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懸輥式磨機內用的磨輥,尤其涉及一種外轉式磨輥。
如圖4、圖5所示,現(xiàn)有的懸輥式磨機,又稱雷蒙機,包括1)底部的電動機30、膠帶輪31和減速器32等;2)中部的聯(lián)軸器33、主軸34、空心立柱35、支承主軸的軸承以及軸承外的軸承座36、底板37、梅花架38、進料口39、磨輥40和磨環(huán)41等;以及3)上部的電動機、電磁轉差離合器、膠帶輪和空氣分級機葉片等,底部的電動機30帶動膠帶輪31經(jīng)減速器32減速帶動聯(lián)軸器33轉動,聯(lián)軸器33上連主軸34,主軸34的中上部置于空心立柱35中,主軸下部由軸承支承,軸承置于軸承座36,聯(lián)軸器33帶動主軸34轉動,主軸上連梅花架38,主軸轉動梅花架也同步轉動,磨輥40其上設有懸掛孔懸掛于梅花架38上,磨輥40包括輥子42和輥子軸43及輥子軸外套的殼體44,梅花架38轉動帶動磨輥40同步轉動,輥子軸外套的殼體44也轉動,輥子軸及輥子軸外套的殼體之間由軸承支承,輥子軸43下固定連接有輥子42,輥子軸自轉則輥子也同步轉動;當梅花架38轉動則磨輥40轉動,輥子軸外套的殼體44也轉動,由于離心力作用,與輥子軸固定相連接的輥子42甩向磨環(huán)41,由于輥子因輥子軸自轉而也自轉,因而輥子42與磨環(huán)41之間既產生撞壓又產生擠壓和磨壓,使得進入輥子與磨環(huán)之間的物料受到撞壓、擠壓和磨壓而成粉狀。如圖4、圖5所示,上述磨輥40中的輥子軸43由上、下軸承46、47支承于輥子軸外套的殼體44內,磨輥的懸掛孔設于輥子軸外套的殼體44上用于懸掛在梅花架38上,輥子軸43能自轉,輥子軸外套的殼體44與梅花架38能同步轉動,由于輥子軸其下部由下部軸承47支承,下部軸承47置于輥子軸外套的殼體44中,因而輥子軸外套的殼體44與轉動的輥子軸43之間有間隙,在高粉塵的環(huán)境下粉塵難免會從輥子軸外套的殼體44與輥子軸43之間隙中進入,進而進入軸承,影響軸承正常工作;又由于高速運轉難免軸承發(fā)熱從而使?jié)櫥玫狞S油泄漏,而造成軸承在較少黃油潤滑的情況工作,會影響軸承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儲油轉殼內的油進行循環(huán)且使軸承充分潤滑以及清洗軸承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包括輥子、主軸、儲油轉殼、軸承和設有懸掛孔的曲路掛帽,其特征在于主軸置于儲油轉殼中由軸承支承,伸出儲油轉殼上端口的主軸上部與帶懸掛孔的曲路掛帽固定連接,置于儲油轉殼中的主軸外套葉輪,所述的葉輪采用與主軸固定連接或采用與儲油轉殼內表面固定連接,儲油轉殼下端口由輥子座蓋蓋封,輥子座蓋下部固定有輥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點在于葉輪采用四頭軸流螺紋泵葉輪。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點在于固定于主軸上的帶懸掛孔的曲路掛帽的底面制成曲路內密封環(huán)與內置于儲油轉殼上端口且固定于儲油轉殼上的磨盤曲路甩環(huán)相套嵌形成雙重密封并通過曲路內密封環(huán)的外側平面與磨盤曲路甩環(huán)的外側平面形成間隙很小且無接觸的磨盤面從而構成磨盤曲路動密封。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點在于位于儲油轉殼上端口之下的主軸上外套有儲塵罐,所述的儲塵罐采用與主軸固定連接或采用與儲油轉殼內表面固定連接,儲塵罐底部設有清灰孔能與儲油轉殼的壁上設有的直通儲油轉殼外的清灰孔相連通。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點在于內置包括有主軸、葉輪和軸承的儲油轉殼其下端口經(jīng)輥子座蓋密封后其內腔余下的間隙空間形成儲油腔。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征在于在輥子座蓋的上端面的位置處開有沉灰池。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點在于位于儲油轉殼上端口與儲塵罐上端口之間的主軸上外套且固定有能引塵入儲塵罐的引塵環(huán)。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點在于主軸上端開有直通入儲油腔中的加油孔。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點在于在輥子座蓋所設有的沉灰池底部開有直通且穿過輥子座蓋底部的清污孔。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點在于在主軸底部與沉灰池相對的位置處開有與儲油腔相連通的通油孔,通油孔上設有濾網(wǎng)。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儲油轉殼轉動帶動輥子轉動而主軸不能自轉,而且內置有主軸、葉輪和軸承等的儲油轉殼其下端口經(jīng)密封后其內腔余下的間隙空間構成儲油腔,即儲油轉殼內的主軸底部、下軸承與輥子座蓋上表面形成的空間和儲油轉殼內側壁與主軸之間隙空間等均構成儲油腔用于儲蓄機油,使得上、下軸承均浸泡在儲油腔內的機油中工作,以及在儲油轉殼中的主軸外套葉輪,而葉輪可采用與主軸固定連接或采用與儲油轉殼內表面固定連接,使儲油轉殼內的機油經(jīng)葉輪作用而進行內循環(huán),使軸承充分潤滑以及不斷清洗軸承,因而解決了軸承潤滑油泄漏出儲油轉殼、軸承潤滑以及防污排污的問題,保證軸承正常運轉;而曲路掛帽底面與儲油轉殼上端口形成磨盤曲路動密封,從而使進入磨盤曲路甩環(huán)的外側平面與曲路內密封環(huán)的外側平面之間所形成的磨盤面內的粉塵,由于儲油轉殼的旋轉而被磨出磨盤面,能防止粉塵進入儲油轉殼內,達到保護軸承的目的,而當微量的灰塵從儲油轉殼上端口動密封處進入儲油轉殼內時,還會被設于儲油轉殼的上端口之下的儲塵罐承接住而接收,且可從儲塵罐底部設有的清塵孔清除出;而極微量漏出的灰塵進入儲油轉殼內后,由于在輥子座蓋的上端面的位置處開有沉灰池,而沉灰池底部開有通至輥子座蓋底部的清污孔,能便于把內循環(huán)的機油中的微量灰塵沉入沉灰池并定時由輥子座蓋底部的清污孔清除。在主軸底部與沉灰池相對的位置處還開有與儲油腔相連通的設有濾網(wǎng)的通油孔,因而也會濾掉內循環(huán)的機油中的微量灰塵,能通過人工定時予以清除,達到保護軸承,提高軸承使用壽命。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全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葉輪半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儲塵罐全剖示意圖。
圖4為現(xiàn)有的懸輥式磨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的磨輥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采用主軸12和儲油轉殼3分別替代現(xiàn)有的輥子軸43和輥子軸外套的殼體44,使得儲油轉殼轉動帶動輥子轉動而主軸不自轉。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主軸置于儲油轉殼中由軸承支承,一般采用上、下軸承支承,如
圖1所示,主軸12分別由上、下軸承4和1支承于儲油轉殼3中,軸承一般采用滾動軸承,也可采用滑動軸承,但滑動軸承不好用,當粉塵進入主軸、滑動軸承及儲油轉殼內表面之間時易使滑動軸承受到損壞;從儲油轉殼3上端口伸出的主軸12上部與帶懸掛孔9的曲路掛帽19通過鍵7固定連接,主軸上端再用螺帽6緊固;在置于儲油轉殼3中的主軸12上,一般在上、下軸承4和1之間靠近下軸承的主軸上外套葉輪5,如
圖1所示,而葉輪5采用與主軸固定連接或采用與儲油轉殼3內表面固定連接,一般采用與主軸通過緊配合固定連接,因而當儲油轉殼轉動時,而主軸12和與主軸緊配合的葉輪5均不自轉,但儲油轉殼與主軸和與主軸緊配合的葉輪發(fā)生相對運動,葉輪則對儲油轉殼內的機油產生作用,使儲油轉殼內的機油進行內循環(huán)。如圖2所示,葉輪5可采用四頭軸流螺紋泵葉輪。固定于主軸上的曲路掛帽底面與儲油轉殼上端口形成動密封,可采用磨盤曲路動密封,即帶懸掛孔的曲路掛帽19的底面制成曲路內密封環(huán)與內置于儲油轉殼3上端口且通過螺栓11固定于儲油轉殼3上的磨盤曲路甩環(huán)10相套嵌形成雙重密封并通過曲路內密封環(huán)的外側平面與磨盤曲路甩環(huán)的外側平面形成間隙很小且無接觸的磨盤面20從而構成磨盤曲路動密封,如圖3所示,在位于儲油轉殼上端口之下的主軸12上外套有儲塵罐2,儲塵罐2采用與主軸固定連接或采用與儲油轉殼3內表面固定連接,一般采用與儲油轉殼3內表面通過緊配合固定連接,便于使儲塵罐2底部設有的清灰孔25能與儲油轉殼3的壁上設有的直通儲油轉殼外的清灰孔相連通,從而便于從儲油轉殼外的清灰孔清除儲塵罐內的灰塵,在位于儲油轉殼3上端口與儲塵罐2上端口之間的主軸12上外套且固定有能引塵入儲塵罐的引塵環(huán)24,能把從儲油轉殼3上端口動密封處進入儲油轉殼內的微量灰塵引塵入儲塵罐并通過儲塵罐底部設有清灰孔25經(jīng)與之相通的儲油轉殼壁上設有的清灰孔清除至儲油轉殼外。輥子座蓋14上表面通過六角螺栓15緊固于儲油轉殼3的下端口上,內置包括主軸12和上、下軸承4和1以及葉輪等若安裝上儲塵罐也包括其中的儲油轉殼3其上下端口經(jīng)密封后其內腔扣除了上述零件占用的實體空間后余下的間隙空間構成儲油腔21,即儲油轉殼內的主軸12底部、下軸承1與輥子座蓋14上表面等所形成的間隙空間和儲油轉殼3內側壁與主軸12外側圓周面之間形成的間隙等均構成儲油腔用于儲蓄機油,使得上、下軸承均浸泡在儲油腔21內的機油中工作,輥子座蓋14下部用螺帽17固定有輥子16。在主軸12上端開有加油孔8,在主軸12上自其底部開有與加油孔8直通的通油孔13,從加油孔進入的機油經(jīng)主軸內開有的徑向通油孔13至主軸橫向開有的通油孔26通入上軸承與儲塵罐底面之間的間隙再直通至儲油腔21中,從而使主軸底部的儲油腔內的機油通過主軸內開有的橫向通油孔26和儲油轉殼側壁與主軸之間的儲油腔中的機油通過葉輪5作用而進行循環(huán)流動,使得上、下軸承均浸泡在儲油腔21內的機油中工作且使軸承充分潤滑以及不斷清洗軸承,在輥子座蓋的上端面與主軸12底部通油孔13相對的位置處開有沉灰池22,沉灰池底部開有直通且穿過輥子座蓋底部的清污孔23,清污孔一般情況下密封住,只有在清污時打開。由于在輥子座蓋的上端面的位置處開有沉灰池,而沉灰池底部開有通至輥子座蓋底部的清污孔,能便于把內循環(huán)的機油中的微量灰塵沉入沉灰池并定時由輥子座蓋底部的清污孔清除。而且由于在主軸12底部與沉灰池相對的位置處開有與儲油腔21相連通的其上設有濾網(wǎng)18的通油孔13,因而濾網(wǎng)18也會濾掉內循環(huán)的機油中的微量灰塵,并能通過人工定時予以清除,達到防污排污。因而本實用新型采用主軸和儲油轉殼分別替代如圖5所示的現(xiàn)有的輥子軸和輥子軸外套的殼體,并采用儲油轉殼轉動而主軸不自轉,而且儲油轉殼轉動帶動輥子座蓋下部的輥子轉動,代替現(xiàn)有的輥子軸轉動而輥子軸外套的殼體不轉動,當葉輪套于主軸且固定于主軸上時,主軸和葉輪不自轉,而當儲油轉殼轉動時,會對儲油轉殼內的機油產生旋轉,通過與之相對運動的葉輪作用,使機油在儲油腔內循環(huán)運動;當葉輪套于主軸且固定于儲油轉殼內表面時,主軸不自轉,而當儲油轉殼轉動時,帶動葉輪轉動,葉輪作用儲油腔內機油使之在儲油腔內循環(huán)運動,解決了軸承潤滑油泄漏出儲油轉殼的問題以及使儲油轉殼內的機油進行內循環(huán)而使軸承充分潤滑以及清洗軸承,保證軸承正常運轉以及防塵除塵,達到保護軸承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包括輥子(16)、主軸(12)、儲油轉殼(3)、軸承和設有懸掛孔的曲路掛帽(19),其特征在于主軸(12)置于儲油轉殼(3)中由軸承支承,伸出儲油轉殼(3)上端口的主軸(12)上部與帶懸掛孔的曲路掛帽(19)固定連接,置于儲油轉殼(3)中的主軸(12)外套葉輪(5),所述的葉輪(5)采用與主軸固定連接或采用與儲油轉殼(3)內表面固定連接,儲油轉殼(3)下端口由輥子座蓋(14)蓋封,輥子座蓋(14)下部固定有輥子(16)。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征在于葉輪(5)采用四頭軸流螺紋泵葉輪。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征在于固定于主軸(12)上的帶懸掛孔的曲路掛帽(19)的底面制成曲路內密封環(huán)與內置于儲油轉殼(3)上端口且固定于儲油轉殼上的磨盤曲路甩環(huán)(10)相套嵌形成雙重密封并通過曲路內密封環(huán)的外側平面與磨盤曲路甩環(huán)的外側平面形成間隙很小且無接觸的磨盤面(20)從而構成磨盤曲路動密封。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征在于位于儲油轉殼上端口之下的主軸(12)上外套有儲塵罐(2),所述的儲塵罐采用與主軸固定連接或采用與儲油轉殼(3)內表面固定連接,儲塵罐底部設有清灰孔(25)能與儲油轉殼(3)的壁上設有的直通儲油轉殼外的清灰孔相連通。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征在于內置包括有主軸(12)、葉輪和軸承的儲油轉殼(3)其下端口經(jīng)輥子座蓋密封后其內腔余下的間隙空間形成儲油腔(21)。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征在于在輥子座蓋的上端面的位置處開有沉灰池(22)。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征在于位于儲油轉殼上端口與儲塵罐上端口之間的主軸(12)上外套且固定有能引塵入儲塵罐(2)的引塵環(huán)(24)。
8.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征在于主軸(12)上端開有直通入儲油腔(21)中的加油孔(8)。
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征在于在輥子座蓋所設有的沉灰池(22)底部開有直通且穿過輥子座蓋底部的清污孔(23)。
10.根據(jù)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其特征在于在主軸(12)底部與沉灰池(22)相對的位置處開有與儲油腔(21)相連通的通油孔(13),通油孔上設有濾網(wǎng)(1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循環(huán)油式外轉磨輥,包括輥子、主軸、儲油轉殼、軸承和設有懸掛孔的曲路掛帽,特點為主軸由軸承支承于儲油轉殼中,伸出儲油轉殼上端口的主軸上部與曲路掛帽固定連接,置于儲油轉殼中的主軸外套且采用與主軸固定連接或與儲油轉殼內表面固定連接的葉輪,輥子座蓋蓋封儲油轉殼下端口且其下部固定輥子。儲油轉殼內的機油經(jīng)葉輪作用而循環(huán)使軸承均浸泡在機油中充分潤滑以及不斷清洗,保證軸承正常工作。
文檔編號B02C15/00GK2338091SQ982278
公開日1999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1998年9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9月15日
發(fā)明者鄭書先 申請人:鄭書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