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音圈馬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鏡頭模組驅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音圈馬達。
背景技術:
音圈馬達具有體積小、用電量少及價格低廉等優(yōu)點,適合作為電子產品如數碼相機、手 機、數碼攝像機等中的驅動器,請參見文獻Design of a voice coil motor used in the focusing system of a digital video camera, Magne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Volume 41, Issue 10, Oct. 2005 Page(s):3979-3981。
音圈馬達通常通過磁性件與線圈組的配合設置,通過改變電流通過線圈組的大小方向及 上下彈片的彈簧拉伸回復力特性,進而達到可操控調整上下位移或復位等對焦功效。
常見的音圈馬達主要包括固定架、裝筒、彈片及磁性件。該固定架通常為方體狀框架結 構,其包括多個一體成型且首尾相連的邊框,該多個邊框圍合形成用于裝設裝筒的收容腔。 該裝筒用以裝設鏡筒、對焦鏡片組或變焦鏡片組,其外側壁纏繞有線圈組。該彈片嵌設于固 定架側壁,用以保護音圈馬達。當線圈組通電后,該線圈組產生磁場,該磁場與磁性件的磁 場相互作用,產生可移動裝筒的驅動力而改變鏡筒或對焦鏡片組或變焦鏡片組與影像感測器 之間的距離,進而實現(xiàn)對焦或變焦的功能。
然而,由于該音圈馬達的固定架為一體成型結構,組裝音圈馬達時需先將裝筒置于固定 架的收容腔內再將磁性件固定于固定架側壁,極易造成磁性件滑離固定架或磁性件與裝筒間 距過小而引起后續(xù)裝筒不能移動。并且,固定架的邊框厚度有限,以致于成型加工該框架難 度較高,易產生大量不合格產品,變相增加了制作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的音圈馬達以提高組裝效率和產品合格率。
發(fā)明內容
以下結合實施例說明一種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的音圈馬達。
該音圈馬達包括外殼、磁鐵、兩彈片及活動組件。該外殼包括頂板及分別連接于頂板邊 緣的側板。該兩彈片相互隔開,由此與側板配合形成用于收容該活動組件的第一容置腔。該 磁鐵固定于該側板內壁,位于該兩彈片之間,并環(huán)繞該活動組件。
本技術方案的音圈馬達將磁體直接固定于外殼側板的內壁,結構簡單,由此便于生產和 組裝音圈馬達。
圖l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音圈馬達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音圈馬達的分解圖。
圖3是圖1所示的音圈馬達的固定組件的示意圖。
圖4是圖3所示的固定組件的定位柱的示意圖。
圖5是圖1所示的音圈馬達中活動裝筒的示意圖。
圖6是圖1所示的音圈馬達中彈片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技術方案提供的音圈馬達進一步說明。
請一并參閱圖1至圖3,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音圈馬達100包括外殼20、固定組件30、 活動組件40及兩彈片50。
外殼20由導磁材料制成,用以吸附固定組件30中的磁鐵。為消除外部電磁對音圈馬達 IOO的干擾并防止該音圈馬達IOO的電磁影響外部電子元件的工作,可于外殼20的外表面涂覆 電磁屏蔽材料,如鎳鐵合金、導電塑料、表面導電材料或導電玻璃。此外,外殼20也可由電 磁屏蔽材料制成。外殼20包括頂板21及四個分別連接于頂板21邊緣的側板22。頂板21和四個 側板22圍合形成用以容置固定組件30、活動組件40及兩彈片50的收容腔212。該頂板21開設 有貫通其相對兩表面的入光孔211以使光線射入鏡頭模組(圖未示)中。
請一并參閱圖2及圖3,固定組件30為方形筒狀體,其包括固定架31及設于外殼20的側板 22內壁并夾持于固定架31側壁的四塊磁鐵32。固定組件30設有用于收容活動組件40的第一容 置腔301。
固定架31為呈方形的框架結構,其包括一個固定板311、四個定位柱312和基座313。其 中,四個定位柱312設于固定板311和基座313之間,且每個定位柱312的一端穿設于固定板 311,另一端收容于基座313,由此每相鄰兩定位柱312與固定板311的一邊框和基座313的一 邊框配合形成一個置磁腔314。
具體地,請一并參閱圖2及圖3,固定板311呈方型框體,其包括四條首尾相連的邊框, 且每相鄰兩邊框的相交區(qū)域均設置有一個定位孔3111。每個定位孔3111的中軸線平行于第一 容置腔301的中軸線,其用以穿設定位柱312的一端,以使定位柱312與固定板311相連。
基座313與固定板311相對設置,其用于與固定板311配合固定四個定位柱312于基座313 和固定板311相對的兩內側,從而與固定板311及四個定位柱312配合形成置磁腔314?;?313還用于與外殼20配合形成前述收容腔212,以收容固定板311、四個定位柱312、磁鐵32、
5活動組件40及兩彈片50。同固定板311,基座313也為框體結構,其包括四條首尾相連的邊框 ,且每相鄰兩邊框的相交區(qū)域均設有一限位槽3131,每個限位槽3131用以收容定位柱312的 另一端,以使定位柱312與基座313相連。此外,基座313的各邊框也可設置凹槽,以便于后 續(xù)組裝音圈馬達時向該凹槽內填膠而進一步定位磁鐵32。
請一并參閱圖3及圖4,定位柱第一端部主體第二端部312包括第一端部3121、主體3122 及第二端部3123。主體3122包括第一端面3223、與第一端面3223相對的第二端面3224及位于 第一端面3223與第二端面3224之間并分別與第一端面3223和第二端面3224相連的側表面 3225。第一端部3121和第二端部3123分別連接主體3122于第一端面3223和第二端面3224,且 第一端部3121—端穿設于定位孔3111,第二端部3123—端收容于限位槽3131。
主體3122自側表面3225向其內部開設有定位槽3226。定位槽3226貫通第一端面3223和第 二端面3224,其尺寸及形狀與磁鐵32匹配,用于收容磁鐵32的一端部。由此每相鄰兩個主體 3122相互配合將磁鐵32夾持于該兩主體3122之間。
此外,固定架31可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固定板311和四個兩端分別穿設于兩固定板311的 定位孔3111中的定位柱312,而不包括基座313。各定位柱312以一端穿設于定位孔3111并收 容于基座313的限位槽3131的方式與基座313相連。
定位柱312的第一端部3121、主體3122及第二端部3123可一體成型,還可第一端部3121 與主體3122形成一整體,且兩端分別貫通第二端部3123的第一端面3223和第二端面3224,即 第一端部3121與主體3122穿設于第二端部3123。定位槽3226可不貫通第一端面3223和第二端 面3224,只要其能收容磁鐵32的一端部。進一步地,定位柱312的側表面3225可不設置定位 槽3226,只要定位柱312的側表面3225的尺寸及形狀能滿足穩(wěn)固夾持磁鐵32即可。
磁鐵32固定于側板22的內壁,并位于兩彈片50之間,與置磁腔314相對,且環(huán)繞活動組 件40。當外殼20由導磁材料制成時,磁鐵32可由其與側板22之間的磁性吸引力而得以固定。 當然,可直接采用點膠形式將磁鐵32固定于側板22的內壁。
請一并參閱圖2、圖3及圖6,活動組件40裝設于固定組件30的第一容置腔301中。活動組 件40包括裝筒41及纏繞于裝筒41外側壁的線圈42。
裝筒41為方形筒狀體,其具有底面413及與底面413相對的頂面414。裝筒41設有呈圓柱 形且貫通底面413和頂面414的第二容置腔411。第二容置腔411用于收容鏡頭模組。
裝筒41的頂面414和底面413的頂角區(qū)分別設有四個凸柱412。每個凸柱412自裝筒41的底 面413或頂面414沿平行于裝筒41中心軸線的方向延伸。凸柱412用以后續(xù)固定彈片50,以使 彈片50鋪設于裝筒41的底面413和頂面414。此外,該凸柱412可單獨成型,再通過膠合粘結、螺接等其他固接方法與裝筒41固接為一體。
請一并參閱圖2、圖4及圖5,彈片50包括平板51。平板51呈矩形,其具有首尾相連的第 一側邊51a、第二側邊51b、第三側邊51c及第四側邊51d。平板51的幾何中心開設有一透光孔 510,以使光線通過。
平板51的四個頂角區(qū)分別設置有限位孔58。限位孔58用于穿設第一端部3121或主體 3123,以將兩彈片50分別固定于固定板311與活動組件30之間及基座313與活動組件30之間。 在限位孔58與透光孔510之間的區(qū)域內,圍繞透光孔510設置有形狀相同的第一溝槽52、第二 溝槽53、第三溝槽54及第四溝槽55。相鄰兩溝槽之間分別形成有均大致呈"L"形的第一伸 縮部57a、第二伸縮部57b、第三伸縮部57c及第四伸縮部57d。
為簡化說明,下面僅以第一溝槽52、第二溝槽53及第一伸縮部57a為例說明彈片50結構
第一溝槽52具有與第一側邊51a平行的第一起始段52a、與第三側邊51c平行且與第一起 始段52a相對的第一結束段52b及位于第一起始段52a與第一結束段52b之間且與第二側邊51b 平行的第一連接段52c。其中,第一結束段52b的長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起始段52a的長度。
第二溝槽53具有與第二側邊51b平行的第二起始段53a、與第四側邊51d平行且與第二起 始段53a相對的第二結束段53b及位于第二起始段53a與第二結束段53b之間且與第三側邊51c 平行的第二連接段53c。其中,第二結束段53b的長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起始段53a的長度。該 第二起始段53a及第二連接段53c位于第一溝槽52的外側,從而與第一溝槽52的第一連接段 52c及第一結束段52b之間形成大致呈"L"形的第一伸縮部57a。第一伸縮部57a由第一連接 段52c與第二起始段53a之間的部分由圓弧段過渡到第一結束段52b與第二連接段53c之間的部 分,即第一伸縮部57a轉彎處具有圓弧結構。
第一伸縮部57a、第二伸縮部57b、第三伸縮部57c、第四伸縮部57d受外力時被撓曲變形 ,當外力消失后,其均可恢復原始狀態(tài)。
平板51還包括四個位于透光孔510與各溝槽之間的連接部56。以其中一個連接部56為例 ,其位于透光孔510與第一結束段52b及第一連接段52c之間。每個連接部56均設置有貫通孔 561。貫通孔561用于穿設凸柱412,而固定彈片50于裝筒41。
此外,第一溝槽52、第二溝槽53、第三溝槽54及第四溝槽55的形狀及各溝槽的數目并不 限于本實施例的形狀及個數,也可以為其它形狀,如圓弧形。
組裝本實施例的音圈馬達時,需按以下步驟進行首先,將一個彈片50置于基底313上 ,且使限位孔58與基底313的限位槽3131相對,將各定位柱312的一端分別收容于限位孔58和限位槽3131中;將活動組件40置于該彈片50上,并使裝筒41的第二容置腔411與彈片50的透 光孔510相通;將磁鐵32固定于側板22的內壁,且使其兩端部置于相鄰兩定位柱312之間;將 另一彈片50置于裝筒41上,將固定板311置于該彈片50上,使裝筒41的凸柱412穿設于彈片 50的貫通孔561,且定位柱312的另一端穿設于彈片50的限位孔58和固定板311的定位孔3111 ;向限位槽3131內及限位孔58、貫通孔561、及定位孔3111內淋膠;將外殼20與基底313配合 ,向兩者連接部淋膠即可。
本實施例的音圈馬達具有以下優(yōu)點采用分體式的固定板、定位柱和基底組裝形成固定 架,利于生產固定架組件和組裝音圈馬達;基底既起與固定板和定位柱配合形成固定架的作 用,又起與外殼配合形成收容腔的作用,由此不用設置兩個固定板來與定位柱形成固定架, 從而簡化了音圈馬達的結構并節(jié)省了原料。
為進一步簡化結構,本實施例的音圈馬達100可不設置定位柱312來夾持定位磁鐵32和彈 片50,而直接以粘膠的方式將固定板3111及磁鐵32粘附于外殼20的各側板22的內壁,使磁鐵 32環(huán)繞活動組件40,且將彈片50直接固定于磁鐵32的相對兩表面。此時,第一容置腔對應于 兩彈片50與側板22圍合的腔體。此外,還可于彈片50與磁鐵32之間設置絕緣材料層如絕緣漆 、絕緣塑料等元件來避免通電后線圈42中的電流經彈片50流至磁鐵32。
以上對本技術方案的音圈馬達進行了詳細描述,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本技術方案構思的限 制??梢岳斫獾氖?,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技術方案的技術構思做出其 它各種相應的改變與變形,而所有這些改變與變形都應屬于本申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音圈馬達,其包括外殼、磁鐵、兩彈片及活動組件,該外殼包括頂板及分別連接于頂板邊緣的側板,其特征是,該兩彈片相互隔開,由此與側板配合形成用于收容該活動組件的第一容置腔,該磁鐵固定于該側板內壁,位于該兩彈片之間,并環(huán)繞該活動組件。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是,該兩彈片分別固定于側壁。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是,該兩彈片分別固定于磁鐵的相對兩表面。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是,該音圈馬達進一步包括至少三個定位柱,各定位柱設于該兩彈片之間,且兩端分別與一彈片相連。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是,該音圈馬達進一步包括固定板和基座,該固定板與該基座相對設置,該兩彈片設于固定板與基座之間,該固定板設有定位孔,每個定位柱一端穿設于定位孔,另一端相對基座固定,相鄰兩定位柱之間形成用于收容磁鐵的置磁腔。
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是,該音圈馬達進一步包括兩個固定板,該兩固定板相對隔開設置,該兩彈片設于該兩固定板之間,各固定板設有定位孔,各定位柱兩端分別穿設于兩固定板的定位孔,由此相鄰兩定位柱之間形成用于收容磁鐵的置磁腔。
7 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是,每個定位柱包括第一端部、主體和第二端部,該主體具有第一端面和與第一端面相對的第二端面,該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別自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延伸。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是,該主體包括位于第一端面與第二端面之間并與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連的側表面,該主體自側表面向其內部開設有凹槽,該凹槽用于收容磁鐵的一端部,由此相鄰兩主體配合將磁鐵夾持于該兩主體之間。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是,該音圈馬達進一步包括絕緣材料層,該絕緣材料層設于彈片與磁鐵之間。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是,該外殼由導磁材料制成,該磁鐵吸附固定于該側板內壁或以點膠形式固定于該側板內壁。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音圈馬達。該音圈馬達包括外殼、磁鐵、兩彈片及活動組件。該外殼包括頂板及分別連接于頂板邊緣的側板。該兩彈片相互隔開,由此與側板配合形成用于收容該活動組件的第一容置腔。該磁鐵固定于該側板內壁,位于該兩彈片之間,并環(huán)繞該活動組件。本發(fā)明的音圈馬達結構簡單,便于生產和組裝。
文檔編號H02K33/18GK101645640SQ200810303388
公開日2010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8月5日
發(fā)明者柯朝元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yè)(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