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清掃機構及清掃車。
背景技術:
清掃車作為環(huán)衛(wèi)設備之一,是一種集路面清掃、垃圾回收和運輸為一體的新型高效清掃設備。
清掃車安裝有包括掃盤的清掃機構,掃盤上設置有能夠與路面接觸的掃毛,可以對路面進行清掃。為了便于調(diào)節(jié)掃盤相對于清掃車的位置,掃盤通過支架可移動地安裝于車架上,并通過驅動件驅動支架移動。掃盤的移動主要包括水平擺動及上下移動。目前支架的移動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實現(xiàn):1)驅動件(例如伸縮油缸)驅動轉動支架上的掃盤同步地水平擺動和上下移動,即水平擺動和上下移動為耦合運動,而掃盤上掃毛與地面的接觸力以及掃盤的防擺動(水平)都是通過連接于支架和車架間的彈簧實現(xiàn),在這樣的結構中很容易出現(xiàn)掃盤上下跳動和水平擺動的現(xiàn)象;2)另一種結構是使用氣缸代替以上結構中的彈簧,雖然可以避免支架和掃盤的跳動、擺動問題,但氣缸的剛度很大,如果支架和掃盤碰撞到障礙物,很容易受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容易跳動和擺動且掃毛磨損后易于調(diào)節(jié)的穩(wěn)定性更高的清掃機構。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清掃機構,其中,該清掃機構包括:固定機架;轉動支架,該轉動支架可樞轉地連接于所述固定機架并能夠繞豎直軸線樞轉;第一驅動件,該第一驅動件用于驅動所述轉動支架相對于所述固定機架的樞轉;升降支架,該升降支架連接于所述轉動支架并能夠隨所述轉動支架繞所述豎直軸線樞轉,并且所述升降支架具有能夠相對于所述轉動支架豎直移動的移動部;第二驅動件,所述第二驅動件用于驅動所述移動部豎直移動;清掃件,該清掃件連接于所述移動部。
優(yōu)選地,所述升降支架包括圍成四連桿機構的第一豎臂、第二豎臂以及上連接臂和下連接臂,所述第一豎臂連接于所述轉動支架,所述清掃件連接于所述第二豎臂,所述第二驅動件用于驅動所述四連桿機構變形以使所述第二豎臂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一豎臂豎直移動。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驅動件為伸縮驅動件并且沿所述四連桿機構的對角線方向鉸接于所述四連桿機構。
優(yōu)選地,所述上連接臂設置為長度可調(diào)。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驅動件和所述第二驅動件為液壓油缸。
優(yōu)選地,所述轉動支架和所述升降支架通過第一豎軸和可樞轉地套設于所述第一豎軸的豎向套管連接,并且所述豎向套管和所述第一豎軸之間設有扭力彈簧,該扭力彈簧的一端連接于所述豎向套管,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二豎軸。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豎軸的其中一端連接有平板件,該平板件連接于所述第一豎軸的板面上設有與所述第一豎軸間隔的止擋件,所述扭力彈簧能夠將所述升降支架彈性偏壓于所述止擋件。
優(yōu)選地,所述轉動支架還包括第一橫臂、第二橫臂以及第二豎軸,所述第一豎軸、所述第二豎軸、所述第一橫臂以及所述第二橫臂連接形成框形支架,所述第二豎軸鉸接于所述固定機架。
優(yōu)選地,所述清掃件包括可旋轉的掃盤,該掃盤的下表面設有掃毛。
另外,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清掃車,其中,該清掃車安裝有以上方案所述的清掃機構。
通過以上方案,清掃件的運動通過解耦的驅動方式實現(xiàn),相應地,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分別為清掃件提供支撐力,避免升降支架的移動部在固有移動路徑上跳動,提高了整體穩(wěn)定性。
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清掃機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所示清掃機構的俯視圖;
圖3是轉動支架與升降支架之間連接結構的部分剖視圖;
圖4是轉動支架與升降支架之間連接結構的主視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 固定機架 2 轉動支架
3 第一驅動件 4 升降支架
5 清掃件
21 第一豎軸 22 第二豎軸
23 第一橫臂 24 第二橫臂
25 平板件 26 止擋件
27 扭力彈簧
41 第一豎臂 42 第二豎臂
43 上連接臂 44 下連接臂
45 第二驅動件 46 豎向套管
51 掃盤 52 掃毛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
在本發(fā)明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通常是指清掃機構安裝于清掃車時沿豎直方向的位置關系。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清掃機構,其中,該清掃機構包括:固定機架1;轉動支架2,該轉動支架2可樞轉地連接于所述固定機架1并能夠繞豎直軸線樞轉;第一驅動件3,該第一驅動件3用于驅動所述轉動支架2相對于所述固定機架1的樞轉;升降支架4,該升降支架4連接于所述轉動支架2并能夠隨所述轉動支架2繞所述豎直軸線樞轉(可以為同步樞轉),并且所述升降支架4具有能夠相對于所述轉動支架2豎直移動的移動部;第二驅動件45,所述第二驅動件45用于驅動所述移動部豎直移動;清掃件5,該清掃件5連接于所述移動部。
該清掃機構可用于清掃車,清掃件5根據(jù)需要可橫向地擺動并豎直升降移動,其中,本發(fā)明在支撐清掃件5的支架即升降支架4和固定機架1之間增加了轉動支架2,通過轉動支架2實現(xiàn)清掃件5橫向地樞轉擺動,而清掃件5的豎直升降移動通過升降支架4本身實現(xiàn),即升降支架4的其中一部分例如所述移動部能夠相對于轉動支架2豎直移動。也就是說,清掃件5的在不同方向的運動為解耦運動,分別通過第一驅動件3和第二驅動件45驅動,其中,橫向樞轉移動可以調(diào)節(jié)清掃件5的清掃位置,而豎直移動可以調(diào)節(jié)清掃件與地面的相對高度,避免出現(xiàn)清掃力度過小或過大的問題,可見,清掃件5的在不同方向位置調(diào)節(jié)彼此更為獨立、靈活。另外,第一驅動件3和第二驅動件45不僅能夠分別用于驅動轉動支架2和升降支架4,并且在第一驅動件3和第二驅動件45保持為靜態(tài)狀態(tài)時,第一驅動件3可至少沿轉動支架2的樞轉方向對轉動支架2施加水平的支撐力作用,而第二驅動件45也可以至少沿著升降支架4的移動部的移動方向施加支撐力,從而可以避免轉動支架2和升降支架4在能夠移動的方向上產(chǎn)生運動,通過第一驅動件3和第二驅動件45的共同作用,可以保證轉動支架2和升降支架4被穩(wěn)定地支撐而不會隨著清掃車的行駛而跳動。
具體地,如圖1所示,所述升降支架4包括圍成四連桿機構的第一豎臂41、第二豎臂42以及上連接臂43和下連接臂44,所述第一豎臂41連接于所述轉動支架2,所述清掃件5連接于所述第二豎臂42(即所述移動部),所述第二驅動件45用于驅動所述四連桿機構變形以使所述第二豎臂42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一豎臂41豎直移動。作為四邊形結構,所述四連桿機構在外力驅動作用下可以產(chǎn)生變形,使得第二豎臂42可以相對于轉動支架2也就是第一豎臂41豎直移動,從而獨立地調(diào)節(jié)連接于第二豎臂42的豎直位置,例如可以調(diào)節(jié)清掃件與地面的接觸力度。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驅動件45為伸縮驅動件并且沿所述四連桿機構的對角線方向鉸接于所述四連桿機構。在此,所述四連桿機構的對角線可以理解為更廣泛含義,即第二驅動件45大致地沿所述對角線方向即可。如圖2所示,第二驅動件45的一端鉸接于上連接臂43鄰近第二豎臂42的一端,另一端鉸接于下連接臂44鄰近第一豎臂41的一端,特別地,第二驅動件45的另一端可以連接長度可調(diào)接頭,通過該長度可調(diào)接頭連接于下連接臂44,第二驅動件45作為四邊形結構的近似的對角線,通過自身的伸縮也可以驅動所述四連桿機構產(chǎn)生變形。當然,第二驅動件45連接于第一豎臂41與下連接臂44的鉸點以及第二豎臂42與上連接臂43的鉸點,這也是可行的,或者,第二驅動件45也可以連接在另一條對角線方向上。在第二驅動件45僅連接于上連接臂43和下連接臂44(而不是所述鉸點)時,其拆卸安裝更為簡單,不必涉及其他部件(第一豎臂41以及第二豎臂42)。另外,第二驅動件45作為對角線,可以將四連桿機構分割為兩個三角形,在第二驅動件45的長度固定的情況下,兩個三角形的結構更為穩(wěn)定,相應地,整體的四連桿機構的結構更為穩(wěn)定而不容易變形,保持清掃件5不會跳動。
另外,所述上連接臂43設置為長度可調(diào)。上連接臂43可以為長度可以調(diào)節(jié)的桿件,例如由兩個連接桿組成,其中一個連接桿的一端部分地插入另一個的一端,從而通過調(diào)節(jié)連接桿的插入部分長度實現(xiàn)長度調(diào)節(jié)。上連接臂43的長度變化可以驅動第二豎臂42樞轉,從而帶動清掃件5在小范圍內(nèi)樞轉,可以微調(diào)清掃件5與地面的距離。例如,如圖1所示,第二豎臂42的下端連接有遠離下連接臂44延伸的連接臂,清掃件5連接于該連接臂,從而上連接臂43可以驅動所述連接臂小范圍內(nèi)上升或下降,實現(xiàn)清掃件5的高度微調(diào)。另外,在上連接臂43長度變化時,第二驅動件45可以適應性地伸縮調(diào)節(jié)。
具體地,所述第一驅動件3和第二驅動件45為液壓油缸。第一驅動件3用于驅動轉動支架2旋轉,可以為電動機,也可以為液壓油缸、氣缸等伸縮驅動件;第二驅動件45可以為線性電機或液壓油缸或氣缸等。第一驅動件3和第二驅動件45作為油缸,其與其他部件之間的連接為樞軸式鉸接,僅能圍繞單個樞轉軸樞轉,例如彼此鉸接的兩個部件的連接部位形成為耳片,并通過軸件鉸接。此外,上連接臂43與其他部件的鉸接連接也為樞軸式鉸接,即僅能圍繞單個樞轉軸線樞轉。
另外,在現(xiàn)有技術的清掃機構中,其采用了四連桿結構的樞轉支架(由第一豎桿、第二豎桿、上橫桿和下橫桿組成),與本發(fā)明的升降支架4結構相似,該樞轉支架的第一豎桿(對應于本發(fā)明的第一豎臂41)鉸接于固定機構,第二豎桿上安裝有清掃件,并且通過油缸連接固定機架和下橫桿,油缸在驅動樞轉支架樞轉的同時,可以同步地驅動下橫桿向上或向下樞轉,從而使得四連桿結構變形,第二豎桿相應地上升或下降,其中,油缸與下橫桿的鉸接連接為多自由度,例如球鉸連接方式,因此,即使在油缸固定時,下橫桿也能夠相對于油缸多方向轉動,特別是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轉動支架很容易發(fā)生跳動??梢?,油缸在驅動樞轉支架實現(xiàn)耦合運動的情況下,很難對樞轉支架實現(xiàn)穩(wěn)定支撐;而本發(fā)明的清掃件為解耦運動,其橫向擺動和豎直移動通過不同的驅動件驅動,避免了多自由度的連接方式,因此,可以保證升降支架4和轉動支架2穩(wěn)定保持在預定位置而不會跳動。
另外,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轉動支架2和所述升降支架4通過第一豎軸21和可樞轉地套設于所述第一豎軸21的豎向套管46連接,并且所述豎向套管46和所述第一豎軸21之間設有扭力彈簧27,該扭力彈簧27的一端連接于所述豎向套管46,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一豎軸21。升降支架4可以相對于轉動支架2圍繞豎直軸線樞轉,而扭力彈簧27可以對升降支架4的樞轉運動提供阻力力矩,這樣的可樞轉結構使得安裝有該清掃機構的清掃車具有障礙避讓功能,升降支架4在撞擊到障礙物時,可以樞轉一定角度來實現(xiàn)避讓,而扭力彈簧27提供的阻力力矩可以防止升降支架4發(fā)生擺動。
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所述第二豎軸22的其中一端連接有平板件25,該平板件25連接于所述第二豎軸22的板面上設有與所述第二豎軸22徑向間隔的止擋件26,所述扭力彈簧27能夠將所述升降支架4彈性偏壓于所述止擋件26。在以上沒有設置止擋件26的實施方式中,扭力彈簧27在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處于非偏壓狀態(tài),當升降支架4遇到障礙物時,升降支架4橫向樞轉而迫使扭力彈簧27發(fā)生彈性形變,并進一步地克服彈性偏壓力而樞轉,這要求扭力彈簧27在初始形變階段具有很大的彈性偏壓力,以避免升降支架4意外擺動;而在設置有止擋件26的實施方式中,在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扭力彈簧27處于彈性偏壓狀態(tài),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此狀態(tài)下的形變量調(diào)節(jié)彈性偏壓力,可以避免扭力彈簧27在初始形變階段彈性偏壓力偏小的問題。止擋件26可以是止擋凸臺或止擋塊等類似結構,升降支架4的被止擋部位可以是以上所述的上連接臂43或下連接臂44,或其他與豎向套管46橫向間隔的部位。
具體地,所述轉動支架2還包括第一橫臂23和第二橫臂24,所述第一豎軸21、所述第二豎軸22、所述第一橫臂23以及所述第二橫臂24連接形成框形支架。轉動支架2可以為沿橫向方向伸出的結構,其中一端樞轉連接于固定機架1,另一端連接于升降支架4,其橫向的長度范圍可以保證轉動支架2的樞轉可以帶動升降支架4同步地樞轉。
此外,所述清掃件5包括可旋轉的掃盤51,該掃盤51的下表面設有掃毛52。掃盤51可通過電機或液壓馬達等驅動旋轉,帶動掃盤51上的掃毛旋轉以清掃路面、地面等。如圖1所示,第二豎臂42從在遠離下連接臂44的一側伸出有連接部,掃盤51連接于連接部上,從而上連接臂43伸縮時可以驅動第二豎臂42樞轉,進而帶動掃盤51樞轉,以調(diào)節(jié)掃盤51的盤面與地面的夾角和距離,也就是調(diào)節(jié)掃毛52與地面或路面的接觸力度。當然,所述清掃件5也可以有其他類型,例如吸嘴等清掃裝置。
另外,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清掃車,其中,該清掃車安裝有以上方案所述的清掃機構。該清掃機構的固定機架1可以安裝于清掃車的車架上。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jié),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nèi),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發(fā)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發(fā)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fā)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fā)明所公開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