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二次線纜支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降低線損的二次線纜保護支架以及二次線纜鋪設方法。
背景技術:
新建變電站在鋪設二次電纜(控制電纜)前,變電站的土建工作應當已經完成,土建的門窗、欄桿等都已裝好,變電站的保護屏柜和相關電氣設備大都已經進場安裝到位;變電站內用于二次電纜鋪設的電纜溝槽鋼、角鐵等電纜支架也已安裝就緒,因而,變電站二次電纜在鋪設時工作現場環(huán)境復雜,加之變電站所需鋪設的二次電纜數量多、線路長,因而鋪設工作量相對較大。常見的變電站二次電纜鋪設時,二次電纜鋪設時通常直接在地上拖動進行施工,由于沒有相應的輔助鋪設裝置,拖動施工的二次電纜一方面在拖過變電站的墻角、窗戶、欄桿時會對變電站的土建基礎造成磨損,另一方面會對新安裝的變電站保護屏柜和相關電氣設備的外表油漆造成磨損,同時重要的是,二次電纜在與墻角、窗戶、欄桿、保護屏柜以及電纜支架相接觸的拖動過程中,二次電纜的外絕緣皮自身也會受到損失,而由于二次電纜在拖動過程中外表較臟,若有損傷工作人員也不易發(fā)現,從而給變電站投運后帶來安全隱患。
申請日2015.06.11,申請?zhí)?01510320960.0的專利公開了一種變電站二次電纜鋪設清潔保護裝置,包括安裝架、夾持清潔器和組合連接件;安裝架包括本體、連接件、連接螺栓、夾持螺桿和夾持塊;連接件通過連接螺栓與本體相連接;夾持螺桿設置在連接件上;夾持塊與夾持螺栓一端相連接;夾持清潔器包括框架、第一螺桿、第二螺桿、第一拉簧、第二拉簧、第一滾筒刷和第二滾筒刷;第一和第二滾筒刷分別通過第一和第二螺桿安裝在框架上;第一和第二拉簧將第一和第二螺桿相連;使用時,夾持清潔器通過組合連接件與安裝架固定連接。
但是上述專利存在以下問題:安裝方式單一,只適用于墻角等拐角位置;夾持清潔器大小和固定角度無法調節(jié),不能滿足各種型號的線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二次線纜保護支架,可以提供至少兩種不同的安裝方式;所述二次線纜保護支架可以調節(jié)線纜輥架距離中心轉軸的距離,使得線纜輥架與中心轉軸之間有足夠距離可以穿設足夠的線纜;所述二次線纜保護支架也可以調節(jié)扭轉彈簧的阻尼。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拐角位置處二次線纜鋪設方法和一種墻面位置處二次線纜鋪設方法。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降低線損的二次線纜保護支架,包括安裝軸架、轉向滾軸、轉動輥架;
所述安裝軸架用以套設所述轉向滾軸和轉動輥架,所述安裝軸架包括圓柱形的中心轉軸、設在所述中心轉軸尾端的固定擋塊、設在所述中心轉軸前端的第一插桿、可拆卸設在所述第一插桿上的活動擋塊,所述第一插桿側面沿其軸向設有彈簧插孔,所述彈簧插孔內設有彈簧滑柱,所述彈簧滑柱上繞接有第一壓簧,所述活動擋塊一側螺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與所述第一壓簧一端抵接,所述固定擋塊、活動擋塊上分別設有第二插桿,所述固定擋塊、活動擋塊上分別設有扭簧插孔;
所述轉向滾軸可轉動的套設在所述中心轉軸上,所述轉向滾軸包括:
旋轉套筒,橫截面為圓環(huán)狀,可轉動的套設在所述中心轉軸上;
環(huán)形凹孔,設有一對,分別位于所述旋轉套筒軸向方向的兩端;
軸承,設有一對,套設在中心轉軸上并分別位于對應的環(huán)形凹孔內;
角度定位孔,所述旋轉套筒軸向方向的兩端分別周向均布有角度定位孔;
所述轉動輥架設有一對,一對轉動輥架以中心對稱方式套設在所述安裝軸架上并分別設在轉向滾軸兩端,所述轉動輥架包括:
轉動橫臂,套設在所述中心轉軸上,所述轉動橫臂上設有與所述角度定位孔配合的角定位螺栓,所述夾臂遠離所述轉向滾軸的端面還設有長度定位孔;
線纜輥架32,包括
滑動插座,可滑動的套設在所述轉動橫臂上,所述滑動插座上設有與所述長度定位孔配合的長定位螺栓;
固定縱臂,設在所述滑動插座下端一側;
滾珠底座,垂直設在所述固定縱臂下端,所述滾珠底座上端面設有優(yōu)弧截面的滾珠滑道,所述滾珠滑道內設有滾珠,所述滾珠滑道靠近所述固定縱臂的設有螺紋開孔并螺接有擋止螺栓;
滾動縱軸,設在所述滑動插座下端遠離所述固定縱臂的側面,所述滾動縱軸上端設有可轉動插設在所述滑動插座下端面的固定軸頭,所述滾動縱軸下端設有彈簧插孔,所述彈簧插孔內由上而下依次設有壓縮彈簧、活動軸頭,所述彈簧插孔一側還設有撥動滑孔,所述活動軸頭側面還設有與所述撥動滑孔插接配合的撥動觸頭,所述活動軸頭插設在所述滾珠底座上端面,所述固定軸頭、活動軸頭軸向對齊實現所述滾動縱軸的自轉;
穿線孔,由所述滑動插座、固定縱臂、滾珠底座、滾動縱軸圍繞成型并用以穿設線纜的通孔;
扭轉彈簧,套設在所述中心轉軸上,一端與轉動橫臂連接而另一端插設在對應的活動擋塊的扭簧插孔內。
進一步的,所述芯軸主體沿其周向還設有兩只用以容設第二插桿的容納插槽;
再進一步的,所述軸承為推力球軸承或十字交叉滾子軸承。所述推力球軸承或十字交叉滾子軸承可以承受軸向力作用,可以減少旋轉套筒與轉動橫臂之間的摩擦力。
一種拐角位置處二次線纜鋪設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裝配與調節(jié):
步驟1.1,套設轉向滾軸、轉動輥架:
取出所述安裝軸架并使其以第一插桿向上的姿態(tài)放置,然后依次將位于下方的轉動輥架、轉向滾軸、位于上方的轉動輥架、套設在所述中心轉軸上,使一對轉動輥架的線纜輥架相近設置,并且一對轉動輥架的滾動縱軸均位于后方,然后將扭轉彈簧一端與對應的轉動橫臂連接而另一端插設在對應的扭簧插孔內,最后依次將兩只角定位螺栓旋入對應的角度定位孔,暫時固定轉動輥架;
步驟1.2,固定活動擋塊:
將所述活動擋塊套設在所述第一插桿上,通過金屬細桿插入彈簧插孔內并將第一壓簧下端向上撥動,直至所述第一壓簧最下端高于所述限位螺栓,然后將所述限位螺栓旋入所述彈簧插孔內,拔出金屬細桿,所述第一壓簧下端抵靠在所述限位螺栓下方;
步驟2,安裝:
步驟2.1,插接第二插桿:
將兩只第二插桿依次從容納插槽內取出,然后分別插入固定擋塊、活動擋塊內,最后將第二插桿插入墻壁內;
步驟2.2,調節(jié)轉動輥架:
拆除所述角定位螺栓,所述扭轉彈簧驅動一對轉動橫臂抵靠在拐角兩側;
拆卸所述長定位螺栓,然后沿所述轉動橫臂滑動所述線纜輥架至合適位置,并在此將長定位螺栓旋設在合適的長度定位孔內;
步驟3,鋪設線纜:
將線纜穿過任一線纜輥架的穿線孔,然后繞所述旋轉套筒進行彎折后再穿過另一線纜輥架的穿線孔;
步驟4,拉動線纜:
以拉力f作用于所述線纜使其移動,所述線纜在所述線纜輥架內與所述滾珠、滾動縱軸滾動接觸,所述線纜與所述旋轉套筒滾動接觸,大大降低所述線纜移動的阻力,避免直接在拐角處拉動線纜造成磨損;
所述拉力f與墻面不平行時,所述線纜出線一端給予所述線纜輥架遠離墻壁的作用分力f1作用于所述線纜輥架,使得所述線纜輥架與轉動橫臂繞所述中心轉軸向遠離墻壁方向轉動,所述轉動輥架方向接近線纜出線方向,進一步降低所述線纜與滾動縱軸、中心轉軸之間的阻力。
所述步驟1還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3,調節(jié)扭轉彈簧阻尼:
調節(jié)一對線纜輥架的位置直至轉動一對轉動輥架時一對線纜輥架不會產生干涉;
以所述中心轉軸為軸心相對將一對轉動輥架相對轉動,調節(jié)所述扭轉彈簧的扭轉圈數,進而調節(jié)扭轉彈簧的阻尼,調節(jié)將轉動輥架拉動偏離墻角所需要的力的大小。
一種墻面位置處二次線纜鋪設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1,裝配與調節(jié):
步驟1.1,套設轉向滾軸、轉動輥架:
取出所述安裝軸架并使其以第一插桿向上的姿態(tài)放置,然后依次將位于下方的轉動輥架、轉向滾軸、位于上方的轉動輥架、套設在所述中心轉軸上,使一對轉動輥架的線纜輥架相近設置,并且一對轉動輥架的滾動縱軸均位于后方,然后將扭轉彈簧一端與對應的轉動橫臂連接而另一端插設在對應的扭簧插孔內,最后依次將兩只角定位螺栓旋入對應的角度定位孔,暫時固定轉動輥架;
步驟1.2,固定活動擋塊:
將所述活動擋塊套設在所述第一插桿上,通過金屬細桿插入彈簧插孔內并將第一壓簧下端向上撥動,直至所述第一壓簧最下端高于所述限位螺栓,然后將所述限位螺栓旋入所述彈簧插孔內,拔出金屬細桿,所述第一壓簧下端抵靠在所述限位螺栓下方;
步驟2,安裝:
步驟2.1,插接第一插桿:
將所述安裝軸架放倒,使得第一插桿朝向前方并插入墻壁內完成固定;
步驟2.2,調整轉動輥架3:
依次旋下角定位螺栓并調節(jié)對應轉動橫臂的角度,使得所述轉動橫臂的止端高于所述中心轉軸,然后依次將角定位螺栓固定;
拆卸所述長定位螺栓,然后沿所述轉動橫臂滑動所述線纜輥架至合適位置,并在此將長定位螺栓旋設在合適的長度定位孔內;
步驟3,鋪設線纜:
將線纜依次穿過一對線纜輥架的穿線孔,所述線纜位于所述旋轉套筒上方;
步驟4,拉動線纜。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所述二次線纜保護支架,可以提供至少兩種不同的安裝方式:
方式一:將所述安裝軸架以第一插桿向上的姿態(tài)設置并通過第二插桿將其固定在拐角位置,將線纜穿過穿線孔并貼設在所述旋轉套筒遠離拐角的外壁上,避免與拐角摩擦損壞線纜。
方式二:將所述安裝軸架以第一插桿向前的姿態(tài)設置并通過第一插桿將其固定在墻面位置;將線纜穿過穿線孔并貼設在所述旋轉套筒遠離地面的外壁上,將線纜抬起脫離地面,在避免線纜由于過長落在地面上,與地面摩擦。
所述二次線纜保護支架可以調節(jié)線纜輥架距離中心轉軸的距離,使得線纜輥架與中心轉軸之間有足夠距離可以穿設足夠的線纜。
所述二次線纜保護支架也可以調節(jié)扭轉彈簧的阻尼,先調節(jié)一對線纜輥架的位置避免其阻礙一對轉動輥架的相對轉動,然后相對轉動一對輥架調節(jié)所述扭轉彈簧的阻尼,使得在方式一所述的實施例中:所述扭轉彈簧可以提供合適的扭轉力使得線纜輥架貼合在拐角位置,并且當以一個與拐角平面不平行的力度拉動線纜時,所述線纜可以將線纜輥架向遠離拐角墻面的位置拉動進而保持與線纜方向接近一致,該狀態(tài)下拉動線纜更加流暢輕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所述保護支架的一種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2是所述安裝軸架的一種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3是圖1中a-a截面剖視圖。
圖4是所述保護支架安裝于拐角的俯視圖。
圖5是所述保護支架安裝于拐角的俯視圖。
圖6是所述保護支架安裝于墻面的正視圖。
圖中:
1.安裝軸架,11.中心轉軸,12.固定擋塊,13.第一插桿,13a.彈簧插孔,13b.彈簧滑柱,13c.第一壓簧,14.活動擋塊,14a.限位螺栓,15.第二插桿,16.扭簧插孔,17.容納插槽;
2.轉向滾軸,21.旋轉套筒,22.環(huán)形凹孔,23.軸承,24.角度定位孔;
3.轉動輥架,31.轉動橫臂,31a.角定位螺栓,31b.長度定位孔,32.線纜輥架,32a.滑動插座,32a-1.長定位螺栓,32b.固定縱臂,32c.滾珠底座,32c-1.滾珠滑道,32c-2.滾珠,32c-3.擋止螺栓,32d.滾動縱軸,32d-1.固定軸頭,32d-2.彈簧插孔,32d-3.壓縮彈簧,32d-4.活動軸頭,32d-5.撥動滑孔,32d-6.撥動觸頭,32e.穿線孔,33.扭轉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一種降低線損的二次線纜保護支架,包括安裝軸架1、轉向滾軸2、轉動輥架3;
所述安裝軸架1用以套設所述轉向滾軸2和轉動輥架3,所述安裝軸架1包括圓柱形的中心轉軸11、設在所述中心轉軸11尾端的固定擋塊12、設在所述中心轉軸11前端的第一插桿13、可拆卸設在所述第一插桿13上的活動擋塊14,所述第一插桿13側面沿其軸向設有彈簧插孔13a,所述彈簧插孔13a內設有彈簧滑柱13b,所述彈簧滑柱13b上繞接有第一壓簧13c,所述活動擋塊14一側螺接有限位螺栓14a,所述限位螺栓14a與所述第一壓簧13c一端抵接,所述固定擋塊12、活動擋塊14上分別設有第二插桿15,所述固定擋塊12、活動擋塊14b上分別設有扭簧插孔16;
所述轉向滾軸2可轉動的套設在所述中心轉軸11上,所述轉向滾軸2包括:
旋轉套筒21,橫截面為圓環(huán)狀,可轉動的套設在所述中心轉軸11上;
環(huán)形凹孔22,設有一對,分別位于所述旋轉套筒21軸向方向的兩端;
軸承23,設有一對,套設在中心轉軸11上并分別位于對應的環(huán)形凹孔22內;
角度定位孔24,所述旋轉套筒21軸向方向的兩端分別周向均布有角度定位孔24;
所述轉動輥架3設有一對,一對轉動輥架3以中心對稱方式套設在所述安裝軸架1上并分別設在轉向滾軸2兩端,所述轉動輥架3包括:
轉動橫臂31,套設在所述中心轉軸11上,所述轉動橫臂31上設有與所述角度定位孔24配合的角定位螺栓31a,所述夾臂31遠離所述轉向滾軸2的端面還設有長度定位孔31b;
線纜輥架32,包括
滑動插座32a,可滑動的套設在所述轉動橫臂31上,所述滑動插座32a上設有與所述長度定位孔31b配合的長定位螺栓32a-1;
固定縱臂32b,設在所述滑動插座32a下端一側;
滾珠底座32c,垂直設在所述固定縱臂32b下端,所述滾珠底座32c上端面設有優(yōu)弧截面的滾珠滑道32c-1,所述滾珠滑道32c-1內設有滾珠32c-2,所述滾珠滑道32c-1靠近所述固定縱臂32b的設有螺紋開孔并螺接有擋止螺栓32c-3;
滾動縱軸32d,設在所述滑動插座32a下端遠離所述固定縱臂32b的側面,所述滾動縱軸32d上端設有可轉動插設在所述滑動插座32a下端面的固定軸頭32d-1,所述滾動縱軸32d下端設有彈簧插孔32d-2,所述彈簧插孔32d-2內由上而下依次設有壓縮彈簧32d-3、活動軸頭32d-4,所述彈簧插孔32d-2一側還設有撥動滑孔32d-5,所述活動軸頭32d-4側面還設有與所述撥動滑孔32d-5插接配合的撥動觸頭32d-6,所述活動軸頭32d-4插設在所述滾珠底座32c上端面,所述固定軸頭32d-1、活動軸頭32d-4軸向對齊實現所述滾動縱軸32d的自轉;
穿線孔32e,由所述滑動插座32a、固定縱臂32b、滾珠底座32c、滾動縱軸32d圍繞成型并用以穿設線纜4的通孔;
扭轉彈簧33,套設在所述中心轉軸11上,一端與轉動橫臂31連接而另一端插設在對應的活動擋塊14的扭簧插孔16內。
進一步的,所述芯軸主體11沿其周向還設有兩只用以容設第二插桿15的容納插槽17;
再進一步的,所述軸承23為推力球軸承或十字交叉滾子軸承。所述推力球軸承或十字交叉滾子軸承可以承受軸向力作用,可以減少旋轉套筒21與轉動橫臂31之間的摩擦力。
一種拐角位置處二次線纜鋪設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裝配與調節(jié):
步驟1.1,套設轉向滾軸2、轉動輥架3:
取出所述安裝軸架1并使其以第一插桿13向上的姿態(tài)放置,然后依次將位于下方的轉動輥架3、轉向滾軸2、位于上方的轉動輥架3、套設在所述中心轉軸11上,使一對轉動輥架3的線纜輥架32相近設置,并且一對轉動輥架3的滾動縱軸32d均位于后方,然后將扭轉彈簧33一端與對應的轉動橫臂31連接而另一端插設在對應的扭簧插孔16內,最后依次將兩只角定位螺栓31a旋入對應的角度定位孔24,暫時固定轉動輥架3;
步驟1.2,固定活動擋塊14:
將所述活動擋塊14套設在所述第一插桿13上,通過金屬細桿插入彈簧插孔13a內并將第一壓簧13c下端向上撥動,直至所述第一壓簧13c最下端高于所述限位螺栓14a,然后將所述限位螺栓14a旋入所述彈簧插孔13a內,拔出金屬細桿,所述第一壓簧13c下端抵靠在所述限位螺栓14a下方;
步驟2,安裝:
步驟2.1,插接第二插桿15:
將兩只第二插桿15依次從容納插槽17內取出,然后分別插入固定擋塊12、活動擋塊14內,最后將第二插桿15插入墻壁內;
步驟2.2,調節(jié)轉動輥架3:
拆除所述角定位螺栓31a,所述扭轉彈簧33驅動一對轉動橫臂31抵靠在拐角兩側;
拆卸所述長定位螺栓32a-1,然后沿所述轉動橫臂31滑動所述線纜輥架32至合適位置,并在此將長定位螺栓32a-1旋設在合適的長度定位孔31b內;
步驟3,鋪設線纜4:
將線纜4穿過任一線纜輥架32的穿線孔32e,然后繞所述旋轉套筒21進行彎折后再穿過另一線纜輥架32的穿線孔32e;
步驟4,拉動線纜4:
以拉力f作用于所述線纜4使其移動,所述線纜4在所述線纜輥架32內與所述滾珠32c-2、滾動縱軸32d滾動接觸,所述線纜4與所述旋轉套筒21滾動接觸,大大降低所述線纜4移動的阻力,避免直接在拐角處拉動線纜造成磨損;
所述拉力f與墻面不平行時,所述線纜4出線一端給予所述線纜輥架32遠離墻壁的作用分力f1作用于所述線纜輥架32,使得所述線纜輥架32與轉動橫臂31繞所述中心轉軸11向遠離墻壁方向轉動,所述轉動輥架3方向接近線纜4出線方向,進一步降低所述線纜4與滾動縱軸32d、中心轉軸11之間的阻力。
所述步驟1還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3,調節(jié)扭轉彈簧33阻尼:
調節(jié)一對線纜輥架32的位置直至轉動一對轉動輥架3時一對線纜輥架32不會產生干涉;
以所述中心轉軸11為軸心相對將一對轉動輥架3相對轉動,調節(jié)所述扭轉彈簧33的扭轉圈數,進而調節(jié)扭轉彈簧33的阻尼,調節(jié)將轉動輥架3拉動偏離墻角所需要的力的大小。
一種墻面位置處二次線纜鋪設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1,裝配與調節(jié):
步驟1.1,套設轉向滾軸2、轉動輥架3:
取出所述安裝軸架1并使其以第一插桿13向上的姿態(tài)放置,然后依次將位于下方的轉動輥架3、轉向滾軸2、位于上方的轉動輥架3、套設在所述中心轉軸11上,使一對轉動輥架3的線纜輥架32相近設置,并且一對轉動輥架3的滾動縱軸32d均位于后方,然后將扭轉彈簧33一端與對應的轉動橫臂31連接而另一端插設在對應的扭簧插孔16內,最后依次將兩只角定位螺栓31a旋入對應的角度定位孔24,暫時固定轉動輥架3;
步驟1.2,固定活動擋塊14:
將所述活動擋塊14套設在所述第一插桿13上,通過金屬細桿插入彈簧插孔13a內并將第一壓簧13c下端向上撥動,直至所述第一壓簧13c最下端高于所述限位螺栓14a,然后將所述限位螺栓14a旋入所述彈簧插孔13a內,拔出金屬細桿,所述第一壓簧13c下端抵靠在所述限位螺栓14a下方;
步驟2,安裝:
步驟2.1,插接第一插桿13:
將所述安裝軸架1放倒,使得第一插桿13朝向前方并插入墻壁內完成固定;
步驟2.2,調整轉動輥架3:
依次旋下角定位螺栓31a并調節(jié)對應轉動橫臂31的角度,使得所述轉動橫臂31的止端高于所述中心轉軸11,然后依次將角定位螺栓31a固定;
拆卸所述長定位螺栓32a-1,然后沿所述轉動橫臂31滑動所述線纜輥架32至合適位置,并在此將長定位螺栓32a-1旋設在合適的長度定位孔31b內;
步驟3,鋪設線纜4:
將線纜4依次穿過一對線纜輥架32的穿線孔32e,所述線纜4位于所述旋轉套筒21上方;
步驟4,拉動線纜4。
以上述依據本發(fā)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fā)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fā)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