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用于纏繞藥物釋放帶的纏繞輪,尤其是用于纏繞吸入給藥裝置中的藥物釋放帶的纏繞輪。
背景技術:
哮喘、鼻炎等過敏類疾病經常使用吸入給藥裝置進行治療,例如使用一種便攜式的可定量多次給藥的吸入器,將粉末或顆粒狀藥物設置于夾層結構的藥泡條帶中,藥物釋放帶的藥泡通過吸入器內的齒輪系統(tǒng)依次傳送到吸入器的吸入口處,通過外力將藥泡條帶刺破或揭開,然后經過吸入方式將藥物吸入患者口鼻或肺部,以到達治療的目的。
CN 101084032 A、CN1437551 A和US 6792945 B2中均公開有上述類型的具有藥物釋放帶的吸入給藥裝置,在此引用作為參考,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這些現(xiàn)有技術文件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領域及原理,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為有序釋放藥物并有效利用吸入器的內部空間,在上述吸入給藥裝置中均設置有固定藥物釋放帶末端的纏繞輪上,以便于在以后的給藥過程中將藥物釋放帶已使用過的部分通過纏繞輪同步收集起來。然而,在裝配吸入給藥裝置的時候,藥物釋放帶的末端是預先固定至纏繞輪上的,固定完成之后,整個藥物釋放帶的傳動系統(tǒng)都被設定為不可轉動或松動的狀態(tài),因而將藥物釋放帶繃緊纏繞到纏繞輪上需要非常精準的操作,難度很大,并且難免出現(xiàn)藥物釋放帶松弛的狀態(tài),從而在后續(xù)纏繞過程中藥物釋放帶的纏繞體積會進一步變大,有可能導致纏繞空間不足,甚至可能會因為初始纏繞太松,以致不順暢而卡住,最終導致吸入器無法繼續(xù)使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的可預先收緊藥物釋放帶的纏繞輪,以減少或避免所提到的上述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纏繞輪,所述纏繞輪用于纏繞設置在吸入給藥裝置中的藥物釋放帶,所述纏繞輪由底齒輪、讓縮輪和讓縮輪鎖扣構成,所述讓縮輪通過卡口與所述讓縮輪鎖扣的卡扣連接為一體,所述底齒輪安裝在所述讓縮輪鎖扣的底盤上,并可圍繞所述底盤單向轉動。
優(yōu)選地,所述底齒輪上有外齒輪和內齒輪,所述內齒輪由所述底盤上設置的棘爪卡住并限制所述底齒輪僅可單向轉動。
優(yōu)選地,所述讓縮輪上設置有纏繞所述藥物釋放帶的具彈性的纏繞片。
優(yōu)選地,所述讓縮輪上設置有可驅動所述讓縮輪單向轉動的旋緊軸。
優(yōu)選地,所述底盤具有上環(huán)面和下環(huán)面,所述底齒輪箍在所述底盤的上環(huán)面上,夾在所述下環(huán)面和所述讓縮輪間。
優(yōu)選地,所述下環(huán)面的半徑大于所述內齒輪的齒尖半徑但不大于所述外齒輪的齒槽半徑。
優(yōu)選地,所述讓縮輪鎖扣具有尖柱,所述讓縮輪鎖扣的尖柱插入所述讓縮輪的纏繞片之間的空隙中。
優(yōu)選地,所述底齒輪的內齒輪的齒尖半徑等于所述讓縮輪鎖扣的上環(huán)面半徑。
優(yōu)選地,所述藥物釋放帶由基片和蓋片構成,所述纏繞輪用于纏繞設置在吸入給藥裝置中的所述藥物釋放帶的所述蓋片。
本發(fā)明的上述纏繞輪提供了可收緊藥物釋放帶的結構,通過讓縮輪鎖扣的棘爪和底齒輪的內齒輪的齒槽配合,以實現(xiàn)在齒輪系統(tǒng)(包括底齒輪)固定時,通過旋緊軸仍可使讓縮輪單向旋轉以收緊藥物釋放帶。
附圖說明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發(fā)明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其中,
圖1顯示的是一種藥物釋放裝置的內部結構圖,其中顯示有本發(fā)明的纏繞輪;
圖2顯示的是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纏繞輪分解透視圖;
圖3顯示的是圖2所示纏繞輪的組裝狀態(tài)示意圖;
圖4顯示的圖2所示纏繞輪去掉讓縮輪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顯示的是所述藥物釋放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fā)明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xiàn)對照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標號。
圖1顯示的是一種藥物釋放裝置的內部結構圖,其中顯示有本發(fā)明的纏繞輪,如圖,本發(fā)明的纏繞輪可用于安裝在圖1所示的藥物釋放裝置中,該藥物釋放裝置的基本原理與現(xiàn)有技術類似,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通過背景技術所提供的現(xiàn)有技術理解本發(fā)明的纏繞輪的基本功能及使用原理,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圖2顯示的是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纏繞輪分解透視圖,所述纏繞輪1用于纏繞設置在吸入給藥裝置中的藥物釋放帶2,藥物釋放帶2由含藥泡凹槽的基片21和密封基片的蓋片22構成,纏繞輪1由底齒輪11、讓縮輪12和讓縮輪鎖扣13構成,底齒輪11上有外齒輪111和內齒輪112,讓縮輪12上設置有用于纏繞藥物釋放帶2的具彈性的纏繞片121、卡口122和可驅動讓縮輪12單向轉動的旋緊軸123,讓縮輪鎖扣13上有尖柱131、卡扣132和底盤133,讓縮輪12通過卡口122與讓縮輪鎖扣13的卡扣132連接為一體,底齒輪11安裝在讓縮輪鎖扣13的底盤133上,并可圍繞底盤133單向轉動。
底盤133具有上環(huán)面1331、相對上環(huán)面1331半徑較寬的下環(huán)面1332以及具有彈性的棘爪1333,底齒輪11安裝在底盤133的上環(huán)面1331和棘爪1333上,夾在下環(huán)面1332和讓縮輪12間,棘爪1333卡入底齒輪11的內齒輪112的齒槽中,即,內齒輪112由底盤133上設置的棘爪1333卡住并限制底齒輪11僅可單向轉動。下環(huán)面1332的半徑大于內齒輪112的齒尖半徑但不大于外齒輪111的齒槽半徑,讓縮輪鎖扣13的卡扣132插入并扣合在讓縮輪12的卡口122中,讓縮輪鎖扣13的尖柱131插入讓縮輪12的纏繞片121之間的空隙中。
本發(fā)明通過讓縮輪鎖扣13的棘爪1333和底齒輪11的內齒輪112的齒槽配合,以實現(xiàn)預先將藥物釋放帶1的末端固定時,在齒輪系統(tǒng)(包括底齒輪11)固定的狀態(tài)下,仍可通過旋緊軸123仍使讓縮輪12旋轉以收緊藥物釋放帶2并 不會發(fā)生倒轉,以保持藥物釋放帶2始終處于收緊狀態(tài),在后續(xù)的使用過程中,齒輪系統(tǒng)(包括底齒輪11)不再處于固定狀態(tài),此時底齒輪11可帶動棘爪1333乃至整個纏繞輪1纏繞藥物釋放帶2,以正常給藥。
進一步的,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讓縮輪12的旋緊軸123為便于受力旋轉的十字凸起狀,可使用ZL201420504114.5公開的力矩張緊機構進行旋轉,以收緊藥物釋放帶2的末端,同時也可使用該力矩張緊機構將讓縮輪鎖扣13的卡扣132抵出讓縮輪12的卡口122,從而將纏繞輪拆開。
在另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底齒輪11的內齒輪112的齒尖半徑等于讓縮輪鎖扣13的上環(huán)面1331半徑,以使得底齒輪11可以牢固的箍住上環(huán)面1331,棘爪1333能卡住內齒輪112的齒槽。
在另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如圖3-4所示,讓縮輪鎖扣13上的尖柱的高度不短于讓縮輪1用于纏繞的藥物釋放帶2的寬度,以使得藥物釋放帶不易滑脫或變形。
在另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讓縮輪鎖扣13的底盤133的上環(huán)面1331的厚度不小于底齒輪11的厚度,以使得底齒輪11箍在底盤133的上環(huán)面1331時,底齒輪11的上表面不會與讓縮輪12接觸,防止對藥物釋放帶2的收緊產生額外的阻力。
在另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纏繞輪1用于纏繞設置在吸入給藥裝置中的藥物釋放帶2中用于密封的蓋片22,蓋片22上沒有凹槽,為平順的帶狀結構,因此更適合用本纏繞輪纏繞。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上述纏繞輪提供了可收緊藥物釋放帶的結構,克服了吸入給藥裝置在使用前,固定藥物釋放帶末端時無法規(guī)范化收緊的問題,確保使用后藥物釋放帶的纏繞保持收緊狀態(tài),有效利用了吸入器的內部空間,也減少或避免了藥物釋放帶可能纏繞過松而卡住導致病人無法使用的而導致危險的情況。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雖然本發(fā)明是按照多個實施例的方式進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個實施例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中如此敘述僅僅是為了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理解,并將各實施例中所涉及的技術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組合成不同實施例的方式來理解 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變化、修改與結合,均應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