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橋梁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調(diào)橋梁支座。
背景技術:
目前橋梁支座調(diào)平與更換一般都使用頂升法進行施工,即采用專用頂升設備將橋梁頂升之后,對支座進行調(diào)平、更換,然后再落梁。整個過程需要專用設備較多、工序麻煩、工作量大,并需要精確的同步監(jiān)控才能保證橋梁的安全,尤其是對于大中型橋梁,對設備與施工要求更高,否則極易造成鉸縫開裂、局部混凝土破壞等事故;同時,新建橋梁進行支座安裝或橋墩產(chǎn)生沉降時,常易產(chǎn)生支座脫空的現(xiàn)象,因支座高度無法調(diào)節(jié),嚴重威脅到橋梁的運營安全。因此,改變支座安裝方式,在支座下采用可調(diào)節(jié)高度的裝置,就能在不頂升橋梁的情況下,快速、安全地進行支座調(diào)平及更換,節(jié)省大量資金,并減少橋梁安全隱患;現(xiàn)今的可調(diào)橋梁支座,一般通過轉動螺紋桿,使楔形滑塊滑動,對上墊板進行升降,由于楔形滑的斜面分力對螺紋桿有軸向的分力;直接影響螺紋桿的使用壽命;而且在楔形滑定位后,螺紋桿缺少定位機構,螺紋桿的螺牙受到較大的軸向力時,容易自轉,使楔形滑移位,易產(chǎn)生支座脫空的現(xiàn)象。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穩(wěn)定的可調(diào)橋梁支座。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可調(diào)橋梁支座,它包括有上墊板、螺紋桿、兩個轉盤、下墊板、支撐螺栓、螺母和螺釘;所述上墊板的底部固定設置有橋梁減震支座;所述橋梁減震支座的底部固定有支撐墊板;所述下墊板的頂部設置有楔形滑塊;所述楔形滑塊的頂表面設置成斜面;所述支撐墊板的底表面設置成斜面;所述支撐墊板的底表面與楔形滑塊的頂表面相匹配;所述下墊板的頂部固定設置有兩塊擋板和兩塊側板;所述兩塊擋板分別設置在楔形滑塊的左右兩側;所述側板分別設置在楔形滑塊的前后兩側;所述楔形滑塊的側壁上設置有與螺紋桿相匹配的橫向螺紋孔;所述橫向螺紋孔從楔形滑塊一側壁貫穿至楔形滑塊另一側壁;所述楔形滑塊上表面的水平高度沿橫向螺紋孔的長度方向逐漸增大;所述螺紋桿與橫向螺紋孔相螺紋連接;所述螺紋桿的桿身兩端均固定設置有承力板;所述螺紋桿的兩端均依次穿過轉盤和兩塊擋板;所述螺紋桿一端固定設置有聯(lián)軸器;所述轉盤一端面抵壓在擋板的內(nèi)側壁;轉盤另一端面抵壓在承力板的端面上;所述擋板與楔形滑塊之間設置有兩個輔助支撐機構;所述輔助支撐機構對稱設置在螺紋桿的左右兩側;所述輔助支撐機構一端固定在楔形滑塊上;輔助支撐機構另一端抵壓在擋板的內(nèi)側壁。
進一步地,所述輔助支撐機構包括有支撐螺栓、螺母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一端與楔形滑塊相固定連接;所述擋板的內(nèi)側壁設置有凹槽;所述支撐螺栓一端抵壓在凹槽的內(nèi)底壁上;所述螺母一端與支撐螺栓另一端相螺紋連接;螺母另一端與固定螺栓另一端相螺紋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擋板的外側表面與下墊板的上表面之間設置有若干個加強筋;所述側板的外側表面與下墊板的上表面之間設置有若干個加強筋。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fā)明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可調(diào)橋梁支座,上墊板的底部固定設置有橋梁減震支座;橋梁減震支座的底部固定有支撐墊板;下墊板的頂部設置有楔形滑塊;楔形滑塊的頂表面設置成斜面;支撐墊板的底表面設置成斜面;支撐墊板的底表面與楔形滑塊的頂表面相匹配;下墊板的頂部固定設置有兩塊擋板和兩塊側板;楔形滑塊的側壁上設置有與螺紋桿相匹配的橫向螺紋孔;楔形滑塊上表面的水平高度沿橫向螺紋孔的長度方向逐漸增大;螺紋桿與橫向螺紋孔相螺紋連接;螺紋桿的桿身兩端均固定設置有承力板;螺紋桿的兩端均依次穿過轉盤和兩塊擋板;擋板與楔形滑塊之間設置有兩個輔助支撐機構;輔助支撐機構一端與固定在楔形滑塊上;輔助支撐機構另一端抵壓在擋板的內(nèi)側壁;楔形滑塊的側壁設置有與橫向螺紋孔相連通的縱向螺紋孔;螺釘穿過側板后與縱向螺紋孔相螺紋連接;螺釘?shù)尼敿獾謮涸诼菁y桿的桿身上。在使用本發(fā)明時,上墊板、橋梁減震支座和支撐墊板依次固定在橋身的底部;支撐墊板的斜面抵壓在楔形滑塊的頂表面上;橋身的重力依次經(jīng)過上墊板、橋梁減震支座、支撐墊板、楔形滑塊和下墊板傳遞至橋墩;在更換橋梁支座前,用臨時支撐座頂支撐著橋身,把輔助支撐機構拆開,旋轉螺釘使釘尖脫離螺紋桿的表面;用吊臂把電機移動到聯(lián)軸器處,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與聯(lián)軸器相匹配的多邊形凸塊;多邊形凸塊插入到聯(lián)軸器的內(nèi)孔,通過電機帶動螺紋桿,使楔形滑塊滑動,讓楔形滑塊的斜面與支撐墊板的斜面離開,然后更換上新的橋梁支座,再次利用電機帶動聯(lián)軸器,使楔形滑塊的斜面與支撐墊板的斜面貼合;把輔助支撐機構裝上,旋轉螺釘?shù)捻敿獾謮涸诼菁y桿桿身上;再取出臨時支架;該結構中輔助支撐機構降低了螺紋桿所受的軸向力,延長螺紋桿的使用壽命,利用螺釘對螺紋桿制動,防止螺紋桿受力轉動,保證橋梁支座的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向剖面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上墊板;2、橋梁減震支座;3、支撐墊板;4、加強筋;5、螺紋桿;
6、聯(lián)軸器;7、擋板;701、凹槽;8、轉盤;9、承力板;10、楔形滑塊;
1001、橫向螺紋孔;1002、縱向螺紋孔;11、下墊板;12、側板;
13、支撐螺栓;14、螺母;15、固定螺栓;16、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2所示,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可調(diào)橋梁支座,它包括有上墊板1、螺紋桿5、兩個轉盤8、下墊板11、支撐螺栓13、螺母14和螺釘16;所述上墊板1的底部固定設置有橋梁減震支座2;所述橋梁減震支座2的底部固定有支撐墊板3;所述下墊板11的頂部設置有楔形滑塊10;所述楔形滑塊10的頂表面設置成斜面;所述支撐墊板3的底表面設置成斜面;所述支撐墊板3的底表面與楔形滑塊10的頂表面相匹配;;所述下墊板11的頂部固定設置有兩塊擋板7和兩塊側板12;所述兩塊擋板7分別設置在楔形滑塊10的左右兩側;所述側板12分別設置在楔形滑塊10的前后兩側;所述楔形滑塊10的側壁上設置有與螺紋桿5相匹配的橫向螺紋孔1001;所述橫向螺紋孔1001從楔形滑塊10一側壁貫穿至楔形滑塊10另一側壁;所述楔形滑塊10上表面的水平高度沿橫向螺紋孔1001的長度方向逐漸增大;所述螺紋桿5與橫向螺紋孔1001相螺紋連接;所述螺紋桿5的桿身兩端均固定設置有承力板9;所述螺紋桿5的兩端均依次穿過轉盤8和兩塊擋板7;所述螺紋桿5一端固定設置有聯(lián)軸器6;聯(lián)軸器6的前端面為一個多邊形孔;所述轉盤8一端面抵壓在擋板7的內(nèi)側壁;轉盤8另一端面抵壓在承力板9的端面上;所述擋板7與楔形滑塊10之間設置有兩個輔助支撐機構;所述輔助支撐機構對稱設置在螺紋桿5的左右兩側;所述輔助支撐機構一端固定在楔形滑塊10上;輔助支撐機構另一端抵壓在擋板7的內(nèi)側壁;輔助支撐機構設置圖1中楔形滑塊10的左側,也就是楔形滑塊10受支撐墊板3水平分力的一側;所述楔形滑塊10的側壁設置有與橫向螺紋孔1001相連通的縱向螺紋孔1002;所述螺釘16穿過側板12后與縱向螺紋孔1002相螺紋連接;所述螺釘16的釘尖抵壓在螺紋桿5的桿身上;上墊板1、橋梁減震支座2和支撐墊板3依次固定在橋身的底部;支撐墊板3的斜面抵壓在楔形滑塊10的頂表面上;橋身的重力依次經(jīng)過上墊板1、橋梁減震支座2、支撐墊板3、楔形滑塊10和下墊板11傳遞至橋墩;在更換橋梁支座前,用臨時支撐座頂支撐著橋身,把輔助支撐機構拆開,旋轉螺釘16使釘尖脫離螺紋桿5的表面;用吊臂把電機移動到聯(lián)軸器6處,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與聯(lián)軸器6相匹配的多邊形凸塊;多邊形凸塊插入到聯(lián)軸器6的內(nèi)孔,通過電機帶動螺紋桿5,使楔形滑塊10滑動,讓楔形滑塊10的斜面與支撐墊板3的斜面離開,然后更換上新的橋梁支座,再次利用電機帶動聯(lián)軸器6,使楔形滑塊10的斜面與支撐墊板3的斜面貼合;把輔助支撐機構裝上,旋轉螺釘16的頂尖抵壓在螺紋桿5桿身上;再取出臨時支架;該結構中輔助支撐機構降低了螺紋桿5所受的軸向力,延長螺紋桿5的使用壽命,利用螺釘16對螺紋桿5制動,防止螺紋桿5受力轉動,保證橋梁支座的穩(wěn)定性。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式,所述輔助支撐機構包括有支撐螺栓13、螺母14和固定螺栓15;所述固定螺栓15一端與楔形滑塊10相固定連接;所述擋板7的內(nèi)側壁設置有凹槽701;所述支撐螺栓13一端抵壓在凹槽701的內(nèi)底壁上;所述螺母14一端與支撐螺栓13另一端相螺紋連接;螺母14另一端與固定螺栓15另一端相螺紋連接;固定螺栓15一端預埋在楔形滑塊10內(nèi);安裝前先把螺母14旋轉到支撐螺栓13一端上,然后支撐螺栓13另一端插入凹槽701,螺母14再與固定螺栓15螺紋連接,直至到支撐螺栓13壓緊在凹槽701的內(nèi)底壁。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式,所述擋板7的外側表面與下墊板11的上表面之間設置有若干個加強筋4;所述側板12的外側表面與下墊板11的上表面之間設置有若干個加強筋4;擋板7上的加強筋4設置在輔助支撐機構的背部和轉盤8的背部;這樣加強筋4發(fā)揮出最大效果。
在使用本發(fā)明時,上墊板、橋梁減震支座和支撐墊板依次固定在橋身的底部;支撐墊板的斜面抵壓在楔形滑塊的頂表面上;橋身的重力依次經(jīng)過上墊板、橋梁減震支座、支撐墊板、楔形滑塊和下墊板傳遞至橋墩;在更換橋梁支座前,用臨時支撐座頂支撐著橋身,松開螺母,把支撐螺栓拆出;旋轉螺釘?shù)氖贯敿饷撾x螺紋桿的表面;用吊臂把電機移動到聯(lián)軸器處,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與聯(lián)軸器相匹配的多邊形凸塊;多邊形凸塊插入到聯(lián)軸器的內(nèi)孔,通過電機帶動螺紋桿,使楔形滑塊滑動,讓楔形滑塊的斜面與支撐墊板的斜面離開,然后更換上新的橋梁支座,再次利用電機帶動聯(lián)軸器,使楔形滑塊的斜面與支撐墊板的斜面貼合;安裝前先把螺母旋轉到支撐螺栓一端上,然后支撐螺栓另一端插入凹槽,螺母再與固定螺栓螺紋連接,直至到支撐螺栓壓緊在凹槽的內(nèi)底壁,旋轉螺釘?shù)捻敿獾謮涸诼菁y桿桿身上;再取出臨時支架;該結構中輔助支撐機構降低了螺紋桿所受的軸向力,延長螺紋桿的使用壽命,利用螺釘對螺紋桿制動,防止螺紋桿受力轉動,保證橋梁支座的穩(wěn)定性;擋板上的加強筋設置在輔助支撐機構的背部和轉盤的背部;這樣加強筋發(fā)揮出最大效果。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