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圖像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圖像變化識別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進行拍照、攝像、視頻監(jiān)控等圖像采集操作或圖像處理操作時,有必要識別圖像的畫面內容是否存在變化,以進行下一步處理操作。例如,實時獲取攝像頭采集到的畫面內容,當畫面內容穩(wěn)定后,進行自動對焦等操作。若無法判斷圖像畫面內容是否存在變化,在圖像采集時會導致拍攝的畫面焦點不清晰、拍攝到的畫面模糊、圖像噪點較多等問題,從而降低圖像的成像效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圖像變化識別方法及裝置,可識別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情況。
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圖像變化識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攝像裝置采集到的至少兩幀預覽圖像;
從所述預覽圖像中選取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
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和所述對比圖像的亮度進行對比,以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狀況。
另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和所述對比圖像的亮度進行對比,以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狀況包括:
計算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
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一亮度變化閾值,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快速變化。
另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和所述對比圖像的亮度進行對比,以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狀況還包括:
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小于所述第一亮度變化閾值,判斷所述亮度差值的絕對值是否大于第二亮度變化閾值;
若是,判斷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一圖像變化閾值;
若是,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快速變化。
另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和所述對比圖像的亮度進行對比,以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狀況還包括:
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不存在快速變化,判斷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大于第二圖像變化閾值;
若是,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緩慢變化。
另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和所述對比圖像的亮度進行對比,以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狀況還包括:
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不存在快速變化,判斷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小于第一變化閾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變化閾值;
若是,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緩慢變化。
本申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圖像變化識別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攝像裝置采集到的至少兩幀預覽圖像;
選取模塊,用于從所述預覽圖像中選取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
識別模塊,用于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和所述對比圖像的亮度進行對比,以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狀況。
另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識別模塊包括:
計算單元,用于計算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
識別單元,用于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一亮度變化閾值,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快速變化。
另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識別模塊還包括:
第一判斷單元,用于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小于所述第一亮度變化閾值,判斷所述亮度差值的絕對值是否大于第二亮度變化閾值;
所述第一判斷單元還用于,若所述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第二亮度變化閾值,判斷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一圖像變化閾值;
所述識別單元還用于,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大于等于第一圖像變化閾值,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快速變化。
另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識別模塊還包括:
第二判斷單元,用于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不存在快速變化,判斷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大于第二圖像變化閾值;
所述識別單元還用于,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大于第二圖像變化閾值,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緩慢變化。
另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識別模塊還包括:
第三判斷單元,用于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不存在快速變化,判斷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小于第一變化閾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變化閾值;
所述識別單元還用于,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小于第一變化閾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變化閾值,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緩慢變化。
本發(fā)明獲取攝像裝置采集到的至少兩幀預覽圖像;從所述預覽圖像中選取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和所述對比圖像的亮度進行對比,以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狀況。由于圖像存在變化時,圖像的畫面內容的亮度會存在變化,因此通過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的亮度對比,可以實現(xiàn)識別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情況的目的。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圖像變化識別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圖像變化識別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本發(fā)明提供的圖像變化識別裝置的結構圖;
圖4是本發(fā)明提供的圖像變化識別裝置的結構圖;
圖5本發(fā)明實現(xiàn)圖像變化識別方法的較佳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fā)明,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發(fā)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fā)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發(fā)明。
實施例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圖像變化識別方法的示意流程圖。如圖1所示,圖像變化識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
s101:獲取攝像裝置采集到的至少兩幀預覽圖像。
本發(fā)明圖像變化識別方法可應用于電子設備中,所述電子設備可以為手機、平板等終端。具體的,可以通過電子設備上的攝像裝置進行圖像采集,通過電子設備上的圖像處理模塊進行圖像處理,電子設備上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攝像裝置。常見的攝像裝置有攝像頭。
上述攝像裝置的至少兩幀預覽圖像是指攝像裝置捕獲到的至少兩幀圖像,從攝像裝置獲取到的至少兩幀圖像稱為預覽圖像。
s102:從所述預覽圖像中選取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
在獲取到至少兩幀預覽圖像后,從預覽圖像中選取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
上述基準圖像是用于將其他圖像與其進行比較的圖像。對比圖像是用于與基準圖像進行比對的圖像。
具體的,在開始比較時,基準圖像可以選取從攝像裝置獲取到的第一幀圖像。即將攝像裝置連續(xù)捕獲到的圖像都與攝像裝置獲取到的第一幀圖像進行對比。同時,基準圖像可以為變化的圖像,可以不是始終保持為第一幀圖像。當連續(xù)獲取的圖像存在差異時,也可以取對比圖像的前一張圖像作為基準圖像進行對比,即將前后兩張圖像進行對比。選取基準圖像的方法不限于以上提到的幾種,還可以是其他的方法確定基準圖像。
上述對比圖像可以是除了第一幀以外其他攝像裝置實時捕獲的圖像,上述對比圖像也可以是從攝像裝置實時捕獲的圖像之中選取的間隔預設幀的圖像。
例如,選取從攝像裝置獲取到的第一幀圖像為基準圖像,從攝像裝置獲取到的第二幀圖像為對比圖像,再將第二幀圖像與第一幀圖像進行對比。
s103: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和所述對比圖像的亮度進行對比,以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狀況。
可以通過圖像亮度算法分別計算基準圖像的亮度和對比圖像的亮度。具體的,在將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進行亮度對比時,可以將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全部畫面內容進行亮度對比,也可以將對比圖像的部分區(qū)域與基準圖像的部分區(qū)域進行亮度對比,例如將對比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與基準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進行亮度對比。同時,在將對比圖像和基準圖像的亮度對比時,可以比較兩幅圖像的平均亮度。
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獲取攝像裝置采集到的至少兩幀預覽圖像;從所述預覽圖像中選取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和所述對比圖像的亮度進行對比,以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狀況。由于圖像存在變化時,圖像的畫面內容的亮度會存在變化,因此通過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的亮度對比,可以實現(xiàn)識別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情況的目的。
實施例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圖像變化識別方法的示意流程圖。如圖2所示,圖像變化識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
s201:獲取攝像裝置采集到的至少兩幀預覽圖像。
本實施例中步驟s201與前述實施例中步驟s101一致,具體請參閱前述實施例中步驟s101的相關描述,此處不贅述。
s202:從所述預覽圖像中選取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
本實施例中步驟s202與前述實施例中步驟s102一致,具體請參閱前述實施例中步驟s102的相關描述,此處不贅述。
s203:計算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
在進行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比較時,具體可以計算對比圖像和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具體的,圖像的亮度可以通過圖像亮度算法進行計算得到。則通過圖像亮度算法計算對比圖像和基準圖像的亮度,再計算兩者的差值的絕對值,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體現(xiàn)了兩張圖片的亮度關系。
進一步的,在將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進行亮度對比時,可以將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全部畫面內容進行亮度對比,也可以將對比圖像的部分區(qū)域與基準圖像的部分區(qū)域進行亮度對比,例如將對比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與基準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進行亮度對比。
s204: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一亮度變化閾值,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快速變化。
上述第一亮度變化閾值可以根據需要設定,具體可以為預設定值,也可以是根據攝像裝置的感光度實時確定的閾值。
若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大于第一亮度變化閾值,識別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快速變化。例如,當第一幀畫面的亮度很暗,第二針畫面的亮度很亮時,說明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出現(xiàn)了較大的變化。上述快速變化是對畫面內容變化情況進行的分類和命名,沒有任何限定,具體實現(xiàn)時,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別的命名,例如識別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亮度變化。
同時,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一亮度變化閾值,可以將基準圖像進行調整,可以將此時的對比圖像作為下一次判斷時的基準圖像,即若繼續(xù)進行判斷對比,則將后續(xù)的對比圖像與此時新的基準圖像進行對比。
s205: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小于所述第一亮度變化閾值,判斷所述亮度差值的絕對值是否大于第二亮度變化閾值。
上述第二亮度變化閾值小于第一亮度變化閾值,在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小于第一亮度變化閾值時,可以判斷亮度差值的絕對值是否大于第二亮度變化閾值。
s206:若所述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第二亮度變化閾值,判斷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一圖像變化閾值。
若判斷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第二亮度變化閾值,說明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相比亮度有變化但是變化并未達到第二亮度閾值。此時,可以進一步判斷預覽圖像是否存在其他變化。例如,當基準圖像與對比圖像的亮度變化情況相差不大時,可能畫面內容出現(xiàn)了變化,但是亮度未發(fā)生變化。因此,可以從畫面像素的角度進行進一步判斷。
具體的,判斷對比圖像與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一圖像變化閾值。即判斷相鄰兩幀的圖像的像素差值是否有變化。
當基準圖像為第一幀圖像,對比圖像為第二幀圖像時,由于第一幀圖像與第二幀圖像為相鄰的圖像,則此時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是基準圖像。若對比圖像為第三幀圖像時,此時,是將第三幀圖像和第二幀圖像進行對比判斷。
對比圖像與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的計算方法是,將對比圖像與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對應位置的像素對應相減取絕對值,再將得到的各個絕對值相加,以獲取對比圖像相對于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變化情況。若兩幀圖像差異較大,則其像素相減的絕對值之和也較大。
同時,在判斷對比圖像與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時,可以選取對比圖像的預設區(qū)域以及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預設區(qū)域進行計算,例如選取對比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以及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計算這兩張圖的感興趣區(qū)域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大于第一圖像變化閾值。
上述第一圖像變化閾值的選取可以根據需要設定。
s207:若對比圖像與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大于等于第一圖像變化閾值時,識別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快速變化。
進一步地,當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不存在快速變化時,可以判斷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是否存在其他變化,具體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判斷:
判斷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大于第二圖像變化閾值;若是,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緩慢變化。
若預覽圖像的畫面不存在快速變化,則對比圖像與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小于第一圖像變化閾值,此時判斷對比圖像與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大于第二變化閾值。其中,第二變化閾值小于第一變化閾值,第二變化閾值的具體值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定。
若對比圖像與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大于第二變化閾值,則說明雖然預覽圖像不存在快速變化,但預覽圖像也并非完全沒有變化,此時識別預覽圖像存在緩慢變化。上述緩慢變化是對畫面內容變化情況進行的分類和命名,沒有任何限定,具體實現(xiàn)時,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別的命名。
進一步地,當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不存在快速變化時,可以判斷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是否存在其他變化,具體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判斷:
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不存在快速變化,判斷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小于第一變化閾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變化閾值;若是,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緩慢變化。
上述第一變化閾值與第二變化閾值的大小可以根據需要設定,其中,第二變化閾值小于第一變化閾值。
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的具體計算方法是將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對應位置的像素對應相減取絕對值,再將得到的各個絕對值相加,以獲取對比圖像相對于基準圖像的變化情況。若兩幀圖像差異較大,則其像素相減的絕對值之和也較大。
同時,在判斷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時,可以選取對比圖像的預設區(qū)域以及基準圖像的預設區(qū)域進行計算,例如選取對比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以及基準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計算這兩張圖的感興趣區(qū)域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小于第一變化閾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變化閾值。
在其他實施例中,當預覽圖像的畫面存在快速變化或者是緩慢變化時,可以不進行對焦,直到圖像的畫面內容不存在變化才進行對焦。或者是根據圖像的畫面內容的不同變化情況調整圖像采集時的曝光時長,從而獲取質量較高的圖像。
本實施例通過獲取攝像裝置的至少兩幀預覽圖像,從預覽圖像中選取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再通過將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進行亮度對比,像素對比,以及對比圖像的相鄰兩幀圖像的像素對比來判斷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狀況,從多個方面確定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是否存在變化,判斷結果更加準確。并且對畫面內容的判斷有利于進一步進行圖像采集的控制和圖像處理,提高圖像的成像效果。
以上是對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方法進行的詳細描述。根據不同的需求,所示流程圖中方塊的執(zhí)行順序可以改變,某些方塊可以省略,圖像變化識別的方法也可以在上述圖像變化識別方法中選擇性的組合使用,或者與其他上述未提及的圖像變化識別方法組合使用。下面對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裝置進行描述。
實施例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圖像變化識別裝置的結構圖。如圖3所示,圖像變化識別裝置的結構圖可包括獲取模塊310、選取模塊320和識別模塊330。
獲取模塊310,用于獲取攝像裝置采集到的至少兩幀預覽圖像。
本發(fā)明圖像變化識別裝置可應用于電子設備中,所述電子設備可以為手機、平板等終端。具體的,可以通過電子設備上的攝像裝置進行圖像采集,通過電子設備上的圖像處理模塊進行圖像處理,電子設備上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攝像裝置。常見的攝像裝置有攝像頭。
上述攝像裝置的至少兩幀預覽圖像是指攝像裝置捕獲到的至少兩幀圖像,從攝像裝置獲取到的至少兩幀圖像稱為預覽圖像。
選取模塊320,用于從所述預覽圖像中選取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
在獲取模塊310獲取到至少兩幀預覽圖像后,選取模塊320從預覽圖像中選取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
上述基準圖像是用于將其他圖像與其進行比較的圖像。對比圖像是用于與基準圖像進行比對的圖像。
具體的,在開始比較時,基準圖像可以選取從攝像裝置獲取到的第一幀圖像。即將攝像裝置連續(xù)捕獲到的圖像都與攝像裝置獲取到的第一幀圖像進行對比。同時,基準圖像可以為變化的圖像,可以不是始終保持為第一幀圖像。當連續(xù)獲取的圖像存在差異時,也可以取對比圖像的前一張圖像作為基準圖像進行對比,即將前后兩張圖像進行對比。選取基準圖像的方法不限于以上提到的幾種,還可以是其他的方法確定基準圖像。
上述對比圖像可以是除了第一幀以外其他攝像裝置實時捕獲的圖像,上述對比圖像也可以是從攝像裝置實時捕獲的圖像之中選取的間隔預設幀的圖像。
例如,選取從攝像裝置獲取到的第一幀圖像為基準圖像,從攝像裝置獲取到的第二幀圖像為對比圖像,再將第二幀圖像與第一幀圖像進行對比。
識別模塊330,用于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和所述對比圖像的亮度進行對比,以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狀況。
可以通過圖像亮度算法分別計算基準圖像的亮度和對比圖像的亮度。具體的,在將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進行亮度對比時,可以將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全部畫面內容進行亮度對比,也可以將對比圖像的部分區(qū)域與基準圖像的部分區(qū)域進行亮度對比,例如將對比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與基準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進行亮度對比。同時,在將對比圖像和基準圖像的亮度對比時,可以比較兩幅圖像的平均亮度。
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獲取攝像裝置采集到的至少兩幀預覽圖像;從所述預覽圖像中選取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和所述對比圖像的亮度進行對比,以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狀況。由于圖像存在變化時,圖像的畫面內容的亮度會存在變化,因此通過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的亮度對比,可以實現(xiàn)識別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情況的目的。
實施例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圖像變化識別裝置的結構圖。如圖4所示,圖像變化識別裝置的結構圖可包括獲取模塊310、選取模塊320和識別模塊330,其中,識別模塊包括計算單元331、識別單元332、第一判斷單元333。
獲取模塊310,用于獲取攝像裝置采集到的至少兩幀預覽圖像。
本實施例中獲取模塊310與前述實施例中獲取模塊310一致,具體請參閱前述實施例中獲取模塊310的相關描述,此處不贅述。
選取模塊320,用于從所述預覽圖像中選取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
本實施例中選取模塊320與前述實施例中選取模塊320一致,具體請參閱前述實施例中選取模塊320的相關描述,此處不贅述。
識別模塊330,用于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和所述對比圖像的亮度進行對比,以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狀況。
進一步地,所述識別單元330包括計算單元331、識別單元332、第一判斷單元333。
計算單元331,用于計算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
在進行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比較時,計算單元331計算對比圖像和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具體的,圖像的亮度可以通過圖像亮度算法進行計算得到。則通過圖像亮度算法計算對比圖像和基準圖像的亮度,再計算兩者的差值的絕對值,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體現(xiàn)了兩張圖片的亮度關系。
進一步的,在將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進行亮度對比時,可以將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全部畫面內容進行亮度對比,也可以將對比圖像的部分區(qū)域與基準圖像的部分區(qū)域進行亮度對比,例如將對比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與基準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進行亮度對比。
識別單元332,用于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一亮度變化閾值,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快速變化。
上述第一亮度變化閾值可以根據需要設定,具體可以為預設定值,也可以是根據攝像裝置的感光度實時確定的閾值。
若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大于第一亮度變化閾值,識別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快速變化。例如,當第一幀畫面的亮度很暗,第二針畫面的亮度很亮時,說明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出現(xiàn)了較大的變化。上述快速變化是對畫面內容變化情況進行的分類和命名,沒有任何限定,具體實現(xiàn)時,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別的命名,例如識別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亮度變化。
同時,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一亮度變化閾值,可以將基準圖像進行調整,可以將此時的對比圖像作為下一次判斷時的基準圖像,即若繼續(xù)進行判斷對比,則將后續(xù)的對比圖像與此時新的基準圖像進行對比。
第一判斷單元333,用于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小于所述第一亮度變化閾值,判斷所述亮度差值的絕對值是否大于第二亮度變化閾值。
上述第二亮度變化閾值小于第一亮度變化閾值,在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小于第一亮度變化閾值時,可以判斷亮度差值的絕對值是否大于第二亮度變化閾值。
所述第一判斷單元333還用于,若所述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第二亮度變化閾值,判斷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一圖像變化閾值。
若判斷亮度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第二亮度變化閾值,說明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相比亮度有變化但是變化并未達到第二亮度閾值。此時,可以進一步判斷預覽圖像是否存在其他變化。例如,當基準圖像與對比圖像的亮度變化情況相差不大時,可能畫面內容出現(xiàn)了變化,但是亮度未發(fā)生變化。因此,可以從畫面像素的角度進行進一步判斷。
具體的,判斷對比圖像與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一圖像變化閾值。即判斷相鄰兩幀的圖像的像素差值是否有變化。
當基準圖像為第一幀圖像,對比圖像為第二幀圖像時,由于第一幀圖像與第二幀圖像為相鄰的圖像,則此時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是基準圖像。若對比圖像為第三幀圖像時,此時,是將第三幀圖像和第二幀圖像進行對比判斷。
對比圖像與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的計算方法是,將對比圖像與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對應位置的像素對應相減取絕對值,再將得到的各個絕對值相加,以獲取對比圖像相對于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變化情況。若兩幀圖像差異較大,則其像素相減的絕對值之和也較大。
同時,在判斷對比圖像與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時,可以選取對比圖像的預設區(qū)域以及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預設區(qū)域進行計算,例如選取對比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以及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計算這兩張圖的感興趣區(qū)域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大于第一圖像變化閾值。
上述第一圖像變化閾值的選取可以根據需要設定。
所述識別單元332還用于,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大于等于第一圖像變化閾值,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快速變化。
進一步地,所述識別模塊330還包括:
第二判斷單元,用于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不存在快速變化,判斷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大于第二圖像變化閾值。
所述識別單元332還用于,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大于第二圖像變化閾值,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緩慢變化。
若預覽圖像的畫面不存在快速變化,則對比圖像與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小于第一圖像變化閾值,此時判斷對比圖像與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大于第二變化閾值。其中,第二變化閾值小于第一變化閾值,第二變化閾值的具體值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定。
若對比圖像與對比圖像的前一幀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大于第二變化閾值,則說明雖然預覽圖像不存在快速變化,但預覽圖像也并非完全沒有變化,此時識別預覽圖像存在緩慢變化。上述緩慢變化是對畫面內容變化情況進行的分類和命名,沒有任何限定,具體實現(xiàn)時,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別的命名。
進一步地,所述識別模塊330還包括:
第三判斷單元,用于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不存在快速變化,判斷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小于第一變化閾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變化閾值。
所述識別單元332還用于,若所述對比圖像與所述基準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小于第一變化閾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變化閾值,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存在緩慢變化。
上述第一變化閾值與第二變化閾值的大小可以根據需要設定,其中,第二變化閾值小于第一變化閾值。
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的具體計算方法是將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對應位置的像素對應相減取絕對值,再將得到的各個絕對值相加,以獲取對比圖像相對于基準圖像的變化情況。若兩幀圖像差異較大,則其像素相減的絕對值之和也較大。
同時,在判斷對比圖像與基準圖像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時,可以選取對比圖像的預設區(qū)域以及基準圖像的預設區(qū)域進行計算,例如選取對比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以及基準圖像的感興趣區(qū)域,計算這兩張圖的感興趣區(qū)域的像素差的絕對值之和是否小于第一變化閾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變化閾值。
在其他實施例中,當預覽圖像的畫面存在快速變化或者是緩慢變化時,可以不進行對焦,直到圖像的畫面內容不存在變化才進行對焦。或者是根據圖像的畫面內容的不同變化情況調整圖像采集時的曝光時長,從而獲取質量較高的圖像。
本實施例通過獲取攝像裝置的至少兩幀預覽圖像,從預覽圖像中選取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再通過將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進行亮度對比,像素對比,以及對比圖像的相鄰兩幀圖像的像素對比來判斷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狀況,從多個方面確定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是否存在變化,判斷結果更加準確。并且對畫面內容的判斷有利于進一步進行圖像采集的控制和圖像處理,提高圖像的成像效果。
實施例
請參照圖5,圖5是本發(fā)明實現(xiàn)圖像變化識別方法的較佳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所述電子設備50是一種能夠按照事先設定或存儲的指令,自動進行數值計算和/或信息處理的設備,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處理器、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編程門陣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數字處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嵌入式設備等。
所述電子設備50可以是,但不限于任何一種可與用戶通過鍵盤、鼠標、遙控器、觸摸板或聲控設備等方式進行人機交互的電子產品,例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智能式穿戴式設備等。
所述電子設備50所處的網絡包括,但不限于互聯(lián)網、廣域網、城域網、局域網、虛擬專用網絡(virtualprivatenetwork,vpn)等。
所述電子設備50包括至少一個發(fā)送裝置51、至少一個存儲設備52、至少一個處理設備53、至少一個接收裝置54、至少一個顯示設備55以及至少一個通信總線。其中,所述通信總線用于實現(xiàn)這些組件之間的連接通信。
其中,所述接收裝置54和所述發(fā)送裝置51可以是有線發(fā)送端口,也可以為無線設備,例如包括天線裝置,用于與其他設備進行數據通信。
所述處理設備53可以包括一個或者多個微處理器、數字處理器。
所述存儲設備52用于存儲圖像變化識別裝置中各個程序段的程序代碼。所述存儲設備52可以為智能媒體卡(smartmediacard)、安全數字卡(securedigitalcard)、快閃存儲器卡(flashcard)等儲存設備。
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的圖像變化識別方法通過所述電子設備50中存儲的圖像變化識別裝置來實現(xiàn)。
所述圖像變化識別裝置通過獲取攝像裝置采集到的至少兩幀預覽圖像;從所述預覽圖像中選取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將所述基準圖像的亮度和所述對比圖像的亮度進行對比,以識別所述預覽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狀況。由于圖像存在變化時,圖像的畫面內容的亮度會存在變化,因此通過基準圖像和對比圖像的亮度對比,可以實現(xiàn)識別圖像的畫面內容的變化情況的目的。
所述顯示設備55可以是觸摸屏等其他用于顯示畫面的設備。
在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裝置,也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xiàn)。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塊和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xiàn)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涵括在本發(fā)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此外,顯然“包括”一詞不排除其他單元或步驟,單數不排除復數。裝置權利要求中陳述的多個裝置也可以由同一個裝置或系統(tǒng)通過軟件或者硬件來實現(xiàn)。第一,第二等詞語用來表示名稱,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順序。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