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斷路器的連桿組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74681閱讀:418來源:國知局
斷路器的連桿組件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低壓電器領域,特別是一種斷路器的連桿組件。



背景技術:

目前,斷路器的操作機構由于需要裝配的零件較多,并且零部件之間的連接結構較為復雜,因此造成了人工裝配過程的生產(chǎn)效率低,產(chǎn)品一致性差,零部件之間的復雜連接關系也無法實現(xiàn)操作機構通過設備進行自動化裝配。同時操作機構中的手柄、連桿、跳扣裝置等零部件的復雜結構不僅降低了裝配效率同時降低了斷路器的工作性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結構穩(wěn)定、易于安裝的斷路器的連桿組件。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斷路器的連桿組件,包括相連接的連桿310和搭接特征330,所述的連桿310與斷路器的手柄2驅動連接,所述的搭接特征330上設有可與斷路器的活動接觸件4搭接的搭接缺口331,所述手柄2可直接驅動連桿310通過搭接特征330直接使活動接觸件4轉動從而完成合閘。

進一步,所述搭接缺口331的一側設有可在合閘的過程中與活動接觸件4的搭接部440的端部接觸連接的凸起特征。

進一步,所述搭接缺口331的邊沿還設有可與搭接部440接觸連接的搭接限位壁332,并且搭接缺口331其中一側邊沿的搭接限位壁332上還設有可與斷路器的推桿組件5的端部接觸連接的承載面333,所述的推桿組件5可頂動搭接缺口331從而使搭接缺口331與搭接部440之間跳扣。

進一步,所述連桿310的一端設有用于與手柄2的旋轉側面210孔軸旋轉連接的連桿驅動軸312,連桿310的另一端的側面與搭接特征330的端部相連接,所述連桿310與搭接特征330為錯層結構。

進一步,所述搭接特征330與連桿310相連接的端部還設有與第二彈簧300相連接的彈簧安裝特征313,所述的第二彈簧300可為對應設置的扭簧或拉簧或片簧。

進一步,所述推桿組件5的端部與連桿組件的承載面333對應設置,置于活動接觸件4搭接部440的下方與殼體1的底部平面之間;所述的活動接觸件4的搭接部440搭接于連桿組件3的搭接缺口331之上。

進一步,連桿組件3還包括嵌設在連桿310和搭接特征330內的加固件320,所述連桿310和搭接特征330的表面分別開設有用于限位安裝加固件320且相互連接的加固件安裝槽311和延伸安裝槽334,并且加固件安裝槽311設置在連桿310的頂面。

進一步,所述的加固件320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加固部321和第二加固部322,所述的第一加固部321和第二加固部322分別匹配安裝在加固件安裝槽311和延伸安裝槽334內,并且第一加固部321和第二加固部322的端部還分別垂直設有用于定位安裝的第一安裝柱323和第二安裝柱324,所述的第一安裝柱323安裝在加固件安裝槽311端部的盲孔315內,所述的第二安裝柱324安裝在延伸安裝槽334端部的通孔335內。

進一步,所述搭接缺口331還包括用于將凸起特征和搭接限位壁332相連接的搭接面336,所述通孔335的側面與搭接面336相連通,并且第二安裝柱324的邊沿凸出搭接面336設置從而可作為凸起特征在合閘的過程中與活動接觸件4的搭接部440的端部接觸連接。

進一步,所述加固件安裝槽311的一端是安裝槽封閉端314另一端是安裝槽開放端316,所述安裝槽封閉端314設有置于連桿驅動軸312內部的盲孔315,所述安裝槽開放端316與搭接特征330表面開設的延伸安裝槽334對應連接,并且安裝槽封閉端314與安裝槽開放端316的夾角為鈍角。

本發(fā)明的斷路器的連桿組件通過相連接的連桿和搭扣特征,實現(xiàn)了連桿組 件的簡便安裝,提高了連桿組件的使用效率。此外,通過搭扣連接的方式,不僅便于連桿組件與活動接觸件的驅動連接,同時保證了連接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例的分閘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活動接觸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連桿組件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連桿和搭接特征連接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加固件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的推桿組件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彈簧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彈簧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fā)明的第二限位特征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fā)明的連桿組件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發(fā)明的推桿組件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實施例的分閘結構示意圖;

圖14是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例的合閘結構示意圖;

圖15是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實施例的合閘結構示意圖;

圖16是本發(fā)明的加固件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7是本發(fā)明的連桿組件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

圖18是本發(fā)明的推桿組件的又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9是本發(fā)明的手柄的結構示意圖;

圖20是圖1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1是圖14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2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彈簧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3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彈簧的一種實施例的分閘安裝示意圖;

圖24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彈簧的一種實施例的合閘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至24給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斷路器的連桿組件具體實施方式。本發(fā)明的斷路器的連桿組件不限于以下實施例的描述。

本發(fā)明的斷路器包括安裝在殼體1內的手柄2、連桿組件3、活動接觸件4、推桿組件5、雙金屬片6、電磁系統(tǒng)7和固定接觸件8。圖1中連桿組件3的一端與手柄2驅動連接,連桿組件3的另一端與活動接觸件4搭接,手柄2可帶動連桿組件3驅動活動接觸件4轉動進而與固定接觸件8接觸和分離實現(xiàn)斷路器的閉合與分斷。并且,手柄2與殼體1之間安裝有用于驅動手柄2復位的第一彈簧200,連桿組件3與殼體1之間安裝有用于定位連桿組件3的第二彈簧300,活動接觸件4與殼體1之間還安裝有用于驅動活動接觸件4復位的第三彈簧400,第三彈簧400安裝在手柄2與電磁系統(tǒng)7之間。所述推桿組件5的一端可與用于瞬時保護的電磁系統(tǒng)7和用于延時保護作用的雙金屬片6驅動連接,推桿組件5的另一端可與連桿組件3接觸連接,雙金屬片6和電磁系統(tǒng)7可使推桿組件5置于脫扣位置,從而使得手柄2無法合閘。本發(fā)明的手柄通過連桿組件直接與活動接觸件驅動連接,減少了操作機構的零件,簡化斷路器的安裝結構,進而提高了裝配效率及穩(wěn)定性。進一步采用活動接觸件4與定位連桿組件3搭接,推桿組件5與連桿組件3接觸連接的方式,實現(xiàn)層疊式的結構便于斷路器的自動化裝配,同時保證了連桿組件與活動接觸件驅動動作的穩(wěn)定性。

本發(fā)明的連桿組件3與活動接觸件4搭接是指連桿組件3與活動接觸件4之間沒有卡扣、軸孔等類似的扣合連接,僅是活動接觸件4的搭接部440放置在連桿組件3的搭接缺口331內,這種搭接的層疊位置關系特別有利于自動化安裝且對安裝的精度要求不高。具體地,活動接觸件4的端部設有與連桿組件3上的搭接缺口331接觸連接的搭接部440,搭接缺口331一側設有凸起特征。在手柄2驅動斷路器合閘的過程中,手柄2帶動連桿組件3移動,搭接部440沿搭接缺口331相對移動并被凸起特征限位時,凸起特征可與搭接部440的端部相互作用可推動搭接部440移動從而驅動活動接觸件4轉動完成合閘。并且搭接缺口331的另一側邊沿還設有用于支撐及限位搭接部440移動的搭接限位壁332,搭接缺口331還包括設置在搭接缺口331側壁用于將搭接限位壁332與 凸起特征相連接且用于限位搭接部440的搭接面336,進而使得搭接部440置于由搭接面336、凸起特征及搭接限位壁332共同構成的搭接缺口331中,保證了搭接的穩(wěn)定可靠性。連桿組件3與活動接觸件4之間的搭接可以是連桿組件3搭接在活動接觸件4上方,也可以是活動接觸件4搭接在連桿組件3上方;優(yōu)選活動接觸件4搭接在連桿組件3上方,便于與其它元件的配合安裝。

本發(fā)明的推桿組件5與連桿組件3也沒有相應的卡扣連接關系,推桿組件5在斷路器分閘及合閘正常工作時,雙金屬片6和電磁系統(tǒng)7均不作用于推桿組件5,推桿組件5與連桿組件3之間也無相互作用。當斷路器在合閘狀態(tài)下發(fā)生延時或瞬時故障時,雙金屬片6和電磁系統(tǒng)7可分別作用于推桿組件5并使其處于脫扣位置,推桿組件5在脫扣位置時對連桿組件3施加作用力使其移動,具體地,推桿組件5端部的推動面510直接與連桿組件3端部的邊沿相作用從而使連桿組件3移動。連桿組件3的移動破壞了在合閘狀態(tài)下的連桿組件3與活動接觸件4搭接的平衡,進而使得連桿組件3與活動接觸件4之間分離復位完成脫扣動作,手柄2回到分閘位置。

具體地,圖1中的手柄2轉動安裝在轉動安裝在殼體1的操作側壁110的一端,所述的操作側壁110設置在殼體1頂部用于安裝手柄2,從而使得使用者可在操作側壁110上進行合分閘操作。操作側壁110另一端所對應的殼體1內安裝有活動接觸件4,所述連桿組件3沿操作側壁110設置,并且連桿組件3的一端安裝在手柄2的旋轉側面210上,連桿組件3的另一端設有的搭接缺口331與活動接觸件4的端部搭接。圖19中的旋轉側面210設置在手柄2的頂部,所述手柄2的底部與殼體1的底面對應設置,并且旋轉側面210上開設有可與連桿組件3孔軸連接的手柄驅動孔211,所述連桿組件3的端部與旋轉側面210接觸連接。優(yōu)選地,連桿310的端部在手柄2處于分閘及合閘位置時可與旋轉側面210接觸連接。此外,旋轉側面210側面上還設有側面缺口212,所述的側面缺口212低于旋轉側面210,側面缺口可增加第一彈簧的安裝承載強度;旋轉側面210側面上還設有側面凸起213,所述的側面凸起213高于旋轉側面210,側面凸起可與用于和殼體配合安裝的蓋體(圖中未示出)相接觸,提高了手柄安裝的穩(wěn)定性。手柄與活動接觸件安裝結構穩(wěn)定,連桿組件與手柄的安裝方式簡便同時在分合閘的過程中旋轉側面保證了連桿動作的穩(wěn)定性。

所述的活動接觸件4旋轉安裝在殼體1底部的一側并置于雙金屬片6與固定接觸件8之間。所述的推桿組件5安裝在活動接觸件4與電磁系統(tǒng)7之間,推桿組件5的一端可與電磁系統(tǒng)7的撞針接觸連接,推桿組件5的另一端置于活動接觸件4的端部下方與殼體1的底部平面之間并與連桿組件3的搭接缺口331的邊沿接觸連接。斷路器的安裝結構布局合理尤其是連桿組件與手柄以及推桿組件與活動接觸件的安裝層次結構清晰,提高了裝配效率,同時各部件之間連接關系簡單,便于實現(xiàn)自動裝配。

特別地,所述的殼體1內設有用于限位的第一限位特征101和第二限位特征102,其中所述的第一限位特征101設置在殼體1底部的一側,第一限位特征101可與活動接觸件4遠離固定接觸件8一側的邊沿接觸連接,第三彈簧400釋能時拉動活動接觸件4遠離固定接觸件8并被第一限位特征101所限位,優(yōu)選地,第一限位特征101為橫截面為矩形且傾斜設置的凸起或橫截面為圓形的柱體。圖10中的第二限位特征102設置在殼體1底部的邊沿并與雙金屬片6的端部相對應,所述推桿組件5的端部通過拉桿601與雙金屬片6驅動連接,所述的拉桿601置于活動接觸件4的上方,拉桿601的一端與推桿組件5孔軸旋轉連接另一端與雙金屬片6遠離活動接觸件4的一側接觸連接,并且當拉桿601的端部滑至雙金屬片6的端部時可與第二限位特征102接觸連接。限位特征提高了斷路器使用過程的穩(wěn)定可靠性,同時對裝配精度要求不高,便于自動化裝配。此外,第一限位特征的形狀可對活動接觸件進行穩(wěn)定有效限位,第二限位特征提高了延時保護時的穩(wěn)定性。

圖2中的活動接觸件4上開設有用于旋轉安裝的轉動軸容納孔420,活動接觸件4的兩端分別設有活動觸點部410和搭接部440,搭接部440為平面,活動接觸件4上還設有用于安裝第三彈簧400的彈簧安裝槽430(如圖2所示)和/或彈簧安裝孔450(如圖9所示)。所述的活動觸點部410與固定接觸件8相對一側的邊沿上設有觸點凸起411?;顒佑|點部410置于固定接觸件8與雙金屬片6之間,搭接部440與連桿組件3的端部側壁上的搭接缺口331搭接,搭接部440放置在搭接缺口331內。特別地,轉動軸容納孔420開設在靠近搭接部440的一端,從而使得轉動軸容納孔420至搭接部440端部的距離小于轉動軸容納孔420至活動觸點部410端部的距離,并且彈簧安裝槽430或彈簧安 裝孔450設置在轉動軸容納孔420與搭接部440的端部之間,其中彈簧安裝槽430開設在活動接觸件4遠離固定接觸件8一側的邊沿上。此外,活動接觸件4為鈑金材料,形狀為條狀,條狀的活動接觸件易于加工且能夠最大程度利用原板材,且易于安裝。轉動軸容納孔的開設位置一方面增強了活動接觸件和固定接觸件的接觸壓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在分閘時活動接觸件和固定接觸件之間的間距。同時槽或孔的安裝方式增加了活動接觸件安裝的適用性。優(yōu)選地,轉動軸容納孔420至搭接部440端部的距離與轉動軸容納孔420至活動觸點部410端部的距離之比為1∶2,轉動軸容納孔開設位置的比例關系易于加工,且保證了使用穩(wěn)定性。

圖3中的連桿組件3包括相連接的連桿310和搭接特征330,以及嵌設在連桿310和搭接特征330內的加固件320,所述的連桿310上開設有用于安裝加固件320的加固件安裝槽311。連桿310的一端設有用于與手柄2孔軸旋轉連接的連桿驅動軸312,并且加固件安裝槽311和連桿驅動軸312分別設置在連桿310的頂面及底面。連桿310的另一端的側面與搭接特征330的端部相連接,連桿310與搭接特征330為錯層結構,搭接特征330低于連桿310便于活動接觸件4搭接在搭接特征330上;搭接特征330的側壁上設有與活動接觸件4的搭接部440搭接的搭接缺口331,搭接部440可在搭接缺口331內相對移動,所述搭接缺口331的一側設有合閘時可與搭接部440接觸連接的凸起特征,搭接缺口331的邊沿設有與搭接部440接觸連接的搭接限位壁332,搭接缺口331還包括用于將凸起特征與搭接限位壁332相連接的搭接面336,搭接缺口331其中一側邊沿的搭接限位壁332上還設有可與推桿組件5的端部接觸連接的承載面333。優(yōu)選地,搭接缺口331一側設有凸起特征,搭接缺口331的另一側的邊沿以及搭接缺口331與殼體1的底面對應一側的邊沿上設有搭接限位壁332,其中搭接缺口331與殼體1的底面對應設置的搭接限位壁332的頂部還設有承載面333。搭接特征330的端部頂面與連桿310的端部底面固定連接,搭接特征330與連桿310相連接的端部底面還固定安裝有與第二彈簧300相連接的彈簧安裝特征313。特別地,加固件320的一端限位安裝在加固件安裝槽311的端部,加固件320的另一端限位安裝在搭接缺口331內且凸出搭接面336設置,加固件320置于搭接缺口331內的部分即為所述的凸起特征,并且加固 件320置于搭接缺口331的部分可與搭接部440接觸連接。搭接面336、搭接限位壁332及凸起特征共同構成了用于容納限位搭接部440的搭接缺口331。第二安裝柱的邊沿與搭接面及搭接限位壁共同配合形成了用于限位的搭接缺口,搭接部可在搭接缺口內滑動移動,并且在合閘過程中第二安裝柱的邊沿始終頂住搭接部,保證了合閘過程的穩(wěn)定性。同時,搭接缺口331的頂部設有開口,搭接缺口331的底部與殼體1的底面相對應且設有搭接限位壁332,搭接限位壁僅從底部支撐搭接部便于活動接觸件從開口處安裝。此外,彈簧安裝特征313可為圓柱形狀或彎鉤形狀,所述的第二彈簧300可為對應設置的扭簧或拉簧或片簧。

具體地,如圖3和圖11所示連桿組件3的兩種實施例,每個實施例中的連桿組件3均包括連桿310和搭接特征330,還包括加固件320。

其中一種連桿組件3的實施例如圖3所示,連桿組件3上設有圓柱形狀的彈簧安裝特征313,并且圓柱形狀的彈簧安裝特征313設置在連桿組件3相對殼體1的底部平面一側,所述的第二彈簧300為設置在彈簧安裝特征313與殼體1的邊沿之間的扭簧,扭簧中部安裝在殼體上,一端的簧腿與殼體連接,另一端與連桿組件3的搭扣特征330上的彈簧安裝特征313連接。此外,本實施例中的第二彈簧300還可以是如圖8所示安裝在彈簧安裝特征313與殼體1之間的拉簧。

另一種連桿組件3的實施例如圖11所示,連桿組件3上設有彎鉤形狀的彈簧安裝特征313,并且圖13中的彎鉤形狀的彈簧安裝特征313設置在連桿組件3相對推桿組件5的一側,第二彈簧300為設置在彈簧安裝特征313與殼體1的底部之間的拉簧,特別地,第二彈簧300為拉簧時,第二彈簧300與殼體1固定的端部與第三彈簧400與殼體1固定的端部同軸連接。

本發(fā)明的第二彈簧300還可以采用如圖22所示的片簧,所述片簧的一端是與殼體1固定連接的彈簧連接端301,片簧的另一端是與連桿組件3接觸連接的彈簧彈性端302,并且片簧置于連桿組件3與外殼1的內側壁之間。圖23和圖24所示的是第二彈簧300為片簧時在殼體1內的安裝結構,其中圖23是分閘情況的安裝結構,分閘時片簧與連桿組件3相接觸連接,圖24是合閘情 況的安裝結構,合閘時片簧與連桿組件3是不接觸的,從而使得在產(chǎn)品出現(xiàn)故障時,推桿組件5推動連桿組件3時要克服的接觸力只有第三彈簧400的力,而沒有片簧的力,進而提高了推桿組件5動作的靈敏性及準確性。

本發(fā)明的連桿組件結構簡單提高了其安裝效率,并且通過搭接的方式與活動接觸件驅動連接保證了連接穩(wěn)定性。同時加固件保證了連桿組件的使用強度,進一步提高了連桿組件抗擠壓彎曲的能力。此外,搭接面與搭接限位壁的設計結構便于與活動接觸件配合安裝,可有效對搭接部進行穩(wěn)定限位。

圖4中的連桿310上開設有加固件安裝槽311,所述加固件安裝槽311的一端是安裝槽封閉端314另一端是安裝槽開放端316,所述安裝槽封閉端314設有置于連桿驅動軸312內部的盲孔315,所述安裝槽開放端316與搭接特征330表面開設的延伸安裝槽334對應連接,所述延伸安裝槽334的端部延伸至搭接缺口331且該端部設有平行于搭接面336表面設置的通孔335,所述的通孔335的側面與搭接面336相連通。特別地,安裝槽封閉端314與安裝槽開放端316的夾角為鈍角。安裝槽封閉端與安裝槽開放端的角度關系便于加工安裝,同時提高了加固件的安裝強度。

圖5中的加固件320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加固部321和第二加固部322,所述第一加固部321和第二加固部322的端部還分別垂直設有用于定位安裝的第一安裝柱323和第二安裝柱324,第一加固部321和第二加固部322分別匹配安裝在加固件安裝槽311和延伸安裝槽334內,并且第一加固部321為折線型,第二加固部322為L型,二者的對應垂直連接,所述的第一安裝柱323過盈安裝在盲孔315內,所述的第二安裝柱324過盈安裝在通孔335內,第二安裝柱324的邊沿凸出搭接面336設置從而可在合閘的過程中與搭接部440接觸連接。加固件的安裝方式簡便且效率較高,可實現(xiàn)快速裝配安裝。

具體地,所述的第二安裝柱324可置于搭接特征330側壁上的搭接缺口331內,所述活動接觸件4的端部與第二安裝柱324接觸連接。搭接缺口331包括設置在其側壁上的搭接面336,所述搭接特征330與搭接缺口331對應的側壁內部還設有用于安裝第二安裝柱324的通孔335,所述的通孔335平行于通孔搭接面336設置且通孔335的側面與搭接面336相連通,從而使得第二安裝柱 324可凸出搭接面336置于搭接缺口331內。特別地,第二安裝柱324為多棱柱結構,并且多棱柱結構的第二安裝柱324的其中一面是可與斷路器的活動接觸件4接觸連接的第二搭接面325,并且第二安裝柱324凸出搭接面336的部分的橫截面為三角形。此外,第二安裝柱324的端部與搭接缺口331邊沿的搭接限位壁332接觸連接。第二安裝柱推動活動接觸件保證連桿組件驅動活動接觸件轉動的穩(wěn)定性,同時加固件安裝結構簡單便于組裝,提高了安裝效率,并且三角形結構穩(wěn)定便于和活動接觸件的端部進行配合,不易使搭接處脫落提高了可靠性。

本發(fā)明的加固件320包括兩種實施例,其中一種實施例如圖5所示,圖5中加固件320的第一加固部321和第二加固部322錯層設置,錯層設置的加固件320可匹配安裝在如圖3所示的錯層結構設置的連桿組件3中,從而提高了安裝的穩(wěn)定性。此外,另一種實施例如圖16所示,圖16中加固件320的第一加固部321和第二加固部322平行設置,平行設置的加固件320與連桿組件3的安裝結構如圖17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加固件320便于安裝并且保證第二安裝柱324的凸出搭接面336的邊沿具有足夠強度。

圖1和14是本發(fā)明一種實施例的分閘及合閘結構示意圖,圖13和15是本發(fā)明另一種實施例的分閘及合閘結構示意圖。兩種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推桿組件5的結構和第二彈簧300的形狀及安裝位置。

如圖20和圖21所示,所述活動接觸件4的搭接部440的側壁上設有第一搭接面441,所述連桿組件3上設有可與第一搭接面441接觸連接的第二搭接面325,并且斷路器在分合閘過程中第一搭接面441與第二搭接面325之間形成的搭接夾角α的范圍是0°至35°。具體地,所述的第二搭接面325設置在第二安裝柱324的側壁上,并且搭接部440可在搭接缺口331內移動。第二搭接面325相對于連桿組件3端部的側壁傾斜設置,第二搭接面325與第一搭接面441的對應端部在斷路器分閘狀態(tài)時接觸連接。特別地,第一搭接面441與第二搭接面325在斷路器合閘狀態(tài)時形成的搭接夾角α為0°。此外,第一搭接面441與第二搭接面325在斷路器分閘狀態(tài)時形成的搭接夾角α的范圍是20°至35°。優(yōu)選地,第一搭接面441與第二搭接面325在斷路器分閘狀態(tài)時形成的搭接夾角α是35°。第一搭接面和第二搭接面保證分合閘過程的準確性。同 時通過限定第一搭接面與第二搭接面之間的夾角范圍,改變了產(chǎn)品的脫扣力,使斷路器易于操作。并且第一搭接面與第二搭接面的設置位置簡單便于加工安裝,提高裝配效率,進一步保證合閘過程的高效穩(wěn)定。

圖6中的推桿組件5的一端是可與電磁系統(tǒng)7及雙金屬片6驅動連接的觸發(fā)部501另一端是可與連桿組件3接觸連接的驅動部502。所述的驅動部502上設有與連桿組件3接觸連接的推動面510和用于將推桿組件5安裝在殼體1上的安裝軸孔550。所述的觸發(fā)部501上設有延時觸發(fā)孔520、聯(lián)動軸孔530和瞬時觸發(fā)壁540。具體地,推桿組件5通過安裝軸孔550與殼體1的底部旋轉連接,雙金屬片6和電磁系統(tǒng)7分別設置在推桿組件5的兩側,并且瞬時觸發(fā)壁540設置在觸發(fā)部501與電磁系統(tǒng)7相對應的側壁上,延時觸發(fā)孔520設置在與瞬時觸發(fā)壁540相垂直連接的側壁上可與雙金屬片6驅動連接。延時觸發(fā)孔和瞬時觸發(fā)壁,實現(xiàn)了推桿組件與電磁系統(tǒng)及雙金屬片的簡便連接,提高了瞬時保護及延遲保護的靈敏性及準確性。同時,瞬時觸發(fā)壁和延時觸孔設置位置便于配合安裝,提高了推桿組件的安裝效率。

特別地,所述的瞬時觸發(fā)壁540為梯形形狀,梯形結構增大了與電磁系統(tǒng)撞桿的接觸面積,保證了瞬時保護過程的準確性。所述觸發(fā)部501的側壁上還安裝有連接塊503,所述的延時觸發(fā)孔520開設在連接塊503的端部,并且延時觸發(fā)孔520與雙金屬片6之間通過拉桿601與雙金屬片6驅動連接,連接塊503上還開設有可與殼體1的底部平面連接用于機構解鎖的聯(lián)動軸孔530。此外,連接塊503上還設有缺口特征504,所述的延時觸發(fā)孔520設置在缺口特征內,并且缺口特征504的側壁可與拉桿601的端部限位接觸連接。連接塊提高了延時觸發(fā)孔與拉桿連接的穩(wěn)定性,并且缺口特征可對拉桿進行限位,保證工作穩(wěn)定性。

圖6、圖12及圖18所示的是推桿組件5的三種實施例,其中一種推桿組件5的實施例如圖6所示,推桿組件5的觸發(fā)部501與驅動部502相連接組成T型結構的推桿組件5,T型結構的推桿組件5的水平部分為驅動部502,垂直部分為觸發(fā)部501,并且安裝軸孔550和推動面510分別設置在水平部分的驅動部502的兩端。安裝軸孔與推動面設置在水平部分的兩端便于推桿組件的使用及安裝,提高安裝效率。

另一種推桿組件5的實施例如圖12所示,推桿組件5的觸發(fā)部501與驅動部502相連接組成折線型結構的推桿組件5,所述的驅動部502為三角形結構且端面設有圓弧形的推動面510,所述的安裝軸孔550設置在觸發(fā)部501與驅動部502的連接處,并且觸發(fā)部501與驅動部502之間的夾角為鈍角,本實施例中推桿組件5的安裝方式如圖13所示,推桿組件5安裝在電磁系統(tǒng)7與雙金屬片6之間,折線結構推桿組件結構簡單便于加工使用。

又一種推桿組件5的實施例如圖18所示,其中圖18中的推桿組件5與圖12中的推桿組件5的區(qū)別在于,圖18中推桿組件5的驅動部502的端面設有平面型的推動面510,并且平面型的推動面510與驅動部502之間形成夾角。平面型的推動面保證了與連桿組件接觸的穩(wěn)定性及準確性。

本發(fā)明還包括一種斷路器的裝配方法,如圖7中的斷路器的殼體1內安裝有手柄2、連桿組件3、活動接觸件4、推桿組件5、雙金屬片6、電磁系統(tǒng)7和固定接觸件8。具體包括下列步驟:

a.將手柄2安裝在殼體1內,手柄2可相對殼體1轉動;

b.將連桿組件3和推桿組件5安裝在殼體1內,其中推桿組件5設置在電磁系統(tǒng)7的一側,連桿組件3的一端與手柄2驅動連接,連桿組件3的另一端與推桿組件5接觸連接;

c.將活動接觸件4轉動安裝在殼體1內,活動接觸件4的一端與連桿組件3搭接,并使得推桿組件5與連桿組件3相接觸的端部置于活動接觸件4與殼體1的底面之間。本發(fā)明以順序層疊的方式對斷路器的各元件進行裝配使得斷路器的簡便安裝,提高了安裝效率。

其中,在步驟b中可先將推桿組件5轉動安裝在殼體1內,再將連桿組件3安裝在殼體1內,并且,在步驟c中的活動接觸件4的一端是相對于殼體1的底面從上往下垂直進行安裝并與連桿組件3搭接。從上往下垂直安裝的方式便于連桿組件的定位安裝,提高了安裝效率。此外,在步驟a安裝手柄2時,將用于復位手柄2的第一彈簧200安裝在殼體1與手柄2之間;在步驟b時,可先將推桿組件5轉動安裝在殼體1內;再將連桿組件3安裝在殼體1內并將用于定位連桿組件3的第二彈簧300安裝在殼體1與連桿組件3之間;在步驟 c時安裝活動接觸件4時,將用于復位活動接觸件4的第三彈簧400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活動接觸件4及殼體1上。

在步驟b中將推桿組件5的一端通過拉桿601與雙金屬片6驅動連接,其中拉桿601的一端通過孔軸連接的方式與推桿組件5的端部連接,拉桿601的另一端貼靠在雙金屬片6遠離推桿組件5的一側,從而使得雙金屬片6在彎曲時可拉動拉桿601動作,并且拉桿601橫跨安裝在活動接觸件4的上方。

步驟c在將活動接觸件4與殼體1旋轉安裝時,將作為轉動支點的轉動軸容納孔420設置在活動接觸件4靠近連桿組件3的一端,從而使得活動接觸件4被分為與連桿組件3接觸連接的短部和與固定接觸件8對應設置的長部,第三彈簧400的一端固定安裝在短部上,所述的長部設置在殼體1內用于限位活動接觸件4復位的第一限位特征101的一側?;顒咏佑|件安裝位置準確,便于定位裝配。

在步驟a之前可先將用于安裝推桿組件5的第一安裝軸103、用于安裝活動接觸件4的第二安裝軸104以及用于固定第三彈簧400一端的第三安裝軸105垂直固定安裝殼體1的底面上,同時在步驟a之前可先將加固件320過盈安裝在連桿310和搭接特征330內。并且,在步驟c之后可再將滅弧室106及雙金屬片調節(jié)螺釘107安裝在殼體1內。

優(yōu)選地,步驟a至步驟c可采用自動化機器進行順序裝配。自動化的裝配方式可進一步提高了組裝效率

本發(fā)明的斷路器在分合閘過程中的動作關系如下所述:

產(chǎn)品合閘過程中,撥動手柄2使其克服第一彈簧200的回復力轉動,手柄2的帶動連桿組件3向活動接觸件4一側移動,由于第二彈簧300的拉力作用,連桿組件3與活動接觸件4接觸搭接,從而推動活動接觸件4沿轉動軸容納孔420旋轉,以使活動接觸件4向電磁系統(tǒng)7上的固定接觸件8靠攏直至閉合。此時,活動接觸件4又以活動接觸件4與固定接觸件8結合點為支點繼續(xù)移動直至手柄2合閘完畢,在此過程中第三彈簧400始終克服活動接觸件4作功并完成儲能。

產(chǎn)品正常分閘過程中,撥動手柄2從而帶動連桿組件3向手柄2一側移動, 連桿組件3與活動接觸件4之間的搭接被破壞,活動接觸件4在第三彈簧400的釋能作用下復位并與固定接觸件4分離,進而完成正常分閘操作。

產(chǎn)品跳扣分閘過程中,起到瞬時保護作用的電磁系統(tǒng)7和起到延時保護作用的雙金屬6在各自故障被觸發(fā)之后,都將利用推桿組件5帶動連桿組件3使斷路器操作機構解鎖,活動接觸件4在第三彈簧400的釋能作用下復位,并在受到第一限位特征101的阻擋后停止,同時手柄2在第一彈簧200的作用下復位。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