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動物穿戴的護具領(lǐng)域,具體為一種防止雄鹿斗架的鹿用護具。
背景技術(shù):
鹿茸,是指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帶茸毛的幼角。雄鹿的嫩角沒有長成硬骨時,帶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種貴重的中藥,用作滋補強壯劑,對虛弱、神經(jīng)衰弱等有療效。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膠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質(zhì)及鈣、磷、鎂、鈉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總成分的一半以上。
目前,我國馴養(yǎng)的鹿主要是梅花鹿、馬鹿、白唇鹿、水鹿等。人工飼養(yǎng)最多的是梅花鹿,其次是馬鹿。采茸時間要適當,早采或晚采均影響茸的產(chǎn)量。三叉茸在65~70天、四叉茸在75~80天采收為宜。鋸茸有吊圈法和麻醉法兩種,麻醉藥常用可可林和靜松靈肌肉注射,注射后15~20分鐘鹿即被麻醉倒地。鋸茸時下鋸要輕、快、平,鋸后上藥要均勻,放鹿要快。然而,在實際人工飼養(yǎng)鹿的過程中,在特定的時期內(nèi),常常發(fā)生多只雄鹿斗架,斗架過的鹿茸根基經(jīng)常損壞,會影響來年的生長,最大的問題是斗架后會使得雄鹿受傷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造成各種損失,甚至導致死亡,造成更大的損失,如何有效防止雄鹿之間的爭斗,成為飼養(yǎng)梅花鹿的行業(yè)難題,即便是割去鹿茸的雄鹿,也會發(fā)生斗架,造成飼養(yǎng)主的重大損失,目前養(yǎng)鹿行業(yè)還沒有針對防止斗架的有效方案,也沒有針對防止雄鹿斗架的相關(guān)專利技術(shù)。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行業(yè)現(xiàn)狀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題,發(fā)明人提供了一種能夠防止雄鹿進行斗架的護具,具體為一種防止雄鹿斗架的鹿用護具,由主梁架(1)、阻擋臂(2)、鼻鉤(3)和固定帶(4)構(gòu)成,阻擋臂(2)為兩個,分別固定于主梁架(1)的尾部兩端且傾斜向上延伸,鼻鉤(3)固定于主梁架(1)的前端斜向下延伸,固定帶(4)的兩端綁定在主梁架(1)的尾部兩端或每個阻擋臂(2)根部單獨綁定一根固定帶(4)。
進一步的,所述主梁架(1)的前端窄尾端寬呈梯形狀,所述阻擋臂(2)為U型阻擋臂(2),圓弧端朝上。
進一步的,所述主梁架(1)的前部兩端處分別設(shè)有一個固定孔(5)。
進一步的,所述U型阻擋臂(2)與主梁架(1)之間的夾角角度范圍在110°~160°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鼻鉤(3)為鼻環(huán),鼻環(huán)穿過雄鹿的鼻中隔后,鼻環(huán)兩端固定于主梁架(1)前端的固定孔(5)上。
進一步的,所述主梁架(1)、阻擋臂(2)、鼻鉤(3)可由金屬材料、韌度高的彈性材料或塑料制成。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介紹:一種能夠防止雄鹿進行斗架的護具,具體為一種防止雄鹿斗架的鹿用護具,由主梁架(1)、阻擋臂(2)、鼻鉤(3)和固定帶(4)構(gòu)成,阻擋臂(2)為兩個,分別固定于主梁架(1)的尾部兩端且傾斜向上延伸,鼻鉤(3)固定于主梁架(1)的前端斜向下延伸,固定帶(4)的兩端綁定在主梁架(1)的尾部兩端或每個阻擋臂(2)根部單獨綁定一根固定帶(4)。使用前,找到鹿群中最好斗的一頭雄鹿或幾頭雄鹿,將主梁架(1)按前端和尾部與雄鹿的頭部方向相同,主梁架(1)放置在雄鹿頭部上方,從腦門上方延伸到雄鹿鼻子上方,兩根阻擋臂(2)置于靠近兩根鹿角基座方向,鼻鉤(3)的前端放入雄鹿的鼻孔中卡住,將固定帶(4)繞在雄鹿兩根鹿角基座之后,也或者使用兩根固定帶(4),每根分別綁定在阻擋臂(2)上后纏繞綁定在阻擋臂(2)相對應(yīng)的鹿角基座上,固定帶(4)用于固定主護具不會松動,當穿戴本發(fā)明的護具的雄鹿在斗毆時,雄鹿后驅(qū)頸部,以攻擊姿勢時,阻擋臂(2)就像鹿角一樣前伸,當阻擋臂(2)與沖撞物相撞時,阻擋臂(2)受力,開始向后移動,主梁架(1)和阻擋臂(2)以二者的連接處為支點在鹿的腦門上撬動,主梁架(1)的前端上翹,從而拉動鼻鉤(3)向拉提雄鹿的鼻子,雄鹿感受到鼻端的疼痛,則停止斗架,停止斗架后,阻擋臂(2)不受力后移,從而不拉提鼻鉤(3),從而導致不斗架則不疼痛,一旦斗架,則鼻痛,從而制止了雄鹿的斗架欲望,達到限制了雄鹿的斗架行為,保護了雄鹿不受斗架帶來的傷害,有效的保護了雄鹿的身體健康;達到減小損失,避免損失的效果,解決了業(yè)界的難題。
所述主梁架(1)的前端窄尾端寬呈梯形狀,所述阻擋臂(2)為U型阻擋臂(2),圓弧端朝上。梯形狀的主梁與雄鹿的頭部形狀相契合,在作用力的傳遞上也具有明確的受力方向效果,U型的阻擋臂(2),圓弧端朝上,則當阻擋臂(2)與其他鹿之間產(chǎn)生碰撞時不會損壞被碰撞的物體或鹿體;
所述主梁架(1)的前部兩端處分別設(shè)有一個固定孔(5)。固定孔(5)用于讓鼻鉤(3)進行連接固定的,鼻鉤(3)可以為一只或兩只,可以在固定孔(5)上裝卸;
所述U型阻擋臂(2)與主梁架(1)之間的夾角角度范圍在110°~160°之間。在此范圍內(nèi),U型阻擋臂(2)與主梁架(1)之間形成一種折角,折角作為支點,能夠最有效的形成受力的傳遞;在此角度范圍內(nèi)的傾斜能夠最有效的提供穩(wěn)定的固定攔護作用,確保阻擋臂(2)在鹿角根部之間,不會因雄鹿低頭或搖晃將護具搖晃跌落或傾斜滑落;
所述鼻鉤(3)為鼻環(huán),鼻環(huán)穿過雄鹿的鼻中隔后,鼻環(huán)兩端固定于主梁架(1)前端的固定孔(5)上。鼻環(huán)與鼻鉤(3)相比更能牢固的固定于雄鹿的鼻內(nèi),不易造成脫落;
所述主梁架(1)、阻擋臂(2)、鼻鉤(3)可由金屬材料、韌度高的彈性材料或塑料制成。
綜上所述,一種防止雄鹿斗架的鹿用護具,能夠有效的防止雄鹿進行攻擊斗架,從而有效的防止了雄鹿進行斗架的可能,保護了雄鹿不受斗架帶來的損傷或死亡,從而能夠保護鹿的健康成長,避免損失,能夠獲得完好的鹿茸且產(chǎn)量能夠達到有效的保障,是一種飼養(yǎng)鹿必備的一種產(chǎn)品,具有很大的市場推廣價值和推廣意義。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能夠防止雄鹿進行斗架的護具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一種能夠防止雄鹿進行斗架的護具的使用狀態(tài)參考圖1;
圖3為一種能夠防止雄鹿進行斗架的護具的使用狀態(tài)參考圖2;
其中:1—主梁架、2—阻擋臂、3—鼻鉤、4—固定帶、5—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能夠防止雄鹿進行斗架的護具,具體為一種防止雄鹿斗架的鹿用護具,由主梁架1、阻擋臂2、鼻鉤3和固定帶4構(gòu)成,阻擋臂2為兩個,分別固定于主梁架1的尾部兩端且傾斜向上延伸,鼻鉤3固定于主梁架1的前端斜向下延伸,固定帶4的兩端綁定在主梁架1的尾部兩端或每個阻擋臂2根部單獨綁定一根固定帶4。使用前,找到鹿群中最好斗的一頭雄鹿或幾頭雄鹿,將主梁架1按前端和尾部與雄鹿的頭部方向相同,主梁架1放置在雄鹿頭部上方,從腦門上方延伸到雄鹿鼻子上方,兩根阻擋臂2置于靠近兩根鹿角基座方向,鼻鉤3的前端放入雄鹿的鼻孔中卡住,將固定帶4繞在雄鹿兩根鹿角基座之后,也或者使用兩根固定帶4,每根分別綁定在阻擋臂2上后纏繞綁定在阻擋臂2相對應(yīng)的鹿角基座上,固定帶4用于固定主護具不會松動,當穿戴本發(fā)明的護具的雄鹿在斗毆時,雄鹿后驅(qū)頸部,以攻擊姿勢時,阻擋臂2就像鹿角一樣前伸,當阻擋臂2與沖撞物相撞時,阻擋臂2受力,開始向后移動,主梁架1和阻擋臂2以二者的連接處為支點在鹿的腦門上撬動,主梁架1的前端上翹,從而拉動鼻鉤3向拉提雄鹿的鼻子,雄鹿感受到鼻端的疼痛,則停止斗架,停止斗架后,阻擋臂2不受力后移,從而不拉提鼻鉤3,從而導致不斗架則不疼痛,一旦斗架,則鼻痛,從而制止了雄鹿的斗架欲望,達到限制了雄鹿的斗架行為,保護了雄鹿不受斗架帶來的傷害,有效的保護了雄鹿的身體健康;達到減小損失,避免損失的效果,解決了業(yè)界的難題。
所述主梁架1的前端窄尾端寬呈梯形狀,所述阻擋臂2為U型阻擋臂2,圓弧端朝上。梯形狀的主梁與雄鹿的頭部形狀相契合,在作用力的傳遞上也具有明確的受力方向效果,U型的阻擋臂2,圓弧端朝上,則當阻擋臂2與其他鹿之間產(chǎn)生碰撞時不會損壞被碰撞的物體或鹿體;
所述主梁架1的前部兩端處分別設(shè)有一個固定孔5。固定孔5用于讓鼻鉤3進行連接固定的,鼻鉤3可以為一只或兩只,可以在固定孔5上裝卸;
所述U型阻擋臂2與主梁架1之間的夾角角度范圍在110°~160°之間。所述U型阻擋臂2與主梁架1之間的夾角角度范圍在110°~160°之間。在此角度范圍內(nèi)的傾斜能夠最有效的提供穩(wěn)定的固定攔護作用,確保阻擋臂2在鹿角根部之間,不會因雄鹿低頭或搖晃將護具搖晃跌落或傾斜滑落;
所述鼻鉤3為鼻環(huán),鼻環(huán)穿過雄鹿的鼻中隔后,鼻環(huán)兩端固定于主梁架1前端的固定孔5上。鼻環(huán)與鼻鉤3相比更能牢固的固定于雄鹿的鼻內(nèi),不易造成脫落;
所述主梁架1、阻擋臂2、鼻鉤3可由金屬材料、韌度高的彈性材料或塑料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