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動門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雨天自凈功能的門架。
背景技術:伸縮門一般都通過多個門架與底面接觸,然后通過伸縮架調節(jié)各個門架之間的距離實現(xiàn)伸縮門的開啟與關閉,伸縮門以其開啟方便,造型美觀,可以電動控制等優(yōu)勢而得到廣泛的應用。目前,很多企業(yè)、小區(qū)等為了安全防范和對出入車輛的管理需要,在出入口或重要通道處均設有電動伸縮門。但是電動伸縮門移動需要具有移動軌道,而移動軌道內容易堆積塵土和污水,塵土和污水會影響電動門移動軌道處的美觀和電動門的穩(wěn)定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具有雨天自凈功能的門架。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具有雨天自凈功能的門架,包括門體、主動機構、從動機構、調節(jié)機構和滾輪;主動機構安裝在門體內,主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第一傳動帶、兩個頂開桿和兩個集水筒;第一齒輪安裝在門體內,第二齒輪安裝在第一齒輪上,且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同軸設置,第三齒輪安裝在門體內并位于第二齒輪下方,第一傳動帶套裝在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上,兩個頂開桿均安裝在門體內并位于第三齒輪相對兩側,兩個集水筒均安裝在第一傳動帶上并分別位于兩個頂開桿的正上方,兩個集水筒內均可轉動安裝有底蓋;門體上設有集水槽、第一導水通道和第二導水通道,集水槽位于門體頂部,第一導水通道和第二導水通道均連通集水槽與門體內部空間,且第一導水通道和第二導水通道與門體內部空間連通位置分別位于兩個集水筒正上方;從動機構包括從動裝置和擦洗輥,擦洗輥可移動安裝在門體上,第一齒輪通過從動裝置驅動連接擦洗輥;調節(jié)機構包括調節(jié)桿和第四齒輪,調節(jié)桿可移動安裝在門體上,調節(jié)桿移動方向為水平方向,調節(jié)桿移動可遮擋第一導水通道與門體內部空間連通處或第二導水通道與門體內部空間連通處,第四齒輪安裝在第一齒輪和調節(jié)桿之間,且,第四齒輪與調節(jié)桿下部嚙合;第一齒輪上安裝有弧形齒條,弧形齒條形狀與第四齒輪形狀嚙合,第一齒輪轉動可使弧形齒條位于與第四齒輪嚙合的位置狀態(tài);滾輪安裝在門體下方。優(yōu)選地,滾輪內設有第一空腔,滾輪外周設有連通第一空腔的第一通孔,滾輪對應第一空腔內安裝有渦旋擋板,渦旋擋板的渦旋方向為繞滾輪轉動的軸向,滾輪對應渦旋擋板的中心位置設有第二通孔,滾輪上對應第二通孔的位置安裝有排污管。優(yōu)選地,從動裝置包括第五齒輪、第六齒輪、第七齒輪和第二傳動帶;第五齒輪安裝在門體內,第六齒輪安裝在第五齒輪上,并與第五齒輪同軸設置,第六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第七齒輪安裝在門體內并位于第五齒輪下方,第二傳動帶套裝在第五齒輪和第七齒輪上,第二傳動帶與滾輪連接。優(yōu)選地,底蓋外圍設有彈性層。優(yōu)選地,門體頂部設有多個彈性凸柱,彈性凸柱繞集水槽外沿分布,且任意兩個相鄰的彈性凸柱之間的距離小于1.5cm。優(yōu)選地,彈性凸柱沿著遠離集水槽的方向高度逐漸降低。本發(fā)明使用時若下雨,集水槽中雨水會通過第一導水通道流至第一導水通道與門體內部空間連通處正下方的集水筒中,集水筒在重力作用下下移,并通過第一傳動帶和第二齒輪帶動第一齒輪轉動,第一齒輪通過從動裝置帶動擦洗輥移動實現(xiàn)門體的擦洗,在集水筒下降到頂開桿所在位置時,底蓋被頂動,集水筒筒中水排出,設置好弧形齒條位置,使底蓋與頂開桿接觸時,弧形齒條與第四齒輪處于嚙合位置,第四齒輪驅動調節(jié)桿運動,這樣調節(jié)桿移動封閉住第一導水通道與門體內部空間連通處,第二導水通道與門體內部空間連通處被打開,集水槽中雨水第二導水通道流至第二導水通道與門體內部空間連通處正下方的集水筒中,集水筒通過第一傳動帶和第二齒輪帶動第一齒輪反向轉動;如此往復該具有雨天自凈功能的門架自動對門體進行清理,且最后的雨水會流至伸縮門移動軌道中對伸縮門移動軌道進行清理。本發(fā)明使用方便,設計巧妙且使用者不用額外提供能源。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具有雨天自凈功能的門架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為圖1中A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發(fā)明滾輪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圖2和圖3所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具有雨天自凈功能的門架,包括門體1、主動機構、從動機構、調節(jié)機構和滾輪5。主動機構安裝在門體1內,主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21、第二齒輪22、第三齒輪23、第一傳動帶24、兩個頂開桿25和兩個集水筒26;第一齒輪安裝在門體1內,第二齒輪22安裝在第一齒輪21上,且第一齒輪21和第二齒輪22同軸設置,第三齒輪23安裝在門體1內并位于第二齒輪22下方,第一傳動帶24套裝在第二齒輪22和第三齒輪23上,兩個頂開桿25均安裝在門體1內并位于第三齒輪23相對兩側,兩個集水筒26均安裝在第一傳動帶24上并分別位于兩個頂開桿25的正上方,兩個集水筒26內均可轉動安裝有底蓋261。門體1上設有集水槽11、第一導水通道12和第二導水通道13,集水槽11位于門體1頂部,第一導水通道12和第二導水通道13均連通集水槽11與門體1內部空間,且第一導水通道12和第二導水通道13與門體1內部空間連通位置分別位于兩個集水筒26正上方;從動機構包括從動裝置和擦洗輥32,擦洗輥32可移動安裝在門體1上,第一齒輪21通過從動裝置驅動連接擦洗輥32。調節(jié)機構包括調節(jié)桿41和第四齒輪42,調節(jié)桿41可移動安裝在門體1上,調節(jié)桿41移動方向為水平方向,調節(jié)桿41移動可遮擋第一導水通道12與門體1內部空間連通處或第二導水通道13與門體1內部空間連通處,第四齒輪42安裝在第一齒輪21和調節(jié)桿41之間,且,第四齒輪42與調節(jié)桿41下部嚙合。第一齒輪21上安裝有弧形齒條211,弧形齒條211形狀與第四齒輪42形狀嚙合,第一齒輪21轉動可使弧形齒條211位于與第四齒輪42嚙合的位置狀態(tài)。滾輪5安裝在門體1下方。滾輪5內設有第一空腔51,滾輪5外周設有連通第一空腔51的第一通孔52,滾輪5對應第一空腔51內安裝有渦旋擋板53,渦旋擋板53的渦旋方向為繞滾輪5轉動的軸向,滾輪5對應渦旋擋板53的中心位置設有第二通孔54,滾輪5上對應第二通孔54的位置安裝有排污管55。從動裝置包括第五齒輪311、第六齒輪312、第七齒輪313和第二傳動帶314;第五齒輪311安裝在門體1內,第六齒輪312安裝在第五齒輪311上,并與第五齒輪同軸設置,第六齒輪312與第一齒輪21嚙合,第七齒輪313安裝在門體1內并位于第五齒輪311下方,第二傳動帶314套裝在第五齒輪311和第七齒輪313上,第二傳動帶314與滾輪5連接。本發(fā)明使用時若下雨,集水槽11中雨水會通過第一導水通道12流至第一導水通道12與門體1內部空間連通處正下方的集水筒26中,集水筒26在重力作用下下移,并通過第一傳動帶24和第二齒輪22帶動第一齒輪21轉動,第一齒輪21通過第六齒輪312帶動第二傳動帶314轉動,第二傳動帶314帶動擦洗輥32移動實現(xiàn)門體1的擦洗,在集水筒26下降到頂開桿25所在位置時,底蓋261被頂動,集水筒26筒中水排出,設置好弧形齒條211位置,使底蓋261與頂開桿25接觸時,弧形齒條211與第四齒輪42處于嚙合位置,第四齒輪42驅動調節(jié)桿41運動,這樣調節(jié)桿41移動封閉住第一導水通道12與門體1內部空間連通處,第二導水通道13與門體1內部空間連通處被打開,集水槽11中雨水第二導水通道13流至第二導水通道13與門體1內部空間連通處正下方的集水筒26中,集水筒26通過第一傳動帶24和第二齒輪22帶動第一齒輪21反向轉動;如此往復該具有雨天自凈功能的門架自動對門體進行清理,且最后的雨水會流至伸縮門移動軌道中對伸縮門移動軌道進行清理。塵土和污水可通過第一通孔52進入到空腔51內,然后隨著渦旋擋板53移動至第二通孔54處,并通過排污管55排出。本實施方式中,底蓋261外圍設有彈性層,有利于提高集水筒26集水能力。本實施方式中,門體頂部設有多個彈性凸柱14,彈性凸柱14繞集水槽11外沿分布,且任意兩個相鄰的彈性凸柱14之間的距離小于1.5cm,彈性凸柱14沿著遠離集水槽11的方向高度逐漸降低,有效防止有人翻越。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