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顆粒類糧食原料洗選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糧食除雜機,特別是涉及顆粒類糧食在深加工前的原料洗選除雜機。
作為食品原料的顆粒類糧食,在收打、運輸、儲存過程中通常會混入一些質地、形狀、體積不同的各種雜質和粘附在其表面上的泥土,原料糧食在深加工前如不清除混入其中的雜質和附著在其表面上的泥土,將會大大影響食品的質量,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顆粒糧食在深加工前的除雜工序是食品加工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984年8月出版的《食品科學》刊載了一篇題目為“原料大豆處理的新裝置——旋水分離裝置”文章,公開了一種原料大豆除雜裝置的簡略技術方案,它由洗豆罐、輸送泵和旋水分離器構成。這種裝置對于清除與原料糧食顆粒大小相近的“并肩石”是有效的,但對于重度與原料糧食相近的各種體積尺寸的雜質就很難湊效,并且處理后的原料大豆清潔度低,清潔水的耗量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已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能夠清除原料糧食中各種質地、形狀、體積尺寸的雜質、除雜效率高,電和清潔水的耗量低,結構簡單緊湊、操作維修方便的顆粒類糧食原料洗選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采取以下技術措施得到實現(xiàn)的洗選機由振動篩、洗料池、輸送泵、旋流器構成,輸送泵的進口管位于洗料池內,其出口與旋流器的進口由管道聯(lián)接溝通。振動篩為兩級,固定聯(lián)結成一體,振動篩的出料口位于洗料池的池口范圍內。
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采取了以下技術措施輸送泵和振動篩由同一個電機驅動,電機轉軸的一端與泵軸對接,其另一端通過柔性傳動輪付和偏心輪帶動振動篩運動;洗料池的池底為錐面,進水管口設置在池底錐頂部,池壁上設有溢流口;輸送泵為開式離心泵。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比較突出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清除各種質地、形狀、體積尺寸的雜質,除雜率高達98%以上,電能消耗低,每噸物料耗電僅0~7度,清水的消耗量也成倍降低,整機布局合理,結構簡單緊湊,造價低,操作維修方便。
下面結合著
給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并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圖。
電機(12)的轉軸一端與開式離心輸送泵(13)的轉軸對接,電機轉軸的另一端安裝有皮帶輪(10),通過皮帶帶動安裝有偏心輪(8)的轉軸運轉,偏心輪作用于振動篩(6)的支承架,從而帶動振動篩上下振動。將電機的動力傳送給振動篩的傳動機構,除了可采用皮帶輪機構外,還可采用鏈輪等柔性傳動機構。振動篩由兩個目數(shù)不同篩體構成兩級振動篩,每個振動篩體各自傾斜一定的角度相互固定聯(lián)結成一體,設置在輸送泵和電機的上方。物料從料斗(7)自動進入振動篩,在振動篩內,體積尺寸大于和小于物料的雜質被清除,篩選過的物料自動進入洗料池(4),洗料池的底部為錐面,進水管口(1)設置在池底的錐頂部,池壁上設有溢流口(5),物料在洗料池內在進水清水流的作用下浮動摩擦,清洗掉粘附在物料表面上的泥土。比物料輕的雜質漂浮在水面上,隨著水流從溢口流出。輸送泵的進料管(3)的管口設置在對著池底的錐頂部,輸送泵的出口通過輸料管與旋流器(9)溝通,物料和水在輸送泵的作用下,高速進入旋流器,物料在旋流器內,在離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比重大于物料的雜質下沉到旋流器的底部,通過設置在旋流器下端的閥門(11)排出,清潔的物料從旋流器出口不斷流出。(2)是機架,振動篩、洗料池、輸送泵、電機和旋流器都分別安裝,支承或固定在機架上。
本實用新型不限于附圖和實施例所記載的形式。
權利要求1.一種顆粒類糧食原料洗選機,包括洗料池(4),輸送泵(13),旋流器(9),輸送泵的進料管(3)位于洗料池內,其出料口與旋流器(9)的進口由管道聯(lián)接溝通,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相互固定聯(lián)結成一體的兩級振動篩(6),振動篩(6)的排料口位于洗料池的池口范圍內。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糧食原料洗選機,其特征在于輸送泵和振動篩由同一個電機(12)驅動,電機轉軸的一端與泵軸對接,其另一端通過柔性傳動輪付和偏心輪驅動振動篩。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糧食原料洗選機,其特征在于洗料池的池底為錐面,進口管口(1)設置在池底錐頂部,池壁上設有溢流口(5)。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糧食原料洗選機,其特征在于輸送泵為開式離心泵。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糧食原料洗選機,其特征在于輸送泵為開式離心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顆粒類糧食在深加工前的洗選機,由振動篩、洗料池、輸送泵、旋流器構成,振動篩和輸送泵由同一個電機驅動,振動篩的出料口位于洗料池的進口范圍內,物料從振動篩出來自動進入洗料池,又由輸送泵送入旋流器,從旋流器出來的物料即為符合要求的清潔物料。本實用新型具有除雜率高,水電消耗量低,整機結構簡單緊湊,布局合理,操作維修方便等特點。
文檔編號B02B1/00GK2114507SQ91214939
公開日1992年9月2日 申請日期1991年9月4日 優(yōu)先權日1991年9月4日
發(fā)明者曾凡駿, 康毅, 張月天, 陳紹澤, 周維生 申請人:成都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