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實施例涉及中醫(yī)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藥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術:
骨折恢復一般分為三期,即:骨折初期(血腫炎癥機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板形成塑形期,病人一般通過這三期的愈合能夠達到恢復。
骨折初期,一般是在傷后1-2周內,由于筋骨脈絡的損傷,血離經脈,瘀積不散,氣血凝滯,經絡受阻,故中早期治療,也就是一期治療,宜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主,即采用“下法”或“消法”;若淤血積久不消,郁而化熱,或邪毒內侵,或迫血妄行,可用“清法”,氣閉昏厥或淤血攻心則用“開法”。清代陳士鐸在《百病辯證錄》中說道“血不活者瘀不去,瘀不去則骨不能接也”,所以按照這個損傷初期的發(fā)病過程,通常采用攻下逐瘀法、行氣消瘀法、清熱涼血法、開竅活血法。早期都是以活血化瘀為主。早期治法的第一種是攻下逐瘀法。金元四大家張從正在《儒門事親》中寫道:下法能使“陳莝去而腸胃結;癥瘕盡而榮衛(wèi)昌”。下法也就是攻下逐瘀的方法,能使陳舊的、污穢的一些污漬能夠排除掉,使胃腸清潔,能夠使癥瘕,淤血積聚的部位能夠干凈,榮衛(wèi),榮是營養(yǎng),衛(wèi)是防御功能,榮衛(wèi)昌就是營養(yǎng)和防御功能得到改善,適合于損傷早期蓄瘀,大便不通,腹脹拒按,舌紅、苔黃,脈洪大而數(shù)的體實患者,身體是比較結實的患者,但攻下逐瘀法,常常用苦寒、瀉下的藥,比如說像大黃、芒硝,這些藥藥性峻猛,凡是婦女妊娠、年老體弱、氣血虛衰,有大出血的病人應該禁用或者慎用。第二就是行氣消瘀法,行氣消瘀法是骨傷科最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也稱為消法、散法。適應癥是損傷后氣滯血瘀,局部腫痛,但是沒有里實熱證,或有某些禁忌而不能猛攻者。行氣消瘀法應注意:行氣消瘀法屬于消法,有一些具有消散擴散作用的藥物,對于素體虛弱或年老體虛,妊娠產后,月經期間,幼兒等應慎用。第三是清熱涼血法,清熱涼血法適應癥:損傷后熱毒蘊結于內引起血液錯經妄行,或者創(chuàng)傷感染,邪毒侵襲,引起火毒內攻之癥,火毒內攻癥,清熱涼血法是清法,常常用一些苦寒的藥物,凡是身體素虛,臟腑虛寒,飲食素少,腸胃虛滑,或者婦女分娩以后有熱癥的,都應該慎用。第四種方法是開竅活血法:適應癥:損傷后氣血逆亂,氣滯血瘀,淤血攻心,神昏竅閉等危重癥。同時開竅藥有走串性比如麝香、蘇合香等,這些藥走串性很強,容易引起早產、流產,孕婦的話慎用。
本申請發(fā)明人根據(jù)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研制出一種適用于骨折治療的消腫定痛的藥物,尤其適用于骨折的中早期治療,也就是一期治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藥物及用途,用于骨折的治療,尤其是早期治療。
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消腫定痛的藥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
當歸3-15份,川芎2-10份,生地3-15份,丹參3-30份,丹皮2-10份,土元2-10份,川牛膝3-15份,三七1-6份,蘇木2-10份,醋香附2-10份,醋元胡2-10份,炒桃仁3-15份,紅花2-10份,甘草1-5份,砂仁1-6份。
進一步地,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
當歸15份,川芎10份,生地10份,丹參30份,丹皮10份,土元5份,川牛膝10份,三七5份,蘇木10份,醋香附10份,醋元胡10份,炒桃仁5份,紅花10份,甘草5份,砂仁6份。
進一步地,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
當歸5份,川芎10份,生地5份,丹參20份,丹皮10份,土元10份,川牛膝10份,三七5份,蘇木10份,醋香附10份,醋元胡10份,炒桃仁3份,紅花10份,甘草5份,砂仁6份。
進一步地,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
當歸15份,川芎10份,生地15份,丹參30份,丹皮10份,土元5份,川牛膝10份,三七5份,蘇木10份,醋香附10份,醋元胡10份,炒桃仁10份,紅花10份,甘草5份,砂仁6份。
進一步地,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
當歸15份,川芎10份,生地15份,丹參30份,丹皮10份,土元5份,川牛膝5份,三七5份,蘇木10份,醋香附10份,醋元胡10份,紅花5份,甘草5份,砂仁2份。
進一步地,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
當歸10份,川芎10份,生地10份,丹參20份,丹皮10份,土元10份,川牛膝10份,三七5份,蘇木10份,醋香附10份,醋元胡10份,炒桃仁3份,紅花5份,甘草5份,砂仁6份。
另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如上述之一所述的藥物在骨折治療中的應用。
進一步地,如如上述之一所述的藥物在外傷所致骨折、軟組織損傷引起的疼痛、腫脹的早期治療中的應用。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消腫定痛的藥物及其用途,對骨折治療,尤其是骨折早期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均未出現(xiàn)任何用藥后肝功能、腎功能異常及損害。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消腫定痛的藥物的原料配比為:
當歸3-15份,川芎2-10份,生地3-15份,丹參3-30份,丹皮2-10份,土元2-10份,川牛膝3-15份,三七1-6份,蘇木2-10份,醋香附2-10份,醋元胡2-10份,炒桃仁3-15份,紅花2-10份,甘草1-5份,砂仁1-6份。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原料比例可配合損傷部位加減運用。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消腫定痛的藥物的藥理分析:
配伍:醋元胡、醋香附合用:醋元胡可行血中之氣滯,氣中之血滯,故能治一身上下諸痛癥。醋香附芳香辛行,入肝經散肝氣之郁結,味苦疏泄平肝氣之橫逆為行氣止痛之要藥。兩者共奏行氣止痛之能。
丹參、紅花、桃仁、川牛膝、當歸合用:丹參善治各種淤血病癥,入心經,即可清熱涼血,又可除煩安神,技能活血又能養(yǎng)血以安神定志;紅花善能通利血脈,消腫止痛,為治跌打損傷,瘀滯腫痛之要藥;桃仁入心肝血分善泄血滯,祛瘀力強,川牛膝性善下行,活血祛瘀,有疏泄降利之特點,又可補益肝腎、強筋健骨;當歸辛行溫通,為活血行瘀之要藥,五者配伍應用即可行氣滯、破血瘀、消腫痛、溫通血脈、補肝腎、強筋骨。桃仁、紅花、當歸三者同用可治療跌打損傷瘀血作痛。另桃仁、當歸、川牛膝三者共用奏潤腸通便之效。
丹皮:苦寒,入心肝血分,功能清熱涼血止血,治療骨折后血淤化熱;與丹參共用兩者相輔相成,共奏清熱涼血、安神定志之效。
生地黃,苦寒入營血分,為清熱,涼血,止血之要藥?!渡褶r本草經》:“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痹,生者尤良?!?/p>
三七入肝經血分,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淤,化瘀不傷正的特點,活血化瘀而消腫定痛,為傷科之要藥,是為本方之君藥。
川芎辛散溫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氣止痛,為血中之氣藥,具有通達氣血之功效,故治療氣滯血瘀諸痛癥,與三七共為君藥。
土元、蘇木合用:土元咸寒入血,主入肝經,性善走竄,能活血消腫止痛,續(xù)筋接骨療傷,為傷科常用藥,尤多用于骨折筋傷,淤血腫痛;蘇木味辛能散,咸入血分,能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砂仁芳香行氣,使氣血活而淤阻通,消除因血虛引起的腸胃脹氣。
甘草調和諸藥。
以湯劑的制備為例,具體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消腫定痛的藥物的制備方法,按以下重量稱取原料:
當歸3-15克,川芎2-10克,生地3-15克,丹參3-30克,丹皮2-10克,土元2-10克,川牛膝3-15克,三七1-6克,蘇木2-10克,醋香附2-10克,醋元胡2-10克,炒桃仁3-15克,紅花2-10克,甘草1-5克,砂仁1-6克;
以水煎服即可。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消腫定痛的藥物的臨床療效觀察試驗:
1.1989年5月4日,患者孫某,男性,30歲,主訴:右臂腫脹疼痛1小時余?,F(xiàn)病史:患者由于一小時前不慎意外致傷,傷及右臂部等處,傷后即感摔傷處疼痛,不敢活動,前來我院我科就診,患者自發(fā)病來無頭痛頭暈無胸悶,飲食及睡眠尚可。既往史:既往體健。神志清楚形體適中,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澀。體格檢查:右臂部腫脹較重,局部壓痛明顯,畸形,可及骨擦感異常及異?;顒?,右手肢端血運及感覺可。x線示:右肱骨干骨折。中醫(yī)診斷:骨折病氣滯血瘀;西醫(yī)診斷:右肱骨干骨折。治療:手法復位后,小夾板石膏固定,口服消腫定痛湯加減,整方如下:當歸15g川芎10g生地10g丹參30g丹皮10g土元5g川牛膝10g三七5g蘇木10g醋香附10g醋元胡10g炒桃仁5g紅花10g甘草5g砂仁6g,4付水煎服日一劑,分早晚兩次熱服。并囑患者避免患肢持重,適當進行功能活動,定期復查,不適隨診。
患者于5月8日前來復診,訴:患處腫脹疼痛感于就診后第三天明顯減輕,遂服用完最后一劑草藥后前來復診,現(xiàn)患者感傷肢有麻木感。查體:患處肢體腫脹明顯減輕,局部壓痛感較前明顯減輕。治療:暫行石膏托外固定,并調整上方:當歸5g川芎10g生地5g丹參20g丹皮10g土元10g川牛膝10g三七5g蘇木10g醋香附10g醋元胡10g紅花10g甘草5g砂仁6g炒桃仁3g,5付,水煎服日一劑,分早晚兩次熱服。囑患者避免患肢持重,適當進行功能活動,一周后拍x線片復查,不適隨診。
2.1989年6月1日,患者劉某,女,25歲,主訴:頸部、腰部疼痛5天。現(xiàn)病史:患者于5天前家務后感頸部、腰部酸痛,未作特殊治療,于昨日感疼痛加重,遂前來我院我科就診,患者自發(fā)病來無頭暈頭痛,無胸悶,飲食及睡眠尚可。既往史:既往體健。神志清楚形體適中,舌淡苔白,脈弦。體格檢查:頸、腰部局部壓痛,活動尚可,四肢無皮膚異常感覺及運動障礙。中醫(yī)診斷:傷筋氣滯血瘀;西醫(yī)診斷:軟組織損傷。治療:適當活動,注意休息,口服消腫定痛湯加減,整方如下:當歸15g川芎10g生地15g丹參30g丹皮10g川牛膝10g土元5g三七5g蘇木10g醋香附10g醋元胡10g紅花10g甘草5g砂仁6g炒桃仁10g,5付水煎服日一劑,分早晚兩次熱服,并囑患者避開例假期服用藥物,不適隨診。于6天后電話隨訪得知患者服藥4天后頸部、腰部疼痛感已經消失,遂未前來復診。
3.1989年6月1日,患者田某,女,15歲,主訴:左踝關節(jié)腫脹疼痛1小時。現(xiàn)病史:患者于1小時之前不慎摔下樓梯,扭傷左踝部,當時立感疼痛,活動不利。既往史:既往體健,否認藥物食物過敏史?;颊呱裰厩逋纯嗝?,面色榮潤,舌淡紅苔薄黃,脈弦緊。查體:左踝關節(jié)腫脹,壓痛,肢端血運感覺未見異常。x線片示:左踝關節(jié)諸構造未見明顯異常。中醫(yī)診斷:傷筋氣滯血瘀;西醫(yī)診斷:左踝韌帶損傷。治療:小夾板繃帶于患處外固定,囑患者制動休息,口服消腫定痛湯加減:當歸15g川芎10g生地15g丹參30g丹皮10g川牛膝5g土元5g三七5g蘇木10g醋香附10g醋元胡10g炒桃仁3g紅花5g甘草5g砂仁2g,6付水煎服日一劑,分早晚兩次熱服,一周后復查,不適隨診。
患者于6月7日,前來復查,患處腫脹消退,疼痛減輕,調整方劑:當歸10g川芎10g生地10g丹參20g丹皮10g土元10g川牛膝10g三七5g蘇木10g醋香附10g醋元胡10g甘草5g砂仁6g紅花5g炒桃仁3g,4付水煎服日一劑,并囑患者服藥后,繼續(xù)加水1000ml煎藥,煎出藥液待溫度適可時,浸泡燙敷患處,并適當進行功能鍛煉。五日后電話隨訪患者,得知患者患處腫痛已消,可緩步前行,于1日前返校。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消腫定痛的藥物的臨床試驗應用共325例,其中男性158例,女性167例。骨折患者200例,軟組織損傷患者125例,年齡最大至85歲,最小為10歲,門診病例150例,住院病例175例,明顯有效300例,有一定效果22例,無效2例,并且均未出現(xiàn)任何用藥后肝功能、腎功能異常及損害。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