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相電動機斷相短路保護接觸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斷相、短路保護的三相電動機用交流接觸器。
一般用于控制三相交流電動機的磁力起動器系交流接觸器和熱繼電器組合而成。這種組合,在電動機電源斷相或短路后不能有效地自動切斷電源,往往產生燒壞電動機的嚴重事故,以往人們常采用的是在起動器中增加專用保護器,來對電動機進行各種保護。這些方法的缺陷在于保護裝置控制線路復雜,占有較大的空間位置,增加了設備費用,因而在很多情況下得不到推廣應用,因此人們希望一種在原有交流接觸器上就具有斷相和短路保護功能的新型接觸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斷相及短路保護功能,控制線路簡單并比原交流接觸器體積增加很少的新型交流接觸器。這種斷相短路保護交流接觸器是在原交流接觸器上增加一小塊控制板,用來檢測三相電壓是否存在,只要出現(xiàn)任一相斷相或短路,使三相交流電路中一相電壓消失,就可以使交流接觸器跳閘,切斷三相電源,達到保護電動機不被燒壞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構成的一個普通的交流接觸器,其外殼底座加厚15毫米,其間裝上一塊控制板,它的控制回路由信號回路和主控回路所組成。
信號回路裝在控制板上,由三組限流半波整流電路組成,每組電路由二極管D、電阻R、微型繼電器J串聯(lián),微型繼電器兩端并聯(lián)另一二極管D,這一電路中前一串聯(lián)二極管與后面和微型繼電器并聯(lián)的另一二極管的正負極互為反接。這三組限流半波整流電路連接成三角形,其三根引出線分別接到交流接觸器輸出端的三個主觸頭上。
主控回路由停止按扭〔TA〕、起動按扭〔ZA〕和交流接觸器線圈〔ZC〕串聯(lián),起動按扭〔ZA〕兩端并聯(lián)有由交流接觸器的常開觸點〔ZC
〕,及信號回路中三個微型繼電器〔J1〕、〔J2〕、〔J3〕的常開觸點〔J11〕、〔J21〕、〔J31〕,主控回路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交流接觸器主觸頭輸入端的任意二個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動作靈敏可靠,具有斷相和短路保護功能,同時只需將現(xiàn)有普通交流接觸器底座略為加高把控制板直接安裝在交流接觸器上,即只需對現(xiàn)有交流接觸器的生產工藝稍作改進即可投產,是一種新型的具有多功能的交流接觸器,可以取代沒有保護功能的普通交流接觸器。
現(xiàn)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
圖1是電氣原理接線圖方案之一。
附圖2是電氣原理接線圖方案之二。
附圖3是整體外型局部剖視圖。
參照附圖1,主控回路由停止按扭〔TA〕,起動按鈕〔ZA〕接觸器線川〔ZC〕串聯(lián),這一串聯(lián)回路兩端分別跨接在接觸器主觸點〔ZC
〕、〔ZC
〕前端,同時起動按扭〔ZA〕兩端并聯(lián)有由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ZC4〕。微型繼電器〔J1〕、〔J2〕、〔J3〕的常開觸點〔J11〕、〔J21〕、〔J31〕。
信號回路由三組限流半波整流電路所組成,第一組由主二極管〔D1〕,電阻〔R2〕,微型繼電器〔J1〕順次串聯(lián),并在〔J1〕兩端并聯(lián)一副二極管〔D2〕、〔D
〕與〔D1〕的極性聯(lián)結相反。同樣第二組由主二極管〔D3〕、電阻〔R2〕、微型繼電器〔J2〕。并另一副二極管〔D4〕組成,第三組由主二極管〔D5〕、電阻〔R3〕,微型繼電器〔J3〕,另一副二極管〔D6〕組成,其結線方式與第一組相同。這三組回路是這樣聯(lián)結成三角形的第一組的主二極管〔D1〕的正端與第三組的主二極管〔D5〕的正端相聯(lián)結,組成出線端〔5〕,第一組的微型繼電器〔J1〕的尾端與第二組的主二極管〔D3〕的正端相聯(lián)結,組成出線端〔4〕,第二組和第三組的繼電器〔J2〕,〔J3〕的尾端相聯(lián)結組成出線端〔6〕。然后這三個出線端〔4〕、〔5〕、〔6〕依次分別聯(lián)結在交流接觸器主觸頭〔ZC3〕、〔ZC4〕、〔ZC5〕的輸出端子上。
這一線路的起動及斷相,短路保護操作如下按下起動按扭〔ZA〕,交流接觸器線圈〔ZC〕得電,常開觸點〔ZC4〕閉合,主觸頭〔ZC1〕、〔ZC2〕、〔ZC3〕亦閉合,微型繼電器〔J1〕、〔J2〕 〔J3〕線圈分別得電,其常開觸點〔J11〕、〔J21〕、〔J31〕亦閉合。當松開起動按扭〔ZA〕后,線圈〔ZC〕通過常開觸點〔ZC4〕及與〔ZC4〕串聯(lián)的常開觸點〔J11〕、〔J21〕、〔J31〕自保持繼續(xù)得電,使電動機〔D〕正常運轉。
當按下停止按鈕〔TA〕后,〔ZC4〕斷開,線圈〔ZC〕失電,主觸頭〔ZC1〕、〔ZC2〕、〔ZC3〕斷開,電動機停止運轉。
當?shù)谝幌鄶嗦?,微型繼電器〔J2〕、〔J3〕失電,其相應的常開觸點〔J21〕、〔J31〕斷開,使線圈〔ZC〕失電,主觸頭〔ZC1〕、〔ZC2〕、〔ZC3〕斷開,電動機停止運轉。
當?shù)诙鄶嗦罚^電器〔J1〕、〔J3〕失電,其相應的觸點〔J11〕、〔J31〕斷開,使線圈〔ZC〕失電,主觸頭〔ZC1〕、〔ZC2〕、〔ZC3〕斷開,電動機〔D〕停止運轉。
當?shù)谌鄶嗦?,其中微型繼電器〔J1〕和〔J2〕的電壓降低到其維持電壓以下釋放,使常開觸點〔J11〕、〔J21〕斷開,線圈〔ZC〕失電,主觸頭〔ZC1〕、〔ZC2〕、〔ZC3〕亦斷開,電動機〔D〕停止運轉。
由附圖1可知,當任意二相間短路,均可使三個繼電器〔J1〕、〔J2〕、〔J3〕中某一個失電,從而使線圈〔ZC〕失電,主觸頭〔ZC1〕、〔ZC2〕、〔ZC3〕斷開,電動機停止轉動。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案原理圖。主控回路與附圖1完全一樣,其信號回路作了一點改變,即在三組半波限流回路中分別去掉了電阻〔R1〕、〔R2〕、〔R3〕,而改為串聯(lián)三個電容〔C1〕、〔C2〕、〔C3〕,同時分別在每個主二極管的正端和微型繼電器尾端并結由二極管和電阻串聯(lián)的旁路元件組,依次為〔D7〕、〔R4〕并接在〔D 〕正極端和〔J1〕尾端,〔D8〕、〔R 〕并接在〔D5〕正極端和〔J2〕尾端,〔D9〕、〔R6〕并接在〔D5〕正極端和〔J3〕尾端。其與主電源線路接線同附圖1相同。其起動控制及斷相。短路保護亦相同。很顯然,以上電路的構成,其有方向性的電路元件同時反接,不影響本電路的保護性能。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外型整體局部剖視圖。其內部接線與原理附圖1或附圖2一致。接觸器底座〔7〕上安裝了控制板〔8〕并與接觸器主體〔9〕緊相連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權利要求1.一種包括常開觸點,常閉觸點、銜鐵、彈簧和骨架組成的用于控制三相交流電動機通斷的接觸器,其特征在于有一安裝在底座的控制極,該控制板由信號回路所組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回路由停止按鈕〔TA〕起動按鈕〔ZA〕和交流接觸器線圈〔ZC〕串聯(lián),起動按鈕〔ZA〕兩端并聯(lián)有交流接觸器的常開輔助觸點〔ZC4〕及信號回路中三微型繼電器〔J1〕、〔J2〕、〔J3〕的三個常開觸點〔J11〕、〔J21〕和〔J31〕作為〔ZA〕的自保持回路,主控回路的兩端可連接在交流接觸器主觸頭〔ZC1〕、〔ZC2〕、〔ZC3〕電源輸入端的任意二個端頭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號回路由三組限流半波整流電路所組成,第一組由主二極管〔D1〕、電阻〔R1〕,微型繼電器〔J1〕順次串聯(lián),并在〔J1〕兩端并聯(lián) 二極管〔D2〕,〔D1〕的正極接接線端子〔5〕,〔D2〕的聯(lián)結極性要與〔D1〕相反,同樣第二組由主二極管〔D3〕,電阻〔R2〕,微型繼電器〔J2〕并聯(lián)二極管〔D4〕組成,第三組由〔D5〕,〔R3〕、〔J3〕并〔D6〕組成,其聯(lián)結原理同第一組,這三組回路連接成三角形。第一組的主二極管〔D1〕的正極端與第三組的主二極管〔D5〕的正極端相聯(lián)結,連在出線端子〔5〕上,第一組的微型繼電器〔J1〕的尾端與第二組主二極管〔D3〕的正極端相連接,連在出線端子〔4〕上,第二組和第三組的微型繼電器〔J
〕、〔J
〕的尾端相聯(lián)結組成出線端〔6〕,這三組組成三角形連接后的出線端〔4〕、〔5〕、〔6〕分別連接在交流接觸器主觸頭〔ZC3〕、〔ZC2〕、〔ZC1〕的輸出端子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 所述的接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號回路,可在三組限流半波整流回路中分別去掉電阻〔R1〕、〔R2〕、〔R3〕而改為在三個主二極管〔D1〕、〔D3〕、〔D5〕之前分別串聯(lián)三個電容〔C1〕、〔C2〕、〔C3〕,同時分別在每個主二極管的正端和微型繼電器尾端并接由二極管和電阻串聯(lián)的旁路組件組,依次為〔D7〕、〔R4〕并接在〔D1〕正極端和〔J1〕尾端,〔D8〕、〔R5〕并接在〔D3〕正極端和〔J2〕尾端,〔D9〕、〔R6〕并接在〔D5〕正極端和〔J3〕尾端,這三組回路聯(lián)結成三角形,然后出線端子〔4〕、〔5〕、〔6〕分別聯(lián)結在接觸器主觸頭〔ZC3〕、〔ZC2〕、〔ZC1〕的輸出端子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板〔8〕安裝在交流接觸器底座〔7〕和主體〔9〕之間,占有一個很小的空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用于控制三相交流電動機通斷并具有斷相,短路保護的交流接觸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動作靈敏可靠只需將現(xiàn)有普通交流接觸器底座略為加高,幾乎不增大原接觸器的體積把控制板直接安裝在交流接觸器上。在實際生產中只需對現(xiàn)有生產工藝稍加改進即可投產,是一種新型的有保護功能的交流接觸器,可用來替代現(xiàn)有普通交流接觸器。
文檔編號H02H7/085GK2060020SQ8921263
公開日1990年8月1日 申請日期1989年6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1989年6月28日
發(fā)明者舒世明 申請人:舒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