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專利涉及建筑耗能減震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我國,隔震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學校、醫(yī)院等生命線工程,地震時,隔震支座會發(fā)生水平位移,建筑上部結構作近似平動,這時隔震構造措施顯得尤為重要,一旦處理不當,將會阻礙隔震建筑的平動,影響隔震的效果,最終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0003]對于相鄰隔震建筑之間或隔震結構與非隔震結構之間隔震溝的處理,由于要考慮多種運動狀態(tài),普通的構造處理不能滿足要求。在大量的實際工程中,存在很多直接在兩棟隔震建筑隔震溝上鋪鋼板的形式,這種做法只能滿足垂直于隔震溝方向的水平位移,一旦發(fā)生其它方向的位移或者扭轉時,鋼板便會阻礙建筑的運動,降低了隔震效果,且會破壞隔震溝相關范圍內的建筑面層,地震后需要修復,同時也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因此需要一種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來解決以往隔震溝做法不能適應建筑運動要求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適應多個方向運動狀態(tài)的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只能滿足隔震建筑單方向運動,不能滿足多方向運動及扭轉的問題。
[0005]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該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包括隔震溝蓋板、第一滾滑機構、第二滾滑機構、第三滾滑機構、與建筑主體結構固定的滑動套和滑動槽;所述滑動槽為側邊開口框狀,其底部設有折鉤狀部,所述第二滾滑機構和第一滾滑機構分別水平和垂直安裝在所述折鉤狀部上;所述隔震溝蓋板呈L形,所述第三滾滑機構水平安裝在隔震溝蓋板L形折邊外側部;所述滑動套與滑動槽間隔距離并相向設置,隔震溝蓋板水平端位于滑動套內,折邊端位于滑動槽內壁與折鉤狀部之間。
[0006]所述第一滾滑機構、第二滾滑機構和第三滾滑機構為多組萬象球。
[0007]所述的萬向球為承重球或滾動球;萬向球之間的間距為0.2?0.5m,數(shù)量與隔震溝蓋板的寬度相適配。
[0008]所述第一滾滑機構、第二滾滑機構和第三滾滑機構為設有潤滑層的滑動板。
[0009]所述潤滑層為石墨粉層或者聚四氟乙烯層。
[0010]所述的滑動套底面和/或內側壁上匹配設置有滑動導軌或滑動槽。
[0011]所述的滑動套底面和/或內側壁上設有潤滑層。
[0012]所述滑動套的凈寬度至少為2倍的隔震溝寬度,并通過螺栓與建筑混凝土板固定連接。
[0013]所述滑動槽鋼板厚度為1mm?20mm,寬度為150mm?300mm。
[0014]所述隔震溝蓋板長度至少為2倍的隔震溝寬度,厚度與其受荷載相適配。本發(fā)明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I)該隔震溝裝置適用范圍廣,能夠通用于相鄰兩棟隔震建筑或隔震與非隔震之間的隔震溝處理,尤其適合有功能性連通功能的走道,疏散通道、車道跨越隔震溝的情況。
[0016]2)該隔震溝裝置通過隔震溝蓋板分別與各滾滑機構和滑動槽配合,摩檫力小,能自動適應兩棟建筑之間相對X,Y方向的位移及扭轉,不阻礙建筑運動,同時保證相關范圍內建筑面層不破壞。
[0017]3)由于該隔震溝裝置的滾滑機構結構特性,具有一定復位能力,該隔震溝裝置地震后不需修復或只需較小修復,日后不同方向地震會促使其復位。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發(fā)明施工安裝實施例1的示意圖;
[0021]圖4為本發(fā)明施工安裝實施例2的示意圖;
[0022]圖中:1-牛腿構件,2-滑動槽,3-第二滾滑機構,4-第一滾滑機構,5-第三滾滑機構,6-隔震溝蓋板,7-滑動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24]實施例1
[0025]如圖1所示的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包括L型的隔震溝蓋板6、第一萬象球、第二萬象球、第三萬象球、與建筑主體結構固定的滑動套7和滑動槽2 ;滑動槽2為側邊開口框狀,其底部設有折鉤狀部,第二萬象球和第一萬象球分別水平和垂直安裝在折鉤狀部上;隔震溝蓋板6呈L形,第三萬象球水平安裝在L型折邊外側部;滑動套7與滑動槽2間隔距離并相向設置,隔震溝蓋板6水平端位于滑動套7,折邊端位于滑動槽2內壁與折鉤部之間。其中第一萬向球為承重球,第二,第三萬象球為滾動球;萬向球之間的間距為0.2?0.5m,數(shù)量與隔震溝蓋板6的寬度相適配?;瑒犹?底面和/或內側壁上匹配設置有滑動導軌或滑動槽,隔震溝蓋板6的水平端在滑動導軌或滑動槽上水平滑動。滑動套7的凈寬度至少為2倍的隔震溝寬度,并通過螺栓與建筑混凝土板固定連接?;瑒硬?鋼板厚度為10mm ?20mm,寬度為 150_ ?300mm。
[0026]實施例2
[0027]如圖2所示的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包括L型的隔震溝蓋板6、第一滑動板、第二滑動板、第三滑動板、與建筑主體結構固定的滑動套7和滑動槽2 ;滑動槽2為側邊開口框狀,其底部設有折鉤狀部,第二滑動板和第一滑動板分別水平和垂直安裝在折鉤狀部上;隔震溝蓋板6呈L形,第三萬象球水平安裝在L型折邊外側部;滑動套7與滑動槽2間隔距離并相向設置,隔震溝蓋板6水平端位于滑動套7,折邊端位于滑動槽2內壁與折鉤部之間?;瑒影迳显O有石墨粉或者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潤滑層,滑動套7底面和/或內側壁上也設有潤滑層。
[0028]隔震溝的安裝實例I
[0029]如圖3所示,滑動套7和滑動槽2分別與建筑主體結構連接,牛腿構件I與建筑結構主體一起澆筑,滑動槽2固定在牛腿構件I的上。隔震溝尺寸為600_,滑動槽2由厚度為15mm的光滑鋼板彎折成一側邊開口框狀,寬度為200mm。牛腿I構件的寬度為200mm,支撐滑動槽2。第一萬向球的數(shù)量為15個,水平分布在滑動槽的倒鉤部位,間距為250mm。第二萬向球數(shù)量為8個,垂直分布在滑動槽2倒鉤部位,間距為500mm。第三萬向球的數(shù)量為8個,間距為500mm?;瑒犹椎膬魧挾葹?00mm,通過螺栓固定在建筑物主體結構上,其底面和側面設置滑道。隔震溝蓋板6寬度為1500mm,L端長度為100mm。
[0030]隔震溝的安裝實例2
[0031]如圖4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滑動槽2的形狀及安裝方式。滑動槽2連接部位呈T型,搭靠在建筑物主體上,并通過螺栓直接相連?;瑒硬?由鋼板彎折而成,形狀可根據(jù)與建筑主體連接方式不同而自由設計,因此還有其它不同安裝方式。
[0032]本發(fā)明原理是:未發(fā)生地震時,第一滾滑機構4、滑動槽2起承重作用,地震時發(fā)生X方向位移,隔震溝蓋板6 —端沿著滑動套7做滑行運動,另一端也通過第一滾滑機構4在滑動槽內做X向運動;發(fā)生Y方向的位移時,第三滾滑機構5沿著滑動槽2內側壁與折鉤狀部之間發(fā)生滾滑動,防止隔震溝蓋板6與滑動槽2相對摩擦力較大而被卡住,若此時第二滾滑機構3與隔震溝蓋板6的L型折邊接觸,第二滾滑機構3亦是沿著隔震溝蓋板6發(fā)生滾滑動,由于隔震溝蓋板6與各滾滑動機構以滾滑動接觸,摩擦力非常小,有效防止現(xiàn)有技術中由于相對摩擦力較大而被卡住。當兩建筑物發(fā)生相對扭轉時,隔震溝蓋板6在滑動槽2內位置的角度錯位來適應扭轉變形。
[003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震溝蓋板¢)、第一滾滑機構(4)、第二滾滑機構(3)、第三滾滑機構(5)、與建筑主體結構固定的滑動套(7)和滑動槽(2);所述滑動槽(2)為側邊開口框狀,其底部設有折鉤狀部,所述第二滾滑機構(3)、第一滾滑機構(4)分別水平和垂直安裝在所述折鉤狀部上;所述隔震溝蓋板(6)呈L形,所述第三滾滑機構(5)水平安裝在隔震溝蓋板¢) L形折邊外側部;所述滑動套(7)與滑動槽(2)間隔距離并相向設置,隔震溝蓋板出)的水平端位于滑動套(7)內,折邊端位于滑動槽(2)內壁與折鉤狀部之間。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滾滑機構(4)、第二滾滑機構(3)和第三滾滑機構(5)為多組萬象球。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萬向球為承重球或滾動球;萬向球之間的間距為0.2?0.5m,數(shù)量與隔震溝蓋板¢)的寬度相適配。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滾滑機構(4)、第二滾滑機構(3)和第三滾滑機構(5)為設有潤滑層的滑動板。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層為石墨粉層或者聚四氟乙烯層。6.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動套(7)底面和/或內側壁上匹配設置有滑動導軌或滑動槽。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動套(7)底面和/或內側壁上設有潤滑層。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套(7)的凈寬度至少為2倍的隔震溝寬度,并通過螺栓與建筑混凝土板固定連接。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槽(2)鋼板厚度為10_?20_,寬度為150_?300mm。10.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溝蓋板(6)長度至少為2倍的隔震溝寬度,厚度與其受荷載相適配。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建筑隔震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可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該裝置包括隔震溝蓋板、第一滾滑機構、第二滾滑機構、第三滾滑機構、滑動套和滑動槽;滑動槽為側邊開口框狀,其底部設有折鉤狀部,第二滾滑機構和第一滾滑機構分別水平和垂直安裝在所述折鉤狀部上;隔震溝蓋板呈L形,第三滾滑機構水平安裝在其折邊外側部;滑動套與滑動槽間隔距離并相向設置,隔震溝蓋板水平端位于滑動套內,折邊端位于滑動槽內壁與折鉤狀部之間。本發(fā)明提供的自動協(xié)調變形隔震溝裝置,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只能滿足隔震建筑單方向運動,不能滿足多方向運動及扭轉的問題。該隔震溝裝置適用范圍廣,且地震后不需修復或只需較小修復。
【IPC分類】E04B1/98
【公開號】CN105201092
【申請?zhí)枴緾N201510593772
【發(fā)明人】廖云昆, 龍云剛
【申請人】云南震安減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