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健身器材用的套管結構及健身器材。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健身,健身器材無論是家用還是健身場所用,都已經(jīng)越來越普及。現(xiàn)有的健身器材中,為了適應不同人群的使用和方便收納的目的,往往在部位間采用活動式連接,以便在使用時調(diào)節(jié)健身器材的高度,以達到不同的訓練強度,但健身器材部件間的活動連接方式往往存在連接不牢固的缺陷,在使用者多次鍛煉后,會出現(xiàn)部件松動或者承重能力下降的情況,讓使用者感到不安,嚴重時還會損壞器材,尤其是對于體重較大的人群,其牢固性和承重性能遠遠不夠。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連接更加牢固,不晃動、不易損壞、安全可靠的健身器材用的套管結構及其健身器材。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
一種健身器材用的套管結構,用于健身器材部件間的伸縮定位,包括相互套接的內(nèi)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和內(nèi)套管上均對應開有多個定位孔,所述內(nèi)套管和外套管通過定位銷結合鎖緊螺母進行定位固定,所述外套管兩側具有加固凹槽,所述加固凹槽與所述內(nèi)套管的外壁相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外套管兩側的加固凹槽為弧形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外套管定位孔的孔徑大于或等于內(nèi)套管定位孔的孔徑,所述外套管定位孔為方形孔,所述定位銷遠離鎖緊螺母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外套管定位孔對應的方形卡塊。
一種健身器材,所述健身器材部件間的伸縮定位采用上述的套管結構。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套管結構的外套管兩側的加固凹槽,可以在調(diào)節(jié)完健身器材的高度后,在定位銷和鎖緊螺母的基礎上,進一步限定、夾緊內(nèi)套管,使外套管和內(nèi)套管的位置相對固定,不會在使用過程中產(chǎn)生晃動;并進一步提高健身器材的承重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健身器材用的套管結構;
圖2為圖1套管結構的C-C剖面圖;
圖3為圖1套管結構的D-D剖面圖;
圖4為圖1套管結構的A處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仰臥板的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健身單車的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啞鈴凳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4所示,一種健身器材用的套管結構,包括相互套接的內(nèi)套管31和外套管32,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上均對應開有多個定位孔,所述外套管32的定位孔為方形定位孔,所述內(nèi)套管31的定位孔為方形或圓形定位孔,所述外套管32定位孔的孔徑大于或等于內(nèi)套管31定位孔的孔徑,所述內(nèi)套管31和外套管32通過定位銷4穿過外套管32定位孔和內(nèi)套管31定位孔,結合鎖緊螺母5進行定位固定。
所述外套管32兩側具有加固凹槽321,所述加固凹槽321與所述內(nèi)套管31的外壁相接觸,所述外套管32兩側的加固凹槽321優(yōu)選為弧形凹槽。
所述加固凹槽321能夠對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在被定位銷4和鎖緊螺母5定位固定后,進一步加固、固定,限定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的相對位置,減少器材在使用過程中產(chǎn)生晃動的情況,進一步提高健身器材的承重能力。
所述定位銷4遠離鎖緊螺母5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外套管32定位孔對應的方形卡塊41,當所述定位銷4和鎖緊螺母5定位好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的高度時,所述方形卡塊41嵌入所述外套管32的定位孔內(nèi)。
實施例二
如圖5所示,一種仰臥板,包括腰背板1、用于固定所述腰背板1的前支桿(圖中未示出)、與所述前支桿(圖中未示出)連接的后支桿3。所述前支桿(圖中未示出)和后支桿3優(yōu)選為方形鋼管,所述前支桿(圖中未示出)優(yōu)選為弧形桿,所述后支桿3優(yōu)選為直桿。
所述后支桿3包括如圖1-4中所示的相互套接的內(nèi)套管31和外套管32,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上均對應開有多個定位孔,所述外套管32的定位孔為方形定位孔,所述內(nèi)套管31的定位孔為方形或圓形定位孔,所述外套管32定位孔的孔徑大于或等于內(nèi)套管31定位孔的孔徑,所述內(nèi)套管31和外套管32通過定位銷4穿過外套管32定位孔和內(nèi)套管31定位孔,結合鎖緊螺母5進行定位固定。
所述外套管32兩側具有加固凹槽321,所述加固凹槽321與所述內(nèi)套管31的外壁相接觸,所述外套管32兩側的加固凹槽321優(yōu)選為弧形凹槽。
所述加固凹槽321能夠對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在被定位銷4和鎖緊螺母5定位固定后,進一步加固、固定,限定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的相對位置,減少仰臥板在使用過程中產(chǎn)生晃動的情況,進一步提高仰臥板的承重能力。
所述定位銷4遠離鎖緊螺母5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外套管32定位孔對應的方形卡塊41,當所述定位銷4和鎖緊螺母5定位好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的高度時,所述方形卡塊41嵌入所述外套管32的定位孔內(nèi)。
實施例三
如圖6所示,一種健身單車,包括底座1、安裝在底座1上的車架3、設置在所述車架3前端的飛輪2、設置在所述車架3后端的腳蹬6和坐墊7,所述車架3前端包括如圖1-4所示的相互套接的內(nèi)套管31和外套管32,所述內(nèi)套管31連接有車把手8。
如圖1-4所示,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上均對應開有多個定位孔,所述外套管32的定位孔為方形定位孔,所述內(nèi)套管31的定位孔為方形或圓形定位孔,所述外套管32定位孔的孔徑大于或等于內(nèi)套管31定位孔的孔徑,所述內(nèi)套管31和外套管32通過定位銷4穿過外套管32定位孔和內(nèi)套管31定位孔,結合鎖緊螺母5進行定位固定。
所述外套管32兩側具有加固凹槽321,所述加固凹槽321與所述內(nèi)套管31的外壁相接觸,所述外套管32兩側的加固凹槽321優(yōu)選為弧形凹槽。
所述加固凹槽321能夠對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在被定位銷4和鎖緊螺母5定位固定后,進一步加固、固定,限定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的相對位置,減少健身單車在使用過程中車把手產(chǎn)生的晃動情況,進一步提高健身單車的車把手的穩(wěn)定性。
所述定位銷4遠離鎖緊螺母5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外套管32定位孔對應的方形卡塊41,當所述定位銷4和鎖緊螺母5定位好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的高度時,所述方形卡塊41嵌入所述外套管32的定位孔內(nèi)。
實施例四
如圖7所示,一種啞鈴凳,包括前支架3和后支架2,所述后支架2上連接有坐墊6和背墊7,所述前支架3包括如圖1-4所示的相互套接的內(nèi)套管31和外套管32,所述后支架2連接在所述前支架3的外套管32上,所述前支架3和所述后支架2分別連接有支架墊1。
如圖1-4所示,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上均對應開有多個定位孔,所述外套管32的定位孔為方形定位孔,所述內(nèi)套管31的定位孔為方形或圓形定位孔,所述外套管32定位孔的孔徑大于或等于內(nèi)套管31定位孔的孔徑,所述內(nèi)套管31和外套管32通過定位銷4穿過外套管32定位孔和內(nèi)套管31定位孔,結合鎖緊螺母5進行定位固定。
所述外套管32兩側具有加固凹槽321,所述加固凹槽321與所述內(nèi)套管31的外壁相接觸,所述外套管32兩側的加固凹槽321優(yōu)選為弧形凹槽。
所述加固凹槽321能夠對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在被定位銷4和鎖緊螺母5定位固定后,進一步加固、固定,限定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的相對位置,減少啞鈴凳在使用過程中產(chǎn)生的晃動情況,進一步提高啞鈴凳的承重能力。
所述定位銷4遠離鎖緊螺母5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外套管32定位孔對應的方形卡塊41,當所述定位銷4和鎖緊螺母5定位好所述外套管32和內(nèi)套管31的高度時,所述方形卡塊41嵌入所述外套管32的定位孔內(nèi)。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形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