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配方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治療失眠的中藥。
背景技術(shù):
失眠是一種常見病,即睡眠失常,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斷斷續(xù)續(xù)不連貫,而過早地醒來,醒后不能再繼續(xù)睡,有睡眠不足,全身乏力,倦怠感覺,尤其是現(xiàn)代都市人,由于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思慮過多,加之缺乏有效的運動,導致失眠的人群不斷加大,妨礙人們正常生活、工作、學習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誘發(fā)心悸、胸痹、眩暈、頭痛、中風病等病癥。病癥開始時,不引起重視,待到嚴重后,患者多數(shù)會以西藥治療,西藥不但有副作用,而且長期服藥,帶來的是身體機能退化和藥物抵抗,以及對藥物產(chǎn)生依賴,嚴重損害人體的健康。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有效治療失眠的中藥。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治療失眠的中藥,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太子參8-12克,炙遠志8-12克,炙黃芪18-20克,當歸10-12克,炒白術(shù)8-12克,茯神12-15克,棗仁25-30克,龍眼肉10-15克,夜交藤25-30克,炙甘草5-8克,大棗15-20g,生姜15-20g。
優(yōu)選地,上述中藥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太子參10克,炙遠志10克,炙黃芪18克,當歸10克,炒白術(shù)10克,茯神13克,棗仁28克,龍眼肉12克,夜交藤27克,炙甘草6克,大棗18g,生姜18g。
優(yōu)選地,上述中藥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太子參11克,炙遠志11克,炙黃芪19克,當歸11克,炒白術(shù)11克,茯神14克,棗仁29克,龍眼肉13克,夜交藤28克,炙甘草7克,大棗19g,生姜19g。
作為本法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上述治療失眠的中藥的煎煮方法為:取太子參8-12克,炙遠志8-12克,炙黃芪18-20克,當歸10-12克,炒白術(shù)8-12克,茯神12-15克,棗仁25-30克,龍眼肉10-15克,夜交藤25-30克,炙甘草5-8克,大棗15-20g,生姜15-20g。并洗干凈,然后加入上述中藥重量5-8倍的水大火煎煮20-25min,然后文火煎煮25-20min,濾取藥液,后加入上述中藥重量2-3倍的水文火煎煮25-30min,然后將液體倒出,并將兩次液體合并即可。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服用本中藥,每日一劑,日服兩次,能有效的治療失眠。三、原料易搜集,且價格便宜,原料全部為純天然的,無毒副作用,煎煮方法簡單易操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以便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可以更好的了解本發(fā)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發(fā)明。
一種治療失眠的中藥,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太子參8-12克,炙遠志8-12克,炙黃芪18-20克,當歸10-12克,炒白術(shù)8-12克,茯神12-15克,棗仁25-30克,龍眼肉10-15克,夜交藤25-30克,炙甘草5-8克,大棗15-20g,生姜15-20g。
本發(fā)明中各原料藥的藥性如下:
太子參:甘,微苦,性微寒。脾胃虛弱;主治:食欲不振,倦怠無力,氣陰兩傷,干咳痰少,自汗氣短,以及溫病后期,氣虛津傷,內(nèi)熱口渴;或神經(jīng)衰弱,心悸失眠,頭昏健忘,小兒夏季熱。功效:補益脾肺;益氣生津。
炙遠志:性味:苦、辛、溫。歸心、腎、肺經(jīng)。功效:安神益智,祛痰,消腫。
炙黃芪:性味:甘、溫。益氣補中。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
當歸:性味:味甘,辛,苦,性溫。功效: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燥滑腸。
炒白術(shù):性味:苦、甘,溫。功效: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茯神:甘淡,平。功效:寧心,安神,利水。適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癥。
棗仁:性味:味酸甘,性平,無毒。入心、脾、肝、膽經(jīng)。功效:養(yǎng)心安神,斂汗生津。
龍眼肉:性味:甘,溫。功效:補心脾,益氣血,安心神。用于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虛萎黃。
夜交藤:性味:甘,微苦。功效:養(yǎng)心,安神,通絡(luò),祛風,主治:失眠癥,勞傷,多汗,血虛身痛,癰疽,瘰疬,風瘡疥癬。
炙甘草:性味:甘,平。功效: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jié)代。
大棗:性味:甘,溫。功效:補脾胃;益氣血;安心神;調(diào)營衛(wèi);和藥性。用于脾虛泄瀉,心悸,失眠,盜汗,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生姜:藥性:辛、微溫,歸肺、脾、胃經(jīng);功效: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解藥毒。
作為本法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上述治療失眠的中藥的煎煮方法為:取太子參8-12克,炙遠志8-12克,炙黃芪18-20克,當歸10-12克,炒白術(shù)8-12克,茯神12-15克,棗仁25-30克,龍眼肉10-15克,夜交藤25-30克,炙甘草5-8克,大棗15-20g,生姜15-20g。并洗干凈,然后加入上述中藥重量5-8倍的水大火煎煮20-25min,然后文火煎煮25-20min,濾取藥液,后加入上述中藥重量2-3倍的水文火煎煮25-30min,然后將液體倒出,并將兩次液體合并即可。
實施例1:
一種治療失眠的中藥,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太子參10克,炙遠志10克,炙黃芪18克,當歸10克,炒白術(shù)10克,茯神13克,棗仁28克,龍眼肉12克,夜交藤27克,炙甘草6克,大棗18g,生姜18g。實施例2:
一種治療失眠的中藥,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太子參11克,炙遠志11克,炙黃芪19克,當歸11克,炒白術(shù)11克,茯神14克,棗仁29克,龍眼肉13克,夜交藤28克,炙甘草7克,大棗19g,生姜19g。
上述兩個實施例中的兩種藥物,每日一劑,日服兩次,其中:各味藥的份量有所不同,可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進行選擇,通常病情比較嚴重者各味藥的量也需加大。
病例1:
楊某某,女,26歲,為了會計資格證書考試,由于精神緊張,壓力大,引起失眠,后來逐漸發(fā)展到頭痛、晚上整夜睡不著,白天昏昏沉沉,以至于影響了學習。服用本發(fā)明治療失眠的中藥一個月,癥狀有所緩解,睡眠明顯改善,繼續(xù)服用一個多月,癥狀徹底消失了。
病例2:
謝某某:男,37歲,晉升公司高管,因工作壓力大,最近一年出現(xiàn)失眠、煩躁、耳鳴、腰酸、肢倦乏力等癥狀。每天只能依靠安定類安眠藥入睡,長期服藥形成依賴,逐漸加大藥量,睡眠效果卻不見好,后來服用本發(fā)明治療失眠的中藥三天,基本每晚能睡五六個小時,三個月后痊愈,至今未見復發(fā)。
病例3:
周某某:女,41歲,買房需要還房貸壓力大,入睡困難、頭痛、頭昏、耳鳴,困倦無力,用過不少西藥,未見明顯效果。服用本發(fā)明治療失眠的中藥6天,癥狀明顯減輕,服藥三個月后痊愈,至今未復發(fā)。
病例4:
曾某某,鄭某某,女,52歲,因和丈夫感情不合長年失眠多夢、胸悶心慌,輾轉(zhuǎn)幾家大醫(yī)院服用中西藥治療不見好轉(zhuǎn),后來不得不長期服用安定類安眠藥,形成依賴。經(jīng)服用本發(fā)明藥物一個療程,睡眠就有所改善,白天精神也好多了,繼續(xù)用藥2個療程,睡眠明顯改善,頭暈、頭痛癥狀消失,完全康復,至今再未復發(fā)。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但是本發(fā)明并非局限于此,對于本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