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無線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將在移動電信中使用的便攜式無線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上,將用于諸如圖11所示的蜂窩電話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天線設備是公知的。圖11是示出其上安裝了傳統(tǒng)的天線設備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外觀的圖。蜂窩電話400使用具有分集功能的TDMA(時分多址)方法。更具體地說,蜂窩電話400具有兩個天線401和402并且通過使用通信的空閑時間來比較天線401和402所接收的電場強度,從而選擇具有較高接收電場強度的任一天線。
天線401是拉伸型的鞭狀螺旋天線并且在將它從機身(housing)拉出時作為鞭狀天線工作,并在將它收納在機身中時作為螺旋天線工作。天線402是諸如反F天線一樣的內置天線。
圖12是示出使用CDMA(碼分多址)方法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外觀的圖。對于使用CDMA方法的無線電通信,與使用TDMA方法的無線電通信不同地連續(xù)進行通信操作,也就是說,在該無線電通信中不產生空閑時間。由于這一原因,難以使用空閑時間來實現分集功能。在使用CDMA方法的傳統(tǒng)便攜式無線裝置500中,僅提供一個天線。盡管在圖12中唯一的一個天線501是拉伸型的鞭狀螺旋天線,但是它可以是諸如反F天線一樣的內置天線。
然而,在其上安裝一個天線的便攜式無線裝置中,存在這樣的問題,即,在用手或手指按壓天線的情況下,天線的性能顯著惡化并且通信質量降低。根據本發(fā)明人進行的測量,與手指或手不觸碰天線部分的狀態(tài)相比,接收強度在將手指放在天線部分上時降低大約5dB,而在將天線部分拿在手中時降低大約15dB。
特別是,近年來,諸如要在便攜式無線裝置的機身中提供的這種類型的天線已經流行開來,以增強設計特性并且提高收納在口袋中的便利性。在這種內置天線中,與伸出外部的天線相比,更容易用手或手指覆蓋天線部分,使得所述問題更加顯著。
圖13是示出具有內置天線的、使用CDMA方法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外觀的圖。使用CDMA方法的便攜式無線裝置600是用于解決所述問題的折疊式便攜無線裝置并且具有圍繞轉軸部分605而被可旋轉地支撐的上機身601和下機身602。在上機身601中提供第一天線603。另外,在下機身602中提供第二天線604。此外,便攜式裝置600被提供有打開/閉合檢測部分606(600a和600b),用于檢測上機身601和下機身602的打開和閉合狀態(tài)。
圖14是示出安裝在折疊式便攜無線裝置600上的天線設備的結構的圖。該天線設備由第一天線603、第二天線604、切換開關608、RF部分(無線電路)609、控制部分607和打開/閉合檢測部分606組成。
通常,在很多情況下,在打開便攜式無線裝置600的狀態(tài)下進行通信,用戶將下機身602或轉軸部分605拿在手中,從而進行通信。由于這一原因,用戶的手或手指難以觸碰上機身601的頂端部分T。因此,在由打開/閉合檢測部分606進行的檢測的結果是打開狀態(tài)的情況下,控制部分607向切換開關608發(fā)送用于將第一天線603連接到RF部分609的控制信號,從而將第一天線603連接到RF部分609。
第一天線603是可以在通話狀態(tài)下獲得高通信質量的單波長偶極天線。此外,打開/閉合檢測部分606由在上機身601中提供的永磁體606a和在下機身602中提供的磁力檢測器(例如霍爾構件)606b組成。當上機身601和下機身602閉合時,永磁體606a和磁力檢測器606b互相靠近,使得磁力檢測器606b所檢測到的磁力增大。另一方面,當上機身601和下機身602打開時,永磁體606a和磁力檢測器606b彼此分離。由于這一原因,磁力檢測器606b所檢測到的磁力減小。通過利用這一事實,進行對上機身601和下機身602的打開/閉合操作的檢測。打開/閉合檢測部分可以具有在上機身601中提供磁力檢測器并且在下機身中提供永磁體的結構。
在便攜式無線裝置600閉合的狀態(tài)下,在很多情況下設置等待條件。在用戶將便攜式無線裝置600拿在手中的情況下,難以用手或手指觸碰的位置被置于轉軸部分605附近。由于這一原因,在由打開/閉合檢測部分606進行的檢測的結果是閉合狀態(tài)的情況下,控制部分607向切換開關608發(fā)送用于將第二天線604連接到RF部分609的控制信號,從而將第二天線604連接到RF部分609。由于第二天線是用于從其中布置RF部分609的印刷板上的接地模式(ground pattern)發(fā)射電波的不均衡功率饋送類型,因此它具有高發(fā)射效率并且適于等待。因此,通過檢測便攜式無線裝置600的打開和閉合狀態(tài)、并且根據檢測結果為各個狀態(tài)選擇合適的天線,可以提高通信質量。
另外,近年來,其上安裝了圖像拾取設備(攝像機)的便攜式無線裝置已經流行開來。這樣的便攜式無線裝置是公知的,該便攜式無線裝置將多個天線安裝在其上,通過攝像機來檢測該便攜式無線裝置附近的可視信息并且根據該可視信息判定電波傳播環(huán)境,從而選擇天線(例如,參見專利文件1)。更詳細地說,便攜式無線裝置基于由攝像機拾取的圖像來計算其相對于從地面引出的垂直線的角度并且根據關于該角度的信息來為要到達的電波的極化平面選擇最合適的天線,從而實現優(yōu)良的天線特性。
另外,隨著其上安裝了拍攝設備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流行,用戶需要具有傳統(tǒng)上安裝在攝像機上的雙軸轉軸機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出現(例如,參見專利文件2)。
圖15是示出其上安裝了雙軸轉軸機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外觀的圖。便攜式無線裝置700具有這樣的結構,即,上機身702和下機身703通過雙軸轉軸部分701互相連接。此外,在下機身703中提供圖像拾取設備(攝像機)704。在使用電話功能的情況中,可以像在折疊式便攜無線裝置600中那樣在打開機身的情況下使用便攜式無線裝置700并且當使用圖像拾取設備時,便攜式無線裝置700可以將屏幕固定到容易被看見的這樣的位置(拍攝狀態(tài))以進行拍攝。因此,可以提高用戶的便利性。
此外,其上安裝了多個圖像拾取設備的便攜式無線裝置已經開始出現。通過安裝圖示拾取設備,可以在要拍攝用戶自己的情況下和要拍攝物體的情況下正確地使用圖像拾取設備。
(專利文件1)JP-A-2001-103002公布文件(專利文件2)JP-A-11-247840公布文件然而,傳統(tǒng)的便攜式無線裝置具有以下問題并且需要對其進行改進。更具體地說,具有雙軸轉軸機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具有不能通過折疊式便攜無線裝置而是通過雙軸轉軸機構獲得的各種使用配置。具體地說,在這樣的使用配置中,在使用CDMA方法的便攜式無線裝置中難以始終保持高通信質量。
在其上安裝了圖像拾取設備的便攜式無線裝置中,當檢測其附近的可視信息以進行對于天線的切換控制時,如果用戶的手或手指靠近天線,則難以保持高通信質量。
本發(fā)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并且具有以下目的,即提供一種能夠在通過雙軸轉軸機構獲得的各種使用配置中保持高通信質量的便攜式無線裝置。
發(fā)明內容
根據本發(fā)明的便攜式無線裝置具有用于相對于第二機身打開/關閉并且可旋轉地支撐第一機身的轉軸部分,并用來在第一機身或第二機身中提供的天線與內置無線電路之間饋送功率并且包括打開/閉合檢測部件,用于在將轉軸部分的打開/閉合軸設置為中心的情況下檢測第一機身的打開/閉合狀態(tài);旋轉檢測部件;旋轉檢測部件,用于在將轉軸部分的旋轉軸設置為中心的情況下檢測第一機身的旋轉狀態(tài);以及選擇部件,用于根據所述打開/閉合狀態(tài)和旋轉狀態(tài)選擇要進行操作的、在第一機身和第二機身的至少一個中提供的多個天線中的任一個。
利用這一結構,可以根據使用配置、基于由打開/閉合檢測部件和旋轉檢測部件進行的檢測的結果來選擇不受用戶的手或手指影響的天線。因此,在通過雙軸轉軸機構獲得的各種使用配置中,可以保持高通信質量。
此外,所述天線由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組成,在處于轉軸部分的對側的第一機身的端部上提供第一天線并且在處于轉軸部分側的第二機身的端部上提供第二天線。
利用這一結構,可以分別在不同的使用配置(例如折疊這兩個機身的等待狀態(tài)和打開這兩個機身的通話狀態(tài))中選擇所述天線中不受用戶的手或手指影響的正確的一個。在通過雙軸轉軸機構獲得的各種使用配置中,可以保持高通信質量。
此外,選擇部件在檢測到打開狀態(tài)并且檢測到非旋轉狀態(tài)時選擇第一天線,在檢測到閉合狀態(tài)并且檢測到非旋轉狀態(tài)時選擇第二天線并且在檢測到閉合狀態(tài)并且檢測到旋轉狀態(tài)時選擇第二天線。
利用這一結構,在將兩個機身設置在打開狀態(tài)并且設置非旋轉狀態(tài)的情況下選擇第一天線,在將兩個機身設置在閉合狀態(tài)并且設置非旋轉狀態(tài)的情況下選擇第二天線。因此,可以分別在合適的使用配置中,在兩個機身打開的通話狀態(tài)中選擇不受用戶的手或手指影響的第一天線并且在折疊兩個機身的等待狀態(tài)中選擇不受用戶的手或手指影響的第二天線。因此,在使用通過雙軸轉軸機構獲得的各種使用配置中,可以保持高通信質量。
此外,提供了多個圖像拾取部件以及用于比較分別由所述圖像拾取部件拍攝的圖像的亮度的比較部件,選擇部件基于所檢測的打開/閉合狀態(tài)、所檢測的旋轉狀態(tài)和所述比較的結果來選擇要進行操作的任一天線。
利用這一結構,在安裝了圖像拾取部件的情況下,可以根據使用配置、基于由打開/閉合檢測部件和旋轉檢測部件進行的檢測的結果以及由圖像拾取部件拾取的圖像的亮度的比較結果來選擇不受用戶的手或手指影響的任一天線。因此,在通過雙軸轉軸機構獲得的各種使用配置中,可以保持高通信質量。
此外,圖像拾取部件由第一圖像拾取部件和第二圖像拾取部件組成,第一圖像拾取部件被布置在第一天線附近并且第二圖像拾取部件被布置在第二天線附近。
利用這一結構,可以分別在不同的使用配置(例如折疊兩個機身的等待狀態(tài)、打開兩個機身的通話狀態(tài)以及打開并旋轉兩個機身的拍攝狀態(tài))中選擇所述天線中不受用戶的手或手指影響的正確的一個。因此,在通過雙軸轉軸機構獲得的各種使用配置中,可以保持高通信質量。
此外,選擇部件在第一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高于第二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時選擇第一天線并且在第一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低于第二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時選擇第二天線。
利用這一結構,在所拾取的圖像的亮度較低的情況下,判定用戶的手或手指存在于圖像拾取部件的附近,從而可以選擇所述天線中不受用戶的手或手指影響的正確的一個。在通過雙軸轉軸機構獲得的各種使用配置中,可以保持高通信質量。
此外,在檢測到打開狀態(tài)并且檢測到旋轉狀態(tài)的情況下,選擇部件在第一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高于第二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時選擇第一天線并且在第一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低于第二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時選擇第二天線。
利用這一結構,在將兩個機身設置在打開狀態(tài)并且設置了旋轉狀態(tài)的情況下,如果第一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高于第二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則選擇第一天線,而如果第一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低于第二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則選擇第二天線。因此,在打開并且旋轉兩個機身的拍攝狀態(tài)下,可以選擇不受用戶的手或手指影響的任一天線。在通過雙軸轉軸機構獲得的各種使用配置中,可以保持高通信質量。
另外,根據本發(fā)明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用來在機身中提供的天線和在機身中提供的無線電路之間饋送功率并且包括多個圖像拾取部件;比較部件,用于比較分別由所述圖像拾取部件拍攝的圖像的亮度;以及選擇部件,用于根據比較結果選擇要進行操作的、在機身中提供的任一天線。
利用這一結構,在其上安裝了圖像拾取部件的便攜式無線裝置中,可以根據所拾取的圖像的亮度來判定用戶的手或手指的影響,從而選擇所述天線中的正確的一個。因此,可以減小用戶的手或手指對天線的影響,從而保持高通信質量。
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外觀的結構的說明性視圖,圖2是示出根據該實施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中的雙軸轉軸部分的示意結構的透視圖,圖3是示出用戶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拿在手中以拍攝物體的狀態(tài)的說明性視圖,圖4是示出安裝在根據第一實施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上的天線設備的電連接結構的框圖,圖5是示出在第一實施例中將作為用于根據由第一檢測部分檢測的角度α和由第二檢測部分檢測的角度β來判定打開/閉合狀態(tài)的閾值的角度的表,圖6是示出在第一實施例中由控制部分基于第一檢測部分和第二檢測部分的打開/閉合檢測結果選擇的天線的表,圖7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天線切換控制處理過程的流程圖,圖8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外觀的結構的說明性視圖,圖9是示出安裝在根據第二實施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上的天線設備和攝像機設備的電連接結構的框圖,圖10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天線切換控制處理過程的流程圖,圖11是示出其上安裝了天線設備的傳統(tǒng)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外觀的透視圖,圖12是示出使用CDMA方法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外觀的透視圖,圖13是具有內置天線的、使用CDMA方法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外觀的透視圖,圖14是示出在圖13中的折疊式便攜無線裝置上安裝的天線設備的結構的框圖,以及圖15是示出其上安裝了雙軸轉軸機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外觀的透視圖。
在所述圖中,100和200表示便攜式無線裝置,101表示雙軸轉軸部分,102表示第一天線,103表示上機身,104表示第二天線,105表示下機身,114表示第一檢測部分,115表示第二檢測部分,116表示控制部分,117表示切換部分,201表示第一圖像拾取部分,202表示第二圖像拾取部分,203表示第一亮度檢測部分,204表示第二亮度檢測部分并且205表示比較部分。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來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在實施例中,將對把本發(fā)明應用于使用CDMA方法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結構示例進行描述。
(第一實施例)圖1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外觀的視圖。便攜式無線裝置100具有雙軸轉軸部分101,用于相對于下機身105打開/閉合并且可旋轉地支撐上機身103。在上機身103的頂部(轉軸部分101的對側上的端部)提供第一天線102。在下機身105的頂部(轉軸部分101一側的端部)提供第二天線104。
圖2是示出雙軸轉軸部分101的示意結構的圖。雙軸轉軸部分101包括作為主要構件的旋轉構件101a、支撐構件101b和固定構件101c。固定構件101c的兩端固定到下機身105上。沿著打開/閉合軸106的軸向在支撐構件101b上形成孔并且將固定構件101c裝配在該孔中。支撐構件101b可以在將打開/閉合軸106設置為中心的情況下圍繞固定構件101c旋轉并且被保持在任意角度上。旋轉構件101a具有固定到上機身103的端面的一端以及裝配在形成于支撐構件101b的端面上的孔中的另一端并且可以在將旋轉軸107設置為中心的情況下圍繞支撐構件101b旋轉并且被保持在任意角度上。
在具有這種結構的雙軸轉軸部分101中,圍繞第一軸(打開/閉合軸)106旋轉支撐構件101b,以便相對于下機身105打開/閉合上機身103并且在打開上機身103的狀態(tài)下,旋轉部件101a可以圍繞第二軸(旋轉軸)107旋轉。在將第一軸106設置為中心的情況下,支撐構件101b的可移動范圍具有α=0到160度并且在將第二軸107設置為中心的情況下,旋轉構件101a的可移動范圍具有β=0到90度。圖1示出了α=90度并且β=90度的狀態(tài)。在α=0度并且β=0度的情況下,便攜式無線裝置進入折疊狀態(tài)。
第一天線102是在上機身103頂部的揚聲器108附近提供的偶極天線并且在α=160度且β=0度的狀態(tài)、即打開便攜式無線裝置以進行通話的狀態(tài)(通話狀態(tài))下可以獲得高天線增益。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第二天線104是在雙軸轉軸部分101附近提供的單極天線并且在α=0度且β=0度的狀態(tài)、即便攜式無線裝置閉合的狀態(tài)(等待狀態(tài))下可以獲得高天線增益。
另外,便攜式無線裝置100具有能夠拍攝動態(tài)圖像和靜態(tài)圖像的圖像拾取部分109以及用于給出開始拍攝的指令的開關110。圖像拾取部分109被布置在雙軸轉軸部分101附近的下機身105的側面上。開關110被布置在圖像拾取部分109對側的下機身105的側面上。
圖3是示出用戶將便攜式無線裝置100拿在手中以拍攝物體111的狀態(tài)的圖。在拍攝狀態(tài)下,用戶右手112的拇指按下開關110并且用戶的左手113拿住上機身103。
圖4是示出安裝在便攜式無線裝置100上的天線設備的電氣結構的圖。該天線設備具有切換部分117、控制部分116、無線電路(RF部分)118、第一檢測部分114和第二檢測部分115。切換部分117由高頻開關組成并且切換無線電路118與第一天線102或第二天線104的連接??刂撇糠?16和切換部分117組成在權利要求中描述的選擇部件。第一檢測部分114(對應于在權利要求中描述的打開/閉合檢測部件)用來檢測將圍繞雙軸轉軸部分101的第一軸106旋轉的上機身103的打開/閉合狀態(tài)。第二檢測部分115(對應于在權利要求中描述的旋轉檢測部件)用來檢測將圍繞雙軸轉軸部分101的第二軸107旋轉的上機身103的打開/閉合狀態(tài)(旋轉狀態(tài))。
圖5是示出將作為用于根據由第一檢測部分114檢測的角度α和由第二檢測部分115檢測的角度β判定打開/閉合狀態(tài)的閾值的角度的表。更具體地說,如果由第一檢測部分114檢測的角度α是10到160度,則判定設置了打開狀態(tài),而在其它角度、即如果角度α是0到10度,則判定設置了閉合狀態(tài)。另一方面,如果由第二檢測部分115檢測的角度β是10到90度,則判定設置了打開狀態(tài),而在其它角度、即如果角度β是0到10度,則判定設置了閉合狀態(tài)。
第一檢測部分114和第二檢測部分115分別連接到控制部分116并且向控制部分116傳送指示打開/閉合檢測結果的電信號??刂撇糠?16基于各個打開/閉合檢測結果來選擇第一天線102或第二天線104并且將控制信號傳送給切換部分117。切換部分117根據該控制信號連接無線電路118和第一天線102或者無線電路118和第二天線104。
將對具有所述結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100的天線切換操作進行描述。圖6是示出將由控制部分116基于第一檢測部分114和第二檢測部分115的打開/閉合檢測結果選擇的天線的表。將該表存儲在控制部分116中提供的ROM中。圖7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天線切換控制處理過程的流程圖。將處理程序存儲在控制部分116中提供的ROM中并且通過控制部分116中的CPU按照相同的方式在每個預定周期執(zhí)行該處理程序。代替在每個預定周期內的執(zhí)行,可以在由第一和第二檢測部分進行的檢測的結果改變時通過中斷處理來執(zhí)行所述處理程序。
首先,獲取第一檢測部分114和第二檢測部分115的打開/閉合檢測的結果(步驟S1)。判定圖6示出的打開/閉合檢測的結果(步驟S2)。當作為由第一檢測部分114進行的檢測的結果、上機身103圍繞第一軸106而相對于下機身105打開并且作為由第二檢測部分115進行的檢測的結果、上機身103圍繞第二軸107而相對于下機身105閉合(非旋轉狀態(tài)),即設置了打開/閉合時,控制部分116判定便攜式無線裝置100被設置在通話狀態(tài)并且向切換部分117傳送用于選擇第一天線的信號,以便選擇適于通話狀態(tài)的第一天線102,從而切換天線(步驟S3)。然后,該處理結束。
另一方面,當作為由第一檢測部分114進行的檢測的結果、上機身103圍繞第一軸106而相對于下機身105閉合并且作為由第二檢測部分115進行的檢測的結果、上機身103圍繞第二軸107而相對于下機身105閉合(非旋轉狀態(tài)),即設置了閉合/閉合時,控制部分116判定便攜式無線裝置100被設置在等待狀態(tài)并且向切換部分117傳送用于選擇第二天線的信號,以便選擇適于等待狀態(tài)的第二天線104,從而切換天線(步驟S4)。然后,該處理結束。
另一方面,當作為由第一檢測部分114進行的檢測的結果、上機身103圍繞第一軸106而相對于下機身105打開并且作為由第二檢測部分115進行的檢測的結果、上機身103圍繞第二軸107而相對于下機身105打開(旋轉狀態(tài)),即設置了打開/打開時,控制部分116判定便攜式無線裝置100被設置在拍攝狀態(tài)并且向切換部分117傳送用于選擇第二天線的信號,以便選擇適于拍攝狀態(tài)的第二天線104,從而切換天線(步驟S4)。然后,該處理結束。
在根據本實施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中,不存在以下情況,即上機身103圍繞第一軸106而相對于下機身105被設置在閉合狀態(tài)并且上機身103圍繞第二軸107而相對于下機身105被設置在打開狀態(tài)(旋轉狀態(tài)),即,就結構而言設置了閉合/打開狀態(tài)。
因此,在根據第一實施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中,提供了適于通話狀態(tài)的第一天線102和適于等待狀態(tài)的第二天線104并且基于根據第一軸106的角度α判定的打開/閉合檢測結果和基于第二軸107的角度β判定的打開/閉合檢測結果來選擇第一天線102或第二天線104。因此,可以選擇不受用戶的手或手指影響的任一天線。因而,在具有雙軸轉軸機構、使用CDMA方法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各種使用配置中,可以保持高通信質量。
盡管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天線102是偶極天線并且第二天線104是單極天線,但是天線的規(guī)格不受具體限制。例如,即使將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中的至少一個設置為諸如反F天線和接線天線一樣的內置天線,也可以獲得相同的優(yōu)點。
另外,盡管在第一實施例中兩個天線102和104都是內置天線,但是該內置天線不受限制。例如,即使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中的至少一個是諸如鞭狀天線或螺旋天線的外置天線,也可以獲得相同的優(yōu)點。在此情況下,外置天線是否具有彈性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此外,盡管在第一實施例中對兩個天線102和104的情況進行了描述,但是天線的數目可以是3個或更多。另外,盡管在第一實施例中分別將兩個天線102和104逐個布置在上下機身中,但是可以僅在上機身103或下機身105中提供多個天線。
(第二實施例)圖8是示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外觀的視圖。由于根據第二實施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具有與第一實施例幾乎相同的結構,因此與第一實施例的組件相同的組件具有相同的參考標號,因此將省略對其的描述。在便攜式無線裝置200中,在通過雙軸轉軸部分101互相連接的上機身103和下機身105的每一個中提供圖像拾取部分。
更具體地說,將第一圖像拾取部分201布置在上機身103中提供的第一天線102附近并且將第二圖像拾取部分202布置在下機身105中提供的第二天線104附近。第一圖像拾取部分201用來由用戶拍攝他(她)自己并且其拍攝方向用圖8的箭頭示出。另一方面,第二圖像拾取部分202用來使用戶拍攝物體并且其拍攝方向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圖3所示的圖像拾取部分109的拍攝方向相同。
圖9是示出安裝在便攜式無線裝置200上的天線設備和攝像機設備的電結構的圖。該天線設備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的結構相同的結構。另一方面,除了第一圖像拾取部分(攝像機)201和第二圖像拾取部分(攝像機)202以外,該攝像機設備還具有比較部分205、第一亮度檢測部分203和第二亮度檢測部分204。第一亮度檢測部分203計算由第一圖像拾取部分201拍攝的整個圖像的第一平均亮度并且將如此計算的第一平均亮度輸出到比較部分205。第二亮度檢測部分204計算由第二圖像拾取部分202拍攝的整個圖像的第二平均亮度并且將如此計算的第二平均亮度輸出到比較部分205。比較部分205比較輸入的第一和第二平均亮度,并將比較結果輸出到控制單元116。
將對具有所述結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200的天線切換控制操作進行描述。圖10是示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天線切換控制處理過程的流程圖。將處理程序存儲在控制部分116中提供的ROM中并且通過控制部分116中的CPU按照相同的方式來在每個預定周期執(zhí)行該處理程序。代替每個預定周期內的執(zhí)行,可以在第一和第二檢測部分或第一和第二亮度檢測部分的檢測結果改變時通過中斷處理來執(zhí)行所述處理程序。
首先,獲取第一檢測部分114和第二檢測部分115的打開/閉合檢測的結果(步驟S11)。參考圖6的表,判定打開/閉合檢測的結果(步驟S12)。按照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方式,當作為由第一檢測部分114進行的檢測的結果、上機身103圍繞第一軸106而相對于下機身105打開并且作為由第二檢測部分115進行的檢測的結果、上機身103圍繞第二軸107而相對于下機身105閉合(非旋轉狀態(tài)),即設置了打開/閉合時,控制部分116判定便攜式無線裝置200被設置在通話狀態(tài)并且向切換部分117傳送用于選擇第一天線102的信號,以便選擇第一天線102(步驟S13)。
另一方面,在步驟S12,當作為由第一檢測部分114進行的檢測的結果、上機身103圍繞第一軸106而相對于下機身105閉合并且作為由第二檢測部分115進行的檢測的結果、上機身103圍繞第二軸107而相對于下機身105閉合(非旋轉狀態(tài)),即設置了閉合/閉合時,控制部分116判定便攜式無線裝置200被設置在等待狀態(tài)并且向切換部分117傳送用于選擇第二天線104的信號,以便選擇第二天線104(步驟S14)。
另一方面,在步驟S12,當作為由第一檢測部分114進行的檢測的結果、上機身103圍繞第一軸106而相對于下機身105打開并且作為由第二檢測部分115進行的檢測的結果、上機身103圍繞第一軸106而相對于下機身105打開(旋轉狀態(tài)),即設置了打開/打開時,控制部分116判定便攜式無線裝置200被設置在拍攝狀態(tài)并且在此情況下進一步獲取比較部分205的比較結果(步驟S15)。作為該比較的結果,判定由第一圖像拾取部分201獲得的第一平均亮度是否高于由第二圖像拾取部分202獲得的第二平均亮度(步驟S16)。如果第一平均亮度高于第二平均亮度,則選擇第一天線102(步驟S17)。另一方面,如果不是這樣,則選擇第二天線104(步驟S18)。然后,該處理結束。
因此,按照根據第二實施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在通話狀態(tài)中選擇合適的第一天線102并且在等待狀態(tài)中選擇合適的第二天線104,此外,在上機身103分別圍繞第一軸106和第二軸107而相對于下機身105打開(旋轉狀態(tài))的情況下,基于由第一和第二檢測部分進行的檢測的結果以及第一圖像拾取部分201中的第一平均亮度與第二圖像拾取部分202中的第二平均亮度的比較結果,來選擇第一天線102或第二天線104。因此,用戶可以選擇不受手或手指影響的任一天線。因而,在包括雙軸轉軸機構和圖像拾取部分的使用CDMA方法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各種使用配置中,可以保持高通信質量。
盡管在第一和第二實施例中對于將本發(fā)明應用于使用CDMA方法的便攜式無線裝置的情況進行了描述,但是可以將本發(fā)明應用于使用TDMA方法的便攜式無線裝置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此外,在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具有雙軸轉軸機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中,通過使用由第一和第二打開/閉合檢測部分進行的打開/閉合檢測的結果以及由第一和第二亮度檢測部分獲得的第一和第二平均亮度的比較結果來進行用于選擇天線的控制。然而,在將本發(fā)明應用于直板式便攜無線裝置(參見圖11和12)或具有單軸轉軸機構的便攜式無線裝置(參見圖13)的情況下,通過僅使用由第一和第二亮度檢測部分獲得的第一和第二平均亮度的比較結果來進行用于選擇天線的控制。
此外,盡管在第二實施例中第一天線102是偶極天線并且第二天線104是單極天線,但是天線的規(guī)格不受具體限制。例如,即使將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中的至少一個設置為諸如反F天線或接線天線一樣的內置天線,也可以獲得相同的優(yōu)點。
此外,盡管在第二實施例中兩個天線102和104都是內置天線,但是該內置天線不受限制。例如,即使將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中的至少一個設置為諸如鞭狀天線或螺旋天線的外置天線,也可以獲得相同的優(yōu)點。在此情況下,外置天線是否具有彈性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另外,盡管在第二實施例中對兩個天線102和104的情況進行了描述,但是天線的數目可以是3個或更多。另外,盡管在第二實施例中分別將兩個天線102和104逐個布置在上下機身中,但是可以僅在上機身103或下機身105中提供多個天線。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例,可以在通過雙軸轉軸機構獲得的各種使用配置中保持高通信質量。另外,在安裝了圖像拾取設備的情況中,可以獲得高通信質量。
盡管參照特定實施例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但是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將清楚的是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改變和修改。
本申請基于2002年11月11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第2002-327102號并且其內容通過引用而被合并于此。
工業(yè)實用性如上所述,根據本發(fā)明,可以提供能夠在通過雙軸轉軸機構獲得的各種使用配置中保持高通信質量的便攜式無線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無線裝置,其具有用于相對于第二機身而打開/閉合并且可旋轉地支撐第一機身的轉軸部分并且用來在第一機身或第二機身中提供的天線與內置無線電路之間饋送功率,該便攜式無線裝置包括打開/閉合檢測部件,用于在將轉軸部分的打開/閉合軸設置為中心的情況下檢測第一機身的打開/閉合狀態(tài);旋轉檢測部件,用于在將轉軸部分的旋轉軸設置為中心的情況下檢測第一機身的旋轉狀態(tài);以及選擇部件,用于根據所述打開/閉合狀態(tài)和旋轉狀態(tài)選擇要進行操作的、在第一機身和第二機身的至少一個中提供的多個天線中的任一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無線裝置,其中,所述天線由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組成,在處于轉軸部分的對側的第一機身的端部上提供第一天線并且在處于轉軸部分側的第二機身的端部上提供第二天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無線裝置,其中,選擇部件在檢測到打開狀態(tài)并且檢測到非旋轉狀態(tài)時選擇第一天線,在檢測到閉合狀態(tài)并且檢測到非旋轉狀態(tài)時選擇第二天線,以及在檢測到打開狀態(tài)并且檢測到旋轉狀態(tài)時選擇第二天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無線裝置,還包括多個圖像拾取部件以及用于比較分別由所述圖像拾取部件拍攝的圖像的亮度的比較部件,選擇部件基于所檢測的打開/閉合狀態(tài)、所檢測的旋轉狀態(tài)和所述比較的結果來選擇要進行操作的任一天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無線裝置,其中,圖像拾取部件由第一圖像拾取部件和第二圖像拾取部件組成并且,第一圖像拾取部件被布置在第一天線附近并且第二圖像拾取部件被布置在第二天線附近。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便攜式無線裝置,其中,該選擇部件在第一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高于第二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時選擇第一天線并且在第一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低于第二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時選擇第二天線。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便攜式無線裝置,其中,在檢測到打開狀態(tài)并且檢測到旋轉狀態(tài)的情況下,選擇部件在第一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高于第二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時選擇第一天線并且在第一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低于第二圖像拾取部件的亮度時選擇第二天線。
8.一種用于在機身中提供的天線和在機身中提供的無線電路之間饋送功率的便攜式無線裝置,包括多個圖像拾取部件;比較部件,用于比較分別由所述圖像拾取部件拍攝的圖像的亮度;以及選擇部件,用于根據所述比較結果來選擇要進行操作的、在機身中提供的任一天線。
全文摘要
一種能夠在由雙軸轉軸機構導致的各種使用模式中保證令人滿意的通信質量的便攜式無線設備。具有雙軸轉軸的便攜式無線設備(100)包括適于語音模式的第一天線(102)和適于待機模式的第二天線(104)?;诟鶕谝惠S(106)的角度α判定的打開/閉合檢測結果和根據第二軸(107)的角度β判定的打開/閉合檢測結果,選擇第一天線(102)或第二天線(104),從而使得可以選擇不受用戶的手或手指影響的天線。
文檔編號H04B7/08GK1922794SQ20048004205
公開日2007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4年2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2月23日
發(fā)明者長野健也, 大賀忠, 田中靖也, 齋藤裕, 西木戶友昭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