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動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354328閱讀:26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動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動力工具,尤其是一種手持式的動力工具。
背景技術
多功能機是業(yè)界常見的手持式的動力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輸出軸圍繞自身的縱向軸線做擺動運動。因此,當用戶在輸出軸的自由端上安裝有不同的工作頭后,如直鋸片、 圓鋸片、三角形磨砂盤、鏟型刮刀后,可以實現多種不同的操作功能,如鋸、切、磨、刮等,以適應不同的工作需求。目前市場上較為常見的多功能機,在結構上一般包括電機,電機的電機軸連接有偏心銷,在偏心銷上套設有軸承,從而構成一個偏心輪結構。當電機軸旋轉時,偏心輪結構可以圍繞電機軸的軸心線做偏心旋轉運動。多功能機的輸出軸是垂直于電機軸設置的,在輸出軸上固定的連接有一個撥叉組件,撥叉組件形成有相對的兩個延伸臂,將偏心輪結構包圍,兩個延伸臂的內側均與偏心輪結構中的軸承緊密接觸,從而當偏心輪做偏心旋轉時, 偏心輪結構會帶動撥叉產生水平方向上的擺動運動,又借助撥叉與輸出軸的固定連接,使輸出軸圍繞其軸心線做擺動。在輸出軸的自由端安裝不同的工作頭后,多功能機即可以在高速的擺動運動下實現多種操作功能。目前附件的安裝,一般是通過附件的安裝孔安裝在輸出軸的自由端的安裝部上, 然后再通過鎖定件穿過附件安裝孔插入輸出軸并固定,從而把附件固定在輸出軸上。其中, 附件的安裝孔一般為規(guī)則正多邊形,輸出軸的安裝部同樣為與安裝孔對應的正多邊形。上述附件的固定方式,只是在軸向上對附件進行夾緊,而在徑向上缺乏夾持力。因此,在長時間的工作中,特別是在載荷較大的情況下,單純軸向的夾持力不足以傳遞符合要求的扭矩, 則造成附件相對輸出軸的徑向打滑,影響工具的使用。因此,實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動力工具,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動力工具,能夠在徑向上夾緊工作頭并防止工作頭在使用時打滑。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動力工具,其包括頭殼、自所述頭殼中延伸而出的輸出軸、設置在輸出軸的自由端的彈性夾持件及安裝在所述夾持件上的所述工作頭, 所述輸出軸通過夾持件帶動工作頭運動。其中,所述輸出軸的自由端設置有延伸入所述夾持件內的推桿,所述夾持件可操作地沿所述輸出軸的縱向軸線相對所述推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間運動。在第一位置時,所述夾持件具有第一徑向尺寸以夾緊所述工作頭;在第二位置時,所述夾持件具有第二徑向尺寸以釋放所述工作頭,所述第一徑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徑向尺寸。優(yōu)選地,所述推桿的末端設有凸臺,所述凸臺的側面形成為第一斜面,所述夾持件設有套設在所述凸臺外圍的棘爪,所述棘爪的內部形成有可與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
優(yōu)選地,所述凸臺呈棱臺形。優(yōu)選地,所述凸臺呈圓臺形。優(yōu)選地,所述輸出軸與所述夾持件之間設置有傳動件,所述輸出軸通過所述傳動件將扭矩傳遞給所述夾持件。優(yōu)選地,所述動力工具進一步包括安裝在所述輸出軸的自由端的軸套及快換夾緊裝置,所述夾持件收容在所述軸套內且與所述軸套之間在軸向上設置有彈性件,在所述彈性件的作用下,所述夾持件處于夾緊所述工作頭的第一位置,操作所述快換夾緊裝置可使所述夾持件由第一位置運動至釋放所述工作頭的第二位置。優(yōu)選地,所述快換夾緊裝置包括操作件、設置在所述輸出軸內的壓桿組件和與壓桿組件相連的自鎖組件,所述自鎖組件與所述夾持件之間設置有銷子,操作所述操作件可通過所述壓桿組件帶動自鎖組件沿所述輸出軸的縱向軸線移動,所述自鎖組件進而通過所述銷子帶動所述夾持件沒所述輸出軸的縱向軸線移動。優(yōu)選地,所述夾持件螺紋連接在所述輸出軸的自由端,旋轉所述夾持件可使其相對所述推桿沿所述輸出軸的縱向軸線移動。優(yōu)選地,所述動力工具進一步包括安裝在所述輸出軸的自由端并可相對所述輸出軸旋轉的軸套,所述夾持件收容在所述軸套內,所述軸套的內側壁上設有螺旋線形軌道,所述夾持件上設有可收容在所述軸套的軌道內的凸起,轉運所述軸套可使所述夾持件的凸起在所述軸套的軌道內滑動,從而帶動所述夾持件沿所述輸出軸的縱向軸線移動。優(yōu)選地,所述夾持件包括法蘭部及自法蘭部一側延伸的棘爪,所述棘爪的末端形成有可安裝所述工作頭的安裝部。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輸出軸的自由端設置推桿和彈性夾持件,操作夾持件沿輸出軸的縱向軸線相對推桿移動,可使夾持件與推桿接合或分離,從而使夾持件徑向被撐開或收縮,從而徑向夾緊或釋放工作頭,從而可方便安裝工作頭并可防止工作頭在使用時出現徑向打滑。


圖1為本發(fā)明動力工具第一實施方式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動力工具的立體爆炸圖。圖3為圖1所示動力工具的第一位置狀態(tài)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快換夾緊裝置處于夾緊位置,工作頭夾持防滑機構處于張緊位置。圖4為圖1所示動力工具的第二位置狀態(tài)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快換夾緊裝置的鎖固件剛剛抵觸到擋止件。圖5為圖1所示動力工具的第四位置狀態(tài)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工作頭夾持防滑機構處于收縮位置。圖6為圖3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7為圖4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8為圖1所示動力工具的第三位置狀態(tài)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圖,其中快換夾緊裝置處于釋放位置。
圖9為圖5中C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10為圖2中自鎖套管的立體示意圖。圖11為圖2中鎖固件的立體示意圖。圖12為圖2中自鎖組件的立體示意圖。圖13為圖12所示自鎖組件的剖面示意圖。圖14為圖2中自鎖組件與輸出軸的腔室配合的剖面示意圖。圖15為圖2中工作頭夾持防滑機構的分解示意圖。圖16為圖15中工作頭夾持防滑機構的夾持件呈徑向撐開張緊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17為圖15中工作頭夾持防滑機構的夾持件呈徑向收縮靠攏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18所示為第二實施方式中鎖固件與緊固元件配合的示意圖。圖19所示為第三實施方式中鎖固件與緊固元件配合的示意圖。圖20所示為第四實施方式中鎖固件與緊固元件配合的示意圖。圖21所示為第五實施方式中鎖固件與緊固元件配合的示意圖。圖22所示為第六實施方式中鎖固件與緊固元件配合的示意圖。圖23所示為第七實施方式中鎖固件的示意圖。圖M所示為第八實施方式中鎖固件的示意圖。圖25所示為第九實施方式中鎖固件的示意圖。圖沈所示為第十實施方式中夾持防滑機構的示意圖。圖27所示為第十一實施方式中夾持防滑機構的示意圖。圖觀所示為第十二實施方式中夾持防滑機構的示意圖。圖四所示為圖觀中軸套的示意圖。圖示中的相關元件對應編號如下1.機殼300.自鎖組件 ;343.開ロ100.操作件31.上殼體344.安裝ロ101.第一旋轉表面310.自鎖套管 345.防轉槽102.第二旋轉表面32.下殼體347.第二凹槽110.凸輪部320.鎖固件 35.下表面120.樞轉銷321.主體36.軸肩部130.支撐架322.樞接頭 37.防轉銷140.支撐架323.穿孔38.收容孔150.手柄324.鎖緊部 39.止擋銷151.樞接頭 3M1.涂覆層 4.開關2.頭殼3M2.凹陷部 400.推桿200.壓桿組件 324'.鎖緊部 401.凸臺21.水平部3 ".鎖緊部 402.第一斜面210.壓桿325.上內表面 410.夾持件22.豎直部326.下內表面 411.法蘭部220.第二弾性件 327.第一凹槽 412.棘爪23.軸承328.第一彈性件413.收容腔
24.軸承
230.擋板
240.壓桿頭
250.壓桿尾
260.墊片
3.輸出軸
450.墊片
50.緊固元件
501.壓板
502.桿部
503.配合部
51.緊固元件
511.壓板
512.桿部
513.配合部
514.凹槽
52.緊固元件
521.壓板
522.桿部
523.配合部
53.緊固元件
531.壓板
532.桿部
533.配合部

g管M鎖壁壁腔套 自側頂
.O..0.1.2.
3 3 4 4 4 4 3 3 3 3 3 3
54.緊固元件800541.壓板801542.桿部802543.配合部80355.緊固元件810551.壓板811552.桿部812553.配合部813554.涂覆層9006.工作頭90161.安裝孔910700推桿911701凸臺912702第三凹槽913703傳動件920710夾持件921711法蘭部922712第四凹槽
414.第二斜面
415.安裝部
420.中空軸套
421.內端面 430.第三彈性件 440.銷子
推桿凸臺
第三凹槽
外螺紋
夾持件
法蘭部
棘爪
內螺紋
推桿
凸臺
夾持件
法蘭部
棘爪
凸起
軸套
引導槽
軌道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閱圖1和圖2,一種動力工具,具體是一種擺動機,其包括呈縱長延伸的機殼 1、連接在機殼1前端(以圖1中右側定義為前端)的頭殼2以及自頭殼2中延伸而出的輸出軸3。其中,在機殼1內設置有電機(未圖示),機殼1上還設有開關4來控制電機的開啟或關斷。頭殼2包括與機殼1相連接且沿著圖1中水平方向設置的水平部21和自水平部21的末端大致垂直向下延伸的豎直部22。輸出軸3在豎直方向設置,其一端安裝在頭殼2內,另一端自頭殼2的豎直部22內向下延伸而出,并且可以圍繞自身的縱向軸線X做擺動運動,擺動方向如圖1中雙箭頭所示。另外,在頭殼2的內部,還設置有業(yè)界在擺動機上所常用的偏心輪(未圖示)和撥叉組件(未圖示),用以將電機的旋轉輸出扭矩轉化為輸出軸3的擺動輸出扭矩。如圖1中所示,在輸出軸3的自由端可通過緊固元件50安裝一工作頭6,本實施方式中工作頭6是一種直鋸片,該工作頭6在輸出軸3的帶動下可以沿著圖1中的雙箭頭方向做擺動運動。緊固元件50包括平板狀壓板501及自壓板501的中心向上延伸的桿部502,桿部502末端設有具有光滑圓柱面的配合部503。請參閱圖2和圖3,該擺動機包括可在釋放位置和夾緊位置變換的快換夾緊裝置, 用于快速拆卸安裝在輸出軸3末端的緊固元件50。該快換夾緊裝置包括設于輸出軸3內且可夾緊或釋放緊固元件50的自鎖組件300及使鎖固件320夾緊或釋放緊固元件的制動組件。本實施方式中,制動組件包括設置在頭殼2的水平部21上的操作件100及與操作件 100可選擇接觸的壓桿組件200,自鎖組件300則包括自鎖套管310和收容在自鎖套管310 內的鎖固件320。本實施方式中,輸出軸3包括上殼體31和下殼體32,二者分別由位于頭殼2內部的上下兩個軸承23J4支撐。當上殼體31和下殼體32連接為一體后,輸出軸3 的內部便形成有腔室33,該腔室33沿著軸向方向具有相對設置的上表面34和下表面35, 而上述快換夾緊裝置的壓桿組件200和自鎖組件300均設置在輸出軸3的腔室33中。繼續(xù)參閱圖2和圖3,操作件100為一凸輪扳手,其包括分體設置的手柄150和凸輪部110,手柄150的末端設置有兩平行相對的樞接頭151,旋轉手柄150時會帶動凸輪部 110 一起旋轉。另外,頭殼2的水平部21上相對設置有的兩個支撐架130、140,手柄150的樞接頭151放置在上述支撐架130、140之間,凸輪部110進一步放置在兩樞接頭151之間, 然后通過一個樞轉銷120將上述手柄150和凸輪部110分別樞接在兩支撐架130、140之間。 該凸輪部110相對于樞轉銷120具有兩個弧形旋轉表面101、102,其中的第一旋轉表面101 距離樞轉銷120的距離小于第二旋轉表面102距離樞轉銷120的距離。用戶通過扳動手柄 150可使該操作件100在兩個旋轉位置之間轉動,在第一旋轉位置上,凸輪部110的第一旋轉表面101與壓桿組件200脫離,而在第二旋轉位置上,凸輪部110的第二旋轉表面102與壓桿組件200接觸。需要指出的是,凸輪部110的第一旋轉表面101與壓桿組件200也可以不脫離開,而是在操作件100的旋轉過程中一直與壓桿組件200接觸,只要第一旋轉表面 101距離樞轉銷120的距離小于第二旋轉表面102距離樞轉銷120的距離即可。繼續(xù)參閱圖2和圖3,上述壓桿組件200包括壓桿210、第二彈性件220及位于第二彈性件220下方的墊片沈0。壓桿210上沿著徑向方向延伸形成有擋板230,借助該擋板 230,所述壓桿210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即自頭殼2的水平部21上延伸而出的壓桿頭240和圓周直徑略小于壓桿頭MO的壓桿尾250。其中,壓桿頭240延伸出頭殼2后,位于樞轉銷 120下方并與凸輪部110相對,而壓桿尾250則與同樣設置在輸出軸3內部的自鎖組件300 配接。另外,第二彈性件220套設在壓桿尾250上,其一端與擋板230相抵接,而另一端則與位于輸出軸3的腔室33中且同樣套設在壓桿尾250上的上述墊片260相抵接。需要說明的是,在輸出軸3的內部腔室33中,還形成有一軸肩部36,墊片260設置在軸肩部36上, 從而限制第二彈性件220的軸向移動。請依次參閱圖3、圖4、圖8和圖5,操作件100分別依次位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旋轉位置。壓桿組件200設置在輸出軸3的內部腔室33中,并可以隨著操作件100的旋轉作用而沿著輸出軸3的軸向方向移動。如圖3所示,當用戶將操作件100旋轉至第一旋轉位置上時,第一旋轉表面101與壓桿頭240呈脫離狀態(tài),此時,壓桿210在第二彈性件220 的彈力作用下移動至輸出軸3的內部腔室33的頂部,擋板230與內部腔室33的上表面34 接觸。如圖4、圖8和圖5所示,而當用戶將操作件100旋轉至第二旋轉位置至第四旋轉位置上時,第二旋轉表面102與壓桿頭240始終呈接觸狀態(tài),在此過程中,壓桿210在操作件 100的作用下沿著輸出軸3遠離操作件100的軸向方向移動,并通過擋板230壓縮第二彈性件220,使第二彈性件220呈收縮狀態(tài)。請參閱圖2、圖10至圖13,自鎖組件300包括自鎖套管310和位于自鎖套管310 內的鎖固件320。該自鎖套管310大致呈臺階狀,其包括大致呈中空圓柱體狀的套管330和連接于套管330下方且同樣為中空圓柱體狀的自鎖腔340,而且自鎖腔340的徑向尺寸大于套管330的徑向尺寸。上述壓桿210的壓桿尾250插入并固定在套管330中,從而可以帶動套管330在軸向移動。自鎖腔340用于收容鎖固件320,其包括側壁341和頂壁342,在側壁341上形成有圓形的開口 ;343。相對于開口 343,在側壁341的另一側形成有方形的安裝344,用于將鎖固件320安裝在自鎖腔340中。該鎖固件320包括呈平板狀的主體321,可以自安裝口 344插入到自鎖腔340中。并且,鎖固件320對應開口 343自主體321的一側延伸有樞接頭 322,該樞接頭322可插入到開口 343中。鎖固件320的主體321上設有一沿輸出軸3的軸向貫穿的穿孔323,用于緊固元件50的插入,且穿孔323的內側壁上設置有鎖緊部324。當鎖固件320整體軸向傾斜一定角度時,鎖緊部3 可與緊固元件50的配合部503的外表面相配接,從而夾緊緊固元件50。需要注意的是,本實施方式中,穿孔323并非標準的圓柱形狀,而是大致呈內紡錘形,具體是從兩端至中部的徑向尺寸逐漸變小。穿孔323具有呈圓臺狀且對稱設置的上內表面325和下內表面326,上述鎖緊部3 設于上內表面325和下內表面3 之間且其內表面為光滑圓柱面。在鎖固件320的主體321上相對于樞接頭322的一端,還沿著輸出軸 3的軸向方向設置有兩個并排的第一凹槽327。相對的,在自鎖腔340的頂壁342上對應第一凹槽327也設置有兩個第二凹槽347,兩個第一彈性件3 分別對應的插入到第一凹槽 327和第二凹槽347中。通過設置第一彈性件328,可使鎖固件320在初始狀態(tài)時,保持在傾斜鎖緊位置。另外,請參閱圖2、圖12和圖14,在自鎖腔340的側壁341的外側,還設置有防轉槽345。對應該防轉槽345,在輸出軸3的內部腔室33中還設置有防轉銷37,該防轉銷37 一直收容在防轉槽345中,用以限制自鎖組件300的徑向旋轉。輸出軸3上還設有一延伸入腔室33內的擋止件,壓桿310在操作件100的作用下帶動自鎖組件300軸向下移時,鎖固件320的一端會抵靠到上述擋止件,進而使鎖固件320 由傾斜位置移動至與輸出軸3的縱向軸線垂直的垂直位置。具體請參閱圖2和圖3,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擋止件為一止擋銷39。在下殼體32上,沿著鎖固件320的延伸方向設置有一收容孔38,上述止擋銷39安裝在該收容孔38中。在軸向方向上,該止擋銷39位于鎖固件320的正下方。請參閱圖3至圖9,本發(fā)明動力工具的快換夾緊裝置具體操作過程如下。當該自鎖組件300中插入了緊固元件50后,即緊固元件50的桿部502插入到鎖固件320中的穿孔323后,如圖4和圖7所示,當用戶將操作件100旋轉至第二旋轉位置上時,會使壓桿組件200帶動自鎖套管310沿著輸出軸3的縱向軸線遠離操作件100的方向移動,此時,鎖固件320的主體321與止擋銷39產生接觸并被止擋銷39擋止。如圖8所示,操作件100繼續(xù)旋轉至第三旋轉位置,并壓迫壓桿組件200進一步軸向下移,進而帶動自鎖組件300繼續(xù)軸向下移;鎖固件320的一端被止擋銷39擋止,另一端的樞接頭322則在自鎖套管310的帶動下繼續(xù)軸向下移,從而整體圍繞垂直于輸出軸3的縱向軸線的直線旋轉至水平位置,并相對于輸出軸3的縱向軸線呈垂直位置狀態(tài);此時,鎖固件320的穿孔323中的鎖緊部3 與緊固元件50的配合部503之間不相接觸,緊固元件 50處于被釋放狀態(tài),可以輕松從輸出軸3中被取下。如圖3和圖6所示,而當用戶將操作件100旋轉回第一旋轉位置上時,壓桿組件 200將帶動自鎖套管310軸向上移,并進一步的,借助鎖固件320的樞接頭322與自鎖腔340 上的圓形開口 343之間的配接,將鎖固件320也帶動上移。同時,由于鎖固件320的另一端與自鎖腔340之間設有第一彈性件328,在彈性力的作用下而使鎖固件320的另一端未產生上移,這樣的最終結果就是鎖固件320在自鎖腔340內恢復至相對于輸出軸3的縱向軸線呈傾斜的狀態(tài),并進而夾緊緊固元件50,且鎖固件320水平方向的傾角θ至少為4.7°。如圖11所示,穿孔323中的鎖緊部3Μ與緊固元件50的配合部503之間將產生側向的夾緊力,同時,鎖固件320的主體321與止擋銷39未產生接觸,從而緊緊的將緊固元件50的桿部502夾緊在鎖固件320上。此處需要說明的是,該傾角θ的大小是根據鎖固件320及緊固元件50的具體尺寸和兩者間的摩擦系數而定的,因此,傾角θ的大小會隨著鎖固件320及緊固元件50的具體尺寸及材質的變化而變化。反之,使用者將操作件100再次旋轉至第三旋轉位置上時,壓桿組件200克服第二彈性件220的彈力下移,帶動自鎖套管310也下移,使鎖固件320恢復至水平狀態(tài),卸載掉鎖固件320的鎖緊部324與緊固元件50之間產生的側向夾緊力,使緊固元件50可以自由軸向運動,由使用者自行拆卸。另外,在如圖4和圖6所示的操作件100旋轉至介于第一旋轉位置和第三旋轉位置之間的第二旋轉位置,自鎖組件300軸向下移一段距離,鎖固件320 的主體321與止擋銷39產生接觸,鎖固件320的傾角變小,但是鎖固件320尚未到達垂直位置,此時緊固元件50與鎖固件320之間的作用力減小。通過這樣的快換夾緊裝置,使用者可以只通過操作操作件100就能實現將緊固元件50快速地安裝至輸出軸3或從輸出軸3將緊固元件50快速地拆卸下來,從而可迅速安裝或更換工作頭,操作快捷便利且夾持力強。請繼續(xù)參閱圖2,該動力工具還包括一個工作頭夾持防滑機構,用于在輸出軸3上連接了工作頭6后,防止因輸出軸3和工作頭6的安裝孔徑向夾持力小而造成工作頭6打滑的現象。請一并參閱圖15至圖17,該夾持防滑機構包括自輸出軸3的自由端向下延伸的推桿400、連接在輸出軸末端的中空軸套420及收容在上述軸套420內并用于安裝工作頭的中空夾持件410。該夾持件410套設在上述推桿400上,且在夾持件410與軸套420之間軸向設置有第三彈性件430,使夾持件410可相對軸套420軸向移動。進一步的,推桿400末端延伸有六棱臺狀的凸臺401,凸臺401的側面形成為第一斜面402。夾持件410本身為彈性材質,其包括法蘭部411及自法蘭部411的一側向下延伸的棘爪412,該棘爪412大體呈圓柱狀,且徑向上被間隔成大小相同的六個等分。棘爪412 的末端設置有用于安裝工作頭6且橫截面為六邊形的安裝部415,棘爪412的內部形成有六棱臺狀的收容腔413,該收容腔413與推桿400的凸臺401相配合并套設在凸臺401外側。 其中,相對于推桿400的第一斜面402,夾持件410的收容腔413內形成有第二斜面414。軸套420沿著軸向方向具有內端面421、位于內端面421上還設置墊片450。上述第三彈性件 430套設在棘爪412上,其一端與夾持件410的法蘭部411接觸,而另一端則與軸套420的內端面421上的墊片450接觸。另外,法蘭部411通過一組貫穿內部腔室33的下表面35的銷子440與自鎖組件300產生可選擇性地連接,使夾持件410可沿著軸向方向移動。銷子 440的底端抵靠在夾持件410的法蘭部411的上表面,其頂端則與自鎖組件300的自鎖套管310的底部相對。通過以上結構,從而可使夾持件410的棘爪412的安裝部415的外部徑向尺寸在夾緊工作頭6的第一徑向尺寸A和釋放工作頭6的第二徑向尺寸B之間變化。請參考圖3和圖16,當操作件100位于第一旋轉位置上時,自鎖組件300的自鎖套管310與銷子440呈脫離狀態(tài),且緊固元件50被夾緊。此時,夾持件410在第三彈性件 430的作用下,其第二斜面411緊貼在推桿400的第一斜面402上,從而使夾持件410的棘爪412的安裝部415在徑向上維持最大的外部徑向尺寸,即第一徑向尺寸A,進而可以對工作頭6的安裝孔61施加最大的側向作用力,防止工作頭6在擺動時側向打滑。如圖9和圖17所示,在使用者扳動操作件100旋轉至第四旋轉位置后,壓桿組件 200將帶動自鎖組件300進一步軸向下移。在自鎖組件300軸向下移一定距離后,其自鎖套管310的底部將與銷子440的頂端接觸,并通過銷子440將壓力傳遞給夾持件410,進而帶動夾持件410軸向下移。夾持件410軸向下移后,由于推桿400軸向上保持靜止不動,夾持件410的第二斜面411將與推桿400的第一斜面402脫離開。并且,由于夾持件410的棘爪412自身的彈性,當夾持件410的第二斜面411與推桿400的第一斜面402脫離后,棘爪 412收縮至初始狀態(tài),棘爪412的安裝部415的外部徑向尺寸變?yōu)樽钚〉牡诙较虺叽鏐, 棘爪412施加在工作頭6的安裝孔61的側向作用力隨即被卸載掉。此時,使用者首先將緊固元件50取下,然后便可輕松地將工作頭6從夾持件410上取下。反之,當使用者需要將卸載后的工作頭6重新安裝時,只需在操作件100位于第二旋轉位置時,首先將工作頭6安裝至夾持件410的末端,接著將緊固元件50插入輸出軸3 內的自鎖組件300內;然后再將操作件100扳動至第一旋轉位置,在此過程中,操作件100 撤銷對壓桿組件200的作用力,在第二彈性件220的作用下,壓桿組件200將帶動自鎖組件300軸向上移至初始位置,自鎖套管310的底部將與銷子440的頂端逐漸分離開;夾持件 410則在第三彈性件430的彈力作用下軸向上移,使其第二斜面411再次與推桿400的第一斜面402逐漸貼合,夾持件410的棘爪412在徑向上會逐漸的被推桿400的凸臺401撐開, 從而通過安裝部415對工作頭6的安裝孔61施加足夠大的側向夾緊力而夾緊工作頭6,進而防止工作頭6在工作中與夾持件410間發(fā)生相對轉動,保證輸出軸3將轉動扭矩通過夾持件410更好地傳遞給工作頭6,使工作頭6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快換夾緊裝置的鎖固件320的鎖緊部324的內表面為光滑圓柱面,而緊固元件50與鎖緊部3M配接的配合部502同樣具有光滑圓柱面。本發(fā)明鎖固件與緊固元件的配合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圖18至圖23對本發(fā)明的其它實施方式進一步說明。請參閱圖18所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僅在于緊固元件51。本實施方式中,緊固元件51同樣包括平板狀壓板511及自壓板 511的中心向上延伸的桿部512,桿部512末端同樣設有與上述鎖固件320的鎖緊部3 配合的配合部513。不同之處在于,配合部513的在圓周方向上開設了若干凹槽514,緊固元件51被鎖固件320的鎖緊部3M夾緊時,鎖緊部3M恰好卡持在凹槽513內。通過在緊固元件51的配合部512設置該等凹槽513,可保證在夾緊位置時,緊固元件51與鎖固件320 的鎖緊部3M之間有更大的軸向作用力,從而防止緊固元件51打滑而軸向移動。
請參閱圖19,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中,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之處同樣在于緊固元件52。本實施方式中,緊固元件52同樣包括平板狀壓板521及自壓板521的中心向上延伸的桿部522,桿部522末端同樣設有與上述鎖固件320的鎖緊部3 配合的配合部523。不同之處在于,配合部523的形狀不是圓柱形,而是從兩端至中間直徑逐漸縮小的收腰形,同樣可增加配合部523與鎖固件320的鎖緊部324之間的軸向作用力,從而防止緊固元件52 打滑而軸向移動。請參閱圖20,本發(fā)明第四實施方式中,與前述實施方式不同之處同樣在于緊固元件53。本實施方式中,緊固元件53同樣包括壓板531及自壓板531的中心向上延伸的桿部 532,桿部532末端同樣設有與上述鎖固件320的鎖緊部3 配合的配合部533。不同之處在于,緊固元件53的配合部533頂端尺寸較小,中部為葡萄酒桶形,該種結構可使緊固元件的桿部532更易插入鎖固件320的穿孔323內。請參閱圖21,本發(fā)明第五實施方式中,與前述實施方式不同之處同樣在于緊固元件54。本實施方式中,緊固元件M同樣包括平板狀壓板541及自壓板541的中心向上延伸的桿部M2,桿部542末端同樣設有與上述鎖固件320的鎖緊部3 配合的配合部M3。不同之處在于,緊固元件M的配合部543大致呈圓臺形,該種結構同樣可增加配合部543與鎖固件320的鎖緊部3M之間的軸向作用力,防止緊固元件M打滑而軸向移動。請參閱圖22,本發(fā)明第六實施方式中,緊固元件55和鎖固件320與前述實施方式不同。本實施方式中,緊固元件陽同樣包括平板狀壓板551及自壓板551的中心向上延伸的桿部552,桿部552末端同樣設有與上述鎖固件320的鎖緊部3 配合的配合部553。不同之處在于,緊固元件55的配合部553的外表面及鎖固件320的鎖緊部324的內表分別涂覆有摩擦層554、3241,以增大鎖緊部3 與配合部553之間的夾緊力,防止緊固元件55打滑而軸向移動。請參閱圖23至圖25,分別為本發(fā)明的第七至第九實施方式。如圖23所示,第七實施方式中,鎖固件320的鎖緊部324的內表面上進一步開設有凹陷部3M2,以便增大鎖緊部3M與緊固元件的配合部之間的作用力。如圖M所示,第八實施方式中,鎖固件320的鎖緊部324'的內表面非光滑圓柱面,而是向外凸出的部分球形面;同樣,如圖25所示,第九實施方式中,鎖固件320的鎖緊部324"的內表面為圓臺狀,鎖緊部324'和324"均可以同緊固元件的配合部之間良好地配合。上述實施方式中,分別示出了本發(fā)明鎖固件的鎖緊部與緊固元件的配合部的多種結構配合方式。除以上配合方式外,鎖固件的鎖緊部的內表面上可設置有內螺紋,相應地, 緊固元件的配合部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外螺紋,鎖固件在傾斜鎖緊位置時,內螺紋與外螺紋相配接,從而使鎖固件的鎖緊部可穩(wěn)定地夾持住緊固元件的配合部??梢岳斫?,本發(fā)明中夾持防滑機構也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所采用的結構。只要夾持件可在輸出軸的縱向軸線上相對推桿運動,使夾持件被推桿撐開而具有較大的第一徑向尺寸以夾緊工作頭或收縮而具有較小的第二徑向尺寸以釋放工作頭即可。下面結合圖26 至圖四分別對本發(fā)明第十實施方式至第十二實施方式中的夾持防滑機構作進一步說明。請參閱圖26,本發(fā)明第十實施方式中,推桿700末端的凸臺701為圓臺狀,而不是六棱臺狀。輸出軸的下殼體32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三凹槽702,第三凹槽702內進一步安裝有在軸向上部分延伸出第三凹槽702的傳動件703。夾持件710的法蘭部711上對應下殼體32的第三凹槽702設置有第四凹槽712,組裝后,傳動件703部分伸入第四凹槽712內。 第一實施方式中,推桿400末端的凸臺401為六棱臺狀,輸出軸的下殼體32通過凸臺401 將扭矩傳遞給夾持件410。本實施方式中,輸出軸的下殼體32通過傳動件703將扭矩傳遞給夾持件710。請參閱圖27,本發(fā)明第十一實施方式中,未設置如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快換夾緊裝置、軸套420及第三彈性件430和墊片450。本實施方式中,夾持防滑機構僅包括設置在輸出軸的下殼體32末端的推桿800及彈性夾持件810。推桿800末端設有圓臺形凸臺801,推桿800的頂端設置有外螺紋802。夾持件810包括法蘭部811及棘爪812,夾持件810的內側壁上設置有可與推桿800的外螺紋802配合的內螺紋813。夾持件810通過內螺紋813 與推桿800的外螺紋802配合而連接在推桿800上,旋轉夾持件810則可使夾持件810沿輸出軸的縱向軸線上下移動,從而使推桿800的凸臺801與夾持件810的棘爪812配合或分離,致使棘爪812被撐開或收縮,進而可在徑向上夾緊或釋放工作頭(未圖示)。下面請參考圖觀和圖四,本發(fā)明第十二實施方式中,未設置如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快換夾緊裝置、第三彈性件430和墊片450。本實施方式中,夾持防滑機構包括設置在輸出軸的下殼體32末端的推桿900、連接在下殼體32末端的軸套920及套設在推桿90外圍并收容在軸套920內的夾持件910。其中,軸套920可相對下殼體32徑向轉動,軸套920的內側壁上軸向開設有引導槽921及徑向設置并與引導槽921連通的螺旋形軌道922。夾持件910包括法蘭部911及自法蘭部911 一側延伸的棘爪912,棘爪912的外側壁上設有凸起 913。凸起913可收容在引導槽921和軌道922內,并可在引導槽921和軌道922內滑動。組裝時,首先使夾持件910的凸起913與軸套920的引導槽921對正并軸向滑入引導槽921內,從而使夾持件910收容在軸套920內。然后將承載有夾持件910的軸套920 連接到下殼體32的自由端,此時夾持件910的內側壁會與推桿900的棱臺狀凸臺901配合,夾持件910的徑向旋轉被凸臺901限制。接著,將工作頭(未圖示)安裝在夾持件910 的棘爪912上,然后順時針旋轉軸套920,從而使夾持件910的凸起913在軸套920的軌道 922內滑動,同時促使夾持件910軸向上移,進而使夾持件910與推桿900的凸臺901配合而被撐開,從而使夾持件910的棘爪912的徑向尺寸增大而在徑向上夾緊工作頭。顯然,在工作頭被徑向夾緊后,再將軸套920逆時針旋轉,夾持件910則被軸套920帶動而軸向下移并與推桿900分離,從而使棘爪912的徑向尺寸變小以釋放工作頭。
權利要求
1.一種動力工具,包括頭殼、自所述頭殼中延伸而出的輸出軸、設置在輸出軸的自由端的夾持件及安裝在所述夾持件上的工作頭,所述輸出軸通過夾持件帶動所述工作頭運動, 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軸的自由端設置有延伸入所述夾持件內的推桿,所述夾持件可操作地沿所述輸出軸的縱向軸線相對所述推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間運動,在第一位置時, 所述夾持件具有第一徑向尺寸以夾緊所述工作頭,在第二位置時,所述夾持件具有第二徑向尺寸以釋放所述工作頭,所述第一徑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徑向尺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桿的末端設有凸臺,所述凸臺的側面形成為第一斜面,所述夾持件設有套設在所述凸臺外圍的棘爪,所述棘爪的內部形成有可與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臺呈棱臺形。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臺呈圓臺形。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軸與所述夾持件之間設置有傳動件,所述輸出軸通過所述傳動件將扭矩傳遞給所述夾持件。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工具進一步包括安裝在所述輸出軸的自由端的軸套及快換夾緊裝置,所述夾持件收容在所述軸套內且與所述軸套之間在軸向上設置有彈性件,在所述彈性件的作用下,所述夾持件處于夾緊所述工作頭的第一位置,操作所述快換夾緊裝置可使所述夾持件由第一位置運動至釋放所述工作頭的第二位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換夾緊裝置包括操作件、設置在所述輸出軸內的壓桿組件和與壓桿組件相連的自鎖組件,所述自鎖組件與所述夾持件之間設置有銷子,操作所述操作件可通過所述壓桿組件帶動自鎖組件沿所述輸出軸的縱向軸線移動,所述自鎖組件進而通過所述銷子帶動所述夾持件沒所述輸出軸的縱向軸線移動。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件螺紋連接在所述輸出軸的自由端,旋轉所述夾持件可使其相對所述推桿沿所述輸出軸的縱向軸線移動。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工具進一步包括安裝在所述輸出軸的自由端并可相對所述輸出軸旋轉的軸套,所述夾持件收容在所述軸套內,所述軸套的內側壁上設有螺旋線形軌道,所述夾持件上設有可收容在所述軸套的軌道內的凸起, 轉運所述軸套可使所述夾持件的凸起在所述軸套的軌道內滑動,從而帶動所述夾持件沿所述輸出軸的縱向軸線移動。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件包括法蘭部及自法蘭部一側延伸的棘爪,所述棘爪的末端形成有可安裝所述工作頭的安裝部。
全文摘要
一種動力工具,包括頭殼、自所述頭殼中延伸而出的輸出軸、設置在輸出軸的自由端的彈性夾持件及安裝在所述夾持件上的工作頭,所述輸出軸通過夾持件帶動工作頭運動。其中,所述輸出軸的自由端設置有延伸入所述夾持件內的推桿,所述夾持件可操作地沿所述輸出軸的縱向軸線相對所述推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間運動。在第一位置時,所述夾持件具有第一徑向尺寸以夾緊所述工作頭;在第二位置時,所述夾持件具有第二徑向尺寸以釋放所述工作頭,所述第一徑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徑向尺寸。本發(fā)明的動力工具,能夠在徑向上夾緊工作頭并防止工作頭在使用時打滑。
文檔編號B25F5/00GK102328305SQ20101023475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7月12日
發(fā)明者吳海全, 李成道, 李輝, 霍立祥 申請人: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