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機械鎖緊裝置,特別是一種快速逃生門的機械鎖。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通過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隨著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城市人口逐漸遞增,對于密集型的人口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負荷日益加重,如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在高峰時段通常會擁擠不堪。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火災或者設備故障等事故,往往因為車上人員擁擠而上下車的車門過于狹小,無法及時疏散人群,導致了很多悲劇的發(fā)生?,F(xiàn)有的車門的鎖緊機構,往往結構復雜,解鎖的速度和可靠性較差,并且難以維護,維修成本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快速逃生門的機械鎖,保證了新型逃生門解鎖的快速與可靠,提高逃生效率。本發(fā)明通過采用“一旋多控”的設計,保證逃生門快速解鎖,提升乘客的逃生速度,減少二次傷害的發(fā)生,并且采用機械傳遞裝置,增加了在惡劣復雜條件下逃生的可靠性。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快速逃生門的機械鎖,安裝于快速逃生門的上、下門上,包括把手機構、連桿機構和鎖緊機構;所述把手機構與連桿機構相連,所述連桿機構與鎖緊機構相連,其中把手機構和連桿機構均與上車門有固定連接,鎖緊機構與上、下門都有固連,且鎖緊機構也對上、下門與車體以及上、下門之間提供了活動連接。
所述把手機構包括把手、把手基座、扭力彈簧、單齒輪、半齒輪、小型電機,所述連桿機構包括連桿、滑軌、彈簧、小金屬片,所述鎖緊機構包括齒條、帶齒銷釘、雙齒輪、齒條彈簧、銷釘套、緊固基座、導軌;所述把手基座與上車門固連,把手與把手基座相連,所述把手上連有扭力彈簧和單齒輪,所述小型電機與把手基座固連,所述小型電機連接有半齒輪,所述半齒輪與單齒輪咬合;所述連桿中部穿過把手基座,連桿中部開有小孔,小孔右側有小金屬片,所述把手末端有突起卡住連桿中部的小孔;所述連桿兩側與彈簧固連,所述彈簧與滑軌固連,所述滑軌與上車門固連;所述鎖緊機構關于把手機構左右對稱布置,其一側的結構為:所述緊固基座與下車門固連,所述緊固基座上固連有導軌和一個銷釘套,所述緊固基座下端連接齒條彈簧,所述齒條彈簧與齒條下端固連,所述齒條上端有小孔,小孔中插有連桿兩端的突起,所述齒條能夠沿導軌上下運動;另一個銷釘套與上車門固連,一個雙齒輪安裝在與下車門固連的緊固基座上,另一個雙齒輪安裝在與上車門固連的銷釘套上,兩個雙齒輪處于一條豎直線上,所述齒條與兩個雙齒輪中的外齒輪咬合,兩個銷釘套內分別套有帶齒銷釘,所述帶齒銷釘分別與兩個雙齒輪中的內齒輪咬合,所述帶齒銷釘?shù)哪┒瞬迦胲圀w的門框內,以此提供上、下車門與車體的鎖定。所述雙齒輪的內外齒輪間有一定縫隙。
所述機械鎖的鎖緊機構中通過齒輪與齒條的緊密組合實現(xiàn)了把一個運動轉換成多個同時的運動的“一旋多控”。所述機械鎖多處采用彈簧,既保證了是機械結構的同時,也不影響逃生門的快速開啟。所述機械鎖在把手機構處預留了電機,實現(xiàn)了可用多方法觸發(fā)開啟,增強了機械鎖的實用性。所述機械鎖的結構簡便,易于后期的保養(yǎng)和維修。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結構合理,通過采用機械結構,提升乘客的逃生速度和可靠性,增加了在惡劣復雜條件下逃生的可靠性,設備操作簡單易維護,可有效提高事故發(fā)生時乘客人員的逃生速度,且預留電機,增強了其實用性和其應對不同情況的能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快速逃生門的機械鎖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快速逃生門的機械鎖把手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快速逃生門的機械鎖把手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快速逃生門的機械鎖的連桿機構和鎖緊機構連接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快速逃生門的機械鎖的導軌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所應用的逃生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逃生門上的應用,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用途。
如圖1所示,一種快速逃生門的機械鎖,安裝于快速逃生門的上、下門上,包括把手機構、連桿機構和鎖緊機構;所述把手機構與連桿機構相連,所述連桿機構與鎖緊機構相連,其中把手機構和連桿機構均與上車門有固定連接,鎖緊機構與上、下門都有固連,且鎖緊機構也對上、下門與車體以及上、下門之間提供了活動連接。
如圖1-6所示,所述把手機構包括把手12、把手基座15、扭力彈簧16、單齒輪17、半齒輪18、小型電機19,所述連桿機構包括連桿6、滑軌11、彈簧14、小金屬片20,所述鎖緊機構包括齒條3、帶齒銷釘4、雙齒輪5、齒條彈簧7、銷釘套8、緊固基座9、導軌10;所述把手基座15與上車門1固連,把手12與把手基座15相連,所述把手12上連有扭力彈簧16和單齒輪17,所述小型電機19與把手基座15固連,所述小型電機19連接有半齒輪18,所述半齒輪18與單齒輪17咬合;所述連桿6中部穿過把手基座15,連桿6中部開有小孔,小孔右側有小金屬片20,所述把手12末端有突起21卡住連桿6中部的小孔;所述連桿6兩側與彈簧14固連,所述彈簧14與滑軌11固連,所述滑軌11與上車門1固連;所述鎖緊機構關于把手機構左右對稱布置,其一側的結構為:所述緊固基座9與下車門2固連,所述緊固基座9上固連有導軌10和一個銷釘套8,所述緊固基座9下端連接齒條彈簧7,所述齒條彈簧7與齒條3下端固連,所述齒條3上端有小孔,小孔中插有連桿6兩端的突起13,所述齒條3能夠沿導軌10上下運動;另一個銷釘套8與上車門1固連,一個雙齒輪5安裝在與下車門2固連的緊固基座9上,另一個雙齒輪5安裝在與上車門1固連的銷釘套8上,兩個雙齒輪5處于一條豎直線上,所述齒條3與兩個雙齒輪5中的外齒輪咬合,兩個銷釘套8內分別套有帶齒銷釘4,所述帶齒銷釘4分別與兩個雙齒輪5中的內齒輪咬合,所述帶齒銷釘4的末端插入車體的門框內,以此提供上、下車門與車體的鎖定。所述雙齒輪5的內外齒輪間有一定縫隙。
當事故發(fā)生時,根據(jù)情況選擇驅動方法,在惡劣情況下選擇手動開啟,則所述把手12在轉過半圈后,所述扭力彈簧16可防止把手12轉過頭,此時所述把手12末端的突起21觸碰到小金屬片20,小金屬片20也可防止把手12轉過頭,這時所述把手12末端的突起21可通過連桿6中部的孔,所述連桿6會在拉伸的彈簧14的作用下沿滑軌11向靠近上車門1的一側滑動,此時所述連桿6的兩端突起13從兩邊齒條3上端的孔中退出,所述齒條3則會在拉伸的齒條彈簧7作用下沿導軌10往下運動,且所述兩邊的齒條3均與兩個雙齒輪5的外齒輪咬合,則所述每一邊的齒條3在拉伸的齒條彈簧7作用下往下運動時會帶動它所咬合的兩個雙齒輪5轉動,每兩個雙齒輪5的內齒輪又分別與兩個帶齒銷釘4咬合,則所述雙齒輪5轉動會帶動帶齒銷釘4沿銷釘套8退出逃生門的門框,達到解除上下車門與車體鎖定的目的,又所述齒條3最終會在拉伸的齒條彈簧7的作用下沿導軌10往下運動至只咬合一個雙齒輪5,達到解除上下車門之間鎖定的目的,至此逃生門已解鎖完成。若在可行的情況下,選擇小型電機19驅動,則所述小型電機19帶動半齒輪18轉動,再通過所述半齒輪18與單齒輪17的咬合帶動單齒輪17轉動,由于所述單齒輪17與把手12固連,則所述單齒輪17轉動會帶動把手12轉動,達到把手12末端的突起21可通過連桿6中部孔的目的,此時便可觸發(fā)后續(xù)的機械傳遞達到解鎖的目的。
本發(fā)明結構合理,通過采用機械傳遞裝置和彈簧可在2秒內解鎖,增加了在惡劣復雜條件下逃生的可靠性,以及保證了開門的速度。設備操作簡單易維護,可有效保證事故發(fā)生時乘客人員逃生的時候可順利即時的開啟逃生門,并通過簡單的機械結構實現(xiàn)“一旋多控”;當事故解除時,通過簡便維修即可將車門合上,實現(xiàn)車門的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