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更詳細地,涉及使形成有加壓突起的結合環(huán)與插入管的外周相對應地結合,并以施加壓力的方式支撐與插入管相結合的電源線的外周,由此,即使向電源線施加外力,電源線的位置不會移動且不會脫落,從而可防止向電子設備和電源線的連接部位施加沖擊的現(xiàn)象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通常,送風風扇為用于借助葉輪或轉子的旋轉力押送空氣的單元,并起到加濕器、冰箱、空氣調(diào)節(jié)器、清潔器等的空氣吸入及排出用途。
如上所述,以往的送風風扇包括:外殼,形成有排出口;馬達,設置于上述外殼的中央;葉片,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于上述馬達的驅動軸,電源與用于供電的電源線電連接。
其中,大部分電源線在與馬達連接的狀態(tài)下通過外殼的后方等向外部延伸,由此與供電裝置電連接。
但是,以往的大部分送風風扇在穩(wěn)定固定于電源線的狀態(tài)下與供電裝置相連接,因此,電源線借助外力流動,從而存在電源線的連接部位受到?jīng)_擊的憂慮。
如上所述,在電源線并未維持固定位置而移動的情況下,向電源線和馬達的連接部位傳遞沖擊,從而存在分離的憂慮,因此,需要進一步堅固地固定電源線,在需要的情況下,可簡單進行分離的結構。
作為與本發(fā)明相關的文獻,存在韓國公開專利第10-2010-0112928號(2010年10月20日),在上述文獻中公開了風扇馬達外殼密封部件及風扇馬達外殼。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即,使形成有加壓突起的結合環(huán)與插入管的外周相對應地結合,以加壓的方式支撐與插入管相結合的電源線的外周,由此,即使向電源線施加外力,電源線的位置不會移動且不會脫落,并且水分不會向電源線的結合部位滲透,因此可提高防水性能,因結構簡單,而簡單進行拆裝。
技術手段
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的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設置有馬達,葉片在與上述馬達的驅動軸相連接的狀態(tài)下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于上述框架的前部面;插入管,向上述框架的后方延伸,與上述馬達相連接的電源線與上述插入管內(nèi)部的插入孔沿著前后方向貫通結合,在橫方向一側,隔開形成有間隔部;以及結合環(huán),沿著前后方向貫通形成有中空部,以便在上述插入管的外周,借助螺紋來相對應地結合,在上述結合環(huán)的內(nèi)周面突出形成加壓突起,以便當與上述插入管相結合時,通過上述間隔部來以施加壓力的方式支撐上述電源線的外周。
其中,在上述間隔部內(nèi)還可形成彎曲部件,上述彎曲部件的兩端分別與上述插入管的分割的端部相連接,且彎曲部件的厚度相對小于上述插入管的厚度。
并且,上述彎曲部件可借助上述加壓突起的加壓力向上述插入孔彎曲延伸,彎曲延伸的前端以加壓的方式支撐上述電源線的外周。
并且,在上述彎曲部件中,彎曲延伸的前端可形成曲面。
并且,在上述加壓突起的前端還形成傾斜面,當上述結合環(huán)與上述插入管相結合時,上述傾斜面可向上述插入孔推動上述彎曲部件的后端來防止上述彎曲部件被卡定。
并且,在以上述間隔部為基準分割的兩端分別形成有引導面,越朝向與上述插入孔相反的橫方向,上述引導面的寬度向相互對應的方向逐漸變寬。
并且,當使上述結合環(huán)與上述插入管相結合時,多個上述引導面可用于向上述插入孔引導上述加壓突起。
并且,在上述插入管的內(nèi)周還突出形成輔助加壓突起,上述輔助加壓突起能夠以施加壓力的方式輔助支撐向上述插入孔內(nèi)插入的上述電源線的外周。
并且,上述輔助加壓突起在與上述加壓突起相對應的位置上和上述加壓突起位于同一直線上,上述輔助加壓突起分別從兩方向支撐上述電源線的兩端。
技術效果
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效果,使形成有加壓突起的結合環(huán)與插入管的外周相對應地結合,以加壓的方式支撐與插入管結合的電源線的外周,由此,即使向電源線施加壓力,電源線的位置也不會移動且不會脫落,由此,可防止電源線的連接部位受到?jīng)_擊。
并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效果,水分不會向電源線的結合部位滲透,因此可提高防水性能,因結構簡單,而簡單進行拆裝,并且以低廉的價格量產(chǎn)風扇。
附圖說明
圖1為示出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的立體圖。
圖2為示出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的主視圖。
圖3為示出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的后視圖。
圖4為示出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的側視圖。
圖5為示出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的側面剖視圖。
圖6為詳細示出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中插入管和結合環(huán)的要部放大立體圖。
圖7為示出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中在加壓突起形成傾斜面的狀態(tài)的要部放大圖。
符號說明
10:馬達 20:葉片
100:框架 110:結合件
120:排出口 200:插入管
210:插入孔 220:間隔部
221:引導面 230:彎曲部件
231:曲面 240:輔助加壓突起
300:結合環(huán) 310:中孔
320:加壓突起 321:傾斜面
C:電源線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
參照與附圖一同詳細后述的實施例,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及特征,用于實現(xiàn)上述優(yōu)點及優(yōu)點的方法變得更加明確。
而且,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公開的實施例,而是可體現(xiàn)為不同的多種形態(tài),只是,本實施例使本發(fā)明的公開變得完整,并向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提供本發(fā)明的完整范疇,本發(fā)明通過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的范疇來定義。
并且,在說明本發(fā)明的過程中,在判斷屋內(nèi)相關的公知技術等使本發(fā)明的主旨不清楚的情況下,將省略對其的詳細說明。
圖1為示出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的立體圖。圖2為示出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的主視圖。
而且,圖3為示出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的后視圖。圖4為示出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的側視圖。
并且,圖5為示出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的側面剖視圖。圖6為詳細示出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中插入管和結合環(huán)的要部放大立體圖。
參照圖1至圖6,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包括框架100、插入管200及結合環(huán)300。
首先,在上述框架100的中心部位(前方或后方)可設置馬達10,葉片20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于向上述馬達10的前方突出的驅動軸。
此外,在上述框架100的背面可設置馬達10的前端,在此情況下,上述馬達10的驅動軸可向框架100的前方突出。
而且,葉片20的中心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與向上述框架100的前方突出的驅動軸相結合。
并且,如圖1和圖4所示,在上述框架100的前部面,結合件110向前方突出形成,使得馬達10或馬達10的驅動軸沿著前后方向貫通結合。
例如,在上述框架100的背面與馬達10相結合的情況下,葉片20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與上述結合件110的前方相結合。
同時,如圖1和圖2所示,上述框架100可形成四角框形狀,在上述框架100的一部分,沿著前后方向貫通形成有可使空氣通過的排出口。當然,雖然未圖示,但上述框架10也可形成圓、多角形狀等的框架。
插入管200用于固定電源線C,上述電源線C用于向馬達10供電,上述插入管200可向框架100的后方延伸。
其中,在上述插入管200的內(nèi)部,插入孔210沿著前后方向貫通形成,且可呈橫方向形成圓周的圓筒形態(tài)的管體。
當然,上述插入管200不僅可呈圓筒形狀,而且也可以呈橫方向形成多角形狀的多角形態(tài)的管體。
在結合后述的結合環(huán)300之前,插入孔210為了順暢地貫通結合電源線C而具有大于電源線C的縱方向厚度的直徑。
而且,上述插入孔210可呈與電源線C的形狀相對應的形狀,在電源線C的縱方向剖面為圓形狀的情況下,上述插入孔210也可呈相對應的圓形狀。
并且,為了提高結合強度,插入管200具有如下強度,越靠近框架100的背面,直徑逐漸變寬的帶形狀。
其中,上述插入管200的直徑及形狀根據(jù)電源線C的形狀及直徑以多種方式適用。
同時,在上述插入管200的橫方向一側形成使圓周的一部分向兩方向分割的間隔部220。
上述間隔部220形成間隔,使得后述的加壓突起310向插入電源線C的插入孔210進入規(guī)定長度。
如上所述,上述間隔部220可向插入管200的前后具有長度,并可具有大于或與后述的加壓突起320相對應的長度。
即,在插入管200的外部與后述的結合環(huán)300相結合的情況下,后述的加壓突起310通過間隔部220向插入孔210插入,從而以施加壓力的方式支撐電源線C的外周。
而且,以上述間隔部220為基準,插入管200的分割的兩端可分別形成引導面221,越靠近與插入孔210相反的橫方向,上述引導面221的寬度向相互對應的方向逐漸變寬。
當使后述的結合環(huán)300通過插入管200的后方與外周相結合時,上述引導面221可向插入孔210引導后述的加壓突起320。
即,上述引導面221可以使插入后述的加壓突起320的間隔部220的入口變寬。
因此,利用上述引導面221,可簡單在插入管200的外周結合后述的結合環(huán)300。
尤其,在上述間隔部220內(nèi)還可形成厚度小于上述插入管的彎曲部件230。
上述彎曲部件230的兩端以間隔部220為基準分別與插入管200的分割的兩端形成為一體。
其中,上述彎曲部件230可由與插入管200相同的材質(zhì)形成,上述彎曲部件230的厚度可以相對小于上述插入管200的厚度。
而且,上述彎曲部件230的兩端可以與插入管200的分割的兩端的中心部位相結合,或者可向插入孔210的方向或相反方向傾斜。
并且,上述彎曲部件230可由與插入管200形成為一體的合成樹脂材料形成,或者可利用金屬等的材質(zhì)制作。
如上所述,上述彎曲部件230借助加壓突起310向橫方向施加的壓力向插入孔210的內(nèi)部彎曲延伸。
此時,上述彎曲部件230的彎曲延伸的前端可呈曲面,使得電源線C的外部覆蓋物不會被損傷。
如上所述,上述彎曲部件230可在橫方向以施加壓力的方式支撐彎曲延伸的前端向插入孔210插入的電源線C的外周。
結合環(huán)300通過插入管200的后方借助螺紋來相對應地結合,從而使在間隔部220以薄的厚度形成的彎曲部件230向插入孔210的內(nèi)部彎曲延伸。
此時,向上述插入孔210的內(nèi)部彎曲眼神的彎曲部件230的前端以施加壓力的方式支撐電源線C的外周,從而防止電源線C在插入孔210的內(nèi)部流動或向外部脫落。
為此,可沿著前后方向貫通形成中空部310,以便結合環(huán)300通過螺紋與插入管200的相對應地結合。
其中,上述中空部310可具有與上述插入管200相對應的形狀,以便能夠緊貼于插入管200的外周。
例如,在上述結合環(huán)300中,橫方向為形成圓周的圓筒形態(tài)的管體。
當然,上述結合環(huán)300不僅可呈圓筒形態(tài)的管體,而且還可呈橫方向形成多角形的管體。
而且,在結合環(huán)300的內(nèi)周面突出形成加壓突起320,當與插入管200的外周相對應地結合時,上述加壓突起320通過間隔部220以施加壓力的方式支撐電源線C的外周。
上述加壓突起320可向結合環(huán)300的前后具有長度,并具有等于或小于上述間隔部220的長度。
如上所述,與彎曲部件230相比,上述加壓突起320的延伸的前端更向插入孔210的內(nèi)部延伸。
即,當使結合環(huán)300與插入管200的外部相結合時,加壓突起320的前端使彎曲部件230向插入孔210的內(nèi)部彎曲,彎曲部件230的彎曲延伸的前端以施加壓力的方式支撐電源線C的外周。
不僅如此,在上述插入管200的內(nèi)周還突出形成輔助加壓突起240,上述輔助加壓突起240用于以施加壓力的方式輔助支撐向插入孔210內(nèi)插入的電源線C的外周。
上述輔助加壓突起240在位于相同線上的與加壓突起320相對應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以施加壓力的方式輔助支撐電源線C的外周。
在此狀態(tài)下,上述輔助加壓突起240以與相反側相對應的方式形成的加壓突起320一同在兩方向分別支撐與插入孔210的內(nèi)部貫通結合的電源線C的兩端。
因此,輔助加壓突起240和加壓突起320以雙重施加壓力的方式支撐電源線C的外周,由此,可通過簡單結構更加堅固地支撐電源線C。
另一方面,如圖7所示,在加壓突起320的前端還可形成傾斜面321,當使結合環(huán)300與插入管200相結合時,上述傾斜面321可向插入孔210推動彎曲部件230的后端。
當插入管200的外周與結合環(huán)300相結合時,上述傾斜面321起到向插入孔210向最初彎曲部件230的下端推動的作用。
因此,上述傾斜面321可防止加壓突起320和彎曲部件230的后端之間的卡定,因此,可使結合環(huán)300簡單與插入管200的外周相結合。
上述說明的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可適用于能夠進行洗滌的多種防水設備(加濕器等),從而可廣泛使用。
結果,在本發(fā)明中,使形成有加壓突起320的結合環(huán)300與插入管200的外周相對應地結合,以施加壓力的方式支撐與插入管200相結合的電源線的外周,由此,即使向電源線C施加壓力,電源線C的位置不會移動且不會脫落,從而無法向電源線C的連接部位傳遞沖擊,由此,可防止電源線C和馬達10的連接部位分離或者連接不良的現(xiàn)象。
并且,水分不向電源線C的結合部位滲透,因此可提高防水性能,因結構簡單,而簡單進行拆裝,并且能夠以低廉的價格量產(chǎn)風扇。
如上所述,對說明與本發(fā)明的防水風扇外殼的電纜固定結構相關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是,在不超出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可進行多種實施變形。
因此,本發(fā)明的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的實施例,本發(fā)明的范圍通過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和與其等同的技術方案下定義。
即,上述實施例僅是例示性實施例,而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本發(fā)明的范圍體現(xiàn)在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而并非體現(xiàn)在詳細說明中,從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的含義及范圍、等同概念導出的所有變更或變形的形態(tài)均屬于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