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迄今為止,在用于照片打印系統等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在打印機主體中設
置有紙張收納室,該紙張收納室收納已巻成巻(roll)狀的、尺寸很長的紙張, 收納在該紙張收納室內的紙張被供給打印部。在打印部,用噴墨式等的打印頭 對由紙張收納室供來的紙張進行打印。用切紙機組將該打印后的紙張切斷成事 先決定的長度,并向設置有排出盤等的排出位置進行運送。在此,將用切紙機 組切斷后的紙張的碎片回收到切紙碎片回收盒中(參照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特開 2007-261038號公報)。
在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特開2007-261038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用來切斷紙張 的切紙機組即下述圓盤狀切紙部(roller cutter),即 一邊使圓形刀旋轉,一 邊使該圓形刀從紙張寬度方向上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動,來切斷紙張的圓盤狀切 紙部。此外,作為切紙機組的其他形態(tài),已知還有所謂的閘刀式切紙機 (guillotine cutter)。該閘刀式切紙機具有配置在夾著紙張的上下兩側的上側切
張接觸,利用剪斷力切斷紙張。 、'' °一 一
然而,在現有圖像形成裝置中,在用閘刀式切紙機作切紙機組的情況下, 不能將已形成于長尺寸紙張上的多個圖像中最后一個圖像的后端空白部分切 斷并使該部分落卜'。這是--個問題。
具體而言,在推壓.匕側切刀并接觸紙張來切掉紙張空白部分的情況下,碎 片會跨在配置于運送路徑中比切紙機組還靠近運送方向的上游--側的位置h 的引導板及卜'側切刀的刀尖上,該碎片的兩端被支撐,碎片不會被回收到切紙 碎片[Ml收盒中,而殘留在運送路徑上。在此,即使在碎片殘留在運送路徑上的 情況下,若該碎片是紙張前端的空白部分或多個圖像之間的空白部分,那么殘留在運送路徑上的碎片就被依次運送來的紙張推出而落入切紙碎片回收盒中, 因而基本上也不會成為問題。
然而,在形成于紙張上的最后一個圖像的后端空白部分或殘留在運送路徑 上的情況下,因為不存在要運送的下一張紙張,所以該后端空白部分不被推向 切紙碎片回收盒,而一直殘留在運送路徑上,該情況不適宜。因此,必須在不 用切紙機組切斷的狀態(tài)下將最后一個圖像的后端空白部分從裝置中排出,并且 工作人員必須親手將該后端空白部分切掉,因而工作效率很低。
此外,在用閘刀式切紙機作切紙機組的情況下,若紙張朝上彎曲,則紙張 的打印面和上側切刀的刀尖就會在紙張運送過程中互相摩擦,有損壞打印面之 虞。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正是為解決所述問題而研究開發(fā)出來的。其目的在于在包括具有 上下配成一對的切刀的切紙機組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將已形成于紙張上的多個 圖像中最后一個圖像的后端空白部分切掉并確實地回收到切紙碎片回收盒內, 并且防止打印面在紙張運送過程中與上側切刀接觸而損壞打印面。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在本發(fā)明中,通過使上下配成一對的切刀中的下側切 刀向上方移動,來切斷紙張,而且,在比上側切刀還靠近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 的位置上配置保護部件,該保護部件防止正在運送的紙張的打印面和上側切刀 的刀尖接觸。
具體而言,本發(fā)明以下述圖像形成裝置為對象,即 一邊沿著規(guī)定的運送 方向運送長尺、j紙張, 一邊將圖像形成在該紙張上,將形成圖像后的該紙張切 斷成規(guī)定的K度,并向規(guī)定位置進行運送的圖像形成裝置。并且,本發(fā)明采取 了下述解決方案。
就是說,第一方而的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切斷機組,該切斷機組具有 配置在夾著所述紙張的上下方的上側切刀和下側切刀,通過固定該上側切刀并 使該下側切刀向上方移動,來切斷該紙張。在比所述上側切刀還靠近運送方向 的上游一側的位置上配置有保護部件,沿著所述紙張的運送路徑來看,該保護 部件和該上側切刀的刀尖重疊,該保護部件防止正在運送的所述紙張的打印面 和該上側切刀的刀尖接觸。在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中,在夾著紙張的上下方配置上側切刀和下側切刀,通 過固定上側切刀并使下側切刀向上方移動,來切斷紙張。因此,當將已形成于 紙張上的多個圖像中最后一個圖像的后端空白部分切掉時,能夠使碎片不殘留 在運送路徑上。
具體而言,在固定下側切刀并且設為上側切刀能夠移動的切斷機組中,碎 片在有些情況下跨在配置于運送路徑中比該切斷機組還靠近運送方向的上游 一側的位置上的引導板及下側切刀的刀尖上,該碎片的兩端被支撐,使得碎片 不回收到切紙碎片回收盒中,而殘留在運送路徑上。
與此相對,在本發(fā)明中,設為下側切刀能夠在上下方向上移動。因此,一 直被下側切刀的刀尖支撐的碎片隨著下側切刀下降的動作而滑下,因而能夠使 該碎片確實地落入配置于切斷機組的下方的切紙碎片回收盒中。
而且,在比上側切刀還靠近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的位置上,以沿著紙張運 送路徑來看與上側切刀的刀尖重疊的方式配置保護部件。因此,能夠防止正在 運送的紙張的打印面和上側切刀的刀尖接觸。
就是說,在固定上側切刀并設為下側切刀能夠移動的切斷機組中,有必要 將紙張的打印面與上側切刀的刀尖之間的間隔設為一定程度上窄的間隔,以得 到規(guī)定的剪斷力。不過,例如在紙張朝上彎曲著的情況下,有出現下述情況之 虞,即紙張的打印面和上側切刀的刀尖在紙張運送過程中互相摩擦而損壞打 印面。
與此相對,在本發(fā)明中,能夠用保護部件防止正在運送的紙張的打印面和 上側切刀的刀尖接觸,因而打印面不會摩擦并受到損傷,在確保產品質量這一 點上很有利。
第二方面的發(fā)明,是在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中,在所述下側切刀的上方位置上 配置有閉塞部件,該閉塞部件防止當切斷所述紙張時被該下側切刀向上方頂起 來的碎片飛散。
在第二方面的發(fā)明中,在下側切刀的上方位置上配置閉塞部件,該閉塞部 件防止當切斷紙張時被下側切刀向上方頂起來的碎片飛散。因此,能夠防止碎 片向上方飛散而成為不能回收的狀態(tài)或者堵塞在運送路徑上。
第三方面的發(fā)明,是在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中,所述上側切刀的刀尖構成靠近壓部件。
在第三方面的發(fā)明中,使上側切刀的刀尖靠近紙張的打印面,由該刀尖構 成當切斷紙張時抑制下側切刀將紙張頂起來的推壓部件。因此,當使下側切刀 向上方移動而切斷紙張時,即使紙張隨著下側切刀的移動而被頂起來,因為用 上側切刀壓上紙張,所以也能夠順利地切斷紙張。此外,不需要另外設置用來 防止紙張被頂起來的推壓部件,因而在降低成本這一點上很有利。
第四方面的發(fā)明,是在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中,在比所述切斷機組還靠近運送 方向的下游一側的位置上,相向地配置有上側引導板和下側引導板,該上側引 導板與該下側引導板之間形成所述紙張的運送路徑。所述上側引導板具有上側 水平面部和從該上側水平面部朝著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的斜上方傾斜的上側
向"上l—側的斜下方傾斜的下側傾斜面部:由于所述上側傾斜^部及所述下 側傾斜面部的存在,所述上側引導板和所述下側引導板的紙張插入口以錐形開 卩。
在第四方面的發(fā)明中,配置于比切斷機組還靠近運送方向的下游一側的位 置上的一對引導板的紙張插入口以錐形開口。因此,當向位于運送方向的下游 一側的引導板運送用切斷機組切斷后的紙張時,紙張不會掛在紙張插入口上并 彎曲,能夠順利地進行紙張的授受。
第五方面的發(fā)明,是在第四方面的發(fā)明中,與所述上側引導板中的所述上 側水平面部與所述上側傾斜面部之間的交界位置相比,所述下側引導板中的所 述下側水平面部與所述下側傾斜面部之間的交界位置在更靠近運送方向的下 游--側的位置上。
在第五方面的發(fā)明中,使下側水平面部與下側傾斜面部之間的交界位置位 于比上側水平面部與上側傾斜面部之間的交界位置還靠近運送方向的下游一 側的位置上。因此,能夠讓用下側切刀切斷后的碎片不進入上側引導板與下側 引導板之間,來防止碎片堵塞。
第六方面的發(fā)明,是在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中,所述下側切刀的刀尖在切斷前 的待命位置上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規(guī)定角度。
在第六方面的發(fā)明中,在切斷前的待命位置上,使下側切刀的刀尖相對于 水平方向傾斜規(guī)定角度。因此,與使刀尖在待命位置上成為水平狀態(tài)的情況相比,碎片更不易殘留在刀尖上,促進碎片落下,能夠將碎片確實地回收到切紙 碎片回收盒中。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將上側切刀及下側切刀配置在夾 著紙張的上下方,通過固定上側切刀并使下側切刀向上方移動來切斷紙張。因 此,即使在將已形成于紙張上的多個圖像中最后一個圖像的后端空白部分切掉 時,碎片殘留在下側切刀的刀尖上,因為碎片隨著下側切刀的下降動作傾斜并 滑下,所以也能夠使該碎片確實地落入配置于切斷機組的下方的切紙碎片回收 盒中。
而且,在比上側切刀還靠近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的位置上配置有保護部 件,沿著紙張運送路徑來看,該保護部件和上側切刀的刀尖重疊。因此,能夠 防止正在運送的紙張的打印面和上側切刀的刀尖接觸,打印面不會摩擦而受到 損傷,在確保產品質量這一點上很有利。
圖1是立體圖,顯示示例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噴墨打印機的外觀。
圖2是立體圖,顯示噴墨打印機的殼體內部結構。
圖3是平面圖,顯示噴墨打印機的殼體內部結構。
圖4是正面圖,顯示噴墨打印機的殼體內部結構。
圖5是從殼體右側來看而得到的概略圖,顯示打印紙的運送路徑。
圖6是側面圖,顯示切紙機組的結構。
圖7是正面圖,顯示切紙機組的結構。
圖8是剖面圖,顯示干燥機組的結構。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示例的實施方式加以說明。補充說明一下,以下適當的 示例的實施方式的說明基本上只不過是例子,沒有對本發(fā)明、采用本發(fā)明的對 象或其用途加以限制的意圖。
圖1顯示示例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作為圖像形成裝置的噴墨打印機A 的外觀,圖2到圖5顯示噴墨打印機A的內部結構。該噴墨打印機A用于照 片打印系統,例如根據從取得圖像數據并進行必要的修正處理等的接收塊經由通訊電纜傳送來的圖像數據在打印紙P1、 P2上進行印刷。該噴墨打印機A構
成為能夠進行自動印刷和手動進紙印刷,當進行自動印刷時拉出已巻成巻狀
的尺寸很長的打印紙P2的一端并在該打印紙P2 (以下,稱為巻紙P2)的打 印面上進行印刷;當進行手動進紙印刷時在已切斷成規(guī)定尺寸的薄片狀打印紙 Pl (以下,稱為薄片紙P1)的打印面(相當于印刷面)上進行印刷。
補充說明一下,在以下說明中,當不需要區(qū)別薄片紙Pl和巻紙P2時將 薄片紙P1及巻紙P2稱為打印紙P1、 P2。此外,打印面是指進行印刷的面, 薄片紙P1的打印面是在將薄片紙P1設在手動進紙盤7 (參照圖5)上時決定 的。具體而言,當將薄片紙P1設在手動進紙盤7上時,朝向上側的面就是打 印面。另一方面,當巻紙P2處于巻成巻狀的狀態(tài)時,朝向直徑方向的外側的 面就是巻紙P2的打印面。
一整體結構一
如圖1到圖5所示,所述噴墨打印機A包括打印機主體部卯、手動進紙 盤7及排出盤5,手動進紙盤7用來通過手動設薄片紙Pl而將該薄片紙Pl提 供給打印機主體部90內,該排出盤5用來接住從打印機主體部卯排出來的打 印紙P1、 P2。
所述打印機主體部卯包括殼體6、巻紙收納室l、打印部2 (參照圖2和 圖5)、油墨積存部3及輥機組200。該巻紙收納室1設置在該殼體6內的下部, 以打印面朝向外側的方式已巻成巻狀的巻紙P2收納在該巻紙收納室1內。該 打印部2設置在殼體6的上部(比巻紙收納室1還靠近上側),根據圖像數據 對從手動進紙盤7提供的薄片紙Pl的打印面或從巻紙收納室1內拉出的巻紙 P2的打印面進行印刷。該油墨積存部3在殼體6的下部位于巻紙收納室1的 兩側側邊,用來積存提供給打印部2的油墨。該輥機組200設置在開閉自如地 安裝在殼體6中的門部件95的上部,當門部件95處于關閉狀態(tài)時向打印部2 運送并提供設在手動進紙盤7上的薄片紙Pl 。
在所述殼體6的上部且比打印部2還靠近運送方向的下游一側的部位配置 有切紙機組U3 (切斷機組)、背面打字機組4、干燥機組U6及排出機組U4。 該切紙機組U3用來將打印后的打印紙P1、 P2的無用部分切掉。該背面打字 機組4用來在打印紙P1、 P2的背面上打印整理用號碼。該干燥機組U6使在 打印部2中印刷后的打印紙Pl、 P2干燥。該排出機組U4將在打印部2中印刷后的打印紙P1、 P2進一步送向下游一側。在比該排出機組U4還靠近紙張 運送方向的下游一側的位置上配置有排出盤5,該排出盤5設置為從殼體6的 排出口向外側突出,并且用來接住從排出輥46排出來的打印紙P1、 P2。
在本實施方式即示例的實施方式中,在殼體6中,將排出盤5—側X在圖 3中所記載的排出一側)稱為殼體后側,將與排出盤5相反的一側(在圖3中 所記載的提供一側)稱為殼體前側,將從殼體前側看時的左側稱為殼體左側, 并將右側稱為殼體右側。因此,圖5的左右方向是殼體前后方向,而圖5中的 與紙面垂直的方向是殼體左右方向。該殼體左右方向與設在手動進紙盤7上且 被運送的薄片紙P1的寬度方向以及收納在巻紙收納室1內且被運送的巻紙P2 的寬度方向一致。
一紙張運送機構一
如圖5所示,在噴墨打印機A中設置有紙張運送機構,該紙張運送機構 從所述巻紙收納室l內拉出巻紙P2并沿著規(guī)定的運送路徑進行運送。該紙張 運送機構從提供巻紙P2的供給機組U1開始依次包括供給機組U1、打印機組 U2、切紙機組U3、干燥機組U6及排出機組U4,以構成所述運送路徑,并在 位于配置在打印部2中的打印機組U2的運送路徑上的打印紙Pl、 P2的打印 面上進行圖像數據的印刷。
補充說明一下,在本實施方式即示例的實施方式中,除了從供給機組U1 向打印機組U2提供巻紙P2以外,還包括對應于該打印機組U2的手動進紙供 給機組U5,該手動進紙供給機組U5構成為能夠從手動進紙盤7上拉進薄 片紙Pl并向打印部2進行運送及提供。
當對巻紙P2進行印刷時,所述紙張運送機構用供給機組Ul向打印機組 U2運送并提供設在巻紙收納室l內的巻紙P2。之后, 一邊用打印機組U2運 送該提供來的巻紙P2, 一邊利用打印頭H進行圖像數據的印刷。之后,向切 紙機組U3運送印刷后的巻紙P2,再用該切紙機組U3將該巻紙P2切成規(guī)定 的打印尺寸,然后利用干燥機組U6使巻紙P2干燥,用排出機組U4送向排出 盤5。補充說明一下,在以下說明中,將進行所述印刷時運送巻紙P2時的運 送方向的上游一側、下游--側分別簡稱為上游一側、下游一側。
所述供給機組U1包括巻芯(winding core)輥21、寬度限制輥22、運送 驅動輥24及兩根推壓接觸輥25。該巻芯輥21用來將巻紙P2巻成巻狀并收納在巻紙收納室1內。該寬度限制輥22用來在寬度方向上對從巻芯輥21上拉出 的巻紙P2進行定位。該運送驅動輥24由電動馬達26 (參照圖4)驅動而旋轉 著運送巻紙P2。所述兩根推壓接觸輥25配置為與該運送驅動輥24相向,并 對運送驅動輥24進行推壓及接觸,以在該兩根推壓接觸輥25與運送驅動輥 24之間夾住巻紙P2。
所述供給機組U1構成為通過驅動運送驅動輥24旋轉,來從巻紙收納 室1內拉出巻紙P2并向打印部2—側運送。
所述運送驅動輥24構成為能夠利用電動馬達26進行正向旋轉和反向旋 轉。當進行該正向旋轉時,所述運送驅動輥24從巻紙收納室1內拉出巻紙P2 并向打印部2—側運送;當進行該反向旋轉時,所述運送驅動輥24使該巻紙 P2返回到巻紙收納室1內。
這樣,就在比打印部2還靠近下游一側的切紙機組U3將巻紙P2中的已 印刷部分切成規(guī)定尺寸后,能夠使已切斷的巻紙P2返回到上游一側,再從該 巻紙P2的前端開始進行印刷,或者能夠使切斷后的巻紙P2返回到巻紙收納 室1內,通過手動進紙供給機組U5向打印部2提供切片(cut sheet)狀薄片 紙P1并進行印刷。此外,還能夠在將巻紙P2更換為新巻紙P2時使已拉到巻 紙收納室1的外側的巻紙P2返回到巻紙收納室1內。
所述打印機組U2包括打印頭H、紙張保持部D及推壓接觸式打印運送輥 33。該打印頭H向打印紙P1、 P2噴出油墨而形成圖像。該紙張保持部D通過 吸附將打印紙P1、 P2保持在能夠用打印頭H進行印刷的位置上。該推壓接觸 式打印運送輥33配置在比該紙張保持部D還靠近下游一側的位置上。補充說 明一下,供給機組U1的運送驅動輥24及推壓接觸輥25兼用于打印機組U2, 起到在打印機組U2中運送打印紙Pl 、 P2的作用。
所述打印頭H構成為能夠沿軌道30移動,該軌道30沿著與打印紙P1、 P2的寬度方向(殼體左右方向) 一致的主掃描方向X (參照圖3)延伸。具體 而言,驅動馬達32的旋轉力通過皮帶輪(pulley)傳給驅動帶31,打印頭H 根據驅動帶31的旋轉量在主掃描方向X上移動。
此外,打印頭H具有沿副掃描方向Y (參照圖3)排列的兩個頭機組38 (參照圖5),該副掃描方向Y與主掃描方向X垂直,并與打印紙Pl、 P2的 移動方向(殼體前后方向) 一致。該打印頭H能夠通過從設置在所述兩個頭機組38中的油墨噴嘴(省略圖示)噴出油墨,來對打印紙Pl、 P2印刷規(guī)定 的圖像或文字等。
所述油墨積存部3分別包括配置在噴墨打印機A的左右兩側的盒狀箱 (case) 61"(參照圖4),在該箱61內以能夠進行安裝及取下的方式收納有封 入有色調(hue)互不相同的油墨的七個油墨盒(inkcartridge) 62 (在圖4中, 在左側收納有三個油墨盒62,在右側收納有四個油墨盒62)。因此,通過將這 些油墨盒62安裝在箱61內或從箱61內取下,就能夠將正在使用或用完的油 墨盒62換為新的油墨盒62。補充說明一下,這些油墨盒62分別封入有下述 各種油墨黃(Y: yellow)、洋紅(M: magenta)、青(C: cyan)、黑(K: black)、 紅(R: red)、紫(V: violet)及透明(CL: clear)。
接著,參考圖6及圖7對本發(fā)明的切紙機組U3的結構加以說明。如圖6 及圖7所示,該切紙機組U3具有配置在夾著打印紙P1、 P2的上下方的上側 切刀51和下側切刀52,并且構成為通過固定上側切刀51并使下側切刀52 向上方移動,來將打印紙Pl、 P2切斷成規(guī)定的尺寸(長度)。具體而言,下 側切刀52以轉動軸52a為中心沿著圖7中的順時針方向轉動而向位于上方的 切斷位置移動;下側切刀52以轉動軸52a為中心沿著圖7中的逆時針方向轉 動而向位于下方的待命位置移動。
此夕卜,所述上側切刀51的刀尖靠近打印紙Pl、 P2的打印面,構成當切 斷打印紙P1、 P2時抑制下側切刀52將打印紙P1、 P2頂起來的推壓部件。
如上所述,若在固定好所述上側切刀51的狀態(tài)下使下側切刀52向上方移 動來切斷打印紙P1、 P2,就能夠在將已形成于打印紙P1、 P2上的多個圖像中 最后一個圖像的后端空白部分切掉時使碎片不殘留在運送路徑上。
具體而言,在固定好下側切刀52的狀態(tài)下使上側切刀51向下方移動來切 斷打印紙P1、 P2時,在有些情況下,碎片會跨在配置于比切紙機組U3還靠 近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的位置上的引導板44及下側切刀52的刀尖上,該碎片 的兩端被支撐,碎片不會被回收到切紙碎片回收盒65中,而殘留在運送路徑 上。
與此相對,在本發(fā)明中,將下側切刀52設為能夠在上下方向上移動。因 此, 一直被下側切刀52的刀尖支撐的碎片隨著下側切刀52下降的動作傾斜并 滑下,因而能夠使該碎片確實地落入配置于切紙機組U3的下方的切紙碎片回
12收盒65中。
此外,如圖7所示,下側切刀52的刀尖在切斷前的待命位置上相對于水 平方向傾斜規(guī)定角度。這樣,殘留在下側切刀52的刀尖上的碎片就容易滑下, 與使待命位置上的下側切刀52的刀尖成為水平狀態(tài)的情況相比,碎片更不易 殘留在刀尖上,因而進一步促進碎片落下。
此外,使所述上側切刀51的刀尖靠近打印紙Pl、 P2的打印面。這樣, 就即使在使下側切刀52向上方移動而切斷打印紙P1、 P2時,打印紙P1、 P2 隨著下側切刀52的移動被頂起來,也會用上側切刀51壓上打印紙Pl、 P2, 能夠順利地切斷打印紙P1、 P2。
所述上側切刀51配置于比下側切刀52還靠近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的位置 上。在比上側切刀51還靠近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的位置上配置有保護部件53, 沿著打印紙P1、 P2的運送路徑來看,該保護部件53和上側切刀51的刀尖重 疊。
所述保護部件53由覆蓋上側切刀51中位于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的外周面 的保護板構成。所述保護部件53防止正在運送的打印紙Pl、 P2的打印面和 上側切刀51的刀尖接觸。這樣,就即使在打印紙P1、 P2朝上彎曲的情況下, 打印紙P1、 P2的打印面和上側切刀51的刀尖也不會在運送打印紙P1、 P2的 過程中互相摩擦而損壞打印面,在確保產品質量這一點上很有利。
在所述下側切刀52的上方位置上配置有閉塞部件54,該閉塞部件54防 止切斷打印紙Pl、 P2時被下側切刀52向上方頂起來的碎片飛散。該閉塞部 件54由覆蓋下側切刀52的上方的閉塞板構成,因為被下側切刀52頂起而飛 散的碎片與該閉塞部件54接觸并落下,所以能夠防止碎片向上方飛散而成為 不能回收的狀態(tài)或者堵塞在運送路徑上。
在比所述切紙機組U3還靠近運送方向的下游一側的位置上,相向地配置 有上側引導板55和下側引導板56,該兩個引導板55、 56之間形成打印紙P1、 P2的運送路徑。
所述上側引導板55具有上側水平面部55a和上側傾斜面部55b,該上側 傾斜面部55b從運送方向上的上側水平面部55a上游側端部開始朝著運送方向 的上游一側的斜上方折彎并傾斜。下側引導板56具有下側水平面部56a和下 側傾斜面部56b,該下側傾斜面部56b從運送方向上的下側水平面部56a上游側端部開始朝著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的斜下方折彎并傾斜。
由于上側傾斜面部55b及下側傾斜面部56b的傾斜,形成在所述上側引導 板55與下側引導板56之間的運送路徑的紙張插入口以錐形開口。這樣,當將 用切紙機組U3切斷的打印紙P1、 P2送向位于運送方向的下游一側的、位于 上側引導板55與下側引導板56之間的運送路徑時,打印紙P1、 P2就不會掛 上并折彎,也就能夠順利地進行打印紙P1、 P2的授受。
而且,與上側引導板55中的上側水平面部55a與上側傾斜面部55b之間 的交界位置相比,所述下側引導板56中的下側水平面部56a與下側傾斜面部 56b之間的交界位置已向運送方向的下游一側移動一個距離X。這樣,就即使 用下側切刀52切斷而形成的碎片飛散,也能夠使該碎片不進入運送路徑中的 上側引導板55與下側引導板56之間的部分,從而能夠防止碎片堵塞在運送路 徑上。
補充說明一下,在本實施方式即示例的實施方式中說明的是下述形態(tài),即 通過將下側切刀52設為可動式切刀,并將閉塞部件54設置在該下側切刀52 的上方,來設為使碎片不殘留在下側切刀52的刀尖上。本發(fā)明并不限于該形 態(tài)。例如,也可以設置送風機組,該送風機組向殘留在下側切刀52的刀尖上 的碎片積極地噴出空氣等,來使該碎片落下。
在比所述切紙機組U3還靠近下方的位置上配置有用來對由于切斷而形成 的打印紙P1、 P2的碎片進行回收的回收路徑42。經過回收路徑42落下的碎 片被收納在配置于回收路徑42的下端一側的切紙碎片回收盒65內。工作人員 能夠握住把手66使該切紙碎片回收盒65向殼體后側滑動,來向殼體6的外部 取出該切紙碎片回收盒65,能夠將收納在切紙碎片回收盒65內的碎片扔掉。
此外,由所述切紙機組U3切斷的打印紙Pl、 P2由推壓接觸式運送輥43 送向排出機組U4。補充說明一下,在切紙機組U3與排出機組U4之間配置有 背面打字機組4。在該背面打字機組4中,將整理用號碼等打印在通過該部分 的打印紙P1、 P2的背面(下表面)上。
所述排出機組U4具有兩組推壓接觸式排出輥45、 46,該兩組推壓接觸式 排出輥45、 46用來運送打印紙P1、 P2并向排出盤5進行排出。
在此,所述運送輥43和所述排出輥45、 46由未示的電動馬達驅動而以同 步旋轉。此外,所述運送輥43和排出輥45、 46是這樣的,即在由上游一側的運 送驅動輥24及打印運送輥33運送來的打印紙Pl、 P2的前端部分夾在該運送 輥43或排出輥45、 46的輥與輥之間以前,解除該輥與輥互相進行推壓接觸。
具體而言,在打印紙P1、 P2從所述運送驅動輥24及打印運送輥33向運 送輥43運送來的情況下,在打印紙Pl、 P2的前端部分接觸到運送輥43之前, 位于上側的輥向上方移動,來解除輥與輥互相進行推壓接觸。同樣,在向排出 輥45、 46運送來已通過運送輥43的打印紙P1、 P2的情況下,在打印紙P1、 P2的前端部分分別接觸到排出輥45、 46之前,位于上側的輥向上方移動,來 解除輥與輥互相進行推壓接觸。這樣,就能夠解決下述問題,即打印紙P1、 P2的前端部分掛在運送輥43或排出輥45、 46上,使得打印紙P1、 P2折彎等 問題。
此外,在用所述打印機組U2印刷圖像后且用切紙機組U3切斷打印紙P1、 P2之前,使運送輥43及排出輥45、 46中已向上方移動的位于上側的輥分別 同時返回到推壓接觸位置上,這樣來夾住打印紙Pl、 P2。這樣切斷紙張時, 打印紙P1、 P2就不會錯位,從而能夠正確地進行切斷。
如圖8所示,所述干燥機組U6設置在排出機組U4的兩組推壓接觸式排 出輥即上游側及下游側排出輥45、 46之間,將空氣從形成在殼體6的排出口 的上方附近的吸入口48吸入到殼體6內,并對吸入后的空氣進行加熱,以該 加熱后的空氣作為干燥風送出,并且將噴向打印紙P1、 P2后的干燥風從排氣 口49向殼體6外部排出。
所述干燥機組U6包括干燥室71、干燥裝置72及外部罩(cover) 70。該 干燥室71設置在打印紙Pl、 P2的運送路徑上。該干燥裝置72向干燥室71 送干燥風。該外部罩70將從排氣口 49排出的干燥風引導到吸入口 48。該干 燥室71是由夾著打印紙P1、 P2相向而設的上側劃分壁71a及下側劃分壁71b 劃分而成的,構成使從干燥裝置72向打印紙Pl、 P2噴出的干燥風滯留的滯 留空間。
所述干燥裝置72包括吸入風扇73、加熱部74、排氣噴嘴部75、保險溫 度計76及溫度傳感器78。為將空氣從外部經由殼體6的吸入口 48吸入到干 燥裝置72內,以互相留有間隔的方式沿殼體6的左右方向設置有多個所述吸 入風扇73。該加熱部74對由吸入風扇73吸入的空氣進行加熱。該排氣噴嘴部75設置在干燥裝置72的下端部,口向紙張運送方向的下游一側開,將由加 熱部74加熱后的干燥風噴向運送方向的下游一側。該保險溫度計76檢測干燥 裝置72內的溫度,緊急地停止加熱部74。該溫度傳感器78設置在排氣噴嘴 部75的下游側附近,對干燥風的M度進行測量。此外,在包括排氣噴嘴部75 在內的干燥裝置72的主體外壁中靠近紙張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的部位,設置 有隔熱材料77。通過設置這樣的隔熱材料77,就能夠抑制從干燥裝置72中放 出的熱傳給例如使用墨帶(ink ribbon)的背面打字機組4等配置于紙張運送 方向的上游一側的、怕熱的機組。
所述外部罩70設置在比殼體6的排出口 47還靠近上方的位置上,用來覆 蓋殼體6的吸入口 48及排氣口 49,使從排氣口 49排出的干燥風流通于外部 罩70內部的流通空間80,并將該干燥風引導到吸入口 48。此夕卜,在外部罩 70的下表面上即與從排出口47排出的打印紙P1、 P2相向的面上,形成有用 來將外部罩70外部的空氣吸入到流通空間80內的外界空氣吸入口 79。
該干燥機組U6構成為向紙張運送方向的下游一側對著印刷圖像后的打 印紙P1、 P2噴出干燥風,并且將噴出后的干燥風的一部分經過殼體6的排出 口 47噴向殼體6外部,而將干燥風的剩余部分經過排氣口 49噴向外部罩70 的流通空間80。而且,經過殼體6的排出口 47噴到殼體6外部的干燥風的一 部分、以及外部罩70外部的空氣經過外部罩70的外界空氣吸入口 79被吸入 到流通空間80內。
從排氣口 49排出的干燥風、從外界空氣吸入口 79吸入的空氣、以及從排 出口 47噴出后經過外界空氣吸入口 79吸入的干燥風在流通空間80內混合起 來,該混合的空氣經過吸入口 48由干燥裝置72的吸入風扇73吸入,再被加 熱部74加熱,然后作為干燥風噴向打印紙P1、 P2。
通過設置這樣的干燥機組U6,則即使在打印頭H噴向打印紙P1、 P2后 的油墨還沒干燥的情況下,也能夠利用干燥風的送出促進油墨干燥。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即示例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作為圖像形成裝 置的噴墨打印機A,通過將上側切刀51及下側切刀52配置在夾著打印紙P1、 P2的上下方,固定上側切刀51并使下側切刀52向上方移動,來切斷打印紙 Pl、 P2。因此,即使在將已形成于打印紙P1、 P2上的多個圖像中最后一個圖 像的后端空白部分切掉時,碎片殘留在下側切刀52的刀尖上,碎片也會隨著下側切刀52的下降動作傾斜并滑下,能夠使該碎片確實地落入配置于切斷機 組U3的下方的切紙碎片回收盒65中。
而且,在比上側切刀51還靠近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的位置上配置有保護 部件53,'沿著打印紙Pl、 P2的運送路徑來看,該保護部件53和上側切刀51 的刀尖重疊。因此,能夠防止正在運送的打印紙P1、 P2的打印面和上側切刀 51的刀尖接觸,打印面不會摩擦而受到損傷,在確保產品質量這一點上很有 利。
如上所述,本發(fā)明能夠得到下述實用性很高的效果,該效果是在包括具 有上下配成一對的切刀的切紙機組的圖像形成裝置中,能夠將已形成于紙張上 的多個圖像中最后一個圖像的后端空白部分切掉并確實地回收到切紙碎片回 收盒內,并且防止打印面在紙張運送過程中與上側切刀接觸而損壞打印面。因 此,本發(fā)明很有用,本發(fā)明的工業(yè)實用性很高。
權利要求
1. 一種圖像形成裝置,一邊沿著規(guī)定的運送方向運送長尺寸紙張(P1)、(P2),一邊將圖像形成在該紙張(P1)、(P2)上,將形成圖像后的該紙張(P1)、(P2)切斷成規(guī)定的長度,并向規(guī)定位置進行運送,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切斷機組(U3),該切斷機組(U3)具有配置在夾著所述紙張(P1)、(P2)的上下方的上側切刀(51)和下側切刀(52),通過固定該上側切刀(51)并使該下側切刀(52)向上方移動,來切斷該紙張(P1)、(P2);在比所述上側切刀(51)還靠近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的位置上配置有保護部件(53),沿著所述紙張(P1)、(P2)的運送路徑來看,該保護部件(53)和該上側切刀(51)的刀尖重疊,該保護部件(53)防止正在運送的所述紙張(P1)、(P2)的打印面和該上側切刀(51)的刀尖接觸。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側切刀(52)的上方位置上配置有閉塞部件(54),該閉塞部件(54)防止當切斷所述紙張(Pl)、 (P2)時被該下側切刀(52)向上方頂起 來的碎片飛散。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側切刀(51)的刀尖構成靠近所述紙張(Pl)、 (P2)的打印面并且當切斷該紙張(Pl)、 (P2)時抑制該下側切刀(52)將該紙張(Pl)、 (P2) 頂起來的推壓部件。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比所述切斷機組(U3)還靠近運送方向的下游一側的位置上,相向地配置有上側引導板(55)和下側引導板(56),該上側引導板(55)與該下側 引導板(56)之間形成所述紙張(Pl)、 (P2)的運送路徑;所述上側引導板(55)具有上側水平面部(55a)和從該上側水平面部(55a) 朝著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的斜上方傾斜的上側傾斜面部(55b);所述下側引導板(56)具有下側水平面部(56a)和從該下側水平面部(56a) 朝著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的斜下方傾斜的下側傾斜面部(56b);由于所述上側傾斜面部(55b)及所述下側傾斜面部(56b)的存在,所述上側引導板(55)和所述下側引導板(56)的紙張插入口以錐形開口。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與所述上側引導板(55)中的所述上側水平面部(55a)與所述上側傾斜面部('55b)之間的交界位置相比,所述下側引導板(56)中的所述下側水平 面部(56a)與所述下側傾斜面部(56b)之間的交界位置在更靠近運送方向的 下游一側的位置上。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側切刀(52)的刀尖在切斷前的待命位置上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規(guī)定角度。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圖像形成裝置。通過固定上側切刀(51)并使下側切刀(52)向上方移動,來切斷打印紙(P1)、(P2),而且,在比上側切刀(51)還靠近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的位置上配置保護部件(53),該保護部件(53)防止正在運送的打印紙(P1)、(P2)的打印面和上側切刀(51)的刀尖接觸。因此,能夠將已形成于紙張上的多個圖像中最后一個圖像的后端空白部分切掉并確實地回收到切紙碎片回收盒內,并且能夠防止打印面在紙張運送過程中與上側切刀接觸而損壞打印面。
文檔編號B41J11/70GK101544135SQ20091011860
公開日2009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3月25日
發(fā)明者山本章仁 申請人:諾日士鋼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