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中藥美容丹及其配制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一種中藥美容丹及其配制方法。
(二)技術(shù)背景雀斑、黃褐斑、老人斑等各種皮膚色斑給人們帶來極大煩惱,為此市場上不知有多少種祛斑霜、增白蜜之類的化妝品,但涂抹在皮膚上的含各種成份的膏、脂、液等主要只起治標(biāo)作用難以治本??诜奈魉幉粌H難以根治皮膚色斑,還難免有毒副作用,不宜長期服用。目前出現(xiàn)了“太太口服液”、“美瑗春”等多種口服中藥制劑,但效果尚不夠顯著,而且長期服用成本過高?,F(xiàn)有的中國專利“祛斑美容藥”CN1091963、“美容保健用中藥制劑”CN1174716、“養(yǎng)顏祛斑膠囊”CN1141789、“祛斑湯”CN1159346等雖都稱對祛斑美容有一定療效,但還是不能全部解決各種皮膚色素不正常沉著造成的各種面部色塊斑點(diǎn),且還存在不易配制服用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由多種中藥配制成的祛斑增白的丹藥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本發(fā)明的美容丹選用的主要中藥為桃花、白冬瓜子、川芎、牡丹皮、紅花、栝樓實(shí)、木蘭皮、筒桂皮、紫芝。
配制步驟如下①以上藥物中的桃花、白冬瓜子、木蘭皮常溫干燥后粉碎成末,用六號篩過篩,藥末備用。
②其余藥物川芎、牡丹皮、紅花、栝樓實(shí)、筒桂皮、紫芝加入相當(dāng)其重量8倍的水浸泡2小時(shí)后,文火煎沸1小時(shí),過濾,濾液備用;藥渣再加入與第一次同量的水,再次文火煎沸1小時(shí),過濾。藥渣棄去,兩次濾液混合,文火煎煮濃縮,煎至藥液剩余量為原量的40%。濃縮后的藥液經(jīng)噴霧干燥得藥粉。
③步驟①所得的藥末與步驟②所得的藥粉混合,加入適量粘合劑,制成大小基本均勻的丹粒。
本發(fā)明的美容丹的優(yōu)點(diǎn)是標(biāo)本兼治,調(diào)節(jié)氣血、祛斑增白,效果顯著,適用于治療妊娠引起的蝴蝶斑、黃褐斑,雀斑,紫外線引發(fā)的黑斑和老年斑等,使皮膚健康潔白,并有防皺抗衰的作用。
具體實(shí)施方式
實(shí)施例1選用藥物重量配比為桃花9~15克、白冬瓜子12~18克、川芎22~28克、牡丹皮16~22克、紅花7~13克、栝樓實(shí)12~18克、木蘭皮7~13克、筒桂皮20~30克、紫芝15~25克。
配制步驟如下①以上藥物中的桃花、白冬瓜子、木蘭皮常溫干燥后粉碎成末,用六號篩過篩得藥末,備用。
②其余藥物川芎、牡丹皮、紅花、栝樓實(shí)、筒桂皮、紫芝加入相當(dāng)其重量8倍的水,浸泡2小時(shí)后,文火煎沸1小時(shí),過濾,濾液備用;藥渣再加入與第一次同量的水,再次文火煎沸1小時(shí),過濾。藥渣棄去,兩次濾液混合,文火煎煮濃縮,至藥液剩余原量的40%。濃縮后的藥液經(jīng)噴霧干燥,得藥粉。
③步驟①所得的藥末與步驟②所得的藥粉混合,加入適量蜂蜜作為粘合劑,制成重0.1~0.3克、大小基本均勻的丹粒。
實(shí)施例2選用藥物配比為桃花9~15克、白冬瓜子12~18克、川芎22~28克、牡丹皮16~22克、紅花7~13克、栝樓實(shí)12~18克、木蘭皮7~13克、筒桂皮20~30克、紫芝15~25克、白楊皮3~9克、冬葵子0~6克、丹參19~28克、當(dāng)歸16~22克、熟地12~18克、靈芝12~18克、黃精15~25克。
配制步驟如下①以上藥物中的桃花、白冬瓜子、木蘭皮、白楊皮、冬葵子常溫干燥后粉碎成末,用六號篩過篩得藥末,備用。
②其余藥物牡丹皮、紅花、栝樓實(shí)、筒桂皮、紫芝、丹參、當(dāng)歸、熟地、靈芝、黃精加入相當(dāng)其重量8倍的水,浸泡2小時(shí)后,文火煎沸1小時(shí),過濾,濾液備用;藥渣再加入與第一次同量的水,再次文火煎沸1小時(shí),過濾。藥渣棄去,兩次濾液混合,文火煎煮濃縮,至藥液剩余原量的40%。濃縮后的藥液經(jīng)噴霧干燥,得藥粉。
③步驟①所得的藥末與步驟②所得的藥粉混合,加入適量蜂蜜作為粘合劑,制成重0.1~0.3克的、大小基本均勻的丹粒。
實(shí)施例3選用藥物配比為桃花9~15克、白冬瓜子12~18克、川芎22~28克、牡丹皮16~22克、紅花7~13克、栝樓實(shí)12~18克、木蘭皮7~13克、筒桂皮20~30克、紫芝15~25克、白楊皮3~9克、冬葵子0~6克、丹參19~28克、當(dāng)歸16~22克、熟地12~18克、靈芝12~18克、黃精15~25克、柏仁0~6克、桑寄生22~28克、金銀花22~28克、益母草22~28克、桂枝7~13克、澤瀉6~12克、知母6~12克、黃柏6~12克、瓜瓣0~8克、防風(fēng)5~15克、白附子5~15克、荊芥5~15克、茯苓17~27克、地龍1~11克、蟬衣1~11克、生甘草1~11克、桔梗5~15克、山萸肉4~14克、僵蠶7~17克、薯蕷0~10克、栗荴5~15克、白芷5~15克。
配制步驟如下①以上藥物中的桃花、白楊皮、白冬瓜子、木蘭皮、冬葵子、柏仁、瓜瓣常溫干燥后粉碎成末,用六號篩過篩得藥末,備用。
②其余藥物川芎、牡丹皮、紅花、栝樓實(shí)、筒桂皮、紫芝、丹參、當(dāng)歸、熟地、靈芝、黃精、桑寄生、金銀花、益母草、桂枝、澤瀉6~12克、知母、黃柏、防風(fēng)、白附子、荊芥、茯苓、地龍、蟬衣、生甘草、桔梗、山萸肉、僵蠶、薯蕷、栗荴、白芷加入相當(dāng)其重量8倍的水,浸泡2小時(shí)后,文火煎沸1小時(shí),過濾,濾液備用;藥渣再加入與第一次同量的水,再次文火煎沸1小時(shí),過濾。藥渣棄去,兩次濾液混合,文火煎煮濃縮,至藥液剩余原量的40%。濃縮后的藥液經(jīng)噴霧干燥,得藥粉。
③步驟①所得的藥末與步驟②所得的藥粉混合,加入適量蜂蜜作為粘合劑,制成重0.1~0.3克的、大小基本均勻的丹粒。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中藥美容丹,由多種中藥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主要中藥包含桃花、白冬瓜子、川芎、牡丹皮、紅花、栝樓實(shí)、木蘭皮、筒桂皮、紫芝。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美容丹,其特征在于其中藥物重量配比為桃花9~15克、白冬瓜子12~18克、川芎22~28克、牡丹皮16~22克、紅花7~13克、栝樓實(shí)12~18克、木蘭皮7~13克、筒桂皮20~30克、紫芝15~25克。
3一種中藥美容丹的配制方法,其成份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采用了常溫干燥、粉碎、過篩、得藥末、兩次煎煮過濾得藥液,和加入粘合劑制成丹丸的方法,其特征為配制步驟如下①以上藥物中的桃花、白冬瓜子、木蘭皮常溫干燥、粉碎、過篩,藥末備用;②其余藥物川芎、牡丹皮、紅花、栝樓實(shí)、筒桂皮、紫芝加入相當(dāng)其重量8倍的水浸泡2小時(shí)后,文火煎沸1小時(shí),過濾,濾液備用;藥渣再加入與第一次同量的水,再次文火煎沸1小時(shí),過濾。藥渣棄去,兩次濾液混合,文火煎煮濃縮,煎至藥液剩余量為原量的40%。濃縮后的藥液經(jīng)噴霧干燥得藥粉;③步驟①所得的藥末與步驟②所得的藥粉混合,加入適量粘合劑,制成重0.1~0.3克、大小基本均勻的丹粒。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美容丹,其特征在于增加了如下重量配比的藥物白楊皮3~9克、冬葵子0~6克、丹參19~28克、當(dāng)歸16~22克、熟地12~18克、靈芝12~18克、黃精15~25克。
5一種中藥美容丹的配制方法,其成份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采用了常溫干燥、粉碎、過篩、得藥末、兩次煎煮過濾得藥液,和加入粘合劑制成丹丸的方法,其特征為配制步驟如下①藥物中的桃花、白冬瓜子、木蘭皮、白楊皮、冬葵子常溫干燥、粉碎、過篩,藥末備用;②其余藥物川芎、牡丹皮、紅花、栝樓實(shí)、筒桂皮、紫芝、丹參、當(dāng)歸、熟地、靈芝、黃精加入相當(dāng)其重量8倍的水浸泡2小時(shí)后,文火煎沸1小時(shí),過濾,濾液備用;藥渣再加入與第一次同量的水,再次文火煎沸1小時(shí),過濾。藥渣棄去,兩次濾液混合,文火煎煮濃縮,煎至藥液剩余量為原量的40%。濃縮后的藥液經(jīng)噴霧干燥得藥粉;③步驟①所得的藥末與步驟②所得的藥粉混合,加入適量蜂蜜粘合劑,制成重0.1~0.3克、大小基本均勻的丹粒。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美容丹,其特征在于增加了如下藥物柏仁0~6克、桑寄生22~28克、金銀花22~28克、益母草22~28克、桂枝7~13克、澤瀉6~12克、知母6~12克、黃柏6~12克、瓜瓣0~8克、防風(fēng)5~15克、白附子5~15克、荊芥5~15克、茯苓17~27克、地龍1~11克、蟬衣1~11克、生甘草1~11克、桔梗5~15克、山萸肉4~14克、僵蠶7~17克、薯蕷0~10克、栗荴5~15克、白芷5~15克。
7一種中藥美容丹的配制方法,其成份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采用了常溫干燥、粉碎、過篩、得藥末、兩次煎煮過濾得藥液,和加入粘合劑制成丹丸的方法,其特征為配制步驟如下①藥物中的桃花、白冬瓜子、木蘭皮、白楊皮、冬葵子、柏仁、瓜瓣常溫干燥、粉碎、過篩,藥末備用;②其余藥物川芎、牡丹皮、紅花、栝樓實(shí)、筒桂皮、紫芝、丹參、當(dāng)歸、熟地、靈芝、黃精、桑寄生、金銀花、益母草、桂枝、澤瀉6~12克、知母、黃柏、防風(fēng)、白附子、荊芥、茯苓、地龍、蟬衣、生甘草、桔梗、山萸肉、僵蠶、薯蕷、栗荴、白芷加入相當(dāng)其重量8倍的水浸泡2小時(shí)后,文火煎沸1小時(shí),過濾,濾液備用;藥渣再加入與第一次同量的水,再次文火煎沸1小時(shí),過濾。藥渣棄去,兩次濾液混合,文火煎煮濃縮,煎至藥液剩余量為原量的40%。濃縮后的藥液經(jīng)噴霧干燥得藥粉;③步驟①所得的藥末與步驟②所得的藥粉混合,加入適量蜂蜜粘合劑,制成重0.1~0.3克、大小基本均勻的丹粒。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美容丹選用的主要中藥為:桃花、白冬瓜子、川芎、牡丹皮、紅花、栝樓實(shí)、木蘭皮、筒桂皮、紫芝、白楊皮、冬葵子、丹參、當(dāng)歸、熟地、靈芝、黃精。配制步驟為:①以上藥物中的桃花、白冬瓜子、木蘭皮、白楊皮、冬葵子干燥、粉碎、過篩,藥末備用;②其余藥物加入相當(dāng)其重量8倍的水浸泡后,兩次煎濾,濾液濃縮,噴霧干燥得藥粉;③步驟①所得的藥末與步驟②所得的藥粉混合,加入適量粘合劑,制成約粒十克的均勻大小的丹丸。本發(fā)明的美容丹的優(yōu)點(diǎn)是標(biāo)本兼治,調(diào)節(jié)氣血、祛斑增白,效果顯著,適用于治療妊娠引起的蝴蝶斑、黃褐斑,雀斑,紫外線引發(fā)的黑斑和老年斑等,使皮膚健康潔白,并有防皺抗衰的作用。
文檔編號A61P17/16GK1344552SQ01128950
公開日2002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01年10月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1年10月9日
發(fā)明者曾廣平, 曾維忠 申請人:曾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