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回轉拖船縱向吊運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船舶下水的起吊裝置,尤其是一種港口全回轉拖船縱向吊運裝置,屬于船舶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全回轉港作拖船具有操作靈活,能夠按任意方向進行船舶運動的特點,被廣泛運用于港口進行大型船舶港口靠離碼頭的協(xié)助、消防、引航等各種作業(yè)。全回轉拖船在岸上建造完成后,通常采用滑道、氣囊等裝置將拖船移至水中,采用滑道下水時,主要利用全回轉拖船自重在斜坡滑道上的下滑分力,并借助于專用下水設備將全回轉拖船滑移到水中,滑道制造成本高,污染嚴重,船舶滑移下水時費時費力。采用氣囊下水時,主要利用氣囊的低充氣壓力、大承載面積以及大變形后仍容易滾動的特點,在輔助設備的牽弓I下,使船舶緩慢滑入水中,操作繁瑣,氣囊容易爆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快捷方便、安全可靠的全回轉拖船縱向吊運裝置及利用該裝置吊運全回轉拖船下水的方法。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一種全回轉拖船縱向吊運裝置,包括數(shù)根長吊索、數(shù)根短吊索和對稱設置在全回轉拖船兩舷側的數(shù)個吊環(huán),全回轉拖船縱向中心線與造船專用起重機行走軌道平行,所述吊環(huán)兩個一組間隔固定在全回轉拖船舷側的兩端,每個吊環(huán)與連接卸扣連接,造船專用起重機兩臺上小車吊鉤位于下小車吊鉤的下方,每個上小車吊鉤分別通過兩根第一短吊索與全回轉拖船一舷側一端的一組吊環(huán)連接;造船專用起重機下小車吊鉤懸掛的兩根長吊索分別通過連接卸扣與對應的第二短吊索中部相連,第二短吊索兩端分別通過連接卸扣與全回轉拖船另一舷側的一端的一組吊環(huán)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xiàn)。前述的全回轉拖船縱向吊運裝置,其中所述吊環(huán)分別設置在全回轉拖船甲板、舷墻和舷側外板連接處,船舶每一舷側兩端吊環(huán)組的內(nèi)側吊環(huán)之間距離a大于自由狀態(tài)時兩上小車吊鉤之間的距離,船舶每一舷側兩端吊環(huán)組的外側吊環(huán)之間距離b為船長L的
O.5 O. 6倍,每個吊環(huán)組兩吊環(huán)之間的距離c等于全回轉拖船船體的兩肋板間距。本實用新型采用造船專用起重機及專用的吊運裝置將全回轉拖船沿縱向吊運至水中,可以在水平場地建造全回轉拖船,減少建造工藝難度,也可以提高造船專用起重機的利用率,減少了小型拖船對造船專用船臺的占用,并開辟了在大型船臺旁的舾裝平臺上建造小型拖船的下水方法。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yōu)選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圖示和解釋,這些實施例,是參照附圖僅作為例子給出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放大圖;圖3是圖2的I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 圖3所示,造船專用起重機I通過軌道支撐在大型船臺2上,造船專用起重機I跨在大型船臺2左側正在建造的大型船舶5和右側的待下水的全回轉拖船3上。本實施例的造船專用起重機I起重能力為400噸,全回轉拖船3重約380噸。本發(fā)明的全回轉拖船縱向吊運裝置包括兩根長吊索41、4根第一短吊索42、2根第二短吊索43和對稱設置在全回轉拖船3兩舷側的8個吊環(huán)44,全回轉拖船3縱向中心線與造船專用起重機行走軌道11平行,吊環(huán)44兩個一組間隔焊在全回轉拖船3舷側的兩端,每個吊環(huán)44與連接卸扣45連接,造船專用起重機I的兩臺上小車吊鉤11位于下小車吊鉤12的下方,上小車吊鉤11和下小車吊鉤12均為可懸掛兩根吊束的T形吊鉤。每個上小車吊鉤11分別通過兩根第一短吊索42與全回轉拖船3 —舷側一端的一組吊環(huán)44連接;一個下小車吊鉤12懸掛的兩根長吊索41分別通過連接卸扣45與兩根第二短吊索43中部相連,兩根第二短吊索43兩端分別通過連接卸扣45與全回轉拖船3另一舷側的一端的一組吊環(huán)44連接。全回轉拖船3兩舷側共設置了 4個吊點,其一舷側用位于低處的兩個上小車吊鉤11分別通過第一短吊索42吊住2個吊點;另一舷側用位于高處的下小車吊鉤12通過長吊索41、第二短吊索43吊住另2個吊點,通過3個吊鉤的高低組合,配合長短吊索和連接卸扣45,可以穩(wěn)固地起吊全回轉拖船3。下小車吊鉤12位于高處是為了減小起吊時吊索的夾角,從而減小吊索的受力。吊環(huán)44分別設置在全回轉拖船3甲板、舷墻和舷側外板連接處,本實施例的吊環(huán)44焊在舷側外板上,并與全回轉拖船3內(nèi)部構件對應,保證吊環(huán)44傳遞給船體的應力分散,吊環(huán)44的縱向位置按全回轉拖船3的重心沿船長方向對稱布置,船舶各舷側兩端內(nèi)側吊環(huán)44之間的距離a大于下小車12自由狀態(tài)時兩吊鉤之間的距離,船舶各舷側兩端外側吊環(huán)44之間的距離b控制在船長L的O. 58倍范圍內(nèi),同一吊環(huán)組兩個吊環(huán)44之間的距離c等于全回轉拖船3的船體的兩肋板的500-600mm間距,確保吊環(huán)44焊接處內(nèi)有構件支撐,從而減少全回轉拖船3吊運時產(chǎn)生的彎曲應力。長吊索41、第一短吊索42和第二短吊索43和均采用具有相應負荷的鋼絲繩,連接卸扣45與鋼絲繩規(guī)格配套使用。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全回轉拖船縱向吊運裝置,包括數(shù)根長吊索、數(shù)根短吊索和對稱設置在全回轉拖船兩舷側的數(shù)個吊環(huán),其特征在于全回轉拖船縱向中心線與造船專用起重機行走軌道平行,所述吊環(huán)兩個一組間隔固定在全回轉拖船舷側的兩端,每個吊環(huán)與連接卸扣連接,造船專用起重機兩臺上小車吊鉤位于下小車吊鉤的下方,每個上小車吊鉤分別通過兩根第一短吊索與全回轉拖船一舷側一端的一組吊環(huán)連接;造船專用起重機下小車吊鉤懸掛的兩根長吊索分別通過連接卸扣與對應的第二短吊索中部相連,第二短吊索兩端分別通過連接卸扣與全回轉拖船另一舷側的一端的一組吊環(huán)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回轉拖船縱向吊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環(huán)分別設置在全回轉拖船甲板、舷墻和舷側外板連接處,船舶每一舷側兩端吊環(huán)組的內(nèi)側吊環(huán)之間距離a大于自由狀態(tài)時兩上小車吊鉤之間的距離,船舶每一舷偵倆端吊環(huán)組的外側吊環(huán)之間距離b為船長L的O. 5 O. 6倍,每個吊環(huán)組兩吊環(huán)之間的距離c等于全回轉拖船船體的兩肋板間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回轉拖船縱向吊運裝置,包括數(shù)根長吊索、數(shù)根短吊索和對稱設置在全回轉拖船兩舷側的數(shù)個吊環(huán),全回轉拖船縱向中心線與造船專用起重機行走軌道平行,每個吊環(huán)與連接卸扣連接,上小車吊鉤分別通過兩根第一短吊索與全回轉拖船一舷側一端的一組吊環(huán)連接;下小車吊鉤懸掛的兩根長吊索分別通過連接卸扣與對應的第二短吊索中部相連,第二短吊索兩端分別通過連接卸扣與全回轉拖船另一舷側的一端的一組吊環(huán)連接。本實用新型采用造船專用起重機及專用的吊運裝置將全回轉拖船沿縱向吊運至水中,可以在水平場地建造全回轉拖船,減少建造工藝難度,也可以提高造船專用起重機的利用率,減少了小型拖船占用造船專用船臺的時間。
文檔編號B66C17/24GK202829351SQ20122051596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10日
發(fā)明者張言才, 李健榆, 張玉華 申請人:江蘇省鎮(zhèn)江船廠(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