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器件殼體和電子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子器件殼體和電子設備。該電子器件殼體(1)包括上部殼體(20)和下部殼體(10)。上部殼體(20)包括:上板部分(22);上側壁部分(24),其從上板部分(22)的外周延伸出來;以及鉤部件(30),其從上側壁部分(24)延伸出來。下部殼體(10)與上部殼體(20)卡合,并包括:下板部分(12);下側壁部分(14),其從下板部分(12)的外周延伸出來;以及收納部件(40),其從下側壁部分(14)延伸出來并與鉤部件(30)卡合。
【專利說明】電子器件殼體和電子設備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電子器件殼體以及安裝有該電子器件殼體的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已知如下電子設備:電子器件被收納在殼體中,殼體具有固定在下部殼體上的上部殼體。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的電子設備的實例,如圖1A所不,在上部殼體100的側壁部分120中設置有卡合孔140。
[0003]另外,如圖1B所示,下部殼體200的側壁部分220上設置有卡合突起部240。當在卡合突起部240與卡合孔140卡合的情況下上部殼體100從外部配合到下部殼體200上時,下部殼體200和上部殼體100彼此固定在一起(參見例如JP-A-2010-258042)。
[0004]推想得到如下情況:當現(xiàn)有技術的電子設備落下或受到來自外部的沖擊時,下部殼體200的卡合突起部240有可能脫離上部殼體100的卡合孔140。另外,使用者故意地將下部殼體200的卡合突起部240從上部殼體100的卡合孔140中解除,以將殼體打開。
[0005]此外,由于下部殼體200的卡合突起部240從殼體的側面露出的結構,所以外觀看起來不美觀。因此,仍然存在對設計性進行改進的空間。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電子器件殼體和安裝有該電子器件殼體的電子設備,該電子器件殼體具有彼此可靠地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
[000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或多個示例性方面,提供一種電子器件殼體(I)。所述電子器件殼體(I)包括上部殼體(20)和下部殼體(10),所述上部殼體(20)包括:上板部分(22),其具有第一表面;上側壁部分(24 ),其從所述上板部分(22 )的外周沿與所述上板部分(22 )的第一表面基本垂直的垂直方向延伸,所述上側壁部分(24)包括與所述上板部分(22)的第一表面接觸的第一表面以及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以及多個鉤部件(30),其從所述上側壁部分(24)延伸出來,每個所述鉤部件均包括:基部(32),其具有第一側以及與所述第一側相對的第二側;第一彈簧板部分(34),其與所述基部(32)的第一側相連并包括與所述基部的第一側接觸的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的第二端面和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的第一傾斜上表面(SI),所述第一傾斜上表面傾斜成使得所述第一傾斜上表面(SI)與所述上側壁部分(24)的第二表面之間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的距離朝所述第一彈簧板部分(34)的第二端面逐漸增大;以及第二彈簧板部分(36),其與所述基部(32)的第二側相連并包括與所述基部的第二側接觸的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的第二端面和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的第二傾斜上表面(S2),所述第二傾斜上表面
(S2)傾斜成使得所述第二傾斜上表面(S2)與所述上側壁部分(24)的第二表面之間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的距離朝所述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第二端面逐漸增大;所述下部殼體(10)與所述上部殼體(20)卡合,所述下部殼體包括:下板部分(12),其具有第一表面;下側壁部分(14),其從所述下板部分(12)的外周沿與所述下板部分(12)的第一表面基本垂直的垂直方向延伸,所述下側壁部分(14)包括與所述下板部分(12)的第一表面接觸的第一表面以及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以及多個收納部件(40),其從所述下側壁部分(14)延伸出來,并且所述收納部件各自與所述多個鉤部件中相應的一個鉤部件卡合,每個所述收納部件均包括:第一收納部分(42),其與相應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卡合并包括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的第二端面和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的第一傾斜下表面(Six),所述第一傾斜下表面(Six)傾斜成使得所述第一傾斜下表面(Six)與所述下側壁部分(14)的第一表面之間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的距離朝所述第二端面逐漸增大;以及第二收納部分(44),其與相應的第二彈簧板部分(36)卡合并包括與所述第一收納部分
(42)的第一端面相面向的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的第二端面和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的第二傾斜下表面(S2x),所述第二傾斜下表面(S2x)傾斜成使得所述第二傾斜下表面(S2x)與所述下側壁部分(14)的第一表面之間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的距離朝所述第二端面逐漸增大。
[0008]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或多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彈簧板部分(34)具有第一突出部分(34a),所述第一突出部分(34a)從與所述第一傾斜上表面(SI)相對的表面朝所述上部殼體(20)的內(nèi)側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彈簧板部分(36)具有第二突出部分(36a),所述第二突出部分(36a)從與所述第二傾斜上表面(S2)相對的表面朝所述上部殼體(20)的內(nèi)側延伸。
[000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或多個示例性方面,所述上部殼體和所述下部殼體由銅合金制成。
[001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或多個示例性方面,所述下側壁部分(14)內(nèi)部具有多對解除孔
(15),每對解除孔(15)中的一個解除孔形成為面向相應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每對解除孔(15)中的另一個解除孔形成為面向相應的第二彈簧板部分(36)。
[0011]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或多個示例性方面,提供一種電子設備(2)。所述電子設備包括電子器件(50 )以及封裝所述電子器件的上述電子器件殼體(I)。
[0012]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或多個示例性方面,所述電子器件是存儲裝置。
[0013]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或多個示例性方面,提供一種電子器件殼體(I)。所述電子器件殼體(I)包括上部殼體(20 )和下部殼體(10 ),所述上部殼體(20 )包括:上板部分(22 ),其具有第一表面;上側壁部分(24),其從所述上板部分(22)的外周延伸出來;以及鉤部件
(30),其從所述上側壁部分(24)延伸出來并包括:彈簧板部分,其包括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的第二端面、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的傾斜上表面、和與所述傾斜上表面相對的下表面,所述傾斜上表面傾斜成使得所述傾斜上表面與所述下表面之間的距離朝所述第二端面逐漸增大;所述下部殼體(10)與所述上部殼體(20)卡合,所述下部殼體包括:下板部分(12),其具有第一表面;下側壁部分(14),其從所述下板部分(12)的外周延伸出來;以及收納部件(40),其從所述下側壁部分(14)延伸出來并且與所述鉤部件卡合,所述收納部件包括:收納部分,其與所述彈簧板部分卡合并包括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的第二端面、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的傾斜下表面、和與所述傾斜下表面相對的上表面,所述傾斜下表面傾斜成使得所述傾斜下表面與所述上表面之間的距離朝所述第二端面逐漸增大,其中,所述收納部分的第一端面與所述彈簧板部分的第一端面相對應,所述收納部分的第二端面與所述彈簧板部分的第二端面相對應。[0014]當將所述上部殼體推入所述下部殼體中時,所述第一傾斜上表面(SI)和所述第二傾斜上表面(S2)固定地鉤在所述第一傾斜下表面(Six)和所述第二傾斜下表面(S2x)上。這樣,可以可靠地且牢固地將所述上部殼體(20)和所述下部殼體(10)固定起來。
[0015]由于所述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被收納在殼體中,所以使用者難以故意地將所述上部殼體(20)從所述下部殼體(10)上解除下來。此外,由于不能從外部看到所述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和所述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所以所述電子器件殼體的外觀是美觀的,由此設計可以得到改進。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A和圖1B是不出現(xiàn)有技術中用于固定電子設備的上部殼體和下部殼體的方法的透視圖;
[0017]圖2是示出根據(jù)實施例的電子器件殼體的分解透視圖;
[0018]圖3A和圖3B是示出形成在根據(jù)實施例的電子器件殼體的上部殼體中的鉤部件的局部透視圖和局部側視圖;
[0019]圖4A和圖4B是示出將圖3A中的鉤部件的彈簧板部分按壓成打開的狀態(tài)的平面圖;
[0020]圖5A和圖5B是示出形成在根據(jù)實施例的電子器件殼體的下部殼體中的收納部件的透視圖和側視圖;
[0021]圖6A和圖6B是示出上部殼體的鉤部件將要與下部殼體的收納部件卡合的狀態(tài)的局部透視圖(#1);
[0022]圖7A和圖7B是上部殼體的鉤部件與下部殼體的收納部件卡合的狀態(tài)的局部透視圖(#2);
[0023]圖8是示出根據(jù)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分解透視圖;以及
[0024]圖9是示出將解除夾具設置在根據(jù)實施例的電子器件殼體上的狀態(tài)的透明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參考附圖描述示例性實施例。
[0026]圖2是示出根據(jù)實施例的電子器件殼體的分解透視圖。如圖2所示,根據(jù)實施例的電子器件殼體I用于在內(nèi)部收納電子器件,并包括四邊形的下部殼體10和四邊形的上部殼體20。
[0027]下部殼體10具有下部殼體主體16,下部殼體主體16包括下板部分12以及從下板部分12的外周向上突出的側壁部分14。在下部殼體10的一個側壁部分14的中部設置有開口部分18,開口部分18用于使電子器件的連接器露出。
[0028]另外,上部殼體20具有上部殼體主體26,上部殼體主體26包括上板部分22以及從上板部分22的外周向下突出的側壁部分24。在上部殼體20的一個側壁部分24的中部設置有開口部分28,開口部分28用于使電子器件的連接器露出。上部殼體20的側壁部分24的開口部分28設置在與下部殼體10的側壁部分14的開口部分18相對應的位置。
[0029]如圖3A的局部透視圖所示,在圖2所示的上部殼體20的側壁部分24下方形成有多個鉤部件30。圖3A示出鉤部件30,鉤部件30設置在圖2中的附圖標記“A”所指示的部分。
[0030]鉤部件30具有:基部32,其與側壁部分24的下部相連;第一彈簧板部分34,其從基部32沿一個方向延伸出來;以及第二彈簧板部分36,其從基部32沿相反的方向延伸出來。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都沿側壁部分24從基部32水平地延伸出來。
[0031]鉤部件3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具有突出部分34a,突出部分34a借助彎曲部分而從第一彈簧板部分34的端側下部朝殼體的內(nèi)側突出。第一彈簧板部分34的彎曲部分的下部外表面被修圓并形成曲面34x。曲面34x也稱為R表面。
[0032]類似地,第二彈簧板部分36具有突出部分36a,突出部分36a借助彎曲部分而從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端側下部向內(nèi)突出。類似地,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彎曲部分的下部外表面被修圓并形成曲面36x。
[0033]圖3B是圖3A所示的鉤部件30從橫向C看去時的局部側視圖。另外,參考圖3B,鉤部件3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傾斜上表面SI,第一傾斜上表面SI的高度隨著靠近端側而減小。也就是說,第一彈簧板部分34的第一傾斜上表面SI的高度隨著遠離基部32而減小。
[0034]類似地,鉤部件30的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上表面形成第二傾斜上表面S2,第二傾斜上表面S2的高度隨著靠近端側而減小。
[0035]如圖3B所示,鉤部件3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設置成從基部32朝殼體的外側彎曲。類似地,鉤部件30的第二彈簧板部分36設置成從基部32朝殼體的外側彎曲。
[0036]也就是說,當從正上方看圖3A和圖3B所示的鉤部件30時,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形成從基部32的相對兩端朝殼體的外側擴張的形狀,如圖4A所示。
[0037]當朝殼體的內(nèi)側按壓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時,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打開成與基部32 —起成類似平板狀,如圖4B所示。當解除按壓力時,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恢復成它們最初的向外擴張的形狀。
[0038]以這種方式,在上部殼體20的每個側壁部分24下方均并排地形成有多個鉤部件30。例如,在上部殼體20的每個側壁部分24的下表面上均設置有四個或五個鉤部件30。
[0039]由于上部殼體20設置有鉤部件30且每個鉤部件30均具有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所以上部殼體20由具有彈性的不銹鋼(SUS)或銅合金制成??梢詫~鎳合金、銅鉻合金等用作上述銅合金。
[0040]通過利用沖壓加工將金屬薄板整體成型來制造設置有鉤部件30的上部殼體20。由于銅合金具有彈性和高導熱率,所以當殼體需要具有高散熱性能時,可以優(yōu)選地采用銅
I=1-Wl O
[0041]在圖3A和圖3B所示的實例中,鉤部件30的基部32與上部殼體20的側壁部分24的下表面相連。可選地,基部32可以與側壁部分24的內(nèi)表面相連。
[0042]下面描述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收納部件40用于固定地鉤住上述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
[0043]如圖5A的局部透視圖所示,收納部件40形成在圖2所示的下部殼體10的每個側壁部分14的內(nèi)側上部且位于分別與上述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相對應的位置處。圖5A示出收納部件40,收納部件40設置在圖2中的附圖標記“B”所指示的部分。圖5B是圖5A所示的收納部件40從橫向D看去時的局部側視圖。
[0044]如圖5A和圖5B所示,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具有:第一收納部分42,其與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相對應;以及第二收納部分44,其與同一鉤部件30的第二彈簧板部分36相對應。
[0045]收納部件40的第一收納部分42形成為從下部殼體10的側壁部分14的上部朝殼體的內(nèi)側彎曲并向下延伸。第一收納部分42與側壁部分14之間設置有間距d。
[0046]如圖5A和圖5B所示,第一收納部分42的下表面形成第一傾斜下表面Six,第一傾斜下表面Slx與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的第一傾斜上表面SI相反地傾斜。也就是說,第一收納部分42的第一傾斜下表面Slx傾斜成使得第一傾斜下表面Slx的高度隨著遠離第二收納部分44而增大。
[0047]類似地,如圖5A所示,收納部分40的第二收納部分44形成為從下部殼體10的側壁部分14的上部朝殼體的內(nèi)側彎曲并向下延伸。盡管未示出,但與第一收納部分42類似地,第二收納部分44與側壁部分14之間設置有間距d。
[0048]類似地,如圖5A所示,第二收納部分44的下表面形成第二傾斜下表面S2x,第二傾斜下表面S2x與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的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第二傾斜上表面S2相反地傾斜。也就是說,第二收納部分44的第二傾斜下表面S2x傾斜成使得第二傾斜下表面S2x的高度隨著遠離第一收納部分42而增大。
[0049]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的第一傾斜下表面Slx和第二傾斜下表面S2x設置在與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的第一傾斜上表面SI和第二傾斜上表面S2相對應的位置。
[0050]以與制造上部殼體20相同的方式,通過對例如不銹鋼(SUS)或銅合金等金屬的薄板進行沖壓來制造下部殼體10。
[0051]在圖5A和圖5B所示的實例中,收納部件40形成為與下部殼體10的側壁部分14的上表面相連??蛇x地,收納部件40可以形成為與側壁部分14的內(nèi)表面相連。也就是說,收納部件40可以設置在下部殼體10的側壁部分14的內(nèi)側。
[0052]如圖6A所示,上部殼體20設置在下部殼體10上,使得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與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相對應。
[0053]此外,如圖6B所示,當將上部殼體20向下部殼體10側推壓時,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的曲面34x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曲面36x分別抵靠在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的第一收納部分42的側面42x和第二收納部分44的側面44x上。
[0054]在這種情況下,每個鉤部件3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下部均設置有曲面34x和曲面36x。這樣,可以沿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的側面42x和44x平滑地向下推壓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
[0055]此外,當向下推壓上部殼體20時,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被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推向殼體的內(nèi)側,如圖7A所示。結果,如上文所描述的圖4B所不,鉤部件3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向殼體的內(nèi)側打開,從而使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與基部32 —起形成類似平板狀。
[0056]當進一步將上部殼體20向下部殼體10側推壓時,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的第一傾斜上表面SI和第二傾斜上表面S2落入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的第一傾斜下表面Six和第二傾斜下表面S2x中,從而裝配在第一傾斜下表面Slx和第二傾斜下表面S2x上,如圖7B所示。
[0057]在這種情況下,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對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按壓力被解除。因此,第一彈簧板34和第二彈簧板36在彈性力作用下恢復到它們最初的向外擴張的形狀,如前面所描述的圖4A所示。
[0058]這樣,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的第一傾斜上表面SI的一部分固定地鉤住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的第一收納部分42的第一傾斜下表面Six。
[0059]同時,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的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第二傾斜上表面S2的一部分固定地鉤住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的第二收納部分44的第二傾斜下表面S2x。
[0060]下面描述使上部殼體2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的第一傾斜上表面SI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第二傾斜上表面S2與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的傾斜下表面Slx和S2x相反地傾斜的原因。
[0061]由于在制造上部殼體20和下部殼體10時產(chǎn)生的制造誤差,上部殼體2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高度以及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分40的高度經(jīng)常形成為具有偏差。
[0062]下面描述不同于本實施例的如下情況:將上部殼體2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上表面設置成平行于下部殼體20的收納部分40的下表面。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制造誤差,難以使上部殼體2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上表面都鉤住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的下表面。
[0063]在本實施例中,上部殼體2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上表面與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的下表面相反地傾斜。因此,可以吸收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高度中的偏差。
[0064]因此,上部殼體2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的傾斜上表面SI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傾斜上表面S2可以穩(wěn)定地鉤住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的傾斜下表面Slx和S2x。
[0065]如上所述,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鉤住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因此,上部殼體20和下部殼體10可以可靠地且牢固地彼此固定在一起。
[0066]順便提及,已經(jīng)描述了如下情況的實施例:作為優(yōu)選實例,上部殼體20的每個鉤部件30均設置有位于基部32的相對兩側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以便增強附接強度。作為可選的實施例,可以僅在基部32的單側形成彈簧板部分。當在上部殼體20的每個鉤部件30中均形成一個彈簧板部分時,相應地在下部殼體10的每個收納部件40中均形成一個收納部分。
[0067]下面對使用根據(jù)實施例的電子器件殼體I的電子設備進行描述。在本實施例中示例性地描述將電子器件殼體I作為SSD (固態(tài)驅動器)(作為存儲單元的實例)的殼體使用的情況。將SSD用作個人計算機等的主要存儲裝置,SSD使用閃速存儲器作為存儲介質。
[0068]如圖8所示,收納在電子器件殼體I中的SSD板50形成為使得閃速存儲器組件54、控制器芯片56等安裝在配線基板52上。在SSD板50的一側的中部設置有連接部分58。
[0069]準備電子器件殼體I的下部殼體10和上部殼體20。在下部殼體10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彈性傳熱片13。另外,在上部殼體20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同樣的傳熱片13 (未不出)。然后,將SSD板50設置在下部殼體10上。如上文所描述的圖7B所示,將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裝配到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上。
[0070]以這種方式,SSD板50被收納在電子器件殼體I中。SSD板50的連接部分58從下部殼體10的開口部分18和上部殼體20的開口部分28露出。
[0071]SSD板50被收納在下部殼體10和上部殼體20中并處于與傳熱片13緊密接觸的狀態(tài)。因此,可以防止SSD板50振動。
[0072]此外,從SSD板50發(fā)出的熱量可以經(jīng)由傳熱片13而有效地輻射到外部。為了獲得更高的散熱性能,下部殼體10和上部殼體20可以由具有高導熱率的銅合金等制成。
[0073]SSD板50和用于在內(nèi)部收納SSD板50的電子器件殼體I可以構成電子設備2。
[0074]根據(jù)實施例的電子器件殼體I具有如下結構: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與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牢固地卡合。
[0075]因此,即使當電子設備2落下或受到來自外部的沖擊時,仍然可以防止下部殼體20和上部殼體10脫離,從而上部殼體20和下部殼體10可以可靠地且牢固地彼此固定在一起。
[0076]由于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被收納在殼體內(nèi)部,所以使用者難以故意地將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從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上解除。
[0077]如上文所描述的圖7B所示,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與形成在下部殼體10的側壁部分14的內(nèi)側的收納部件40卡合,從而被收納在殼體內(nèi)部。因此,當從外部E看上文所描述的圖7B時,下部殼體10的側壁部分14中沒有向外突出的突出部分。因此,電子器件殼體I的外觀如此美觀因此可以使設計得到改進。
[0078]在根據(jù)實施例的電子器件殼體I中,必要時可以容易地將上部殼體20從下部殼體10上移除。
[0079]圖9是示意性地示出將解除夾具設置在根據(jù)實施例的電子設備上的狀態(tài)的透明平面圖。在圖9所示的電子設備2中,僅示出了下部殼體10、上部殼體20以及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而省略了其它部件。
[0080]如圖9所示,在下部殼體10的側壁部分14中與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及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相對端部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置有解除孔15。
[0081]將解除夾具60設置在電子設備2的外周上。在解除夾具60中與下部殼體10的解除孔15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置有按壓銷62。將解除夾具60的按壓銷62插入下部殼體10的解除孔15中,從而可以利用按壓銷62來同時按壓上部殼體20的每個鉤部件30的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的相對端部。
[0082]因此,上部殼體20的鉤部件30都可以打開成類似平板狀,從而可以將第一彈簧板部分34和第二彈簧板部分36從下部殼體10的收納部件40上解除,由此可以將上部殼體20從下部殼體10上解除。
[0083]這樣,預先在下部殼體10的側壁部分14中形成解除孔15。使用專用的解除夾具60從而必要時可以執(zhí)行再次作業(yè)。
[0084]盡管在上述實施例中以用作存儲單元的SSD板50作為被收納在電子器件殼體I中的電子器件的實例,但該殼體也可以用作多種電子器件的殼體。
[0085]盡管以上對優(yōu)選實施例及其變型例和實例進行了描述,但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及其變型例和實例,可以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的情況下以多種方式對優(yōu)選實施例及其變型例和實例進行修改和替換。
[0086]本申請要求2012年5月22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0.2012-116290的優(yōu)先權,該日本專利申請的全部內(nèi)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器件殼體,包括: 上部殼體,其包括: 上板部分,其具有第一表面; 上側壁部分,其從所述上板部分的外周沿與所述上板部分的第一表面基本垂直的垂直方向延伸,所述上側壁部分包括:第一表面,其與所述上板部分的第一表面接觸;以及第二表面,其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以及 多個鉤部件,其從所述上側壁部分延伸出來,每個所述鉤部件均包括: 基部,其具有第一側以及與所述第一側相對的第二側; 第一彈簧板部分,其與所述基部的第一側相連并包括:第一端面,其與所述基部的第一側接觸;第二端面,其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以及第一傾斜上表面,其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所述第一傾斜上表面傾斜成使得所述第一傾斜上表面與所述上側壁部分的第二表面之間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的距離朝所述第一彈簧板部分的第二端面逐漸增大;以及第二彈簧板部分,其與所述基部的第二側相連并包括:第一端面,其與所述基部的第二側接觸;第二端面,其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以及第二傾斜上表面,其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所述第二傾斜上表面傾斜成使得所述第二傾斜上表面與所述上側壁部分的第二表面之間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的距離朝所述第二彈簧板部分的第二端面逐漸增大,下部殼體,其與所述上部殼體卡合,所述下部殼體包括: 下板部分,其具有第一表面; 下側壁部分,其從 所述下板部分的外周沿與所述下板部分的第一表面基本垂直的垂直方向延伸,所述下側 壁部分包括:第一表面,其與所述下板部分的第一表面接觸;以及第二表面,其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以及 多個收納部件,其從所述下側壁部分延伸出來,并且所述收納部件各自與所述多個鉤部件中相應的一個鉤部件卡合,每個所述收納部件均包括: 第一收納部分,其與相應的第一彈簧板部分卡合并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其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以及第一傾斜下表面,其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所述第一傾斜下表面傾斜成使得所述第一傾斜下表面與所述下側壁部分的第一表面之間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的距離朝所述第二端面逐漸增大;以及 第二收納部分,其與相應的第二彈簧板部分卡合并包括:第一端面,其面向所述第一收納部分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其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以及第二傾斜下表面,其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所述第二傾斜下表面傾斜成使得所述第二傾斜下表面與所述下側壁部分的第一表面之間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的距離朝所述第二端面逐漸增大。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器件殼體,其中, 所述第一彈簧板部分具有第一突出部分,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從與所述第一傾斜上表面相對的表面朝所述上部殼體的內(nèi)側延伸,并且 所述第二彈簧板部分具有第二突出部分,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從與所述第二傾斜上表面相對的表面朝所述上部殼體的內(nèi)側延伸。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器件殼體,其中, 所述上部殼體和所述下部殼體由銅合金制成。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器件殼體,其中, 所述下側壁部分內(nèi)部具有多對解除孔,每對解除孔中的一個解除孔形成為面向相應的第一彈簧板部分,每對解除孔中的另一個解除孔形成為面向相應的第二彈簧板部分。
5.—種電子設備,包括: 電子器件;以及 電子器件殼體,其封裝所述電子器件,所述電子器件殼體包括: 上部殼體,其包括: 上板部分,其具有第一表面; 上側壁部分,其從所述上板部分的外周沿與所述上板部分的第一表面基本垂直的垂直方向延伸,所述上側壁部分包括:第一表面,其與所述上板部分的第一表面接觸;以及第二表面,其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以及 多個鉤部件,其從所述上側壁部分延伸出來,每個所述鉤部件均包括: 基部,其具有第一側以及與所述第一側相對的第二側; 第一彈簧板部分,其與所述基部的第一側相連并包括:第一端面,其與所述基部的第一側接觸;第二端面,其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以及第一傾斜上表面,其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所述第一傾斜上表面傾斜成使得所述第一傾斜上表面與所述上側壁部分的第二表面之間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的距離朝所述第一彈簧板部分的第二端面逐漸增大;以及第二彈簧板部分,其與所述基 部的第二側相連并包括:第一端面,其與所述基部的第二側接觸;第二端面,其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以及第二傾斜上表面,其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所述第二傾斜上表面傾斜成使得所述第二傾斜上表面與所述上側壁部分的第二表面之間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的距離朝所述第二彈簧板部分的第二端面逐漸增大,下部殼體,其與所述上部殼體卡合,所述下部殼體包括: 下板部分,其具有第一表面; 下側壁部分,其從所述下板部分的外周沿與所述下板部分的第一表面基本垂直的垂直方向延伸,所述下側壁部分包括:第一表面,其與所述下板部分的第一表面接觸;以及第二表面,其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以及 多個收納部件,其從所述下側壁部分延伸出來,并且所述收納部件各自與所述多個鉤部件中相應的一個鉤部件卡合,每個所述收納部件均包括: 第一收納部分,其與相應的第一彈簧板部分卡合并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其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以及第一傾斜下表面,其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所述第一傾斜下表面傾斜成使得所述第一傾斜下表面與所述下側壁部分的第一表面之間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的距離朝所述第二端面逐漸增大;以及 第二收納部分,其與相應的第二彈簧板部分卡合并包括:第一端面,其面向所述第一收納部分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其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以及第二傾斜下表面,其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所述第二傾斜下表面傾斜成使得所述第二傾斜下表面與所述下側壁部分的第一表面之間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的距離朝所述第二端面逐漸增大。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 所述電子器件是存儲裝置。
7.一種電子器件殼體,包括: 上部殼體,其包括: 上板部分,其具有第一表面; 上側壁部分,其從所述上板部分的外周延伸出來;以及 鉤部件,其從所述上側壁部分延伸出來并包括: 彈簧板部分,其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其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傾斜上表面,其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以及下表面,其與所述傾斜上表面相對,所述傾斜上表面傾斜成使得所述傾斜上表面與所述下表面之間的距離朝所述第二端面逐漸增大, 下部殼體,其與所述上部殼體卡合,所述下部殼體包括: 下板部分,其具有第一表面; 下側壁部分,其從所述下板部分的外周延伸出來;以及 收納部件,其從所述下側壁部分延伸出來并且與所述鉤部件卡合,所述收納部件包括: 收納部分,其與所述彈簧板部分卡合并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其與所述第一端面相對;傾斜下表面,其位于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第二端面之間;以及上表面,其與所述傾斜下表面相對,所述傾斜下表面傾斜成使得所述傾斜下表面與所述上表面之間的距離朝所述第二端面逐漸增大, 其中,所述收納部分的第一端面與所述彈簧板部分的第一端面相對應,所述收納部分的第二端面與所述彈簧板 部分的第二端面相對應。
【文檔編號】H05K5/00GK103429025SQ201310192314
【公開日】2013年12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fā)明者】陳明聰 申請人:新光電氣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