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磁吸頭及其磁吸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842759閱讀:801來源:國知局
磁吸頭及其磁吸連接器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設備領域,特別涉及到磁吸頭及其磁吸連接器。



背景技術: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科技不斷進步,電子產(chǎn)品在生活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現(xiàn)有電子產(chǎn)品(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中均使用插入式的接口來進行數(shù)據(jù)連接和充電功能,例如通過傳統(tǒng)的數(shù)據(jù)線來進行連接。然而在使用數(shù)據(jù)線進行充電需要不斷插拔接頭,這就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經(jīng)常的撥插會使電子產(chǎn)品接口老化,導致金屬彈性降低而損壞,而且充電也不方便。

針對上述缺點,市場上出現(xiàn)了磁吸頭,將磁吸頭插入電子產(chǎn)品的接口中,并利用磁力吸附將磁吸頭與連接線接合就能對電子產(chǎn)品進行充電或者數(shù)據(jù)傳輸,不必對電子產(chǎn)品接口進行重復插撥操作,所以避免了電子產(chǎn)品接口的損壞,目前的磁吸頭結構包括有磁鐵、固定支架和內部電路形成的端子組件。磁吸頭種類有多種,如Type C磁吸頭、Lightning磁吸頭等。Type C磁吸頭的端子組件內部由于引腳及接地彈片過多造成端子組件生產(chǎn)及組裝過程過于繁雜,且接地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磁吸頭結構進行有益的改良。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克服現(xiàn)有磁吸頭中的端子組件生產(chǎn)及組裝過程過于繁雜,且接地效果不佳的技術難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磁吸頭及其磁吸連接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提供一種磁吸頭,用于插接到帶有Type-C接口的電子設備內,與電子設備接口內的電信號端子進行信號匹配,實現(xiàn)對電子設備充電和/或數(shù)據(jù)傳輸功能,包括端子組件和鐵磁性外殼;所述鐵磁性外殼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具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端子組件收容于所述鐵磁性外殼的容置腔內,并通過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電子設備的電信號端子電連接,通過所述第二開口外露于電子設備接口外;所述端子組件包括第一引腳組、第一彈片、第一觸點、第二引腳組、第二彈片和第二觸點;所述第一引腳組和第二引腳組之間形成空隙以夾持電子設備的電信號端子;所述第一引腳組和所述第二引腳組設置于與所述磁吸頭插接方向垂直的所述第一開口長度方向上的相對兩側,所述第一引腳組包括第一接地腳和第二接地腳,所述第二引腳組包括第三接地腳和第四接地腳;所述第一彈片與第一接地腳或第四接地腳一體成型,形成第一接地件,并通過第一觸點與所述鐵磁性外殼電連接;所述第二彈片與第二接地腳或第三接地腳一體成型,形成第二接地件,并通過第二觸點與所述鐵磁性外殼電連接,所述第一接地件和所述第二接地件交叉設置。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觸點與所述第一彈片一體成型和/或所述第二觸點與所述第二彈片一體成型。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接地腳和第二接地腳靠近所述第一開口的一端均形成有第一引導部,第三接地腳和第四接地腳靠近所述第一開口的一端均形成有第二引導部,所述第一引導部和第二引導部呈弧形。

優(yōu)選地,所述端子組件還包括第一封裝件和第二封裝件,所述第一封裝件絕緣隔離所述第一引腳組,所述第二封裝件絕緣隔離所述第二引腳組;所述第一封裝件上開設有第一引導口,所述第二封裝件設開設有第二導引口;所述第一引導口與所述第一接地腳、第二接地腳的第一引導部對應;所述第二引導口與所述第三接地腳、第四接地腳的第二引導部對應。

優(yōu)選地,在所述第一封裝件和第二封裝件扣合處靠近第二開口一端的端面形成有卡合槽,所述鐵磁性外殼上形成有卡合件,所述卡合槽與卡合件匹配卡合。

優(yōu)選地,所述磁吸頭進一步包括磁鐵,所述鐵磁性外殼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插入電子設備的接口內以使端子組件與所述電信號端子電連接,所述第二端部顯露于電子設備接口外;所述端子組件與所述鐵磁性外殼的之間存在空隙;所述磁鐵容置于所述鐵磁性外殼第二端部與端子組件之間的空隙中,且所述磁鐵的外露于鐵磁性外殼的端面與鐵磁性外殼的第二端部的端面平齊。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為環(huán)形結構且兩者形成T形結構,所述鐵磁性外殼內壁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結合處形成有一卡位結構,所述端子組件通過所述卡位結構與鐵磁性外殼相對固定。

優(yōu)選地,所述還端子組件包括絕緣件和pin腳,所述pin腳的數(shù)量為多個并穿設于絕緣件中以互相絕緣,所述穿設有pin腳的絕緣件凸出外露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

優(yōu)選地,所述pin腳與外部設備匹配的一端向內呈圓弧凹陷形成弧形槽。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磁吸連接器,其采用上述任一項所述的磁吸頭,且還包括與所述磁吸頭相適配的連接線,所述磁吸頭與連接線通過磁性吸附實現(xiàn)電連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磁吸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接地腳或第四接地腳與第一彈片和第一觸點一體成型,第二接地腳或第三接地腳與第二彈片、第二觸點也一體成型,簡化了生產(chǎn)和組裝工藝,節(jié)約能源及生產(chǎn)成本;由于第一接地腳、第二接地腳、第三接地腳、第四接地腳與電信號端子的接地引腳電連接,第一觸點、第二觸點直接與鐵磁性外殼接觸,鐵磁性外殼接地,一體成型的結構使得電信號端子的接地效果更佳。

2.在第一接地腳、第二接地腳、第三接地腳和第四接地腳上設置引導部,引導部之間形成向外的開口,引導電信號端子順利插入,防止電信號端子被第一引腳組和第二引腳組刮壞,同時防止電信號端子在插入過程中挫彎第一引腳組和第二引腳組,使第一引腳組和第二引腳組變形散失原有電信號傳輸功能。

3.在第一封裝件和第二封裝件的結合處形成有卡合槽,在所述第一端部上形成有與所述卡合槽匹配的卡合件,卡合槽和卡合件匹配卡合,使得鐵磁性外殼通過該卡合件與端子組件緊密固定。

4.磁鐵位于端子組件與鐵磁性外殼的空隙中,且磁鐵外露于鐵磁性外殼與鐵磁性外殼的第二端部的端面平齊使磁鐵無需外漏部分被包裹起來,從而有效防止磁鐵受到刮傷等損害,延長使用壽命。同時鐵磁性外殼包圍磁鐵可以極大增強磁吸頭的整體磁性,以與外部設備更好地磁性吸附。

5.pin腳與外部設備配合的一端向內呈圓弧凹陷,而外部電子設備的針腳一般為具有外凸弧形的結構,使得pin腳在與外部電子設備接觸時,接觸部位為面接觸,可以通過更大的電流,充電速度更快,數(shù)據(jù)傳輸性能更好,同時電性連接更穩(wěn)定。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磁吸連接器,具有可簡化磁吸頭的生產(chǎn)及組裝工藝,使磁吸頭接地性能更良好的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是磁吸頭與電子設備的配合示意圖。

圖2是磁吸頭的第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磁吸頭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4是磁吸頭的另一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5是磁吸頭第二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中的磁吸頭沿Ⅰ-Ⅰ剖面的剖面示意圖。

圖7是端子組件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8是端子組件去除絕緣件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是端子組件中Pin腳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圖9中Pin腳沿Ⅱ-Ⅱ剖面的剖面示意圖。

圖11是第一引腳組和PCB板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12是第一接地腳、第一彈片和第一觸點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3是第二引腳組和PCB板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14是第二接地腳、第二彈片和第二觸點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5是第一接地腳、第一彈片、第一觸點、第二接地腳、第二彈片、第二觸點和PCB板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16是第一封裝件、第二封裝件、第一引腳組和第二引腳組的待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17是第一封裝件、第二封裝件、第一引腳組和第二引腳組的配合后結構示意圖。

圖18是第一端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9是扣合體和第一端部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20是磁吸頭與連接線組成的磁吸連接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在本實用新型的所有實施例中,上、下、左、右、前、后、內、外等位置限定詞僅限于指定視圖上的相對位置,而非絕對位置,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磁吸頭100,其插入到帶有Type-C接口的電子設備200(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的接口2001中固定,與電子設備接口內的電信號端子進行信號匹配,實現(xiàn)對電子設備充電和/或數(shù)據(jù)傳輸功能。磁吸頭100將電子設備接口2001內部的電信號端子的信號傳遞方式由此前的插接式,轉為磁吸的表面接觸式。即將電子設備接口內部的電信號端子,間接裸露在電子設備接口2001外,外部設備如連接線通過磁性吸附與磁吸頭100接觸實現(xiàn)電連接,從而實現(xiàn)外部設備與電子設備接口2001電連接方式由插接式,轉變?yōu)楸砻娼佑|式。免除外部設備與電子設備接口2001電連接時多次插接的麻煩,延長電子設備的使用壽命。外部設備除可以是連接線,也可以是匹配的連接插座等。

請一并參閱圖2,磁吸頭100包括端子組件10,磁鐵20和鐵磁性外殼30,所述鐵磁性外殼為中空體,形成有容置腔;端子組件10收容于所述鐵磁性外殼30的容置腔內。且端子組件10外部尺寸小于鐵磁性外殼30容置腔內部尺寸,所以端子組件10收容于鐵磁性外殼30內后會與鐵磁性外殼30間存在空隙。所述磁鐵20收容在該端子組件10與鐵磁性外殼30的空隙中。

請一并參閱圖3-6,具體的,鐵磁性外殼30包括一體成型的第一端部301和第二端部302。第一端部301插入電子設備接口2001內以使端子組件10與所述電子設備電連接,第二端部顯露于電子設備接口2001外以與外部設備如連接線通過磁吸實現(xiàn)電連接。所述第一端部301和第二端部302可以沖壓一體成型(如圖3所示),也可以將第一端部301和第二端部302單獨成型再通過焊接等工藝組合在一起以共同形成上述容置腔(如圖4所示),第一端部301和第二端部302單獨成型時,第一端部301包裹磁鐵20,第二端部302部分包裹端子組件10。端子組件10收容于所述容置腔。

如圖6所示,該容置腔具有第一開口3011和第二開口3021。當磁吸頭100插接到電子設備接口2001內時,第一開口3011插入到接口2001內,端子組件10的一端通過第一開口3011實現(xiàn)與電子設備接口2001內的電信號端子電連接,且端子組件10的另一端外露于第二開口3021,第二開口3021外露于電子設備接口2001外,端子組件10的另一端通過該第二開口3021與外部設備通過磁性吸附實現(xiàn)端子組件10與外部設備的電連接,從而實現(xiàn)電子設備與外部設備由插接式電連接方式轉變?yōu)楸砻娼佑|式的電連接方式。鐵磁性外殼30為鐵,或可以被磁鐵吸附的鐵磁性順磁材料制成。

請參閱圖5,進一步地,第一端部301和第二端部302均為環(huán)形結構且鐵磁性外殼30的內壁在第一端部301和第二端部302的結合處形成T形結構,即第一端部301的環(huán)形結構橫截面投影面積小于第二端部302的環(huán)形結構橫截面投影面積,因此在第一端部301和第二端部302形成連通的容置腔時,在結合處有一定的高度差,形成一卡位結構303。端子組件10穿過該容置腔在卡位結構303的限制下與鐵磁性殼體30相對固定。

收容于端子組件10與鐵磁性外殼30的空隙中的磁鐵20可以是塊狀磁鐵容置在空隙中,優(yōu)選的,磁鐵20為一環(huán)形磁鐵,且套設在端子組件10與外部設備接合的一端,并與端子組件10一起收容在鐵磁性外殼30的容置腔內,用于與外部設備通過磁性吸附實現(xiàn)磁吸頭100與外部設備的電連接。所述磁鐵20外露于鐵磁性外殼30的端面與所述鐵磁性外殼30的第二端部302的端面平齊。由于磁鐵20為環(huán)形磁鐵,使得磁鐵20的磁性吸附力的作用范圍為環(huán)形,增強磁鐵20對外部設備的磁性吸附作用,同時使磁吸頭100受到的相對磁吸力均勻分布,更好的與外部設備磁吸配合,從而保證磁吸頭100與外部設備電性連接更為穩(wěn)定。

進一步地,端子組件10一端凸出顯露于磁鐵20與鐵磁性外殼30的第二端部形成的平齊端面,確保在磁吸頭100與外部設備磁性吸附連接時與外部設備充分接觸,電性連接更為穩(wěn)定。

進一步地,因為鐵磁性外殼30包圍磁鐵20,使磁鐵20僅有與外部設備磁性吸附配合的一端面外露,從而防止磁鐵20受到刮傷等損害,且第二端部302的端面與磁鐵20的外露于鐵磁性外殼30的端面平齊,同時鐵磁性外殼30為鐵,或為可以被磁鐵吸附的鐵磁性順磁材料制成,用于包裹磁鐵20時使得磁鐵20的磁場擴大而增強磁性,從而與外部設備實現(xiàn)磁吸吸附,增強磁性吸附力,以更好的與外部設備穩(wěn)定地電連接。進一步使得磁吸頭100與外部設備連接時電連接穩(wěn)定,鐵磁性外殼30具有足夠的抗壓能力,使得磁吸頭100不易損壞。

請一并參閱圖7-8,端子組件10包括絕緣件101、多個pin腳102、PCB板103(見圖8)、第一引腳組104、第二引腳組105、第一封裝件106、第二封裝件107。端子組件10還可以分為pin腳端和引腳端,分別為pin腳102對應的一端以及第一引腳組104、第二引腳組105對應的另一端。所述引腳端對應收容于鐵磁性外殼30的第一端部301,用于與電信號端子接觸實現(xiàn)電連接;所述pin腳端對應收容于鐵磁性外殼30的第二端部302,用于與外部設備接觸實現(xiàn)電連接。Pin腳端的pin腳102穿設在絕緣件101中,并通過電路板103與引腳端的第一引腳組104、第二引腳組105電連接,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設置在電路板103相對的兩側與PCB板103電連接,且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之間存在一定距離形成空隙以夾持電子設備接口內部的電信號端子。通過注塑工藝,第一封裝件106對第一引腳組104進行封裝和固定并絕緣隔離第一引腳組104中的引腳,第二封裝件107對第二引腳組105進行封裝和固定并絕緣隔離第二引腳組105中的引腳,再通過第一封裝件106和第二封裝件107之間的配合關系將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組裝在一起。

絕緣件101由橡膠等材料制成,絕緣件101整體呈環(huán)形,其環(huán)形外壁與磁鐵20的環(huán)形內壁相匹配。磁鐵20形成在絕緣件101與鐵磁性外殼30的內壁之間,也即磁鐵20套設于所述端子組件10的絕緣件101上。但是磁鐵20的在磁吸頭100插拔方向上的寬度小于絕緣件101的寬度,因此絕緣件101的一部分外露于鐵磁性外殼30。也即絕緣件101的端面外露于鐵磁性外殼30的第二端部302的端面。絕緣件101上開設有用于穿設pin腳102的多個穿孔1011。pin腳102一端穿過穿孔1011外漏于絕緣件101的端面,與外部設備接觸實現(xiàn)電性連接,另一端電連接于PCB板103。PCB板103用于實現(xiàn)pin腳102與第一引腳組104、第二引腳組105的電連接,使得電信號可以在pin腳102與第一引腳組104、第二引腳組105之間傳遞。

優(yōu)選的,pin腳102個數(shù)為5個,分為兩排夾持于PCB板103相對兩側且交錯設置,呈“W”型,如此可以使得端子組件10更為小巧,節(jié)省設計空間,同時pin腳102之間的間距更大,可以選用外徑更大的pin腳102,通過更大的電流。

請一并參閱圖9-10,進一步優(yōu)選地,pin腳102外露于絕緣件101,也即與外部設備接觸的一端的端面呈圓弧形凹陷形成弧形槽1021。因為外部電子設備的電信號端子的針腳一般都是外凸弧形的結構,所以pin腳102與外部設備接觸的一端的端面形成弧形槽1021的好處在于:一方面使得pin腳102在與外部電子設備接觸時,接觸部位為面接觸,可以通過更大的電流,充電速度更快,數(shù)據(jù)傳輸性能更好,同時電性連接更穩(wěn)定,另一方面弧形槽1021與外部設備匹配的接觸部位形成限位關系,使得機械連接關系更穩(wěn)定,不易滑脫。

請一并參閱圖11-圖12,第一引腳組104設置固定在PCB板103上方并與PCB板103電連接,且呈排狀設置設置在PCB板103的長度方向上(圖中所示“L”方向)。第一引腳組104包括第一接地腳1041、第二接地腳1042和多個第一引腳1043。第一接地腳1041、第二接地腳1042和多個第一引腳1043呈排狀設置,且第一引腳1043設置于第一接地腳1041與第二接地腳1042之間。第一接地腳1041、第二接地腳1042和多個第一引腳1043均通過PCB板103與pin腳102電連接。優(yōu)選地,第一接地腳1041、第二接地腳1042和多個第一引腳1043在其長度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形成有向第二引腳組105方向延伸的的第一凹部1044。第一凹部1044呈排狀設置。

如圖12所示,第一接地腳1041用于與電信號端子內的接地引腳接觸。端子組件10進一步包括第一彈片1045和第一觸點1046。第一接地腳1041與第一觸點1046兩者一體成型,或者第一接地腳1041與第一彈片1045、第一觸點1046三者一體成型。所述第一觸點1046與鐵磁性外殼20電連接以實現(xiàn)電信號端子接地。

優(yōu)選地,在第一接地腳1041上設置有第一引導部1047,第一引導部1047為一弧形結構,第一引導部1047設置于第一接地腳1041靠近第一開口3011的一端,即設置在靠近電信號端子的一端,也即引腳端。與第一接地腳1041的結構相似,第二接地腳1042靠近第一開口3011的一端形成有類似第一引導部1047(詳見圖11)。

優(yōu)選地,在第一彈片1045上形成有向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之間空隙延伸的的第二凹部1048,第二凹部1048的延伸方向與第一凹部1044的延伸方向垂直。

請一并參閱圖13-15,第二引腳組105設置固定在PCB板103下方并與PCB板103電連接,且呈排狀設置在PCB板103的長度方向上(圖中所示“L”方向),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分為兩排設置,也即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設置于所述第一開口301長度方向上的相對兩側。在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之間形成用于夾持電子設備內部的電信號端子的空隙,電信號端子被夾持于所述空隙之間與第一引腳組104、第二引腳組105實現(xiàn)電連接。

第二引腳組105包括和第三接地腳1051、第四接地腳1052和多個第二引腳1053。第三接地腳1051、第四接地腳1052和多個第二引腳1053呈排狀設置。且第二引腳1053設置于第三接地腳1051與第四接地腳1052之間。第三接地腳1051、第四接地腳1052和多個第二引腳1053均通過PCB板103與pin腳102電連接。

優(yōu)選地,第三接地腳1051、第四接地腳1052和多個第二引腳1053均在其長度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對應第一凹部1044形成有向所述空隙延伸的第三凹部1054。第三凹部1054呈排狀設置。第一凹部1044和第三凹部1054位置對應,且兩者在PCB板103高度方向上(圖中所示“H”方向)之間形成的空隙小于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其余部位同方向上之間的空隙。當所述電信號端子插入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之間形成的空隙,由于第一凹部1044和第三凹部1054的空隙較小,使得電信號端子被夾持的更加緊固,也使電信號端子與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之間的電連接更穩(wěn)固。

如圖14所示,第三接地腳1051用于與電信號端子內的接地引腳接觸。端子組件10還包括第二彈片1055和第二觸點1056。所述第二彈片1055與第三接地腳1051兩者一體成型,或者所述第二觸點1056與第二彈片1055與第三接地腳1051三者一體成型,并通過第二觸點1056與鐵磁性外殼20電連接以實現(xiàn)電信號端子接地。

優(yōu)選地,在第三接地腳1051上設置有第二引導部1057,第二引導部1057也為一弧形結構,設置于第三接地腳1051靠近第一開口3011的一端,即設置在靠近電信號端子的一端,也即引腳端。第四接地腳1052靠近第一開口3011的一端形成有類似第二引導部1057(詳見圖13)。

優(yōu)選地,在第二彈片1055上形成有向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之間空隙的第四凹部1058,第四凹部1058的延伸方向與第三凹部1054的延伸方向垂直。

如圖15所示,第一引導部1047和第二引導部1057之間形成一向外的開口1040。將電信號端子插接入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形成的空隙之時,開口1040引導電信號端子順利插入,防止電信號端子被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刮壞,同時防止電信號端子在插入過程中挫彎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使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變形,使得與外部電子設備適配接觸時,信號傳輸不穩(wěn)定。

第一凹部1044與第三凹部1054均向容置電信號端子的空隙延伸,以在前述長度方向上夾持電信號端子,第二凹部1048與第四凹部1058均向容置電信號端子的空隙延伸,以在前述長度方向上夾持電信號端子,從而使端子組件10與電信號端子的機械連接更加緊固,也使得端子組件10與電信號端子電連接更穩(wěn)固。

第一接地腳1041和第二接地腳1042設置于PCB板103長度方向上的兩端,且設置在在PCB板103的上方位置。第三接地腳1051和第四接地腳1052設置于絕緣件101長度方向上的兩端,且設置在在PCB板103的下方位置,且第一接地腳1041與第三接地腳1051之間呈對角設置,第二接地腳1042與第四接地腳1052之間也呈對角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變形實施例,第一彈片1045可以與第一接地腳1041或第四接地腳1052一體成型,形成第一接地件;第二彈片1055與第二接地腳1042或者第三接地腳1051一體成型,形成第二接接地件,且第一接地件和第二接接地件交叉設置,即第一接地件和第二接地件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變形實施例,第一彈片1045可以與第一接地腳1041或第四接地腳1052一體成型,形成第一接地件;第二彈片1055與第二接地腳1042或者第三接地腳1051一體成型,形成第二接接地件,且第一接地件和第二接接地件交叉設置,同時第一觸點1046與第一彈片1045一體成型和/或所述第二觸點1056與所述第二彈片1055一體成型。

請一并參閱圖16-17,第一封裝件106和第二封裝件107分別用于封裝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在第一封裝件106與第二封裝件107配合的面上設置第一連接部1061,與第一連接部1061相匹配。在第二封裝件107與第一封裝件106配合的面上設置第二連接部1071,以將第一封裝件106和第二封裝件107扣合形成扣合體。優(yōu)選的,第一連接部1061為凸起,第二連接部1071為與凸匹配的凹槽,容易想到,第一連接部1061可以為凹槽,第二連接部為與凹槽匹配的凸起。

第一封裝件106上開設有第一引導口1062,第一引導口與第一接地腳1041、第二接地腳1402的第一引導部1047對應;第二封裝件107設開設有第二導引口1072;第二引導口1072與所述第三接地腳1051、第四接地腳1052的第二引導部1057對應。在電信號端子插入第一引腳組104和第二引腳組105之間時,第一引導口1062和第二導引口1072分別給予第一引導部1047與第二引導部1057形變空間。第一封裝件106靠近PCB板103一端的端面上開設有第一凹槽1063,第二封裝件107靠近PCB板103一端的端面上開設有第二凹槽1073,第一凹槽1063和第二凹槽1073配合形成容置槽1672,PCB板103容置于容置槽1672(見圖17)。容置槽1672的槽口處設置有倒角1673,即容置槽1672的槽口具有倒角設計。倒角設計引導PCB板103順利置入容置槽1672。第一封裝件106和第二封裝件107靠近PCB板103的一端端面上均設置有缺口,在第一封裝件106和第二封裝件107扣合處所述缺口形成卡合槽1671。

請一并參閱圖18-19,與卡合槽1671相匹配,在鐵磁性外殼30的第一端部301上設置有卡合件3011,卡合件3011與卡合槽1671匹配卡合,實現(xiàn)第一封裝件106、第二封裝件107和第一端部301的封裝固定,同時實現(xiàn)鐵磁性外殼20與端子組件的固定連接??ê秃蟮牡谝环庋b件106、第二封裝件107和第一端部301如圖19所示,由于第一端部301為環(huán)形結構,故可在環(huán)形的各個方向上對第一封裝件106和第二封裝件107限位,達到緊固第一封裝件106和第二封裝件107的目的。同時為了防止扣合體在第一端部301的非環(huán)形方向上滑脫或松動,第一端部301還包括彎折件1032,彎折件1032向第一端部301形成的中空部內彎折以固定所述扣合體。

請參閱圖20,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磁吸連接器400,其包括上述的磁吸頭100和與磁吸頭100相適配的連接線300,磁吸頭100和連接線300通過磁性吸附實現(xiàn)可拆卸式電連接。

具體的,連接線300與磁吸頭100接觸的端面有一凹槽3001,在凹槽3001內設置有凸觸結構3002。磁吸頭100與連接線300通過磁性吸附連接時,凹槽3001形成限位結構對磁吸頭100起限位作用,凹槽3001內的凸觸結構3002與磁吸頭100的pin腳102一一對應電性連接,通過磁吸頭100的磁鐵20形成的磁性吸附面,與連接線300磁性面吸附,使得pin腳102與凸觸3002穩(wěn)定電性連接,同時,pin腳102與凸觸3002接觸的端面為延伸的弧形槽,使得凸觸3002與pin腳102接觸部位為電性面接觸,增大接觸面積,使得磁吸頭100和連接線300之間電性連接更穩(wěn)固。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磁吸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接地腳或第四接地腳與第一彈片和第一觸點一體成型,第二接地腳或第三接地腳與第二彈片、第二觸點也一體成型,簡化了生產(chǎn)和組裝工藝,節(jié)約能源及生產(chǎn)成本;由于第一接地腳、第二接地腳、第三接地腳、第四接地腳與電信號端子的接地引腳電連接,第一觸點、第二觸點直接與鐵磁性外殼接觸,鐵磁性外殼接地,一體成型的結構使得電信號端子的接地效果更佳。

2.在第一接地腳、第二接地腳、第三接地腳和第四接地腳上設置引導部,引導部之間形成向外的開口,引導電信號端子順利插入,防止電信號端子被第一引腳組和第二引腳組刮壞,同時防止電信號端子在插入過程中挫彎第一引腳組和第二引腳組,使第一引腳組和第二引腳組變形散失原有電信號傳輸功能。

3.在第一封裝件和第二封裝件的結合處形成有卡合槽,在所述第一端部上形成有與所述卡合槽匹配的卡合件,卡合槽和卡合件匹配卡合,使得鐵磁性外殼通過該卡合件與端子組件緊密固定。

4.磁鐵位于端子組件與鐵磁性外殼的空隙中,且磁鐵外露于鐵磁性外殼與鐵磁性外殼的第二端部的端面平齊使磁鐵無需外漏部分被包裹起來,從而有效防止磁鐵受到刮傷等損害,延長使用壽命。同時鐵磁性外殼包圍磁鐵可以極大增強磁吸頭的整體磁性,以與外部設備更好地磁性吸附。

5.pin腳與外部設備配合的一端向內呈圓弧凹陷,而外部電子設備的針腳一般為具有外凸弧形的結構,使得pin腳在與外部電子設備接觸時,接觸部位為面接觸,可以通過更大的電流,充電速度更快,數(shù)據(jù)傳輸性能更好,同時電性連接更穩(wěn)定。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磁吸連接器,具有可簡化磁吸頭的生產(chǎn)及組裝工藝,使磁吸頭接地性能更良好的的優(yōu)點。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