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農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種菌唑與咯菌腈的水稻用懸浮種衣劑。
背景技術:
目前水稻惡苗病和立枯病為水稻病害防治的難點。水稻惡苗病為種傳病害,又稱徒長病,中國各稻區(qū)均有發(fā)生。病谷粒播后常不發(fā)芽或不能出土。苗期發(fā)病病苗比健苗細高,葉片葉鞘細長,葉色淡黃,根系發(fā)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嚴重的變褐,不能結實。防治上目前還沒有什么好的藥劑,主要通過拌種進行提前預防。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是氣溫過低、溫差過大、土壤偏堿、光照不足秧苗細弱、種量過大等因素,田間癥狀主要表現為出苗后秧苗枯萎,容易拔斷,莖基部腐爛,有爛梨味,發(fā)病較重的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多長有赤色霉狀物。
目前,水稻惡苗病和立枯病的防治通常采用藥劑浸種并輔以床土消毒和苗期噴藥等措施,這種防治方法一方面操作繁瑣,勞動強度大,另一方面防治效果差,原因有兩方面:(1)現有的水稻用懸浮種衣劑在浸水過程中藥膜容易脫落,且藥劑流失會對農田造成污染,反而影響水稻種子發(fā)芽;(2)現有的水稻用懸浮種衣劑有些有效成分單一,針對水稻惡苗病和立枯病的的防治效果有限,有些有效成分復雜,與現有殺菌劑有交互抗性。因此,研究開發(fā)新型的用于防治水稻惡苗病和立枯病的種衣劑,對促進水稻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含種菌唑與咯菌腈的水稻用懸浮種衣劑。
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含種菌唑與咯菌腈的水稻用懸浮種衣劑,以重量百分比計,由以下活性成分組成:咯菌腈 0.5%~10% 和 種菌唑 5.0%~40%。
進一步地,以重量百分比計,由以下活性成分組成:咯菌腈 3%~6% 和 種菌唑 15%~30%。
進一步地,所述水稻用懸浮種衣劑還包括助劑和水。
進一步地,所述助劑包括潤濕劑、分散劑、成膜劑、著色劑、增黏劑、防凍劑、防腐劑和消泡劑中的多種。
進一步地,助劑中的各組分在所述水稻用懸浮種衣劑中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潤濕劑 1.0%~3.0%、分散劑 1.0%~5.0%、成膜劑 0.5%~10%、著色劑 1.0%~10%、增黏劑 0.1%~2.0%、防凍劑 1.0%~5.0%、防腐劑 0.1%~1.0%、消泡劑 0.1%~1.0%。
適合的潤濕劑選自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磺酸鈉、烷基萘磺酸鈉、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鹽、脂肪醇聚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烷基萘甲醛縮合物或烷基萘磺酸鹽和陰離子濕潤劑的混合物。
適合的分散劑選自NNO(亞甲基雙萘磺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木質素磺酸鈣、聚丙烯酸鈉、烷基胺基牛磺酸鹽、亞甲基雙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羧甲基纖維素、三聚磷酸鈉或烷基萘磺酸鹽縮聚物。
適合的成膜劑為聚乙烯吡咯烷酮 、阿拉伯膠、動物膠、果膠、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纖維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酸鈉。
適合的增黏劑為黃原膠、阿拉伯膠、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丙烯酸納或硅酸鎂鋁。
適合的著色劑(警戒色漿)為堿性玫瑰精、水性玫紅、酸性大紅、Fluorescein red 5B、Red-8110、Red-131或FGR-131。
適合的防凍劑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己二醇、尿素、硫酸銨、氯化鈉或氯化鈣等。
適合的消泡劑為有機硅酮類、C8-10的脂肪醇或C10-20的飽和脂肪酸及其酯類。
適合的防腐劑為苯甲酸鈉、苯甲酸鉀、山梨酸、水楊酸鈉或卡松。
進一步地,所述水稻用懸浮種衣劑用于防治水稻惡苗病和立枯病。
本發(fā)明所述的水稻用懸浮種衣劑采用本領域已知的方式制備,一般是將有效成分種菌唑和咯菌腈經過氣流粉碎,潤濕劑、分散劑、成膜劑、著色劑等助劑與水完全溶解后,然后與有效成分以及其他的助劑按比例投料,進入砂磨機研磨2次,直至懸浮液的顆粒細度達到D50為2~3μm,D90<5μm即得到產品。
本發(fā)明所制備的種菌唑·咯菌腈懸浮種衣劑外觀為紅色、可流動的懸浮液,低溫、熱貯穩(wěn)定性合格,熱貯分解率小于5%,懸浮率大于90%,濕篩試驗98%通過45μm標準篩,顆粒細度D50為2~3μm。
所述懸浮種衣劑可根據水稻種植地的病害發(fā)生情況確定適宜的用量,通常施藥量為:種衣劑與種子的重量比為1:50~100。
本發(fā)明中,種菌唑為麥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劑,兼具內吸、保護和治療作用,可用于谷物、觀賞植物和非作物領域等,咯菌腈的作用機理主要通過抑制葡萄糖磷?;嘘P的轉移,并抑制真菌菌絲體的生長,最終導致病菌死亡,其作用機理獨特,與現有殺菌劑無交互抗性,咯菌腈適用于小麥、大麥、玉米、棉花、大豆、花生、油菜、馬鈴薯、蔬菜等作物,用于炭疽病、褐斑病、蔓枯病等多種病害的防治。
種菌唑為麥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劑,兼具內吸、保護和治療作用,可用于谷物、觀賞植物和非作物領域等,防治許多種子病害,尤其對水稻惡苗病(Gibberella fujikuroi)、葉斑病(Cochliobolusmiyabeanus)和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等有特效。
咯菌腈的作用機理主要通過抑制葡萄糖磷?;嘘P的轉移,并抑制真菌菌絲體的生長,最終導致病菌死亡,其作用機理獨特,與現有殺菌劑無交互抗性,適用于小麥、大麥、玉米、棉花、大豆、花生、水稻、油菜、馬鈴薯、蔬菜等作物。
同時,本發(fā)明所述懸浮種衣劑還加入多種助劑,其中,潤濕劑和分散劑能夠促進活性組分粒子間的潤濕分散,防止其相互凝聚;成膜劑一方面難溶于水、穩(wěn)定性高,在種子的萌發(fā)期內,保證種衣劑中的活性組分牢固地包裹在種子的外部,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另一方面成膜劑透氣透水性好,以滿足種子萌發(fā)的生長需要;增黏劑能夠增加和維持種衣劑整個懸浮體系的黏度,降低活性組分粒子的沉降率和沉降速度,使活性組分粒子在懸浮體系中長期保持懸浮狀態(tài),提高種衣劑劑型的穩(wěn)定性,劑型穩(wěn)定也是發(fā)揮藥效的重要保障;著色劑起到警示作用,避免誤食誤用,使用時更加安全;防凍劑用于防止懸浮種衣劑在儲存過程中冰凍,使其始終保持懸浮狀態(tài),擴大了懸浮種衣劑的使用地域和使用時間;消泡劑防止懸浮種衣劑在使用的混勻過程中起泡,導致包衣不均勻,影響使用效果;防腐劑則用于延長懸浮種衣劑的使用期限。
綜上,本發(fā)明所述懸浮種衣劑針對水稻惡苗病和立枯病,以種菌唑與咯菌腈復配作為有效成分,二者優(yōu)勢互補,對水稻惡苗病和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優(yōu)異,能顯著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和成秧率,提高秧苗素質和抗病健苗能力,增加大田產量,降低了農藥的使用量和使用種類、次數,避免產生抗藥性,同時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對人畜的危害,能夠廣泛應用于水稻種植領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技術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出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5.5%種菌唑·咯菌腈懸浮種衣劑
一種含種菌唑與咯菌腈的水稻用懸浮種衣劑,以重量百分比計,
咯菌腈 0.5%
種菌唑 5.0%
十二烷基硫酸鈉 3.0%
木質素磺酸鈉 4.0%
PVA 17-88(聚乙烯醇) 7.0%
黃原膠 0.2%
二甲基硅油(有機硅酮類消泡劑) 0.3%
苯甲酸鈉 0.3%
乙二醇 4.0%
堿性玫瑰精 1.0%
蒸餾水 補足至100%
制備方法: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用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依次加入經氣流粉碎的種菌唑和咯菌腈、以及其他的助劑,進入砂磨機研磨2次,直至懸浮液的顆粒細度達到D50為2~3μm,D90<5μm即得到產品。
實施例2:10%種菌唑·咯菌腈懸浮種衣劑
一種含種菌唑與咯菌腈的水稻用懸浮種衣劑,以重量百分比計,
咯菌腈 1.0%
種菌唑 9.0%
甲基萘磺酸鈉 2.0%
木質素磺酸鈣 4.0%
PVA 17-88 (聚乙烯醇) 7.0%
二甲基硅油(有機硅酮類消泡劑) 0.3%
硅酸鎂鋁 0.3%
卡松 0.2%
FGR -131 2%
蒸餾水 補足至100%
制備方法參考實施例1。
實施例3:18%種菌唑·咯菌腈懸浮種衣劑
一種含種菌唑與咯菌腈的水稻用懸浮種衣劑,以重量百分比計,
咯菌腈 3.0%
種菌唑 15%
AEO-3(脂肪醇聚乙烯醚) 3.0%
亞甲基雙萘磺酸鈉 5.0%
乙二醇 5.0%
PVP-K30 (聚乙烯吡咯烷酮) 8.0%
阿拉伯膠 0.5%
二甲基硅油(有機硅酮類消泡劑) 0.4%
山梨酸 0.3%
堿性玫瑰精 2.0%
蒸餾水 補足至100%
制備方法參考實施例1。
實施例4:30%種菌唑·咯菌腈懸浮種衣劑
一種含種菌唑與咯菌腈的水稻用懸浮種衣劑,以重量百分比計,
咯菌腈 6.0%
種菌唑 24%
AEO-3(脂肪醇聚乙烯醚) 2.0%
羧甲基纖維素 5.0%
聚乙烯醇 6.0%
阿拉伯膠 0.3%
二甲基硅油(有機硅酮類消泡劑) 0.2%
苯甲酸鈉 0.3%
堿性玫瑰精 2.0%
蒸餾水 補足至100%
制備方法參考實施例1。
實施例5:35%種菌唑·咯菌腈懸浮種衣劑
一種含種菌唑與咯菌腈的水稻用懸浮種衣劑,以重量百分比計,
咯菌腈 5.0%
種菌唑 30%
AEO-3(脂肪醇聚乙烯醚) 3.0%
聚丙烯酸鈉 4.0%
PVP-K30 (聚乙烯吡咯烷酮) 7.0%
黃原膠 0.3%
二甲基硅油(有機硅酮類消泡劑) 0.3%
山梨酸 0.1%
堿性玫瑰精 2.5%
蒸餾水 加至100%
制備方法參考實施例1。
實施例6:50%種菌唑·咯菌腈懸浮種衣劑
一種含種菌唑與咯菌腈的水稻用懸浮種衣劑,以重量百分比計,
咯菌腈 10%
種菌唑 40%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3.0%
三聚磷酸鈉 4.0%
羥丙基纖維素 7.0%
黃原膠 0.3%
二甲基硅油(有機硅酮類消泡劑) 0.3%
苯甲酸鉀 0.1%
水性玫紅 2.5%
蒸餾水 補足至100%
制備方法參考實施例1。
應用效果試驗
取本發(fā)明實施例5所制備的種菌唑·咯菌腈懸浮種衣劑進行水稻惡苗病和立枯病的防治試驗,以4.8%苯醚·咯菌腈懸浮種衣劑為藥品對照,清水做空白對照,用量均為80g(a.i.)/100kg種子,每個處理設置3個重復,結果取3個重復的平均值,分別統計對水稻惡苗病、水稻立枯病的防效,統計結果見表1。
表1 試驗處理及防效
由表1可知,種菌唑·咯菌腈懸浮種衣劑對水稻惡苗病、水稻立枯病防效相對苯醚·咯菌腈懸浮種衣劑防效大大增強。
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說明而非限制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任何對本發(fā)明進行的等同替換及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修改或局部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權利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