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移動電源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背夾式移動電源。
背景技術:
移動電源(Mobile Power Pack,MPP),也叫充電寶、旅行充電器等。一種集供電和充電功能于一體的便攜式充電器,可以給手機、平板電腦等數(shù)碼設備隨時隨地充電。一般由鋰電芯作為儲電單元,使用方便快捷。
然而,目前的移動電源在使用的時候,通常是與手機分開,手機與移動電源之間需要通過數(shù)據線來連接,從而給攜帶和使用帶來不便。因此,有必要對目前的移動電源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背夾式移動電源,其具有使用和攜帶方便的特點。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背夾式移動電源,包括有外殼、電路板、電芯以及手機充電頭;該外殼呈板狀,外殼的一表面具有一手機安置位,該電路板和電芯均設置于外殼內,電芯與電路板電性連接,該手機充電頭設置于外殼的一端邊緣,手機充電頭與電路板電性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手機安置位上凹設有凹位,該凹位中設置有手機定位貼。
優(yōu)選的,所述手機定位貼為只粘金屬和塑膠不粘手和灰塵的膠體。
優(yōu)選的,所述外殼的一端邊緣具有一凸臺,該手機充電頭通過旋轉齒輪可180度旋轉地安裝于凸臺上。
優(yōu)選的,所述手機充電頭為適用于安卓或者蘋果手機的萬能接口。
優(yōu)選的,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充電接口,該充電接口外露于外殼的側面。
優(yōu)選的,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控制開關,該控制開關外露于外殼。
優(yōu)選的,所述外殼的背面設置有指環(huán)支架。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通過設置有手機安置位和手機充電頭,使用時,手機置于手機安置位上固定,同時手機上的接口可與手機充電頭對接,并可進行選擇性充電,使得本產品與手機合理穩(wěn)固地結合在一起,取代了傳統(tǒng)之分離式方式,無需連接數(shù)據線,從而給攜帶和使用帶來便利。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組裝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另一角度的組裝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截面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外殼 11、手機安置位
12、凹位 13、凸臺
20、電路板 30、電芯
40、手機充電頭 50、手機定位貼
60、旋轉齒輪 70、充電接口
80、控制開關 90、指環(huán)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外殼10、電路板20、電芯30以及手機充電頭40。
該外殼10呈板狀,其為長方體結構,外殼10的一表面具有一手機安置位11,該電路板20和電芯30均設置于外殼10內,電芯30與電路板20電性連接,該手機充電頭40設置于外殼10的一端邊緣,手機充電頭40與電路板20電性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手機安置位11上凹設有凹位12,該凹位12中設置有手機定位貼50,該手機定位貼50用于粘住手機,所述手機定位貼50為只粘金屬和塑膠不粘手和灰塵的膠體。
所述外殼10的一端邊緣具有一凸臺13,該手機充電頭40通過旋轉齒輪60可180度旋轉地安裝于凸臺13上,以適合多種充電方式,旋轉齒輪60局部外露,以便通過手動轉動該旋轉齒輪60使得手機充電頭40轉動一角度,并且,所述手機充電頭40為適用于安卓或者蘋果手機的萬能接口。
以及,所述電路板20上設置有充電接口70,該充電接口70外露于外殼10的側面,以便對電芯30進行充電,在本實施例中,充電接口70為通用型充電接口,適合不同連接端進行充電。
另外,所述電路板20上設置有控制開關80,該控制開關80外露于外殼10,在本實施例中,該控制開關80外露于外殼10的底面。
此外,所述外殼10的背面設置有指環(huán)支架90,可供手指穿過,給攜帶帶來便利,指環(huán)支架90可轉動與外殼10安裝連接。
詳述本實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時,將手機平放置于手機安置位11上,并通過手機定位貼50粘住手機的底面,使得手機固定,同時,使手機充電頭40插入手機的接口中,當需要對手機進行充電時,可按壓控制開關80,使得電路接通,從而使得電芯30的電量通過電路板20和手機充電頭40輸送至手機的電池中,當無需對手機進行充電時,再按壓一次控制開關80即可。當電芯30的電量耗完后,可通過連接線連接充電接口70進行充電。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是:通過設置有手機安置位和手機充電頭,使用時,手機置于手機安置位上固定,同時手機上的接口可與手機充電頭對接,并可進行選擇性充電,使得本產品與手機合理穩(wěn)固地結合在一起,取代了傳統(tǒng)之分離式方式,無需連接數(shù)據線,從而給攜帶和使用帶來便利。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即可聯(lián)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