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接線端子包括:接線母端子和與接線母端子過盈配合的接線公端子;該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包括:能夠推動接線公端子的懸臂卡扣移動以分離接線公端子和接線母端子的頂柱;驅動頂柱移動的驅動部件。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通過頂柱和驅動部件共同作用完成接線公端子與接線母端子的分離,即完成卸線,與現(xiàn)有技術采用人工卸線相比,有效提高了卸線效率;同時,降低了卸線過程中接線公端子和接線母端子被損壞的幾率,有效延長了接線公端子和接線母端子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接線端子卸線【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接線端子用卸線
裝直。
【背景技術】
[0002]電器元件檢試前,需要進行插線或者接線,通常采用接線端子完成,例如條形顯示器的檢測。具體的,接線公端子和接線母端子過盈配合實現(xiàn)接線。通常,接線母端子具有供接線公端子插入的插口,且接線公端子設置有與接線母端子外壁卡接的懸臂卡扣,接線公端子位于接線母端子的上方,即接線公端子和接線母端子插接的同時也卡接。
[0003]目前,接線公端子和接線母端子均由人工安裝和拆卸。由于接線公端子和接線母端子過盈配合,導致人工卸線較困難,需要一邊拔接線公端子一邊搖動接線公端子,使得卸線效率較低。
[0004]另外,卸線時需要一邊拔接線公端子一邊搖動接線公端子,較易損壞接線公端子和接線母端子,導致接線公端子和接線母端子的使用壽命較短。
[0005]綜上所述,如何對接線端子進行卸線,以提高卸線效率,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以提高卸線效率。
[0007]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所述接線端子包括:接線母端子和與所述接線母端子過盈配合的接線公端子;所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包括:
[0009]能夠推動所述接線公端子的懸臂卡扣移動以分離所述接線公端子和所述接線母端子的頂柱;
[0010]驅動所述頂柱移動的驅動部件。
[0011]優(yōu)選的,上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還包括:頂端用于固定印刷電路板的安裝板,所述安裝板設置有供所述頂柱穿過的通孔,其中所述接線母端子固定于所述印刷電路板上;
[0012]固定于所述固定板底端的安裝塊,所述安裝塊設置有供所述頂柱移動的滑道。
[0013]優(yōu)選的,上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所述頂柱設置有限制所述頂柱與所述安裝塊分離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安裝塊的頂部。
[0014]優(yōu)選的,上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所述頂柱的底端設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還包括:外套于所述頂柱的彈簧,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能夠與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安裝塊的底端抵接。
[0015]優(yōu)選的,上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所述安裝塊上設置有至少兩個所述滑道。
[0016]優(yōu)選的,上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所述安裝塊的數(shù)目至少為兩個。[0017]優(yōu)選的,上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所述頂柱包括:柱體和與所述柱體頂端相連的頂柱部;所述頂柱部的頂端具有:用于推動所述懸臂卡扣的推動平面,與所述推動平面傾斜相連或者垂直相連的限位平面。
[0018]優(yōu)選的,上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所述頂柱部的頂端具有臺階面,所述臺階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連接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的斜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低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為所述推動平面,所述斜面為所述限位平面。
[0019]優(yōu)選的,上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所述柱體呈圓柱狀,且所述柱體的周向側壁具有扁位。
[0020]優(yōu)選的,上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所述驅動部件為氣缸,所述氣缸的數(shù)目與所述頂柱的數(shù)目相同。
[002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的工作原理為:將接線母端子固定;啟動驅動部件,驅動部件驅動頂柱移動,由于接線母端子被固定,則頂柱推動接線公端子的懸臂卡扣移動,即推動接線公端子移動,實現(xiàn)接線公端子與接線母端子的分離;最后驅動部件反向移動,頂柱回復原位,即完成了卸線。
[002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通過頂柱和驅動部件共同作用推動接線公端子的懸臂卡扣移動,從而實現(xiàn)推動接線公端子移動,進而完成接線公端子與接線母端子的分離,即完成卸線,與現(xiàn)有技術采用人工卸線相比,有效提高了卸線效率。
[0023]同時,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通過頂柱推動接線公端子的懸臂卡扣移動,來分離接線公端子和接線母端子,即沿一個方向推動接線公端子移動,則避免了一邊拔接線公端子一邊搖動接線公端子,降低了卸線過程中接線公端子和接線母端子被損壞的幾率,從而有效延長了接線公端子和接線母端子的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6]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圖;
[0027]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頂柱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卸線時的使用示意圖;
[0029]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30]圖6為圖5的平面示意圖。
[0031]上圖1-6 中:
[0032]I為接線公端子、11為懸臂卡扣、2為接線母端子、3為安裝板、4為安裝塊、5為彈簧、6為頂柱、61為第二限位部、62為柱體、63為扁位、64為第一限位部、65為斜面、66為第二平面、67為第一平面、68為頂柱部、7為印刷電路板、8為驅動部件?!揪唧w實施方式】
[003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提高了卸線效率。
[0034]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該接線端子包括:接線母端子2和與接線母端子2過盈配合的接線公端子I ;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包括:能夠推動接線公端子I的懸臂卡扣11移動以分離接線公端子I和接線母端子2的頂柱6 ;驅動頂柱6移動的驅動部件8。
[0036]需要說明的是,接線公端子I位于接線母端子2的頂端,且接線公端子I與接線母端子2插接和卡接。分離接線公端子I和接線母端子2,則需要頂柱6沿接線公端子I與接線母端子2的插接方向推動懸臂卡扣11移動,驅動部件8驅動頂柱6沿接線公端子I與接線母端子2的插接方向移動。具體的,在使用過程中,驅動部件8驅動頂柱6沿豎直方向向上移動,頂柱6推動接線公端子I的懸臂卡扣11沿豎直方向向上移動,即推動接線公端子I沿豎直方向向上移動,從而實現(xiàn)接線公端子I與接線母端子2分離。印刷電路板7上具有供頂柱6穿過的通孔。
[003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的工作原理為:將接線母端子2固定;啟動驅動部件8,驅動部件8驅動頂柱6移動,由于接線母端子2被固定,則頂柱6推動接線公端子I的懸臂卡扣11移動,即推動接線公端子I移動,實現(xiàn)接線公端子I與接線母端子2的分離;最后驅動部件8反向移動,頂柱6回復原位,即完成了卸線。
[003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通過頂柱6和驅動部件8共同作用推動接線公端子I的懸臂卡扣11移動,從而實現(xiàn)推動接線公端子I移動,進而完成接線公端子I與接線母端子2的分離,即完成卸線,與現(xiàn)有技術采用人工卸線相比,有效提高了卸線效率。
[0039]同時,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通過頂柱6推動接線公端子I的懸臂卡扣11移動,來分離接線公端子I和接線母端子2,即沿一個方向推動接線公端子I移動,則避免了一邊拔接線公端子I 一邊搖動接線公端子1,降低了卸線過程中接線公端子I和接線母端子2被損壞的幾率,從而有效延長了接線公端子I和接線母端子2的使用壽命。
[0040]同時,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避免了人工卸線,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和工作量。
[0041]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在使用時需要固定接線母端子2,可人為固定接線母端子2,也可通過固定件來實現(xiàn)接線母端子2的固定。為了提高自動化程度,優(yōu)選選擇通過固定組件固定接線母端子2。通常,接線母端子2固定于印刷電路板7上。因此固定接線母端子2,固定印刷電路板7即可。實現(xiàn)印刷電路板7的固定,具有多種方式和結構。優(yōu)選的,上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包括:頂端用于固定印刷電路板7的安裝板3,安裝板3設置有供頂柱6穿過的通孔,其中,接線母端子2固定于印刷電路板7上;固定于安裝板3底端的安裝塊4,安裝塊4設置有供頂柱6移動的滑道。當然,還可將印刷電路板7固定于安裝架的頂端,將安裝塊4固定于安裝架的底端。安裝塊4可為長方體狀,也可為不規(guī)則狀,只要能夠設置供頂柱6移動的滑道以及固定于安裝板3上即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安裝板3和安裝塊4的具體形狀不做限定。
[0042]為了避免頂柱6脫離安裝塊4以提高卸線效率,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頂柱6設置有限制頂柱6與安裝塊4分離的第一限位部64,第一限位部64位于安裝塊4的頂部。需要說明的是,第一限位部64位于安裝塊4的頂部是指,第一限位部64位于安裝塊4朝向接線公端子I的一側。這樣,第一限位部64限制頂柱6沿滑道自上而下脫離安裝塊4,即第一限位部64限制頂柱6沿遠離安裝板3的方向脫離安裝塊4。這樣,當結束該次的卸線后,頂柱6下移,由于第一限位部64的設置,限制了頂柱6脫離安裝塊4,則當下一次卸線時,無需重新安裝頂柱6,提高了卸線效率;同時,也避免了頂柱6丟失或者損壞。需要說明的是,第一限位部64可由端面形成,也可由單獨部件形成。具體的,當?shù)谝幌尬徊?4由單獨部件形成時,第一限位部64為限位凸緣或者限位板。當然,第一限位部64還可為其他結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做具體地限定。
[0043]為了便于頂柱6結束卸線后自動下移,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頂柱6的底端設置有第二限位部61 ;上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還包括:外套于頂柱6的彈簧5,彈簧5的兩端分別能夠與第二限位部61和安裝塊4的底端抵接。需要說明的是,安裝塊4的底端是指,安裝塊4遠離接線公端子I的一端;安裝塊4的滑道的最大寬度小于彈簧5的外徑,即彈簧5不能進入滑道。這樣,驅動部件8推動頂柱6向上移動的過程中,彈簧5也隨著移動,當彈簧5的兩端分別與第二限位部61和安裝塊4的底端抵接時,彈簧5開始被壓縮,頂柱6繼續(xù)上移,當頂柱6推動懸臂卡扣11移動使得接線公端子I與接線母端子2分離時,彈簧5處于壓縮狀態(tài),待接線公端子I與接線母端子2分離后,驅動部件8反向移動,當頂柱6失去驅動部件8的作用力時,彈簧5在自身回復力作用下回復原狀,同時頂柱6也受到彈簧5的回復力作用,回復原位。上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頂柱6通過彈簧5的作用,實現(xiàn)了自動復位,有效提高了自動化程度,易于實現(xiàn)自動化卸線,同時也有效提高了卸線效率。
[0044]優(yōu)選的,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第二限位部61為限位凸緣或者限位板。當然,第二限位部61還可為其他形狀,只要能夠限制彈簧5自頂柱6的底端脫離頂柱6即可。
[0045]通常接線端子設置時,并排設置兩個或者多個接線母端子2,且相鄰的兩個接線母端子2的距離較小。為了便于使用,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安裝塊4上設置有至少兩個滑道。這樣,可減少部件的使用,同時也便于實現(xiàn)同時對多個接線端子進行卸線。
[0046]為了進一步提高卸線效率,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安裝塊4的數(shù)目至少為兩個。相應的,頂柱6的數(shù)目與安裝塊4的數(shù)目配合。例如,安裝塊4設置有兩個滑道,安裝塊4的數(shù)目為五個,則頂柱6的數(shù)目為10個。這樣,能夠實現(xiàn)同時對多個接線端子卸線,有效提聞了卸線效率。
[0047]為了便于卸線,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頂柱6包括:柱體62和與柱體62相連的頂柱部68 ;頂柱部68的頂端具有:用于推動懸臂卡扣11的推動平面,與推動平面傾斜相連或者垂直相連的限位平面。這樣,通過頂柱6的推動平面推導懸臂卡扣11移動,同時限位平面實現(xiàn)對懸臂卡扣11的限位,避免了卸線過程中懸臂卡扣11彎曲,有效保證了接線公端子I受力基本垂直向上,便于完成卸線;同時也增強了對懸臂卡扣11的作用力,有效保證了正常卸線。
[0048]需要說明的是,頂柱部68是用于與懸臂卡扣11接觸的部分。當頂柱6具有第一限位部64和第二限位部61時,頂柱6包括:第二限位部61,頂柱部68,兩端分別與第二限位部61和頂柱部68相連的柱體62 ;其中,第一限位部64可由頂柱部68與柱體62相連的端面形成,也可由設置于柱體62或者頂柱部68上的限位凸緣或者限位板形成。
[0049]優(yōu)選的,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頂柱部68的頂端具有臺階面,該臺階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67和第二平面66,連接第一平面67和第二平面66的斜面65 ;其中,第一平面67低于第二平面66,第一平面67為推動平面,斜面65為限位平面。當然,頂柱6也可通過其他結構實現(xiàn)推動平面和限位平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做具體地限定。為了增強作用面積,優(yōu)先選擇第一平面67的面積大于第二平面66的面積。
[0050]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頂柱6的柱體62可為圓柱,也可為棱柱。為了便于頂柱6移動,優(yōu)先選擇頂柱6的柱體62為圓柱。但是,頂柱6頂出接線公端子I時較易發(fā)生轉動,影響下次卸線時限位平面對懸臂卡扣11的限位以及推動平面對懸臂卡扣11的推動作用。為了避免頂柱6發(fā)生轉動,上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柱體62呈圓柱狀,且柱體62的周向側壁具有扁位63。這樣,既能便于頂柱6的移動,也可避免了頂柱6轉動,從而有效保證了限位平面的限位作用以及推動平面的推動作用;同時易于實現(xiàn)自動化卸線。優(yōu)選的,扁位63沿柱體62的軸向分布,且扁位63的長度與柱體62的長度相同。
[0051]優(yōu)選的,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中,驅動部件8為氣缸,氣缸的數(shù)目與頂柱6的數(shù)目相同。這樣,能夠分別對每個接線端子進行卸線,也可同時對多個接線端子進行卸線,有效提高了卸線效率。當然,驅動部件8也可為電機或者其他部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做具體地限定。
[0052]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所述接線端子包括:接線母端子(2)和與所述接線母端子(2)過盈配合的接線公端子(I);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包括: 能夠推動所述接線公端子(I)的懸臂卡扣(11)移動以分離所述接線公端子(I)和所述接線母端子(2)的頂柱(6); 驅動所述頂柱(6 )移動的驅動部件(8 )。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頂端用于固定印刷電路板(7)的安裝板(3),所述安裝板(3)設置有供所述頂柱(6)穿過的通孔,其中,所述接線母端子(2)固定于所述印刷電路板(7)上; 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底端的安裝塊(4),所述安裝塊(4)設置有供所述頂柱(6)移動的滑道。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柱(6)設置有限制所述頂柱(6)與所述安裝塊(4)分離的第一限位部(64),所述第一限位部(64)位于所述安裝塊(4)的頂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柱(6)的底端設置有第二限位部(61);所述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還包括:外套于所述頂柱(6)的彈簧(5),所述彈簧(5)的兩端分別能夠與所述第二限位部(61)和所述安裝塊(4)的底端抵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塊(4)上設置有至少兩個所述滑道。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塊(4)的數(shù)目至少為兩個。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柱(6)包括:柱體(62)和與所述柱體(62)頂端相連的頂柱部(68);所述頂柱部(68)的頂端具有:用于推動所述懸臂卡扣(11)的推動平面,與所述推動平面傾斜相連或者垂直相連的限位平面。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柱部(68)的頂端具有臺階面,所述臺階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67)和第二平面(66),連接所述第一平面(67)和所述第二平面(66)的斜面(65);其中,所述第一平面(67)低于所述第二平面(66),所述第一平面(67)為所述推動平面,所述斜面(65)為所述限位平面。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體(62)呈圓柱狀,且所述柱體(62)的周向側壁具有扁位(63)。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接線端子用卸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部件(8 )為氣缸,所述氣缸的數(shù)目與所述頂柱(6 )的數(shù)目相同。
【文檔編號】H01R43/00GK203617532SQ201320838485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2月18日
【發(fā)明者】黃德強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