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
技術(shù)領(lǐng)域:
,具體是一種輔助降血脂片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血脂指血液中的脂肪類物質(zhì)統(tǒng)稱,包括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磷脂和非游離脂肪酸等,它們在血液中與不同的蛋白質(zhì)結(jié)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其中大部分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的,少部分由飲食中獲得。甘油三酯相反,大部分從飲食中獲得的,少部分由人體自身合成。高脂血癥為人體脂質(zhì)代謝紊亂出現(xiàn)的異常反應,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指血液中TC或TG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現(xiàn)代醫(yī)學稱之為血脂異常。過多的脂質(zhì)沉積于動脈內(nèi)膜,形成粥樣斑塊,使管腔縮小,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造成供血部位缺血性損害,引發(fā)一系列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腦卒中、糖尿病等。由高脂血癥引起的這些疾病及伴發(fā)性疾病,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生活水平,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精神和經(jīng)濟負擔。研究表明,高脂血癥和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關(guān)系很大。隨著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和工業(yè)化進程的加速,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出行等生活方式也變化很大。比如飲食從過去的“咸魚青菜”到如今的“雞鴨魚肉”,高脂、高糖、高熱等過去一年難得幾回聞,唯有過年偶爾出現(xiàn)的食物,成為現(xiàn)在天天似過年。原來出門基本靠腿,現(xiàn)在城里車流滾滾,就是在大部分農(nóng)村,汽車也都是尋常之物。另外,隨著工業(yè)化的推進,人們生活節(jié)奏隨之加快,夜生活豐富多彩,從小孩到老人,大腹便便者,隨時可見。與之相應的,近年來血脂水平和異常率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而節(jié)節(jié)升高,目前血脂異常已經(jīng)成為較為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國家“六五”至“九五”攻關(guān)課題揭示,不同調(diào)查地區(qū)、職業(yè)人群血脂水平在血清脂質(zhì)水平和異常率存在明顯差異。上世紀80年代初,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學合作研究和北京-MONICA等國際合作研究證實了我國人群血脂水平明顯低于大多數(shù)西方國家。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diào)查報告》結(jié)果顯示,近十幾年來,不同人群中高膽固醇患病率、高甘油三脂患病率普遍增高,我國居民成人中高甘油三酯患病率為11.9%,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7.4%。血脂升高,會誘發(fā)很多繼發(fā)性疾病。血脂升高,微血管灌注困難,血壓升高。過多的脂質(zhì)沉積于動脈內(nèi)膜,形成粥樣斑塊,使管腔縮小,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造成供血部位缺血性損害,引發(fā)一系列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腦卒中、糖尿病等。臨床發(fā)現(xiàn),血脂異常、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等常相互推進,相互并存,嚴重影響人類生活質(zhì)量。研究證實,無論是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還是在亞洲低、中收入的發(fā)展中國家,超重與肥胖都是血脂異常代謝性相關(guān)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超重肥胖人群中血脂異常、2型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及癌癥等的發(fā)病率較正常體重人群顯著升高,且相比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人群的體重的升高對健康的危害更大。國內(nèi)外大量研究證實,血清總膽固醇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等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梁勇前對廣東全省大樣本合并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進行相關(guān)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廣東省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各種類型血脂異常患病率中,高甘油三酯患病率最高,其次是高總膽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亦明顯增高;在這些合并血脂異常的人群中,有近一半的人群未接受任何藥物治療,治療達標率較低??梢妼ρ惓H巳旱募霸绺深A迫在眉睫。中醫(yī)沒有高脂血癥的病名,由于其臨床表現(xiàn)多有胸悶、眩暈、倦怠、嗜睡等癥狀,同中醫(yī)的“眩暈”、“胸痹”等證十分相似?!鹅`樞·五癃津液別》指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nèi)滲于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于陰股。”《靈樞·衛(wèi)氣失?!吩唬骸案嗾叨鄽猓鄽庹邿?,熱者耐寒?!睆埦霸涝f:“津液和合為膏者,以填補骨空之中,則為腦為髓,為精為血?!闭J為脂膏來源于津液,是人體的基本物質(zhì)之一。而《靈樞·血絡論》說:“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陽氣蓄積,久留而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逼渲小捌溲谝詽帷毙蜗蟮卣f明了氣血津液代謝失調(diào),以致痰瘀膠結(jié)于血脈中的狀況,與現(xiàn)代高脂血癥、高粘血癥的概念非常相近。依據(jù)“膏”、“脂”的運行失常后同痰濕濁瘀的性質(zhì)十分相近這一特點,治療從痰瘀入手,可以消除血中多余的脂濁,達到治療高脂血癥的目的。由于高脂血癥多發(fā)于中老年人,脾、腎諸臟虧虛為其必然,因此在化痰祛瘀治法的基礎上,結(jié)合調(diào)整脾、腎諸臟的功能,可以達到標本兼治,固本清源之目的。中醫(yī)中藥降脂具有療效穩(wěn)定、副作用小等優(yōu)點。各家中醫(yī)學者均在降脂治療方面有建樹。其中李玉蘭提出,高脂血癥主要病因是由于先天稟賦缺陷、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diào)、臟氣虛衰、腑氣不通等。故主張從痰濕、瘀血論治本病。人類生活趨向都市化和工業(yè)化的結(jié)果,是一方面帶來無可限量的經(jīng)濟財富,但另一方面,在現(xiàn)階段,卻導致高血脂人群快速增加。高血脂癥引發(fā)一系列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腦卒中、糖尿病等,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生活水平,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精神和經(jīng)濟負擔。經(jīng)查閱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保健食品批件數(shù)據(jù)庫,截止2016年4月,已獲批準的具有輔助降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達571個。其中主要是軟膠囊(216個),原料以魚油、深海魚油、磷脂類物質(zhì)為主;硬膠囊劑(180個);其次是片劑(46個)、茶劑(49個)??梢娋哂休o助降血脂功能的中藥降脂保健食品在市場上競品較少,隨著中藥現(xiàn)代化產(chǎn)業(yè)進程的不斷發(fā)展與壯大,道地選材與現(xiàn)代工藝的完美融合,使現(xiàn)代中藥的安全性相比西藥又更勝一籌,更重要的是中藥降血脂能從病根下手,而且調(diào)理血脂效果穩(wěn)定,副作用小,是專業(yè)調(diào)理高血脂最科學的方法,同時也反映了高血脂癥人群龐大的消費群體和較大的市場空間??v觀近年的研究現(xiàn)狀,中藥用于輔助降血脂有著悠久的歷史,祖國五千年的文化為我們開發(fā)中藥輔助降血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著許多有降血脂作用的古名方。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輔助降血脂片。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輔助降血脂片,按重量份數(shù)計包括如下原料組分:丹參500-700份、葛根500-700份、紅曲150-300份、蜂膠10-50份、綠茶提取物10-50份、木糖醇80-120份、羥丙纖維素30-60份、二氧化硅5-15份、硬脂酸鎂2-10份。進一步地,還包括薄膜包衣劑20-50份。進一步地,按重量份數(shù)計包括如下原料組分:丹參600-700份、葛根600-700份、紅曲150-200份、蜂膠20-50份、綠茶提取物20-50份、木糖醇80-120份、羥丙纖維素30-50份、二氧化硅5-10份、硬脂酸鎂2-6份、薄膜包衣劑30-45份。進一步地,按重量份數(shù)計包括如下原料組分:丹參625份、葛根625份、紅曲187.5份、蜂膠37.5份、綠茶提取物37.5份、木糖醇109份、羥丙纖維素45份、二氧化硅9份、硬脂酸鎂4.5份、薄膜包衣劑36份。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輔助降血脂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前處理:將丹參、葛根分別凈制、破碎備用;將紅曲、蜂膠混合粉碎過篩,得混合粉I;將木糖醇、羥丙纖維素、二氧化硅、硬脂酸鎂和綠茶提取物分別過篩;(2)提取、濃縮: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丹參、葛根,加入水煎煮,過濾,合并濾液,將濾液減壓濃縮,得浸膏;(3)干燥:將浸膏進行噴霧干燥,過篩,得浸膏粉;(4)混合: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木糖醇、羥丙纖維素、混合粉I、綠茶提取物和浸膏粉,混合,得混合粉II。(5)制粒:將混合粉II中加入適量80%-90%乙醇制成軟材,制粒、干燥、整粒,得干顆粒;(6)總混合:將干顆粒中加入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的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鎂,混合,得總混合物;(7)對總混物進行壓片,加入薄膜包衣劑制得包衣片。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減壓濃縮的條件為60-80℃,-0.06--0.1Mpa。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將濾液減壓濃縮得到70℃時相對密度為1.05-1.15g/cm3的浸膏。進一步地,所述步驟(3)中噴霧干燥進風溫度170-180℃。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的混合時間為20-50min。進一步地,所述步驟(5)中將混合粉II中加入適量90%乙醇制成軟材,用18目篩制粒,在50℃干燥至水分為5%,用16目整粒,得干顆粒。進一步地,所述步驟(6)中的混合時間為10-30min。進一步地,所述步驟(7)為對總混物進行壓片,將薄膜包衣劑用70%的乙醇制成濃度為12%的包衣液進行包衣得包衣片。安全性研究1.丹參的安全性研究楊解人等以Bliss法測定小鼠及大鼠LD50;家兔耳緣靜脈滴注法、體外紅細胞懸液致溶血和凝集試驗、血管刺激性試驗及豚鼠致敏試驗觀察局部用藥毒性,觀察丹參葡萄糖注射液(丹參)的急性毒性及局部用藥毒性。結(jié)果表明大、小鼠尾靜脈注射丹參的LD50分別為27.02g/kg和26.89g/kg,小鼠i.p為36.09g/kg;家兔i.v5d無明顯刺激性;豚鼠未見過敏反應;體外不同濃度丹參對家兔紅細胞懸液無致溶血及凝集作用。因此認為丹參急性毒性很小,無明顯局部用藥毒性反應。2.葛根的安全性研究陳小青等以霍恩氏法,經(jīng)口染毒途徑進行試驗,探討葛根的急性經(jīng)口毒性。結(jié)論葛根的半數(shù)致死量(LD50)大于21.509/kgBW,屬于無毒級。詹鍵等[21]的研究表明,葛根的經(jīng)口對小鼠的LD50在20g/kg以內(nèi),屬無毒范圍;從篩檢致突變試驗中,小鼠精子畸形試驗、骨髓嗜多染紅細胞微核試驗及Ames試驗為陰性,未發(fā)現(xiàn)葛根有引起哺乳動物體細胞,生殖細胞和細菌基因突變作用,表明葛根食用安全。3.紅曲的安全性研究杜新芳等采用最大耐受劑量法研究急性毒性;采用鼠傷寒沙門氏菌回復突變試驗(Ames試驗)、骨髓細胞微核試驗和小鼠精子畸形試驗研究致突變性,研究紅曲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致突變性。結(jié)果表明昆明種小鼠以最大給藥量為15g/kg灌胃,小鼠無明顯中毒癥狀亦無死亡;Ames試驗選用TA97、TA98、TAl00、TAl02四種菌株在加與不加S9兩種情況下,試驗結(jié)果為誘變陰性;小鼠骨髓細胞微核試驗3個劉量組的微核發(fā)生率與陰性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小鼠精子畸形試驗中試驗組的精子異常率與陰性對照組相比亦無明顯差異。因此認為紅曲提取物的毒性級別為無毒級;在試驗條件下,未發(fā)現(xiàn)其有致突變性。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的國食藥監(jiān)許[2010]2號文件《關(guān)于以紅曲等為原料保健食品產(chǎn)品申報與審評有關(guān)事項的通知》明確規(guī)定:紅曲推薦劑量每日暫定不超過2g。本產(chǎn)品中,紅曲每日服用量為1.5g,因此是安全的。4.蜂膠的安全性研究傅建華等最高劑量按受試物人日推薦量的100倍,給大鼠連續(xù)灌胃蜂膠軟膠囊內(nèi)容物30天,研究蜂膠的毒性。結(jié)果表明各劑量組大鼠的體重及其增重、進食量、食物利用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O.05);個別劑量組血生化、血常規(guī)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均在正常值范圍內(nèi),故認為無生物學意義;其他各劑量組動物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含量、紅細胞計數(shù)、白細胞計數(shù)、白細胞分類)、各項生化指標(血清谷丙轉(zhuǎn)氨酶、谷草轉(zhuǎn)氨酶、尿素氮、肌酐、總膽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總蛋白、白蛋白)測定值均在正常值范圍內(nèi);大鼠的臟體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對受檢臟器作組織病理學檢查,未見特異性病變。因此認為大鼠連續(xù)服用蜂膠30d,對機體未見不良影響。5.綠茶提取物的安全性研究陸益等給白鼠分別以劑量4.5、3.57、2.84、2.26和1.8g/kg,一次性灌胃(ig)給藥,觀察7d,按改良寇氏法計算LD50為(2.64±0.254)g/kg。給大白鼠以高劑量為833、83.3mg/kg茶多酚的綠茶提取物ig,連續(xù)灌胃6個月,觀察長期毒性反應。結(jié)果表明大白鼠長期灌服茶多酚后,體重增長、血常規(guī)、血液生化及臟器系數(shù)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nèi),病理組織學檢查未見異常。因此認為茶多酚急性毒性低。大白鼠長期灌服茶多酚(833mg/kg·d-1),相當于人擬用日劑量的100倍也是安全的。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勢:本發(fā)明是在綜合分析高血脂癥的產(chǎn)生原因,高血脂癥的癥狀,人群的狀況,根據(jù)目前主要應用于降低高血脂癥原料的功能特點組方而成的。配方以丹參、葛根、紅曲、蜂膠(精制)、綠茶提取物為主要原料組成,其中丹參活血祛瘀,通經(jīng)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葛根升陽通經(jīng)活絡生津;紅曲健脾消食,益氣活血,《本草求原》謂其:“能走營氣以活血,燥胃消食。凡七情六欲之病于氣以致血澀者,皆宜佐之”。蜂膠藥典謂其:補虛弱,化濁脂。加上茶的有效部位綠茶提取物,唐·《本草拾遺》說“久食令人瘦”。諸藥共用,健脾化濕,活血化瘀,升陽化濁,達到消脂輕身的作用,還可以起到改善高血脂癥人群的亞健康狀態(tài)的作用。另經(jīng)動物功能試驗及人體試食研究表明本發(fā)明有確切的輔助降血脂功效,針對性強,效果好,用量安全,降血脂理論依據(jù)充分;本發(fā)明所用原料貨源充足、易得、食用安全;且本發(fā)明選擇片劑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成品采用現(xiàn)代制劑工藝,在合理的質(zhì)量控制方法以及嚴格的產(chǎn)品管理措施下制成,質(zhì)量穩(wěn)定、服用方便。因此,本發(fā)明定位準確,優(yōu)勢明顯,具有良好的發(fā)展?jié)摿?。具體實施方式本發(fā)明的各原料組分均為市售產(chǎn)品,其供應商及生產(chǎn)廠家如表1所示。表1本發(fā)明各原料組分的來源實施例一一種輔助降血脂片,按重量份數(shù)計包括如下原料組分:丹參625g、葛根625g、紅曲187.5g、蜂膠37.5g、綠茶提取物37.5g、木糖醇109g、羥丙纖維素45g、二氧化硅9g、硬脂酸鎂4.5g、薄膜包衣劑36g。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輔助降血脂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前處理:將丹參、葛根分別凈制、破碎備用;將紅曲、蜂膠混合粉碎過80目篩,得混合粉I;將木糖醇、羥丙纖維素、二氧化硅、硬脂酸鎂和綠茶提取物分別過80目篩;(2)提取、濃縮: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丹參、葛根,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過濾,合并濾液,將濾液減壓濃縮,減壓濃縮的條件為60-80℃,-0.06--0.1Mpa,得70℃時相對密度為1.05-1.15g/cm3的浸膏;(3)干燥:將浸膏進行噴霧干燥,進風溫度170℃,過篩,得浸膏粉;(4)混合: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木糖醇、羥丙纖維素、混合粉I、綠茶提取物和浸膏粉,混合30min,得混合粉II;(5)制粒:將混合粉II中加入適量90%乙醇制成軟材,用18目篩制粒,在50℃干燥至水分為5%,用16目整粒,得干顆粒;(6)總混合:將干顆粒中加入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的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鎂,混合15min,得總混合物;(7)對總混物進行壓片,得1000片,控制片重為0.9g/片,將薄膜包衣劑用70%的乙醇制成濃度為12%的包衣液進行包衣得包衣片。實施例二一種輔助降血脂片,按重量份數(shù)計包括如下原料組分:丹參600g、葛根600g、紅曲200g、蜂膠50g、綠茶提取物50g、木糖醇100g、羥丙纖維素30g、二氧化硅5g、硬脂酸鎂6g、薄膜包衣劑45g。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輔助降血脂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前處理:將丹參、葛根分別凈制、破碎備用;將紅曲、蜂膠混合粉碎過80目篩,得混合粉I;將木糖醇、羥丙纖維素、二氧化硅、硬脂酸鎂和綠茶提取物分別過80目篩;(2)提取、濃縮: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丹參、葛根,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過濾,合并濾液,將濾液減壓濃縮,減壓濃縮的條件為60-80℃,-0.06--0.1Mpa,得70℃時相對密度為1.05-1.15g/cm3的浸膏;(3)干燥:將浸膏進行噴霧干燥,進風溫度175℃,過篩,得浸膏粉;(4)混合: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木糖醇、羥丙纖維素、混合粉I、綠茶提取物和浸膏粉,混合20min,得混合粉II;(5)制粒:將混合粉II中加入適量90%乙醇制成軟材,用18目篩制粒,在50℃干燥至水分為5%,用16目整粒,得干顆粒;(6)總混合:將干顆粒中加入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的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鎂,混合30min,得總混合物;(7)對總混物進行壓片,得1000片,控制片重為0.9g/片,將薄膜包衣劑用70%的乙醇制成濃度為12%的包衣液進行包衣得包衣片。實施例三一種輔助降血脂片,按重量份數(shù)計包括如下原料組分:丹參700g、葛根700g、紅曲200g、蜂膠20g、綠茶提取物20g、木糖醇80g、羥丙纖維素50g、二氧化硅10g、硬脂酸鎂2g、薄膜包衣劑30g。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輔助降血脂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前處理:將丹參、葛根分別凈制、破碎備用;將紅曲、蜂膠混合粉碎過80目篩,得混合粉I;將木糖醇、羥丙纖維素、二氧化硅、硬脂酸鎂和綠茶提取物分別過80目篩;(2)提取、濃縮: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丹參、葛根,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過濾,合并濾液,將濾液減壓濃縮,減壓濃縮的條件為60-80℃,-0.06--0.1Mpa,得70℃時相對密度為1.05-1.15g/cm3的浸膏;(3)干燥:將浸膏進行噴霧干燥,進風溫度180℃,過篩,得浸膏粉;(4)混合: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木糖醇、羥丙纖維素、混合粉I、綠茶提取物和浸膏粉,混合45min,得混合粉II;(5)制粒:將混合粉II中加入適量90%乙醇制成軟材,用18目篩制粒,在50℃干燥至水分為5%,用16目整粒,得干顆粒;(6)總混合:將干顆粒中加入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的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鎂,混合20min,得總混合物;(7)對總混物進行壓片,得1000片,控制片重為0.9g/片,將薄膜包衣劑用70%的乙醇制成濃度為12%的包衣液進行包衣得包衣片。實施例四一種輔助降血脂片,按重量份數(shù)計包括如下原料組分:丹參500g、葛根500g、紅曲150g、蜂膠10g、綠茶提取物10g、木糖醇120g、羥丙纖維素60g、二氧化硅15g、硬脂酸鎂10g、薄膜包衣劑20g。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輔助降血脂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前處理:將丹參、葛根分別凈制、破碎備用;將紅曲、蜂膠混合粉碎過80目篩,得混合粉I;將木糖醇、羥丙纖維素、二氧化硅、硬脂酸鎂和綠茶提取物分別過80目篩;(2)提取、濃縮: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丹參、葛根,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過濾,合并濾液,將濾液減壓濃縮,減壓濃縮的條件為60-80℃,-0.06--0.1Mpa,得70℃時相對密度為1.05-1.15g/cm3的浸膏;(3)干燥:將浸膏進行噴霧干燥,進風溫度180℃,過篩,得浸膏粉;(4)混合: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木糖醇、羥丙纖維素、混合粉I、綠茶提取物和浸膏粉,混合35min,得混合粉II;(5)制粒:將混合粉II中加入適量90%乙醇制成軟材,用18目篩制粒,在50℃干燥至水分為5%,用16目整粒,得干顆粒;(6)總混合:將干顆粒中加入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的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鎂,混合25min,得總混合物;(7)對總混物進行壓片,得1000片,控制片重為0.9g/片,將薄膜包衣劑用70%的乙醇制成濃度為12%的包衣液進行包衣得包衣片。劑型工藝研究1.提取條件本發(fā)明將丹參與葛根兩者一起進行水提取,以總黃銅為考察指標,設計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因素水平,結(jié)果見表1。表1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稱取丹參與葛根各250g,為一份試驗劑量,共9份,按照按照L9(34)表安排試驗,試驗安排及方差分析,結(jié)果見表2;方差分析,結(jié)果見表3。表2正交試驗及結(jié)果L9(34)表3方差分析表誤差來源離差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P值顯著性A1.8420.9213.09P>0.05不顯著B4.9622.4835.24P<0.05顯著C0.3820.192.68P>0.05不顯著誤差(D)0.1420.07---F0.05(2,2)=19.00結(jié)論:提取次數(shù)對總黃酮的提取量有顯著影響(P<0.05),提取時間和加水倍數(shù)對總黃酮的提取量影響不顯著(P>0.05),正交試驗結(jié)果得出最佳工藝條件為A3B2C2。直觀分析可以看出加10倍量與12倍量水提取結(jié)果相差不大,從實際大生產(chǎn)考慮選擇加10倍量,因此,將最佳提取工藝定為A2B2C2,即加水10倍量,提取2次,每次1.5h。2.干燥工藝將濾液減壓濃縮,減壓濃縮的條件為60-80℃,-0.06--0.1Mpa,得70℃時相對密度為1.05-1.15g/cm3的浸膏,備用。噴霧干燥具有干燥時間快,物料受熱時間短,生產(chǎn)操作便捷等優(yōu)點,成為中藥液態(tài)物料干燥的一種較為理想的方法。本發(fā)明將浸膏分別在不同的進風溫度下噴入干燥塔內(nèi)進行噴霧干燥,以物料干燥情況,干粉得率,含水率為指標,觀察進風溫度對噴霧干燥效果的影響,噴霧干燥考察,結(jié)果見表4。表4噴霧干燥考察進風溫度(℃)干燥情況干粉得率(%)含水率(%)170-180噴霧粉疏松,不黏塔96.24.5180-190噴霧粉疏松,不黏塔96.74.1190-200噴霧粉疏松,不黏塔97.83.6結(jié)論:在噴霧干燥過程中,進風溫度不同,物料干燥情況無明顯變化,因此確定噴霧干燥的進風溫度為170~180℃。3.輔料的選擇包衣片需要片芯有一定的硬度,還要保證崩解合格。故以制粒過程、成型性、脆碎度、崩解時間、壓片的難易程度等為指標,取100片配方量原料,分別考察劑量調(diào)節(jié)劑和羥丙纖維素兩種輔料的用量,結(jié)果見表5,表6。表5輔料選擇考察處方123浸膏粉46.446.446.4紅曲蜂膠混合粉22.522.522.5綠茶提取物3.753.753.75羥丙纖維素4.54.54.5微晶纖維素12.85--糊精-12.85-木糖醇--12.85表6考察結(jié)果處方硬度(kg)脆碎度顆粒壓片情況崩解時間(min)1~6.5合格易制粒,可壓性好522~4.6合格易制粒,可壓性好483~6.0合格易制粒,可壓性好45結(jié)論:羥丙纖維素用量為總量的0.5%與木糖醇組合效果最佳,所得顆粒均勻,可壓性好,硬度適中,脆碎度合格,且所得片面光潔美觀,故確定羥丙纖維素用量為45g/1000片。4.混合時間的確定取適量的浸膏粉、紅曲蜂膠混合粉、綠茶提取物、木糖醇和羥丙纖維素,分別在混合10min、20min、30min取樣,考察物料混合均勻性,并測定洛伐他汀的含量,結(jié)果見表7。表7混合時間考察結(jié)論:混合20min后物料已經(jīng)混合均勻,考慮到物料的性質(zhì),為保證充分混勻,混合時間適當延長至30min,故確定混合時間為30min。5.濕潤劑的選擇本發(fā)明原料整體的吸濕性較強,直接用水制粒,物料太粘,無法制粒,故選擇不同濃度的乙醇作為濕潤劑制粒,以制粒的難易程度篩選潤濕劑。具體操作如下:取500片配方量原料,分別加入適量不同濃度的乙醇混合均勻,用18目篩制粒,在50℃干燥,用16目篩整粒,考察制粒的難易程度,結(jié)果見表8。表8濕潤劑選擇考察醇濃度現(xiàn)象70%黏,難分離80%稍黏,可分離90%黏散合適結(jié)論:70%的軟材比較黏,分散困難;80%的稍黏,可分散;90%的粘散適中,制成片劑后片面光滑,硬度適中,故選擇90%的乙醇為濕潤劑。6.顆粒干燥時間的確定顆粒的含水量對壓片有一定的影響,故以50℃進行干燥,考察了顆粒干燥時間,以水分和壓片情況為考察指標,結(jié)果見表9。表9干燥時間考察編號干燥時間(h)水分(%)壓片結(jié)果10.56.6輕微粘沖21.04.2片面光潔32.02.6片面光潔結(jié)論:干燥時間1h后,壓片片面光潔,完整,故確定顆粒干燥時間約1h,水分控制在5%以下。7.助流劑的選擇本發(fā)明原料主要是一些中藥提取物,流動性較差,因此選擇二氧化硅作為助流劑。取1000片配方量原料,通過考察混合粉休止角,確定二氧化硅用量,結(jié)果見表10。表10助流劑用量考察結(jié)論:一般認為,休止角在40°以下時流動性可以達到順利壓片的要求,所以確認二氧化硅的添加量為9.0g/1000片。8.潤滑劑的選擇經(jīng)過預實驗,硬脂酸鎂用量為0.5%時即可起到潤滑作用,故確定硬脂酸鎂用量為4.5g/1000片。9.包衣增重確定為了增加片劑的穩(wěn)定性,掩蓋氣味,故對素片進行薄膜包衣。本發(fā)明選用薄膜包衣劑(棕色),用70%的乙醇制成濃度為12%的包衣液進行包衣,考察包衣粉用量,見表11。表11包衣劑用量考察編號素片(g)包衣粉用量(g)包衣結(jié)果14509片面未被完全掩蓋245013基本掩蓋,偶爾不均勻345018掩蓋均勻,表面光滑結(jié)論:試驗1、2能完全掩蓋素片,片面不光潔,試驗3包衣片表面光潔,衣層均勻,故確定薄膜包衣劑的投料量約為36g/1000片。試驗研究1.安全性毒理學試驗1.1材料和方法1.1.1樣品處理:取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去除輔料的樣品人群推薦攝入量0.098g/kg(按照成人60kg均值計算)。1.1.2動物品種及來源:SPF級昆明種小鼠、Wistar大鼠及飼料均由湖北實驗動物研究中心提供。動物體重依各項試驗要求而定。實驗室溫度20-25℃,濕度40-70%。1.2小鼠急性經(jīng)口毒性試驗1.2.1劑量設置:受試樣品小鼠灌胃劑量為20.0g/kgBW,相當于成人推薦日攝入量0.098g/kgBW的204.1倍。1.2.2樣品配制:稱取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去除輔料的樣品20.0g,加少量蒸餾水充分溶解后定容至40mL。配制好的受試樣品的濃度為0.5g/mL。1.2.3試驗方法:最大耐受量法。選用SPF級昆明種小鼠,體重為18-22g,雌雄各10只,灌胃前16h動物禁食不禁水,小鼠稱重后受試物兩次灌胃給予,兩次間隔4h,單次灌胃容量為20mL/kgBW,累計兩次灌胃計量為20.0g/kgBW。灌胃當天連續(xù)觀察,以后每天觀察直至第14天,并記錄動物中毒癥狀及死亡數(shù),試驗結(jié)束時未死亡動物稱重。1.3遺傳毒性試驗1.3.1小鼠骨髓細胞微核試驗1.3.1.1試驗動物:選用體重為25-30g的昆明種小鼠,雌雄各25只,隨機分成5組,每組雌雄各5只。1.3.1.2試劑與儀器:環(huán)磷酰胺,由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奧利巴斯顯微鏡(日本產(chǎn))。1.3.1.3劑量分組:(1)陰性對照組給予蒸餾水;(2)陽性對照組經(jīng)口灌胃給予環(huán)磷酰胺40mg/kgBW;(3)受試樣品低、中、高三個劑量組,分別為2.5g/kgBW、5.0g/kgBW、10.0g/kgBW。1.3.1.4樣品配制:準確稱取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去除輔料的樣品20.0g、10.0g、5.0g,分別用蒸餾水定容至40mL做高、中、低劑量組,濃度分別為0.500g/mL、0.250g/mL、0.125g/mL。陽性物的配制:稱取環(huán)磷酰胺0.08g,加適量純水充分溶解并定容至40mL。1.3.1.5試驗方法:采用30h試驗法,即分兩次灌胃給予受試物,間隔24h,受試樣品各組每次小鼠灌胃容量均為20mL/kgBW。于第二次給予受試物后6h處死動物,取股骨做骨髓涂片,自然干燥后用甲醇固定,Giemsa染色。每只動物油鏡下觀察1000個嗜多染紅細胞,記錄出現(xiàn)微核的嗜多染紅細胞數(shù),其微核發(fā)生率以含微核的PCE千分率計;計數(shù)200個嗜多染紅細胞數(shù)(PCE),同時計數(shù)成熟紅細胞數(shù)(NCE),并計算PCE占紅細胞總數(shù)(PCE+NCE)百分比。1.3.1.6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處理方法:SPSS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采用卡方檢驗對微核率按動物性別分別統(tǒng)計。1.3.2小鼠精子畸形試驗1.3.2.1試驗動物:選用體重為25-35g的昆明種雄性小鼠25只,隨機分成5組,每組5只。1.3.2.2試劑與儀器:同1.3.1.2。1.3.2.3劑量分組:同1.3.1.3。1.3.2.4樣品配制:同1.3.1.4。1.3.2.5試驗方法:各試驗組小鼠均連續(xù)5天給予相應的受試物,小鼠灌胃容量均為20mL/kgBW,繼續(xù)喂養(yǎng)30天后(即在首次給受試物后的第35天)處死動物。取兩側(cè)附睪置于0.5mL生理鹽水中,用眼科剪將附睪縱向剪1-2刀,用四層擦鏡紙過濾后涂片,空氣干燥后,甲醇固定,再用1%伊紅染色。每只動物高倍鏡下觀察1000個精子,記錄畸形精子數(shù),計算畸形精子發(fā)生率(以千分率計),并進行統(tǒng)計處理。1.3.2.6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處理方法:SPSS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每個劑量組分別與相應的陰性對照組比較,用秩和檢驗方法評價精子畸形陽性率。1.430天喂養(yǎng)試驗1.4.1劑量及分組:選80只體重60-80g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適應性喂養(yǎng)3天,隨機分成一個陰性對照組和三個劑量組,即0.00g/kgBW、2.45g/kgBW、4.90g/kgBW、9.80g/kgBW,受試樣品低、中、高劑量組分別相當于成人推薦日攝入量0.098g/kgBW的25、50、100倍。同時設陰性對照組,給予基礎飼料。各組連續(xù)喂養(yǎng)30天,每組雌雄各10只大鼠,飼養(yǎng)方法為單籠喂養(yǎng)。1.4.2樣品配制及給予:受試樣品采用摻入飼料的方法給予。準確稱取各劑量組的受試樣品和基礎飼料,拌勻,制成顆粒狀飼料。大鼠日攝入量按其體重的10%計,每個劑量組飼料配制16kg,見表12。表12大鼠30天喂養(yǎng)試驗劑量設計表注:因部分劑量組受試樣品摻入比例超過5%,故需按比例摻入酪蛋白(蛋白含量為80%),使各劑量組飼料中粗蛋白含量基本一致。根據(jù)飼料營養(yǎng)成分檢驗結(jié)果,飼料中的粗蛋白含量為22%。高劑量組加入酪蛋白量=1.568×22%/(80-22)%=0.595kg中劑量組加入酪蛋白量=0.784×22%/(80-22)%=0.297kg低劑量組加入酪蛋白量=0.392×22%/(80-22)%=0.149kg1.4.3觀察指標1.4.3.1一般臨床癥狀:一般表現(xiàn),行為,中毒癥狀和死亡情況。1.4.3.2體重、進食量和食物利用率1.4.3.3血液學檢查:試驗結(jié)束時測定血紅蛋白(HB)、紅細胞計數(shù)(RBC)、白細胞(WBC)計數(shù)及分類、淋巴細胞(LY%)、單核細胞(MO%)、粒細胞(GR%),均用日本光電MEK-6318K型自動血球計數(shù)儀測定。1.4.3.4血液生化檢查:試驗結(jié)束時測定血清谷丙轉(zhuǎn)氨酶(ALT)、谷草轉(zhuǎn)氨酶(AST)、血清尿素氮(BUN)、總膽固醇(TCH)、甘油三脂(TG)、肌酐(Cr)、血糖(GLu)、血清白蛋白(Alb)、總蛋白(TP)等指標。檢測儀器為:日立702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試劑為:上海豐匯醫(yī)學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試劑盒。1.4.3.5臟器重量和臟/體比值(為禁食后的體重,即剖殺重)1.4.3.6病理組織學檢查:大體解剖:各劑量組大鼠禁食16h,3%戊巴比妥鈉溶液(80mg/kgBW)麻醉,腹主動脈采血,而后立即放血處死動物,解剖,肉眼觀察每只動物心、肝、脾、肺、腎、胃腸等胸腹腔內(nèi)器官有無顏色改變、滲出液、水腫、增生、萎縮等病變,做好記錄。用眼科鑷和眼科剪分離肝、脾、腎、胃腸、睪丸(雄性)等臟器,清除干凈各臟器周圍結(jié)締組織和脂肪組織,用電子天平(精確度為0.01g)逐一稱重(胃腸除外),再用10%福爾馬林溶液立即固定。病理切片檢查:大體解剖肉眼未見異常,故選取陰性對照組和高劑量組做病理切片。選取陰性對照組和高劑量組各20只動物(雌雄各半)部分臟器(肝、脾、腎、胃腸、卵巢和睪丸),取材后,常規(guī)脫水、透明、浸蠟、制片及HE染色,在光學顯微鏡下由低倍至高倍觀察各組織的形態(tài)學變化,并詳細記錄描述所觀察到的形態(tài)學變化。病理結(jié)果評價標準:依各臟器形態(tài)學結(jié)構(gòu)各異,但主要是以細胞的變性作為觀察指標,并根據(jù)病理改變“-”、“+”、“++”、“+++”量化,本試驗所獲數(shù)據(jù)采用非參數(shù)統(tǒng)計法進行病例改變的評價。細胞變性:包括濁腫、空泡樣變、水樣變性和脂肪變性、炎性細胞浸潤,(其中腎小球尚需觀察大小不一、近端曲細小管主要觀察細胞的渾濁腫脹、遠端曲細小管主要觀察水樣變和脂肪變性,胃腸組織以觀察粘膜、粘膜下、肌層、漿膜層等部位)共分3級。+散在的單個細胞濁腫、脂滴及胞漿狀物和灶狀炎性細胞浸潤。(包括腎小球大小不一,胃腸粘膜上皮變性)----1分++灶狀細胞濁腫,脂滴或形成透明狀空泡。(3-5個細胞形成灶狀和腎小球大小不一超過3-5個)----2分+++數(shù)個細胞相融成片狀空泡和邊緣光滑的脂滴,腎小球囊內(nèi)可見明顯炎性細胞浸潤或腎小球大小不一明顯,胃腸粘膜各層可見多個炎性細胞浸潤灶等病理改變----3分1.5結(jié)果1.5.1小鼠急性經(jīng)口毒性試驗本發(fā)明對小鼠急性毒性試驗結(jié)果,見表13。表13本發(fā)明對小鼠急性毒性試驗結(jié)果(均數(shù)±標準差)結(jié)論:在兩周觀察期內(nèi)動物未見明顯中毒癥狀,亦無動物死亡,MTD值大于20.0g/kgBW,按急性毒性分級標準評價,該受試樣品屬無毒級別。1.5.2遺傳毒性試驗1.5.2.1小鼠骨髓細胞微核試驗本發(fā)明對小鼠骨髓細胞微核試驗結(jié)果,見表14。表14本發(fā)明對小鼠骨髓細胞微核試驗結(jié)果(均數(shù)±標準差)**: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1;PCE:嗜多染紅細胞,NCE:成熟紅細胞。結(jié)論:與陰性對照組比較,陽性對照組雌雄小鼠微核率有顯著性差異(P<0.01),而受試樣品各劑量組雌雄小鼠微核率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且均在本試驗測定值正常范圍內(nèi),標明該受試樣品骨髓細胞微核試驗結(jié)果為陰性。受試物各組未成熟紅細胞占紅細胞總數(shù)的比例[PCE/(PCE+NCE)總數(shù)]均不少于陰性對照組的20%。1.5.2.2小鼠精子畸形試驗本發(fā)明對小鼠精子畸形試驗結(jié)果,見表15。表15本發(fā)明對小鼠精子畸形試驗結(jié)果(均數(shù)±標準差)▲其他畸形:包括尾折疊、雙頭、雙尾等;*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5。結(jié)論:與陰性對照組比較,陽性對照組小鼠精子急性發(fā)生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受試樣品各劑量組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且在本實驗室測定值正常范圍內(nèi),表明該受試樣品精子畸形試驗結(jié)果為陰性。1.5.330天喂養(yǎng)試驗1.5.3.1試驗過程中動物無死亡,毛發(fā)正常,無異常行為表現(xiàn)。1.5.3.2體重、進食量和食物利用率本發(fā)明對大鼠體重的影響,見表16;本發(fā)明對大鼠進食量的影響,見表17;本發(fā)明對大鼠食物利用率的影響見表18;本發(fā)明對大鼠增重及總食物利用率的影響,見表19。表16本發(fā)明對大鼠體重的影響(均數(shù)±標準差)各劑量組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5。結(jié)論:受試樣品各劑量組大鼠每周體重與陰性對照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表17本發(fā)明對大鼠進食量的影響(均數(shù)±標準差)各劑量組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5。結(jié)論:受試樣品各劑量組大鼠每周進食量與陰性對照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表18本發(fā)明對大鼠食物利用率的影響(均數(shù)±標準差)各劑量組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5。結(jié)論:受試樣品各劑量組大鼠每周食物利用率與陰性對照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表19本發(fā)明對大鼠增重及總食物利用率的影響(均數(shù)±標準差)各劑量組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5。結(jié)論:受試樣品各劑量組大鼠總食物利用率和增重與陰性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1.5.3.3血液學檢查本發(fā)明對大鼠血常規(guī)檢查結(jié)果的影響,見表20;本發(fā)明對大鼠白細胞分類的影響,見表21。表20本發(fā)明對大鼠血常規(guī)檢查結(jié)果的影響(均數(shù)±標準差)各劑量組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5。結(jié)論:受試樣品各劑量組與陰性對照組數(shù)值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且均在正常值范圍內(nèi)。表21本發(fā)明對大鼠白細胞分類的影響(均數(shù)±標準差)各劑量組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5。結(jié)論:受試樣品各劑量組與陰性對照組數(shù)值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且均在正常值范圍內(nèi)。1.5.3.4血液生化檢查本發(fā)明對大鼠血液生化的影響,見表22。表22本發(fā)明對大鼠血液生化的影響(均數(shù)±標準差)各劑量組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5。續(xù)表22本發(fā)明對大鼠血液生化的影響(均數(shù)±標準差)各劑量組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5。結(jié)論:受試樣品各劑量組大鼠血清ALT、AST、BUN、TCH、TG、Cr、GLu、Alb、TP測定結(jié)果與陰性對照組數(shù)值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且均在正常值范圍內(nèi)。1.5.3.5臟器重量和臟/體比值(為禁食后的體重,即剖殺重)本發(fā)明對大鼠臟器重量及臟/體比值的影響,見表23。表23本發(fā)明對大鼠臟器重量及臟/體比值的影響(均數(shù)±標準差)各劑量組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5。續(xù)表23本發(fā)明對大鼠臟器重量及臟/體比值的影響(均數(shù)±標準差)各劑量組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5。結(jié)論:受試樣品各劑量組臟器重量和臟/體比值與陰性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且均在正常值范圍內(nèi)。1.5.3.6病理組織學檢查大體解剖肉眼所見:各試驗劑量組雌雄性大鼠的心、肝、脾、肺、腎、胃腸等胸腹腔內(nèi)的器官與陰性對照組比較其外觀顏色和臟器大小正常,均未見明顯滲出、增生、水腫、萎縮等病變。鏡下所見,見表24-27。表24本發(fā)明對大鼠肝臟病理組織學檢查結(jié)果(n=10)表25本發(fā)明對大鼠腎臟病理組織學檢查結(jié)果(n=10)表26本發(fā)明對大鼠脾臟病理組織學檢查結(jié)果(n=10)表27本發(fā)明對大鼠各臟器病理組織學檢查結(jié)果(n=10)結(jié)論:陰性對照組:個別動物肝臟內(nèi)少量炎性細胞浸潤(1/20,雌性0/10,雄性1/10);腎臟、脾臟、胃腸、卵巢、睪丸等臟器等未見明顯異常。高劑量組:個別動物肝臟內(nèi)少量炎性細胞浸潤(1/20,雌性1/10,雄性0/10);個別動物腎臟間質(zhì)內(nèi)少量炎性細胞浸潤(1/20,雌性0/10,雄性1/10);脾臟、胃腸、卵巢、睪丸等臟器未見明顯異常。2功能學動物試驗2.1材料和方法2.1.1試驗動物:領(lǐng)取SPF級SD雄性大鼠160-180g,由湖北省實驗動物研究中心提供。適應性喂養(yǎng)7天,體重為180-220g。動物飼養(yǎng)室溫度為20-35℃,濕度為40-70%。2.1.2樣品來源及處理:取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去除輔料的樣品人群推薦日攝入量為5.88g受試品/人/天(0.098g受試品/kgBW)。2.1.3樣品配制準確稱取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去除輔料的樣品9.8g、19.6g、39.2g,分別用蒸餾水定容至200mL,做低、中、高劑量組大鼠灌胃用。2.1.4飼料普通基礎飼料:由湖北省實驗動物研究中心提供?;旌闲透咧Y動物模型高脂飼料配制:在普通基礎飼料中添加20.0%蔗糖、15.0%豬油、1.2%膽固醇、0.2%膽酸鈉,適量的酪蛋白、磷酸氫鈣、石粉等。除了粗脂肪外,模型飼料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粗灰分、鈣、磷均要達到維持飼料的國家標準。2.1.5劑量分組:按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去除輔料的樣品人群推薦日攝入量5.88g/人/天,即0.098g/kgBW,擴大5、10、20倍設置低、中、高三個劑量組,即0.49g/kgBW、0.98g/kgBW、1.96g/kgBW,同時設空白對照組和模型對照組(均給予蒸餾水)。2.1.6試驗方法:大鼠按體重隨機分成2組,10只大鼠給予普通基礎飼料作為空白對照組,40只給予模型飼料作為模型對照組。模型對照組給予模型飼料兩周后,空白對照組和模型對照組大鼠不禁食采血,分離血清測定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LDL-C)水平。根據(jù)TC水平將模型對照組隨機分成4組,即高脂模型組和受試物低、中、高三個劑量組;分組后模型對照組和三個劑量組比較TC、TG、HDL-C、LDL-C差異均無顯著性。分組后,空白對照組繼續(xù)給予普通基礎飼料,模型對照組及三個劑量組繼續(xù)給予模型飼料。三個劑量組每天灌胃給予受試樣品,空白對照組和模型對照組給予蒸餾水。各試驗組均按1mL/100gBW的容量灌胃給予,在此期間各試驗組大鼠自由飲水進食。灌胃30天后,不禁食采血,檢測血清中TC、TG、HDL-C、LDL-C水平。2.2.結(jié)果2.2.1對大鼠總膽固醇含量的影響本發(fā)明對大鼠總膽固醇含量的影響,見表28。表28本發(fā)明對大鼠總膽固醇含量的影響(mmol/L,)P表示與模型對照組比較結(jié)論:試驗前(給予受試物前),與空白對照組線相比較,模型對照組總膽固醇水平明顯升高,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高血脂模型制備成功。給予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樣品30天后,與模型對照組比較,中、高劑量組大鼠的血清總膽固醇水平明顯降低,差異有顯著性(P>0.05)。2.2.2對大鼠甘油三酯含量的影響本發(fā)明對大鼠甘油三酯含量的影響,見表29。表29本發(fā)明對大鼠甘油三酯含量的影響(mmol/L,)P表示與模型對照組比較結(jié)論:試驗前(給予受試物前),與空白對照組相比較,模型對照組甘油三酯含量明顯升高,差異有顯著性(P<0.01),說明高血脂模型制備成功。給予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樣品30天后,與模型對照組比較,中劑量組大鼠的甘油三酯含量明顯降低,差異有顯著性(P<0.05)。2.2.3對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本發(fā)明對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見表30。表30本發(fā)明對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mmol/L,)P表示與模型對照組比較結(jié)論:試驗前(給予受試物前),與空白對照組相比較,模型對照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無明顯改變,差異無顯著性(P>0.05)。給予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樣品30天后,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各劑量組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無明顯改變,差異無顯著性(P>0.05)。2.2.4對大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本發(fā)明對大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見表31。表31本發(fā)明對大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mmol/L,)P表示與模型對照組比較結(jié)論:試驗前(給予受試物前),與空白對照組相比較,模型對照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明顯升高,差異有顯著性(P<0.05)。給予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樣品30天后,與模型對照組比較,中、高劑量組大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明顯降低,差異有顯著性(P<0.05)。2.2.5對高血脂模型大鼠體重的影響本發(fā)明對高血脂模型大鼠體重的影響,見表32。表32本發(fā)明對高血脂模型大鼠體重的影響(mmol/L,)*與空白對照組比較結(jié)論:與空白對照組比較,模型對照組大鼠于檢測第四周體重明顯增加,差異有顯著性(P<0.05)。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各劑量組各周體重均無明顯改變,差異無顯著性(P>0.05)。3功能學人體試食3.1材料和方法3.1.1樣品:本發(fā)明性狀:棕色片劑,內(nèi)容物為淺棕色至棕褐色片芯。凈含量0.927g/片。人體推薦量為口服,每日2次,每次4片。服用量為7.416g/日。3.1.2受試對象:按知情自愿原則選擇符合下述標準者作為受試者參加人體試食試驗。受試者納入標準:(1)在正常飲食情況下,檢測禁食12-14h后的血脂水平,半年內(nèi)至少有兩次血脂檢測,血清總膽固醇在5.18-6.21mmol/L,并且血清甘油三酯在1.70-2.25mmol/L,可作為輔助降血脂功能備選對象;血清甘油三酯在1.70-2.25mmol/L,并且血清總膽固醇≤6.21mmol/L,可作為輔助降低甘油三酯功能備選對象;血清總膽固醇在5.18-6.21mmol/L,并且血清甘油三酯≤2.25mmol/L,可作為輔助降低膽固醇功能備選對象,在參考動物實驗基礎上,選擇相應指標者為受試對象;(2)原發(fā)性高血脂癥;(3)獲得知情同意書,自愿參加試驗者。受試者排除標準:(1)年齡在18歲以下或65歲以上者;(2)妊娠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zhì)或?qū)Ρ臼茉嚇悠愤^敏者;(3)合并有心、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精神病患者;(4)近兩周曾服用調(diào)脂藥物,影響到對結(jié)果的判斷者;(5)住院的高血脂癥者;(6)未按固定食用受試樣品,或資料不全,影響功效或安全性判斷者。3.1.3試驗設計與分組:采用自身和組間兩組對照設計。根據(jù)隨機盲法的要求進行分組。按受試者血脂水平隨機分為試食組和對照組,盡可能考慮影響結(jié)構(gòu)的主要因素如年齡、性別、飲食等,進行均衡性檢驗,以保證組間的可比性。每組受試者不少于50例。試食組服用受試樣品,對照組采用空白對照。3.1.4食用劑量及時間:受試者在受試期間保持平時的生活和飲食習慣。試食組服用本發(fā)明產(chǎn)品,每日2次,每次4片,連續(xù)服用90天。對照組空白對照,服用時間為90天。3.1.5主要儀器與試劑: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國CENTRONIC);DIRUIH-300尿八項分析儀(長春迪瑞公司);Sysmex-K21三分類血液分析儀(Sysmex公司);Sysmex血細胞分析稀釋液(Sysmex公司);DIRUI尿分析試劑帶(長春迪瑞公司);利德曼生化試劑盒(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協(xié)和生化試劑盒(日本協(xié)和醫(yī)藥株式會社);日本一化生化試劑盒(日本第一化學藥品株式會社)。3.1.6觀察指標3.1.6.1一般情況:包括精神、睡眠、大小便、血壓等。3.1.6.2安全性觀察血、尿、便常規(guī)檢查:紅細胞計數(shù)(RBC)、血紅蛋白(Hb)、白細胞計數(shù)(WBC),尿、大便常規(guī)檢查。肝、腎功能檢查:血清蛋白(Alb)、總蛋白(TP)、谷草轉(zhuǎn)氨酶(AST)、谷丙轉(zhuǎn)氨酶(ALT)、尿素(Urea)、肌酐(Cre)、葡萄糖(Glu)等。胸透、心電圖、腹部B超檢查(僅在試驗開始前進行)。3.1.6.3功效性觀察功能指標:血清總膽固醇(TC)水平及降低百分率、甘油三酯(TG)水平及降低百分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及上升幅度、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功效判定標準:有效:TC降低>10%;TG降低>15%;HDL-C上升>0.104mmoL。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者。觀察血清總膽固醇(TC)有效率、甘油三酯(TG)有效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有效率及總有效率。TC降低百分率=(個體試驗前TC值-個體試驗后TC值)/個體試驗前TC值×100%TC有效率=個體TC降低大于10%的例數(shù)/TC觀察例數(shù)×100%TG降低百分率=(個體試驗前TG-個體試驗后TG值)/個體試驗前TG值×100%TG有效率=個體TG降低大于15%的例數(shù)/TG觀察例數(shù)×100%總有效率=TC降低大于10%同時TG降低大于15%的例數(shù)/試驗觀察人數(shù)×100%3.1.7數(shù)據(jù)處理凡自身對照資料可以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均數(shù)比較采用組成t檢驗,后者需進行方差齊性檢驗,對非正態(tài)分布或方差不齊的數(shù)據(jù)進行適當?shù)淖兞哭D(zhuǎn)換,待滿足正態(tài)方差齊后,用轉(zhuǎn)換的數(shù)據(jù)進行t檢驗;若轉(zhuǎn)換數(shù)據(jù)仍不能滿足正態(tài)方差齊要求,改用t,檢驗或秩和檢驗;方差齊方但變異系數(shù)太大(如CV>50%)的資料應用秩和檢驗。有效率及總有效率采用X2檢驗進行檢驗。四表格總例數(shù)小于40,或總例數(shù)等于或大于40但出現(xiàn)理論數(shù)等于或小于1時,應改用確切概率法。3.2結(jié)果3.2.1試食組與對照組均衡性比較納入受試者114人,除去試驗過程中對照組脫失1人,實際受試者為113人,男性36人,女性77人,均為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異常人群。試驗前兩組血脂、年齡、性別均衡性比較,見表33。表33試驗前兩組血脂、年齡、性別均衡性比較項目試食組(n=57)對照組(n=56)統(tǒng)計量P值性別(男/女)15/4221/351.6280.202年齡(歲)54.65±7.2355.86±7.82-0.8530.396總膽固醇(mmol/L)5.50±0.225.47±0.220.5560.5793甘油三酯(mmol/L)1.83±0.101.86±0.13-1.1500.25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mol/L)1.42±0.201.38±0.210.9350.352注:P為組間比較;性別為X2檢驗。結(jié)論:試驗前試食組血脂水平、年齡、性別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組試驗前年齡、性別、血脂水平具有均衡可比性。3.2.2對人體安全性指標的影響3.2.2.1一般情況比較對受試者精神、睡眠、飲食、大小便情況進行問診調(diào)查,按良好、一般、差分級統(tǒng)計。試驗前后兩組一般情況比較,見表34。表34試驗前后兩組一般情況比較結(jié)論:大部分受試者一般狀況良好,試食組試驗后精神狀態(tài)、飲食情況正常,表明試驗對受試者一般情況無不良影響。3.2.1.2試驗前后兩組受試者血壓、心率的分析試驗前后兩組受試者血壓、心率的測試結(jié)果,見表35。表35試驗前后兩組受試者血壓、心率的測試結(jié)果結(jié)論:受試者試驗前后兩組受試者的血壓、心率檢查結(jié)果均未見明顯變化(均為P>0.05)。3.2.1.3試驗前后血常規(guī)及血生化指標試驗前后血常規(guī)及血生化指標,見表36。表36試驗前后血常規(guī)及血生化指標結(jié)論:受試者試驗前后兩組受試者的血常規(guī)及血生化指標檢查結(jié)果基本在正常范圍內(nèi)。3.2.3.4胸透、心電圖、腹部B超及尿、糞常規(guī)檢查結(jié)論:受試者試驗前兩組受試者的胸透、心電圖、腹部B超及尿、糞常規(guī)檢查均未見明顯異常。3.2.3對高血脂人群功效指標的影響3.2.3.1對血清總膽固醇的影響受試物對血清總膽固醇的影響,見表37。表37受試物對血清總膽固醇的影響(mmol/L)項目試食組(n=57)對照組(n=56)T值P值試驗前5.50±0.225.47±0.220.5560.579試驗后4.86±0.575.50±0.23-7.8970.000差值0.64±0.54-0.03±0.129.0030.000降低率11.59±9.78-0.53±2.159.0650.000組內(nèi)比較(t,p)8.898,0.000-1.797,0.078--結(jié)論:試食組試驗前后自身配對比較,血清總膽固醇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試驗后低于試驗前;對照組試驗前后自身配對比較,血清總膽固醇含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后試食組血清總膽固醇含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3.2.3.2對血清甘油三酯的影響受試物對血清總膽固醇的影響,見表38。表38受試物對血清甘油三酯的影響(mmol/L)項目試食組(n=57)對照組(n=56)T值P值試驗前1.83±0.101.86±0.13-1.1500.253試驗后1.23±0.341.84±0.25-10.8760.000差值0.60±0.320.02±0.2211.2880.000降低率33.04±17.681.00±12.0111.2470.000組內(nèi)比較(t,p)14.137,0.0000.665,0.509--結(jié)論:試食組試驗前后自身配對比較,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試驗后低于試驗前;對照組試驗前后自身配對比較,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后試食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3.2.3.3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受試物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見表39。表39受試物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mmol/L)項目試食組(n=57)對照組(n=56)T值P值試驗前1.42±0.201.38±0.210.9350.352試驗后1.40±0.181.36±0.201.0490.297升高值0.02±0.150.02±0.19-0.0670.947組內(nèi)比較(t,p)0.946,0.3480.827,0.412--結(jié)論:試食組試驗前后自身配對比較,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后高于試驗前;試驗后試食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2.3.4對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受試物對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見表40。表40受試物對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mmol/L)項目試食組(n=57)對照組(n=56)T值P值試驗前2.79±0.472.73±0.560.5680.571試驗后2.51±0.412.74±0.51-2.6620.009升高值0.28±0.42-0.01±0.543.1780.002組內(nèi)比較(t,p)5.077,0.000-0.109,0.914--結(jié)論:試食組試驗前后自身配對比較,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試驗后低于試驗前;對照組試驗前后自身配對比較,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后試食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3.2.3.5主要癥狀改善情況受試者試驗后,試食組主要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41,表42。表41主要癥狀改善情況主要癥狀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無效例數(shù)改善綠(%)頭暈43(51)21(14)22(37)48.8(27.5)眩暈32(28)16(7)16(21)50.0(25.0)心悸44(46)21(18)23(28)47.7(39.1)煩躁51(29)17(6)34(23)33.3(20.7)氣短31(26)16(9)15(17)51.6(34.6)乏力42(42)22(19)20(23)52.4(45.2)注:試食組(對照組)表42試驗前后正癥狀積分變化組別試食組(n=57)對照組(n=56)T值P值試驗前4.67±1.234.30±1.131.6360.105試驗后3.39±1.704.34±1.00-3.6320.000組內(nèi)比較(t,p)6.358,0.000-0.227.0.821--3.2.3.6有效率比較有效率情況比較,見表43。表43有效率情況比較結(jié)論:試食組TC、TG有效率及總有效率分別為33.3%、87.7%和29.8%,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試食組HDL-C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2.3.7不良反應觀察兩組在試驗期間過敏及其他不良反應情況,見表44。表44兩組在試驗期間過敏及其他不良反應情況組別例數(shù)過敏反應其他不良反應(惡心、脹氣、腹瀉、腹痛等)試食組5700對照組560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