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咽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lǐng)域。
技術(shù)背景
慢性咽炎是咽粘膜的慢性炎癥,多因急性咽炎反復(fù)發(fā)作或治療不徹底,以及鄰近器官病灶刺激如鼻竇炎、扁桃體炎,鼻咽炎、氣管炎等引起。煙酒過度,粉塵及有害氣體刺激亦為常見病因。中醫(yī)則認為慢性咽炎與陰虛肺燥,痰熱蘊結(jié),肺脾氣虛有關(guān)。由于西藥治療副作用大,因此人們對有效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藥物存在極大的需求,至今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本發(fā)明的有關(guān)報道。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人依據(jù)中醫(yī)理論的研究和臨床試驗的反復(fù)驗證,終于找到了有效治療慢性咽炎的藥物,從而完成了本發(fā)明。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有效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組合藥物。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了該中藥組合藥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藥物是選擇半夏、厚樸、蘇木、茯苓、枇杷葉、枳殼、澤漆、瓜蔞、薤白藥物進行組合制備的,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治療慢性咽炎。其中選用半夏是因為其性味辛,溫,有毒,入脾、胃經(jīng),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清痞散結(jié)的功能,治濕痰冷飲嘔吐,反胃,咳喘痰多,我膈脹滿,痰厥頭痛,頭暈不眠,外消癰腫。選用厚樸是因為其性味苦辛,溫,入脾、胃、大腸經(jīng),有溫中,下氣,燥濕,消痰的功能,治胸腹痞滿脹痛,反胃、嘔吐,宿食不消,痰飲喘咳,寒濕瀉痢。選用蘇木是因為其性味甘、咸、平,有行血,破瘀,消腫,止痛的功能,治婦人血氣心腹痛,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血,脹痛喘急,痢疾,破傷風。選用茯苓是因為其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經(jīng),有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腫脹痛,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選用枇杷葉是因為其性味苦,涼,歸肺、胃經(jīng),有清肺和胃,降氣化痰,治肺熱痰嗽,咳血,衄血,胃熱嘔噦。選用枳殼是因為其性味苦辛、涼。入肺、脾、大腸經(jīng)。破氣,行痰,消積。治胸膈痰滯,胸痞,脅脹,食積,噫氣,嘔逆,下痢后重,脫肛,子宮脫垂。選用澤漆是因為其性味辛苦,涼,有毒,入大、小腸,脾,有行水、消痰,殺蟲,解毒的功能,治水氣腫滿,痰飲喘咳,瘧疾,瘰疬,癬瘡,結(jié)核性痿管,骨髓炎。選用瓜蔞是因為其性味甘、微苦,寒,歸肺、胃、大腸經(jīng),有清熱滌痰,寬胸散結(jié),潤燥滑腸的功能,治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痹心痛,結(jié)胸痞滿,乳癰,腸癰,大便秘結(jié)。選用薤白是因為其性味辛苦,溫,入手陽明經(jīng),有理氣,寬胸,通陽,散結(jié)的功能,治胸痹心痛徹背,脘痞不舒,干嘔,瀉痢后重,瘡癤。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組分的藥物用量也是發(fā)明人經(jīng)過大量摸索總結(jié)得出的,各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圍內(nèi)都具有較好的療效:
半夏7-12克,厚樸5-15克,蘇木10-15克,茯苓25-35克,枇杷葉10-15克,枳殼5-15克,澤漆5-15克,瓜蔞25-35克,薤白10-20克。
優(yōu)選為:
半夏9克,厚樸10克,蘇木12克,茯苓30克,枇杷葉12克,枳殼10克,澤漆10克,瓜蔞30克,薤白15克。
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如下
一、備料
1、半夏:揀去雜質(zhì),篩去灰屑;
2、厚樸: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刮去粗皮,洗凈,切絲,晾干;
3、蘇木:取原藥材,鋸成短段,再劈成碎片或鎊片;
4、茯苓:用水浸泡,洗凈撈出,悶透后,切片,曬干;
5、枇杷葉:刷去絨毛,用水洗凈,稍潤,切絲,曬干;
6、枳殼:除去瓤、核,洗凈,稍浸,撈出,潤軟,以手能捏對折為止,切片,晾干;
7、澤漆:取原藥材,除去殘根,雜質(zhì),洗凈,稍潤,切段,干燥;
8、瓜蔞: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果柄,洗凈,壓扁,切絲或小塊,干燥;
9、薤白:揀去雜質(zhì),簸篩去須毛。
二、制備
1、將炮制后的半夏、厚樸、蘇木、茯苓、枇杷葉、枳殼、澤漆、瓜蔞、薤白放入煎藥容器內(nèi),第一次加水6倍量,浸泡100分鐘后,武火煎煮沸騰,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過濾得第一次煎煮液,將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內(nèi);
2、將過濾的藥渣加4倍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過濾得第二次煎煮液;
3、將兩次煎煮液混合攪拌均勻,分為2劑服用。
組方中枇杷葉有清肺和胃,降氣化痰的功能為君藥;瓜蔞清熱滌痰,寬胸散結(jié),潤燥滑腸;薤白有理氣,寬胸,散結(jié)的功能,二者為臣藥,三味藥共同發(fā)揮清肺和胃,降氣化痰,寬胸散結(jié),潤燥滑腸,理氣,散結(jié)的作用,治療慢性咽炎效力全面,且以清肺和胃,降氣化痰,寬胸散結(jié),理氣散結(jié)為主可治本,茯苓是有滲濕利水,益脾和胃的功能為佐藥,瓜蔞有清熱滌痰,寬胸散結(jié),潤燥滑腸的功能為使藥,與余下諸藥是治標。
本發(fā)明藥物具有清肺和胃,降氣化痰,寬胸散結(jié),理氣散結(jié),益脾和胃,清熱滌痰的功能,用于治療慢性咽炎,療程短、見效快、治愈后不復(fù)發(fā)。
以下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所述藥物的有益效果,這些試驗例包括本發(fā)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和臨床療效觀察資料。
[試驗例1]本發(fā)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體重2.0—2.5kg,分兩組,每組15只,其中一組為超劑量試驗組,另一組為正常量試驗組。超常量組為20ml/kg,正常量為10ml/kg,給藥方式為灌胃法給藥,每天兩次,連服7天,每天觀察給藥反應(yīng),結(jié)果表明二組家兔活動、飲食正常,藥物無不良毒副作用。
[試驗例2]本發(fā)明藥物的臨床療效觀察
1、一般資料
收治慢性咽炎門診患者共26例。
2、診斷標準
典型癥狀為咽部不適,發(fā)干、異物感或輕度疼痛、干咳、惡心,咽部充血呈暗紅色,咽后壁可見淋巴濾泡等癥狀。
3、治療方法
選用上述藥劑,給患者服用,每次服用1劑,每天早、晚各服1次,7天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服用3個療程。
4、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慢性咽炎癥狀消失,恢復(fù)正常,痊愈;
好轉(zhuǎn):患者咽喉異物感,疼痛,干咳的癥狀減輕,慢性咽炎癥狀明顯好轉(zhuǎn),逐步恢復(fù);
無效:達不到好轉(zhuǎn)標準者。
5、治療結(jié)果(見下表)
在上述治療中,用本發(fā)明藥物治療慢性咽炎患者26例,結(jié)果顯效21例,顯效率為80.77%,好轉(zhuǎn)4例,好轉(zhuǎn)率為15.38%,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