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三維形狀磁形成電機芯的方法和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形成磁電機芯的方法和設備。
背景技術:
磁流變(MR)流體包括磁的或者易被磁化的顆粒,例如鐵或者其氧化物,它們與適 當的粘性載體材料混合或者懸浮在適當的粘性載體材料中,所述粘性載體材料典型地為流 體例如油、溶劑、水和/或另外的適當的載體。這些顆粒可占據MR材料量的總重量的大約 30%至90%,但是取決于特定應用可使用其它的百分比。表面活性劑可與載體組合,以便增 加保護懸浮顆粒,并且以便進一步最優(yōu)化顆粒在載體內的懸浮。當MR材料暴露于磁場時,MR材料的屈服應力會快速增加若干數量級。屈服應力 增加是由于在包含有MR材料的體積內或者在橫跨包含有MR材料的空隙中形成了有序的磁 性顆粒柱,其中這些柱在所施加的磁場的磁通方向上對齊。在屈服應力上的這種變化通過 減少或者終止該磁場容易地且快速地可逆。因為電磁鐵的磁場可通過控制從電源傳輸的 電流來控制,所以粘度和屈服應力可被精確地控制,以提供許多潛在的有用的應用,例如MR 流體離合器、聯接器、防彈衣等。當MR材料經受磁場時,在懸浮顆粒上感生的磁偶極矩會最終形成復雜的鏈狀結 構,即,形成如上所述的有序的顆粒柱結構。如果相同的磁性懸浮物被暴露于雙軸磁場,那 么感生偶極矩可被用來使這些顆粒在更復雜的二維定向上對齊。然而,盡管如上所述,經受 這種磁場的MR材料的物理性質可用于轉矩傳遞和為了特定目的臨時地改變MR流體的表觀 粘度,但是對于某些制造目的傳統(tǒng)的方法仍然欠佳。
發(fā)明內容
因此,提供一種用來制造或者磁性地成形用于電機的成品磁芯的方法,其中所述 芯具有預定的顆粒分布??刹捎米钚×康募庸な顾鲂拘纬蔀閺碗s的或者三維(3D)成品 的幾何形狀。該方法包括使具有微米尺寸以及納米尺寸顆粒的混合物的一定量的MR材料 成形。為了形成定子或者轉子芯的復雜的形狀即圓柱形形狀,相對于所述量的MR材料 產生重疊的或疊加的3D磁場并精確控制所述磁場。同樣地,該方法可被用來修整或者調整 電機芯的磁性質,其在一個實施例中通過使用按壓或者其它的最小化加工可部分地或者基 本上預先形成,然后通過對疊加的3D磁場的控制應用來精確地成形和/或調整。成品芯具 有期望的復雜幾何形狀或3D幾何形狀,其可精確地和以高度的可重復方式而被提供。在成形之后,并同時保持在疊加的3D磁場的磁通路徑內,成形部件經受適當的固化和/或固結處理以永久性地固定期望的3D幾何形狀,例如,使用兩部分環(huán)氧固化處理、 和/或熱固化、激光燒結、紫外線固化、化學固化、和/或任何其它適當的固化方法。該方法 可用于芯的復雜幾何形狀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控制,以及其期望的磁性顆粒分布和相關聯的磁性 質。特別地,一種形成成品電機芯的方法可包括將預定的3D幾何模型記錄在可由主 機訪問的存儲器位置中、并利用該主機和3D幾何模型來獲得或計算出將該模型的復雜的 幾何形狀轉換為控制參數組的逆電磁成形問題的解決方案。定位在中轉區(qū)域內的預定量的 MR材料由獨立可控制的磁場發(fā)生器陣列例如電磁鐵和/或永磁體組所圍繞。該控制參數和 任何所需的能量和波形特征被傳送至該場發(fā)生器。響應于所傳送的參數和特性,場發(fā)生器 產生疊加的3D磁場組??刂茀悼上薅ù艌霭l(fā)生器的位置和動態(tài)需求,并且當電磁裝置用作為磁場發(fā)生 器時,用于陣列中的每個場發(fā)生器的電功率和波形特征被這樣配置。在此之后,該方法包括 使用疊加的3D磁場磁成形MR材料,從而或者整體上或者作為層組,形成未加工的3D成形 部件,其中每個層都接近二維形狀,然后在疊加的3D磁場仍然起作用時未加工的3D成形部 件被固化或者以其它方式固結,從而形成成品磁電機芯。一種用來形成成品電機芯的設備或者自動化系統(tǒng)可包括用來在其中的存儲器位 置記錄預定的3D幾何模型的主機,和圍繞中轉區(qū)域并且使用所述主機可控制的磁場發(fā)生 器陣列。通過使用來自主機的信號或命令,陣列中的每個磁場發(fā)生器都具有可獨立控制的 位置和動態(tài)運動,并適合于產生可獨立控制的3D磁場。該主機利用所述3D幾何模型來計算或者獲得將該3D幾何模型的復雜的幾何形狀 轉換為控制參數組的逆電磁成形問題的解決方案。該參數被傳送至場發(fā)生器,從而產生適 合于將所述量的MR材料磁成形為未加工的3D成形部件的疊加的3D磁場組,這以一組漸進 地覆蓋的和大致二維的層的方式或者整體的方式成形,它們繼而被固化或者固結,以形成 成品磁芯。當結合附圖,從下面的對實現本發(fā)明的最佳方法的詳細描述中,可以容易地看出 本發(fā)明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以及其它的特征和優(yōu)點。本發(fā)明還提供下述方案方案1 一種形成具有預定的磁性顆粒分布的磁電機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使用主機記錄所述磁電機芯的3D幾何模型,該模型至少限定所述磁電機芯的形 狀和所述磁電機芯的預定的磁性顆粒分布;通過使用所述3D幾何模型使用所述主機產生控制參數組,包括獲得將所述3D幾 何模型的幾何形狀轉換為所述控制參數組的逆電磁成形問題的解決方案;通過使用對應的多個可獨立控制的磁場發(fā)生器產生多個可獨立控制的3D磁場;將一定量的磁性材料經受所述多個可獨立控制的3D磁場;以及通過使用所述可獨立控制的3D磁場,將所述量的磁性材料成形為具有預定的磁 性顆粒分布的所述磁電機芯;其中所述磁電機芯基本上與所述3D幾何模型一致。方案2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在電機芯經受所述磁場的同時固結磁電機 芯,以從而永久性地保持所述形狀和預定的磁性顆粒的分布。
方案3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量的磁性材料成形為磁電機芯包括將所 述量的磁性材料成形為轉子芯、定子芯和永磁體的圓柱部分其中之一。方案4 如方案3所述的方法,包括將所述量的磁性材料成形為轉子芯和定子芯之 一,所述方法還包括在形成轉子芯或者定子芯之一的同時,磁性地形成繞組。方案5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將至少一些3D磁場相互疊加。方案6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產生多個可獨立控制的3D磁場包括獨立地激 勵多個電磁場線圈中的每一個。方案7 —種形成具有預定的磁性顆粒分布的磁電機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所述磁電機芯的3D幾何模型記錄在可由主機訪問的存儲器位置,所述模型至 少限定該磁電機芯的形狀和該電機芯的預定的磁性顆粒分布;使用所述主機和所述3D幾何模型來獲得將所述3D幾何模型的幾何形狀轉換為控 制參數組的逆電磁成形問題的解決方案;將預定量的磁流變(MR)材料放置于由可獨立控制的磁場發(fā)生器陣列所圍繞的中 轉區(qū)域中;將來自主機的控制參數傳送至所述磁場發(fā)生器,從而產生多個3D磁場,所述控制 參數至少限定每個磁場發(fā)生器的為將MR材料磁性地成形為磁電機芯所需的位置和運動, 其中該3D形狀的磁性部件基本上與所述3D幾何模型的幾何形狀一致;以及利用所述3D磁場磁成形所述量的MR材料,從而形成所述磁電機芯。方案8 如方案7所述的方法,還包括使用紫外線(UV)固化、化學固化、激光固化 和熱固化中的至少一個來固結未加工的3D形狀的部件。方案9 如方案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未加工的3D形狀的部件為轉子芯、定子芯 和永磁體的一部分中的一個。方案10 如方案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品3D磁性部件為轉子芯和定子芯之 一,該方法還包括在磁成形MR材料的同時,將線圈或繞組整體地形成到該轉子芯或者定 子芯。方案11 如方案7所述的方法,其中磁成形所述量的MR材料包括以一系列漸進的 層的形式成形所述材料。方案12 如方案7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將至少一些3D磁場相互疊加。方案13 —種用來形成具有預定的磁性顆粒分布的磁電機芯的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 括主機,所述主機適于將該電機芯的三維(3D)幾何模型記錄在可由所述主機訪問 的存儲器位置,該三維幾何模型至少限定該磁電機芯的形狀和該磁電機芯中預定的磁性顆 粒分布;和圍繞包含一定量磁性材料的中轉區(qū)域的磁場發(fā)生器陣列,其中陣列中磁場發(fā)生器 中的每一個具有使用所述主機可控制的位置和運動,并且其中每個磁場發(fā)生器適于產生獨 立可控的3D磁場;其中所述主機適于使用該3D幾何模型來獲得控制參數組,并將該控制參數傳送 至所述磁場發(fā)生器,以從而產生適于將所述量磁性材料磁成形為所述磁電機芯的多個3D 磁場,并且其中該主機適于通過獲得將所述3D幾何模型的幾何形狀轉換為所述控制參數組的逆電磁成形問題的解決方案來獲得所述控制參數組。方案14 如方案13所述的系統(tǒng),其中所述磁場發(fā)生器被配置為自由空間中的帶電 顆粒、電磁線圈、直導線、永磁體之一。方案15 如方案13所述的系統(tǒng),其中所述控制參數適于將至少一些3D磁場相互疊加。
圖1為利用本發(fā)明的方法磁形成電機芯的示意圖;以及圖2為描述本發(fā)明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附圖,其中相似的參考標記表示相似的部件,從圖1開始,三維(3D)形狀磁成 形系統(tǒng)10包括由磁場發(fā)生器14組或陣列圍繞的中轉平臺或者區(qū)域12。為了清楚起見,場 發(fā)生器14在圖1中被標識為rei、re2、re3、re4、FGN和TOR。每個場發(fā)生器14都是適于在 3D坐標系統(tǒng)的x、y和Z方向產生預定磁場20的裝置。例如,場發(fā)生器14可實施為自由空 間中的帶電顆粒、電磁場線圈、直導線、永磁體等。場發(fā)生器14的數量可變化,從而所使用 的變量N和R可變化,而并不偏離本發(fā)明的意指的范圍。場發(fā)生器14的數量還可基于待被 制造的結構或部件的特定的幾何形狀和/或尺寸來確定。描述3D模型的數據或者信息可 存儲在主機15中,正如下面參照圖2說明的。當場發(fā)生器14被配置為電磁激勵的裝置時,每個場發(fā)生器14可電連接至可選的 能量供應系統(tǒng)(ESS)21,例如電池、電插座或者其它適當的能量源。利用駐留于主機15內或 者可被主機15訪問的算法100,ESS 21可選擇性地由主機15通過硬線或者無線控制鏈路 11控制。主機15可被配置為具有CPU和充足存儲空間例如只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取存 儲器(RAM)、電可擦寫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等的數字計算機。主機15還可包括高速 時鐘、模數轉換和數模轉換電路、和輸入/輸出電路、以及合適的信號調節(jié)和緩沖電路。駐 留于主機15中或者可由其訪問的任何算法,包括下面參照圖2描述的算法100以及任何其 它所需要的算法,都可存儲于ROM中,并自動地由主機執(zhí)行,以提供所需要的功能。軟磁復合(SMC)材料16按照總體由箭頭A指示的方向被送入中轉區(qū)域12。SMC 材料16可為如上所述的磁流變(MR)材料,可為粉末或液體形式、或者任何其它容易處理或 者可利用的形式。盡管在此使用了術語MR材料,根據一個實施方式具有大約1微米至大約 50微米的一般的顆粒范圍,但是MR材料中實際的顆粒尺寸范圍是可改變的,而并不偏離本 發(fā)明意指的范圍。即,毫微米級的鐵磁顆粒例如在鐵磁流體中所使用的類型,以及大至大約 200微米的顆粒,可使用并且在需要時混合以提供所制作部件的期望的成形和性質調整。包含預定量的磁性顆粒的環(huán)氧樹脂或者類似的材料在中轉區(qū)域12中可被定位在 由場發(fā)生器14陣列所產生的磁場20的磁通路徑內。一旦定位好,多個疊加的磁場20使 SMC材料16成形為具有復雜的或者3D幾何形狀的成品電機芯18。在圖1的實施例中,在 由箭頭B指示的方向上從中轉區(qū)域形成的電機芯18是具有期望的或者調整的磁特性組的 大致圓柱形轉子或定子芯,但是利用在此提出的方法也可制造其它的3D部件。
參照圖2,本發(fā)明的方法100的不同步驟可以算法的形式被編程,并由主機15自動 地執(zhí)行,以將磁性材料成形為上面所提出的類型的三維(3D)磁電機芯18。在步驟102開始,方法100包括編程、產生芯18的期望幾何模型30 (見圖1)或者 以其他方式將芯18的期望幾何模型30 (見圖1)輸入到主機15或者可由主機15訪問的獨 立的計算機裝置、和/或利用主機15或者利用可由主機15訪問的獨立的計算機裝置。例 如,3D建模軟件如AutoCAD可駐留于主機15上或者可被主機15訪問,使得用戶通過這樣的 軟件使用自動建模工具產生期望的最終3D形狀和任何期望的或者所需的合成的磁特性。 一旦產生了模型30,方法100就進入步驟104。在步驟104,主機15將從步驟102建模得到的幾何形狀轉換為成形期望部件的形 狀所需的位置和電力要求。例如,步驟104可以包括計算或者解決逆電磁成形問題或者方 程組,以將從步驟102建模得到的幾何形狀轉換為所需的位置和電力要求。即,在步驟104 中確定有關所需的MR材料即SMC 16的混合及量、場發(fā)生器14的位置和運動控制參數、和 由每個場發(fā)生器14產生的所需的磁場20、以及每個場20在其它磁場20上所需的疊加。即,場發(fā)生器14的運動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旋轉、線性和/或振蕩方向,以及頻 率、幅度、或者為特定成形所需的其它的波形特征被計算或者以其它方式被確定。步驟104 可包括使用主機15、或者存儲的一組查找表、公式和/或任何其它所需的信息來自動地引 用模型30,從而計算出為磁成形芯18所需的總的控制參數組。一旦確定出,方法100進入 步驟106。在步驟106中,SMC 16可被加載入中轉區(qū)域,并且該步驟可包括將SMC 16加載進 容器、裝置、機器或者適于將SMC 16保持在預定的包覆體或體積內的其他設備中。希望將 未加工的SMC 16封入在近似最終所產生部件18的體積的體積內,以最優(yōu)化陣列中的場發(fā) 生器14的磁成形能力。在一個實施例中,SMC 16可經受初步的成形步驟,例如通過按壓和/或硬模(硬 加工)將SMC稍微地或者粗糙地壓縮為粗略的圓柱形形狀。通過減少磁場20所需的成形 的量,這一步驟可最優(yōu)化后續(xù)的芯18的磁成形操作。在另一個實施例中,SMC 16可在與在 快速原型或者3D印制期間所使用的層類似的一系列漸進的層中成形。盡管是三維的,但是 這樣的層可具有比其它二維小很多的維度,因而形成近似2D形狀例如平板。一旦完成后, 這些層可被堆疊或者被漸進地覆蓋以產生3D成品部件。每個層都可相對于其磁性質和顆 粒分布被調整,從而最優(yōu)化對成品部件的形成過程和功能性的控制。一旦加載,方法100進 入步驟108。在步驟108中,在步驟106中加載的材料或者SMC 16如以上所說明的那樣磁成 形,例如通過疊加3D磁場并使SMC 16暴露其中。對3D磁場的精確控制最終將SMC 16成 形為芯18??筛鶕枰獙Υ?場)陣列中的每個場發(fā)生器14建立閉環(huán)和/或開環(huán)反饋控 制,其中每個場發(fā)生器被獨立地控制并操作成以最優(yōu)化磁成形過程的精確性。對于閉環(huán)控 制,為了能對成形過程進行精確的控制,傳感器陣列可被用來提供來自場發(fā)生器14的反饋 信號,例如位置、速度、加速度、功率水平、頻率、波長、幅度等,和/或關于未加工的部件18R 的形狀的反饋。在閉環(huán)系統(tǒng)中,來自主機15的任何逆成形算法可用于該控制環(huán),以提供期 望的成形。然后方法100進入步驟110,步驟110也可在步驟104和106之前執(zhí)行或者與它 們同時進行。
在步驟110,通過如以上在步驟108所說明的SMC 16的磁成形以及可選地任何初 步按壓或者其它機械成形而得到期望的3D形狀或幾何形狀之后,未加工或未完成的芯18R 保持成固定在或捕獲在磁場20內的中轉區(qū)域12中,同時未加工的芯18R被允許固化或以 其他方式固結。步驟110可以包括任何適當的固化或固結處理,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兩級環(huán) 氧固化、化學固化、和/或使用爐的熱固化、硬化、或固結、激光燒結、或任何其它兼容的和 適當的固化或固結處理或材料。由于固化和固結通常會慢慢地改變未加工的芯18R的幾何形狀,尤其基于熱的處 理會慢慢地改變未加工的芯18R的幾何形狀,例如,由于在對最初使用在MR材料的構造中 的MR材料的任何流體含容納物干燥的過程中,未加工的部件收縮,所以根據需要步驟110 可包括持續(xù)地監(jiān)控未加工部件的變化的幾何結構并修正場發(fā)生器14的位置和場參數,以 保持期望的形狀。因此,在每個步驟中可充分考慮到未加工的芯18R在固化過程期間的幾 何形狀變化,以最優(yōu)化總的控制參數,使得成品芯18例如圖2中所示的示例性電機芯在標 定的或者可容許的尺寸偏差范圍內與模型30相一致。方法100以步驟112結束,其中,如果場發(fā)生器本質上為電磁的,那么終止向場發(fā) 生器14供應電流,從而終止磁場20,并且隨后從中轉區(qū)域12中移除芯18。當場發(fā)生器14 被配置為永磁體時,芯18可直接從中轉區(qū)域12中移除。這時,部件18可用作其預期目的, 例如,如果它被構造為如圖2的代表性實施例所示的轉子或者定子芯,那么可將該部件并 入電機中。圖1的系統(tǒng)10,當其與圖2中提出的方法100相結合使用時,相對于采用類似如層 壓、模壓、多級焊接等的傳統(tǒng)方法,能夠得到更小且更輕的電機。形成的部件可具有更微調 的磁性質。即,在形成過程中變化或者改變磁場的能力可在固化或硬化該部件之前不均勻 地重新分配磁性顆粒,從而允許調整或者選擇磁特性。同樣地,這種調整在該部件的磁形狀 形成過程中可通過對磁性材料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性質進行更大自由度的控制來實現。相對于傳 統(tǒng)的方法,可將加工成本減至最小或削減加工成本。例如,對圖1中的3D磁場20進行精確的控制可被用來在成品芯18中建立期望的 磁性顆粒分布。即,對于MR材料中的鐵的或者其它磁性顆粒,可提供大的、小的、均勻的或 者任意的分布。同樣地,可使用磁性顆粒材料的不同分布,其具有不同的性質,例如可使用 強永磁材料與軟磁性材料混合,以及使用上述的均勻的或者任意的分布。液相或者預結合 相的MR材料的粘性可被改變,使得通過改變圖2的步驟110中的固化方法可進一步優(yōu)化對 期望性質的調整。之前所有的變化可允許制造具有用于其預期的目的的最佳性能的芯18。盡管已經詳細描述了實施本發(fā)明的最佳模式,但是那些熟悉本發(fā)明相關領域的技 術人員會認識到在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內為了實踐本發(fā)明的各種替代的設計和實施例。
權利要求
一種形成具有預定的磁性顆粒分布的磁電機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使用主機記錄所述磁電機芯的3D幾何模型,所述模型至少限定所述磁電機芯的形狀和所述磁電機芯的預定的磁性顆粒分布;通過使用所述3D幾何模型使用所述主機產生控制參數組,包括獲得將所述3D幾何模型的幾何形狀轉換為所述控制參數組的逆電磁成形問題的解決方案;通過使用對應的多個可獨立控制的磁場發(fā)生器產生多個可獨立控制的3D磁場;將一定量的磁性材料經受所述多個可獨立控制的3D磁場;以及通過使用所述可獨立控制的3D磁場,將所述量的磁性材料成形為具有預定的磁性顆粒分布的所述磁電機芯;其中所述磁電機芯基本上與所述3D幾何模型一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在電機芯經受所述磁場的同時固結磁電機芯,以 從而永久性地保持所述形狀和預定的磁性顆粒的分布。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量的磁性材料成形為磁電機芯包括將所述量 的磁性材料成形為轉子芯、定子芯和永磁體的圓柱部分其中之一。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包括將所述量的磁性材料成形為轉子芯和定子芯之一, 所述方法還包括在形成轉子芯或者定子芯之一的同時,磁性地形成繞組。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將至少一些3D磁場相互疊加。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產生多個可獨立控制的3D磁場包括獨立地激勵多個 電磁場線圈中的每一個。
7.一種形成具有預定的磁性顆粒分布的磁電機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所述磁電機芯的3D幾何模型記錄在可由主機訪問的存儲器位置,所述模型至少限 定該磁電機芯的形狀和該磁電機芯的預定的磁性顆粒分布;使用所述主機和所述3D幾何模型來獲得將所述3D幾何模型的幾何形狀轉換為控制參 數組的逆電磁成形問題的解決方案;將預定量的磁流變(MR)材料放置于由可獨立控制的磁場發(fā)生器陣列所圍繞的中轉區(qū) 域中;將來自主機的控制參數傳送至所述磁場發(fā)生器,從而產生多個3D磁場,所述控制參數 至少限定每個磁場發(fā)生器的為將MR材料磁性地成形為磁電機芯所需的位置和運動,其中 該3D形狀的磁性部件基本上與所述3D幾何模型的幾何形狀一致;以及 利用所述3D磁場磁成形所述量的MR材料,從而形成所述磁電機芯。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還包括使用紫外線(UV)固化、化學固化、激光固化和熱固 化中的至少一個來固結未加工的3D形狀的部件。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未加工的3D形狀的部件為轉子芯、定子芯和永 磁體的一部分中的一個。
10.一種用來形成具有預定的磁性顆粒分布的磁電機芯的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主機,所述主機適于將該電機芯的三維(3D)幾何模型記錄在可由該主機訪問的存儲 器位置,該三維幾何模型至少限定該磁電機芯的形狀和該磁電機芯中的預定的磁性顆粒分 布;和圍繞包含一定量磁性材料的中轉區(qū)域的磁場發(fā)生器陣列,其中陣列中磁場發(fā)生器中的每一個具有使用所述主機可控制的位置和運動,并且其中每個磁場發(fā)生器適于產生獨立可 控的3D磁場;其中所述主機適于使用該3D幾何模型來獲得控制參數組,并將該控制參數傳送至所 述磁場發(fā)生器,以從而產生適于將所述量磁性材料磁成形為所述磁電機芯的多個3D磁場, 并且其中,該主機適于通過獲得將所述3D幾何模型的幾何形狀轉換為所述控制參數組的 逆電磁成形問題的解決方案來獲得所述控制參數組。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三維形狀磁形成電機芯的方法和設備。一種形成具有預定的磁性質的圓柱形磁電機芯的方法包括記錄3D幾何模型,將該模型的幾何結形狀轉換為控制參數,并將磁性材料置于由可獨立控制的磁場發(fā)生器圍繞的中轉區(qū)域。該控制參數被傳送到該場發(fā)生器來產生3D磁場,該3D磁場被控制以將所述材料磁成形為與所述模型基本一致的電機芯。在成形之后,該芯被固結以形成成品芯。一種用來形成磁電機芯的系統(tǒng)包括控制每個該場發(fā)生器的位置和運動的主機。該三維模型被所述主機使用以控制該磁場發(fā)生器并將MR材料成形為磁電機芯。
文檔編號H02K15/02GK101917093SQ20101017168
公開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4月6日
發(fā)明者J·A·阿貝爾, J·C·烏利尼, J·P·斯潘塞, P·E·克拉杰夫斯基 申請人:通用汽車環(huán)球科技運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