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集水坑局部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法,具體是一種距離邊坡較近的深基坑護坡、降水一體施工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基槽開挖后,地下水位與槽底標高接近,同時,設計的集水坑等地下室深基坑距離邊坡較近,目前采取如下施工方法:
(1)在土方開挖之初,考慮邊坡處的深基坑放坡尺寸,改變放坡底邊線的位置。或?qū)τ跇额愖o坡,考慮邊坡處的深基坑深度,加大護坡樁的嵌固端長度,并結合井點降水技術降水。以上方法都是為了局部深基坑,改變整個土方或護坡的施工范圍,加大了施工成本,同時,占用更大的施工場地,井點降水施工周期長,造價高。
(2)在基槽邊坡靠近集水坑等深基坑的位置,對護坡進行二次護坡處理,同時結合井點降水進行降水。此方法二次護坡很難處理,由于基槽已施工至含水層,在施工護坡過程中很難有有效的方法保證護坡質(zhì)量,同時井點降水的施工周期長。
綜上所述,目前的施工方法存在如下問題:增加施工成本,工藝繁瑣,安全系數(shù)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上述深基坑施工方法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基槽開挖后,深基坑距離邊坡較近,無法放坡情況下的深基坑護坡、降水一體施工的施工方法。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距離邊坡較近的深基坑護坡、降水一體施工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根據(jù)基坑尺寸,用鋼板及角鋼焊接成無蓋無底的矩形鋼模板裝置;
(2)將鋼模板裝置放置到設計的基坑位置,邊開挖,邊將鋼模板裝置下放,達到設計標高后停止開挖;
(3)將準備好的水泵放置在挖好的基坑中,進行抽水,將水降到基坑底部;
(4)在挖好的基坑中部,放置預制混凝土井圈,并在井圈中挖土,利用井圈自重,沉入井圈,并使井圈上表面與基坑底面標高相同;
(5)將水泵移到井圈中,持續(xù)抽水,保證深基坑基地無水作業(yè);
(6)用鋼板將井圈進行封閉,澆筑混凝土墊層。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將深基坑護坡與降水問題同時解決;利用深基坑基地放置水泵,對周圍的基槽降水起到一定的作用;施工材料購置簡便,施工工序簡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鋼模板裝置及井圈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角鋼支撐與鋼板連接示意圖;
圖中:1-箱體;2-角鋼支撐;3-混凝土井圈;4-井圈蓋板;5-角鋼節(jié)點;6-角鋼;7-鋼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詳述本發(fā)明,但本實施例不對本發(fā)明構成任何限制。
參見圖1、圖2、圖3,一種距離邊坡較近的深基坑護坡、降水一體施工的施工方法,按下述步驟進行:
(1)根據(jù)基坑尺寸,用角鋼6、鋼板7焊接制成鋼模板裝置,該鋼模板裝置由一個無蓋無底的箱體1及角鋼支撐2構成,鋼模板裝置起到護坡及隔絕坑內(nèi)與坑外地下水的作用。
(2)將該鋼模板裝置放置到設計的基坑位置,邊開挖,邊將鋼模板裝置下放,達到設計標高后停止開挖。
(3)將準備好的水泵放置在挖好的基坑中,進行抽水,將水降到基坑底部;由于有鋼模板裝置的存在,水流不會沿邊坡側(cè)壁流入坑內(nèi),同時,邊坡不會坍塌。
(4)在挖好的基坑中部,放置H=600mm,D=1200mm的預制的混凝土井圈3,利用人工挖土,井圈自重,使混凝土井圈3上表面與基坑底面標高相同,將水泵移動到混凝土井圈3中,持續(xù)抽水,保證深基坑基地無水作業(yè)。
(5)用鋼板制作井圈蓋板4,通過井圈蓋板4封閉混凝土井圈3,然后澆筑混凝土墊層。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可行的實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發(fā)明的權利范圍,凡運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附圖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于本發(fā)明的權利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