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源充電,特別是涉及一種控制芯片的供電電路及主控電路。
背景技術:
1、在反激式拓撲電源中恒流充電應用工況下,一旦輸出充電電壓被充電設備鉗位得很低時,自供繞組不能給主控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脈沖寬度變調)芯片提供正常的工作電壓導致電源工作不正常。
2、目前業(yè)界內常用的解決方案為在電路中額外增加其他單元電路為主控pwm芯片供電,或是在變壓器中額外增加一個正激繞組以保證自供繞組的正常供電,但該方法使用的元器件較多且復雜、成本較高、電路體積較大、可靠性不高,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技術提供一種控制芯片的供電電路,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述供電電路,包括:
2、變壓器,包括同側設置第一繞組和第二繞組;
3、輸入電路,與所述第一繞組連接,所述控制芯片與所述輸入電路連接,用于控制所述輸入電路;
4、充電電路,與所述第二繞組連接,且所述充電電路與所述控制芯片連接,用于為所述控制芯片供電;
5、其中,所述充電電路包括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所述第一電容和所述第二電容分別與所述第二繞組并聯(lián)連接,且所述第一電容通過所述第一二極管與所述第二繞組連接,所述第二電容通過所述第二二極管與所述第二繞組連接,所述輸入電路通過所述第一繞組和所述第二繞組的配合,對所述第一電容或所述第二電容進行充電,以對所述控制芯片供電;
6、其中,所述第一二極管和所述第二繞組連接的一端的極性,與所述第二二極管和所述第二繞組連接的一端的極性相同。
7、其中,所述第一二極管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的輸入端與所述第二繞組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繞組的第二端連接;
8、所述第二二極管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二極管的輸入端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連接;
9、其中,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控制芯片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容和所述第二電容為所述控制芯片進行供電。
10、其中,所述輸入電路包括第一開關管、第三電容和第一電源,其中,
11、所述第一開關管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控制芯片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開關管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一繞組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開關管的輸出端接地;
12、所述第一電源與所述第一繞組的第二端連接;
13、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電源連接,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接地。
14、其中,所述供電電路還包括整流電路,所述變壓器還包括第三繞組,所述第三繞組與所述第一繞組異側設置,所述整流電路與所述第三繞組連接,其中,
15、所述整流電路包括第三二極管、第二電源和第四電容,所述第三二極管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電源連接,所述第三二極管的輸入端與所述第三繞組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電源連接,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三繞組的第二端連接,且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接地。
16、其中,所述第一電容充電后的電量與所述第二電源的輸出電壓和所述第二繞組的線圈數(shù)成正比,與所述第三繞組的線圈數(shù)成反比;
17、所述第二電容充電后的電量與所述第一電源的輸出電壓和所述第二繞組的線圈數(shù)成正比,與所述第一繞組的線圈數(shù)成反比。
18、其中,所述充電電路還包括穩(wěn)壓電路,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穩(wěn)壓電路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穩(wěn)壓電路的第二端與所述控制芯片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穩(wěn)壓電路用于將所述第一電容和所述第二電容輸出的電壓進行穩(wěn)壓。
19、其中,所述穩(wěn)壓電路包括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穩(wěn)壓二極管、第二開關管和第五電容;其中,
20、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開關管的第一輸入端連接;
21、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開關管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開關管的第二輸入端連接;
22、所述穩(wěn)壓二極管的輸入端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穩(wěn)壓二極管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開關管的第二輸入端連接;
23、所述第二開關管的輸出端與所述控制芯片的輸入端連接;
24、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開關管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穩(wěn)壓二極管的輸入端連接,且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二端接地。
25、其中,所述輸入電路包括第三開關管、第四開關管、第一電源、第一電感和第六電容;其中,
26、所述第三開關管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控制芯片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三開關管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一電源連接,所述第三開關管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電感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感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繞組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繞組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二端接地;
27、所述第四開關管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控制芯片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四開關管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一電感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四開關管的輸出端與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二端連接。
28、其中,所述供電電路還包括整流電路,所述變壓器還包括同側設置的第三繞組和第四繞組,所述第三繞組和所述第四繞組與所述第一繞組異側設置,所述整流電路與所述第三繞組和所述第四繞組連接,其中,
29、所述整流電路包括第四二極管、第五二極管、第二電源和第四電容,
30、所述第四二極管的輸入端與所述第三繞組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四二極管的輸出端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繞組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電源連接,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接地;
31、所述第五二極管的輸入端與所述第四繞組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五二極管的輸出端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四繞組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三繞組的第二端連接。
3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主控電路,包括如上所述的供電電路和控制芯片,所述供電電路與所述控制芯片的輸出端和輸入端連接,所述供電電路從所述控制芯片的輸出端接收信號,對所述供電電路中的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進行充電,所述第一電容和所述第二電容通過所述控制芯片的輸入端對所述控制芯片進行供電。
33、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區(qū)別于現(xiàn)有技術,本技術的供電電路包括變壓器、輸入電路和充電電路。變壓器包括同側設置的第一繞組和第二繞組,輸入電路與第一繞組連接,控制芯片與輸入電路連接,用于控制輸入電路。充電電路與第二繞組連接,且充電電路與控制芯片連接,用于為控制芯片供電。其中,充電電路包括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分別與第二繞組并聯(lián)連接,第一電容通過第一二極管與第二繞組連接,第二電容通過第二二極管與第二繞組連接,且,第一二極管和第二繞組連接的一端的極性與第二二極管和第二繞組連接的一端的極性相同,輸入電路通過第一繞組和第二繞組的配合,對第一電容或第二電容進行充電,進而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對控制芯片進行供電。通過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與第二繞組并聯(lián)連接,對第一電容或第二電容進行充電,無需額外增加變壓器的繞組數(shù)量,在保證供電電路正常向控制芯片供電的情況下,節(jié)省供電電路耗費的元器件成本,縮小供電電路體積,提高供電電路的可靠性,提升用戶對供電電路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