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47594閱讀:20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包,該包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更具體地, 本發(fā)明涉及這樣一種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該包通過充分減小基本上在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產(chǎn)生的容差而最大程度地方便使用者。
背景技術
通常,包主要用于為了方便地存放和攜帶文件、衣服、物品等,并且根據(jù)用途、目的以及要存放的物品類型具有各種尺寸和形狀。在這些各種形式的包中,旅行包是為了旅行或外宿而使用的可以緊密地存放許多物品的包。傳統(tǒng)的旅行包為了便于攜帶而在其底部設有多個輪子并在其一側設有把手單元。把手單元被安裝成插入包的內部的一側或者從包的內部的一側抽出,在包中設有支撐單元,該支撐單元具有可供把手單元插入的存儲空間。把手單元是可伸展的,這是因為其具有多個管彼此連接并且通過支撐單元逐步地保持固定狀態(tài)的結構。當移動該包時,使用者抬起位于腰部附近的把手單元,并且在使所述包相對于地面傾斜預定角度的狀態(tài)下攜帶該包。然而,由于因支撐單元從包的一側的底部延伸到上端而使安裝于傳統(tǒng)的包上的把手單元占據(jù)了很大的安裝空間,因此進一步減小了包中用于存放物品的空間。此外,由于把手單元具有其長度通常以兩節(jié)或三節(jié)來調節(jié)的結構,因此在將抽出長度調節(jié)至適于使用者的高度方面存在限制。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申請人在2008年9月11日提交了 “Ahandle with a foldablearm and a bag having the same (具有可折疊臂的把手和具有該把手的包)(韓國專利申請 No. 10-2008-0090040),,。圖1是示出了由本申請人提交的申請中的包的立體圖,圖2是示出了當使用圖1 所示的包時在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產(chǎn)生的容差的示意圖。參照圖1和2,包1包括主體Ia和安裝在主體Ia的一側的可折疊臂lb??烧郫B臂Ib包括可折疊部分lc,該可折疊部分被伸展或收縮成折疊或展開狀態(tài);供使用者抓握的把手單元Id ;以及固定部分le,該固定部分用于臨時地固定抽出預定長度的可折疊部分 lc。通過這樣的結構,與傳統(tǒng)的結構相比,由于包1因設置于包1中的安裝空間的減小而能夠存放大量物品,從而可以改善產(chǎn)品的性能。此外,由于使用者能夠自由地調節(jié)可折疊部分 Ic的抽出長度并且通過使用固定部分Ie而與位置無關地臨時固定可折疊部分Ic的抽出狀態(tài),因此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

發(fā)明內容
技術問題然而,如圖1和圖2所示,在包1中,即使可折疊部分Ic抽出使用者期望的長度并由固定部分Ie固定,但是可折疊部分Ic仍可上下?lián)u晃(在下文中被稱作容差T)。也就是說,當固定部分Ie與可折疊部分Ic獨立地布置時,包1具有恒定容差(Τ = T1+T2),可折疊部分Ic可以該恒定容差上下移動,這是因為固定部分Ie并不能精準地固定可折疊部分Ic 的抽出長度。由于該容差會減小使用者的便利性并且降低產(chǎn)品的可靠性,因此本發(fā)明的申請人不斷地進行各種研究,以充分減小該容差,由此提交本專利申請。形成本發(fā)明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該包通過充分地減小當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產(chǎn)生的容差而能夠最大程度地方便使用者。技術方案為了實現(xiàn)第一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該包包括主體;以及把手單元,該把手單元安裝在所述主體的一側,從而使用者能夠攜帶所述主體,其中,所述把手單元包括外殼,該外殼與所述主體一側聯(lián)接,并且該外殼中具有安裝空間;可折疊部分,該可折疊部分設置在所述安裝空間中,并且具有使得多個鏈節(jié)相互交叉從而所述多個鏈節(jié)可以伸展和收縮成展開或折疊狀態(tài)的構造;鎖定齒輪部分,該鎖定齒輪部分固定所述可折疊部分的可伸展長度,并且與所述可折疊部分的上端聯(lián)接以減小當所述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產(chǎn)生的容差;以及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該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調節(jié)所述鎖定齒輪部分的驅動,從而所述可折疊部分根據(jù)使用者的操縱而伸展和收縮。所述鎖定齒輪部分可包括第一旋轉齒輪,當所述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該第一旋轉齒輪沿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旋轉;第二旋轉齒輪,該第二旋轉齒輪布置成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相鄰,并且當所述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沿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以及鎖定齒輪,該鎖定齒輪夾設在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和所述第二旋轉齒輪之間,從而根據(jù)所述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調節(jié)以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嚙合或分離的方式來控制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旋轉。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在其內周面中可形成有多個鎖定齒輪槽,并且所述鎖定齒輪可包括齒輪主體;以及多個第一齒,所述多個第一齒沿著所述齒輪主體的周面形成,以與所述鎖定齒輪槽嚙合。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可形成有至少一個第一突起插入槽,并且所述包還包括調節(jié)構件,該調節(jié)構件根據(jù)所述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調節(jié)被插入所述第一突起插入槽中,以分離所述第一齒和所述鎖定齒輪槽。所述第二旋轉齒輪可形成有至少一個第二突起插入槽,并且所述鎖定齒輪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插入突起,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插入突起被設置在所述齒輪主體的與所述第二旋轉齒輪相鄰的一側,并且具有與所述第二突起插入槽相對應的形狀。所述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可包括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部;一對伸展部,所述一對伸展部從所述抓握部的兩端延伸至所述調節(jié)構件;以及一對按壓部,所述一對按壓部設置在所述伸展部和所述調節(jié)構件之間以按壓所述調節(jié)構件,從而所述鎖定齒輪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分離。所述調節(jié)構件在其一側可設有第一斜面,該第一斜面具有從該調節(jié)構件的表面朝向內側的錐形形狀,所述按壓部可包括具有與所述第一斜面對應的第二斜面的按壓突起。
所述包還可包括按壓板,該按壓板被設置成與所述第二旋轉齒輪的一側相鄰; 以及彈性構件,該彈性構件夾設在所述外殼和所述按壓板之間以彈性地按壓所述按壓板。所述包還可包括對中部分,該對中部分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和所述第二旋轉齒輪聯(lián)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旋轉程度與所述第二旋轉齒輪的旋轉程度一致。所述對中部分可包括具有多個第二齒的對中齒輪;第一齒條,該第一齒條設置在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上端,并且具有與所述第二齒嚙合的多個第三齒;以及第二齒條,該第二齒條設置在所述第二旋轉齒輪的上端,并且具有與所述第二齒嚙合的多個第四齒。所述包還可包括容差限制部分,該容差限制部分設置在所述外殼的下端,并且沿與所述可折疊部分的伸展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彈力,以減小當所述可折疊部分伸展時產(chǎn)生的容差。所述容差限制部分可包括導向構件,該導向構件與連接銷聯(lián)接,所述連接銷穿過所述多個鏈節(jié)中的、布置在所述外殼的所述下端的一對鏈節(jié)的中央部分,并且所述導向構件沿著所述外殼的一側上下移動;以及一對彈性彈簧,所述一對彈性彈簧被設置成與所述導向構件的上端相鄰,以當所述導向構件向上移動時向下施加彈力。所述一對彈性彈簧可以關于所述導向構件相互對稱,從而每個彈性彈簧的一端被固定到所述外殼,并且每個彈性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導向構件的所述上端相鄰。所述外殼在其下端的一側可形成有第一導向狹縫,所述導向構件沿所述第一導向狹縫可相對于所述外殼上下移動。所述外殼在其上端的一側可形成有第二導向狹縫,所述多個鏈節(jié)中的布置在所述外殼下端的一對鏈節(jié)可通過可移動銷而相互聯(lián)接,所述可移動銷被聯(lián)接成相對于所述第二導向狹縫上下移動,從而所述一對鏈節(jié)沿著所述第二導向狹縫上下移動。所述可移動銷可包括第一伸展部;第二伸展部,該第二伸展部與所述第一伸展部間隔開預定間隔;第三伸展部,該第三伸展部與所述第二伸展部間隔開預定間隔,并且從所述外殼向外突出;第一小徑部,該第一小徑部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一伸展部的直徑和所述第二伸展部的直徑,并且所述第一小徑部將所述第一伸展部與所述第二伸展部連接;以及第二小徑部,該第二小徑部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伸展部的直徑和所述第三伸展部的直徑, 并且所述第二小徑部將所述第二伸展部與所述第三伸展部連接。所述可折疊部分可包括第一單元鏈節(jié),該第一單元鏈節(jié)在其一端設置有聯(lián)接突起;以及第二單元鏈節(jié),該第二單元鏈節(jié)在其一端形成有供所述聯(lián)接突起插入的聯(lián)接孔,并且與所述第一單元鏈節(jié)聯(lián)接。所述聯(lián)接突起的長度可足以穿過所述聯(lián)接孔而突出,所述可折疊部分還可包括 與所述聯(lián)接突起的一端聯(lián)接的墊片;固定銷,該固定銷被插入所述聯(lián)接孔和形成于所述聯(lián)接突起的中央部的聯(lián)接槽中;以及蓋構件,該蓋構件被設置為覆蓋所述第一單元鏈節(jié)的一端、所述第二單元鏈節(jié)的一端以及所述墊圈。所述可折疊部分可包括第一單元鏈節(jié),該第一單元鏈節(jié)在其兩端形成有第一聯(lián)接孔;第二單元鏈節(jié),該第二單元鏈節(jié)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單元鏈節(jié)的下端聯(lián)接,并且在該第二單元鏈節(jié)的兩端形成有第二聯(lián)接孔;以及聯(lián)接銷,該聯(lián)接銷用于通過穿過所述第一聯(lián)接孔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孔,以可樞轉地將所述第一單元鏈節(jié)與所述第二單元鏈節(jié)聯(lián)接。所述聯(lián)接銷可包括第一突起,該第一突起從所述第一單元鏈節(jié)的一側突出 ’第二突起,該第二突起與所述第一突起間隔開預定間隔,從而被設置在所述第一單元鏈節(jié)與所述第二單元鏈節(jié)的聯(lián)接位置處;第三突起,該第三突起與所述第二突起間隔開預定間隔, 而從所述第二單元鏈節(jié)的一側突出;第一連接部,該第一連接部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一突起的直徑和所述第二突起的直徑,并且該第一連接部將所述第一突起與所述第二突起連接; 以及第二連接部,該第二連接部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突起的直徑和所述第三突起的直徑, 并且該第二連接部將所述第二突起與所述第三突起連接,并且其中,所述可折疊部分可包括第一蓋部,該第一蓋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聯(lián)接,以覆蓋所述第一單元鏈節(jié)的一端;以及第二蓋部,該第二蓋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聯(lián)接,以覆蓋所述第二單元鏈節(jié)的一端。所述第一蓋部可包括第一旋轉銷,該第一旋轉銷在其一側形成有開口并且與所述第一連接部聯(lián)接;以及第一旋轉構件,該第一旋轉構件中接納所述第一旋轉銷,并且所述第二蓋部可包括第二旋轉銷,該第二旋轉銷在其一側形成有開口并且與所述第二連接部聯(lián)接;以及第二旋轉構件,該第二旋轉構件中接納所述第二旋轉銷。所述鎖定齒輪部分可包括第一旋轉齒輪,當所述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該第一旋轉齒輪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第二旋轉齒輪,該第二旋轉齒輪布置成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相鄰,并且當所述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沿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以及鎖定齒輪,該鎖定齒輪夾設在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和所述第二旋轉齒輪之間,以控制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旋轉,其中,所述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可包括設置成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相鄰的按鈕,以根據(jù)使用者的操縱分離所述鎖定齒輪和所述第一旋轉齒輪。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和所述第二旋轉齒輪均可包括旋轉主體;接納部,該接納部從所述旋轉主體的一端延伸并彎曲,并且在其縱向上具有齒輪;以及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外殼,所述抓握外殼中形成有接納空間,當所述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該接納空間用于接納所述接納部。所述包還可包括對中齒輪,該對中齒輪設置在所述抓握外殼內,并且與所述齒輪嚙合,以使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旋轉程度與所述第二旋轉齒輪的旋轉程度一致。所述包還可包括彈性構件,該彈性構件夾設在所述第二旋轉齒輪與所述鎖定齒輪之間以彈性地按壓所述鎖定齒輪,并且由彈性材料制成。所述包還可包括第一外殼,該第一外殼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一側鉸接;以及第二外殼,該第二外殼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旋轉齒輪的一側鉸接,其中,所述第一外殼的第二端可與所述第二外殼的第二端鉸接,所述第一外殼的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一外殼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外殼的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外殼的第二端。所述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可包括鎖定按鈕,該鎖定按鈕可上下移動;移動件,該移動件可與所述鎖定按鈕一起上下移動;以及按壓件,在所述移動件移動的情況下,該按壓件通過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動來調節(jié)所述鎖定齒輪部分的驅動。有益效果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提供一種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該包通過充分地減小主要在包括多個相互交叉的鏈節(jié)的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產(chǎn)生的容差而能夠最大限度地方便使用者,通過使用聯(lián)接到可折疊部分的上端的鎖定齒輪部分來充分地減小所述容差。


圖1是由本身請人于2008年9月11日提交的“Ahandle with a foldable arm and abag having the same (具有可折疊臂的把手和具有該把手的包)(韓國專利申請 No. 10-2008-0090040) ” 的立體圖;圖2是示出了當使用圖1所示的包時在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產(chǎn)生的容差的示意圖;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的組裝立體圖;圖4是圖3中所示的包的把手單元的分解立體圖;圖5是圖3中所示的包的可折疊部分的立體圖;圖6是圖3中所示的包的鎖定齒輪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7是圖3中所示的包的鎖定齒輪部分和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8是當從第二旋轉齒輪的一側觀察時圖7的示意性組裝立體圖;圖9是當從第一旋轉齒輪的一側觀察時圖6的示意性組裝立體圖;圖10是圖3中所示的包的外殼和容差限制部的立體圖;圖11是示出了圖3中所示的包的外殼和可折疊部分的聯(lián)接關系的示意圖;圖1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包的可折疊部分的立體圖;圖1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包的鎖定齒輪部分和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組裝立體圖;圖14是圖13中所示的包的鎖定齒輪部分和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1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鎖定齒輪部分和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組裝立體圖;圖16是圖15中所示的包的鎖定齒輪部分和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1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包的鎖定齒輪部分和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分解立體圖;以及圖18是圖17中所示的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描述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為了防止本發(fā)明不清楚,將省略相關的已公知的功能和構造的詳細描述。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的組裝立體圖,圖4是圖3中所示的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分解立體圖,圖5是圖3中所示的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的可折疊部分的立體圖。圖6是圖3中所示的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的鎖定齒輪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7是圖3中所示的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的鎖定齒輪部分和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8是當從第二旋轉齒輪的一側觀察時圖7的示意性組裝立體圖。圖9是當從第一旋轉齒輪的一側觀察時圖6的示意性組裝立體圖,圖10是圖3中所示的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的外殼和容差限制部的立體圖,圖11是示出了圖3中所示的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的外殼和可折疊部分的聯(lián)接關系的示意圖。參照圖3至圖11,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在下文中,被稱作包10)包括主體M和安裝在主體M的一側的把手單元 100。主體M在其一側設有把手單元100,并且在該主體M內具有用于接納各種物品的接納空間。由于主體M可以具有與普通的旅行包相同的構造,故將省略對其詳細的描述。把手單元100可拆卸地安裝在主體M的一側,從而使用者能夠攜帶主體M。把手單元100包括外殼110 ;可折疊部分120,該可折疊部分布置在設置于外殼110的安裝空間中;鎖定齒輪部分130,該鎖定齒輪部分用于固定可折疊部分120的可伸展長度;以及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140,該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用于調節(jié)鎖定齒輪部分130的驅動。外殼110可拆卸地安裝在主體M的一側,并在該外殼110中具有安裝空間。稍后將對其進行詳細的描述??烧郫B部分120布置在外殼110的安裝空間中,并且具有使得多個鏈節(jié)相互交叉從而所述多個鏈節(jié)能夠被伸展或收縮成折疊狀態(tài)或展開狀態(tài)的構造。如圖5所示,可折疊部分120包括第一單元鏈節(jié)121,該第一單元鏈節(jié)在其一端設有聯(lián)接突起121a ;第二單元鏈節(jié)122,該第二單元鏈節(jié)在其一端形成有聯(lián)接孔12 ;墊圈 123,該墊圈與聯(lián)接突起121a的一端聯(lián)接;固定銷,該固定銷插入聯(lián)接孔12 和形成于聯(lián)接突起121a的中央部分的聯(lián)接槽121b中;以及蓋構件125,該蓋構件用于覆蓋第一單元鏈節(jié) 121與第二單元鏈節(jié)122之間的聯(lián)接部。通過將聯(lián)接突起121a插入聯(lián)接孔12 中而使第一單元鏈節(jié)121與第二單元鏈節(jié) 122的一端聯(lián)接。聯(lián)接突起121a從第一單元鏈節(jié)121的一端突出至使其穿過第二單元鏈節(jié) 122的聯(lián)接孔12 伸出的程度,墊圈123配合在聯(lián)接突起121a的從聯(lián)接孔12 突出的一端上。此外,固定銷IM被插入聯(lián)接孔12 和形成于聯(lián)接突起121a的中央部分的聯(lián)接槽 121b中,從而第一單元鏈節(jié)第121號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122彼此可樞轉地聯(lián)接。由于固定銷 124被壓配到聯(lián)接槽121b中,因此即使重復地使用相對于彼此可樞轉地移動的第一單元鏈節(jié)121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122,也可確保耐久性。蓋構件125覆蓋并緊固第一單元鏈節(jié)121的一端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122的一端,以防止當?shù)谝粏卧湽?jié)121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122相對于彼此可樞轉地移動時第一單元鏈節(jié) 121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122彼此分離??烧郫B部分120根據(jù)使用者的操縱而伸展和收縮,第一單元鏈節(jié)121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122重復地相互連接,從而可折疊部分120可以根據(jù)使用者的需要被抽出一定長度。同時,鎖定齒輪部分130固定可折疊部分120的可伸展長度,并且聯(lián)接到可折疊部分120的上端,以減小當可折疊部分120伸展和收縮時產(chǎn)生的容差。鎖定齒輪部分130包括第一旋轉齒輪131,當可折疊部分120伸展和收縮時該第一旋轉齒輪沿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旋轉;第二旋轉齒輪132,當可折疊部分120伸展和收縮時該第二旋轉齒輪沿與第一旋轉齒輪131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以及夾設在第一旋轉齒輪131和第二旋轉齒輪132之間的鎖定齒輪133。第一旋轉齒輪131連接到可折疊部分120的一端,并且當可折疊部分120伸展和收縮時沿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旋轉。第一旋轉齒輪131包括在其內周面中形成的多個鎖定齒輪槽131a ;以及四個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該四個第一突起插入槽通過穿過形成鎖定齒輪槽131a的區(qū)域而形成。鎖定齒輪槽131a沿第一旋轉齒輪131的內周面形成,以與多個第一齒13 結合, 多個第一齒13 沿著稍后描述的鎖定齒輪133的齒輪主體133a的一側設置,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通過穿過形成鎖定齒輪槽131a的區(qū)域而形成,從而稍后描述的調節(jié)構件150的第一插入突起151能夠插入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中或與該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分離。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的數(shù)量為四個。但是,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的數(shù)量根據(jù)第一插入突起151的數(shù)量可以為四個或更多或更少。第二旋轉齒輪132連接到可折疊部分120的一端,并且在可折疊部分120伸展和收縮時沿與第一旋轉齒輪131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第二旋轉齒輪132形成有四個第二突起插入槽132a,稍后描述的鎖定齒輪133的第二插入突起133c可插入該四個第二突起插入槽13 中。與如上所述的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相似,第二突起插入槽13 的數(shù)量根據(jù)第二插入突起133c的數(shù)量可以為四個或更多或更少。鎖定齒輪133夾設在第一旋轉齒輪131和第二旋轉齒輪132之間,并且根據(jù)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140的調節(jié)而與第一旋轉齒輪131嚙合或該第一旋轉齒輪131分離,以控制第一旋轉齒輪131的旋轉。鎖定齒輪133包括形成框架的齒輪主體133a ;第一齒133b,該第一齒沿齒輪主體133a的周面形成;以及四個第二插入突起133c,該四個第二插入突起從鎖定齒輪133的與第二旋轉齒輪132相鄰的表面突出。齒輪主體133a形成鎖定齒輪133的框架,并且如圖6所示為具有圓形截面形狀的金屬構件。第一齒13 沿齒輪主體133a的周面形成并插入第一旋轉齒輪131的鎖定齒輪槽 131a中,四個第二插入突起133c從鎖定齒輪133的一側伸出,鎖定齒輪133的該一側與第二旋轉齒輪132相鄰。根據(jù)按壓調節(jié)構件150的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140的驅動,鎖定齒輪133與第一旋轉齒輪131嚙合或與該第一旋轉齒輪131分離,從而調節(jié)可折疊部分120的可伸展長度。 也就是說,如果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140根據(jù)使用者的操縱而被驅動,則與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140連接的調節(jié)構件150的第一插入突起151插入第一旋轉齒輪131的第一突起插入槽 131b中,由此鎖定齒輪133與第一旋轉齒輪131分離,從而第一單元鏈節(jié)121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122相對于彼此可樞轉地移動,而使可折疊部分120伸展。稍后將對其詳細地描述。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140調節(jié)鎖定齒輪部分130的驅動,從而可折疊部分120可以根據(jù)用戶的操縱而被伸展、收縮或固定。如圖7所示,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140包括抓握部 141 ;一對伸展部142,該對伸展部142從抓握部141的兩端延伸至調節(jié)構件150 ;以及一對按壓部143,該對按壓部143設置在伸展部142與調節(jié)構件150之間以按壓調節(jié)構件150。抓握部141供使用者抓握,并且包括從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140的下表面突出的固定按鈕B,伸展部142從抓握部141的兩端延伸至調節(jié)構節(jié)150,同時與抓握部141 一體形成。按壓部143設置在伸展部142與調節(jié)構件150之間以按壓調節(jié)構件150,使得鎖定齒輪133可與第一旋轉齒輪131分離。如圖9所示,每個按壓部143包括按壓突起143a,按壓突起143a具有與形成在調節(jié)構件150的一側的第一斜面152相對應的第二斜面14北。如果使用者用一只手抬起抓握部141,則與抓握部141 一體形成的伸展部142向上移動,由此設置在按壓部143處的按壓突起143a將朝向第一旋轉齒輪131按壓調節(jié)構件 150,同時沿著調節(jié)構件150的第一斜面152向外移動。因此,設置在調節(jié)構件150處的第一插入突起151插入第一旋轉齒輪131的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中,由此鎖定齒輪133與第一旋轉齒輪131分離,從而第一單元鏈節(jié)121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122可相對于彼此樞轉。在該狀態(tài)下,如果使用者連續(xù)地抬起抓握部141,則第一單元鏈節(jié)121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122相對于彼此樞轉,從而可折疊部分120可被伸展。同時,調節(jié)構件150根據(jù)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140的調節(jié)使鎖定齒輪133與第一旋轉齒輪131分離。調節(jié)構件150包括從該調節(jié)構件的一側的表面突出的四個第一插入突起151 ;以及第一斜面152,該第一斜面具有從調節(jié)構件的相反側的表面朝向內側的錐形形狀。通過按壓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140,更確切地是按壓所述按壓突起143a,而將第一插入突起151插入第一旋轉齒輪131的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中,從而使鎖定齒輪133與第一旋轉齒輪131分離。第一斜面152從該表面朝向其內側呈錐形,使得按壓突起143a能夠容易地向外移動。同時,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包10還包括按壓板160,該按壓板被設置成與第二旋轉齒輪132的一側相鄰;彈性構件170,該彈性構件夾設在外殼110和按壓板160之間;對中部分180,該對中部分用于使得第一旋轉齒輪131的旋轉程度與第二旋轉齒輪132的旋轉程度一致;以及容差限制部分190,該容差限制部分設置在外殼110的下端,以減小在可折疊部分120伸展時產(chǎn)生的容差。按壓板160被設置成與第二旋轉齒輪132的一側相鄰,以通過按壓彈性構件170 使鎖定齒輪133與第一旋轉齒輪131正常地嚙合,彈性構件170彈性地按壓按壓板160。在本實施方式中,彈性構件170制備成普通的螺旋彈簧的形式。然而,本發(fā)明的范圍并不限于此。按壓板160在其面對第二旋轉齒輪132的一側設有四個突起(未示出),通過按壓彈性構件170,所述突起通常被插入第二旋轉齒輪132的第二突起插入槽13 中,從而鎖定齒輪 133能夠與第一旋轉齒輪131嚙合。對中部分180設置在第一旋轉齒輪131和第二旋轉齒輪132的上端,以使得第一旋轉齒輪131的旋轉程度與第二旋轉齒輪132的旋轉程度一致。對中部分180包括對中齒輪181 ;設置在第一旋轉齒輪131的上端的第一齒條 182 ;以及設置在第二旋轉齒輪132的上端的第二齒條183。第一齒條182具有多個第三齒182a,多個第三齒18 形成在第一旋轉齒輪131的上端的預定區(qū)域,第二齒條183具有多個第四齒183a,多個第四齒183a形成在第二旋轉齒輪132的上端的預定區(qū)域,對中齒輪181具有多個與第三齒18 和第四齒183a嚙合的第二齒 181a。如圖8所示,當對中齒輪181旋轉時,第一齒條182和第二齒條183彼此相反地旋轉相同的旋轉程度,從而構成可折疊部分120的第一單元鏈節(jié)121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122相同程度地伸展和收縮,而使可折疊部分120穩(wěn)定地伸展和收縮。同時,容差限制部分190在與可折疊部分120的伸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施加彈力,從而減小當可折疊部分120伸展時產(chǎn)生的容差。容差限制部分190包括設置在外殼110的下端的導向構件191和被設置成與導向構件191的上端相鄰的一對彈性彈簧192。導向構件191與連接銷P聯(lián)接,并沿著外殼110的一側上下移動。連接銷P穿過構成可折疊部分120的鏈節(jié)121和122中的一對鏈節(jié)121c、122c的中央部分,一對鏈節(jié)121c、 122c設置在外殼110的下端。如圖10所示,通過穿過外殼110的下端而形成第一導向狹縫 111,連接銷P沿著布置在外殼110的下端的一對鏈節(jié)121c、122c和導向構件191穿過第一導向狹縫111,然后通過外殼110外部的阻擋構件CP固定。因此,當可折疊部分120伸展和收縮時,導向構件191沿著第一導向狹縫111上下移動。一對彈性彈簧192被設置成與導向構件191的上端相鄰,以在導向構件191向上移動時施加向下的彈力。該一對彈性彈簧192關于導向構件191彼此對稱,從而每個彈性彈簧192的一端固定到外殼110,每個彈性彈簧192的另一端與導向構件191的上端相鄰。 如果導向構件191向上移動,則被設置成與導向構件191的上端相鄰的一對彈性彈簧192 在向下方向上向導向構件191施加彈力,從而能夠充分減小當可折疊部分120伸展時產(chǎn)生的容差。參照圖10,通過穿過外殼110的與第一引導狹縫111相鄰的上端而形成第二導向狹縫112。此外,被布置成與布置在外殼110的下端的一對鏈節(jié)121c、122c相鄰的一對鏈節(jié)121d和122d通過相對于第二導向狹縫112可上下移動的可移動銷I而彼此連接,從而使鏈節(jié)121d、122d上下移動。如圖10所示,可移動銷I包括第一伸展部Il ;與第一伸展部Il間隔開預定間隔的第二伸展部12 ;與第二伸展部12間隔開預定間隔的第三伸展部13 ;連接第一伸展部Il 與第二伸展部12的第一小徑部14 ;以及連接第二伸展部12與第三伸展部13的第二小徑部15。第一伸展部Il從一對鏈節(jié)121d、122d向外突出,第二伸展部12通過聯(lián)接部與一對鏈節(jié)121d、122d聯(lián)接,第三伸展部13從外殼110向外突出以沿著第二導向狹縫112移動。 第一小徑部14的直徑比第一伸展部Il和第二伸展部12的直徑小,并連接第一伸展部Il 和第二伸展部12。第二小徑部15的直徑比第二伸展部12和第三伸展部13的直徑小,并連接第二伸展部12和第三伸展部13。由于具有上述形狀的可移動銷I,因此可折疊部分120 可以沿著第二導向狹縫112相對于外殼110穩(wěn)定地上下移動,而不在外殼110的前后方向上搖晃。在下文中,將簡要地描述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包10的使用方法。首先,為了在把手單元100安裝在主體M的狀態(tài)下攜帶包10,使用者抓握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140的抓握部141并抬起抓握部141。如果使用者抬起抓握部141,則與抓握部 141 一體形成的伸展部142略微向上移動,從而按壓部分143的具有第二斜面14 的按壓突起143a沿著調節(jié)構件150的第一斜面152向外移動。由于按壓突起143a的移動,因此調節(jié)構件150的第一插入突起151插入第一旋轉齒輪131的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中,以朝向第二旋轉齒輪132推動與第一旋轉齒輪131嚙合的鎖定齒輪133,設置在鎖定齒輪133處的第二插入突起133c插入第二旋轉齒輪132的第二突起插入槽13 中,從而,鎖定齒輪133與第一旋轉齒輪131分離。
由于鎖定齒輪133與第一旋轉齒輪131分離,因此第一旋轉齒輪131和第二旋轉齒輪132相對于彼此可樞轉。如果使用者連續(xù)地抬起抓握部141,則第一旋轉齒輪131和第二旋轉齒輪132相對于彼此樞轉,從而可折疊部分120伸展。當可折疊部分120伸展時,由于第一旋轉齒輪131的旋轉程度因對中部分180而與第二旋轉齒輪132的旋轉程度一致, 因此可折疊部分120的多個鏈節(jié)相同程度地伸展。此外,構成可折疊部分120的多個鏈節(jié)中的、設置于外殼110的下端的一對鏈節(jié)121d和122d通過可移動銷I被聯(lián)接成相對于外殼110上下移動,從而防止可折疊部分120在前后方向上晃動。如果使用者將可折疊部分120展開與使用者的高度對應的長度,由于使用者釋放抓握部141,則伸展部142略微向下移動。在該情況下,通過彈性構件170的彈力而將設置在按壓板160處的突起插入第二旋轉齒輪132的第二突起插入槽13 中,以推動鎖定齒輪 133的第二插入突起133c,從而,鎖定齒輪133的第一齒13 與第一旋轉齒輪131的鎖定齒輪槽131a結合以推動調節(jié)構件150。因此,由于第一旋轉齒輪131和第二旋轉齒輪132 相對于彼此不能樞轉,因此防止可折疊部分120伸展。此外,由于在可折疊部分120伸展的狀態(tài)下容差限制部分190沿向下方向連續(xù)地供應恒定的彈力,因此能夠減小可折疊部分120的容差。本實施例的包10的優(yōu)點在于,通過使用與可折疊部分120的上端聯(lián)接的鎖定齒輪部分130,其可以將由本申請人在2008年9月11日提交的“A handle with a foldablearm and a bag having the same (具有可折疊臂的把手和具有該把手的包(韓國專利申請 No. 10-2008-0090040)”中產(chǎn)生的容差減小約60%或更多。這就是說,在由本申請人以前提交申請的包中,由于與可折疊部分獨立設置的固定部分的特性,因此當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基本上產(chǎn)生恒定容差。然而,在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包10中,用于調節(jié)可折疊部分 120的可伸展長度的鎖定齒輪部分130與可折疊部分120的上端聯(lián)接,從而非常有效地防止容差。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包10中,另外提供了在與可折疊部件120的伸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施加彈力的容差限制部分190,從而與由本申請人之前提交的申請中的包相比容差減小了 30%或更多??傊?,本實施方式的包10具有的優(yōu)異效果在于,通過使用設置在可折疊部分120 的上端的鎖定齒輪部分130和設置在外殼110下端的容差限制部分190,與由本申請人之前提交的申請中的包相比,它可以將容差減小90%或更多,由此最大限度地方便使用者。圖1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包的可折疊部分的立體圖。參照圖12,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包包括主體與安裝在主體的一側的把手單元。把手單元包括外殼(未示出);可折疊部分220,該可折疊部分布置在外殼(未示出)的安裝空間中;鎖定齒輪部分(未示出),該鎖定齒輪部分(未示出)用于固定可折疊部分220的可伸展長度;以及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未示出),該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未示出) 用于調節(jié)鎖定齒輪部分(未示出)的驅動。由于主體、外殼、鎖定齒輪部分以及鎖齒輪調節(jié)部分基本上與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主體M、外殼110、鎖定齒輪部分130以及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140 —致,因此為了避免贅述而省略對他們的詳細描述??烧郫B部分220被布置在外殼的安裝空間中,并且具有使得多個鏈節(jié)相互交叉從而所述多個鏈節(jié)能夠被伸展和收縮成展開或折疊狀態(tài)的構造。
如圖12所示,可折疊部分220包括第一單元鏈節(jié)221,該第一單元鏈節(jié)在其兩端形成有第一聯(lián)接孔221a ;第二單元鏈節(jié)222,該第二單元鏈節(jié)在其兩端形成有第二聯(lián)接孔 (未示出);聯(lián)接銷223,該聯(lián)接銷用于聯(lián)接第一單元鏈節(jié)221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222 ;第一蓋部224,該第一蓋部用于覆蓋第一單元鏈節(jié)221的一端;以及第二蓋部225,該第二蓋部用于覆蓋第二單元鏈節(jié)222的一端。第一單元鏈節(jié)221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222通過聯(lián)接銷223相互聯(lián)接,該聯(lián)接銷插入形成于第一單元鏈節(jié)221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222的兩端的第一聯(lián)接孔221a與第二聯(lián)接孔中, 從而第一單元鏈節(jié)221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222可相對于彼此樞轉。如圖12所示,聯(lián)接銷223包括第一突起223a ;與第一突起223a間隔開預定間隔的第二突起223b ;與第二突起223b間隔開預定間隔的第三突起223c ;用于連接第一突起 223a與第二突起223b的第一連接部223d ;以及用于連接第二突起223b與第三突起223c 的第二連接部223e。第一突起223a從第一單元鏈節(jié)221的一側突出,第二突起223b設置在第一單元鏈節(jié)221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222之間的聯(lián)接位置處,第三突起223c從第二單元鏈節(jié)222的一側突出。第一連接部223d的直徑比第一突起223a和第二突起223b的直徑小,并連接第一突起223a與第二突起223b。第二連接部223e的直徑比第二突起223b和第三突起223c的直徑小,并連接第二突起223b與第三突起223c。第一蓋部224與第一連接部223d聯(lián)接以覆蓋第一單元鏈節(jié)221的一端,并且包括第一旋轉銷224a和用于接納第一旋轉銷224a的第一旋轉構件224b。第一旋轉銷224a在其一側形成有供插入第一連接部223d的插入空間,第一旋轉構件224b中接納第一旋轉銷224a。此外,第二旋轉銷225a在其一側形成有供插入第二連接部分223e的插入空間,第二旋轉構件225b中接納第二旋轉銷225a。第一單元鏈節(jié)221通過聯(lián)接銷223與第二單元鏈節(jié)222聯(lián)接,聯(lián)接銷223在其聯(lián)接位置處設有第二突起223b,聯(lián)接銷223的第一連接部223d被插入第一旋轉構件224b中同時被接納在第一旋轉銷224a中,聯(lián)接銷223的第二連接部223e被插入第二旋轉構件225b 中同時被接納在第二旋轉銷225a中。通過這樣的構造,第一單元鏈節(jié)221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222可以相對于彼此樞轉,同時彼此被穩(wěn)固地聯(lián)接,即使在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可折疊部分220被重復使用時,也可以恒定地確保耐久性。同時,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其它實施方式,第一旋轉銷224a可以與第一旋轉構件224b — 體形成同時與第一旋轉構件224b聯(lián)接,與之類似,第二旋轉銷225a可以與第二旋轉構件 225b —體形成同時與第二旋轉構件225b聯(lián)接。此外,第一旋轉銷224a、第一旋轉構件224b、 第二旋轉銷225a、第二旋轉構件225b根據(jù)應用場合要求可以具有各種形狀,因此本發(fā)明的范圍不局限于前述的實施方式。可折疊部分220根據(jù)使用者的操縱而伸展和收縮,第一單元鏈節(jié)221和第二單元鏈節(jié)222可重復地相互連接,從而可折疊部分220可以抽出使用者期望的長度。圖1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包的鎖定齒輪部分和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組裝立體圖,圖14是圖13中所示的包的鎖定齒輪部分和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參照圖13和14,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包包括主體與安裝在主體的一側的把手單元。把手單元包括外殼(未示出);可折疊部分(未示出),該可折疊部分(未示出)布置在外殼(未示出)的安裝空間中;鎖定齒輪部分330,該鎖定齒輪部分用于固定可折疊部分(未示出)的可伸展長度;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340,該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用于調節(jié)鎖定齒輪部分330的驅動;以及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外殼350。由于主體、外殼和可折疊部分基本上與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主體M、外殼110和可折疊部分120 —致,因此為了避免贅述而省略對他們的詳細描述。鎖定齒輪部分330包括第一旋轉齒輪331,當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該第一旋轉齒輪沿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旋轉;第二旋轉齒輪332,當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該第二旋轉齒輪沿與第一旋轉齒輪331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以及鎖定齒輪333,該鎖定齒輪夾設在第一旋轉齒輪331與第二旋轉齒輪332之間。第一旋轉齒輪331包括旋轉主體331a和從旋轉主體331a的一端延伸同時彎曲的接納部331b,第二旋轉齒輪332包括旋轉主體33 和從旋轉主體33 的一端延伸并彎曲的接納部332b。第一旋轉齒輪331的旋轉主體331a形成第一旋轉齒輪331的框架,并且在其中央?yún)^(qū)域的內周面形成有多個齒331c,該多個齒331c可以與沿著鎖定齒輪333的周面形成的多個齒333a接合。接納部331b從旋轉主體331a的一端延伸并彎曲,并被接納在抓握外殼350中。待與稍后描述的對中齒輪334嚙合的齒輪(未示出)沿接納部331b的縱向設置。由于第二旋轉齒輪332的旋轉主體33 和接納部332b基本與第一旋轉齒輪331 的旋轉主體331a和接納部331b相同,因此為了避免贅述而省略對他們的詳細描述。圖14 中所示的附圖標記332d表示形成于第二旋轉齒輪332的接納部332b處的齒輪。如圖13和14所示,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340被制備成與第一旋轉齒輪331的一側聯(lián)接的按鈕的形式,抓握外殼350中形成有接納空間,該接納空間能夠接納第一旋轉齒輪331 的接納部331b和第二旋轉齒輪332的接納部332b。以下將簡要地描述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包的使用方法。首先,如果使用者為了使用包而按壓制備成按鈕形式的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340,則形成于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340的內側的突起(未示出)推動形成于鎖定齒輪333處的突起 33北。因此,鎖定齒輪333與第一旋轉齒輪331分離,從而第一旋轉齒輪331和第二旋轉齒輪332可以旋轉。然后,如果使用者抬起抓握外殼350,則第一旋轉齒輪331和第二旋轉齒輪332開始旋轉,并且可折疊部分進行伸展。在該情況下,第一旋轉齒輪331的接納部331b和第二旋轉齒輪的332的接納部332b逐漸被接納在握持外殼350中。此外,由于對中齒輪334的調節(jié),因此構成可折疊部分的單元鏈節(jié)相同程度地伸展。如果使用者將可折疊部分伸展到與他/她的高度相對應,則由于使用者釋放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340,因此設置在鎖定齒輪333與第二旋轉齒輪332之間的彈性構件(未示出)朝向第一旋轉齒輪331推動鎖定齒輪333,以使得鎖定齒輪333與第一旋轉齒輪331嚙合,從而可折疊部分不伸展。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包,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這是因為被接納在抓握外殼350 中、并且包括接納部331b和接納部332b的第一旋轉齒輪331和第二旋轉齒輪332可以遵循可折疊部分的運動方向。圖1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包的鎖定齒輪部分和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組裝立體圖,圖16是圖15所示的包的鎖定齒輪部分和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參照圖15和圖16,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包包括主體和安裝在主體的一側的把手單元。把手單元包括外殼(未示出);可折疊部分(未示出),該可折疊部分(未示出)布置在外殼(未示出)的安裝空間中;鎖定齒輪部分430,該鎖定齒輪部分用于固定可折疊部分(未示出)的可伸展長度;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440,該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用于調節(jié)鎖定齒輪部分430的驅動;供使用者抓握的第一外殼450 ;以及第二外殼460。由于主體、外殼和可折疊部分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主體M、外殼110和可折疊部分 120基本上相同,因此為了避免贅述而省略對他們的詳細描述。此外,由于構成鎖定齒輪部分430的第一旋轉齒輪431和第二旋轉齒輪432與不具有接納部331b的第一旋轉齒輪331 和不具有接納部332b的第二旋轉齒輪332基本上相同,因此為了避免贅述而省略對他們的詳細描述。第一外殼450被分成相互聯(lián)接的三個構件451、452和453,從而第一外殼450的一端與第一旋轉齒輪431的一側鉸接,第二外殼460被分成三個構件461、462和463,在三構件461、462和463彼此聯(lián)接后,第二外殼460的一端與第二旋轉齒輪432的一側鉸鏈。此外,第一外殼450的另一端與第二外殼460鉸鏈。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包包括相互鉸接的第一外殼450和第二外殼460,第一旋轉齒輪431和第二旋轉齒輪432遵循可折疊部分的運動方向,從而能夠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圖1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包的鎖定齒輪部分和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18是圖17所示的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截面圖。參照圖17和圖18,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五實施方式的包包括主體和安裝在主體一側的把手單元。把手單元包括外殼(未示出);可折疊部分(未示出),該可折疊部分(未示出)布置在外殼(未示出)的安裝空間中;鎖定齒輪部分530,該鎖定齒輪部分用于固定可折疊部分(未示出)的可伸展長度;以及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M0,該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540 用于調節(jié)鎖定齒輪部分530的驅動。由于主體、外殼、可折疊部分以及鎖定齒輪部分與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主體M、外殼110、可折疊部分120以及鎖定齒輪部分130基本上相同,因此為了避免贅述而省略對他們的詳細描述。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540調節(jié)鎖定齒輪部分530的驅動從而可折疊部分根據(jù)使用者的操縱可以伸展和收縮,并且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540包括上下移動的鎖定按鈕Ml ;與鎖定按鈕541 —起上下移動的移動件542 ;以及按壓件M3,在移動件542移動的情況下,該按壓件用于通過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動來控制第一旋轉齒輪531和第二旋轉齒輪532的旋轉。通過這樣的構造,如果使用者拉起鎖定按鈕M1,則與鎖定按鈕541聯(lián)接的移動件 542向上移動,并且移動件542的一側沿著按壓件543的錐形面移動,從而按壓件M3 向前移動。由于壓片M3的向前移動,因此按壓件M3的突起討北被插入第一旋轉齒輪531 的突起插入槽531a中,以分離鎖定齒輪,從而第一旋轉齒輪531和第二旋轉齒輪532可以旋轉。
如果使用者釋放鎖定按鈕M1,則鎖定按鈕Ml通過彈性構件(未示出)的操作而返回到起始位置,因此移動件542和按壓件543也返回到起始位置,從而防止第一旋轉齒輪 531和第二旋轉齒輪532旋轉。在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包中,可折疊部分可以僅通過調節(jié)鎖定按鈕541而簡單地伸展和收縮,因此,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雖然描述了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但應當理解,本發(fā)明不應被局限于這些示例性實施方式,而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如所附的權利要求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進行各種改變和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該包包括 主體;以及把手單元,該把手單元安裝在所述主體的一側,從而使用者能夠攜帶所述主體, 其中,所述把手單元包括外殼,該外殼與所述主體一側聯(lián)接,并且該外殼中具有安裝空間; 可折疊部分,該可折疊部分設置在所述安裝空間中,并且具有使得多個鏈節(jié)相互交叉從而所述多個鏈節(jié)可以伸展和收縮成展開或折疊狀態(tài)的構造;鎖定齒輪部分,該鎖定齒輪部分固定所述可折疊部分的可伸展長度,并且與所述可折疊部分的上端聯(lián)接以減小當所述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產(chǎn)生的容差;以及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該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調節(jié)所述鎖定齒輪部分的驅動,從而所述可折疊部分根據(jù)使用者的操縱而伸展和收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中,所述鎖定齒輪部分包括第一旋轉齒輪,當所述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該第一旋轉齒輪沿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旋轉;第二旋轉齒輪,該第二旋轉齒輪布置成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相鄰,并且當所述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沿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以及鎖定齒輪,該鎖定齒輪夾設在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和所述第二旋轉齒輪之間,從而根據(jù)所述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調節(jié)以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嚙合或分離的方式來控制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旋轉。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包,其中,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在其內周面中形成有多個鎖定齒輪槽,其中所述鎖定齒輪包括 齒輪主體;以及多個第一齒,所述多個第一齒沿著所述齒輪主體的周面形成,以與所述鎖定齒輪槽嚙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包,其中,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形成有至少一個第一突起插入槽, 并且所述包還包括調節(jié)構件,該調節(jié)構件根據(jù)所述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的調節(jié)被插入所述第一突起插入槽中,以分離所述第一齒和所述鎖定齒輪槽。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包,其中,所述第二旋轉齒輪形成有至少一個第二突起插入槽, 并且所述鎖定齒輪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插入突起,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插入突起被設置在所述齒輪主體的與所述第二旋轉齒輪相鄰的一側,并且具有與所述第二突起插入槽相對應的形狀。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包,其中,所述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包括 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部;一對伸展部,所述一對伸展部從所述抓握部的兩端延伸至所述調節(jié)構件;以及一對按壓部,所述一對按壓部設置在所述伸展部和所述調節(jié)構件之間以按壓所述調節(jié)構件,從而所述鎖定齒輪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分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包,其中,所述調節(jié)構件在其一側設有第一斜面,該第一斜面具有從該調節(jié)構件的表面朝向內側的錐形形狀,所述按壓部包括具有與所述第一斜面對應的第二斜面的按壓突起。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包,該包還包括按壓板,該按壓板被設置成與所述第二旋轉齒輪的一側相鄰;以及彈性構件,該彈性構件夾設在所述外殼和所述按壓板之間以彈性地按壓所述按壓板。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包,該包還包括對中部分,該對中部分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和所述第二旋轉齒輪聯(lián)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旋轉程度與所述第二旋轉齒輪的旋轉程度一致。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包,其中,所述對中部分包括具有多個第二齒的對中齒輪;第一齒條,該第一齒條設置在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上端,并且具有與所述第二齒接合的多個第三齒;以及第二齒條,該第二齒條設置在所述第二旋轉齒輪的上端,并且具有與所述第二齒嚙合的多個第四齒。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該包還包括容差限制部分,該容差限制部分設置在所述外殼的下端,并且沿與所述可折疊部分的伸展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彈力,以減小當所述可折疊部分伸展時產(chǎn)生的容差。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包,其中,所述容差限制部分包括導向構件,該導向構件與連接銷聯(lián)接,所述連接銷穿過所述多個鏈節(jié)中的、布置在所述外殼的所述下端的一對鏈節(jié)的中央部分,并且所述導向構件沿著所述外殼的一側上下移動;以及一對彈性彈簧,所述一對彈性彈簧被設置成與所述導向構件的上端相鄰,以當所述導向構件向上移動時向下施加彈力。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包,其中,所述一對彈性彈簧關于所述導向構件相互對稱,從而每個彈性彈簧的一端被固定到所述外殼,并且每個彈性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導向構件的所述上端相鄰。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包,其中,所述外殼在其下端的一側形成有第一導向狹縫,所述導向構件沿所述第一導向狹縫相對于所述外殼上下移動。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中,所述外殼在其上端的一側形成有第二導向狹縫,所述多個鏈節(jié)中的布置在所述外殼下端的一對鏈節(jié)通過可移動銷而相互聯(lián)接,所述可移動銷被聯(lián)接成相對于所述第二導向狹縫上下移動,從而所述一對鏈節(jié)沿著所述第二導向狹縫上下移動。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包,其中,所述可移動銷包括第一伸展部;第二伸展部,該第二伸展部與所述第一伸展部間隔開預定間隔;第三伸展部,該第三伸展部與所述第二伸展部間隔開預定間隔,并且從所述外殼向外突出;第一小徑部,該第一小徑部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一伸展部的直徑和所述第二伸展部的直徑,并且所述第一小徑部將所述第一伸展部與所述第二伸展部連接;以及第二小徑部,該第二小徑部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伸展部的直徑和所述第三伸展部的直徑,并且所述第二小徑部將所述第二伸展部與所述第三伸展部連接。
1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中,所述可折疊部分包括第一單元鏈節(jié),該第一單元鏈節(jié)在其一端設置有聯(lián)接突起;以及第二單元鏈節(jié),該第二單元鏈節(jié)在其一端形成有供所述聯(lián)接突起插入的聯(lián)接孔,并且與所述第一單元鏈節(jié)聯(lián)接。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包,其中,所述聯(lián)接突起的長度足以穿過所述聯(lián)接孔而突出, 所述可折疊部分還包括與所述聯(lián)接突起的一端聯(lián)接的墊片;固定銷,該固定銷被插入所述聯(lián)接孔和形成于所述聯(lián)接突起的中央部的聯(lián)接槽中;以及蓋構件,該蓋構件被設置為覆蓋所述第一單元鏈節(jié)的一端、所述第二單元鏈節(jié)的一端以及所述墊圈。
1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中,所述可折疊部分包括 第一單元鏈節(jié),該第一單元鏈節(jié)在其兩端形成有第一聯(lián)接孔;第二單元鏈節(jié),該第二單元鏈節(jié)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單元鏈節(jié)的下端聯(lián)接,并且在該第二單元鏈節(jié)的兩端形成有第二聯(lián)接孔;以及聯(lián)接銷,該聯(lián)接銷延伸穿過所述第一聯(lián)接孔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孔,以可樞轉地將所述第一單元鏈節(jié)與所述第二單元鏈節(jié)聯(lián)接。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包,其中,所述聯(lián)接銷包括 第一突起,該第一突起從所述第一單元鏈節(jié)的一側突出;第二突起,該第二突起與所述第一突起間隔開預定間隔,從而被設置在所述第一單元鏈節(jié)與所述第二單元鏈節(jié)的聯(lián)接位置處;第三突起,該第三突起與所述第二突起間隔開預定間隔,而從所述第二單元鏈節(jié)的一側突出;第一連接部,該第一連接部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一突起的直徑和所述第二突起的直徑, 并且該第一連接部將所述第一突起與所述第二突起連接;以及第二連接部,該第二連接部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突起的直徑和所述第三突起的直徑, 并且該第二連接部將所述第二突起與所述第三突起連接,并且其中,所述可折疊部分包括第一蓋部,該第一蓋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聯(lián)接,以覆蓋所述第一單元鏈節(jié)的一端;以及第二蓋部,該第二蓋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聯(lián)接,以覆蓋所述第二單元鏈節(jié)的一端。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包,其中,所述第一蓋部包括第一旋轉銷,該第一旋轉銷在其一側形成有開口并且與所述第一連接部聯(lián)接;以及第一旋轉構件,該第一旋轉構件中接納所述第一旋轉銷,并且所述第二蓋部包括第二旋轉銷,該第二旋轉銷在其一側形成有開口并且與所述第二連接部聯(lián)接;以及第二旋轉構件,該第二旋轉構件中接納所述第二旋轉銷。
2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中,所述鎖定齒輪部分包括第一旋轉齒輪,當所述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該第一旋轉齒輪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第二旋轉齒輪,該第二旋轉齒輪布置成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相鄰,并且當所述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沿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以及鎖定齒輪,該鎖定齒輪夾設在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和所述第二旋轉齒輪之間,以控制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旋轉,其中,所述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包括設置成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相鄰的按鈕,以根據(jù)使用者的操縱分離所述鎖定齒輪和所述第一旋轉齒輪。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包,其中,所述第一旋轉齒輪和所述第二旋轉齒輪均包括 旋轉主體;接納部,該接納部從所述旋轉主體的一端延伸并彎曲,并且在其縱向上具有齒輪;以及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外殼,所述抓握外殼中形成有接納空間,當所述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該接納空間用于接納所述接納部。
2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包,該包還包括對中齒輪,該對中齒輪設置在所述抓握外殼內,并且與所述齒輪嚙合,以使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旋轉程度與所述第二旋轉齒輪的旋轉程度一致。
25.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包,該包還包括彈性構件,該彈性構件夾設在所述第二旋轉齒輪與所述鎖定齒輪之間以彈性地按壓所述鎖定齒輪,并且由彈性材料制成。
26.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包,該包還包括第一外殼,該第一外殼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旋轉齒輪的一側鉸接;以及第二外殼,該第二外殼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旋轉齒輪的一側鉸接, 其中,所述第一外殼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外殼的第二端鉸接,所述第一外殼的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一外殼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外殼的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外殼的第二端。
2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中,所述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包括 鎖定按鈕,該鎖定按鈕上下移動;移動件,該移動件與所述鎖定按鈕一起上下移動;以及按壓件,在所述移動件移動的情況下,該按壓件通過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動來調節(jié)所述鎖定齒輪部分的驅動。
全文摘要
公開了一種包含具有改進精度的可伸展長度的把手單元的包。所述包包括主體和安裝在所述主體的一側的把手單元。所述把手單元包括外殼,該外殼與所述主體一側聯(lián)接,并且該外殼中具有安裝空間;可折疊部分,該可折疊部分設置在所述安裝空間中,并且具有使得多個鏈節(jié)相互交叉從而所述多個鏈節(jié)可以伸展和收縮成展開或折疊狀態(tài)的構造;鎖定齒輪部分,該鎖定齒輪部分固定所述可折疊部分的可伸展長度,并且與所述可折疊部分的上端聯(lián)接以減小當所述可折疊部分伸展和收縮時產(chǎn)生的容差;以及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該鎖定齒輪調節(jié)部分調節(jié)所述鎖定齒輪部分的驅動,從而所述可折疊部分根據(jù)使用者的操縱而伸展和收縮。
文檔編號A45C13/26GK102240098SQ201110108940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16日
發(fā)明者權亨周 申請人:卡依瑪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