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絕緣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端部絕緣的菱格狀絕緣紙。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不同電壓等級的電力變壓器均有相應的抗電強度要求,為了滿足其抗電強度,對變壓器絕緣相關的爬電距離、電氣間距也做了相應規(guī)定,變壓器主絕緣包括繞組對鐵芯之間的絕緣和各繞組間的絕緣,而各繞組之間的絕緣,例如變壓器初級對次級之間的絕緣,人們常常是通過包絕緣紙含絕緣膠帶,并另外留足端空距離,或用專用膠帶包端空絕緣填充端空距離便于上層繞線,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達到相關安全規(guī)定要求;但是現有技術中的變壓器線圈端部的絕緣紙是以片狀物整體覆蓋在變壓器線圈的端部,絕緣端空占用的面積較大,導致鐵芯窗口能容納的繞組較少,所以鐵芯窗口的利用率較低,變壓器輸出功率無法達到最佳的狀態(tài)。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絕緣性能好、絕緣端空占用面積小、變壓器整體線圈薄、且能夠提高變壓器輸出功率的菱格狀絕緣紙。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端部絕緣的菱格狀絕緣紙,包括第一菱格狀絕緣紙、第二菱格狀絕緣紙、折邊區(qū),其中第一菱格狀絕緣紙與第二菱格狀絕緣紙相對于折邊區(qū)對稱,所述折邊區(qū)的厚度大于第一菱格狀絕緣紙與第二菱格狀絕緣紙的厚度,所述第一菱格狀絕緣紙包括主體部、菱格部,所述菱格部沿著主體部分散均勻布置,所述第二菱格狀絕緣紙與所述第一菱格狀絕緣紙的結構完全相同,所述折邊區(qū)的中心位置為折線,折線兩邊的折線區(qū)均為瓦楞狀結構。
所述第一菱格狀絕緣紙菱格部的寬度設置為10-40mm。
當所述菱格狀絕緣紙配置在端部時,所述折邊區(qū)設置在端部,所述第一菱格狀絕緣紙與第二菱格狀絕緣紙設置在線圈的層間。
所述瓦楞狀結構為橫向瓦楞狀結構或者縱向瓦楞狀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端部絕緣的菱格狀絕緣紙,通過將絕緣紙折邊區(qū)的厚度設置為大于第一菱格狀絕緣紙與第二菱格狀絕緣紙的厚度,提高了絕緣紙端部的絕緣性能;而將第一菱格狀絕緣紙和第二菱格狀絕緣紙設置為主體部、菱格部,主體部保證絕緣紙的端部絕緣,而菱格部的相互疊積,相對于現有技術減小了變壓器線圈的厚度,通過將菱格部的寬度設置為10-40mm,降低了絕緣端空的占用面積,從而提高了變壓器輸出功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折邊區(qū)為橫向瓦楞狀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折邊區(qū)為縱向瓦楞狀結構示意圖;
其中:1、第一菱格狀絕緣紙 11、主體部 12、菱格部 2、第二菱格狀絕緣紙 3、折邊區(qū) 31、折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用于端部絕緣的菱格狀絕緣紙,包括第一菱格狀絕緣紙1、第二菱格狀絕緣紙2、折邊區(qū)3,其中第一菱格狀絕緣紙1與第二菱格狀絕緣紙2相對于折邊區(qū)3對稱,所述折邊區(qū)3的厚度大于第一菱格狀絕緣紙1與第二菱格狀絕緣紙2的厚度,以增強其端部的絕緣強度;所述第一菱格狀絕緣紙1包括主體部11、菱格部12,所述菱格部12沿著主體部11分散均勻布置,所述第二菱格狀絕緣紙2與所述第一菱格狀絕緣紙1的結構完全相同,所述折邊區(qū)3的中心位置為折線31,折線31兩邊的折線區(qū)均為瓦楞狀結構。
所述第一菱格狀絕緣紙1菱格部12的寬度設置為10-40mm,菱格部12的寬度選擇要考慮到包裹時能否將線圈的邊緣都包裹完整, 如果寬度過大,有可能會導致層疊包裹后絕緣的厚度不夠小,沒有達到極致,如果寬度過小,有可能會導致層疊之后沒有包裹完整,所以上述菱格部12寬度設置為10-40mm,可以使利用的空間更多,纏繞繞組匝數更多,提高線圈輸出功率。
當所述菱格狀絕緣紙配置在端部時,所述折邊區(qū)3設置在端部,所述第一菱格狀絕緣紙1與第二菱格狀絕緣紙2設置在線圈的層間;在將菱格狀絕緣紙配置在端部時,通過將厚度稍厚的折邊區(qū)3設置在端部,提高了其絕緣能力,而較薄的第一菱格狀絕緣紙1與第二菱格狀絕緣紙2設置在線圈的層間,減小了線圈的厚度,在相同的空間可以纏繞更多匝數的繞組。
所述瓦楞狀結構為橫向瓦楞狀結構或者縱向瓦楞狀結構,之所以設置為瓦楞狀結構,是為了后續(xù)設置端部絕緣時,可以進行適當的調節(jié),以防折邊區(qū)3出現搓團現象,影響其絕緣性能;當設置為橫向瓦楞狀結構時,可以根據線圈的厚度,將橫向瓦楞狀結構進行內折疊地放置在端部結構上,而當設置為縱向瓦楞狀結構時,可以根據纏繞后線圈的內徑,來決定是否進行折疊,極大節(jié)省了后續(xù)處理的時間。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