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皮膚固定器。
背景技術:
臨床醫(yī)學中,在血管(動脈或靜脈)內留置導管,以便向體內輸送各種藥物、營養(yǎng)物質及其它液體,是一種常用的方法。血管內留置導管,需要將導管在皮膚上牢固的固定以保證導管不脫落,這是留置導管的關鍵步驟。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方法是通過簡單的縫合線縫合固定或通過外膠帶粘合固定。其中,縫合線縫合的固定方法,由于縫合線直接扎勒在導管上,其力度如果太松則導管固定不牢,容易脫落;如果力度太大則導管被擠壓,阻礙管腔內液體流通,因此很難達到恰到好處的固定。而外交帶粘合的固定方式,由于膠帶的粘合力有限,再受到管周外界液體或灰塵的影響,導致易滑脫的問題。
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滿意的導管固定方法來滿足臨床應用的需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皮膚固定器,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導管固定方法易出現(xiàn)固定不牢、脫落或阻礙液體流通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皮膚固定器,包括柔性的外套管、柔性的內套管、固定線和皮膚縫針;
所述內套管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頭端設有皮膚固定頭,所述皮膚固定頭設有與所述主管連通的通孔;
所述主管上靠近所述皮膚固定頭處設有固定部和出線孔;
所述主管的尾端插設于所述外套管的頭端內部,所述主管的外表面與所述外套管的內表面貼合;
所述固定線穿設于所述主管和外套管內部,且所述固定線的頭端由所述出線孔伸出所述主管外部;
所述皮膚縫針連接于所述固定線的頭端。
進一步地,所述皮膚固定頭為圓臺形。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部為環(huán)繞所述主管一周的固定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出線孔開設于所述固定凹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線為兩股,所述皮膚縫針連接于其中一股的頭端。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fā)明的皮膚固定器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安裝方便,大大簡化了導管固定的操作過程;采用內套管和外套管滑動結構及皮膚縫針固定線固定,避免了導管向內或外滑脫的可能性,固定效果可靠;固定線纏繞固定在內套管上,不直接扎勒在導管上,對導管沒有擠壓作用,不影響導管內的液體流通。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套裝到導管上未拉伸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套裝到導管上拉伸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內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1、外套管;2、內套管;3、固定線;4、皮膚縫針;5、主管;6、皮膚固定頭;7、固定部;8、出線孔;9、導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皮膚固定器,包括柔性的外套管1、柔性的內套管2、固定線3和皮膚縫針4;所述內套管2包括主管5,所述主管5的頭端設有皮膚固定頭6,所述皮膚固定頭6設有與所述主管5連通的通孔;所述主管5上靠近所述皮膚固定頭6處設有固定部7和出線孔8;所述主管5的尾端插設于所述外套管1的頭端內部,所述主管5的外表面與所述外套管1的內表面貼合;所述固定線3穿設于所述主管5和外套管1內部,且所述固定線3的頭端由所述出線孔8伸出所述主管5外部;所述皮膚縫針4連接于所述固定線3的頭端。
本實施例中,所述皮膚固定頭6為圓臺形,皮膚固定頭6用于與插入導管9處的皮膚卡接;皮膚固定頭6的形狀不限于圓臺形,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適的形狀。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部7為環(huán)繞所述主管5一周的固定凹槽;固定部7也可以采用其他結構,比如柱體。本實施例中,所述出線孔8開設于所述固定凹槽內;如果固定部7為柱體,則出線孔8開設在柱體旁邊的主管5上即可。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線3為兩股,所述皮膚縫針4連接于其中一股的頭端;如果固定部7為柱體,固定線3可為一股,皮膚縫針4連接于該股的頭端。
本實施例使用時,將導管9依次穿過外套管1和內套管2,外套管1的尾端和固定線3的尾端都固定在導管9的尾端,主管5的大部分插入到外套管1內,固定線3的大部分容置于外套管1的尾端內部,固定線3的頭端留少部分伸出出線孔8外部;向外拉動內套管2和固定線3,當皮膚固定頭6頂在插入導管9處的皮膚上后停止拉動內套管2,將外套管1和內套管2內的固定線3拉直,然后用皮膚縫針4將一股固定線3與皮膚縫合,然后再將這股固定線3纏繞在固定凹槽內,并與另一股固定線3系在一起進行固定。整個過程簡單快捷。
固定后,固定線3的頭端與皮膚縫合,固定線3的尾端與導管9的尾端固定在一起,則如果導管9向血管外滑動,則會受到固定線3的拉力,所以導管9不會向血管外滑動。導管9的尾端與外套管1的尾端固定,內套管2的頭端被固定在皮膚上,只有外套管1與內套管2產生相對滑動,使內套管2滑入外套管1,導管9才能實現(xiàn)向血管內滑動,而由于外套管1與內套管2之間具有摩擦力,便阻礙了外套管1與內套管2之間的相對滑動,因此,限制了導管9向血管內滑動。由于外套管1與內套管2為柔性軟管,也提高了二者之間的摩擦力,而操作者是可以克服該摩擦力調節(jié)外套管1與內套管2的嵌套長度的。
如果固定部7為柱體,一股固定線3與皮膚縫合后固定在柱體上即可。
本實施例中,固定線3纏繞固定在內套管2上,不直接扎勒在導管9上,對導管9沒有擠壓作用,不影響導管9內的液體流通。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