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一個軌道導引的玩具車的電流引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如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一個玩具車的電流引取裝置。
背景技術:
由EP 0 933 106 B1已知一種導向裝置,用于一個通過一個電機驅動的用于軌道導引賽車跑道的行駛玩具,其中在一個位于前軸前面的車頭部位里面具有一個萬向節(jié),它在車架的一個支架與導向裝置的一個支架之間起作用。在導向裝置的支架上具有一個與賽車跑道的導向槽共同起作用的滑動板和由接觸刷構成的以及由賽車跑道供電的電刷。
由DE 679 07 025 T2給出一個電驅動的玩具車,它具有一個由車輪支承的車架,在其中裝入一個電機。在車頭中一個導向裝置與車架連接,該導向裝置通過一個扁平榫銷伸進一個為玩具車確定的行駛軌道的一個導向槽里面。該扁平榫銷圍繞一個垂直軸線可擺動地構成。在導向裝置上安置電刷,它們與行駛軌道的導電匯流排處于持續(xù)的接觸。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一個軌道導引的玩具車的電流引取裝置上采取這樣的預防措施,使所述接觸元件以有利的方式組合到玩具車的電流引取裝置里面并總是功能正確的對準一個行駛軌道的匯流排,所述玩具車在行駛軌道上運行。
按照本發(fā)明這個目的通過權利要求1的特征得以實現。構成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在從屬權利要求中給出。
通過本發(fā)明實現的主要優(yōu)點是,所述玩具車的電流引取裝置包括一個可以方便操作的更換單元,通過它可以不費事地替換接觸元件,這些接觸元件因為與行駛軌道的匯流排處于滑動連接因而是磨損部件。所述外殼和滑塊通過易于加工的部件構成,其中該滑塊具有一個顯著的功能。這一點也適用于具有止動元件的卡鎖,它不僅使滑塊可靠地保持位置,而且通常加工到更換單元的外殼里面。所述具有外殼和滑塊的更換單元能夠在結構上以有利的方式與玩具車的一個導向裝置連接,它們一起安置在玩具車的車頭里面非常節(jié)省空間。最后,圍繞一個垂直旋轉軸線可擺動的導向裝置與一個復位裝置共同起作用,該復位裝置使上述的導向裝置從角位移動地尋找到一個基本位置,由此可以毫無問題地放置玩具車或者說離開行駛軌道。
在附圖中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在下面詳細地描述該實施例。附圖中圖1為一個按照本發(fā)明的具有電流引取裝置的玩具車的車架立體圖,圖2為圖1的分解圖,圖3為圖2中細節(jié)X的分解圖,圖4以放大比例示出圖3中的細節(jié)Y。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個玩具車1為了運行在一個行駛軌道2上構成并具有一個車架3,它由前輪5和6以及后輪7和8支承。所述行駛軌道2配有匯流排9和10和一個滑動槽11,該滑動槽與設置在玩具車1的車頭里面的導向裝置Fe共同起作用。一個電機15通過具有所述匯流排9和10和一個帶狀接觸部件12和13(見圖4)的電流引取裝置14供電,該電機垂直于車縱向A-A裝入到車架3里面并通過中間連接或一個正齒輪聯(lián)動機構Sg驅動后輪7和8。
與匯流排9和10位于滑動連接的接觸元件12和13裝進一個更換單元16里面并因為是磨損部件可以輕松地替換。所述更換單元16(見圖4)與電流引取裝置14連接并包括一個基本矩形的具有一個抽屜形滑塊19的外殼17,外殼的長邊18和18’垂直于車縱向A-A延伸。在外殼16與滑塊19之間固定接觸元件12和13。所述滑塊19和外殼17與玩具車的中心縱向平面B-B對稱,其中所述滑塊19在中心縱向平面B-B兩側具有支承榫銷20和21以及容納縫隙22和23。所述相對彎曲的接觸元件12和13具有一個U形形狀,以便圍繞支承榫銷20和21導引并且通過接觸凸起24,25以及26,27頂入容納縫隙22和23;所述接觸凸起24和25頂靠在行駛軌道2的匯流排9和10上。所述滑塊19的支承榫銷20和21為板狀并在長邊28和29上被外殼17的一個水平外殼壁32的U形容納體30和31包圍。在所述外殼壁32的第一前面33上向著中心縱向平面B-B兩側具有固定縫隙34和35,安置在所述滑塊19的第二前面36上且對準外殼壁32方向的固定榫銷37和38插進該固定縫隙里面。一個卡鎖39在滑塊19與由塑料制成的外殼17之間起作用,該卡鎖在外殼壁32上具有一個彈性的止動部件40,它使滑塊19在滑出方向C上固定。所述止動部件40通過平行于中心縱向平面B-B延伸的切口42和43構成,并在所述止動部件40的一個自由端43上具有一個支承在滑塊19上的止動棱邊44。
用于接觸元件12和13的更換單元16在結構上與玩具車1的導向裝置Fe連接,它通過一個豎直的導向板45嵌入行駛軌道2的滑槽11里面。所述導向板45設置在滑塊19上,并且以所述滑塊19具有一個T形外形的方式。
所述導向裝置Fe可以圍繞一個垂直旋轉軸線46擺動并與一個彈性的復位裝置47共同起作用,該復位裝置使導向裝置Fe從角位WsI和WsII移動地尋找到一個基本位置Gs。為此所述復位裝置47包括一個彈簧絲裝置48,它在外殼16(17)與車架3之間起作用。所述彈簧絲裝置48具有兩個與中心縱向平面B-B以相同距離延伸的彈簧絲49和50,它們一端與外殼17連接而另一端固定在車架3的管體51和52或車架3的一個擺動臂53里面。所述擺動臂53和導向裝置Fe的組成部分圍繞一個水平旋轉軸線54可旋轉地支承在車架3上,其中所述擺動臂53具有一個后端的臂件55和一個前端的臂件56,它們通過一個圍繞垂直旋轉軸線46的螺栓連接57保持位置。所述后端的臂件55具有一個具有側腿壁58和59和一個連接壁60的U形外形。在所述臂件55的內側61在側腿壁58與59之間的拐角處敷設管體51和52。只有所述彈簧絲49和50和管體51和52由金屬制成并且構成接觸元件12和13與電機15之間的電流傳遞元件。
權利要求
1.用于一個軌道導引的玩具車的電流引取裝置,該玩具車能夠運行在一個行駛軌道上,由一個安裝在一個車架中的電機驅動并且具有一個支承電機的行駛機構,其中所述電流引取裝置具有帶狀的接觸元件,它們與行駛軌道的匯流排共同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靠在行駛軌道(2)的匯流排(9和10)上的接觸元件(12和13)由一個更換單元(16)支承,這些接觸元件與電流引取裝置(14)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流引取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接觸元件(12和13)的所述更換單元(16)具有一個外殼(17),該外殼具有一個抽屜形的滑塊(19),其中在滑塊(19)與外殼(17)之間固定包括接觸凸起(24)的接觸元件(12和13)。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流引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19)包括支承榫銷(20和21)和容納縫隙(22和23),其中所述帶狀且一個U形外形的接觸元件(12和13)圍繞支承榫銷(20和21)導引并且通過接觸凸起(24,25和26,27)頂入容納縫隙(22和23)。
4.如權利要求2和3所述的電流引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狀支承榫銷(20和21)在長邊(28和29)上由外殼(17)的一個水平外殼壁(32)的U形容納體(30和31)包圍。
5.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電流引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壁(32)在第一前面(33)上具有固定縫隙(34和35),安置在滑塊(19)的第二前面(36)上的固定榫銷(37和38)伸進固定縫隙。
6.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電流引取裝置,其特征在于,一個卡鎖(39)在滑塊(19)與外殼(17)之間起作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流引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鎖(39)在外殼壁(32)上具有一個彈性止動部件(40),它使滑塊(19)在滑出方向(C)上固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流引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動部件(40)通過間隔距離的切口(41和42)包括在外殼壁(32)里面,其中在止動部件(40)的一個自由端(43)上具有一個止動棱邊(44)。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流引取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于電流引取裝置(14)接觸元件(12和13)的所述更換單元(16)在結構上與玩具車(1)的一個導向裝置(Fe)連接,該導向裝置(Fe)通過一個豎直的導向板(45)嵌入行駛軌道(2)的一個滑動槽(11)里面。
10.如權利要求2,4和9所述的電流引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裝置(Fe)的導向板(45)安置在滑塊(19)上,其中所述導向板(45)和滑塊(19)具有一個T形的外形。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電流引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裝置(Fe)可以圍繞一個垂直的旋轉軸線(46)擺動并且與一個最好彈性的復位裝置(47)共同起作用,該復位裝置使導向裝置(Fe)從角位(WsI和WsII)移動地尋找到一個基本位置(Gs)。
12.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電流引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裝置(47)包括一個彈簧絲裝置(48),它在外殼(7)與車架(3)的一個擺動臂(53)之間起作用。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流引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絲裝置(48)包括兩個與玩具車(1)的一個中心縱向平面(B-B)以相同距離延伸的彈簧絲(49和50),它們一端與外殼(17)連接而另一端固定在擺動臂(53)的管體(51和52)里面。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流引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絲(49和50)和管體(51和52)作為電流傳遞元件連接到接觸元件(12和13)上。
全文摘要
這種電流引取裝置適用于一個軌道導引的玩具車,該玩具車那個運行在一個行駛軌道上,由一個安裝在一個車架中的電機驅動并且具有一個支承電機的行駛機構,其中所述電流引取裝置具有帶狀的接觸元件,它們與行駛軌道的匯流排共同工作。為了使所述電流引取裝置最佳化,所述頂靠在行駛軌道的匯流排上的接觸元件由一個更換單元支承,這些接觸元件與電流引取裝置連接。
文檔編號A63H17/00GK1666806SQ20051005473
公開日2005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3月11日
發(fā)明者R·克雷納, U·魯特 申請人:F.波爾希名譽工學博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