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青蒿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藥用植物種植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青蒿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青蒿是一種草本植物,為菊科艾屬植物黃花蒿,喜濕潤、忌干旱,怕漬水,光照要求充足。青蒿藥用價值很高,青蒿素的衍生物可生產(chǎn)很多系列藥品,青蒿素主治瘧疾、結核病潮熱、中暑、皮膚瘙癢、蕁麻瘆、脂溢性皮炎等,青蒿作物粗生易管,生長期短,投資少收益快。基于青蒿較高的藥用價值,市場對青蒿素的需求量很大,因此需要進行大量的人工栽培,并且標準化生產(chǎn)。但目前人工栽培的青蒿畝產(chǎn)只有200?250公斤,且青蒿素含量普遍較低,如何提高人工栽培青蒿的產(chǎn)量,增加青蒿中藥用成分青蒿素的含量,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青蒿的栽培方法,種植的青蒿品質優(yōu)良,提高了青蒿素的含量,增加藥用價值。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0005]一種青蒿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06](I)栽培幼苗:在苗床上播種育苗,每株行距為10?15厘米,植后每畝用5公斤的腐熟人糞尿或復合肥沖淋苗床,植后18?20天或植株長到10?15厘米時,將幼苗移至田塊種植;
[0007](2)移栽:在所述田塊中開溝起廂,廂面寬1.2米,溝寬0.4米,溝深0.2?0.5米,每廂栽二行植株,株行距X株間距為0.8X0.8米,畝植600?1000株,栽后淋定根水;
[0008](3)施肥:分三個階段施肥,第一階段為移栽一周后每畝用10?15斤的復合肥或用0.3%的復合肥水淋施;第二階段為移栽后15?20天,每畝開穴施35斤的復合肥或腐熟農(nóng)家肥,施肥后復土 ;第三階段為移栽后35?45天,每畝施50斤的復合肥或農(nóng)家肥,施肥后培土 ;
[0009](4)田間管理:在種植過程中結合施肥,在雨季排除漬水,干旱時及時灌水;
[0010](5)病蟲害防治:用滅病威或托布津防治莖腐病,每畝用40%樂果、20%的速滅丁或蚜虱凈噴霧防治蚜蟲。
[0011]在所述的步驟(2)之前還包括,選地整地:選擇水源充足、方便排灌的田塊,將所述田塊深翻、梨耙、碎土,每畝施2000?2500斤腐熟農(nóng)家肥和50?60斤磷肥作基肥。
[0012]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實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13]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栽培幼苗、移栽、施肥、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以及選地整地等種植過程中,改進傳統(tǒng)的種植方法,如幼苗育株時,用腐熟人糞肥料對苗床沖淋,給幼苗提供足夠的養(yǎng)分,加快了幼苗的生長,進行移栽時,采用開溝起廂而非壟地的方式,在廂面上種植幼苗,合理安排株距,通過三個階段的漸進施肥,保證了青蒿在整個種植過程中不斷的汲取養(yǎng)分,通過防治莖腐病和蚜蟲,提高了青蒿的產(chǎn)量,種植的青蒿品質優(yōu)良,青蒿素的含量高,藥用價值增加。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0015]一種青蒿的栽培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6](I)栽培幼苗:在苗床上播種育苗,每株行距為10?15厘米,植后每畝用5公斤的腐熟人糞尿或復合肥沖淋苗床,植后18?20天或植株長到10?15厘米時,將幼苗移至田塊種植;
[0017](2)移栽:在田塊中開溝起廂,廂面寬1.2米,溝寬0.4米,溝深0.2?0.5米,每廂栽二行植株,株行距X株間距為0.8X0.8米,畝植600?1000株,栽后淋定根水;
[0018](3)施肥:分三個階段施肥,第一階段為移栽一周后每畝用10?15斤的復合肥或用0.3%的復合肥水淋施;第二階段為移栽后15?20天,每畝開穴施35斤的復合肥或腐熟農(nóng)家肥,施肥后復土 ;第三階段為移栽后35?45天,每畝施50斤的復合肥或農(nóng)家肥,施肥后培土 ;
[0019](4)田間管理:在種植過程中結合施肥,在雨季排除漬水,干旱時及時灌水;
[0020](5)病蟲害防治:用滅病威或托布津防治莖腐病,每畝用40%樂果、20%的速滅丁或蚜虱凈噴霧防治蚜蟲。
[0021]在的步驟(2)之前還包括,選地整地:選擇水源充足、方便排灌的田塊,將田塊深翻、梨耙、碎土,每畝施2000?2500斤腐熟農(nóng)家肥和50?60斤磷肥作基肥。
[0022]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在栽培幼苗、移栽、施肥、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以及選地整地等種植過程中,改進傳統(tǒng)的種植方法,如幼苗育株時,用腐熟人糞肥料對苗床沖淋,給幼苗提供足夠的養(yǎng)分,加快了幼苗的生長,進行移栽時,采用開溝起廂而非壟地的方式,在廂面上種植幼苗,合理安排株距,通過三個階段的漸進施肥,保證了青蒿在整個種植過程中不斷的汲取養(yǎng)分,通過防治莖腐病和蚜蟲,提高了青蒿的產(chǎn)量,種植的青蒿品質優(yōu)良,青蒿素的含量高,藥用價值增加。
[002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
【主權項】
1.一種青蒿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栽培幼苗:在苗床上播種育苗,每株行距為10?15厘米,植后每畝用5公斤的腐熟人糞尿或復合肥沖淋苗床,植后18?20天或植株長到10?15厘米時,將幼苗移至田塊種植; (2)移栽:在所述田塊中開溝起廂,廂面寬1.2米,溝寬0.4米,溝深0.2?0.5米,每廂栽二行植株,株行距X株間距為0.8X0.8米,畝植600?1000株,栽后淋定根水; (3)施肥:分三個階段施肥,第一階段為移栽一周后每畝用10?15斤的復合肥或用0.3%的復合肥水淋施;第二階段為移栽后15?20天,每畝開穴施35斤的復合肥或腐熟農(nóng)家肥,施肥后復土 ;第三階段為移栽后35?45天,每畝施50斤的復合肥或農(nóng)家肥,施肥后培土 ; (4)田間管理:在種植過程中結合施肥,在雨季排除漬水,干旱時及時灌水; (5)病蟲害防治:用滅病威或托布津防治莖腐病,每畝用40%樂果、20%的速滅丁或蚜虱凈噴霧防治蚜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驟(2)之前還包括,選地整地:選擇水源充足、方便排灌的田塊,將所述田塊深翻、梨耙、碎土,每畝施2000?2500斤腐熟農(nóng)家肥和50?60斤磷肥作基肥。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青蒿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栽培幼苗:在苗床上播種育苗,植后每畝用5公斤的腐熟人糞尿或復合肥沖淋苗床;(2)移栽:在田塊中開溝起廂,每廂栽二行植株,株行距×株間距為0.8×0.8米;(3)施肥:分三個階段施肥,第一階段為移栽一周后每畝用10~15斤的復合肥或用0.3%的復合肥水淋施;第二階段為移栽后15~20天,每畝開穴施35斤的復合肥或腐熟農(nóng)家肥;第三階段為移栽后35~45天,每畝施50斤的復合肥或農(nóng)家肥;(4)田間管理:雨季排除漬水;(5)病蟲害防治:用滅病威或托布津防治莖腐病,每畝用40%樂果、20%的速滅丁或蚜虱凈噴霧防治蚜蟲。本發(fā)明種植的青蒿品質優(yōu)良,提高了青蒿素的含量,增加藥用價值。
【IPC分類】A01G1-00, C05F3-04, A01G13-00
【公開號】CN104737744
【申請?zhí)枴緾N201510097329
【發(fā)明人】譚云祥
【申請人】重慶市豐都縣三耀農(nóng)業(yè)綜合開發(fā)股份合作社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5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