進行空轉而將后退用旋轉的傳遞遮斷。因而,在前進用旋轉的傳遞狀態(tài)下,即便單向離合器77的傳遞路徑下游側的傳遞構件欲沿著前進用旋轉的方向以比傳遞路徑上游側的傳遞構件快速地旋轉的情況下,單向離合器77也進行空轉而將傳遞路徑遮斷。在此,在單向離合器77空轉的狀態(tài)下、即在傳遞路徑被遮斷的狀態(tài)下,第一牽引器31及第二牽引器32伴隨著由搬運輥41搬運而在搬運路21上移動的連續(xù)紙張2的移動而從動。
[0085]前進用傳遞齒輪78為能夠與前進用行星齒輪75嚙合的齒輪,且配置在與該前進用行星齒輪75對置的位置。在前進用傳遞齒輪78的附近配置有后退用傳遞齒輪80。后退用傳遞齒輪80經由轉矩限制器79而同軸地安裝在牽引器驅動軸33的軸端部分上。后退用傳遞齒輪80為能夠與后退用行星齒輪76嚙合的齒輪,且配置在與后退用行星齒輪76對置的位置。轉矩限制器79在傳遞轉矩超過恒定值時產生滑動,從而對該恒定值以上的值的轉矩傳遞加以限制。
[0086]在該結構的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中,其前進側傳遞機構63為從同步帶67依次經由旋轉軸70、前進用恒星齒輪72、行星齒輪74、前進用行星齒輪75、前進用傳遞齒輪78及單向離合器77而到達牽引器驅動軸33的傳遞機構部分。后退側傳遞機構64為從同步帶67依次經由旋轉軸70、后退用恒星齒輪73、行星齒輪74、后退用行星齒輪76、后退用傳遞齒輪80及轉矩限制器79而到達牽引器驅動軸33的傳遞機構部分。
[0087]圖5是表示輥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1及前進側傳遞機構63的概略側視圖。圖6是表示輥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1及后退側傳遞機構64的概略側視圖。
[0088]在前進用旋轉的傳遞時,旋轉軸70沿著圖4B的箭頭CCW的方向旋轉。在該旋轉的作用下,行星齒輪74也沿著相同方向回旋。由此,前進用行星齒輪75與前進用傳遞齒輪78嚙合。另一方的后退用行星齒輪76從后退用傳遞齒輪80離開。其結果是,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成為圖5所示的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來自搬運電動機25的前進用旋轉經由輥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1而向搬運輥41及排出輥46傳遞。另外,前進用旋轉經由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而向第一牽引器31及第二牽引器32傳遞。由此,連續(xù)紙張2被向前方搬運。
[0089]在后退用旋轉的傳遞時,旋轉軸70沿著圖4B的箭頭CW的方向旋轉。在該旋轉的作用下,行星齒輪74也沿著相同方向回旋。由此,前進用行星齒輪75從前進用傳遞齒輪78離開而將嚙合解除(遮斷動力傳遞路徑)。另一方的后退用行星齒輪76與后退用傳遞齒輪80接近而切換為嚙合狀態(tài)(形成動力傳遞路徑)。其結果是,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成為圖6所示的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來自搬運電動機25的后退用旋轉經由輥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1而向搬運輥41及排出輥46傳遞。另外,后退用旋轉經由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而向第一牽引器31及第二牽引器32傳遞。由此,連續(xù)紙張2被向后方搬運(反向輸送)。
[0090](連續(xù)紙張的搬運動作)
[0091]接著,關于噴墨打印機I的動作、尤其是基于搬運裝置20的連續(xù)紙張2的搬運動作進行說明。圖7A、圖7B是連續(xù)紙張2向牽引單元22安置的說明圖,為從X方向的后方觀察牽引單元22時的情況。圖7A表示第二牽引器32將要固定于牽引器支承軸34之前的狀態(tài),圖7B表示第二牽引器32固定于牽引器支承軸34之后的狀態(tài)。
[0092]在連續(xù)紙張2向牽引單元22的安置中,使連續(xù)紙張2的寬度方向的一方側的第一鏈輪孔2a與配置在正交方向的基準位置H的第一牽引器31的第一卡合銷31a卡合。然后,使第二牽引器32沿著牽引器支承軸34滑動到與連續(xù)紙張2的寬度尺寸相應的位置,并使該第二牽引器32的第二卡合銷32a與連續(xù)紙張2的寬度方向的另一方側的第二鏈輪孔2b卡合。在使第二牽引器32的第二卡合銷32a與連續(xù)紙張2的第二鏈輪孔2b卡合的時刻,如圖7A所示,牽引器支承軸34通過螺旋彈簧36而被支承在第二位置34B。之后,通過固定機構40將第二牽引器32固定在牽引器支承軸34上。
[0093]在此,在將連續(xù)紙張2安置于牽引單元22時,若連續(xù)紙張2在第一牽引器31與第二牽引器32之間發(fā)生撓曲,則在連續(xù)紙張2被搬運輥41的搬運力而向下游側拉拽時,在連續(xù)紙張2上容易產生歪斜。因而,用戶為了避免或者抑制歪斜的產生,在使第二牽引器32的卡合銷與連續(xù)紙張2的第二鏈輪孔2b卡合之后,沿著從第一牽引器31離開的方向對該第二牽引器32進行拉拽而對連續(xù)紙張2賦予寬度方向的張力,并在該狀態(tài)下將第二牽引器固定在牽引器支承軸34上。但是,在用戶一直保持對于連續(xù)紙張2賦予較強的拉拽力的狀態(tài)下而將第二牽引器32固定于牽引器支承軸34的情況下,連續(xù)紙張2陷入過量的張力狀態(tài)下,始終處于該狀態(tài)下,當在連續(xù)紙張2的搬運中連續(xù)紙張2沿著與搬運方向X交叉的方向移動時,產生連續(xù)紙張2的鏈輪孔容易從第一卡合銷31a或者第二卡合銷32a脫落這樣的問題。
[0094]關于這樣的問題,在本例中,在將第二牽引器32固定于牽引器支承軸34時而連續(xù)紙張2陷入過量的張力狀態(tài)的情況下,第二牽引器32與牽引器支承軸34 —同向第一方向Yl (螺旋彈簧36延伸的方向)移動,并配置在螺旋彈簧36的作用力與連續(xù)紙張2的張力的平衡的位置(參考圖7B)。換而言之,以產生這樣的第二牽引器32及牽引器支承軸34的移動,從而使牽引器支承軸34停止在第二位置34A與第一位置34B之間的方式,對螺旋彈簧36的彈簧常數進行適當地設定。當第二牽引器32移動到螺旋彈簧36的作用力與連續(xù)紙張2的張力平衡的位置時,連續(xù)紙張2的過量的張力狀態(tài)受到緩和,故在連續(xù)紙張2的搬運中,即便連續(xù)紙張2沿著與搬運方向X交叉的方向移動,連續(xù)紙張2的鏈輪孔也不會從第一卡合銷31a或者第二卡合銷32a簡單地脫落。另外,通過將第二牽引器32配置在彈簧構件的作用力與連續(xù)紙張2的張力的平衡的位置,由此連續(xù)紙張2的寬度方向的張力成為適當的張力,故還能夠防止在搬運中的連續(xù)紙張2上產生歪斜的情況。
[0095]需要說明的是,在本例中,設于牽引單元22的螺旋彈簧36并不發(fā)揮直接對第一牽引器31或者第二牽引器施力的作用力,而是發(fā)揮對牽引器支承軸34施力的作用力。因而,在將連續(xù)紙張2安置于牽引單元22之際,在使第二卡合銷32a與連續(xù)紙張2的第二鏈輪孔2b卡合的狀態(tài)下,用戶沿著從第一牽引器31離開的方向對第二牽引器32進行拉拽時,往往不會對連續(xù)紙張2或拉拽連續(xù)紙張2的第二牽引器32作用螺旋彈簧36的作用力。因而,第二牽引器32的向裝置寬度方向Y(Y2方向)的移動容易,將連續(xù)紙張2安置于牽引單元22的安置作業(yè)容易。另外,用戶沿著從第一牽引器31離開的方向對第二牽引器32進行拉拽之際,一邊壓縮螺旋彈簧36 —邊使第一牽引器31朝向第二牽引器32 —側移動,從而也往往不會在對連續(xù)紙張2賦予了基于用戶的拉拽力的過量的張力和螺旋彈簧36的作用力這雙方的狀態(tài)下將第二牽引器32固定于牽引器支承軸34。
[0096]接著,沿著前進旋轉方向驅動搬運電動機25。由此,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成為圖5所示的狀態(tài),牽引器31及搬運輥41被驅動沿著前進旋轉方向旋轉,從而將連續(xù)紙張2沿著搬運路21朝向搬運輥41搬運。由牽引器31搬運的連續(xù)紙張2被夾入旋轉中的搬運輥41與按壓輥42之間,進一步被搬運至規(guī)定的出頭位置(印刷動作的開始位置)。
[0097]在沿著Xl方向搬運連續(xù)紙張2之際,搬運輥41搬運的前進方向的搬運速度設定得比牽引器31的前進方向的搬運速度大。在此,基于搬運輥41的紙張保持力因摩擦層45而較高,但比使牽引器31與鏈輪孔2a卡合的牽引器31的紙張保持力小。因而,連續(xù)紙張2在搬運輥41 一側被以恒定的張力拉拽的同時進行搬運。由此,即便在將從折疊的形態(tài)展開來供給的多聯單用紙作為連續(xù)紙張2利用的情況下,在適當地除去折彎、松弛等的狀態(tài)下,也能夠使紙張向出頭位置到達。
[0098]之后,一邊通過搬運輥41沿著搬運路21搬運連續(xù)紙張2,一邊執(zhí)行基于印刷頭7的印刷動作。由于摩擦層45具有非`常高的摩擦係數,故連續(xù)紙張2由搬運輥41和按壓輥42幾乎不會產生滑動地保持,從而以較高的精度來進行連續(xù)紙張2的搬運。在牽引器31 —偵牝以比搬運輥41慢的搬運速度將連續(xù)紙張2向前進方向送出。因而,能夠在始終施加了規(guī)定的張力的狀態(tài)下來搬運連續(xù)紙張2。
[0099]在此,在由于構成搬運輥41及牽引單元22的部件的尺寸精度或者將搬運輥41及牽引單元22搭載于噴墨打印機I時的安裝精度等而基于搬運輥41的連續(xù)紙張2的搬運方向和基于牽引單元22的連續(xù)紙張2的搬運方向不嚴格一致的情況下,在基于搬運輥41的搬運力的作用下,連續(xù)紙張2沿著與搬運方向X交叉的方向移動,從而存在鏈輪孔2a、2b從第一^^合銷31a或者第二卡合銷32a脫落的可能性。對于這樣的問題,在本例中,當在牽引單元22上連續(xù)紙張2沿著與搬運方向X交叉的方向移動時,保持連續(xù)紙張2的第二方向Y2的端部分的第二牽引器32追隨連續(xù)紙張2的移動,與牽引器支承軸34 —同沿著裝置寬度方向Y移動。因而,能夠防止在搬運中連續(xù)紙張2的鏈輪孔2a、2b從第一^^合銷31a或者第二卡合銷32a脫落的情況。
[0100]另外,在本例中,在連續(xù)紙張2安置于牽引單元22時,如圖7B所示,第二牽引器32移動到螺旋彈簧36的作用力與連續(xù)紙張2的張力的平衡的位置。其結果是,無論是否對牽引器支承軸34作用有螺旋彈簧36的作用力,第二牽引器32及牽引器支承軸34成為容易向裝置寬度方向Y的第一方向Yl及第二方向Y2這雙方移動的狀態(tài)。因而,第二牽引器32相對于連續(xù)紙張2的裝置寬度方向Y的移動而良好地追隨。因而,連續(xù)紙張2的鏈輪孔2a、2b不會從第一卡合銷31a或者第二卡合銷32a簡單地脫落。
[0101]進而,在本例中,搬運輥41的搬運速度與牽引單元22的搬運速度相比設定為高速,因此,在基于搬運輥41的搬運力的作用下,對搬運中的連續(xù)紙張2賦予過量的張力,在牽引單元22上連續(xù)紙張2沿著與搬運方向X交叉的裝置寬度方向Y移動時,連續(xù)紙張2的鏈輪孔2a、2b容易從第 ^合銷31a或者第二卡合銷32a脫落。對于這樣的狀態(tài),在本例中,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具備單向離合器77,因此,能夠避免在基于搬運輥41的搬運力的作用下對搬運中的連續(xù)紙張2賦予過量的張力的情況。即,當在基于搬運輥41的搬運力的作用下而對連續(xù)紙張2施加的張力成為恒定的值以上時,第一牽引器31的第一卡合銷31a及第二牽引器32的第二卡合銷32a成為被搬運輥41強制性地向前進旋轉方向強拉的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單向離合器77空轉而允許第一^^合銷31a及第二卡合銷32a的移動。SP,第一牽引器31及第二牽引器32成為伴隨著連續(xù)紙張2的移動而從動的從動狀態(tài),故對連續(xù)紙張2施加的張力不會變大。因而,能夠防止在搬運中連續(xù)紙張2的鏈輪孔2a、2b從第一卡合銷31a或者第二卡合銷32a更加易于脫落的情況。另外,由于通過單向離合器而將連續(xù)紙張2以始終處于適當的張力狀態(tài)下沿著前進方向搬運,故能夠實現高品質的印刷。
[0102]由搬運輥41搬運的連續(xù)紙張2通過印刷部5的印刷位置A而被實施基于印刷頭7的印刷。然后,被夾入旋轉中的排出輥46與按壓輥47之間。通過排出輥46而沿著搬運路21被進一步地搬運的連續(xù)紙張2從排出口 6沿著排出盤16排出。
[0103]接著,在需要沿著后退方向反向輸送連續(xù)紙張2的情況下,沿著后退旋轉方向驅動搬運電動機25旋轉。后退旋轉方向的旋轉經由輥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1而向搬運輥41傳遞,并經由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而向牽引器31傳遞。在牽引器側驅動力傳遞機構62中,前進側傳遞機構63的路徑被遮斷,如圖6所示,后退側傳遞機構64被切換為連接狀態(tài)。
[0104]如前述那樣,在反向輸送時,基于牽引器31的連續(xù)紙張2的搬運速度比基于搬運輥41的連續(xù)紙張2的搬運速度大。因而,連續(xù)紙張2以規(guī)定的張力狀態(tài)被反向輸送,從而防止由于松弛、折彎等而產生卡紙的情況。另外,后退用旋轉經由轉矩限制器79而向牽引器驅動軸33傳遞。轉矩限制器79在傳遞轉矩超過恒定的值時成為空轉狀態(tài)(產生滑動),使傳遞轉矩被限制為規(guī)定的值以下。當在連續(xù)紙張2上產生過量的張力時,轉矩限制器79空轉,從而將連續(xù)紙張2的張力限制為恒定值以下。因而,能夠防止賦予過量的張力而導致連續(xù)紙張2的鏈輪孔2a、2b從第一卡合銷31a或者第二卡合銷32a脫落等的弊端。
[0105](牽引單元的變形例)
[0106]在上述的例子中,第一牽引器31通過安裝在設于框架35的位置限定構件39上而固定在基準位置H,但也可以將第一牽引器31以能夠在裝置寬度方向Y的規(guī)定的范圍內移動的狀態(tài)來配置在基準位置H。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位置限定構件,如果具備與第一牽引器31空開稍許的間隙而配置在配置于基準位置H的該第一牽引器31的裝置寬度方向Y的一方側的第一位置限定構件和與第一牽引器31空開稍許的間隙而配置在該第一牽引器31的另一方側的第二位置限定構件的話,則能夠將第一牽引器31以能夠在第一位置限定構件與第二位置限定構件之間沿著裝置寬度方向Y移動的狀態(tài)而配置在基準位置H。在此,如果第一牽引器31以能夠在裝置寬度方向Y的規(guī)定的范圍內移動的狀態(tài)而配置在基準位置H的話,則能夠防止也由于第一牽引器31的向裝置寬度方向Y的移動(帶有晃動)而導致連續(xù)紙張2的鏈輪孔2a、2b從第一卡合銷31a或者第二卡合銷32a脫落的情況。
[0107]需要說明的是,在通過搬運輥41的驅動來搬運連續(xù)紙張2且牽引單元22移動地追隨由搬運輥41搬運的連續(xù)紙張2而從動的結構的搬運裝置20中也能夠適用本發(fā)明。即便在這種情況下,在牽引單元22中,能夠防止或者抑制搬運中的連續(xù)紙張2的鏈輪孔2a、2b從第一卡合銷31a或者第二卡合銷32a脫落的情況。另外,能夠將在搬運中對連續(xù)紙張2施加的張力設為適當的張力。
【權利要求】
1.一種牽引單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牽引器,其使第一卡合銷依次與在連續(xù)紙張的寬度方向的一方側的端部分上沿著該連續(xù)紙張的搬運方向形成的第一鏈輪孔卡合; 第二牽引器,其使第二卡合銷依次與在所述連續(xù)紙張的所述寬度方向的另一方側的端部分上沿著所述搬運方向形成的第二鏈輪孔卡合; 支承軸,其沿著與所述連續(xù)紙張的所述搬運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延伸,且將所述第一牽引器及所述第二牽引器支承為能夠分別沿著所述正交方向移動; 框架,其將所述支承軸支承為能夠沿著所述正交方向移動; 彈性構件,其能夠對所述支承軸賦予沿著所述正交方向按壓所述支承軸的按壓力; 固定機構,其將所述第二牽引器固定在所述支承軸上, 所述第一牽引器配置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預先確定的基準位置, 所述彈性構件在所述支承軸沿著從所述第二牽引器一側朝向所述第一牽引器一側的第一方向移動時,對所述支承軸賦予沿著與該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按壓所述支承軸的按壓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軸能夠在第一位置和從該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方向離開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所述彈性構件在未賦予按壓力的初始狀態(tài)下將所述支承軸支承在所述第二位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牽引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構件為彈簧構件,在該彈簧構件為自然長時,將所述支承軸支承在所述第二位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具備支承部,該支承部在使所述支承軸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端部分穿過的狀態(tài)下將該支承軸支承為能夠旋轉, 所述彈性構件為使伸縮方向朝向所述正交方向的螺旋彈簧,且在所述支承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鄰位置處,所述伸縮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分與所述支承部連結,另一方的端部分與所述支承軸連結。
5.一種搬運裝置,具備: 牽引單元; 搬運輥,其在比所述牽引單元更靠所述搬運方向的下游側處與支承軸平行配置; 驅動源,其驅動所述搬運輥旋轉, 所述搬運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牽引單元具有: 第一牽引器,其使第一卡合銷依次與在連續(xù)紙張的寬度方向的一方側的端部分上沿著該連續(xù)紙張的搬運方向形成的第一鏈輪孔卡合; 第二牽引器,其使第二卡合銷依次與在所述連續(xù)紙張的所述寬度方向的另一方側的端部分上沿著所述搬運方向形成的第二鏈輪孔卡合; 支承軸,其沿著與所述連續(xù)紙張的所述搬運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延伸,且將所述第一牽引器及所述第二牽引器支承為能夠分別沿著所述正交方向移動;框架,其將所述支承軸支承為能夠沿著所述正交方向移動; 彈性構件,其能夠對所述支承軸賦予沿著所述正交方向按壓所述支承軸的按壓力; 固定機構,其將所述第二牽引器固定在所述支承軸上, 所述第一牽引器配置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預先確定的基準位置, 所述彈性構件在所述支承軸沿著從所述第二牽引器一側朝向所述第一牽引器一側的第一方向移動時,對所述支承軸賦予沿著與該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按壓所述支承軸的按壓力, 并且,通過驅動所述搬運輥旋轉來搬運所述連續(xù)紙張,從而所述牽引單元追隨所述連續(xù)紙張的移動而從動。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搬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搬運輥在表面具備分散了無機粒子的摩擦層。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搬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牽引單元中, 所述支承軸能夠在第一位置和從該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方向離開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所述彈性構件在未賦予按壓力的初始狀態(tài)下將所述支承軸支承在所述第二位置。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搬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牽引單元中, 所述彈性構件為彈簧構件,在該彈簧構件為自然長時,將所述支承軸支承在所述第二位置。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搬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牽引單元中, 所述框架具備支承部,該支承部在使所述支承軸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端部分穿過的狀態(tài)下將該支承軸支承為能夠旋轉, 所述彈性構件為使伸縮方向朝向所述正交方向的螺旋彈簧,且在所述支承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鄰位置處,所述伸縮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分與所述支承部連結,另一方的端部分與所述支承軸連結。
10.一種搬運裝置,具備: 牽引單元; 搬運輥,其在比所述牽引單元更靠所述搬運方向的下游側處與支承軸平行配置; 驅動源,其驅動所述搬運輥旋轉, 所述搬運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牽引單元具有: 第一牽引器,其使第一卡合銷依次與在連續(xù)紙張的寬度方向的一方側的端部分上沿著該連續(xù)紙張的搬運方向形成的第一鏈輪孔卡合; 第二牽引器,其使第二卡合銷依次與在所述連續(xù)紙張的所述寬度方向的另一方側的端部分上沿著所述搬運方向形成的第二鏈輪孔卡合; 支承軸,其沿著與所述連續(xù)紙張的所述搬運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延伸,且將所述第一牽引器及所述第二牽引器支承為能夠分別沿著所述正交方向移動;框架,其將所述支承軸支承為能夠沿著所述正交方向移動; 彈性構件,其能夠對所述支承軸賦予沿著所述正交方向按壓所述支承軸的按壓力; 固定機構,其將所述第二牽引器固定在所述支承軸上, 所述第一牽引器配置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預先確定的基準位置, 所述彈性構件在所述支承軸沿著從所述第二牽引器一側朝向所述第一牽引器一側的第一方向移動時,對所述支承軸賦予沿著與該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按壓所述支承軸的按壓力, 所述牽引單元還具有:對所述第一牽引器及所述第二牽引器進行驅動的驅動軸;將來自所述驅動源的旋轉驅動力向所述驅動軸傳遞的驅動力傳遞機構, 所述驅動力傳遞機構將用于沿著所述搬運方向搬運所述連續(xù)紙張的旋轉經由單向離合器而向所述驅動軸傳遞。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搬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搬運輥在表面具備分散了無機粒子的摩擦層。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搬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牽引單元中, 所述支承軸能夠在第一位置和從該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方向離開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所述彈性構件在未賦予按壓力的初始狀態(tài)下將所述支承軸支承在所述第二位置。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搬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牽引單元中, 所述彈性構件為彈簧構件,在該彈簧構件為自然長時,將所述支承軸支承在所述第二位置。
14.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搬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牽引單元中, 所述框架具備支承部,該支承部在使所述支承軸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端部分穿過的狀態(tài)下將該支承軸支承為能夠旋轉, 所述彈性構件為使伸縮方向朝向所述正交方向的螺旋彈簧,且在所述支承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鄰位置處,所述伸縮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分與所述支承部連結,另一方的端部分與所述支承軸連結。
15.—種印刷裝置,具備: 搬運裝置; 印刷部,其配置為比所述搬運裝置更靠所述搬運方向的下游側且對由該搬運裝置搬運的連續(xù)紙張實施印刷, 所述印刷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搬運裝置具備: 牽引單元; 搬運輥,其在比所述牽引單元更靠所述搬運方向的下游側處與支承軸平行配置; 驅動源,其驅動所述搬運輥旋轉, 所述牽引單元具有:第一牽引器,其使第一卡合銷依次與在連續(xù)紙張的寬度方向的一方側的端部分上沿著該連續(xù)紙張的搬運方向形成的第一鏈輪孔卡合; 第二牽引器,其使第二卡合銷依次與在所述連續(xù)紙張的所述寬度方向的另一方側的端部分上沿著所述搬運方向形成的第二鏈輪孔卡合; 支承軸,其沿著與所述連續(xù)紙張的所述搬運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延伸,且將所述第一牽引器及所述第二牽引器支承為能夠分別沿著所述正交方向移動; 框架,其將所述支承軸支承為能夠沿著所述正交方向移動; 彈性構件,其能夠對所述支承軸賦予沿著所述正交方向按壓所述支承軸的按壓力; 固定機構,其將所述第二牽引器固定在所述支承軸上, 所述第一牽引器配置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預先確定的基準位置, 所述彈性構件在所述支承軸沿著從所述第二牽引器一側朝向所述第一牽引器一側的第一方向移動時,對所述支承軸賦予沿著與該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按壓所述支承軸的按壓力, 并且,通過驅動所述搬運輥旋轉來搬運所述連續(xù)紙張,從而所述牽引單元追隨所述連續(xù)紙張的移動而從動。
16.—種印刷裝置,具備: 搬運裝置; 印刷部,其配置為比所述搬運裝置更靠所述搬運方向的下游側且對由該搬運裝置搬運的連續(xù)紙張實施印刷, 所述印刷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搬運裝置具備: 牽引單元; 搬運輥,其在比所述牽引單元更靠所述搬運方向的下游側處與支承軸平行配置; 驅動源,其驅動所述搬運輥旋轉, 所述牽引單元具有: 第一牽引器,其使第一卡合銷依次與在連續(xù)紙張的寬度方向的一方側的端部分上沿著該連續(xù)紙張的搬運方向形成的第一鏈輪孔卡合; 第二牽引器,其使第二卡合銷依次與在所述連續(xù)紙張的所述寬度方向的另一方側的端部分上沿著所述搬運方向形成的第二鏈輪孔卡合; 支承軸,其沿著與所述連續(xù)紙張的所述搬運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延伸,且將所述第一牽引器及所述第二牽引器支承為能夠分別沿著所述正交方向移動; 框架,其將所述支承軸支承為能夠沿著所述正交方向移動; 彈性構件,其能夠對所述支承軸賦予沿著所述正交方向按壓所述支承軸的按壓力; 固定機構,其將所述第二牽引器固定在所述支承軸上, 所述第一牽引器配置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預先確定的基準位置, 所述彈性構件在所述支承軸沿著從所述第二牽引器一側朝向所述第一牽引器一側的第一方向移動時,對所述支承軸賦予沿著與該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按壓所述支承軸的按壓力, 所述牽引單元還具有:對所述第一牽引器及所述第二牽引器進行驅動的驅動軸;將來自所述驅動源的旋轉驅動力向所述驅動軸傳遞的驅動力傳遞機構, 所述驅動力傳遞機構將用于沿著所述搬運方向搬運所述連續(xù)紙張的旋轉經由單向離合器而向所述驅動軸傳遞。
【文檔編號】B41J15/04GK103568603SQ201310322346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6日
【發(fā)明者】德田健志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