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電磁繼電器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文檔序號:11411872閱讀:593來源:國知局
電磁繼電器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作為與布線基板上的電氣布線連接的開關(guān)的電磁繼電器。

背景技術(shù):
以往,作為與布線基板上的電氣布線連接的開關(guān),使用電磁繼電器?,F(xiàn)有的電磁繼電器具有固定端子部,該固定端子部具有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以及與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電連接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另外,現(xiàn)有的電磁繼電器具有能夠使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與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電連接的可動端子部。這種現(xiàn)有的電磁繼電器例如在下述專利文獻1中被公開。先行技術(shù)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080692號公報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在上述現(xiàn)有的電磁繼電器中,沒有設(shè)置能夠檢測可動端子部和固定端子部的動作不良、例如能夠檢測有無產(chǎn)生可動端子部與固定端子部的熔敷的輔助端子部。因此,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實際情況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能夠檢測可動端子部和固定端子部的動作不良的輔助端子部的電磁繼電器。用于解決技術(shù)問題的方案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具有:固定端子部,其具有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和能夠與所述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電連接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可動端子部,其能夠使所述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與所述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電連接;輔助固定端子部,其是具有與所述固定端子部不同的形態(tài)的端子部,且具有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和能夠與所述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電連接的輔助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輔助可動端子部,其是具有與所述可動端子部不同的形態(tài)的端子部,且能夠使所述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與所述輔助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電連接;以及銜鐵,其使所述可動端子部和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移動,以使得在切換所述可動端子部是否與所述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以及所述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分別電連接的情況下,切換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是否與所述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以及所述輔助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分別電連接。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具有分隔壁部,該分隔壁部設(shè)置在所述可動端子部以及所述固定端子部與所述輔助固定端子部以及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之間。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具有輔助驅(qū)動部,該輔助驅(qū)動部在與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接觸的同時使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移動,以切換是否將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與所述輔助固定端子部電連接,所述輔助驅(qū)動部安裝在所述銜鐵上。在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中,所述銜鐵由導電性的構(gòu)件形成,所述輔助驅(qū)動部由絕緣性的構(gòu)件形成。在本發(fā)明的第5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中,所述銜鐵包括輔助驅(qū)動部,該輔助驅(qū)動部在與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接觸的同時使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移動,以切換是否將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與所述輔助固定端子部電連接。在本發(fā)明的第6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中,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直接安裝在所述銜鐵上。在本發(fā)明的第7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中,所述銜鐵使所述可動端子部和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分別移動,以使得在所述固定端子部與所述可動端子部電連接時,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與所述輔助固定端子部未電連接。在本發(fā)明的第8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中,通過朝向所述輔助固定端子部從下方向上方推起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使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與所述輔助固定端子部電連接。本發(fā)明的第9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具有電磁鐵部,該電磁鐵部產(chǎn)生對所述銜鐵進行驅(qū)動的電磁力,以使所述可動端子部和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移動,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和所述輔助固定端子部分別被所述電磁鐵部的卷繞有繞線的骨架直接或間接地支承。本發(fā)明的第10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具有:電磁鐵部,其產(chǎn)生對所述銜鐵進行驅(qū)動的電磁力,以使所述可動端子部和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移動;以及基體,其是直接或間接地支承所述固定端子部、所述可動端子部、所述輔助固定端子部、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所述銜鐵以及所述電磁鐵部的基座部,所述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的前端部、所述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前端部、所述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的前端部以及所述輔助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前端部分別向所述基體的外部突出。在本發(fā)明的第11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中,所述輔助固定端子部被所述基體直接或間接地支承。本發(fā)明的第12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具有罩,該罩以內(nèi)包所述固定端子部、所述可動端子部、所述輔助固定端子部、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所述銜鐵、以及所述電磁鐵部的方式安裝在所述基體上。在本發(fā)明的第13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中,所述罩具有實質(zhì)上長方體形狀的內(nèi)部空間,在俯視觀察下,所述輔助固定端子部設(shè)置在所述罩的四個角部中的比所述可動端子部靠近所述電磁鐵部的角部與所述電磁鐵部之間的空間內(nèi)。在本發(fā)明的第14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中,所述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輔助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分別具有如下的外觀:即,能夠分別從所述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通過視覺來識別的外觀。在本發(fā)明的第15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中,所述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的截面面積小于所述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的截面面積,所述輔助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的截面面積小于所述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的截面面積。在本發(fā)明的第16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中,連接所述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前端部的假想直線實質(zhì)上平行于連接所述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輔助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的假想直線。本發(fā)明的第17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具有:固定端子部,其具有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和能夠與所述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電連接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可動端子部,其能夠使所述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與所述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電連接;其他的固定端子部,其具有其他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和能夠與所述其他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電連接的其他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其他的可動端子部,其能夠使所述其他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與所述其他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電連接;輔助固定端子部,其是具有與所述固定端子部以及所述其他的固定端子部不同的形態(tài)的端子部,且具有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和能夠與所述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電連接的輔助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輔助可動端子部,其是具有與所述可動端子部以及所述其他的可動端子部不同的形態(tài)的端子部,且能夠使所述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與所述輔助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電連接;以及銜鐵,其使所述可動端子部、所述其他的可動端子部、以及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移動,以使得在切換所述可動端子部是否與所述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以及所述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分別電連接、且切換所述其他的可動端子部是否與所述其他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以及所述其他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分別電連接的情況下,切換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是否與所述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以及所述輔助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分別電連接。本發(fā)明的第18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具有:電磁鐵部,其產(chǎn)生對所述銜鐵進行驅(qū)動的電磁力,以使所述可動端子部、所述其他的可動端子部、以及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移動;基體,其是直接或間接地支承所述固定端子部、所述可動端子部、所述其他的固定端子部、所述其他的可動端子部、所述輔助固定端子部、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所述銜鐵、以及所述電磁鐵部的基座部,所述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的前端部、所述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前端部、所述其他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的前端部、所述其他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前端部、所述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的前端部、以及所述輔助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前端部分別向所述基體的外部突出;以及罩,其以內(nèi)包所述固定端子部、所述其他的固定端子部、所述可動端子部、所述其他的可動端子部、所述輔助固定端子部、所述輔助可動端子部、所述銜鐵、以及所述電磁鐵部的方式安裝在所述基體上,所述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輔助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分別具有如下的外觀:即,能夠分別從所述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所述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所述其他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以及所述其他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所述前端部通過視覺來識別的外觀。在本發(fā)明的第19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中,在俯視觀察下,所述可動端子部和所述其他的可動端子部設(shè)置為在假想直線上排成實質(zhì)上一列,且能夠在橫穿所述假想直線的方向上移動。發(fā)明效果根據(jù)上述本發(fā)明,得到具有能夠檢測可動端子部和固定端子部的動作不良的輔助端子部的電磁繼電器。附圖說明圖1是示出使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的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的概略結(jié)構(gòu)的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立體圖。圖3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子繼電器被分解為罩和繼電器主體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4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繼電器主體的側(cè)視圖。圖5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繼電器主體的分解立體圖。圖6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基體的立體圖。圖7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電磁鐵部的分解立體圖。圖8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繞線、線圈端子和骨架的分解立體圖。圖9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可動部的分解立體圖。圖10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可動端子部的主視圖。圖1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繼電器主體的主視圖。圖12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可動端子部的特征的第1示意圖。圖13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可動端子部的特征的第2示意圖。圖14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可動端子部的特征的第3示意圖。圖15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固定端子部的立體圖。圖16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固定端子部的俯視圖。圖17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固定端子部的仰視圖。圖18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繼電器主體的平面剖視圖,但是,是為了說明實施方式1和2的電磁繼電器雙方而假想地描繪了設(shè)置輔助固定端子部的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和輔助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位置的圖。圖19是觀察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底面時的立體圖。圖20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主視圖。圖2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側(cè)視圖。圖2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仰視圖。圖23是搭載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印刷布線基板的局部示意圖。圖24是搭載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印刷布線基板中的布線圖案的示意圖。圖25是搭載了比較例的電磁繼電器的印刷布線基板中的第1比較例的布線圖案示意圖。圖26是搭載了比較例的電磁繼電器的印刷布線基板中的第2比較例的布線圖案示意圖。圖27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可動端子部和固定端子部未接觸的狀態(tài)(斷開)的立體圖。圖28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的可動端子部和固定端子部接觸的狀態(tài)(接通)的立體圖。圖29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第1例的繼電器主體的立體圖,是用于說明第1例的輔助可動端子部和輔助固定端子部的圖。圖30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第1例的繼電器主體的立體圖,是示出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的前端部和輔助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的前端部的立體圖。圖3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第1例的輔助可動端子部和輔助固定端子部的分解立體圖。圖32是將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第1例的輔助可動端子部的可動觸點和輔助固定端子部的固定觸點接觸的狀態(tài)放大示出的局部立體圖。圖33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第1例的繼電器主體的側(cè)視圖。圖34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第1例的繼電器主體的后視圖。圖35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第1例的繼電器主體的俯視圖。圖36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第2例的繼電器主體的立體圖,是用于說明第2例的輔助可動端子部和輔助固定端子部的圖。圖37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第3例的繼電器主體的立體圖,是用于說明第3例的輔助可動端子部和輔助固定端子部的圖。圖38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第4例的繼電器主體的立體圖,是用于說明第4例的輔助可動端子部和輔助固定端子部的圖。圖39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第5例的繼電器主體的立體圖,是用于說明第5例的輔助可動端子部和輔助固定端子部的圖。圖40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第6例的輔助可動端子部和輔助固定端子部的圖。圖4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第1~第6例的繼電器主體的仰視圖。圖4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向外部露出的多種端子部的電路圖。圖43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可動端子部和固定端子部未接觸的狀態(tài)(OFF)的立體圖。圖44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可動端子部和固定端子部接觸的狀態(tài)(ON)的立體圖。圖45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的可動端子部和固定端子部熔敷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進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以下的實施方式的說明中,關(guān)于附圖的參照符號,有時連續(xù)記載有未加括弧記載的參照符號和在括弧內(nèi)記載的參照符號。該情況下,未加括弧記載的參照符號彼此對應(yīng),并且,在括弧內(nèi)記載的參照符號彼此對應(yīng)。(實施方式1)參照圖1~圖28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磁繼電器100進行說明。假設(shè)本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與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中的交流電路電連接。如圖1所示,假設(shè)連接了本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的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具有接收太陽能進行發(fā)電的太陽能發(fā)電板70。太陽能發(fā)電板70將通過太陽能進行發(fā)電的直流電流經(jīng)由直流繼電器80輸送到直流/交流轉(zhuǎn)換器90。在直流/交流轉(zhuǎn)換器90中,所述直流電流被轉(zhuǎn)換為交流電流。該交流電流經(jīng)由本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輸送到負載110。在這種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中,電磁繼電器100作為用于選擇使交流電流流過的狀態(tài)和不使交流電流流過的狀態(tài)中的任意一方的開關(guān)發(fā)揮功能。但是,本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不限于在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中的電路中使用,也可以在其他的任意系統(tǒng)中使用。另外,電磁繼電器100只要作為開關(guān)發(fā)揮功能,則也可以與直流電路電連接。下面,對本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進行具體說明。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具有實質(zhì)上長方體形狀的外側(cè)表面。但是,電磁繼電器100的外側(cè)表面的形狀可以是任意形狀。本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具有繼電器主體2和作為覆蓋繼電器主體2的蓋構(gòu)件的罩1。罩1具有實質(zhì)上長方體形狀的內(nèi)部空間。罩1由樹脂形成。需要說明的是,罩1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中,“實質(zhì)上長方體”意味著,即使存在些許凹凸,沿著占據(jù)其外表面的大部分的面描繪的假想的六面體整體也呈長方體形狀。如圖4和圖5所示,繼電器主體2具有作為基座部的基體10。如圖4和圖5所示,基體10直接或間接地支承電磁鐵部20、復位彈簧30、可動部40和一組固定端子部50。下面,在本說明書中,“直接地支承”意味著進行支承的構(gòu)件與被支承的構(gòu)件接觸。另外,“間接地支承”意味著在進行支承的構(gòu)件與被支承的構(gòu)件之間隔著其他構(gòu)件。電磁鐵部20產(chǎn)生電磁力。通過電磁鐵部20產(chǎn)生的電磁力拉近可動部40以使其靠近電磁鐵部20。在可動部40中,如圖4所示,作為一例,在構(gòu)成可動部40的可動端子部47的前端部的附近設(shè)置有可動觸點45a。當朝向電磁鐵部20拉近可動部40時,可動觸點45a(45b、46a、46b)克服復位彈簧30的復原力而從圖4所示的位置移動,與設(shè)置在一組固定端子部50的上端部的附近的固定觸點52b(51b、54b、53b)接觸。另一方面,在電磁鐵部20的電磁力消失的情況下,可動部40通過金屬制的復位彈簧30的復原力而返回到圖4所示的位置。這些部分的結(jié)構(gòu)和動作在后面詳細敘述。如圖6所示,基體10是由具有絕緣性的樹脂材料一體成形的成形品。因此,從基體10的底板部9的內(nèi)側(cè)面立起的部分構(gòu)成絕緣壁部11、12、13。另外,在與絕緣壁部11、12、13實質(zhì)上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且從基體10的底板部9的內(nèi)側(cè)面立起的部分構(gòu)成分隔壁部14。這些壁的功能在后面敘述。如圖7和圖8所示,電磁鐵部20具有鐵心26、供鐵心26插入的骨架21、卷繞在骨架21上的繞線25、安裝在骨架21上的跟片27。骨架21具有上凸緣部22、下凸緣部23、以及連接上凸緣部22和下凸緣部23的圓柱部24。上凸緣部22具有用于設(shè)置后述實施方式2的輔助可動端子部65和輔助固定端子部6243的支承部21a1、21a2。下凸緣部23固定在基體10的底板部9的上表面上。在圓柱部24上卷繞有繞線25。在骨架21的下凸緣部23中設(shè)置有一對貫通孔,在一對貫通孔中插入一對線圈端子部25a1、25a2。一對線圈端子部25a1和25a2分別與繞線25的兩端部電連接。需要說明的是,骨架21是樹脂制的成形品。另外,如圖7所示,跟片27具有用于構(gòu)成收納后述銜鐵41的凹部的突出部27a、27b。銜鐵41將由跟片27的突出部27a、27b形成的凹部的底面27c作為杠桿的支點,通過電磁鐵部20產(chǎn)生的電磁力,如蹺蹺板那樣進行轉(zhuǎn)動。這些部分的功能在后面詳細敘述。參照圖9~圖14對本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的可動端子部47(48)進行說明。如圖9和圖10所示,可動部40具有銜鐵41、保持架42以及可動端子部47、48。接著,分別對可動部40的銜鐵41、保持架42以及可動端子部47、48進行具體說明。銜鐵41由導電性的金屬形成。銜鐵41定位在電磁鐵部20的上方。銜鐵41具有通過電磁鐵部20產(chǎn)生的電磁力而將跟片27的凹部的底面27c作為支點進行轉(zhuǎn)動的水平部41b。銜鐵41具有從水平部41b向下方延伸的垂直部41c。另外,銜鐵41具有供復位彈簧30插入的貫通孔41d。保持架42是絕緣性的樹脂成形品。在保持架42中形成有使上下空間連通的插入孔42a。插入孔42a在其內(nèi)部被分成分別獨立的2個貫通孔。銜鐵41的垂直部41c從上方向下方插入到保持架42的插入孔42a內(nèi)的一個貫通孔中。可動端子部47和可動端子部48各自的上端部從下方朝向上方插入到保持架42的插入孔42a內(nèi)的另一個貫通孔中。因此,在保持架42內(nèi),銜鐵41的垂直部41c以及可動端子部47和可動端子部48各自的上端部被存在于它們之間的保持架42的一部分絕緣。參照圖9和圖10對可動端子部47進行詳細說明??蓜佣俗硬?7具有導電性的可動彈簧43a以及設(shè)置成與可動彈簧43a的前面接觸的導電性的接觸件43b??蓜訌椈?3a整體形成為大致板狀,相對于由純銅形成的接觸件43b,該可動彈簧43a由彈性系數(shù)相對較大的銅合金形成。接觸件43b整體形成為大致板狀,相對于由銅合金形成的可動彈簧43a,該接觸件43b由導電率相對較高的純銅形成。因此,可動端子部47成為兼具高彈簧性能和高導電性雙方的雙層(多層)的合成構(gòu)造體。在本說明書中,“整體為大致板狀”包括嚴格的長方體的板構(gòu)件、以及雖然對嚴格的長方體的板構(gòu)件的角部進行圓角加工、但能夠通過延長其大部分的平面來描繪長方體的形狀??蓜訌椈?3a具有板狀的第1懸臂梁部43a1和板狀的第2懸臂梁部43a2。第1懸臂梁部43a1和第2懸臂梁部43a2相互實質(zhì)上平行地延伸。第1懸臂梁部43a1和第2懸臂梁部43a2分別相對于保持架42延伸的方向?qū)嵸|(zhì)上垂直地延伸。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中,“實質(zhì)上平行”或“實質(zhì)上垂直”意味著,在設(shè)計上預定了沿著假想線延伸的部件彼此在設(shè)計上相互“平行”或“垂直”配置。換言之,在本說明書中,“實質(zhì)上平行”或“實質(zhì)上垂直”意味著,由于各部件的制造誤差,沿著假想線延伸的部件彼此也可以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平行”和“垂直”配置。第1懸臂梁部43a1的一個端部和第2懸臂梁部43a2的一個端部通過板狀的第1梁-第2梁連接部43a3物理地連接。由此,第1梁-第2梁連接部43a3使第1懸臂梁部43a1與第2懸臂梁部43a2電連接。第1梁-第2梁連接部43a3的整體收納在保持架42內(nèi)。接觸件43b具有板狀的第3懸臂梁部43b1和板狀的第4懸臂梁部43b2。第3懸臂梁部43b1和第4懸臂梁部43b2相互實質(zhì)上平行地延伸。第3懸臂梁部43b1和第4懸臂梁部43b2分別相對于保持架42延伸的方向?qū)嵸|(zhì)上垂直地延伸。第3懸臂梁部43b1的一個端部和第4懸臂梁部43b2的一個端部通過板狀的第3梁-第4梁連接部43b3物理地連接。由此,第3梁-第4梁連接部43b3使第3懸臂梁部43b1與第4懸臂梁部43b2電連接。通過上述第1懸臂梁部43a1和第3懸臂梁部43b1形成第1合成懸臂梁部43ab1。通過上述第2懸臂梁部43a2和第4懸臂梁部43b2形成第2合成懸臂梁部43ab2。在可動彈簧43a的第1懸臂梁部43a1的前端部和第2懸臂梁部43a2的前端部分別設(shè)置有貫通孔401a和402a。在接觸件43b的第3懸臂梁部43b1的前端部和第4懸臂梁部43b2的前端部設(shè)置有貫通孔401b和402b。在一對貫通孔401a和401b中插入有可動觸點45a。在一對貫通孔402a和402b中插入有可動觸點45b。由此,可動彈簧43a和接觸件43b在相互接觸的同時形成一體構(gòu)造部。參照圖9和圖10對可動端子部48進行詳細說明??蓜佣俗硬?8具有導電性的可動彈簧44a以及設(shè)置成與可動彈簧44a的前面接觸的導電性的接觸件44b??蓜訌椈?4a整體形成為大致板狀,相對于由純銅形成的接觸件44b,該可動彈簧44a由彈性系數(shù)相對較大的銅合金形成。接觸件44b整體形成為大致板狀,相對于由銅合金形成的可動彈簧44a,該接觸件44b由導電率相對較高的純銅形成。因此,可動端子部48成為兼具高彈簧性能和高導電性雙方的雙層(多層)的合成構(gòu)造體??蓜訌椈?4a具有板狀的第1懸臂梁部44a1和板狀的第2懸臂梁部44a2。第1懸臂梁部44a1和第2懸臂梁部44a2相互實質(zhì)上平行地延伸。第1懸臂梁部44a1和第2懸臂梁部44a2分別相對于保持架42延伸的方向?qū)嵸|(zhì)上垂直地延伸。第1懸臂梁部44a1的一個端部和第2懸臂梁部44a2的一個端部通過板狀的第1梁-第2梁連接部44a3物理地連接。由此,第1梁-第2梁連接部44a3使第1懸臂梁部44a1與第2懸臂梁部44a2電連接。第1梁-第2梁連接部44a3的整體收納在保持架42內(nèi)。接觸件44b具有板狀的第3懸臂梁部44b1和板狀的第4懸臂梁部44b2。第3懸臂梁部44b1和第4懸臂梁部44b2相互實質(zhì)上平行地延伸。第3懸臂梁部44b1和第4懸臂梁部44b2分別相對于保持架42延伸的方向?qū)嵸|(zhì)上垂直地延伸。第3懸臂梁部44b1的一個端部和第4懸臂梁部44b2的一個端部通過板狀的第3梁-第4梁連接部44b3物理地連接。由此,第3梁-第4梁連接部44b3使第3懸臂梁部44b1與第4懸臂梁部44b2電連接。通過上述第1懸臂梁部44a1和第3懸臂梁部44b1形成第1合成懸臂梁部44ab1。通過第2懸臂梁部44a2和第3懸臂梁部44b2形成第2合成懸臂梁部44ab2。在可動彈簧44a的第1懸臂梁部44a1的前端部和第2懸臂梁部44a2的前端部分別設(shè)置有貫通孔403a和404a。在接觸件44b的第3懸臂梁部44b1的前端部和第4懸臂梁部44b2的前端部分別設(shè)置有貫通孔403b和404b。在一對貫通孔403a和403b中插入有可動觸點46a。在一對貫通孔404a和404b中插入有可動觸點46b。由此,可動彈簧44a和接觸件44b在相互接觸的同時形成一體構(gòu)造部。如圖11所示,在可動端子部47與可動端子部48之間插入有基體10的絕緣壁部13。在第1合成懸臂梁部43ab1與第2合成懸臂梁部43ab2之間插入有絕緣壁部11。在第1合成懸臂梁部44ab1與第2合成懸臂梁部44ab2之間插入有絕緣壁部12。絕緣壁部11、12和13相互與基體10的底板部9垂直且相互平行地延伸。使用圖12~圖15對可動端子部47(48)的動作進行說明。當銜鐵41從電磁鐵部20受到電磁力時,如上所述,可動部40將跟片27的凹部的底面27c作為支點進行轉(zhuǎn)動,由此來變更其姿勢。此時,可動觸點45a、45b、46a、46b在圖12和圖13中箭頭所示的方向上移動,以使得分別與固定觸點52b、51b、54b、53b接觸。其結(jié)果是,如圖12所示,可動端子部47(48)將保持架42作為懸臂梁的固定端進行撓曲。此時,由于第1合成懸臂梁部43ab1(44ab1)和第2合成懸臂梁部43ab2(44ab2)均是相互獨立的懸臂梁,所以如圖14所示,能夠分別獨立地進行彈性變形。因此,可動觸點45a、45b、46a、46b能夠分別與圖15所示的固定觸點52b、51b、54b、53b接觸。即,防止產(chǎn)生可動觸點45a、45b、46a、46b中的任意一方無法與固定觸點52b、51b、54b、53b中的對應(yīng)的觸點接觸這樣的不良情況。可動觸點45a、45b、46a、46b和固定觸點52b、51b、54b、53b分別由具有與可動端子部47(48)以及固定端子部512(534)的導電性相同或比它們高的導電性的金屬形成。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圖9中,從組合彈簧性能較高的構(gòu)件和導電性較高的構(gòu)件的觀點來看,使用可動彈簧43a(44a)和接觸件43b(44b)的雙層構(gòu)造的可動端子部47(48)。然而,如果使用彈簧性能和導電性雙方較高的構(gòu)件,則例如也可以在電磁繼電器100中使用僅將可動彈簧43a(44a)固定在保持架42上的可動端子部。由此,多個可動觸點也能夠分別安裝在獨立的懸臂梁部的前端部上。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在繞可動端子部47(48)延伸的方向的軸而在可動端子部中產(chǎn)生扭轉(zhuǎn)力的情況下具有優(yōu)點。該優(yōu)點在于,在所述情況下,能夠防止產(chǎn)生2個可動觸點45a、45b(46a、46b)中的任意一方在應(yīng)該和與其對應(yīng)的固定觸點52b、51b(54b、53b)接觸時卻未接觸這樣的不良情況。接著,參照圖15~圖19對本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的固定端子部512(534)進行說明。如圖15~圖17所示,本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具有兩對固定端子部512和534。兩對固定端子部512和534均由具有與上述可動端子部47(48)相同程度的導電性的金屬形成。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多對固定端子部的一例,示出具有兩對固定端子部的電磁繼電器100。然而,本發(fā)明的電磁繼電器也可以是具有三對以上的固定端子部的電磁繼電器。即,本發(fā)明的電磁繼電器也可以是具有多對固定端子部的電磁繼電器。如圖16和圖17所示,固定端子部512具有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和能夠與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電連接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和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以相互分離獨立的狀態(tài)進行配置,以使得構(gòu)成一對端子部。可動端子部47能夠使相互成對兒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與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電連接。如圖16和圖17所示,固定端子部534具有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以及能夠與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電連接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可動端子部48能夠使相互成對兒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與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電連接。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和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以相互分離獨立的狀態(tài)進行配置,以使得構(gòu)成一對端子部。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中,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和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意味著通過可動端子部電連接的一對端子部(固定端子部)。在某種情況下,一對端子部中的一方成為外部輸入端子部,另一方成為外部輸出端子部。另外,在另一種情況下,一對端子部中的所述一方成為外部輸出端子,另一方成為外部輸入端子部。無論電磁繼電器100與交流和直流中的哪一種電路連接,同一外部端子部既作為外部輸入端子部發(fā)揮功能,也作為外部輸出端子部發(fā)揮功能。如圖15~圖19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固定端子部512中,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和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構(gòu)成能夠電連接的一對端子部。另外,在固定端子部534中,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和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構(gòu)成能夠電連接的一對端子部。如圖15~圖17所示,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具有沿著直線延伸的水平部51d以及從水平部51d的一個端部的一個側(cè)面(一組固定端子部50的一個外側(cè)面)朝向下方延伸的前端部51a。另外,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具有從水平部51d的另一個端部的另一個側(cè)面(一組固定端子部50的一個內(nèi)側(cè)面)朝向上方延伸且在其表面設(shè)置有固定觸點51b的立起部51c。如圖15~圖17所示,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具有水平部52d以及從水平部52d的一個側(cè)面(一組固定端子部50的另一個外側(cè)面)朝向下方延伸的前端部52a。另外,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具有從水平部52d的另一個側(cè)面(一組固定端子部50的另一個內(nèi)側(cè)面)朝向上方延伸且在其表面設(shè)置有固定觸點52b的立起部52c。水平部51d沿著固定觸點51b、54b、53b排列的方向延伸,但是,水平部52d僅設(shè)置在與固定觸點52b對應(yīng)的位置。根據(jù)圖16和圖17可知,立起部51c和立起部52c沿著假想直線II延伸。水平部51d和水平部52d沿著假想直線IV延伸。前端部51a和前端部52a沿著假想直線VI延伸。這些假想直線II、IV和VI分別與對固定觸點52b、51b、54b、52b排列的方向進行規(guī)定的圖18所示的假想直線I平行或?qū)嵸|(zhì)上平行。另外,假想直線II與后述假想直線III存在于同一直線上。如圖15~圖17所示,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具有水平部53d以及從水平部53d的一個側(cè)面朝向下方延伸的前端部53a。另外,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具有從水平部53d的另一個側(cè)面朝向上方延伸且在其表面設(shè)置有固定觸點53b的立起部53c。如圖15~圖17所示,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具有呈直線狀延伸的水平部54d以及從水平部54d的一個端部的一個側(cè)面向下方延伸的前端部54a。另外,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具有從水平部54d的另一個端部的另一個側(cè)面向上方延伸且在其表面設(shè)置有固定觸點54b的立起部54c。水平部54d沿著固定觸點54b、51b、52b排列的方向延伸,但是,水平部53d僅設(shè)置在與固定觸點53b對應(yīng)的位置。根據(jù)圖16和圖17可知,立起部53c和立起部54c沿著假想直線III延伸。水平部53d和水平部54d沿著假想直線V延伸。前端部53a和前端部54a沿著假想直線VII延伸。這些假想直線III、V和VII分別與對固定觸點52b、51b、54b、53b排列的方向進行規(guī)定的圖18所示的假想直線I平行或?qū)嵸|(zhì)上平行。另外,假想直線III與所述假想直線II存在于同一直線上。需要說明的是,水平部51d、52d的一個側(cè)面和水平部53d、54d的另一個側(cè)面分別構(gòu)成一組固定端子部50的一個外側(cè)面和一組固定端子部50的另一個外側(cè)面。因此,在沿著包含所述假想直線II和假想直線III在內(nèi)的直線觀察固定端子部512和534的情況下,在中央位置配置有立起部51c、52c、53c、54c。該情況下,在中央位置的一側(cè)的位置配置有成對兒的前端部51a、52a。另外,在中央位置的另一側(cè)的位置配置有成對兒的前端部53a、54a。另外,根據(jù)圖15~圖17可知,立起部51c、52c、53c、54c如下那樣構(gòu)成。立起部52c和53c在沿著第2和第3假想直線II和III的方向上配置在相對外側(cè)的位置。立起部51c和54c在沿著第2和第3假想直線II和III的方向上配置在相對內(nèi)側(cè)的位置。即,在同一直線上排成一列的立起部51c和54c配置于在同一直線上排成一列的立起部52c與立起部53c之間。立起部53c、立起部54c、立起部51c以及立起部52c按照該順序排成一列。在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中,在俯視觀察下,立起部51c和前端部51a在固定觸點53b、54b、51b以及52b排列的方向上隔開規(guī)定距離進行配置。在俯視觀察下,立起部51c和前端部51a在與固定觸點53b、54b、51b以及52b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隔開特定距離進行配置。另外,在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中,在俯視觀察下,立起部54c和前端部54a在固定觸點53b、54b、51b以及52b排列的方向上隔開與所述規(guī)定距離相同的距離進行配置。在俯視觀察下,立起部54c和前端部54a在與固定觸點53b、54b、51b以及52b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隔開與所述特定距離相同的特定距離進行配置。但是,所述規(guī)定距離彼此相同以及所述特定距離彼此相同不是本發(fā)明必須的結(jié)構(gòu)要件,本發(fā)明的電磁繼電器也包括這些距離彼此不同的情況。另一方面,在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中,在俯視觀察下,立起部52c和前端部52a在固定觸點53b、54b、51b以及52b排列的方向上不隔開距離進行配置。即,在俯視觀察下,立起部52c和前端部52a配置成在與固定觸點53b、54b、51b、52b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列。另外,在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中,在俯視觀察下,立起部53c和前端部53a在固定觸點53b、54b、51b以及52b排列的方向上不隔開距離進行配置。即,在俯視觀察下,立起部53c和前端部53a配置成在與固定觸點53b、54b、51b、52b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列。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的前端部51a將假想線VI上的與立起部51c和54c對置的位置作為基準位置,在假想線VI上配置在一個外側(cè)的位置。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的前端部52a與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的前端部51a成對兒。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的前端部52a將假想線VI上的與立起部51c和54c對置的位置作為基準位置,在假想線VI上配置在與所述一個外側(cè)的位置相反的一側(cè)的另一個外側(cè)的位置。另外,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的前端部53a將假想線VII上的與立起部51c和54c對置的位置作為基準位置,在假想線VII上配置在一個外側(cè)的位置。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的前端部54a與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的前端部53a成對兒。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的前端部54a將假想線VII上的與立起部51c和54c對置的位置作為基準位置,在假想線VII上配置在與所述一個外側(cè)的位置相反的一側(cè)的另一個外側(cè)的位置。根據(jù)圖16和圖17可知,在俯視觀察和仰視觀察下,固定端子部512和534分別具有點對稱的形狀。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和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點對稱地配置,且具有相同的形狀。另外,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和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點對稱地配置,且具有相同的形狀。因此,能夠利用兩種模具來制造四個部位的端子部。根據(jù)圖18可知,在電磁繼電器100斷開的狀態(tài)下,可動觸點45a、45b、46a、46b分別與固定觸點52b、51b、54b、53b對置配置。需要說明的是,在圖18中,假想地描繪了實施方式2的電磁繼電器100的輔助固定端子部6243的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62和輔助輸出/輸入端子部63的位置。在本實施方式1中,未設(shè)置輔助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62和輔助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63。如圖19~圖22所示,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和53的前端部51a和53a以及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和54的前端部52a和前端部54a從基體10的底板部9的底面即下表面突出。另外,如圖19~圖22所示,線圈端子部25a1、25a2也貫穿基體10的底板部9并從基體10的下表面突出。具體而言,如圖19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中,前端部51a、52a、53a、54a從基體10的底面朝向與底面垂直的方向(下方)突出。如圖23所示,在供所述電磁繼電器100搭載的印刷布線基板1000上設(shè)置有插入孔250a1、250a2。插入孔250a1、250a2分別設(shè)置在印刷布線基板1000的與線圈端子部25a1、25a2對應(yīng)的位置。因此,在電磁繼電器100搭載于印刷布線基板1000上的情況下,在插入孔250a1、250a2中分別插入線圈端子部25a1、25a2。另外,在印刷布線基板1000上設(shè)置有插入孔510a、520a、530a、540a。插入孔510a、520a、530a、540a分別設(shè)置在印刷布線基板1000的與固定端子部51、52、53、54的前端部51a、52a、53a、54a對應(yīng)的位置。因此,在插入孔510a、520a、530a、540a中分別插入前端部51a、52a、53a、54a。在本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中,固定端子部512(534)具有圖15~圖24所示的構(gòu)造。因此,能夠按照以下敘述的方式配置前端部51a、52a、53a、54a。其結(jié)果是,具有此后敘述的優(yōu)點。如圖16和圖17所示,前端部51a和前端部52a配置在假想直線VI上,與構(gòu)成基體10的矩形的底面的輪廓的一對兒對置的邊分別平行配置。另外,如圖16和圖17所示,前端部53a和前端部54a配置在與之前敘述的假想直線VI平行的假想直線VII上。另外,前端部53a和前端部54a與構(gòu)成基體10的矩形的底面的輪廓的一對兒對置的邊分別平行配置。這樣,如圖16和圖17所示,在俯視觀察下,成對兒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53的前端部51a、53a和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54的前端部52a、54a配置成,沿著在與假想直線(第2、第3假想直線II、III)實質(zhì)上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直線(第6假想直線VI、第7假想直線VII)排成一列。在俯視觀察下,配置有成對兒的前端部51a、52a的直線VI和配置有成對兒的前端部53a、54a的直線VII在與假想直線II、III正交的方向上錯開。如圖24所示,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的前端部51a和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的前端部52a構(gòu)成相互能夠電連接的一對外部端子。另外,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的前端部53a和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的前端部54a構(gòu)成相互能夠電連接的一對外部端子。各個外部端子能夠通過整體收納在罩1內(nèi)(不突出到罩1的外部)的可動端子部47、48相互電連接。根據(jù)以上的前端部51a、52a、53a、54a的配置,如圖24所示,能夠在印刷布線基板1000上設(shè)置輸入/輸出布線510b、530b和輸出/輸入布線520b、540b。在圖24中,在印刷布線基板1000上,輸入/輸出布線510b和輸出/輸入布線520b配置成沿著假想直線VIII延伸。另外,輸入/輸出布線530b和輸出/輸入布線540b配置成沿著與之前敘述的假想直線平行的假想直線IX延伸。一對輸入/輸出布線510b和輸入/輸出布線530b以及一對輸出/輸入布線520b和輸出/輸入布線540b配置成相互平行地延伸。即,在圖24中,假想直線VIII和假想直線IX相互平行地或?qū)嵸|(zhì)上平行地配置。即,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如圖24所示,能夠沿著印刷布線基板1000的短邊方向相互平行地配置多個輸入/輸出布線(輸出/輸入布線)。根據(jù)上述的印刷布線基板1000上的布線的配置,能夠整齊地配置包含印刷布線基板1000上的其他布線在內(nèi)的所有布線。例如,在圖24中,能夠與一對輸入/輸出布線510b(530b)和輸出/輸入布線520b(540b)分別平行地配置與線圈端子部25a1、25a2分別連接的一對布線。該情況下,由于電磁繼電器100附近的布線全部平行地配置,所以,能夠?qū)崿F(xiàn)印刷布線基板1000上的極其整齊的輸入/輸出布線和輸出/輸入布線的配置。其結(jié)果是,由于能夠減小布線所需要的空間,所以,能夠?qū)崿F(xiàn)布線圖案的省空間化(減少布線圖案在印刷布線基板1000的表面占據(jù)的比例)。在上述結(jié)構(gòu)的基礎(chǔ)上,如圖24所示,前端部51a和前端部52a設(shè)置在電磁繼電器100的基體10的實質(zhì)上矩形的底面的一對兒對置的邊各自的附近。另外,前端部53a和前端部54a設(shè)置在電磁繼電器100的基體10的實質(zhì)上矩形的底面的一對兒對置的邊各自的附近。因此,作為電磁繼電器100的底層的印刷布線基板1000上的輸入/輸出布線和輸出/輸入布線的長度較短。因此,能夠降低輸入/輸出布線和輸出/輸入布線的斷線的可能性。對圖24和圖25所示的比較例的電磁繼電器及其印刷布線基板上的布線圖案進行研討。認為該比較例的從基體10的底面突出的固定端子部的四個前端部如下所述那樣形成。這四個前端部52a、51a、54a、53a分別從接近圖18所示的對應(yīng)的固定觸點52b、51b、54b、53b的一側(cè)的構(gòu)成基體10的底面的邊的附近位置貫穿基體10的底板部9并從基體10突出。對將圖25和圖26所示的比較例的具有四個前端部52a、51a、54a、53a的電磁繼電器搭載于印刷布線基板1000上的情況下的布線進行研時。該情況下,如圖25或圖26所示,認為一對輸入/輸出布線510b(530b)和輸出/輸入布線520b(540b)配置成在印刷布線基板1000的長邊方向上延伸。顯而易見,與圖24所示的輸入/輸出布線510b、530b和輸出/輸入布線520b(540b)的配置相比,這種一對輸入/輸出布線510b(530b)和輸出/輸入布線520b(540b)的配置不整齊。根據(jù)以上,可知上述前端部51a、52a、53a、54a的配置具有優(yōu)點。接著,參照圖18、圖24、圖27和圖28對本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的動作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方式的電磁繼電器100中,當在一對線圈端子部25a1、25a2中流過交流電流時,在電磁鐵部20的繞線25中流過交流電流。其結(jié)果是,電磁繼電器100從圖27所示的斷開狀態(tài)變化為圖28所示的接通狀態(tài)。在斷開狀態(tài)下,如圖18所示,可動端子部47和48的可動觸點45a、45b、46a、46b分別不與固定端子部512和534的固定觸點52b、51b、54b、53b接觸。該情況下,根據(jù)圖24可知,在固定端子部512的前端部51a與前端部52a之間不流過電流,另外,在固定端子部534的前端部53a與前端部54a之間不流過電流。另一方面,在接通狀態(tài)下,可動端子部47和48的可動觸點45a、45b、46a、46b分別與固定端子部512和534的固定觸點52b、51b、54b、53b接觸。由此,根據(jù)圖24可知,在固定端子部512的前端部51a與前端部52a之間流過電流,另外,在固定端子部534的前端部53a與前端部54a之間流過電流。(I)下述中,總結(jié)說明上述實施方式1的第1方面的電磁繼電器100的結(jié)構(gòu)和效果。(1)電磁繼電器100具有以下結(jié)構(gòu)(i)~(x)。(i)固定端子部512,其具有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和能夠與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電連接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ii)可動端子部47,其能夠使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與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電連接(iii)其他的固定端子部534,其具有其他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和能夠與其他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電連接的其他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iv)其他的可動端子部48,其能夠使其他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與其他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電連接(v)銜鐵41,其能夠使可動端子部47和其他的可動端子部48分別移動,以使得切換可動端子部47是否與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以及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分別電連接,并且切換其他的可動端子部48是否與其他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以及其他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分別電連接(vi)電磁鐵部20,其產(chǎn)生對銜鐵41進行驅(qū)動的電磁力,以使可動端子部47和其他的可動端子部48移動(vii)基體10,其具有直接或間接地支承銜鐵41和電磁鐵部20的底板部9,并且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的前端部51a、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的前端部52a、其他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的前端部53a以及其他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的前端部54a向該基體10的外部突出(viii)在俯視觀察下,可動端子部47的可動觸點45a、45b和其他的可動端子部48的可動觸點46a、46b設(shè)置成沿著第1假想直線I(參照圖18)排成一列,并且能夠在橫穿第1假想直線I的方向上移動(ix)在俯視觀察下,固定端子部512的設(shè)置有一個固定觸點51b的立起部51c和固定端子部512的設(shè)置有另一個固定觸點52b的立起部52c分別沿著在與第1假想直線I(參照圖18)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第2假想直線II(參照圖16、圖17、圖18)延伸(x)在俯視觀察下,其他的固定端子部534的設(shè)置有一個固定觸點54b的立起部54c和其他的固定端子部534的設(shè)置有另一個固定觸點53b的立起部53c分別沿著在與第1假想直線I(參照圖18)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第3假想直線III(參照圖16、圖17、圖18)延伸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本實施方式中,第2假想直線II和第3假想直線III存在于同一直線上。(xi)在俯視觀察下,固定端子部512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的水平部51d和固定端子部512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的水平部52d分別沿著在與第1假想直線I(參照圖18)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第4假想直線IV(參照圖16、圖17)、且從立起部51c和立起部52c起與基體10的底面平行地延伸(xii)在俯視觀察下,其他的固定端子部534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的水平部53d和其他的固定端子部534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的水平部54d分別沿著在與第1假想直線I(參照圖18)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第5假想直線V(參照圖16、圖17)、且從立起部53c和立起部54c起沿著基體10的底面延伸(xiii)在俯視觀察下,固定端子部512的前端部51a和前端部52a分別在沿著與第1假想直線I(參照圖18)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6假想直線VI(參照圖16、圖17)的直線上相互隔開規(guī)定距離進行配置,并且從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的水平部51d和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的水平部52d朝向下方延伸(xiv)在俯視觀察下,其他的固定端子部534的前端部53a和前端部54a分別在沿著與第1假想直線I(參照圖18)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7假想直線VII(參照圖16、圖17)上相互隔開特定(或規(guī)定)距離進行配置,并且從其他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的水平部53d和其他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的水平部54d朝向下方延伸根據(jù)上述這種結(jié)構(gòu),如后所述,能夠整齊地配置印刷布線基板上的布線。需要說明的是,優(yōu)選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的前端部51a、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的前端部52a、其他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的前端部53a以及其他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的前端部54a分別配置在假想的長方形的四個角部。由此,多個前端部51a、52a、53a、54a被整齊地配置。另外,在基體10的底面(下表面)具有實質(zhì)上長方形的輪廓的情況下,優(yōu)選前端部51a和前端部52a分別設(shè)置在基體10的底面的構(gòu)成長方形的對置的一個邊和另一個邊的附近。另外,優(yōu)選前端部53a和54a也分別設(shè)置在基體10的構(gòu)成實質(zhì)上長方形的對置的一個邊和另一個邊的附近。由此,由于能夠縮短作為電磁繼電器100的底層的布線的長度,所以,能夠極力抑制輸入/輸出布線和輸出/輸入布線的斷線。需要說明的是,實質(zhì)上長方形意味著包括嚴格意義上的長方形的角部稍微為圓角的形狀等、通過延長構(gòu)成一邊的大部分的線段而能夠整體識別為長方形的形狀。(2)在俯視觀察下,優(yōu)選固定端子部512和其他的固定端子部534具有點對稱的形狀,在與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具有相同厚度。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能夠使用同一模具制造固定端子部512和其他的固定端子部534。需要說明的是,固定端子部和其他的固定端子部只要在其設(shè)計時意圖形成為點對稱形狀和相同厚度即可,由于制造上必然產(chǎn)生的形狀和厚度的誤差,也可以不形成為嚴格意義上的點對稱形狀和相同厚度。(3)本實施方式的連接構(gòu)造體具有供電磁繼電器100搭載的印刷布線基板1000。在印刷布線基板1000上設(shè)置有以下的布線(i)~(iv)。(i)與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電連接的輸入/輸出布線510b(ii)電連接有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的輸出/輸入布線520b(iii)電連接有其他的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3的其他的輸入/輸出布線530b(iv)電連接有其他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4的其他的輸出/輸入布線540b以上述為前提,輸入/輸出布線510b和輸出/輸入布線520b分別沿著與第1假想直線I(參照圖18)平行的第8假想直線VIII(參照圖24)延伸。其他的輸入/輸出布線530b和其他的輸出/輸入布線540b分別沿著與第1假想直線I(參照圖18)平行的第9假想直線IX(參照圖24)延伸。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能夠整齊地配置印刷布線基板1000上的輸入/輸出布線510b、530b和輸出/輸入布線520b、540b。(II)下述中,總結(jié)說明上述實施方式1的第2方面的電磁繼電器100的結(jié)構(gòu)和效果。(1)電磁繼電器100具有以下結(jié)構(gòu)(i)~(viii)。(i)固定端子部512(534),其具有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53)、和能夠與外部端子部電連接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54)(ii)可動端子部47(48),其能夠使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53)與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54)電連接(iii)銜鐵41,其使可動端子部47(48)移動,以使得切換可動端子部47(48)是否與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53)以及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54)分別電連接(iv)電磁鐵部20,其產(chǎn)生對銜鐵41進行驅(qū)動的電磁力,以使可動端子部47(48)移動(v)在銜鐵41上固定可動端子部47(48)的保持架42(vi)可動端子部47(48)中的第1懸臂梁部43a1(44a1),其在銜鐵41的作用下進行移動,由此在將保持架42作為固定端而撓曲的同時,能夠與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53)電連接(vii)可動端子部47(48)中的第2懸臂梁部43a2(44a2),其能夠與第1懸臂梁部43a1(44a1)獨立地進行彈性變形,并且在銜鐵41的作用下進行移動,由此在將保持架42作為固定端而撓曲的同時,能夠與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電連接(viii)可動端子部47(48)中的第1-第2梁連接部43a3(44a3),其是將第1懸臂梁部43a1(44a1)的固定端側(cè)的端部與第2懸臂梁部43a2(44a2)的固定端側(cè)的端部物理地連接的部分,并且將第1懸臂梁部43a1(44a1)與第2懸臂梁部43a2(44a2)電連接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在俯視觀察下,在可動端子部47(48)中產(chǎn)生扭轉(zhuǎn)時,第1懸臂梁部43a1(44a1)和第2懸臂梁部43a2(44a2)分別獨立地進行彈性變形。因此,能夠抑制由于可動端子部47(48)的俯視觀察下的扭轉(zhuǎn)而引起的可動端子部47(48)與固定端子部512(534)的接觸不良。具體而言,能夠防止產(chǎn)生雖然電磁繼電器100處于接通狀態(tài)、但是可動觸點45a、45b、46a、46b分別無法與固定觸點52b、51b、54b、53b中的對應(yīng)的觸點接觸這樣的不良情況。(2)優(yōu)選電磁繼電器100具有設(shè)置在第1懸臂梁部43a1(44a1)與第2懸臂梁部43a2(44a2)之間的絕緣壁部11(12)。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能夠抑制第1懸臂梁部43a1(44a1)與第2懸臂梁部43a2(44a2)之間的電磁方面的相互干擾。因此,能夠使第1懸臂梁部43a1(44a1)和第2懸臂梁部43a2(44a2)更加接近。其結(jié)果是,不增大第1懸臂梁部43a1(44a1)和第2懸臂梁部43a2(44a2)的整體的占有寬度,也能夠增大第1懸臂梁部43a1(44a1)和第2懸臂梁部43a2(44a2)各自的寬度。(III)下述中,總結(jié)說明上述實施方式1的第3方面的電磁繼電器100的結(jié)構(gòu)和效果。(1)電磁繼電器100具有以下結(jié)構(gòu)(i)~(x)。(i)固定端子部512(534),其具有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53)、和能夠與外部端子部電連接的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54)(ii)可動端子部47(48),其能夠使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53)與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54)電連接(iii)銜鐵41,其使可動端子部47(48)移動,以使得切換可動端子部47(48)是否與外部輸入/輸出端子部51(53)以及外部輸出/輸入端子部52(54)分別電連接(iv)電磁鐵部20,其產(chǎn)生對銜鐵41進行驅(qū)動的電磁力,以使可動端子部47(48)移動(v)在銜鐵41上固定可動端子部47(48)的保持架42(vi)可動端子部47(48)中的第1懸臂梁部43a1(44a1),其在銜鐵41的作用下進行移動,由此能夠?qū)⒈3旨?2作為固定端而撓曲(vii)可動端子部47(48)中的第2懸臂梁部43a2(44a2),其能夠與第1懸臂梁部43a1(44a1)獨立地進行彈性變形,并且在銜鐵41的作用下進行移動,由此能夠?qū)⒈3旨?2作為固定端而撓曲(viii)可動端子部47(48)中的第3懸臂梁部43b1(44b1),其與第1懸臂梁部43a1(44a1)接觸,且沿著第1懸臂梁部43a1(44a1)延伸(ix)可動端子部47(48)中的第4懸臂梁部43b2(44b2),其與第2懸臂梁部43a2(44a2)接觸,且沿著第2懸臂梁部43a2(44a2)延伸(x)第3梁-第4梁連接部43b3(44b3),其是將第3懸臂梁部43b1(44b1)的固定端側(cè)的端部與第4懸臂梁部43b2(44b2)的固定端側(cè)的端部物理地連接的部分,并且將第3懸臂梁部43b1(44b1)與第4懸臂梁部43b2(44b2)電連接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形成由第1懸臂梁部43a1(44a1)和第3懸臂梁部43b1(44b1)構(gòu)成的第1合成懸臂梁部43ab1(44ab1)。另外,形成由第2懸臂梁部43a2(44a2)和第4懸臂梁部43b2(44b2)構(gòu)成的第2合成懸臂梁部43ab2(44ab2)。在俯視觀察下,在可動端子部47(48)中產(chǎn)生扭轉(zhuǎn)時,第1合成懸臂梁部43ab1(44ab1)和第2合成懸臂梁部43ab2(44ab2)能夠分別獨立地進行彈性變形。因此,能夠抑制由于俯視觀察下的可動端子部47(48)的扭轉(zhuǎn)而引起的可動端子部47(48)與固定端子部512(534)的接觸不良。(2)與第3懸臂梁部43b1(44b1)、第4懸臂梁部43b2(44b2)以及第3梁-第4梁連接部43b3(44b3)相比,優(yōu)選第1懸臂梁部43a1(44a1)以及第2懸臂梁部43a2(44a2)的彈性系數(shù)相對較高。由此,第1合成懸臂梁部43ab1(44ab1)和第2合成懸臂梁部43ab2(44ab2)能夠靈活地改變相對于保持架42的姿勢。(3)與第1懸臂梁部43a1(44a1)以及第2懸臂梁部43a2(44a2)相比,優(yōu)選第3懸臂梁部43b1(44b1)、第4懸臂梁部43b2(44b2)以及第3梁-第4梁連接部43b3(44b3)的導電率相對較高。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能夠提高第1合成懸臂梁部43ab1(44ab1)和第2合成懸臂梁部43ab2(44ab2)整體的導電性。(4)在兼具上述(2)和(3)的情況下,與利用一個構(gòu)件形成懸臂梁部的情況相比,能夠形成兼具高彈性系數(shù)和高導電率雙方的可動端子部47(48)。(5)優(yōu)選電磁繼電器100具有第1梁-第2梁連接部43a3(44a3),該第1梁-第2梁連接部43a3(44a3)是將第1懸臂梁部43a1(44a1)的固定端側(cè)的端部與第2懸臂梁部43a2(44a2)的固定端側(cè)的端部物理地連接的部分,并且將第1懸臂梁部43a1(44a1)與第2懸臂梁部43a2(44a2)電連接。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存在由第1懸臂梁部43a1(44a1)、第2懸臂梁部43a2(44a2)以及第1梁-第2梁連接部43a3(44a3)構(gòu)成的第1導電路徑。另外,存在由第3懸臂梁部43b1(44b1)、第4懸臂梁部43b2(44b2)以及第3梁-第4梁連接部43b3(44b3)構(gòu)成的第2導電路徑。即,形成第1導電路徑和第2導電路徑進行合體而得到的合成導電路徑。因此,由于導電路徑的截面面積增大,所以,能夠提高可動端子部47(48)的導電性。(6)電磁繼電器100具有由第1懸臂梁部43a1(44a1)和第3懸臂梁部43b1(44b1)構(gòu)成的第1合成懸臂梁部43ab1(44ab1)。另外,電磁繼電器100具有由第2懸臂梁部43a2(44a2)和第4懸臂梁部43b2(44b2)構(gòu)成的第2合成懸臂梁部43ab2(44ab2)。優(yōu)選在第1合成懸臂梁部43ab1(44ab1)與第2合成懸臂梁部43ab2(44ab2)之間具有絕緣壁部11(12)。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能夠抑制第1合成懸臂梁部43ab1(44ab1)與第2合成懸臂梁部43ab2(44ab2)之間的電磁方面的相互干擾。因此,能夠使第1合成懸臂梁部43ab1(44ab1)和第2合成懸臂梁部43ab2(44ab2)更加接近。其結(jié)果是,能夠增大第1合成懸臂梁部43ab1(44ab1)和第2合成懸臂梁部43ab2(44ab2)各自的寬度。該情況下,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存在也可以不增大第1合成懸臂梁部43ab1(44ab1)和第2合成懸臂梁部43ab2(44ab2)的整體的占有寬度這樣的優(yōu)點。(7)電磁繼電器100也可以在第3懸臂梁部43b1(44b1)上設(shè)...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