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農(nóng)業(yè)領域,具體屬于一種香椿種植整地施肥工藝。
背景技術: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樁頭、春苗等。根有二層皮,又稱椿白皮,原產(chǎn)于中國,分布于長江南北的廣泛地區(qū),為楝科。落葉喬木,雌雄異株,葉呈偶數(shù)羽狀復葉,圓錐花序,兩性花白色,果實是橢圓形蒴果,翅狀種子,種子可以繁殖。樹體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園林綠化的優(yōu)選樹種。古代稱香椿為椿,稱臭椿為樗。中國人食用香椿久已成習,漢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營養(yǎng)豐富,并具有食療作用,主治外感風寒、風濕痹痛、胃痛、痢疾等。
由于香椿食用價值高,香椿芽的食用可謂歷史悠久,全國各地都有對香椿進行了大量種植。但是香椿芽的產(chǎn)量極低,價格極高。僅僅是依靠每年春季時候采收的嫩芽,根本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香椿種植整地施肥工藝,該施肥工藝方法簡單,采用該施肥工藝方法種植的香椿,生長良好,成活率高。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香椿種植整地施肥工藝,其特征在于:
(1)選擇質(zhì)地疏松、耕層深厚、排灌方便、背風向陽、光照充足的地塊,如果是在貧瘠的土壤上要保證充足的基肥,每1平方米要保證有機肥7.5-7.8kg以上,過磷酸鈣0.15-0.18kg,尿素25-28kg;在肥沃的土壤中無需施加基肥,每100平方米施加磷酸二銨和硫酸鉀各45-47kg或者復合肥75-80kg ;
(2)將肥料均勻的鋪設到地面上,并深翻30厘米,做成南北向,1.5米寬的平畦,并上2次土,然后踩踏壓實,并在整地時,撒施呋喃丹1.8-2.8kg或者敵百蟲3.5kg-4kg,并進行土壤消毒和殺死地下害蟲。
(3) 播種前7天澆透水1次,澆后3~5天淺鋤1次,以利保墑和防止土壤板結;
(4)4~5月和7月各追肥1次。
該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該施肥工藝方法簡單,采用該施肥工藝方法種植的香椿,生長良好,成活率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發(fā)明。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香椿種植整地施肥工藝,其特征在于:
(1)選擇質(zhì)地疏松、耕層深厚、排灌方便、背風向陽、光照充足的地塊,如果是在貧瘠的土壤上要保證充足的基肥,每1平方米要保證有機肥7.5kg,過磷酸鈣0.18kg,尿素28kg;在肥沃的土壤中無需施加基肥,每100平方米施加磷酸二銨和硫酸鉀各7kg或者復合肥80kg ;
(2)將肥料均勻的鋪設到地面上,并深翻30厘米,做成南北向,1.5米寬的平畦,并上2次土,然后踩踏壓實,并在整地時,撒施呋喃丹1.8kg或者敵百蟲4kg,并進行土壤消毒和殺死地下害蟲。
(3) 播種前7天澆透水1次,澆后3~5天淺鋤1次,以利保墑和防止土壤板結;
(4)4~5月和7月各追肥1次。
該施肥工藝方法簡單,采用該施肥工藝方法種植的香椿,生長良好,成活率高。
以上所述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