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在體皮膚光透過率測量用光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尤指一種在體皮膚光透過率測量用光針。
現(xiàn)在臨床使用一種血管內(nèi)弱激光照射治療方法,需對病人進行靜脈穿刺,井將激光輸出端置留血管內(nèi)一小時,病人不易耐受,而且存在感染和損傷血管的危險,考慮如果能測量出皮膚的弱激光透過率,就可以在體外定量補償照射而無需進行穿刺,然而至今對皮膚光透過率的測量均是以分離的離體皮膚標本得到的,因離體標本的形態(tài)、功能相對在體皮膚均發(fā)生很大變化,所以這種測量是不夠準確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不分離皮膚,就能測量出血管至皮膚的光透過率,然后在體外用較大功率的激光進行補償照射,達到治療,其結構十分簡單而有實效的在體皮膚光透過率測量用光針。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在體皮膚光透過率測量用光針由托柄,細針,保護層組成,其特征在于細針包容在保護層內(nèi),細針一端入光,另一端通過一個折反射裝置使光從細針側面垂直射出并與保護層上的出光口相對應。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使用本創(chuàng)作的光針付作用小,病人無痛苦,療效好,操作更加方便與安全,同時在基礎醫(yī)學上這是首次完成了光透過率的在體測量方法。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通過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測量示意圖(一)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測量示意圖(二)參見圖1一種在體皮膚光透過率測量用光針由托柄1,細針2,保護層3組成,其特征在于細針2包容在保護層3內(nèi),細針2一端入光,另一端通過一個折反射裝置4使光從細針2側面垂直射出并與保護層3上的出光口5相對應。另外保護層3的一端為托柄1,以便手持光針。
細針2為透明光學材料制成,光針的直徑為0.05-5毫米,上述折反射裝置4為一個α=15°-75°的傾斜面構成。
參見圖2第一種測量方法將光針置于皮膚6下方,在皮膚表面對應處用光功率計7測量,由公式γ=I2/I1×100%,即可求出皮膚的光透過率,其中I1是光針插入皮膚前測得的光功率,I2為光針插入皮膚后透過皮膚測得的光功率。然后依光透過率的值,選用激光強度A,在體外進行補償照射,達到治療的目的。
參見圖3第二種測量方法,將光針插入人體血管8內(nèi),同樣可測得血管8至皮膚6的光透過率,并反應在光功率計7上,測量出光透過率,實現(xiàn)對人體的治療功效。
權利要求1.一種在體皮膚光透過率測量用光針由托柄,細針,保護層組成,其特征在于細針包容在保護層內(nèi),細針一端入光,另一端通過一個折反射裝置使光從細針側面垂直射出并與保護層上的出光口相對應。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體皮膚光透過率測量用光針,其特征在于光針的直徑為0.05~5毫米。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體皮膚光透過率測量用光針,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反射裝置為一個α=15°-75°的傾斜面構成。
專利摘要一種在體皮膚光透過率測量用光針由托柄,細針,保護層組成,其特征在于:細針包容在保護層內(nèi),細針一端入光,另一端通過一個折反射裝置使光從細針側面垂直射出并與保護層上的出光口相對應。這種光針不需分離皮膚即可測得血管至皮膚的光透過率,這在基礎醫(yī)學上首次完成了光透過率的在體測量方法。
文檔編號A61B6/00GK2292521SQ9620011
公開日1998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1996年1月2日 優(yōu)先權日1996年1月2日
發(fā)明者王小兵, 趙青玉, 趙易, 劉萍 申請人:王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