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通信領(lǐng)域,尤其是一種吸頂天線用的增益輻射振子以及由該輻射振子組成的吸頂天線。
背景技術(shù):
輻射振子是天線的核心元件,具有導(dǎo)向和放大電磁波的作用,使天線接收到的電磁信號更強。全向吸頂天線是室分中用于信號覆蓋的主要天線類型,其結(jié)構(gòu)一般包括輻射體、饋線和底板;輻射體至少包括上綴振子,有的還包括下錐振子。傳統(tǒng)的吸頂天線的上錐振子均是采用呈錐柱狀的輻射振子。傳統(tǒng)的吸頂天線存在一些技術(shù)缺陷,(1)呈錐柱狀的輻射振子,生產(chǎn)工序復(fù)雜、成本高。(2)60°~85°輻射角的增益低,信號覆蓋面積小。(3)在高頻段信號集中分布在小于60°的輻射角以內(nèi),信號容易穿透樓層造成干涉。(4)不圓度較差,信號覆蓋不均勻。
基于現(xiàn)有技術(shù)的天線輻射振子的缺陷,有必要研究開發(fā)一種新型的輻射振子及由該輻射振子組成的吸頂天線。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輻射振子的技術(shù)缺陷,提供一種具有結(jié)構(gòu)簡單、成本低、易于生產(chǎn)制備、增強電磁信號等優(yōu)點的輻射振子,并進一步提供了由該振子組成的吸頂天線。
為實現(xiàn)所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新型輻射振子,包括第一輻射塊和第二輻射塊;特別地:所述第一輻射塊和第二輻射塊均為自身軸對稱的結(jié)構(gòu);所述第一輻射塊、第二輻射塊各自為平面的金屬件或非平面的異型金屬件;所述第一輻射塊和第二輻射塊互成角度交叉連接;所述第一輻射塊和第二輻射塊的交線既與第一輻射塊的對稱中軸線共線,也與第二輻射塊的對稱中軸線共線;所述第一輻射塊和第二輻射塊的交線上至少有一端為細窄的類錐頂端或類球面頂端。
所述非平面的異型金屬件,是相對平面金屬件而言的,具體是指具有一定弧度或角度折彎的板狀金屬件。
優(yōu)選地,所述互成角度交叉連接的第一輻射塊和第二輻射塊是由一塊平面金屬板通過切割或一體沖壓成型所得的。如,將一塊錐形的金屬板,在其自身的對稱中軸線的兩側(cè)對稱地切割或沖壓,使之成為一個錐形金屬框架體和一塊錐形金屬板,該錐形金屬框架體和錐形金屬板在對稱中軸線處相連的;然后將兩側(cè)的錐形金屬框架體向相反的方向沖壓成型,使其形成非平面的異型的第一輻射塊,而兩側(cè)的錐形金屬板則形成平面狀的第二輻射塊?;蛘撸龌コ山嵌冉徊孢B接的第一輻射塊和第二輻射塊是由若干塊平面金屬板通過拼接所得。
所述第一輻射塊和第二輻射塊互成的交角最好為90°;也可以是第一輻射塊與第二輻射塊互成的交角為非直角,優(yōu)選交角為10°~90°。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輻射塊和第二輻射塊可以是橢圓形的金屬件,也可以是錐形的金屬件;所述第一輻射塊和第二輻射塊可以是空心框架體,也可以是實心板體。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新型輻射振子,可作為單錐吸頂天線的輻射振子使用,也可作為雙錐吸頂天線的輻射振子使用。
具體地,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由所述的新型輻射振子組成的單錐吸頂天線,所述單錐吸頂天線的結(jié)構(gòu)包括輻射振子和底板。所述底板是設(shè)置在所述輻射振子的類錐頂端的下方的,且所述第一輻射塊和第二輻射塊的交線與所述底板互相垂直。
具體地,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由所述的新型輻射振子組成的雙錐吸頂天線,包括上輻射振子、下輻射振子和托架;所述上輻射振子的類錐頂端或類球面頂端與下輻射振子的類錐頂端或類球面頂端相對設(shè)置,且上輻射振子的中軸線與下輻射振子的中軸線共線;所述托架置于上輻射振子與下輻射振子之間。
本發(fā)明的新型輻射振子及吸頂天線具有如下優(yōu)勢:(1)該新型輻射振子改變了傳統(tǒng)的輻射振子的錐柱狀結(jié)構(gòu),采用了金屬板相交的結(jié)構(gòu)。傳統(tǒng)的錐柱狀輻射振子生產(chǎn)工序復(fù)雜、成本高;本發(fā)明的輻射振子只需采用金屬板切割沖壓成型或焊接成型即可,易于生產(chǎn)制備、成本低。(2)本發(fā)明的新型輻射振子及吸頂天線提升了60°~85°輻射角的增益,擴大了覆蓋面積。控制了小于60°以內(nèi)的增益,減少了布網(wǎng)中因為穿透樓層造成的信號干擾。提升了不圓度指標(biāo),使信號覆蓋更加均勻。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輻射振子的主視圖;
圖2為實施例1的輻射振子的立體圖;
圖3為實施例1的輻射振子用作單錐吸頂天線的主視圖;
圖4為實施例1的輻射振子用作單錐吸頂天線的俯視圖;
圖5為實施例1的輻射振子用作雙錐吸頂天線的主視圖;
圖6為實施例1的輻射振子用作雙錐吸頂天線的俯視圖;
圖7為實施例2的輻射振子的主視圖;
圖8為實施例2的輻射振子的俯視圖;
圖9為實施例2的輻射振子用作單錐吸頂天線的主視圖;
圖10為實施例2的輻射振子用作單錐吸頂天線的俯視圖;
圖11為實施例2的輻射振子用作雙錐吸頂天線的主視圖;
圖12為實施例2的輻射振子用作雙錐吸頂天線的俯視圖;
圖13為實施例3的輻射振子的主視圖;
圖14為實施例3的輻射振子的左視圖;
圖15為實施例3的輻射振子的立體圖;
圖16為實施例3的輻射振子用作單錐吸頂天線的主視圖;
圖17為實施例3的輻射振子用作單錐吸頂天線的俯視圖;
圖18為實施例3的輻射振子用作雙錐吸頂天線的主視圖;
圖19為實施例3的輻射振子用作雙錐吸頂天線的俯視圖;
圖20為實施例4的輻射振子的主視圖;
圖21為實施例4的輻射振子的左視圖;
圖22為實施例4的輻射振子的立體圖;
圖23為實施例5的輻射振子的主視圖;
圖24為實施例5的輻射振子的左視圖;
圖25為實施例5的輻射振子的立體圖;
圖26為實施例6的雙錐吸頂天線的主視圖;
圖27為實施例6的雙錐吸頂天線的俯視圖;
圖28為實施例6的雙錐吸頂天線的立體圖;
附圖標(biāo)記:
10-上錐振子;11-第一輻射塊;12-第二輻射塊;
20-上錐振子;21-第一輻射塊;22-第二輻射塊;
30-上錐振子;31-第一輻射塊;32-第二輻射塊;33-中軸連接部;
40-上錐振子;41-第一輻射塊;42-第二輻射塊;43-中軸連接部;
50-上錐振子;51-第一輻射塊;52-第二輻射塊;53-中軸連接部;
60-上輻射振子;61-第一上輻射塊;62-第二上輻射塊;63-上輻射塊中軸連接部;90-下輻射振子;91-第一下輻射塊;92-第二下輻射塊;93-下輻射塊中軸連接部;
7-底板;8-下錐振子;100-托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可實施技術(shù)方案作進一步闡述: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本實施例的輻射振子10是由第一輻射塊11和第二輻射塊12互成角度交叉連接組成的。所述第一輻射塊11和第二輻射塊12均是由金屬制成的。本實施例的第一輻射塊11和第二輻射塊12均為錐形金屬平板。第一輻射塊11和第二輻射塊12互成90°相交,且第一輻射塊11自身和第二輻射塊12自身分別沿交線對稱。第一輻射塊11上的錐尖端與第二輻射塊12上的錐尖端相交,其交點形成輻射振子10的錐尖端。
如圖3和圖4,本實施例的輻射振子10,可用于單錐吸頂天線中。輻射振子10的錐尖端的下方還設(shè)有底板7,輻射振子10的交線垂直于底板7設(shè)置。
如圖5和圖6,本實施例的輻射振子10,也可用作雙錐吸頂天線中的上錐振子。本雙錐吸頂天線包括輻射振子10、下錐振子8、托架100和底板7;輻射振子10的類錐頂端和下錐振子8的錐頂端相對設(shè)置;托架100位于輻射振子10和下錐振子8之間,底板7位于下錐振子8的底部;輻射振子10的中軸線與下錐振子8的中軸線共線。
實施例2
如圖7和圖8,本實施例的輻射振子20是由第一輻射塊21和第二輻射塊22互成90°角交叉連接組成的。所述第一輻射塊11和第二輻射塊12均是由金屬制成的橢圓形平板。所述第一輻射塊21和第二輻射塊22的交線,是位于第一輻射塊21、第二輻射塊22各自的最長的直徑上的,即第一輻射塊21自身和第二輻射塊22自身分別沿交線對稱。所述第一輻射塊21和第二輻射塊22的交線的兩端均為輻射振子20的類球面頂端。
如圖9和圖10,本實施例的輻射振子20可用于單錐吸頂天線中。輻射振子20的一個錐尖端的下方還設(shè)有底板7,所述第一輻射塊21和第二輻射塊22的交線與底板7互相垂直。
如圖11和圖12,本實施例的輻射振子20,也可用作雙錐吸頂天線中的上錐振子。本雙錐吸頂天線包括輻射振子20、下錐振子8、托架100和底板7。輻射振子20的一個類球面頂端與下錐振子8的錐尖端相對設(shè)置,輻射振子20的中軸線與下錐振子8的中軸線共線;托架100位于輻射振子20與下錐振子8之間,底板7位于下錐振子8的底部。
實施例3
如圖13至圖15,本實施例的輻射振子30是由一塊金屬板切割后一體沖壓成型所得的。該金屬板為錐形平面板,該金屬板沿其對稱中軸線在兩側(cè)對稱地切割,每側(cè)切割成一個錐形框架體和一個錐形金屬板;對稱中軸線處形成中軸連接部33,切割后的錐形框架體和錐形金屬板依然在中軸連接部33處相連;將中軸連接部33兩側(cè)的錐形金屬板向相反的反向折彎沖壓90°成型即可。所述中軸連接部33兩側(cè)的錐形金屬框架體形成平面狀的第一輻射塊31,中軸連接部33兩側(cè)的錐形金屬板形成非平面的第二輻射塊32。
如圖16和圖17,本實施例的輻射振子30可用于單錐吸頂天線中。輻射振子30的錐尖端的下方設(shè)有底板7,所述軸連接部33的中軸線與底板7互相垂直。
如圖18和圖19,本實施例的輻射振子30,也可用作雙錐吸頂天線中的上錐振子。本雙錐吸頂天線包括輻射振子30、下錐振子8、托架100和底板7。輻射振子30的錐尖端與下錐振子8的錐尖端相對設(shè)置,且中軸連接部33的中軸線與下錐振子8的中軸線共線;托架100置于輻射振子30和下錐振子8之間,底板7位于下錐振子8的底部。
實施例4
如圖20至圖22,本實施例的輻射振子40是由一塊金屬板切割后一體沖壓成型所得的。該金屬板為錐形平面板,該金屬板沿其對稱中軸線在兩側(cè)對稱地切割,每側(cè)切割成一個錐形框架體和一個錐形金屬板;對稱中軸線處形成中軸連接部43,切割后的錐形框架體和錐形金屬板依然在中軸連接部43處相連。將中軸連接部43兩側(cè)的錐形框架體向相反的反向折彎沖壓90°成型即可。所述中軸連接部43兩側(cè)的錐形金屬板形成平面狀的第一輻射塊41,中軸連接部43兩側(cè)的錐形金屬框架體形成非平面的第二輻射塊42。
本實施例的輻射振子40可用于單錐吸頂天線中或者用作作雙錐吸頂天線中的上錐振子。其作為單錐吸頂天線的輻射振子或雙錐吸頂天線的上錐振子時,其自身與其他部件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與實施例3相似,本實施例省略圖示。
下表為本實施例的輻射振子的實測85°增益和85°不圓度的數(shù)據(jù):
實施例5
如圖23至圖25,本實施例的輻射振子50是由一塊金屬板切割后一體沖壓成型所得的。該金屬板為橢圓形平面板,該橢圓形金屬板沿其最長的直徑在兩側(cè)對稱地切割,每側(cè)切割成一個弧形框架體和一個半橢圓形金屬板。橢圓形金屬板的最長直徑處形成中軸連接部53,切割后的弧形框架體和半橢圓形金屬板依然在中軸連接部53處相連。將中軸連接部53兩側(cè)的弧形框架體向相反的反向折彎沖壓90°成型即可。所述中軸連接部53兩側(cè)的半橢圓形金屬板形成平面的第一輻射塊51;中軸連接部53兩側(cè)的弧形金屬框架體形成非平面狀的第二輻射塊52。
本實施例的輻射振子50可用于單錐吸頂天線中或者用作作雙錐吸頂天線中的上錐振子。其作為單錐吸頂天線的輻射振子或雙錐吸頂天線的上錐振子時,其自身與其他部件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與實施例2相似,本實施例省略圖示。
實施例6
如圖26至圖28,本實施例的雙錐吸頂天線是由上輻射振子60、下輻射振子90和托架100組成的。上輻射振子60是由一塊錐形金屬板通過沖壓成型的,成型后包括互成交角連接的第一上輻射塊61和第二上輻射塊62,第一上輻射塊61和第二上輻射塊62的中軸線位置處形成上輻射塊中軸連接部63。下輻射振子90是有若干塊類三角錐形的金屬板互相拼接成型所得的,成型后包括第一下輻射塊91和第二下輻射塊92,第一下輻射塊91和第二下輻射塊92互成90°角連接,連接處為下輻射塊中軸連接部93,第一下輻射塊91和第二下輻射塊92均沿下輻射塊中軸連接部93對稱。
上輻射振子60的錐尖端和下輻射振子90的錐尖端相對設(shè)置,而且上輻射振子60的中軸線與下輻射振子90的中軸線共線;上輻射振子60和下輻射振子90之間設(shè)有托架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