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醫(yī)藥技術(shù)領(lǐng)域,特別是一種多對多種癥狀具有療效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衍生中藥組合物和制品。
技術(shù)背景
理中湯首見于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中,主治太陰虛寒,功在溫中祛寒,補氣健脾。是臨床常用的方劑之一?!秱摗分杏涊d有理中丸方:“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各三兩。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shù)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shù)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督饏T要略》稱為人參湯。在兩本古書中關(guān)于理中湯/丸的記載原文如下:
“霍亂,頭痛發(fā)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傷寒論·辨霍亂病脈證并治》)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dāng)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傷寒論·辨陰陽易差后勞復(fù)病脈證并治》)
“胸痹心中痞,留氣結(jié)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自古不斷有學(xué)者對其進行各個方面的研究,袁琛皓等發(fā)表的“理中湯古今不同用量對脾陽虛小鼠臟器系數(shù)影響”2014研究了不同用量的方劑的藥效差異;還有學(xué)者對該方劑的劑型制備工藝進行了研究,在中國發(fā)明專利申請200910263155.3“一種理中湯整合型新劑型制備技術(shù)”公開了一種新的理中湯劑型,有助于提高藥物的靶向性,和緩釋性,可制成人體皮膚貼劑等。
然而,在拓展理中湯的適應(yīng)癥方面,很少見到報道。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品,其脫胎于經(jīng)典方理中湯,但其組方含義,適用范圍完全不同于理中湯。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
一種對多種癥狀具有療效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1-3重量份的原料藥a,0.6-1.5重量份的原料藥b、0.6-1.5重量份的原料藥c和0-1.5重量份的原料藥d組成;
所述原料藥a為炙甘草生甘草、大棗和/或薏米;
所述原料藥b為紅參;
所述原料藥c為炒白術(shù);
所述原料藥d為干姜、炮姜或茯苓;
所述多種癥狀包括冠心病、高脂血癥、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壓病、ⅱ型糖尿病、心臟神經(jīng)官能癥、皮膚病、月經(jīng)病、疼痛性疾病、便秘、失眠、頸椎、腰椎病、感冒、慢性支氣管炎、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甲亢、神經(jīng)性震顫、遺精、陽痿、小兒多動癥、抑郁癥、更年期綜合征、慢性結(jié)腸炎、慢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腫瘤康復(fù)、周圍神經(jīng)病、慢性泌尿性感染、過敏性疾病、帶狀皰疹、腦血管病、血液病。
優(yōu)選地,由1-3重量份的原料藥a,0.6-1.5重量份的原料藥b、0.6-1.5重量份的原料藥c和0.6-1.5重量份的原料藥d組成。
優(yōu)選地,所述的多適應(yīng)癥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1-3重量份的原料藥a,1重量份的原料藥b、1重量份的原料藥c和1重量份的原料藥d組成。
一種中藥組合物,是在所述的對多種癥狀具有療效的中藥組合物中添加以下任一組輔助原料藥而得
荊芥和防風(fēng);紅曲;三棱和莪術(shù);澤瀉和澤蘭;郁金;巴戟天;枸杞子和淫羊藿;巴戟天和淫羊藿;葛根;藿香和佩蘭;沙參和麥冬;黃芪;白術(shù);茯神;半夏;肉蓯蓉;杜仲和牛膝;丁香和柿蒂;茯苓和澤瀉;辛夷和蒼耳子;旋復(fù)花和代赭石;天麻;地榆和槐角;延胡索;紅花和益母草;土茯苓;紫苑和款冬;麻黃和杏仁;半夏和桔梗;射干和麻黃;當(dāng)歸;丹參和紅花;麥冬和五味子;紅參;郁金和合歡花;合歡花;黃芪、女貞子和補骨脂;蜜麻黃或生麻黃;阿膠;當(dāng)歸;白芍;片姜黃;細(xì)辛;肉桂;伸筋草;巴戟天;山茱萸;熟地黃;生地黃;穿山甲;龜板;鱉甲;黨參;人參;三七;木香;威靈仙;水蛭;全蝎;蜈蚣;合歡皮;酸棗仁;枳實;絞股藍(lán);黃楊寧;紫苑;鹿角膠;龜板膠;桃仁;地龍;枳椇子;菟絲子;鎖陽;分心木。
優(yōu)選地,所述輔助原料藥的重量份為:
荊芥0.6-1.5重量份和防風(fēng)0.6-1.5重量份;
紅曲0.6-1.5重量份;
三棱0.6-1.5重量份和莪術(shù)0.6-1.5重量份;
澤瀉0.6-1.5重量份和澤蘭0.6-1.5重量份;
郁金0.6-1.5重量份;
巴戟天0.6-1.5重量份;
枸杞子0.6-1.5重量份和淫羊藿0.6-1.5重量份;
巴戟天0.6-1.5重量份和淫羊藿0.6-1.5重量份;
葛根0.8-1.2重量份;
藿香0.6-1.5重量份和佩蘭0.6-1.5重量份;
沙參0.6-1.5量重量份和麥冬0.6-1.5重量份;
黃芪0.6-1.5重量份;
白術(shù)0.6-1.5重量份;
茯神0.6-1.5重量份;
半夏0.6-1.5重量份;
肉蓯蓉0.6-1.5重量份;
杜仲0.6-1.5重量份和牛膝0.6-1.5重量份;
丁香0.6-1.0重量份和柿蒂0.6-1.0重量份;
茯苓0.6-1.5重量份和澤瀉0.6-1.5重量份;
辛夷0.6-1.0重量份和蒼耳子0.6-1.0重量份;
旋復(fù)花0.6-1.5重量份和代赭石重0.6-3量重量份;
天麻0.6-2重量份;
地榆0.6-1.5重量份和槐角0.6-1.5重量份;
元胡0.6-1.5重量份;
紅花0.6-1.5重量份和益母草0.6-1.5重量份;
土茯苓0.6-1.5重量份;
紫苑0.6-1.5重量份和款冬0.6-1.5重量份;
麻黃0.6-1.0重量份和杏仁0.6-1.5重量份;
半夏0.6-1.5重量份和桔梗0.6-1.5重量份;
射干0.6-1.5重量份和麻黃0.6-1.0重量份;
當(dāng)歸0.6-1.5重量份;
丹參0.6-1.5重量份和紅花0.6-1.5重量份;
麥冬0.6-1.5重量份和五味子重0.6-1.5量重量份;
紅參0.6-1.5重量份;
郁金0.6-1.5重量份和合歡花0.6-1.5重量份。
合歡花0.6-1.5重量份
黃芪0.6-1.5重量份、女貞子0.6-1.5重量份、補骨脂0.6-1.5重量份;
蜜麻黃或生麻黃0.6-1.5重量份;
阿膠0.6-1.5重量份;
當(dāng)歸0.6-1.5重量份;白芍0.6-1.5重量份;
片姜黃0.6-1.5重量份;
細(xì)辛0.3-0.6重量份;
肉桂0.6-1.5重量份;
伸筋草0.6-1.5重量份;
巴戟天0.6-1.5重量份;
山茱萸0.6-1.5重量份;
熟地黃0.6-1.5重量份;
生地黃0.6-1.5重量份;
穿山甲0.6-1.5重量份;
龜板0.6-1.5重量份;
鱉甲0.6-1.5重量份;
黨參0.6-1.5重量份;
人參0.6-1.5重量份;
三七0.6-1.5重量份;
木香0.6-1.5重量份;
威靈仙0.6-1.5重量份;
水蛭0.6-1.5重量份;
全蝎0.6-1.5重量份;
蜈蚣0.6-1.5重量份;
合歡皮0.6-1.5重量份;
酸棗仁0.6-1.5重量份;
枳實0.6-1.5重量份;
絞股藍(lán)0.6-1.5重量份;
黃楊寧0.6-1.5重量份;
紫苑0.6-1.5重量份;
鹿角膠0.6-1.5重量份;
龜板膠0.6-1.5重量份;
桃仁0.6-1.5重量份;
地龍0.6-1.5重量份;
枳椇子0.6-1.5重量份;
菟絲子0.6-1.5重量份;
鎖陽0.6-1.5重量份;
分心木0.6-1.5重量份。
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基于上述對多種癥狀具有療效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衍生的中藥組合物為原料,提供一系列中藥制品。
優(yōu)選地,所述的中藥制品的劑型為口服湯劑、散劑、顆粒劑、丸劑、片劑、膠囊、提取液、外用劑型。
優(yōu)選地,所述的中藥制品還包含用于制備所需劑型的可接受的輔料。
本發(fā)明還請求保護上述中藥制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步驟中包括對所述原料進行煎煮制得中藥水提取液。
優(yōu)選地。在制備步驟中,包括對所述紅參先煎煮至少15分鐘,然后再加入其余原料進行煎煮。
張仲景的《傷寒論》中記載的理中丸,理中丸“理中焦也”,主治太陰虛寒,功在溫中祛寒,補氣健脾。其中所用的人參,現(xiàn)今已不存在。后世一般用東北人參或用黨參代之,但黨參與東北人參本不是一科,黨參為桔??疲鴸|北人參即俗稱人參是五加科,黨參健脾胃,補中氣,但補益之力弱于人參。后世《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人參“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黨參多無此功。而在五加科的人參中,后世所用也不盡相同,有些記載用的是生曬參或用紅參。東北人參(人參)從地里挖出洗凈曬干后稱為生曬參或白參;東北人參(人參)經(jīng)沸水浸燙后浸糖汁中取出曬干稱為紅參。所以生曬參和紅參相比,一個是生品,一個是熟品,如前所述,中藥炮制熟品偏補,生品偏瀉,生品多偏散,熟品多偏固斂,所以兩者不盡相同。
本發(fā)明提供的中藥組合物(觀復(fù)湯),脫胎于理中湯,由炙甘草或紅棗、紅參、炒白術(shù),茯苓、干姜組成,劑量比例是:1-1.5:1:1:1。本發(fā)明的觀復(fù)湯將理中湯的人參或黨參換成了紅參,且不再作為君藥。將白朮換為炒白術(shù),使得本發(fā)明的觀復(fù)湯相對更為收斂溫補。從中藥炮制上講,一般是熟品偏補,生品偏瀉;生品多偏散,熟品多偏固斂。如生地黃和熟地黃,《本草綱目》說“地黃生則大寒,而涼血,血熱者需用之,熟則微溫,而補腎,血衰者需用之”。再如生甘草和炙甘草、生白術(shù)和炒白術(shù)、生白芍和炒白芍、生首烏與熟首烏等等。因此相對于白朮,炒白術(shù)多有固陽﹑攝陽之功。
本方用意在于紅參色紅,紅入心,紅參蒸熟之后,補斂之性更強,所以觀復(fù)湯里用紅參?!夺t(yī)學(xué)啟源》謂人參“補元氣”,元氣不是可以無中生有,也不是可以由藥物補充,補元氣乃是先固斂耗散之元氣,使之入于中焦,促進脾胃運化,元氣自生,而促進脾胃運化的還有一味藥就是白術(shù)?!?u>本草通玄》:“白術(shù),補脾胃之藥,更無出其右者”?!侗静萸笳妗贩Q之為“為脾臟補氣第一要藥也”,同時白術(shù)也有苦降之意。干姜溫中,干姜有守中之意,辛散之中有固守,也是斂意。畢竟脾多寒濕,干姜、白術(shù)苦溫燥濕,干姜辛散溫中祛濕。而且干姜使觀復(fù)湯靜中有動。炙甘草是君藥,同歸一飲一樣是引群藥歸入圓心的君藥,所以劑量最大。紅參收斂上焦心氣,苦降虛火,正是仿夏至收斂陽氣,使一陰生,以炙甘草將陽氣收入脾胃中焦,白術(shù)、干姜運化之,將亢龍有悔之陽收回,使陰與陽和,陰陽沖和,元氣自復(fù),故名觀復(fù)湯。
從適應(yīng)癥上看,本發(fā)明的觀復(fù)湯適應(yīng)癥比理中湯更廣泛,只不適合于腎之儲備不夠的患者、陰虛陽亢的患者,另外,對于全身性的熱毒熾盛,尤其熱入營血的癥候也不適合。臨床觀察,諸多病癥如臨床觀察,諸多病癥如冠心病、高脂血癥、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壓病、2型糖尿病、心臟神經(jīng)官能癥、濕疹、痤瘡、月經(jīng)不調(diào)、關(guān)節(jié)疼痛、頭痛、便秘、失眠、頸椎病、感冒、慢性支氣管炎、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案、甲亢、神經(jīng)性震顫、遺精、陽痿、小兒多動癥、抑郁癥、股骨頭壞死疼痛、更年期綜合征、慢性結(jié)腸炎、慢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腫瘤康復(fù)、周圍神經(jīng)病、慢性泌尿性感染、過敏性疾病、帶狀皰疹等理中湯不適合的癥狀,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顯示出顯著的療效。
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中,炙甘草和大棗可以互換,或者混合使用,特別是對于炙甘草又禁忌的患者,可以完全采用大棗,這使得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觀復(fù)湯)的適應(yīng)范圍更為廣泛和安全。臨床實踐案例證明,本發(fā)明多適應(yīng)癥中藥組合物可以與多種輔助性原料藥組合,得到對具體適應(yīng)癥更具有針對性和更優(yōu)的配方,使得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適應(yīng)癥范圍廣而且有針對性,根據(jù)臨床實驗例,每種配方的效果觀察驗證數(shù)據(jù)至少來自于10例病例,有些上百例,具體如下:
加荊芥和防風(fēng),對皮疹的療效更好,療程2-3周;
加紅曲對高脂血癥效果更優(yōu),療程2-3個月;
加三棱和莪術(shù)對冠心病效果更優(yōu),療程3-12個月;
加澤瀉和澤蘭對心力衰竭療效更好,療程2-6個月;
巴戟天,對抑郁癥療效更好,療程2-3個月;
加葛根,對頸椎病效果突出,療程2-3周
加杜仲和牛膝,對腰椎病療效更好,療程2-3周;
加延胡索,對心律失常效果更優(yōu),療程2-3個月;
加茯神更有益于緩解失眠,療程2-3周;
加合歡和郁金更有益于緩解失眠,療程2-3周;
加蜜麻黃或生麻黃,對于緩慢性心律失常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加阿膠,對于安胎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12周;
加當(dāng)歸,白芍,對于血虛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加片姜黃,對于肩背痛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加細(xì)辛,對于止痛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肉桂,對于痛經(jīng)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伸筋草,對于肌肉痙攣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山茱萸,對于補肝腎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熟地黃,對于補肝腎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生地黃,對于補肝腎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穿山甲,對于活血通絡(luò)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龜板,對于補肝腎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鱉甲,對于補肝腎活血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黨參,對于健脾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人參,對于補氣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三七,對于活血化瘀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24周;
大腹皮,對于治療腸胃炎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威靈仙,對于止痛、痛風(fēng)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水蛭,對于活血化瘀治療心血管疾病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12周;
全蝎,對于止痛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蜈蚣;對于止痛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合歡皮,對于失眠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酸棗仁,對于失眠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枳實,對于治療腸胃炎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絞股藍(lán),對于治療高脂血癥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黃楊寧,對于治療心律失常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紫苑,對于治療咳嗽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鹿角膠,對于補腎、治療血液病有更好的療效療程12周;
龜板膠,對于補腎、治療血液病有更好的療效療程12周;
桃仁,對于活血化瘀治療有更好的療效療程12周;
地龍,對于心血管病有更好的療效療程12周;
枳椇子,對于治療肝病有更好的療效療程12周;
菟絲子,對于補腎、治療血液病有更好的療效療程12周;
鎖陽,對于補腎、治療血液病有更好的療效療程12周;
分心木,對于老年性小便失禁有更好的療效療程4周;
根據(jù)臨床使用案例,本發(fā)明的上述多適應(yīng)癥中藥組合物還可以與藿香和佩蘭;枸杞子和淫羊藿;巴戟天和淫羊藿;地榆和槐角;紫苑和款冬;沙參和麥冬;麻黃和杏仁;麻黃和杏仁;黃芪;天麻;白術(shù);半夏;肉蓯蓉;丁香和柿蒂;茯苓和澤瀉辛夷和蒼耳子;旋復(fù)花和代赭石;合歡花;黃芪、女貞子和補骨脂或紅花和益母草組合得到具有不同側(cè)重療效的方劑。
本發(fā)明請求保護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品,無論做成什么劑型,都可以采用本領(lǐng)域常規(guī)技術(shù)手段來現(xiàn)實,包括采用一些常規(guī)的輔料來做成各種所需的劑型。
在做成中成藥的實施方案中,優(yōu)選做成口服湯劑、散劑、顆粒劑或丸劑。但不限于此。
本發(fā)明所有方案中采用的原料藥在一般中藥房都可以買到,其中,部分原料藥簡介如下:
炙甘草:(radixglycyrrhizaepreparata),系豆科植物,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俗稱炮制,就是將蜂蜜置鍋中煉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生甘草片拌炒均勻,3~5min出鍋,置烤房或烘箱60~c烘至不粘手時取出,放涼即可。甘草,學(xué)名: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100厘米,直徑0.6~3.5厘米。炙甘草湯具有益氣滋陰,通陽復(fù)脈治療功效。
大棗:具有滋陰補陽,補血之功
干姜: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j-jicinalerosc.的干燥根莖。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的功效。
紅參:是長五加科人參經(jīng)過浸潤、清洗、分選、蒸制、晾曬、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紅參在蒸制過程中,因為熱處理會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成重量份上發(fā)生變化,俱有補氣、滋陰、益血、生津、強心、健胃、鎮(zhèn)靜等作用。
炒白術(shù):是白朮的加工品,加工方法大致為:將蜜炙麩皮撒入熱鍋內(nèi),待冒煙時加入白術(shù)片,炒至焦黃色、逸出焦香氣,取出,篩去蜜炙麩皮。白術(shù),拉丁學(xué)名atractylodesmacrocephala,屬于菊科、蒼術(sh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莖入藥,具有多項藥用功能。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歸心、肺、脾、腎,一般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癥狀。
荊芥:別名:香荊薺、線薺、四棱桿蒿、假蘇,是唇形科、荊芥屬多年生植物。入藥用其干燥莖葉和花穗。
防風(fēng):傘形科植物防風(fēng)的根。
紅曲:是以秈米為原料,采用現(xiàn)代生物工程技術(shù)分離出優(yōu)質(zhì)的紅曲霉菌(monascuspurpureus)經(jīng)液體深層發(fā)酵精制而成,是一種純天然、安全性高、有益于人體健康的食品添加劑
三棱: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stolonierum,buch.-ham.的干燥塊莖。
莪術(shù);為姜科植物蓬莪術(shù)curcumaphaeocaulisval.、廣西莪術(shù)curcuma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或溫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的干燥根莖
澤瀉:alismaplantago-aquaticalinn.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
澤蘭:是唇形科植物地瓜兒苗或毛葉地瓜兒苗的干燥地上部。
郁金:為姜科植物溫郁金curcumarcenyujiny,h.chenetc.ling、姜黃curcumalongal.、廣西莪術(shù)curcuma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或蓬莪術(shù)curcumaphaeocaulisval.的干燥塊根。
巴戟天:學(xué)名:morindaofficinalishow,為雙子葉植物茜草科巴戟天的干燥根。
淫羊藿:學(xué)名:epimediumbrevicornumaxim.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
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
藿香:屬唇形目,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合香、蒼告、山茴香全草。
佩蘭:拉丁學(xué)名eupatoriumaponicturcz.為菊科植物佩蘭(蘭草),以全草入藥。
沙參:拉丁學(xué)名:adenophorastrictamiq.〕桔梗科沙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入藥。
麥冬:麥冬(學(xué)名.ophiopogonaponicas(linn.f.)ker-gawl.)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的塊根。
柿蒂:為柿樹科植物柿diospyroskakithunb.的干燥宿萼
茯神:為白茯苓中心抱有細(xì)松根者。
辛夷:木蘭花的花蕾。
蒼耳子:屬菊科、蒼耳屬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蒼耳的帶總苞的果實。
旋復(fù)花:菊科旋復(fù)花,又名:金沸草、金錢花、滴滴金、盜瘐、夏菊、戴椹,干燥花朵入藥。
代赭石:氧化物類礦物赤鐵礦的礦石。
地榆:拉丁學(xué)名:sanguisorbaofficinalisl.是薔薇科地榆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部。
槐角:豆科植物槐(sophorajaponical.)的干燥花及花蕾、成熟果實。
延胡索;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t.wangexz.y.suetc.y.wu),又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等。是罌粟科、紫堇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塊莖。
紅花:紅花,(拉丁學(xué)名:carthamustinctoriusl.),別名:紅藍(lán)花、刺紅花,菊科、紅花屬植物,干燥的管狀花入藥。
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干燥根莖
紫苑:學(xué)名:astertataricusl.f.,別名:青苑、紫倩、小辮等;菊科紫菀屬,多年生草本的根狀莖。
款冬:系菊科款冬屬植物款冬(tussilagofarfaral.)的花蕾。
麻黃: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干燥草質(zhì)莖
射干;為belamcandachinensis(l.)redouté多年生草本的根狀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說明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品的制備方法和臨床功效
實施例1-79觀復(fù)湯的配方及制備
表1實施例1-79的觀復(fù)湯的配方
湯劑制備步驟如下:
(1)按表1所列的各配方準(zhǔn)備原料藥
(2)每劑藥每次加入300-800毫升水,文火,煎煮30分鐘;
(3)再加水1-2次,合并煎煮液得口服湯劑。
注:本發(fā)明中提到一劑藥時,以實施例1為例,其一劑藥相當(dāng)于是以“炙甘草10-30g、紅參6-15g、炒白術(shù)6-15g、干姜6-15g”為原料藥制備得到的口服制品。其余實施例以此類推。
臨床實驗例:
記錄實施例1-78的藥物進行臨床用藥觀察。
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實施例1-6的中藥組合物對諸多病癥具有顯著的療效,臨床觀察統(tǒng)計如下表2:
表2臨床實驗例觀察統(tǒng)計
表2中1-6配方中各味藥的重量份數(shù)值范圍之間各個數(shù)值點在門診治療的處方中都有使用過,例如紅參0.6-1.5重量份,表示0.6重量份,0.7重量份,0.8重量份,0.9重量份,1重量份,1.1重量份,1.2重量份,1.3重量份,1.4重量份1.5重量份都有有效臨床實踐例;
其余原料的數(shù)值范圍也如此,在若干門診治療過程中,根據(jù)癥狀的程度不同,采用過該范圍內(nèi)的不同數(shù)值。
某些實施例中配方中,d組分干姜、炮姜或茯苓的用量為零。
發(fā)明人在實施例1-6的多功效中藥組合物基礎(chǔ)上,針對具體不同的癥狀選擇性添加不同的輔助性原料藥,使本發(fā)明的觀復(fù)湯藥效更為顯著和具有針對性,部分臨床觀察病例治愈統(tǒng)計如下表3:
表3觀復(fù)湯衍生配方臨床療效統(tǒng)計
綜上,臨床觀察和統(tǒng)計顯示,本發(fā)明提供的多適應(yīng)癥中藥組合物本身,脫胎于理中湯,但適應(yīng)癥比理中湯更廣泛,藥效溫和安全,是除了嚴(yán)重陰虛的患者以及單純實熱證患者之外所有人都可以服用的具有保健功效的多適應(yīng)癥中藥組合物;另一方面,在該多功效中藥組合物基礎(chǔ)上,添加適量的對應(yīng)癥狀的原料藥,得到了療效顯著的針對不同病癥的針對性藥物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