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暑濕型上呼吸道感染的藥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喉、支氣管感染了病毒或細菌所發(fā)生的疾病,癥狀以頭痛、鼻塞、流涕、發(fā)冷發(fā)熱等為主癥。中醫(yī)認為本病是由于衛(wèi)外機能不固,風邪病毒乘虛侵入人體所致。病毒四季皆有,由于人體抵抗力的強弱不同,以及季節(jié)氣候變化因素影響,其臨床表現(xiàn)有風寒、風熱、暑熱三種類型。外邪從口鼻、皮毛而入,首先犯肺,肺主氣,外合皮毛。外邪侵襲則肺氣不宣,衛(wèi)外功能失調(diào),故出現(xiàn)鼻塞、咳嗽、發(fā)冷、發(fā)熱等一系列癥候。
上呼吸道感染分為風寒型、風熱型、暑濕型。風寒型:發(fā)冷發(fā)熱,以發(fā)冷為主,無汗,頭身疼痛,鼻塞、噴嚏,流清涕或咽癢咳簌,咯稀薄痰,舌苔白薄,脈浮數(shù)或浮緊。風熱型:發(fā)冷發(fā)熱,以發(fā)熱為主,自汗,口干微渴,咽喉腫痛或咳嗽,咳痰黃稠,苔薄微黃,脈浮數(shù)。暑濕型:發(fā)冷發(fā)熱、頭悶痛、肢體困重、胸悶或惡心嘔吐、腹瀉,舌苔薄膩或微黃,脈濡或濡數(shù)。目前,西醫(yī)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療,副作用大,病情容易反復,價格昂貴。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見效快、治愈率高、無毒副作用的治療暑濕型上呼吸道感染的藥物組合物。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暑濕型上呼吸道感染的藥物組合物,有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三輪蒿5-10份,菱粉10-20份,布渣葉3-5份,冬瓜葉5-20份,辟汗草10-15份,奶漿參5-15份,大對經(jīng)草3-7份,山柳菊5-8份,寶蓋草10-20份,獐牙菜5-8份,扭肚藤10-15份,荷蓮豆菜3-7份,白菖5-10份,美漢草5-10份,橘白10-15份。
優(yōu)選的,一種治療暑濕型上呼吸道感染的藥物組合物,有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三輪蒿8份,菱粉18份,布渣葉5份,冬瓜葉10份,辟汗草10份,奶漿參10份,大對經(jīng)草5份,山柳菊5份,寶蓋草15份,獐牙菜7份,扭肚藤10份,荷蓮豆菜5份,白菖10份,美漢草8份,橘白12份。
本發(fā)明各中藥原料的藥理活性如下:
三輪蒿,為菊科植物二色香青的全草,味微辛,微苦,性微溫,化濕解暑;止咳。主暑濕傷中;痧氣腹痛;肺癆。
菱粉,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屬植物的果肉搗汁澄出的淀粉,味甘,性涼,健脾養(yǎng)胃;清暑解毒。主脾虛乏力;暑熱煩渴;消渴。
布渣葉,為椴樹科破布葉屬植物破布樹的葉,淡、微酸,平,清暑,消食,化痰。用于感冒,中暑,食滯,消化不良,腹瀉。
冬瓜葉,為葫蘆科植物冬瓜的葉片,味苦,性涼,歸肺、大腸經(jīng),清熱;利濕;解毒。主消渴;暑濕瀉??;瘧疾,瘡毒;蜂蟄。
辟汗草,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全草,辛,甘,微苦,性涼,歸肝、脾、胃經(jīng),清暑化濕;健胃和中。主暑濕胸悶;頭脹頭痛;痢疾;瘧疾;淋癥;帶下;口瘡;口臭;瘡瘍;濕瘡;疥癬;淋巴結核。
奶漿參,為菊科植物奶漿柴胡的根,味苦,甘,性溫,補益肝腎;健脾利濕。主頭暈目眩;腰膝酸軟;水腫;帶下疳積;缺乳。
大對經(jīng)草,為藤黃科植物突脈金絲桃的全草,苦,平,清暑,利尿,調(diào)經(jīng)。用于傷暑,小便不利,月經(jīng)不調(diào)。
山柳菊,為菊科植物山柳菊的全草、根,味苦,性涼,清熱解毒;利濕;消積。主瘡癰癤腫,尿路感染。
寶蓋草,為唇形科植物寶蓋草的全株,味辛,苦,性微溫,活血通絡;解毒消腫。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面竣;黃疸;鼻淵;瘰疬;腫毒;黃水瘡。
獐牙菜,為龍膽科植物瘤毛獐牙菜的全草,苦,辛,性寒,歸肝、心、胃經(jīng),清熱解毒;利濕;疏肝利膽。主急、慢性肝炎;膽囊炎;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尿路感染;腸胃炎;痢疾;火眼;小兒口瘡。
扭肚藤,為木犀科植物扭肚藤的枝葉,微苦,性涼,清熱,利濕,解毒。主濕熱瀉??;風濕熱痹;四肢腫痛;瘟疬;瘡疥。
荷蓮豆菜,為石竹科植物荷蓮豆的全草,苦,性涼,歸肝、胃、膀胱經(jīng),清熱利濕;活血解毒。主黃疸;水腫;瘧疾;驚風;風濕腳氣;瘡癰癤毒;小兒疳積?!稄V西藥植名錄》:"消炎,消腫,解毒,清熱。治熱瘡,瘡癤,癰毒,蛇傷,眼膜炎,小兒疳積及小兒哮喘。"
白菖,為天南星科植物白菖蒲的根莖,苦辛,溫,化痰,開竅,健脾,利濕。治癲癇,驚悸健忘,神志不請,濕滯痞脹,泄瀉痢疾,風濕疼痛,癰腫疥瘡?!都种胁菟帯罚?芳香通竅,和中辟濁。治神昏,耳鳴,健忘,濕滯氣塞。"
美漢草,為唇形科植物華西龍頭草的根,味辛,苦,性微寒,發(fā)表清熱;利濕解毒。主感冒發(fā)熱;瀉痢腹痛;肝炎;膽囊炎;蛇咬傷。
橘白,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白色內(nèi)層果皮,苦,辛,微甘,溫,歸胃經(jīng),和胃化濕。主濕濁內(nèi)阻;胸脘痞滿;食欲不振。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的藥物組合物諸藥配伍具有清暑利濕、芳香化濁的功效,治療暑濕型上呼吸道感染見效快,療效顯著,治愈率高,無毒副作用且價格低廉。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描述,但是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凡是不背離本發(fā)明構思的改變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實施例1
一種治療暑濕型上呼吸道感染的藥物組合物,有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三輪蒿8份,菱粉18份,布渣葉5份,冬瓜葉10份,辟汗草10份,奶漿參10份,大對經(jīng)草5份,山柳菊5份,寶蓋草15份,獐牙菜7份,扭肚藤10份,荷蓮豆菜5份,白菖10份,美漢草8份,橘白12份。
實施例2
一種治療暑濕型上呼吸道感染的藥物組合物,有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三輪蒿5份,菱粉10份,布渣葉4份,冬瓜葉20份,辟汗草12份,奶漿參5份,大對經(jīng)草3份,山柳菊6份,寶蓋草20份,獐牙菜6份,扭肚藤12份,荷蓮豆菜7份,白菖5份,美漢草10份,橘白13份。
實施例3
一種治療暑濕型上呼吸道感染的藥物組合物,有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三輪蒿10份,菱粉15份,布渣葉3份,冬瓜葉15份,辟汗草13份,奶漿參15份,大對經(jīng)草6份,山柳菊8份,寶蓋草13份,獐牙菜5份,扭肚藤13份,荷蓮豆菜6份,白菖7份,美漢草9份,橘白10份。
實施例4
一種治療暑濕型上呼吸道感染的藥物組合物,有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三輪蒿7份,菱粉20份,布渣葉4份,冬瓜葉5份,辟汗草15份,奶漿參8份,大對經(jīng)草7份,山柳菊7份,寶蓋草10份,獐牙菜8份,扭肚藤15份,荷蓮豆菜3份,白菖8份,美漢草5份,橘白15份。
臨床資料
共收治診斷為暑濕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5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84例,年齡10-71歲,平均年齡36歲。
治療方法:本發(fā)明藥物組合物除菱粉外,其他中藥原料制成水煎劑,加菱粉沖服,每日一劑,一日兩次。
療效判斷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實驗指標恢復正常;
有效:臨床癥狀減輕或好轉;
無效:臨床癥狀未減輕,甚至加重。
治療結果:經(jīng)2-5天治療,150例患者治愈139例,有效9例,無效2例,治愈率92.7%,總有效率98.7%,治療過程中,患者未出現(xiàn)不良副反應。
典型病例1
鄧某某,男,37歲,發(fā)熱,溫度39.2℃,頭悶痛、惡心,伴嘔吐,苔薄膩,用本發(fā)明藥物組合物治療兩天后癥狀大為減輕,繼續(xù)治療兩天癥狀消失痊愈。
典型病例2
楊某,女,45歲,頭痛,發(fā)熱,溫度38.5℃,肢體困重,偶有胸悶,苔微黃,用本發(fā)明藥物組合物治療一天后癥狀減輕,繼續(xù)治療兩天癥狀消失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