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當歸根腐病預防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中藥材當歸根腐病的預防方法。本方法包括育苗地土壤處理、種子拌種處理、淘汰病傷苗、種苗蘸根、移栽地土壤處理。利用本方法可大幅度降低當歸根腐病發(fā)病率,在相同條件下,比照傳統(tǒng)栽培方法,栽培的平均當歸根腐發(fā)病率降低20%,當歸平均產(chǎn)量提高19%。本發(fā)明操作方法簡單易行,成本低廉,預防效果良好。
【專利說明】一種當歸根腐病預防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fā)明涉及中草藥種植【技術領域】,屬于當歸根腐病預防方法。
[0003]
【背景技術】
[0004][0002]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中品。具有補血活血、調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為臨床常用的中藥,有“婦科血病圣藥”之稱。近年來,隨著對當歸藥理藥效的深入研究,當歸已被作為血液及造血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生育功能等方面的重要用藥,當歸的藥用價值得到進一步開發(fā),其經(jīng)濟價值也顯著提高。當歸喜濕潤冷涼的氣候和疏松肥沃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岷縣及其相鄰縣高海拔地帶。岷縣已被中國農(nóng)學會特產(chǎn)之鄉(xiāng)組委會于2003年審定為“中國當歸之鄉(xiāng)”,當歸產(chǎn)業(yè)已成為岷縣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支柱產(chǎn)業(yè)。然而,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對當歸原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岷歸的價格也不斷提高,以致岷縣當歸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輪作倒茬年限逐年縮短,重茬和迎茬面積增加,導致根腐病的發(fā)生逐年加劇。此外,當歸產(chǎn)區(qū)大多分布在高海拔偏遠山區(qū),生產(chǎn)技術條件落后,農(nóng)民對病害的防治意識不足,當歸根腐病頻繁發(fā)生,嚴重影響了當歸的質量和產(chǎn)量,而且病害呈現(xiàn)逐年蔓延擴大的趨勢,已經(jīng)成為當歸生產(chǎn)的重要限制因素。當前國內對當歸根腐病(藥農(nóng)稱為水爛)的研究較少。筆者從甘肅省岷縣 當歸主產(chǎn)區(qū)采集當歸根腐病標樣,分離病原菌并進行種類鑒定,結果表明當歸根腐病主要致病菌有爺病鐮刀菌solani (Mart.) Sacc.)、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和芬芳鍵刀菌(Fusarium redolens Wollenw),其中爺病鐮刀菌和尖孢鐮刀菌致病性強;茄病鐮刀菌分離頻率最高為36.04%~48.00%、尖孢鐮刀菌次之為26.32%~32.00%。將致病菌接種到刺傷和無刺傷的當歸幼根后,刺傷當歸幼根均較無刺傷當歸幼根發(fā)病率顯著提高,表明當歸根腐病病原菌可以通過傷口侵染。
[0005]植株受害后地下根莖部表皮顏色發(fā)黑,數(shù)天后整個根系變軟腐爛,喪失水分吸收功能,地上部得不到水分而萎蔫死亡。發(fā)病到死亡的速度較快,死亡率較高,并有蔓延趨勢。積水會加重當歸根腐病發(fā)病程度。目前當歸根腐病的防治主要是發(fā)病以后在田間噴施殺菌劑和用殺菌劑灌根,防治效果很差。由于當歸根腐病癥狀在地下,待地上部發(fā)現(xiàn)癥狀時根部病情已相當嚴重,此時已很難控制病情發(fā)展蔓延,藥劑防治成本很高,效果甚微。
【發(fā)明內容】
[0006]鑒于上述,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當歸根腐病的預防方法。本發(fā)明通過多年試驗,采用土壤處理、種子處理、種苗處理等預防措施,大幅度降低當歸根腐病發(fā)病率,成本低廉,效果良好,提高了當歸的產(chǎn)量和質量。
[0007]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當歸根腐病預防方法,其步驟是:
a.播前土壤處理
播種前5-7d,用辛硫磷顆粒劑兌細沙土拌成毒沙土施入育苗地O-1Ocm 土層內,辛硫磷顆粒劑施用量3-6kg/hm2 ;同時用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兌細沙土拌成毒沙土,或用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兌細沙土拌成毒沙土,施入育苗地O-1Ocm 土層內,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施用量3-6kg/hm2,或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施用量4_7kg/hm2 ;
b.種子處理
播前l(fā)d,將當歸種子用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拌種,或用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拌種,藥液用量為種子的6-10%,拌勻后用塑料膜覆蓋堆悶20-24h,然后播種;
c.種苗篩選
選用健壯苗,根系表面呈淡褐色的凹陷斑,表皮粗糙,有龜裂,縊縮,呈黑褐色凹陷斑,部分斑點形成網(wǎng)狀縱裂,有蟲害斑點、傷口、側根撕裂、凍傷都屬于病傷苗特征,病傷苗全部淘汰;
d.移栽前蘸苗處理
移栽前用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配成藥液,或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900倍液配成藥液,將當歸種苗根系放入藥液中蘸根,立即移栽;
e.移栽時土壤處理
移栽時,用辛硫磷顆粒劑1份兌細沙土拌成毒沙土施入移栽地O-1Ocm 土層內,辛硫磷顆粒劑施用量4-8kg/hm2 ;同時用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兌細沙土拌成毒沙土,或用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份兌細沙土拌成毒沙土,施入移栽地O-1Ocm 土層內,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施用量3-6kg/hm2,或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施用量4_7kg/hm2。
[0008]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產(chǎn)生的有益效果是:
當歸根腐病發(fā)病初期地上部分沒有癥狀,很難發(fā)現(xiàn),一旦地上部分癥狀表現(xiàn)出來時病情已無法控制,本發(fā)明本著預防當歸根腐病的發(fā)生,比發(fā)病之后再防治效果更好的思路,采用提前預防的手段,闡明用辛硫磷粉劑殺滅土壤害蟲,用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或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殺滅爺病鐮刀菌solani (Mart.) Sacc.)、尖孢鐮刀菌{Fusariumoxysporum Schlecht)和芬芳鍵刀菌 ipusarium redolens Wollenw),試驗證明:本發(fā)明可以有效預防當歸根腐病,使當歸根腐病平均發(fā)病率較對照降低20%,產(chǎn)量增加19%,顯著提高當歸飲片的商品等級,取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09]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當歸物種確指傘形科植物當歸sinensis (Oliv.)Diels, ο
[0010]實施例1
2007年6月7日在岷縣禾馱鄉(xiāng)石家臺村北山進行當歸育苗240m2。
[0011 ] 播前土壤處理:2007年6月2日,用質量濃度為5%辛硫磷顆粒劑1份兌細沙土 30份拌成毒沙土施入育苗地O-1Ocm 土層內,5%辛硫磷顆粒劑施用量5kg/hm2 ;同時用質量濃度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1 份兌細沙土 30份拌成毒沙土,施入育苗地O-1Ocm 土層內,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施用量3kg/hm2 ;播種前種子處理:2007年6月6日,將當歸種子2kg用質量濃度為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拌種,藥液用量為種子的8%,拌勻后用塑料膜覆蓋堆悶23h,2007年6月7日播種,育苗240m2,2007年9月28日將苗起出,按傳統(tǒng)方法,將苗子帶土扎把,放陰涼通風處,苗頭朝外碼成圓錐垛或方形垛,使其散失水分約2周,然后在室外陰涼處用半干的生土與苗子分層堆放,貯藏備用。
[0012]篩選當歸苗種:2008年4月5日,將當歸苗取出,淘汰根系表面呈淡褐色的凹陷斑,表皮粗糙,有龜裂,縊縮,呈黑褐色凹陷斑,部分斑點形成網(wǎng)狀縱裂,有蟲害斑點、傷口、側根撕裂、凍傷當歸苗。
[0013]移栽前蘸苗處理:用質量濃度為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配成藥液,將上述選好的健壯當歸種苗根系放入藥液中浸泡I分鐘,撈出,立即移栽。
[0014]移栽時土壤處理:2008年4月5日,在岷縣禾馱鄉(xiāng)石家臺村相對低洼的地塊進行當歸移栽,移栽時用質量濃度為5%辛硫磷顆粒劑1份兌細沙土 30份拌成毒沙土施入移栽地O-1Ocm 土層內,5%辛硫磷顆粒劑施用量6kg/hm2 ;同時用質量濃度為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1份兌細沙土 30份拌成毒沙土,施入移栽地O-1Ocm 土層內,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施用量6kg/hm2 ο
[0015]移栽之后不再防治當歸根腐病,2008年11月9日收獲當歸。
[0016]本實施例通過上述步驟的預防處理,當歸根腐病發(fā)病率6%,產(chǎn)量2850kg/hm2。在相同條件下,傳統(tǒng)栽培方法當歸苗發(fā)病率25%,產(chǎn)量2420kg/hm2。本方法與傳統(tǒng)栽培方法相t匕,當歸根腐發(fā)病率減低19%,當歸產(chǎn)量增加17.8%。
[0017]實施例2
2008年6月9日在岷縣禾馱鄉(xiāng)石家臺村北山進行當歸育苗240m2。
[0018]播種前土壤處理:2008年6月4日用質量濃度為5%辛硫磷顆粒劑1份兌細沙土30份拌成毒沙土施入育苗地O-1Ocm 土層內,5%辛硫磷顆粒劑施用量6kg/hm2 ;同時用質量濃度為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份兌細沙土 25份拌成毒沙土,施入育苗地O-1Ocm 土層內,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施用量6kg/hm2。
[0019]播種前種子處理:2008年6月8日將當歸種子2kg,質量濃度為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拌種,藥液用量為種子的9%,拌勻后用塑料膜覆蓋堆悶22h,2008年6月9日播種,育苗240m2。2008年10月3日將苗起出,按傳統(tǒng)方法貯藏備用。
[0020]淘汰病傷苗:2009年4月11日,將當歸苗取出,病傷苗全部淘汰。
[0021]移栽前蘸苗處理:用質量濃度為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900倍液配成藥液,將上述選好的健壯當歸種苗根系放入藥液中浸泡2分鐘,撈出,立即移栽。
[0022]移栽土壤處理:2009年4月11日在岷縣禾馱鄉(xiāng)石家臺村相對低洼的地塊實施當歸移栽,用質量濃度為5%辛硫磷顆粒劑1份兌細沙土 30份拌成毒沙土施入移栽地O-1Ocm土層內,5%辛硫磷顆粒劑施用量7kg/hm2 ;同時用質量濃度為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I份兌細沙土 25份拌成毒沙土,施入移栽地O-1Ocm 土層內,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施用量 7kg/hm2。
[0023]移栽之后不再防治根腐病,2009年10月27日收獲。
[0024] 本實施例通過根腐病預防處理,當歸根腐病發(fā)病率4%,產(chǎn)量2760kg/hm2。在相同條件下,傳統(tǒng)方法栽培的當歸發(fā)病率25%,產(chǎn)量2325kg/hm2。本方法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當歸根腐發(fā)病率減低21%,當歸產(chǎn)量增加18.7%。
[0025]實施例3
2010年6月14日在岷縣禾馱鄉(xiāng)石家臺村紅花溝實施當歸育苗240m2。
[0026]播前土壤處理:2010年6月7日用質量濃度為5%辛硫磷顆粒劑1份兌細沙土 30份拌成毒沙土施入育苗地O-1Ocm 土層內,5%辛硫磷顆粒劑施用量5kg/hm2 ;同時用質量濃度為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1份兌細沙土 30份拌成毒沙土,施入育苗地O-1Ocm 土層內,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施用量5kg/hm2。
[0027]播種前種子處理:2010年6月13日將當歸種子2kg,質量濃度為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拌種,藥液用量為種子的7%,拌勻后用塑料膜覆蓋堆悶24h,2010年6月14日播種,育苗240m2。2010年10月7日將苗起出,按傳統(tǒng)方法貯藏備用。
[0028]淘汰病傷苗:2011年4月13日,將當歸苗取出,淘汰病傷苗。
[0029]移栽前蘸苗處理:用質量濃度為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配成藥液,將上述選好的健壯當歸種苗根系放入藥液中浸泡2分鐘,撈出,立即移栽。
[0030]移栽土壤處理:2009年4月13日在岷縣禾馱鄉(xiāng)石家臺村排水不暢的地塊實施當歸移栽,用質量濃度為5%辛硫磷顆粒劑1份兌細沙土 30份拌成毒沙土施入移栽地O-1Ocm土層內,5%辛硫磷顆粒劑施用量6kg/hm2 ;同時用質量濃度為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1份兌細沙土 30份拌成毒沙土,施入移栽地O-1Ocm 土層內,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施用量6kg/hm2。 [0031]移栽之后不再防治根腐病,2011年11月2日收犾。
[0032]本實施例通過根腐病預防處理育成當歸苗根腐病發(fā)病率7%,產(chǎn)量2655kg/hm2。在相同條件下,傳統(tǒng)育苗方法育成的當歸苗發(fā)病率27%,產(chǎn)量2205kg/hm2。本方法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當歸根腐發(fā)病率減低20%,當歸產(chǎn)量增加20.4%。
【權利要求】
1.一種當歸根腐病預防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驟: a.播前土壤處理 播種前5-7d,用辛硫磷顆粒劑兌細沙土拌成毒沙土施入育苗地O-1Ocm 土層內,辛硫磷顆粒劑施用量3-6kg/hm2 ;同時用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兌細沙土拌成毒沙土,或用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兌細沙土拌成毒沙土,施入育苗地O-1Ocm 土層內,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施用量3-6kg/hm2,或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施用量4_7kg/hm2 ; b.種子處理 播前l(fā)d,將當歸種子用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拌種,或用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拌種,藥液用量為種子的6-10%,拌勻后用塑料膜覆蓋堆悶20-24h,然后播種; c.種苗篩選 選用健壯當歸苗種;當歸苗種根系表面呈淡褐色的凹陷斑,表皮粗糙,有龜裂,縊縮,呈黑褐色凹陷斑,部分斑點形成網(wǎng)狀縱裂,有蟲害斑點、傷口、側根撕裂、凍傷都屬于病傷苗全部淘汰; d.移栽前蘸苗處理 移栽前,用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配成藥液,或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900倍液配成藥液,將當歸種苗根系放入藥 液中蘸根,立即移栽; e.移栽時土壤處理 移栽時,用辛硫磷顆粒劑兌細沙土拌成毒沙土施入移栽地O-1Ocm 土層內,辛硫磷顆粒劑施用量4-8kg/hm2 ;同時用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兌細沙土拌成毒沙土,或用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兌細沙土拌成毒沙土,施入移栽地O-1Ocm 土層內,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施用量3-6kg/hm2,或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施用量4_7kg/hm2。
【文檔編號】A01G7/06GK103891486SQ201210578757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郭鳳霞, 陳垣, 朱蕾, 劉亞亞, 黃亞萍, 武志江, 孫連虎, 孫云波 申請人: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