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建筑材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蜂巢芯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建筑形式中,蜂巢芯樓蓋與其具有以下優(yōu)點:一是施工方便,可直接放置芯模,減少混凝土用量,縮短養(yǎng)護時間,也可以加快施工進度,縮短工期;二是它的承載性能好,適用于大跨度;三是達到相同承載力時混凝土等材料使用少,因而它的自重也小,經濟性較好,板厚比其它結構要薄,還可以增大樓層凈高;四是相比其它肋梁結構,底板使得蜂巢芯樓蓋平整美觀;五是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熱效果,被廣泛運用于現有建筑中。
雖然蜂巢芯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但蜂巢芯在安裝時若不對其施加其他約束,會存在位置穩(wěn)定性差的問題,故現有技術中,為克服將蜂巢芯與鋼筋用鋼絲綁扎時,由于蜂巢芯外表面較為光滑,綁扎可靠性不高的問題,申請?zhí)枮?01510910987.5、發(fā)明創(chuàng)造名稱為一種蜂巢芯箱體的發(fā)明申請文件提供了一種在蜂巢芯側面設置環(huán)形凹槽的技術方案,該方案中,其提供的凹槽可通過鋼絲陷在凹槽里面實現對蜂巢芯可靠的約束。然而以上蜂巢芯結構在制造時,存在蜂巢芯開模難度大、報廢率高的特點。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提出的現有技術中設置有環(huán)形凹槽的蜂巢芯在制造時,存在蜂巢芯開模難度大、報廢率高的特點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蜂巢芯結構。該蜂巢芯結構制造方便,成品率高。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蜂巢芯結構通過以下技術要點來解決問題:一種蜂巢芯結構,包括蜂巢芯本體,所述蜂巢芯本體的側面上還設置有呈環(huán)形的環(huán)槽,所述蜂巢芯本體由上箱體及下箱體拼接而成,且上箱體與下箱體完成拼接后,所形成的接縫位于環(huán)槽的底部;
還包括填充于接縫中的填充層,所述填充層由粘接材料形成或為密封墊。
具體的,以上環(huán)槽即為設置在蜂巢芯本體側面上、用于嵌入約束蜂巢芯在樓板上的位置的鋼絲的槽?,F有整體式結構的蜂巢芯在預制時,由于需要對應的模具上具有與環(huán)槽對應的形變部,故在模具脫模過程中,存在工序復雜、所需模具結構復雜、脫模過程中影響蜂巢芯質量的因素較多的問題。
本方案中,相當于將蜂巢芯本體設置為拼接式結構,同時,通過限定接縫的位置,即在完成上箱體與下箱體拼接后得到完整的環(huán)槽。這樣,在蜂巢芯本體預制時,即在分別預制上箱體和下箱體過程中,單方向脫模即可完成上箱體與下箱體的分離,這樣,有利于簡化脫膜工藝、簡化對應模具的結構,達到提高蜂巢芯本體預制效率,減小報廢率的目的。
進一步的,本方案中,還包括設置于接縫中的填充層,以上填充層用于實現接縫的密封,以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避免由接縫向蜂巢芯內部漏漿,影響工程質量。所述粘接材料可采用建筑中常用的灌漿料、樓板澆筑過程中采用的普通混凝土、粘膠等。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
為保證上箱體與下箱體的連接強度,避免本蜂巢芯結構在轉運、吊裝過程中填充層對接縫的密封性能失效,上箱體及下箱體中均設置有鋼筋網,且上箱體與下箱體兩者的鋼筋網在接縫位置處焊接連接。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以上鋼筋網即由夾設在上箱體或下箱體底板、頂板或側板中的鋼筋筋條組成,設置為以上焊接連接形式,可避免接縫處的結合面在本蜂巢芯結構轉運、吊裝過程中受到過大拉力。
作為一種易于完成上箱體與下箱體拼接的結構方案,所述填充層為密封墊,上箱體與下箱體完成拼接后,接縫處上箱體的鋼筋網與下箱體的鋼筋網位置錯開。本方案中,在完成上述焊接連接時,可先將密封墊夾持在接縫中,而后再通過向上箱體上施加一個壓力,由于設置為如上所述的鋼筋網位置錯開,則此鋼筋網不影響上箱體向下運動,在密封墊產生足夠變形后,完成所述焊接即可完成蜂巢芯本體的拼接。
作為一種易于向密封墊上施加足夠的約束力,以保證密封墊密封性能的實現方式,所述填充層為密封墊,還包括多個箍體,所述上箱體與下箱體兩者的固定通過所述箍體實現。
作為箍體的具體實現方式,各箍體均包括兩塊壓板及兩根對拉螺桿,各壓板的兩側均設置有螺栓孔,各對拉螺桿的兩端分別穿入不同壓板的螺栓孔中圍成呈矩形的箍體。本方案中,可通過對拉螺桿上的螺帽,改變各箍體上壓板的間距,以使得密封墊獲得足夠的壓縮變形。
為方便蜂巢芯本體的吊裝,還包括設置于蜂巢芯本體上端面上的吊耳。
為減小吊裝過程中接縫中結合面所受的拉力,避免填充層對蜂巢芯本體的內部空間密封失效,所述下箱體中設置有鋼筋網,所述吊耳與下箱體中的鋼筋網固定連接。
作為吊耳的具體安裝形式,所述上箱體包括頂板及呈環(huán)狀的圍板,所述圍板與頂板為一體式結構,所述吊耳由頂板的中部位置伸出,且吊耳與其伸出位置周圍的頂板之間還設置有澆筑體。以上吊耳的位置方便保證其位于蜂巢芯本體重心的正上方,在制作時,首先可在所述頂板上預留用于吊耳穿過的孔,在吊耳穿過后,在所述孔中澆筑灌封料得到所述澆筑體,以避免在樓板混凝土澆筑時,由吊耳周圍向蜂巢芯內部漏漿,即保證蜂巢芯內部空間的密封性。以上灌漿料可采用與樓板澆筑用混凝土或其他配比的混凝土。
為避免本蜂巢芯結構受力時,環(huán)槽位置處應力集中,所述環(huán)槽的截面呈半橢圓形或半圓形。
為提高本蜂巢芯結構的耐火性能,所述蜂巢芯本體的各面的外表面上均敷設有耐火材料。
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相當于將蜂巢芯本體設置為拼接式結構,同時,通過限定接縫的位置,即在完成上箱體與下箱體拼接后得到完整的環(huán)槽。這樣,在蜂巢芯本體預制時,即在分別預制上箱體和下箱體過程中,單方向脫模即可完成上箱體與下箱體的分離,這樣,有利于簡化脫膜工藝、簡化對應模具的結構,達到提高蜂巢芯本體預制效率,減小報廢率的目的。
進一步的,本方案中,還包括設置于接縫中的填充層,以上填充層用于實現接縫的密封,以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避免由接縫向蜂巢芯內部漏漿,影響工程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蜂巢芯結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蜂巢芯結構一個具體采用箍體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蜂巢芯結構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環(huán)槽位置處的局部結構剖視圖。
圖中的編號依次為:1、對拉螺桿,2、上箱體,3、下箱體,4、環(huán)槽,5、鋼筋網,6、接縫,7、吊耳,8、壓板,9、澆筑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是本發(fā)明的結構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蜂巢芯結構,包括蜂巢芯本體,所述蜂巢芯本體的側面上還設置有呈環(huán)形的環(huán)槽4,所述蜂巢芯本體由上箱體2及下箱體3拼接而成,且上箱體2與下箱體3完成拼接后,所形成的接縫6位于環(huán)槽4的底部;
還包括填充于接縫6中的填充層,所述填充層由粘接材料形成或為密封墊。
具體的,以上環(huán)槽4即為設置在蜂巢芯本體側面上、用于嵌入約束蜂巢芯在樓板上的位置的鋼絲的槽。現有整體式結構的蜂巢芯在預制時,由于需要對應的模具上具有與環(huán)槽4對應的形變部,故在模具脫模過程中,存在工序復雜、所需模具結構復雜、脫模過程中影響蜂巢芯質量的因素較多的問題。
本方案中,相當于將蜂巢芯本體設置為拼接式結構,同時,通過限定接縫6的位置,即在完成上箱體2與下箱體3拼接后得到完整的環(huán)槽4。這樣,在蜂巢芯本體預制時,即在分別預制上箱體2和下箱體3過程中,單方向脫模即可完成上箱體2與下箱體3的分離,這樣,有利于簡化脫膜工藝、簡化對應模具的結構,達到提高蜂巢芯本體預制效率,減小報廢率的目的。
進一步的,本方案中,還包括設置于接縫6中的填充層,以上填充層用于實現接縫6的密封,以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避免由接縫6向蜂巢芯內部漏漿,影響工程質量。所述粘接材料可采用建筑中常用的灌漿料、樓板澆筑過程中采用的普通混凝土、粘膠等。
實施例2: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作進一步限定:為保證上箱體2與下箱體3的連接強度,避免本蜂巢芯結構在轉運、吊裝過程中填充層對接縫6的密封性能失效,上箱體2及下箱體3中均設置有鋼筋網5,且上箱體2與下箱體3兩者的鋼筋網5在接縫6位置處焊接連接。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以上鋼筋網5即由夾設在上箱體2或下箱體3底板、頂板或側板中的鋼筋筋條組成,設置為以上焊接連接形式,可避免接縫6處的結合面在本蜂巢芯結構轉運、吊裝過程中受到過大拉力。
作為一種易于完成上箱體2與下箱體3拼接的結構方案,所述填充層為密封墊,上箱體2與下箱體3完成拼接后,接縫6處上箱體2的鋼筋網5與下箱體3的鋼筋網5位置錯開。本方案中,在完成上述焊接連接時,可先將密封墊夾持在接縫6中,而后再通過向上箱體2上施加一個壓力,由于設置為如上所述的鋼筋網5位置錯開,則此鋼筋網5不影響上箱體2向下運動,在密封墊產生足夠變形后,完成所述焊接即可完成蜂巢芯本體的拼接。
作為一種易于向密封墊上施加足夠的約束力,以保證密封墊密封性能的實現方式,所述填充層為密封墊,還包括多個箍體,所述上箱體2與下箱體3兩者的固定通過所述箍體實現。
作為箍體的具體實現方式,各箍體均包括兩塊壓板8及兩根對拉螺桿1,各壓板8的兩側均設置有螺栓孔,各對拉螺桿1的兩端分別穿入不同壓板8的螺栓孔中圍成呈矩形的箍體。本方案中,可通過對拉螺桿1上的螺帽,改變各箍體上壓板8的間距,以使得密封墊獲得足夠的壓縮變形。
為方便蜂巢芯本體的吊裝,還包括設置于蜂巢芯本體上端面上的吊耳7。
為減小吊裝過程中接縫6中結合面所受的拉力,避免填充層對蜂巢芯本體的內部空間密封失效,所述下箱體3中設置有鋼筋網5,所述吊耳7與下箱體3中的鋼筋網5固定連接。
作為吊耳7的具體安裝形式,所述上箱體2包括頂板及呈環(huán)狀的圍板,所述圍板與頂板為一體式結構,所述吊耳7由頂板的中部位置伸出,且吊耳7與其伸出位置周圍的頂板之間還設置有澆筑體9。以上吊耳7的位置方便保證其位于蜂巢芯本體重心的正上方,在制作時,首先可在所述頂板上預留用于吊耳7穿過的孔,在吊耳7穿過后,在所述孔中澆筑灌封料得到所述澆筑體9,以避免在樓板混凝土澆筑時,由吊耳7周圍向蜂巢芯內部漏漿,即保證蜂巢芯內部空間的密封性。以上灌漿料可采用與樓板澆筑用混凝土或其他配比的混凝土。
實施例3:
本實施例在以上任意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任意一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限定,如圖1至圖3所示,為避免本蜂巢芯結構受力時,環(huán)槽4位置處應力集中,所述環(huán)槽4的截面呈半橢圓形或半圓形。
為提高本蜂巢芯結構的耐火性能,所述蜂巢芯本體的各面的外表面上均敷設有耐火材料。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實施方式,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