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物體轉移工具,具體涉及一種涵道取物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關于大批量物體轉移的方法主要有采用機械臂挖掘式轉移和傳送帶輸送兩種方式。機械臂通過操縱末端爪狀容器在行程內來回運動,實現(xiàn)物體的移位;傳送帶通過主動輪轉動帶動皮帶運動,從而將皮帶上的物體輸送到指定地點。這兩種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機械臂的一個行程只能單程做功,并且每次的輸送量都受爪狀容器的容積限制,效率低下;傳送帶一旦搭建起來其行程就完全固定,不夠靈活。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涵道取物裝置,能夠高效轉移小體積小重量的物體。
實現(xiàn)本發(fā)明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涵道取物裝置,包括機械臂、軟管、直流無刷電機、電機套筒、涵道箱體、艙門舵機、舵機連接件、艙門、機械臂舵盤、機械臂舵機、保護殼和扇葉,電機套筒套在直流無刷電機外壁,直流無刷電機的輸出軸伸入涵道箱體的一側,輸出軸上設有扇葉,涵道箱體的另一側外壁通過舵機連接件與艙門,艙門舵機固定在舵機連接件上,艙門舵機與艙門連接,用于控制艙門的開啟閉合;涵道箱體底部呈斜坡,設有艙門的一側位于斜坡底部,斜坡底部設有開口,艙門與所述開口配合,艙門開啟后,涵道箱體內的物體落入存物倉;機械臂一端通過機械臂舵盤與機械臂舵機連接,機械臂舵機外側設有保護殼,保護殼通過螺栓與涵道箱體固連;軟管一端伸入涵道箱體,另一端穿過機械臂并與其固連。
所述艙門的尺寸不小于所述開口的尺寸。
所述機械臂用于將軟管的吸物口送至指定位置。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yōu)點在于:(1)通過機械臂對軟管取物口進行精確定位,便于吸取高處的物體。
(2)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涵道取物裝置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fā)明涵道取物裝置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圖2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本發(fā)明的原理如下:利用一個直流無刷電機3帶動扇葉旋轉即可將物體通過軟管2吸進涵道箱體5,然后再打開涵道箱體5使物體落到指定位置,結構簡單,效率很高,并且改變軟管2長度和形狀即可適應各種工作環(huán)境,非常靈活。
結合圖1至圖3,一種涵道取物裝置,包括機械臂1、軟管2、直流無刷電機3、電機套筒4、涵道箱體5、艙門舵機6、舵機連接件7、艙門8、機械臂舵盤9、機械臂舵機10、保護殼和扇葉,電機套筒4套在直流無刷電機3外壁,直流無刷電機3的輸出軸伸入涵道箱體5的一側,輸出軸上設有扇葉,涵道箱體5的另一側外壁通過舵機連接件7與艙門8,艙門舵機6固定在舵機連接件7上,艙門舵機6與艙門8連接,用于控制艙門8的開啟閉合。涵道箱體5底部呈斜坡,設有艙門8的一側位于斜坡底部,斜坡底部設有開口,艙門8與所述開口配合,艙門8開啟后,涵道箱體5內的物體落入存物倉。機械臂1一端通過機械臂舵盤9與機械臂舵機10連接,機械臂舵機10外側設有保護殼,保護殼通過螺栓與涵道箱體5固連。軟管2一端伸入涵道箱體5,另一端穿過機械臂1并與其固連,用于取物。
所述機械臂1用于將軟管2的吸物口送至指定位置。
所述艙門8的尺寸不小于所述開口的尺寸。
啟動直流無刷電機3,帶動扇葉轉動,產生吸力,啟動機械臂舵機10,通過機械臂1將軟管2的吸物口送至指定位置,在吸力的作用下,物體從軟管2的吸物口經軟管2進入涵道箱體5,經底部斜坡滾落至坡底,當吸取一定量的物體后,關閉直流無刷電機3。艙門舵機6控制打開艙門8,使得涵道箱體5坡底的物體落至存物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